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民练究竟会办成什么样子,却没有几个人真正看好
第二十六章后房丫鬟()
临街起了五间二层的高楼,练院墙都重新翻盖过,李乙丑的家虽然还是无法和那些豪富之门的深宅大院相提并论,在附近这几条街也算鹤立鸡群了。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后院。
时至今日,**后院依然保持着原本的模样。老爹曾无数次念叨着要把破旧的老屋拆除重建,但李乙丑却一再反对。甚至还专门找到在街口摆摊算命的程半仙,给他塞了一把铜钱,让这个老神棍想办法打消老爹拆除老屋的念头。
程半仙拿了李乙丑的钱,自然肯卖力气,云山雾罩的好一通忽悠,把那几间破败不堪的老屋说成是“引风聚水”的招福纳财之地,要是动了就会破坏风水,甚至还会招致血光之灾。
虽说老爹并不怎么相信满口胡诌的程半仙,但是近半年多以来**崛起是实在太快,不得不半信半疑的默认了程半仙的说法。
年前,家里还穷的揭不开锅,忽然之间就发达了,儿子李乙丑赚了大笔的银钱,还领了官职。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简直超乎想象,家里的风水好也就成了唯一合理的解释。
为了不破坏上好的风水,老爹完全采纳了李乙丑的意见。在宽敞的院子中间砌了一道矮墙,中间留了个月亮门可以直通后院。
老爹住在前面宽敞的新房当中,李乙丑则执意要住在后面的老屋,按照李乙丑自己的说法,就是老屋已经住习惯了,搬到前面的新屋会睡不着觉!
所有的这些言辞不过是借口罢了,其实还是为了不离开那个抽屉,方便和苏子朋交流沟通。
今日和文秀之等人商量了招募民勇的事情,回来的有些晚。刚一进门就听到一声脆生生的呼唤:“老爷归家了,张嫂开饭吧。”
“你是金雀还是银雀?”
“回老爷的话,婢子是银雀。”
**以前也是官宦之门,虽然很是过了十几年的苦日子,不过眼下已经发达了,老爹就又开始怀念起从前的生活。专门到人市上买了两个使唤丫头,还雇了个帮佣的婆子,以老太爷的身份开始重温当年的富贵生活。
按照老爹的思维方式,只有呼奴喝婢的生活,才是有钱人家应该过的日子,要不然就算再有钱也没有任何意义。
反正家里也不缺这点小钱,而且李乙丑也希望家里有人来照顾老爹的饮食起居,所以对此事持赞同的态度。
稍微有些不习惯的是,买来的这俩丫头是一卵双生的孪生姊妹,无论脸蛋还是身材都如同一个模子里出来的。而且这俩使唤丫头刚买来没有几天,李乙丑实在分不出哪个是姐姐金雀哪个是妹妹银雀。
热气腾腾的饭菜已经摆在桌上,老爹坐在桌前还在等着和儿子一起吃饭,两个使唤丫头低眉顺目的站在一旁,俨然就是一副大户人家的气派。
“我儿今日归家的有些晚了。”
“和文大人商议事情”
说起那文秀之,老爹就十分的瞧不起,毫不掩饰对他的鄙视之心的哼了一声:“那帮子自命清流的家伙,除了夸夸其谈之外,什么事情都做不了,你可千万不能和他们那帮子人走的太近了。”
老爹本就是以前的阉党,对清流官员有种天然的敌视,虽然事情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态度却一点都没有改变:“鼓捣民练分明就是想从咱家的钱袋子里往外掏银子,我儿实在年轻被他们几句大话就给激的头脑发热算了,既然你已做了民练的指挥使,再说这些已是无用。只需记得少撒些银钱出去,糊弄糊弄也就是了。民练民练,连官军都不济事,就算弄出一帮子民练能有什么大用?”
“既然到了家里,官面上的事情也就别说了,爹爹快些吃饭吧。”
话虽如此,却阻不住老爹的喋喋不休,一边吃饭一边大骂文秀之等人。在老爹的心目当中,兴办民练就是骗钱的代名词罢了,骂着骂着就扩大了“打击范围”,不仅骂清流官员,连千里之外的朝中大员都挨个骂了一遍。
老爹对朝廷不满,这种态度已不是一年两年了,在李乙丑的记忆中,老爹从来都没有对大明朝满意过。既然他喜欢骂,就随便骂吧。
用过晚饭之后,任凭老爹把朝中勋贵阁臣挨个骂的狗血淋头,自顾自的来到后院,把今日之事仔仔细细的写在纸上,小心翼翼的放到抽屉当中。
和往日一样,一只手凭空出现在抽屉里,取走了那张字条,并且很快就送来了“回信”。
“连史公都给你写了褒奖的书信?真是难能可贵。”
史公?李乙丑愣了好半天才明白过来:所谓的史公,指的是漕运总督史可法史大人。
若是旁人称史可法为史公,那自然是件非常稀松平常的事情,毕竟是身居高位者嘛,尊敬一下也在情理之中。但抽屉另一头的是普通人吗?
那可是三百多年以后的人物啊。
就算是说起当场的皇帝,苏子朋也懒得用一下尊称,最多是用“崇祯”这个年号来代称而已。在三百多年以后那个没有皇帝的时代,苏子朋严重缺乏对天子应有的尊敬。
无论官职的高低,在他的眼中都不过是早已经成为云烟的历史人物,别说是尊敬了,就算是多留意一下已经算是非常难得了。
难得的是,苏子朋居然对史可法用上了尊称,让李乙丑非常吃惊。难道说这位漕运总督比崇祯皇帝还要尊贵?这绝对是不可能的。还是说史可法有莫大的本事?
要不然苏子朋为何如此敬重他呢?
“史公自然比不得崇祯尊贵,也说不上有什么本事,不过满腔浩然之气一颗忠烈之心,纵是千秋百代之后也应享受后人的敬重。”
浩然之气、忠烈之心,这个评语把李乙丑给吓住了。
这可是三百年以后的后人做出的评价啊,这八个字已经高到了天上去,怎能不让李乙丑目瞪口呆?
“那史总督史公,我看也不过是寻常官吏,有什么样的际遇敢当这八字之评?”
“以后你会明白的,现在还是不要知道的好。”
和苏子朋“认识”了半年多,李乙丑已经习惯了他说话的方式,所有难以解释的问题,都没有必要弄的太明白,只要暂时放下,以后慢慢就会懂。
“给你的不锈钢片,做的如何了?”
“已做好十四个。”
把那些亮晶晶的钢片镶嵌到打造好的铁条之上,看似轻描淡写却实在是件耗费人工的活。
就算是已经使用了技艺最纯属的工匠,进度也非常缓慢。仅仅只是镶嵌那么一下,也需要最好的匠人耗费半月的工时才能够做成。
“很好,比我预计的还要快一些,看来应该进行下一步了。再给你些材料,按照图纸继续制作。”
很快,苏子朋就又给了一张图纸。
这张图纸简单之极,就是把一条丝线铆在那些不锈钢片的孔洞之中,这是很简单的工作。
“图纸上的丝线非比寻常,那边是没有的,我早就为你备好了。”
很快,抽屉就出现了一小捆细细的“丝线”。
这些丝线通体闪亮,乍一看好似是用纯度很高的白银拉出来的银丝,拿到手中之后才发现这些丝线的韧度极高,而且明显比银丝要坚硬的多。
“这不是银丝吧?”
“这是特种合金弦。”
什么叫做特种合金?李乙丑一点概念都没有,却看懂了那个“弦”字。
一直以来,李乙丑都不知道苏子朋要自己打造的到底是什么东西,那些稀奇古怪的零件和亮闪闪的不锈钢片,就算已经打造出来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更不晓得是做什么用的。
直到看见这些特种合金弦,脑子里才对要打造的东西有了个大致的印象:两个镶嵌了不锈钢片的铁条组在一起,后面加一个托,再挂上这样的特种合金弦,分明就是
弩!
大明朝并不禁刀剑,寻常的江湖豪客就可以佩戴刀剑,就算捧着一柄大刀在街上行走,也没有人会在意,因为在大明朝的律法当中,刀剑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武器,所以也不犯禁。
只有弓弩之类的远程杀伤武器才的真正犯禁的,若是被抓到了,少不得要安上一个图谋不轨的罪名。
“你要我打造的东西,是不是弩啊?”
当然是弩了,而且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强弩,而是军用制式弩。
苏子朋要李乙丑打造的这种弩,是二战以后苏联的军用武器。苏联解体之后,很多这样的军用弩外流到了民间,国内某些军事论坛上就有卖的,虽然三万人民币的高价确实经过很多军事发烧友的爆炒,却也足见这种东西的价值。
后来国内严格限制此物,就再也没有人明目张胆的在网上出售了。
好在网友的智慧是无穷的,虽然国家严禁贩卖这种危险的武器,却不能禁止某些人采用“化整为零”的方式继续兜售:把军用弩拆散了卖零件,买家收到之后再想办法按照图纸组装起来。
苏子朋无法买到枪炮之类的现代化武器,所以退而求其次,打起了苏联军用驽的主意。只可惜这种军用弩的体型庞大,无法通过那个小小的抽屉,才不得不先给李乙丑一部分零件,让他想办法组装成部件
“老爷,婢子”
一句清脆的呼喊猛然响起,听在李乙丑的耳中,恰如晴天霹雳旱地惊雷一般。完全是条件反射的结果,猛然“砰”的把抽屉关上,腾的跳将起来。
回头一看,新买来的使唤丫头银雀儿正端着铜盆走过来
第二十七章恶从心生()
这个抽屉就是李乙丑最大的秘密,苏子朋曾经无数次叮嘱:一定要严格保守秘密,哪怕是亲如父子,近如夫妻,也不能泄露出去。
一直以来,李乙丑都小心翼翼的保守着这个天大的秘密,却没有想到今天被新买的使唤丫头给撞破了。
完全是最本能的反应,“砰”的一声把抽屉关闭,把身体死死挡在抽屉前面,一只手已经抄起了凳子,朝着银雀儿大吼道:“你要做甚?”
这几天来,李乙丑李大老爷给这个使唤丫头的印象都比较随和,突然之间就变了脸色,小丫头登时就慌了。
虽不是什么翩翩佳公子,李乙丑长的也不算丑,只是东平之战时在脸颊上留下一道狭长的刀疤,显得有些凶戾而已。突然之间就是一副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愈发显得形容丑陋样貌凶顽,如同一头随时都会扑上来拼命撕咬的洪荒野兽,立刻就把银雀儿给吓傻了。
“当”的脆响声中,铜盆掉落在地上,盆中的清水四下飞溅,银雀儿颤声说道:“老爷老爷,婢子只是来服侍老爷洗漱”
“我早就对你们说过,没有我的允许,不许到这房间里来。”
“是老太爷吩咐婢子前来”
“谁的吩咐也不行。”李乙丑已经跳将过来,一把揪住银雀儿的衣裳,用一种让人感觉窒息的声音厉声喝问:“刚才你看到了甚么?”
如果银雀儿说看到了抽屉的那只手,李乙丑就会毫不犹豫的把手中的凳子砸在她脑袋上。抽屉里的秘密事关重大,拼着闹出人命也顾不得了。
银雀儿早被李乙丑的凶恶神态吓的魂飞魄散,身体抖的如同风中黄叶,断断续续的说道:“奴婢看到少爷少爷在抽屉里边翻东西”
“还看到了什么?”
“别就的没有看到了。”银雀儿以前也曾在大户人家做过丫鬟,一看李乙丑的这副神态就知道自己看了不该看的东西,不过她确实没有看到什么,赶紧跪倒在李乙丑的脚下,哭泣着低声哀求:“奴婢没有看到别的东西,真的不曾看到,老爷莫要责打”
李乙丑抬头朝着银雀儿过来的门口方向看了看,从那个角度很难到看抽屉里边的情形,或许她真的没有看到什么吧。
“真的没有看到什么?”
“奴婢发誓,真的什么都不曾看过。”
“哦,”慢慢的放下手中的凳子,松开她的衣裳,从夹袋里摸出一块银饼子塞到银雀儿的手中,用很和蔼的声音说道:“这块银子给你”
“这奴婢不敢要。”
“老爷我赏你的,你就得拿着。”李乙丑早已换上一副笑眯眯的表情,说出的话语却隐含肃杀之意:“我不管你有没有看到什么,刚才的事情都要当作没有发生过,若是敢到外边乱嚼舌头根子,我可饶你不得。”
“是是”
战战兢兢的小丫鬟拿着银子一溜烟的跑开了。
当银雀儿走后,李乙丑反而后悔了。
仔细想来,自己用银子封住银雀的嘴巴实在做的太过唐突,欲盖弥彰的更加明显,分明就是在告诉银雀儿自己的房间里藏着天大的秘密。不论她有没有看到苏子朋的手,都是一个很大的隐患。
不过现在后悔已经太迟,毕竟银雀儿已经跑去了前院,那边不仅住着她的姐姐金雀儿,还有自己的老爹,实在不好最追赶过去。
怀着万分忐忑的心情重新把门窗锁死,才再次坐回到抽屉之前,把刚刚发生的事情详详细细的写在纸上,报告给苏子朋知道:“苏兄,,刚才竟然险些泄了天机。只是不知那银雀儿到底有没有看到你的手,实在不该放她离去。我已经想好了,这几天就寻个机会将那丫头杀掉,以保咱们两个的秘密无泄露之虞。”
抽屉那头的苏子朋看到这张字条也吓的不轻,却不是在因为抽屉的秘密有泄露的风险,而是被李乙丑的杀气给震撼到了。
不论银雀儿有没有看到抽屉的秘密,都是无辜之人,而且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女生,李乙丑竟然起了杀意,要把那个小女生干掉,这可不是一般的杀伐果断呀。
虽然仅仅只是一个抽屉的阻隔,却是几百年的漫长时光,大明朝的李乙丑和二十一世纪的工科宅男苏子朋有着巨大的差异。尤其是道德观念和为人处事的手法上,两个人有着天壤之别。
假如苏子朋有个巨大的秘密被一个小女生给瞧见了,他绝对不会生出要把对方杀掉的心思。但是社会环境的不同,和道德观念的变化,却让李乙丑起了杀心。
在李乙丑看来,只要能保住抽屉的秘密,干掉一个小小的丫鬟根本就是一件虽不能说是微不足道却是完全值得的事情,而且非常有必要。哪怕银雀儿真的没有看到什么,为了消除隐患,也完全有必要干掉她。在这件事情上,李乙丑绝对没有半点怜香惜玉之心,至于杀了人以后该如何处理,那已经是另外一码事了。
几百年前一个小丫鬟的生死全在自己的一念之间,苏子朋第一次深切的感受到自己已经和几百年的那个世界密不可分了。
几乎没有过多的犹豫,就急匆匆的写好一张字条放进抽屉里:不可伤及无辜,切切!
看到苏子朋的这句话,李乙丑顿时就收起了杀人的念头。
既然苏子朋要放过银雀儿,那就放过她好了,估计苏兄早已经有了万全的应对之策,看来自己真的是太紧张了。
李乙丑绝对没有想到,抽屉另外一头的苏子朋之所以要他放过银雀儿,并不是因为知道她没有看到抽屉里的秘密,而是完全出于现代人类道德观念的影响。或者说,二十一世纪的苏子朋虽然拥有现代化的科技和熟知历史的绝对优势,但是在果断决绝和心狠手辣这个层面上,还远远比不上大明朝的李乙丑。
因为只能通过抽屉来进行交流,苏子朋完全看不到李乙丑这边的情形,如果哪一天有别人无意间打开了抽屉看到了他的手,所有的秘密就会全部戳破。经过慎重的考虑之后,苏子朋和李乙丑约定了一个暗号:每次交流之前,都会用三长三短的节奏轻轻拍打抽屉,直到对方以同样的节奏做出回应之后,才开始正式交流。
这个只有两人知道的暗号,让神经绷紧的李乙丑终于放心了许多。
因为昨夜和灶君大神笔聊到后半夜,所以第二日起的很晚。
太阳已经有房檐高低了,匆匆的洗了把脸,也没有用早饭就再次出门。
走过前后两院中间的照壁墙之时,看到新买来不久的两个使唤丫头正在和帮佣的张嫂闲聊。
两个小丫鬟和张嫂聊的蛮开心,一便嗑着南瓜子一边兴高采烈的说着什么。当李乙丑走过之事,张嫂和金雀儿赶紧起身打招呼。
那银雀儿见到李乙丑,慌的把装南瓜子的木盘都撞撒了,畏畏缩缩的躲藏在张嫂身后,用蚊子叫唤一般的细微声音怯怯的问了个安。
李乙丑故意看了看银雀儿,这丫头赶紧把头垂的更低,根本就不敢看李乙丑一眼。
朝着三个女人微微点了点头,什么都没有说就径直出门而去。
昨天晚上,银雀儿确实被李乙丑李大老爷给吓到了,直到现在,一想起老爷那副要吃人一般的狰狞表情,还是心有余悸后怕的很。直到李乙丑的身影走出门口,面色才稍稍恢复了一些
来到铁器厂之后,把苏子朋给的特种合金弦取出一些来,交代给匠人按照图纸继续组装。
直到现在,李乙丑才稍稍窥到了一点点苏子朋的安排:当初他要自己办个这个铁器厂,其实只不过是一个幌子,生产那些赚不了几个小钱的农具、铁钉只不过是为了掩人耳目罢了。真正的用意还是生产军用强弩。
虽说这种东西犯禁,可是大明朝犯禁的事情多如牛毛,而且自己已经是民练的指挥使,堂堂的五品命官,自组民练自产军械岂不是很正常么?
现在看来,兴建铁器厂和兴办民练,完全就是相关联的。只有成为民练的官员,才能结交大明官军的将领,才能把生产出来的军用弩卖出一个很高的价钱。
苏子朋的安排果然天衣无缝无懈可击,真是精妙到了极点!
时至今日,李乙丑的心思还在赚钱上面,还想着以铁器厂做幌子生产军用弩,好大赚一笔。浑不知苏子朋根本就不在乎钱,也从来没有想过利用军用弩去赚钱,他的心思是李乙丑完全想象不到的。
联通了明末的扬州,奈何却因为抽屉的限制无法亲自出现在这个风云激荡多灾多难的年代,只能假借李乙丑这个扬州土著之手一步一步开展下去。先是赚钱,再是生产军用器械,然后又有了民练指挥使的头衔,紧接着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