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大收藏系统-第1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底下的人怎么议论,永信大师都已经不在乎了,而是选出了第一个人走到了舍利展柜前。

    小心翼翼的请出舍利后,永信大师一脸慎重的递给了这个一脸虔诚的信徒,道,“施主请上手一观。”

    “谢谢永信大师”,这位信徒一脸兴奋的接过了舍利子,随后瞬间感受到了一股神秘的气息,让他的表情变得逐渐宁静。

    而他却没有发现,他身旁的两位军人,身体蹦的笔直,如果他有任何的异样表现,那两位军人肯定会瞬间将其制服,并保护好舍利子。

    这两个军人可是刘彦昌花了好大的代价才请来的,就算是在军队中,他们也是兵王的角色,所以才会把如此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们。

    信徒感受了一分钟后,才缓缓的睁开了眼睛,将舍利子送还给了永信大师,并道,“能亲手触摸到佛祖的舍利子,是我这一生最大的荣幸。”

    “其中所拥有的佛韵也让我悟到了佛祖的渊博,所以我回到家中后,定当潜心向佛。”

    说完这些之后,这位信徒转过头来,对大家道,“舍利子绝对是佛祖的,我触摸到的时候,从中感受到了一种能让人心绪宁静的神秘气息,如果谁敢说这颗舍利子是假的,我一定会跟他斗争到底。”

    这位信徒的话,自然是引起了众人的轩然大波,他们实在是有些疑惑,这颗舍利子,真的有那么神奇?

    但在随后的时间中,他们都发现,这些人都是一脸焦急或是兴奋的接过舍利子,不一会后,脸上的神情就会一片宁静,也会情不自禁的闭上双眼感受。

    等他们再次睁开眼睛后,众人也发现,他们的眼睛好像是明亮了许多,嘴上也都带着淡淡的笑容。

    这不禁让大家更加的好奇了,这舍利子难道真有这种奇效?那实在是太让人震惊了。

    也隐隐约约有些明白,为什么那些寺庙不将舍利子拿出来给大家触摸观看,毕竟这么贵重神奇的东西,一旦出事的话,肯定会后悔一辈子的。

    就在众人的好奇中,台上的所有人都依次触碰了舍利子一下,并且每个人离开的时候,脸色都一片宁静,好像是看破了红尘一般。

    “永信大师,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这样的机会啊?我们对佛祖舍利实在是仰慕得紧,也想有机会触摸感受一番啊。”

    这时,一位实在是有些着急仰慕的信徒,对着台上的永信大师大喊道,想问问他情况。

    而他的这个提议,也让在场的许多人纷纷附和,毕竟触摸佛祖的舍利,那可是想象中才能有的事。

    被那么多人提问,永信大师也没有慌乱,而是双手一压,等大家安静后,才继续道,“这件事情,我在开始前就已经想过,所以这里,我给大家一个答复。”

    在众人紧张的等待中,永信大师一字一句道,“每月的八号,本寺都会随机挑选二十位信徒,亲手触摸感受佛祖他的佛法。”

    “永信大师万岁,佛祖大人万岁”

    “天啦,我没听错吧,每个月都有机会,而且还是一次二十个人。”

    “你没听错,永信大师就是这样说的,他实在是太慷慨了,比那些拥有佛祖舍利的寺庙实在是好多了。”

    一时间,对于永信大师的赞美声响彻了一片,不管是谁捐献的这颗舍利子,但他们只知道永信大师,才是宣布决定的那个人。

    “阿弥陀佛”,永信大师低着头,心中涌出了阵阵愧疚,因为应该被大家感谢的人,本不是他,他这是受之有愧。

    每月八号可让信徒观看佛祖舍利子,这是他与王宋和另外两位大师一同定制出来的,所以他才敢就众宣布。

    看着信徒们那虔诚的表情,永信大师再次对王宋透了一个感激的眼神后,便宣布此次大会圆满结束。

    当结束后,有几位僧人便留在了原地,看守着佛祖舍利,而三位大师便向王宋走去。

    “三位大师辛苦了”,王宋深深的一鞠躬,这三位大师为了这个舍利子也算是尽心尽力了,自己提到的要求,他们也都尽力的办到了。

    “王施主客气了,我们只是帮点忙而已,您可是又出钱,又出物,又出力啊”,永信大师感慨道。

    “呵呵,既然这里已经进入了正规,那我也就告退了,就劳烦三位大师多看着点了”,王宋拱了拱手,选择了告退。

    见三位大师纷纷点头后,便带着自己一方的所有人回家去了,以后这里,他只需要抽空来观察一下就行了。

第三百一十二章 哥窖() 
在随后的时间中,王宋从新闻和报纸上,都发现了有关于这次佛祖舍利子的事情。

    虽然大多数的报纸都写的很正面,但依旧有些想靠炒作出名,将一些自己为是的猜测写了上去。

    至于他们的结果,则是被愤怒的信徒们给围攻,甚至逼迫的他们道歉,而永信大师这边也会出面,澄清那些人的猜测。

    不过热度终归会过去的,王宋也是如此,剩下的时间中,王宋都将精力放到了自己的真古斋中。

    每天他都会去潘家园中做堂,然后帮着田虎收售古玩,这样他才会感觉不无聊。

    一般来卖古玩的人也不算少,但王宋发现,几乎百分之六十的古玩都是赝品,只有少数的才是真品,而且卖家的价格一般都还咬的很高。

    遇到这种情况,王宋也是不会收的,亏本的买卖谁会做?虽然古玩会升值,但也是会积压资金的。

    今天他也是正常的陪着田虎来到潘家园中准备开店,许多慕名而来的人,早早的便排在了真古斋的门口。

    等待的客人看到两人到来之后,也都会热情的对他们打声招呼,并着急的往前凑一凑。

    “王老板,今天有没有古玩出售的指标啊,我眼馋那座佛像已经好久了”,这时,一位顾客开口,对王宋询问道。

    而他口中的指标,便是真古斋中的特点。那就是必须要收到一件古玩才会有一个指标,不然概不出售。

    王宋微微一笑,对这位提问的人道。“老李啊,今天正好有一个指标,那尊佛像你带走吧。”

    这位被称作是老李的人,正是真古斋中的常客,已经从这里买走了好几件古玩。

    所以王宋才会答应他优先购买,毕竟客顾客就是上帝,特别是这种老顾客。那更是要慎重的对待。

    “那就谢谢王老板了,只有在你们这里买的东西。我才能放心啊”,老李高兴的点了点头,并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而这句话,也说出了在场所有人的心声。他们家里都很有钱,但再有钱,也怕买到赝品啊。

    以前的他们也都会参加一些拍卖会或者是经人介绍买下了一些古玩,但是其中也会发现一些赝品。

    只有真古斋,开业几个月以来,一直没有出现过赝品,无论怎么检查都是真的,所以他们才会特别的放心。

    “哎,又被老李你抢先了。王老板,下次可要轮到我了啊,不然老黄我可跟你急”。这时,一位五十岁左右的中年人对王宋道。

    “呵呵,老黄你别着急,你那东西我可是给你留着的,轮到你的时候你直接来拿就是了。”

    “还有我,王老板。那块唐玉”,

    “王老板。那个钧瓷碗可要给我留着啊。”

    一时间,整个现场闹成了一片,但王宋并没有着急,而是压了压手,对大家道,“大家别着急,轮到你们的时候,我自然会叫你们的,现在我先开店。”

    王宋并没有搞排号什么的,因为他怕有些人会趁机排号给老板买东西,到时候真正想买的人却买不到。

    所以有意购买古玩的人,王宋都会闻询一下他们的电话,到时间后直接叫他们。

    大家都知道这一点,见王宋不想多说后,自己也不再多言,免得他一个不高兴,让自己延后一个月,那就只有找个角落哭去了。

    在人们期待的眼光中,真古斋的大门随即被打开,早已等待许久的顾客们鱼贯而入,开始欣赏着自己喜欢的古玩。

    田虎则是看管着一切,而王宋则是坐在掌柜台前,观看着古玩方面的书,等待着卖家上门。

    不一会后,一个熟悉的声音传到了王宋的耳中,“小王在啊,快来看看我昨晚鬼市淘的宝贝。”

    “我说林老啊,你这是将我这里当成免费鉴定所是了吧?”,听到这个人的声音后,王宋脸上不禁露出了一丝笑容,调侃道。

    这位林老,正是原本真古斋的老板,真名叫做林鸿,在店铺盘出之后,便专心的收藏起了古玩,每天到潘家园逛逛。

    不得不说,这位老人家的眼光还是挺高的,这几个月间也找到了六七件好东西,当然也有两件交了学费。

    而坚定出赝品的人,自然就是王宋,而且还会给他说一下这赝品错的地方在哪里。

    林鸿也没有觉得丢面子,而是虚心的请教着王宋,所以两人相处的也算是非常愉快。

    “嘿嘿”,林老嘿嘿一笑,然后将自己带来的东西放到了桌上,道,“这不是小王你的眼光好吗,能者多劳,其他人我还不愿意给他看我的宝贝了。”

    “就你理由多”,王宋顿时有些无语直接对这位老人戏谑道,随后将眼光放到了他带来的物件上。

    “咦,冰裂纹,哥窖双龙戏珠碗?”,当看到林老带来的这件瓷碗后,王宋不禁眼睛一亮,将其身份一口道出。

    “什么?哥窖双龙戏珠碗,在哪里?”,随着王宋一声惊呼,许多耳朵尖的人也都凑了上来,好奇的观看着。

    王宋口中所说的哥窖,并不是只指的宋名窖中的那个哥窖,也包括后世明清仿造的的。

    但其正朔之源一般是紫口铁足;有开片;又据釉色分为粉青哥窑;黄哥窑;也有按开片分的如金丝铁线等。

    当然,这些哥窖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其周身都有着像是冰裂开一样的小裂纹。

    但这种裂纹并不会让大家觉得其难看,而是有着一种另类的美感,让喜欢它的人为之疯狂。

    除了上述几个年代以外,民国时仿哥窑产品也不少,但总的特点是精细程度不够,略显粗糙。

    真的哥窑瓷器釉色并不统一,而民国仿品则颜色基本以米黄色为主,造型也变得越来越离奇,仿到后来,干脆在底款书上“成化年制”。

    民国时仿此品种尚情有可原,而到了八十年代,竞也兴起仿古狂风,又生产了一大批仿民国所产的粗制滥造产品。

    且价格比新瓷高出几倍,这完全是一种纯商业性的生产,实在没有多大价值。

    但现在市面上出现的最多的,也就是这个时代的哥窖,但购买的人,除了那些愿意交学费的新手,稍微有些眼力的,都对它不屑一顾。

    现代仿哥窑瓷,仿制的造型、釉面的开片、作旧的方法是五花八门,千姿百态。

    但与传世哥窑真品瓷及明清仿哥窑瓷相比,都有很大区别,要鉴定的话,也会有方法的。

    其中最常见的,就是釉面有一层贼光,也被称之为火光,如果作旧,就留有人工作旧的痕迹,釉面的光不自然。

    没有传世哥窑瓷釉面上的酥光,也没有明清仿哥窑瓷釉面自然空气氧化的宝光,也被称之为酥光。

    现代高仿品可以仿制出传世哥窑瓷的金丝与铁线两张网纹互不相干的特征,但与宋哥窑瓷器的金丝铁线,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宋哥窑瓷器的金丝铁线,像钢笔在宣纸上面画了一条线一样,会自然的向外扩散。

    现代高仿哥窑瓷的金丝线,就像圆珠笔在宣纸上面画了一条线一样,比较生硬,无扩散感。

    根据以上的几个鉴定方法,王宋仔细的观察了一阵后,笑道,“林老,看来你真捡到漏了。”

    “虽然只是明仿的,比宋哥窖的要差一点,但相比清民仿的也要贵重的多,算的上是一件精品吧。”

    “小王果然好眼力,只看了一下就能确认它的身份以及年代”,林老伸出了一个大拇指,对王宋道。

    “我再好好欣赏一下”,刚才王宋一心钻到鉴定上了,所以根本就还没来得及欣赏。

    林老这件明仿哥窖双龙戏珠碗,实在明宣德年间仿的,图案的色调比较常见的苏麻离青,所以又可以称为哥窖青花瓷碗。

    釉身上的图案是五爪双龙戏珠图;龙纹狰狞而又凶猛,正腾空追逐着一颗龙珠,这图案正是明代典型的龙图纹龙特征。

    而瓷器的内外都施釉;釉下面开片呈‘金丝铁‘;丛横交错;变化也相当的自然,不似伪造。

    将其倒扣后,王宋观察着其文字落款,只见其严格规范;写着大明宣德年制六个大字。

    瓷琬制作精良;釉面光净晶莹;温润如玉;肥如堆脂;细腻滋润;光泽自然不耀眼;釉内气泡为大,大气泡少且很分散,气泡象晶珠一样遍布,釉下彩绘;色彩优美;胎质良好;质地坚硬;足之内墙较深长;足之外墙较浅短。

    “真不错,如果林老你想出手的话,我给这个数”,看完之后,王宋伸出了五根手指。

    “五十万想都别想,还不如我自己收藏”,林老想都没想,直接摇了摇头,然后将瓷碗抱在了怀中,像是母鸡保护小鸡一样。

    “那就可惜了,这个价我已经给的够高了,总不能让我亏本吧”,王宋耸耸肩,有些无奈道。

    “也不是不可能卖给你,等我快死的时候,我会让我儿子把我那些东西盘给你的,放心吧”,林老拍了拍王宋的肩膀道。

    “那起码得二十年以后去了,到时候我做不做这门生意,还是个未知数”,王宋苦笑的摇头,二十年以后的自己,谁又说的清?

第三百一十三章 掏老宅子() 
送走林老后,王宋便继续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看书,中途也会有人拿着一些自以为宝贝的东西来给王宋鉴赏。

    可是大多数人都在王宋一句“看不准”下黯然离开,只有少数人才能留下,与王宋一同洽谈价格,但能谈拢的又更少了。

    “还算不错,今天收了三样东西”,王宋嘴角泛起了一抹笑容,一天收三件古玩,这是很少时候才能发生的,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一件甚至是没有。

    “田虎,清点一下数目,准备关店了”,看了一眼时间,发现已经是下午五点了,所以王宋准备关店回家。

    真古斋算是整个潘家园旧货市场关店最早的了,谁让王宋是个不在乎钱的老板。

    正当两人盘点的时候,一位四五十岁的秃顶中年人走了进来,一看到两人后,直接询问道,“两位伙计,请问林老板在吗?”

    “伙计?”,听见这么古朴的话,王宋也不禁微微一笑,“您说的是林鸿林老板吧?”

    “是的是的,我找他有急事,请问你能帮我联系到他吗?”,秃顶中年人扶眼睛,有些焦急道。

    “如果是生意上的事,你可以找我,现在我是这家店的老板,林老板已经盘给我了”,王宋并没有莽撞的联系林鸿,毕竟什么事他都不知道,打搅到人家,也不是件好事。

    “原来如此,我叫做龚育。请问老板您?”,这时,这位叫龚育的人才反应过来。原来王宋居然是这里的老板,刚才自己还叫他伙计,实在是有失体面。

    “我叫王宋,叫我王老板就好,有什么事您直接给我说吧,我能做主”,王宋微笑着道。

    “是这样的。我家老房子快要拆了,所以想请林老板去我家里掏宅子。你能帮我联系到他吗?”,龚育略微的犹豫了一下,道。

    说实话,他实在有些信不过王宋。毕竟两人之间并不熟悉,自己又不太懂古玩,如果请他去自家掏宅子,那还真不敢保证他不会烧自己。

    但林鸿却不同,两人合作过一次,对他相对还要理解一些,知道他是个诚信的人,所以他才会一直向见林鸿。

    “掏老宅子?”,听到此人的话后。王宋不禁眼睛一亮,心中也充满可一些期待。

    进入古玩一行以来,掏老宅子他也不是第一次听说了。但他却从来没有机会去尝试过。

    眼前正有一个机会,王宋又怎么会放过,所以直接对其点了点头,道,“我可以帮你叫林老板,但你答应个条件。你看成不?”

    “什么条件?”,龚育眼神中有些警惕。并没有张口就答应王宋,毕竟答应了就得做到,这是做人最基本的守则。

    王宋很是腼腆的笑了笑,道,“很简单,能不能让我也去你家老宅子看看,毕竟我也是做古玩生意的,需要进货。”

    “这个”,龚育一听,顿时有些犹豫了起来,他跟王宋实在不熟,让他去的话,他实在有些觉得膈应。

    看出了他脸上的犹豫,王宋继续劝说道,“你放心吧,我们真古斋讲究的就是诚信,淘到好东西,我一定会给你个合理的价格,你看成不?”

    “好,好吧”,见王宋都说到这个份上了,龚育也实在不好拒绝,只得诺诺的点头答应。

    “那就谢了,我马上给林老板打电话,稍等”,说着,王宋便找到龚育的电话号码,播了过去。

    “喂,是小王啊,找我什么事?难道还在想我的哥窖宝贝?”,电话一通,便传来了林鸿那有些戏谑的语气。

    “怎么可能打林老你宝贝的主意”,王宋解释了一句,苦笑道,“我是有事找你,我店里来了一个人,指名道姓的要找你。”

    “哦?是谁?以前的生意伙伴?”,这种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以前有些认识他的人,不知道他已经将店铺跑出去了后,便会到真古斋中询问,而王宋也会适时通知他。

    “算是吧,他说他叫龚育,以前好像跟你合作过,这次来找你,是让你去他家掏老宅子,有兴趣没?”,王宋将情况报给了林鸿听,并询问了一下他的意见,避免让他白跑一趟。

    “原来是他啊,小王你等等我,我马上就到”,说完后,他连电话也没关,好像是在对自己老伴喊,“我出去一下,等会就回来。”

    王宋可没有偷听的习惯,所以直接挂断了电话,对身前的龚育道,“他已经在路上了,我们喝会茶,聊会天。”

    “行,我等一下就是了,反正也没什么事”,龚育点了点头,然后接过王宋递来的茶杯,品起了茶来。

    “对了,你是怎么跟林老认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