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守卫府邸的四名军士敲开大门,会同府中下人急忙救火,吵声惊天,喝声不绝,一群下人拎着水桶,拿着扫把,四散开来扑着突起的大火。
大火是从府邸后面燃烧起来的,前边府门大敞,门前空无一人,杨小雨嘿嘿一笑,向身边的王冲道:“一会儿进去之后,你带人假装救火,本少爷带人进屋内搜查。”
“在下明白!”王冲低声回道。
杨小雨点点头,大手一挥,众侍卫提着木桶奔出小巷,冲着敞开大门涌进。
此时,府邸下人们忙着救火,对突然冲进来的杨小雨一行人并未躯驱赶,也未盘问,只因杨小雨等人手中拿着木桶,一看就是前来救火的。
因此,杨小雨一行人很顺利的进入汪正祥府邸后院,王冲带着侍卫从井里打满水,一个个提着水桶使劲扑着大火,看样子非常卖力。
杨小雨带着人装作紧急救火的样子,跑到后院正中间那院子中,令一众侍卫赶紧入房中将一些大箱子等贵重东西搬出来。
汪正祥来江南上任,夫人与家小尽留在京城,这座府邸中只有几名从京城带来的侍女与仆人,加起来不过十人,将守门的四名军士算在其中,也才不过十二三人。
大火越烧越旺,下人们只顾着扑灭大火,也没人注意到杨小雨东翻西看,将汪正祥住处翻的乱七八遭。
‘功夫不负有心人,’杨小雨在一只大木箱中翻出一沓银票,大概有个三四万两,在木箱最下面的一只包裹内,还藏着一些珠宝美玉。
杨小雨令人将银票与包裹放在木箱最上面,又令人将木箱抬出院子,这才带人四散开来救火。
大火焚烧,府中一切化为乌有,下人们一边扑着大火,一边将没有起火房屋内的值钱家当搬出去,
汪正祥府邸突起大火,算的上一件大事,下人们见火势太大,不敢自做主张,忙令一小厮前去禀报汪正祥。
杨小雨充当着救火官军头目,指挥着一众侍卫向东边浇水,很快便将大火蔓延趋势压下,但因大火是从后院四角燃烧起来的,只掐住一个火头还不行,另一边的火头正向西边蔓延,看情形很快便要燃到前府。
“来人,去西边救火。”杨小雨心里暗笑不已,脸上却是着急慌张,大声喊道。
一行侍卫们自是领命而去。
就在杨小雨指挥侍卫救火时,距此二十里外的杨府却是安静异常,一身常服的杨勇坐在大厅中,脸上带着淡淡的喜悦,刚才儿子差人来报,说是汪正祥的赃物已经找到,让他赶紧带人前去。
对杨勇而言,汪正祥就是茅坑里的一块石头,又臭又硬,想将此人整治一番,然其为人光明磊落,刚正不阿,很难找出其把柄,幸好浙党诸位同僚出谋画策,用栽赃陷害的卑劣手段,将其逐出浙江。
眼下此事已经成功大半,只要会同按察司、布政司几位主官,在汪正祥府邸亲手将赃物揪出,便可将汪正祥这块臭石头搬开。
第七十三章 救火()
杨勇整理好衣裳,派人分别去请布政使梁大人、按察使王大人,让他们赶紧带人赶往汪正祥的府邸。
这件事情就是他们几人策划好的,杨勇一点儿也不担心梁、王两位大人会变卦,遂命侍女拿来官服换上,集合众侍卫出府扬长而去。
今夜城北失火一事,都司官吏早已报与杨勇。
杨勇也已派人调动左右卫军救火,只是自己未亲临现场而已。
此时出府向城北而来,坐在马车中的杨勇见到天空一角被大火照的通红,瞬间便想到他可能误判火势,平常之火绝对没有这么大的动静,难道是天灾?
仅仅片刻,杨勇就顾不得形象,忙向外喊道:“加快速度!”
马车顿时加速,车轮飞快疾驰在大街上。
眼下新君登基尚未满一年,杭州便出如此大火,这不是暗指新君无德吗?
杨勇原本欢喜的表情被一抹沉重代替,城中失火,其责任当属布政司与都司,布政司管理一方民政,都司否则护卫杭州城,朝廷一旦对此事深究,都司指挥使肯定难逃其责,以前朝中有老丈人撑腰,加之浙党势力遍布朝堂,还无人敢针对于他。
可现在老丈人辞官归隐,浙党被东林党步步紧逼,朝中局势扑朔迷离,各党斗的不可开交,要是东林党与齐党借此事攻击浙党,事情可就不妙了。
毕竟杭州城的官吏大多都是浙党官员,东林党借此事大题小做,肯定能整倒一大批浙党官员,而他就是其中之一。
杨勇坐在车中,脑海中迅速想着对策!
随着车轮的疾驰,不大一会儿时间,杨勇的车驾便来到了失火区域!
北城现在一片通明,大火冲天而起,火光直冲天际,将漆黑夜空照的明亮。
杨勇走下马车,见三里之外尽是大火,一排排房屋被大火点燃,倒塌声、喊叫声,充斥着此地。
驻足片刻,杨勇回头上了马车,眼下最紧要的是汪正祥,先将此人赶出浙江,才是当前头等大事。
汪正祥的住处很好找,穿过左边小街,沿着康记布店拐上两个弯,向前走个三里路,便到目的地。
此时,汪正祥府邸火势已被控制住,大门前云集一众军士,牢牢控制着入口。
杨勇命侍卫上前通报身份,自己则坐在马车中等待。
不大一会时间,汪府侍卫回报,称是汪御使请杨都指挥使进府说话。
杨勇带着几名侍卫,大步向汪府而进。
汪府后院焦黑一片,被焚烧的房间化为一堆废墟,淡淡青烟环绕在府邸周围。
府中所有侍女仆役全部聚在走廊之上,各种家具将走廊塞的满满,仅留一条可供人通过的小道。
杨勇快步上前,通过走廊,来到废墟前,却见汪正祥坐在一只大木箱上,正暗自叹气,笑道:“汪大人无恙,真是杭州官民之幸。”
汪正祥回过神,见来人是都司指挥使,忙站起身作揖行礼:“下官见过杨大人!”
杨勇的品级虽比汪正祥高,但却不能在汪正祥这个皇帝亲点的监察御使面前拿架子,遂道:“听说汪大人府中失火,本官担忧汪大人安危,特带人前来救火。”
“有劳杨大人,下官在外巡查火势,未料到家中却是遭了火,真是怪事!”汪正祥不苟言笑的脸上升起一抹自嘲,略有深意的道。
杨勇当然知道这把火是谁放的,但他不会露出马脚,装作随意道:“小小一场火,汪大人不必放在心上!”
“这座府邸乃是杭州富商暂借下官居住的,如今却被大火烧成一片废墟,下官真是无颜面对杭州士民!”汪正祥沉声道。
“这有什么关系,汪大人代天巡狩,来到杭州地界,本地士民略表心意那是应该的,常言道‘水火无情,’谁能想到今夜突降大火,所以,汪大人用不着自责。”杨勇笑着安慰道。
汪正祥听了这番话,长叹一口气,看着焦黑一片的后院,道:“此处已成废墟,但别处大火尚在燃烧,还请杨指挥使下令卫军救火。”
杨勇道:“汪大人尽可放心,本官已命左右二卫军救火,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火势就会被控制住!”
“如此便好!”汪正祥点点头。
杨勇与汪正祥说话的时候,眼睛不住乱转,在一干侍女与仆役之中寻找着杨小雨的身影!
杨小雨藏身在一干军士身后,见杨勇目光在人群中打量,忙站起身向空旷处移动几步。
杨勇看到杨小雨后,微微点了一下头,那边的杨小雨紧跟着点了一下头。
“杨大人,此处无法落座奉茶,还请大人前往大厅,且饮一杯粗茶。”汪正祥礼节性的说道。
杨勇本该谦虚一番,顺势离去的,但他不仅没有离去,反而点头应了下来,道:“那就讨扰汪大人了!”
“哪里!”汪正祥拱手一礼,淡淡应了一声,请杨勇先走,他则跟在后面。
两人一前一后进入前府大厅,留在走廊上的一干婢女仆役跟着一哄而散,只有老管家上前对杨小雨道:“谢谢这位小兄弟帮忙,鄙府主人有要事不能相谢,实乃憾事,还请小兄弟不要在意!”
“在下只是一名卫军百户,救火乃是份内之事。”杨小雨客气了一句,招呼众侍卫继续打水,将继续燃烧着的星星之火扑灭。
走廊上的木箱等物,成排成堆放在两侧通道边上,杨小雨趁着汪府大乱,命人将其中几口大箱子抬到前府通道,其中一口箱子中放着银票和珠宝。
本来救完了火,杨小雨该离开汪府,但久久不见杨勇传出消息,杨小雨不能贸然离去,只好找了个借口,带着一众侍卫在右侧通道处的一口水井之中喝着凉水,打发着时间。
汪府下人也没在意,反正就是几口水而已,现在大火已灭,给杨小雨等救火功臣一口水喝也是天经地义的事。
可他们却是想错了,杨小雨一行四十余人,一人喝上一口水,再稍微休息一会儿,又变着各种理由,就是不肯离去。
老管家情急之下,惊声怒道:“你等身为官军,却不去救火,死乞白赖在本府意欲何为?”
“老人家放心,在下等人这就离开。”杨小雨暗叹一声,遂吩咐一众侍卫准备离去。
就在这个时候,汪府迎来了两位大人物,身为府邸主人的汪正祥站在厅外相侯。
杨小雨见此,便知那二位大人物是衙门中的高官,遂命人悄悄抬着几口箱子向前府移动。
汪正祥迎接着两位重客,眼角瞥见先前来救火的一行人鬼鬼祟祟,走在前面的大汉好似有意掩饰着什么,两侧侍卫紧紧跟着,将中间一行人完全遮挡住,汪正祥心头疑惑瞬间,转眼便将此事放在身后,专心陪同着两位大官。
第七十四章 栽赃陷害()
“嘭!”
“咚咚”声音瞬间将周围人的眼光吸引归来。
一众侍卫立即散开,将刚才发出声音的东西扔在当地。
众人看过去,却见几口箱子掉在地上,箱中衣物散落一地。
这时候,原本在厅中品茶的杨勇走了出来,见到汪正祥身边二人,拱手笑道:“二位大人也来了。”
这二人身着文官常服,年龄都在四十岁左右,此刻见到杨勇向他二人拱手,旋即回了一礼,其中一年龄大点的笑道:“杨大人都来了,我二人岂能不来。”
三人相互寒暄片刻,身为东道主的汪正祥请三人入厅用茶,对于刚才散落东西一事,汪正祥并没有追究,也未问话。
杨小雨躲在众侍卫身后,从他的角度看过去,可以清晰看到银票散在地上,可从杨勇一行人的角度看过来,散掉的东西全是衣裳,不曾有别的物什。
“王冲,赶紧上前将银票和珠宝分给众侍卫。”杨小雨眉头一皱,突生妙计道。
王冲听从杨小雨的话,迅速上前将衣裳遮住的银票拿起来,高声喊道:“兄弟们,这里有几万两银子,全是这口箱子中的,大家辛苦一晚上,这些钱拿去分了吧!”
“好。。。。。。!”一众侍卫吵嚷着起哄道。
很快,众侍卫便将手拿银票的王冲围了起来,一个个争相抢着王冲手中的银票。
众侍卫的吵闹声将在大厅中喝茶的四位大官惊了出来,汪正祥走在最前面,当他出了厅门一看,却见那一行救火人正哄抢一团,中间那个大汉手拿银票,向天空中撒去,引得众人到处拣银票,场面乱哄哄的一片。
“放肆,此乃本官府邸,尔等这般喧哗,是何道理?”汪正祥大喝一声,却没有如何效果,一行侍卫该抢的还在抢,丝毫没有将他的话听进耳中。
“来人,将这一伙贼匪拿下!”汪正祥怒容满面,向门口守卫的数名军士喝道。
此时,一声大喝从后面传过来:“都给本官住手,尔等是来救火的,为何在此生事?”
瞬间,原本哄抢银票的众侍卫立即排成两队,将手中抢来的银票抛在地上,眨眼间,厅前变的鸦雀无声。
杨小雨手提木桶,衣袖挽起,从后面渐渐走上前。
“卑职拜见四位大人!”杨小雨将木桶扔在一边,单膝跪地,向厅前站着的四位大人请安。
汪正祥仔细一看,见眼前少年的模样有些熟悉,脑海中一回想,瞬间便想到了杨小雨,提声道:“杨百户,本官记得不错的话,你应该是码头上的卫军百户,却不知为何带兵进城,难道你不知道卫军不可私自离开驻地吗?”
大明王朝确实有此规矩,凡卫军将官,不得军令之下,不得私自离开驻地范围,轻则杖刑,重则行同叛逆。
右湾百户所的活动范围在码头与驻地之间,平常进城采买东西,也需百户所书吏开路引,但汪正祥却不知道的是,杨小雨可不是私自进城,因为他的府邸就在城中。
“大人有所不知,卑职家居城中,今夜城中突起大火,在下便带着下人前来救火,谁知下人们贪恋大人钱财,竟在此哄抢,实属死罪,请大人责罚。”杨小雨跪在地上一席话,让站在厅门口的汪正祥眼皮直跳。
既然杨小雨家居城中,汪正祥也就不能多说什么,遂道:“你先站起来,本官有话问你。”
“请大人训下!”杨小雨一副聆听模样,恭敬有加。
“你既是来救火的,为何纵容下人偷盗本官府中物什,这与强盗何异?”汪正祥板着脸教训道。
杨小雨微微一笑,眼角瞄了下站在汪正祥身后的杨勇,见其向自己点头,便知其意,遂回道:“禀大人,非是在卑职纵容属下偷盗,实乃大人府中钱财太多,下人们这才见财起意。”
“放肆,本官为官清廉,怎会有太多钱财!”汪正祥怒喝道。
杨小雨没有辩解,挥手将王冲招上来,吩咐道:“你将汪大人家的银两玉器拿上来!”
王冲返身回去,将一沓银票和包裹中的珠宝玉器取过来,呈现于众人眼前。
一沓足有几万两的银票摆在汪正祥和三位高官面前,闪闪发光的珠宝玉器刺激着众人视线,汪正祥一脸苦涩,这些银票和珠宝玉器根本不是他的。
他出身贫寒,寒窗苦读数十年,才考取上功名,本着为君分忧之心,秉正为官,洁身自好,从不收取一两银子贿赂,现在突然冒出来许多钱财,竟然是他家的?汪正祥只觉得自己像是被人陷害了,可却说不出话来辩白。
“汪大人来江南为官,可真是一廉如水,本官算是开了眼界。”身着从二品文官常服的中年人从后站出来,冷声哼道。
“梁大人请听下官解释,下官来到江南繁华之地,从未收取过一文一钱,所过之处,亦不曾接受过各县官员馈赠,何来如此多银两。”汪正祥转过身解释道。
“汪大人身为朝廷命官,代天子巡狩江南,初来江南便收取如此多银两,真是好大的胆子。”另一名身着正三品文官常服的中年人向前一步,两道浓黑眉毛分伫眼角上方,看起来凶神恶煞,冷声喝道。
汪正祥欲解释的时候,一边未落井下石的杨勇先一步站出来喝道:“汪大人,阁下不愧是监察御使,据本官所记,汪大人来到浙江不满半年,何以在如此短时间内收取如此多银两,可见汪大人定是利用官职,替某些黑心商人办了不少事吧。”
汪正祥忽然间明朗了,这是浙党在向他发难,所谓的银票与珠宝玉器,定是这些人栽赃陷害于他,想将他赶出浙江。
朝廷党争激烈,他不属任何一党,只想为百姓办一些实事,整治一方贪官,净一地宵小,可现在浙党高官联合起来栽赃于他,无非就是他来到浙江,碰到了浙党官员的利益,更上折参了浙江三司主官一本。
想清楚前因后果,汪正祥淡然一笑,道:“三位大人既然都有此想法,那就请将下官锁拿进京,由刑部、都察院查明真相!”
汪正祥是监察御使,地方官吏没有明诏,不可将其捉拿,只能上折弹劾。
“汪大人好自为之!”身着从二品文官常服的梁大人冷声道了一句,大步离去。
杨勇与另一名官员互视一眼,两人紧跟着离去,走下台阶时,杨勇朝一边站着的杨小雨吩咐道:“杨百户,让你的下人将脏银送到按察司。”
第七十五章 脏银()
杨勇未经司法定罪,便将汪正祥府邸冒出来的银两定为脏银,也实属正常。
明朝官员俸禄普遍低下,一名七品监察御使,一年不过十几两纹银,而汪正祥府中的银票和珠宝加在一起,即使不值十万两,也值个五六万两。
五六万两银子放在江南商贾世家,那是算不了什么,可放在一名出身贫穷的七品官员身上,那就是来路不正。
因此,杨勇将银子定性为脏银,汪正祥也无力辩解。
“卑职遵命!”杨小雨应了一声,让侍卫上前将银票与珠宝拿起来,紧跟着杨勇三人脚步离去。
走了几步路,杨小雨转身看了一眼汪正祥,心中多有不忍,此时的汪正祥一脸悲愤,神情有些恍惚,这也难怪,原有一腔忠君报国之心,却被一干贪官污吏联合诬陷,汪正祥心中不仅苦涩难奈,更多的则是忧虑王朝的前景。
杨小雨转过身子继续走,心中不住暗叹,这就是所谓的官场,黑暗无底,一不小心步入其中,就有可能粉身碎骨。
凭心而论,杨小雨对忠良之臣还是多有好感的,但也仅限于此,即使没有他去栽赃诬陷,也会有其他人来完成这件事,这一切只能说汪正祥命该如此!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日子里,汪正祥会被浙江三司官员联名弹劾,到时朝廷定会彻查此案,汪正祥头上这顶监察御使的帽子也即将摘除。
按照大明律法,汪正祥‘贪污’数万两银子,应明正典刑,以此警示世人。
迈出汪府大门,杨小雨舒了口气,大明朝廷从头到脚已经腐烂,即使诸葛临世,也难有回救之策,到不如忍受痛楚,将腐烂的地方切除,破而后立。
这个想法从脑海中瞬间闪过,但又在瞬间被他否定,要想破而后立,不仅需要过人的智慧,更要有大毅力,方能成事。而他对治国理政一窍不通,想要破而后立,实乃难上加难。
汪府外面停着三辆马车,府邸周围有上百军士,杨勇与其他二位大人聚在一起低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