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之主-第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似在挥着手说什么,眼神却游移不定,跟副官惊疑的眼神恰好撞到了一起。

    两人一瞬间都明白了什么

第197章 大青关激战() 
“不好!”

    “动手!”

    两个急促的声音,几乎同时响起。

    毕松柏跟宋无畏早就有心理准备,见事情败露,抽刀猛的砍向了面前的守军。猝不及防下,两名大青关守军压根没有防备,被应声砍倒。

    这是一个进攻的信号,先前混进来的大批太平军士兵一跃而起,纷纷抽刀向附近的大青关守军发起猛攻!

    几乎是顷刻间,十几名留守的大青关守军就被接连砍倒。

    “毕松柏投贼了!拦住他们!”

    副官大惊失色,放声高喊起来,招呼其他下来接应的守军反击。

    眼看着还有更多的太平军加速从铁索吊桥那边入关,深知局面危急的他一狠心,掉头朝大青关之上跑去。准备召集城头上的守军反击、并命人拉起吊桥。

    眼下的情况,关城门显然是不现实了。已经涌进来的大批叛军,根本不可能给他机会,但铁索吊桥不同。只要把吊桥拉起来,以大青关和下面的高度落差,后续的叛军根本没法进来。大青关内的守军可以关门打狗,慢慢清除混进来的敌人!

    就在这时,一支弩箭呼啸而至。

    小腹被贯穿的剧烈痛楚,还有弩箭上的力量,让副官趔趄摔倒到地上。

    二十步外,一名太平营的士兵平端着弩箭,露出了冷笑。

    为了能尽可能快的夺下大青关,混进来的太平军携带了几乎所有的弩箭。因为骆天泽带出去的两千六百大军中,有足足三百步弓手。伪装成官军的太平军中,自然也有不少弓手。有这样一层因素,再加上军袍遮盖和冒充的伤员掩护,弩箭混在里面并不显眼。此刻,为了这个一看就知道是大青关守军中的重要人物,太平军毫不犹豫的动用了大杀器。

    同一时间,看到里面已经动手,还在慢悠悠入关的太平军不约而同的放弃了伪装,用最快的速度开始往里冲。

    由于在底层有绝对的人数优势,大青关的守军人数在迅速减少。伪装后混进来的太平军,眼看着就要控制局面。但是,厮杀引发的混乱传到了上层,听到了隐隐的喊杀和惨叫声,一个大队的守军从大青关中央通道的二层赶了下来。

    见到两边的“内讧”,这些守军士兵不由大吃了一惊。

    “毕松柏叛变了!快阻止他们,拉起吊桥!”

    剩余的十多名守军还在苦苦支撑,看到上面的援军下来,仿佛见到救星一般,用最洪亮的嗓门喊了出来。

    然而,毕松柏反应也很快。

    他看了担架上濒死的骆天泽一眼,神色悲愤的吼道:“旅团长?旅团长大人你怎么了?可恶!众将士听着,副官徐克萨见我军大败而归,暗起歹心,勾结军医,对重伤的旅团长下毒手,企图取而代之,坐上旅团长之职。诸位随我杀进去,剪除徐克萨的党羽!敢抵抗的必定是徐某同党,杀无赦!”

    “为旅团长大人报仇!”

    “杀了徐克萨!”

    按照提前统一好的口径,众多太平军士兵和投降的原官军一起喊了起来。

    毕松柏叛乱?

    副官对昏迷的旅团长下了毒手?

    两份截然不同的说辞,让刚刚赶来的大青关守军们愣住了。

    到底谁的话是对的?

    犹豫间,太平军的士兵已经趁机解决了底层最后的守军。在毕松柏和宋无畏两人的带领下,进来的太平军兵分两路,分别从东、西两侧的通道向大青关的二层发起冲击。

    大青关的底层,并没有多少有价值的地方。主要是一些杂物储存间、校场、出入大青关的通道,唯一有价值的那几口深水井,基本上可以说是大青关唯一的水源。当然,底层也有不少面积是营房,但大青关的守军并没驻满,所以居住条件差的底层营房基本是空置的。

    相比之下,大青关的第二层才是主体。

    包括辎重粮食的储备、军械库、西营房等等区域,都是重中之重。当然,这些都不是最最关键的,就冲着控制铁索吊桥的机括在三层、也就是城墙上的门楼机房里,太平军就必须不计代价往上攻!

    有人或许会说,只要安安稳稳在底层控制住水源,上面的守军就能不战而溃。但大青关的守军如何想不到这点,有着严格的日常规定:大青关的每一层都有单独的储水池,平日里可以防火灾,战争时能有效应对底层被攻占的情况。当初设计的要求,这些储备的清水至少可以保证守军三天最低限度的饮水需求。

    大青关内的守军,在拉起吊桥、隔断这些太平军跟陈武的联系后,可以从容反扑。三天时间,足够他们解决入侵的太平军了。

    所以,必须要往上攻!

    当然,水源的重要性也是毋庸置疑的。陈武带队攻进来的太平军中,有人身上带了足量的、可以污染水源的毒物。倘若里面局势实在无法挽回的情况下,就不惜在所有井水里投毒,迫使守军放弃大青关。

    这是一个两败俱伤的手段。

    若是用了,就算陈武自己夺了大青关,也会为水源而犯愁,必须下大力气重新打深水井,非常麻烦。如非必要,这个手段能不用就不用。

    正因此,在留了一队士兵专门负责那几口深水井后,太平军的主力,还是用到进攻之上。东路负责攻占大青关内的军械库,西路的人则会将留守士兵封在营房中,阻止那些今日不当值的守军集结成群。

    这个举动,毫无疑问的招来了反击。

    带队赶下来的那名守军大队长心里仍旧有疑惑,但眼下的情况,不管怎么看毕松柏一派都更加可疑。何况,别管究竟谁是谁非,拦住那些朝自己杀来的人总归是没错的。身为军人,绝无在没弄清局面时就束手就擒的道理。

    拦截的命令下来,赶来的百名守军分成两部分,居高临下拦住了进攻的太平军。

    “杀了这些徐克萨的党羽!为旅团长复仇!”

    降都已经降了,为了自己的前途和性命,毕松柏一咬牙,高喊一声,带头冲了上去,跟曾经的同袍们厮杀到了一起。

    因为大青关的独到设计,从外面打进来的敌人想要往上层攻、展开兵力会非常困难。相反,二层上相对开阔的地域和突出部的围栏,却可以让守军从容调动,甚至让弓箭手躲在后面射杀底层的敌军。

    所有进攻的太平军都知道,时间对他们非常不利。

    短促而激烈的厮杀中,大青关城头上的守军似乎已经发现什么,有人在连声高呼,更多的官军在朝下层赶来。不多时,大青关南门放下的吊桥猛的一震,在沉重的机括作用下开始缓缓拉起。雄关的南城墙之上,大量投石机和弩箭也调动起来,开始对还在往这边赶的最后一批太平军试射威吓。

    因为松江郡向来太平无事,大青关中的绝大部分守城武器,出于保养的考虑,都被送下了城头,只有不足四分之一安置在城墙上。可就算这样,雄关之上的无数城防武器也足以让任何军队望而生畏!

    紧随着这一连串反应,急促的警钟敲响。

    已经不知道多少年,大青关中没有响起这种最高级别的警报。两口大钟齐鸣,发出的洪亮钟声压过了厮杀声,穿透了厚重的砖石,在大青关中的每一个角落激荡,甚至传到了好几里之外,连大青关附近不远的小集市都能清楚听到。

    营房中在闷头睡觉、或者凑在一起大呼小叫赌牌的守军士兵,都被钟声惊动。

    整个大青关,迅速骚动了起来。

    跟先前的声音不同,这个警钟一响,毕松柏和宋无畏就知道大青关已经完全进入战备,留给他们的时间很少了。夺取大青关的计划,进入了最关键的时刻!

    很清楚局面的两名投降的大队长,一身武艺已经发挥到十成十。只恨自己平日里为什么没多训练一些,不能尽快杀出一条路。值得庆幸的是,就在这个时候,太平军分散带进来的大批弩箭集结完成。一共三批,每一批至少持有二十把弩箭。

    一片混乱中,能做到这点实在不易。

    放到大巴山整训之前的太平军,只怕是没这个效率的。

    “不好!”

    堵在上层入口前的守军,可以轻易俯瞰下面太平军的动静。看到整整三批持弩箭的士兵做好准备,不由脸色大变。意识到不妙的他们,企图死死缠住正面交手的太平军,以便让弩手们投鼠忌器,不敢随便射杀。

    这个举动,的确有一定的效果。

    但是,临场指挥的孙田不是陈武。同样的命令,陈武的身份不能下,孙田却未必不能。眼看着更多的守军开始集合,他一咬牙,命令弩手们把目标往后调一些,下达了齐射命令!

    这个时候,已经顾不上误伤不误伤了。

    一把把上了弦的弩箭钩动了扳机。

    咔咔咔咔!

    几乎转眼之间,第一批的二十支弩箭齐发!

    因为仰角的问题,再加上顾忌己方士兵,第一批的齐射效果受了一定影响,只杀伤了七八名官军。可就算这样,也给上面的守军带来了沉重的压力。毕松柏和周围太平军抓住机会,猛攻一阵,趁机拉开了一点距离

第198章 入主!() 
看到有机可乘,第二、第三批的弩手紧接着轮换上来!

    急促的箭矢,给二层上的官军带来了暴风骤雨般的打击。相比于第一轮,这两次的打击效果好了许多。守军相对密集的站位,让他们在这一轮中足足死伤了二十余人。由于使用的箭矢是配套的特殊箭矢,穿透力极强,不乏有一支箭穿透身体,接连射杀两人的情况。

    连续的惨叫声中,最前面的两排守军几乎瞬间倒下,原本的阵列出现了一个短暂的空白。

    见状,手持硬弩的士兵们有条不紊的后撤,让出进攻道路,在安全地方开始装填!

    “杀!”

    三批弩箭的射击,给毕松柏他们带来了一个绝好的进攻机会。趁场面混乱,他们折返回来,再度跟惊魂未定的守军厮杀到了一起。

    尽管大青关内留守的步弓手陆续投入反击,但太平军这边同样也混进来不少步弓手。虽说在底层跟上面对射很吃亏,但至少有还击能力。而且,二十多名满脸抹了泥灰血污的高昌射手,在这种情况下发挥了他们与生俱来的天赋,让大青关的官军吃了不小的亏。

    “旅团长被徐克萨害了,你们切莫自误!”

    “放下武器,证明自己的清白,否则一概按谋逆论处。”

    “上面的弟兄们,快帮忙解决这些叛徒!”

    “不想参与叛乱的弟兄,不想对自己同袍动手的,放下武器回营房即可。”

    “大伙都是弟兄,只杀徐克萨的党羽,不抵抗咱们就不会动手!我毕松柏可以拿项上人头向弟兄们担保!”

    眼看着厮杀越发激烈,下面伪装的太平军和投靠的官军加紧了喊话。

    尽管光凭空口白话,几乎不可能说动他们反戈杀人,而且太平军这边的说辞也有很多的漏洞,比如最简单的,这些弩箭从哪里来的,就完全无法解释。可仓促间,大青关的守军根本想不了那么多。何况,太平军也没指望能打动所有人。就算只有五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的官军心中动摇,或者干脆放弃抵抗退回营房,就是一场巨大的胜利。

    这种攻心战术,有效的瓦解了官军的士气。

    如果太平军一开始就亮明反贼身份,拼命进攻大青关,那一千五百多留守的守军肯定是要死战到底的。可太平军是伪装败军混进来的,哪怕城头上的守军已经觉察到不对,放下吊桥,但他们终究没有亲眼看到底层的真相。很多匆忙赶下来的守军,面对太平军的宣传,尤其是以宋无畏和毕松柏为首的喊话,都陷入了将信将疑中。

    士兵心中如果有疑虑,又怎么可能投入全部力量战斗呢?

    随着太平军这边的坚决进攻,大青关守军的防线开始缓缓后退,最终被太平军冲上了二层的平台。

    一旦没有了地势的劣势,太平军的局部人数优势得以展开。大批的太平军顺势涌了上来,迅速攻占了大片的地域。尽管大青关内部守军的总人数是比涌进来的太平军要多的,可真正在轮值中的官军只有一半,力量又比较分散。被出其不意干掉一批后,局面上反而是太平军占了上风。

    “不想参与叛乱的弟兄,不想对自己同袍动手的,放下武器回自己的营房!”

    “保证既往不咎!”

    “大家听我宋无畏一句话,都是自家弟兄,别再自相残杀了!”

    接连不断的宣讲,终于起到了效果。

    在那一批投靠的官军保证下,终于有怕死的士兵忍不住压力,从守军队列的后排退出,返回了已经快被太平军封锁的西营房。

    这无疑开了一个好头。

    然而,守军的军官们也不全是吃素的。看到太平军这边的喊话竟然有如此作用,让局面隐隐有失控可能,同样开始反制。他们一边努力让各处汇合的士兵集结,有序投入战斗;一边大声指责宋无畏等人是叛军,在败给反贼后,为了活命不惜投靠贼人,勾结他们理应外合,想要夺取大青关!

    事实当然是这样没错,但眼下宋无畏和毕松柏肯定是不会承认的。

    就这样,两边的军队一边隔空喊话,企图动摇对方士兵的信念,一边拼命组织进攻。或许有士兵最开始的时候心怀仁慈,不想对同袍动手。可随着杀红了眼,士兵们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开始疯狂的进攻面前的敌人。

    随着大青关的守军陆续抵达,双方在人数上几乎达到平等。

    若不是太平军上来出其不意杀了一批,又仗着弩箭之威攻上二层,只怕眼下大青关守军已经占了上风。

    可事实上,局面哪怕是僵持,对太平军就十分有利!

    原因很简单,太平军这边若是败了,除了最后两败俱伤的招数外,几乎没有别的路可走。大青关的守军则不同,他们从一开始就被告知可以投降。而且除了南城外,大青关的北面出口也还在守军的掌握中。

    实在不行的话,守军可以通过北门离开大青关和松江,退入北面的原山郡中。

    一边自知是叛军,而且外面还有陈武的大军,几乎不可能投降;另外一边还有两条退路!

    随着双方的士兵交错混杂,弓手们开始难以发挥,但弩手的杀伤力却越发强大。随着弩箭再次装填完毕,新一轮的自由射杀开始。接连响起的箭矢刺穿身体的闷响,浓郁到令人呕吐的血腥味道,还有尸体摔倒在石板的扑通声,进一步动摇了守军的士气。

    在两面互相矛盾的喊话宣讲下,越来越多的士兵陷入了迷茫,再加上死亡威胁,最终选择了放下武器。

    他们不会轻信流贼的宣讲,但宋无畏、毕松柏他们本就是大青关出来的军官。有这层袍泽关系在,守军的士兵对他们先天有几分信任。再加上太平军始终没有标明身份,又一直声称徐克萨毒杀重伤的旅团长。扑朔迷离的情况,促使一些单纯的守军下定了决心。

    西路的太平军,在攻占了通往西营房的通道后,也依言不在往里进攻,只是封住路口。

    双管齐下,大青关二层逐渐落入了太平军的掌控。

    局面此消彼长!

    每偏向太平军一分,就会让太平军士兵们的军心士气更加高涨,也让守军的抵抗决心越发消弱。尤其是孙田带着一批最精锐的太平营士兵,亲自发起一波进攻后,死守军械库的一个官军大队被冲散,陷入了崩溃。

    他们的溃败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直接影响到了整个二层的全局。

    眼瞅着形势再也无法维持,还在负隅顽抗的官军不得不退守第三层,也就是大青关的城墙之上。在这里重新集结,企图阻止太平军冲上来放下铁索吊桥。同时,他们在撤离之前,尝试放下大青关内的机关,落下吊着的闸门封住通道,暂时阻止太平军的继续追击。

    但是,大青关内的机关布置,所有大队长级别的军官都一清二楚,甚至很多普通的队长都知道。毕松柏和宋无畏两人既然想夺关,又怎么可能没有提防。在他们的提醒下,留守的守军完全没有得逞。

    事实上,就算守军们放下了闸门,也只是垂死挣扎罢了。

    原因很简单,闸门固然阻隔了太平军攻上去,但同时也挡住了他们反扑下来的道路。底层的深水井,可是还在太平军掌握中的!

    当彻底掌控了第二层的太平军稍作休整,重整旗鼓冲上了城头后,攻占大青关的战斗进入了最后的倒计时。

    守军的失败,在放了大批太平军入关的那一刻就决定了:没有第一时间发现情况;再加上一半不轮值的守军在营房休息,力量分散;辅以攻心为上的策略。三方面的原因,最终决定了大青关的归属。

    ………

    激战了整整三个时辰后,大青关终于还是被拿下了!

    随着帝国的明黄龙旗从大青关的城门楼上飘落,沉重的机括响动,铁索吊桥缓缓放下。守军的官军,在一战中死伤超过了四百人。底层倒还好些,最关键的二层争夺战中,两边的数百具尸体遍布了整个大青关,血流满地,其惨烈程度丝毫不亚于武安最后的攻防战。

    但是,太平军终于是胜了。

    先前对付骆天泽的部队也好,现在夺取大青关也好,加起来让陈武付出了总数近一千的伤亡,整整一个联队直接除名。但整个松江第二警备旅团,也随之从帝国的建制中消失。带给了陈武大量战利品的同时,更附赠了一座至关重要的关卡。

    大青关!

    带着大军缓缓入关时,站在铁索吊桥之前,仰头看着这座历时六年方才修建完成的雄关,还有城门上用阳文雕刻的大字,陈武心中感慨万千。

    尽管从谋划战略东进、跳出帝国包围圈的那一刻,陈武就有想到了这一幕,也有信心拿下。可现在真的成为这座雄关主人,他心里又难免多了几分不真实的感觉。穿越之前,《帝国》的服务器中,他也曾多次往返这里。但这一次,他不再会以过客的身份匆匆离开!

    大青关这个门户咽喉之地都拿下了,松江郡还会远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