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的。”这位钟志文显然也清楚这个项目的缘由,他甚至可能都知道这个项目首先是林徽提出来的,因此他稍微组织一下语言:
“首先必须指出的是这个想法很好,我们评估组一致认为,目前在大陆办一个以生产建筑瓷砖为主的陶瓷厂的确是个好项目,只是,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在工厂选址上还值得商榷,我们评估组一致认为:至少目前在南江省,并不适合办这样一个工厂。”
这时候钟志文看向李华勇,声音还带点歉意的样子:“抱歉阿勇我不是针对你,我刚从那边过来,事实上我个人非常喜欢你的家乡,山清水秀的,然而你可能不知道,林氏集团在任何地方投资办厂都会有一个最低要求,而您的家乡,在很多指标上都达不到林氏集团的最低要求。”
林应虎追问一句:“哦?那都有哪些指标达不到要求呢?”
钟志文不说话了,他用手指指老陆手上那份评估报告,意思在那上面都已经说明和列出。趁这个机会,老陆顺手把那份报告递给李华勇。
李华勇也顺手接过那份报告,然后低下头快速翻看。要说做工程的人,有时候也要经常做一些项目评估的,毕竟无论是做工程也好,还是开工厂也好,首先第一个目标就是要能赚钱,而所谓的项目评估大多数时候都是围绕这个来展开,因此对于手上这份东西,李华勇基本还是能看懂。
李华勇在翻看的时候,房间其他几位都不说话的,都在静静等待他的翻看。李华勇快速浏览的时候,觉得手上这份报告还是挺客观和专业的。
钟志文他们之所以否决这个项目,主要还是觉得石门县那个地方确实不适合投资办厂。
报告中主要指出两点,一是那个地方的硬件条件不行,基础设施落后,其二是那个地方太过闭塞,交通不便。由于基础设施落后,如果在那里强行建厂的话,那势必导致建厂成本增加。而交通不便呢,物流成本就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
钟志文等人正是以这两条理由否决这个项目的,因此李华勇面对这样一份报告他也无话可说。
几分钟后,李华勇放下手中的报告,林应虎问道:
“勇仔你觉得怎么样?”
李华勇随口答道:“挺好,钟生他们的报告非常专业和客观。”
这时老陆凑趣问了一句:“咦?那小李你觉得这份报告专业在什么地方?”
李华勇笑笑,对老陆的问题就没有作答了。不过说实在的,李华勇说这话那还真不是客套,他是真心觉得这份报告非常专业。
因为李华勇刚才在报告中看到一条,钟志文他们在否决在南江办厂的同时也提出一条建议,认为如果真想办一个这种陶瓷厂的话可以换一个地方,例如说,粤省的佛山。
仅仅有这一条,李华勇就必须对这份报告高看一眼的。因为这和真实历史的轨迹相符啊。在真实历史中,曾经的“佛陶”不是辉煌一时么?到了很晚以后,南江省很多地方倒也确实办起了这种以生产建筑瓷砖为主的陶瓷厂,不过很多都是以所谓“产业转移”方式办起了的。
当然现在这些问题并不是重点,现在的关键问题是:这个办厂的想法首先是林徽提出来的,那么面对这样一份报告,作为父亲的林应虎该如何抉择。
“好了钟生,你奔波一天应该也累了,你先回去休息吧。”
“好的林生,各位,那我先告辞了。”
等钟志文告辞离开,林应虎在房间里来回踱步,李华勇差不多清楚林应虎为什么只叫自己过来了。
李华勇心里暗笑,他这时倒有点理解林应虎的为难之处。李华勇能够看得出来,说是出于愧疚心情也好,或者是其他什么理由也好,总之林应虎还是很着紧他这个私生女儿的。偏偏他这个女儿还是个文艺女青年,生性非常敏感。李华勇甚至可以想象,林徽以前可能从来没有对林应虎提出过什么要求,她甚至话都懒得跟林应虎说。
现在好了,林徽这次好不容易说一件这样的事,因此李华勇设身处地的为林家二叔想想,他现在的为难是肯定的,他甚至都不知道怎么跟林徽开这个口。
“勇仔,你看。。。。。。”
李华勇笑着阻止林应虎说出来:“二叔您别找我,难道我还能有什么办法吗?如果你非要找我的话,我最多也只能跟莲花说去,然后让莲花跟他姐说去。”
林应虎把眼一瞪:“你小子。。。。。。。”
只可惜林家二叔一想李华勇说的也是实情,于是他的吹胡子瞪眼变成长叹一声:
“唉!”
老陆显然也对林家的情况非常了解,见林应虎在那唉声叹气,他笑着劝阻:
“阿虎你别这样,要我说吧,这事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我还是之前的那句话,这件事,关键还是你个人的态度。”
“嗯?阿泉你这话怎么说?”
“阿文他们的报告刚才我也看了,就像小李说的,那确实很客观也很专业,但是阿虎你别忘了,刚才的报告也明确指出,在这个时候办一个这样的陶瓷砖确实是个好项目。”
“阿泉你的意思是。。。。。。。”
“工厂可以分大小,投资额度也可以分多少,我承认在这个地方投资不是最佳选择,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这个地方办这样一个厂,那至少不会亏钱吧。”
说到这老陆盯着林应虎的眼睛:“我刚才的意思是,在赚钱和对兰花的感情上,这看你自己怎么选择?”
“哈哈,你的意思我懂了,你就是说让我投点小钱办个小厂,不以赚钱为目的,只为满足兰花这孩子,是这个意思吧?好好好,这个思路好,这用勇仔的话怎么说来着?这叫有钱就是任性,哈哈哈勇仔是这样说吧。。。。嗯?勇仔,勇仔,你在想什么。”
老陆刚才的话给了李华勇一点启发,让他有了一个想法。现在听林应虎问起,李华勇微笑答道:
“二叔您刚才不是说到任性吗,我刚才呀,也想起一个任性的想法。”
第二四九章 任性的理由()
时间来到了8月中旬,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在我国长江沿岸有着大大小小的“火炉”,从上游的山城到下游的金陵等等,都有着“火炉”的称谓,而南江省的洪城其实也是火炉之一,因此到了这个时候,这里的天气无疑是闷热无比的。
然而尽管天气闷热,这时候的洪城,有一个人的心情竟然比这天气还要火热,这个人就是侨联的欧阳大主席。因为他刚收到一封信件,准确的说是一份像公函一样的东西,这份公函是香江林氏集团发过来的。
先不说这在程序上对不对吧,林氏集团有没有资格给侨联发公函。总之欧阳大主席看过信的内容后,他马上就坐不住了。
“林氏集团有意在南江省建一个以生产建筑瓷砖为主的陶瓷厂,投资额度暂定为1亿港币。希望侨联以及欧阳主席给予配合和支持。。。。。”
说实话欧阳主席在看信时并没有把所有内容都看很清楚,因为他被“1亿港币”这个数字晃得有点眼晕。用后世的话说,咱们欧阳大主席的眼睛差点都被亮瞎。
要知道现在可不是后世,在李华勇穿越之前,这样的投资额度根本就毫不起眼,别说是洪城这样的二线省会城市了,哪怕是三线,四线,甚至发达一点的乡镇,这样的项目也比比皆是。
然而在如今这年代却不同,如今的国内并没有形成大规模投资的热潮。尤其是来自海外的投资,更主要都集中在沿海一带。像南江省这样的内陆省份,别说是上亿规模的外商投资了,哪怕上千万,几百万的项目都凤毛麟角。
对此在侨联工作的欧阳大主席其实是深有体会的。南江省当然也有华侨,然而一些南江籍侨胞在这个时候回到家乡以后,很多人宁愿只做做慈善,比如捐学助教什么的,这些人也不愿意投资。
至于其中原因,欧阳大主席在接触多了之后当然也清楚,这些人是嫌弃南江省的投资环境太差,担心在这里投资赚不到钱。
这就是欧阳大主席在看过林氏集团的“公函”以后,他心情比这天气还火热的原因了。要知道香江的林家并不是南江籍,大家只是通过石门县那个大理石矿而结缘。本来欧阳大主席对于这次拉投资的事也没包多大希望的。
因为对于林氏集团派来一群人在当地搞调查研究的事情,一直在关注的欧阳大主席当然也知道一点,并且从各方面反馈回来的信息来看,这次拉投资的事一点都不乐观。种种迹象表明,林氏集团似乎同样无意在南江投资,甚至他们的理由都和别人一样,是认为南江的投资环境达不到他们的要求。
因此完全可以想象,这样一份公函一样的东西到了欧阳大主席手中后,这是给了他多么大一份惊喜。欧阳大主席完全没有想到,林氏集团的态度竟然和自己掌握的信息不同,他们竟然愿意投资,他们不仅愿意投资,竟然还主动提出这么高的投资额度。
欧阳大主席心里那个高兴啊,他的高兴主要来源于两点,首先林氏集团在国内还算信誉卓著,他们是第一批进入到大陆投资的“爱国侨胞”,他们这个身份是得到官方认可的。正是因为有这个“官方认可”,这让欧阳大主席感到很踏实,他起码不用担心碰到形形色色的“假投资”。
另外一点,欧阳大主席对林氏集团的做法很满意。捧着那份“公函”一样的东西,欧阳大主席在办公室里乐呵了老半天。
要知道咱们的欧阳大主席那可是个有追求的人,虽说省侨联主席的级别已经不低了,不过这显然满足不了咱们欧阳大主席的胃口。
欧阳大主席上下左右打谅着自己的办公室:
“假如这件事办妥的话,自己应该有机会离开这个闲得蛋疼的办公室吧。。。。。。不行不行,现在还不是高兴的时候,那么我下一步,应该都有哪些工作要做呢。。。。。。”
欧阳大主席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开始思考自己下一步应该怎么做。
只是欧阳大主席没有想到,在这个时候,在整个南江,收到类似“公函”的那可不仅只有他一位啊,包括省经贸委的张弛副主任,石门县所在市的市长,甚至石门县的县高官,都收到一份类似的东西。
虽然行文不同,格式不一,但中心内容都是一样:林氏集团有意在南江投资,投资意向额度暂定为一亿港币。
因此完全可以想象啊,当这样一份东西出现在南江省体制内一些官员手中,整个南江省官场很快骚动不安。
当然同样完全可以想象,能想出这样一个馊主意的人,那只能是曾经在体制内混过的老油条,现在准备当一个包工头的穿越者李华勇。
又准备搅风搅雨的李华勇现在在干什么呢?
嗯,他现在倒是比较凉快,毕竟作为目前南江省最高档宾馆之一的南江宾馆那还是有空调的。而现在的李华勇,正在自己的房间里和林蔚姊妹俩斗着地主呢。
一局牌打完,李华勇哭笑不得的“教训”林蔚:
“跟你说了多少次了,斗地主这玩意不能任性,你说说你,啊?!那么烂的牌跟我抢地主有意思吗?自己输钱不说,还害得我少赢那么多。。。。。。”
“就允许你任性,还不准我任性一次呀?”
李华勇乐呵呵的看着林蔚,对于她这种“一语双关”的话,李华勇如何能够听不明白?都认识这么长时间了,李华勇对自己这位女友还是很了解。
怎么说呢?林蔚可和她姐姐不一样,如果说林徽是一个带点文青气质的理想主义者,那自己这位女友可是位非常现实的人。
说好听点这是个现实主义者,说难听点呢,她这人做什么事都喜欢钻到钱眼里。
当然李华勇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对。说句大实话,如果林蔚不是这种人的话,那李华勇还不愿意找这样的。因为李华勇一直认为,所谓“贤内助贤内助”么,不钻钱眼里那怎么当人家的“贤内助”?找一个林蔚这样的,那总比找一个败家婆娘好得多。
“呵呵,不打了不打了,你们俩过来,无非是问我为什么要这样做是吧?那好,我现在就来说说我的理由。”
“那好,我们都洗耳恭听哦。”
李华勇放下手中的牌,起身走到房间里一扇墙边上,而林蔚姐妹俩也不知不觉跟着起身,并排站在李华勇身后。
这扇墙并没有其他东西,只是一幅地图而已,一幅南江省的地图。
李华勇指着地图对林蔚姐妹俩说道:
“你们看,这里是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洪城,而那个地方呢,就是我家乡李家坳的位置,你们注意看,在洪城东边一点,在李家坳北边一点那是什么地方呢?”
林蔚姐妹俩根本就没有理睬李华勇,因为这在地图上标注得很清楚啊,那个地方,是景德镇。是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知名的“瓷都”景德镇!
李华勇回过头冲林蔚姐妹俩笑笑:“应该不用多说了吧?因为南江省有这个地方,这就是我的第一个理由。”
这个的确是不用多说,对于钟志文他们做出来的评估报告,当天李华勇虽然承认他们的专业和客观,但内心认为那份报告其实并不全面的。因为在那份报告中,只考虑了一些“有形”的东西,没考虑到“无形”的因素。
李华勇一直认为,在南江省发展陶瓷产业其实是有着天然优势的,原因无它,就是因为“瓷都”在这个地方,这是一个品牌,这是一种无形资产。这是一个花了上千年传承才累积出来的无形资产,这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品牌。
对于一个产业来说,这种无形资产其实是个无价之宝。当然喽,这个前提是你做企业的要利用好这个无价之宝。在真实历史中,李华勇认为自己的家乡并没有利用好这个无价之宝,而现在,李华勇准备试试,这就是李华勇任性的理由之一。
“仅仅只有这一个理由可不够哟,毕竟无形资产的转化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除了这一条外,你还有其他什么理由吗?”
李华勇冲林蔚笑笑,对于如此“现实”的女朋友,李华勇现在是越来越满意。
“呵呵当然有,否则我怎么敢在两位林大小姐面前献丑呢。我承认无形资产想转化成现实利益的难度很大,我也承认我家乡那个地方投资环境不好,在那个地方投资建厂的话,生产成本和物流成本都有很大的压力,但你们两个想过没有,其实对于生产这种建筑瓷砖,有一种简单有效提升利润办法的。”
“嗯?是什么哟?”
李华勇给出一点提示:“那天兰花姐说过,我们那里的土质非常好。。。。。。。”
“哦?原来你是想走高档路线啊,这倒是个不错的思路,不过阿勇我跟你说,你这个思路恐怕有点想当然吧,工业用瓷可是和传统陶瓷不同,并不是说你土质好就能生产出高档瓷砖的。”
必须承认林蔚这话很有道理,也和如今的现实情况相符。就拿景德镇来说,虽然它的“瓷都”之名天下皆知,然而它的名气主要集中在手工艺品上,换句话说,目前景德镇瓷器最大价值所在,其实大部分都集中在那批手工艺大师身上。
然而在工业用瓷方面,目前在国际市场占据高端领域的,排名第一的是意大利陶瓷,排名第二的是日本陶瓷。
不过李华勇对这个问题显然胸有成竹:
“那莲花我跟你说,假如我有把握生产出高档用瓷的话,那你认为我可不可以任性一下呢?”
听到这话林蔚姐妹俩都笑了:
“快说哟,假如你的办法听上去真靠谱的话,那就,那就允许你任性一次。”
第二五零章 第三条理由()
对于很多商品来说,所谓的“档次”其实是个很难说清楚的问题。
随便举个例子,一双“回力”鞋和一双“耐克”鞋放在你面前,谁的“档次”更高?绝大多数人自然都会认为“耐克”的档次更高。
然而“耐克”为什么更高呢?是它的质量比“回力”更好?还是它的生产成本比“回力”更高?很多人可能就会张口结舌了。
是的,所谓的“档次”其实就是这么没有道理可讲。大多数“耐克”鞋的质量还真的未必比得上“回力”,一双“耐克”鞋的真正生产成本那也真就和一双“回力”差不多,然而没有办法,在几乎所有人的认知中,耐克比回力“档次更高”却是事实,花上比“回力”贵N倍的价钱买双“耐克”,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理所当然。
说实话以上的例子还算正常点的,如果把“回力”和一些奢侈品品牌相比的话,那更是没地方说理去,同样是差不多的成本和差不多的质量,凭什么价钱可以差上成千上万倍。
这就是林莲花同学刚才质疑李华勇的地方了。李华勇刚才说,未来这个陶瓷厂生产的产品准备走“高端路线”,应该说这样的想法当然是好的,高端产品比低端产品利润丰厚,这是一个基本规律,如果未来的陶瓷厂真能走出这条路子的话,那因为南江省地域位置差的原因而造成的成本问题还真的可以忽略不计。
然而现在真正的问题是:这条路子是你想走就能走出来的吗?换句话说,做一种产品,你想“高端”就一定能“高端”得起来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就在这个时候,林徽突然开口说道:“想创造一个高端品牌那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哟。因为对于一个高端品牌来说,除了基本的质量保证外,产品的名气也非常重要,而想拥有名气,第一需要投入,第二需要时间积累,更重要的是,有时候即便你舍得投入,也未必能达到你想要的效果。就拿我熟悉的时尚界来说,真要说起来的话,又有哪个品牌的服装不想自己成为高档时尚的代表呢?可真正能如意的却没几个,有非常多的品牌即便花费大把投入,依然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可。”
“就是就是哟,姐不要理他,我跟你说,他这人有时候最喜欢异想天开了。。。。。。”
林蔚姐妹俩一唱一和在那对李华勇表示质疑,李华勇嘿嘿一笑也不生气,依然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要说林蔚姐妹俩说的这些道理,李华勇虽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