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之主-第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边互相吹捧几句,一时间气氛大好。

    这时,手下赶来汇报,听完对方耳语,沈浩恩脸色凝重,问道:“刚刚接到下面消息,善友会的贼首王汇方昨夜趁乱逃离,不知所踪。我已派人追捕,区区几名漏网之鱼,料想他们难再成气候。但那太平匪军的主力呢?”

    “有消息称,太平匪军在沈将军到来前,就已经东进攻打东关府了。”

    林家人说出了城内几乎众所周知的事实。

    这个消息沈浩恩早已知道,但总觉得有些难以理解,所以想问问世家是否知道什么内幕。见他们的看法也是如此,沈浩恩只能认为太平匪军真的走了一步昏招。在城内形势初步平定后,命令手下带领一个师团共计一万三千人,开始向东尾随追杀太平军、救援东关府。

    想要报一箭之仇的康和自告奋勇,选择了跟城卫军同行。

    与此同时,武安捷报、城内无恙的消息,也以六百里加急送往了中州和周边各郡。

    尽管太平军还没消灭,但眼下形势已经明了。就连武安城内的叛军都在一夜间灰飞烟灭,提前离开的万把反贼更是不在话下。眼下他们要考虑的,是如何遣返流民,以及让一片残破的太平郡尽快重回正轨!

    ………

    “又一辆大车的车轴断了!”

    歧途的山路中,一辆吃力前进、满载了物资的大车猛的一沉,趴窝不动了。由于捆着粮包的麻绳松了,好几包粮食差点滚落下来,压到旁边义军的脚。

    “光今天就已经有七八辆大车出事了吧?当时督造大车的人没用心啊!”

    有车夫忍不住低声抱怨出来,双手叉到腰间,直起身子趁机偷了会懒。

    “怎么不用心了?用的木料全都是好木料,木匠也是武安城内的熟练师傅。还不是因为这山路太难走,拉的也多,才坏的这么快!唉,也不知道将军怎么想的,好好的路不走,偏要往这深山老林里钻。”

    “喂,你们两个发什么呆!先把驮马的套解开,把车推路边去,后面还几百辆车等着过呢!”

    “这就来。”

    随着号子声,五六人一起发力,大车被勉强推开,让出了继续前进的通道。很快,有木匠带着工具和料匆匆赶来,尝试修理。

    更多的大车趁机从旁边走过,效率慢的如同蜗牛。

    照这个速度,就算在山里钻三五个月,也休想穿过这巴延山。

    “唉。”

    先前抱怨的那名车夫,忍不住再度叹了口气。

    或许是因为疲惫,再加上枯萎枝叶的遮掩,他没注意到旁边的树枝上垂下来了一个幼儿拳头大小的毒蜘蛛。等他隐约感觉到什么时,已经迟了。那毒蜘蛛猛的咬了他一口,几乎是顷刻间,被咬的地方就变紫了,肿了一个大包,又痛又痒,看上去触目惊心。

    “哎呦!”

    车夫忍不住痛叫了出来,下意识的伸手想去挠,被赶来的同伴阻止了。进山前,义军就反复交代过,这种伤口不能挠,越挠越难治。万一抓破了大块皮肤,甚至可能化脓,那结局就危险了。

    “这边有人被咬了!”

    随着呼喊,有队长赶了过来,小心的挑破了脓包,用提前下发的成品药粉敷上,又用干净的白布带包好,随意打了个并不美观的结所有的布带,都被要求用开水煮过消毒。尽管没人理解为什么,但据说是天公将军亲自下的命令。

    “轻点、轻点……”

    或许是药粉的作用,也可能那队长最后打结太用力了,伤口传来火辣辣的疼,让车夫忍不住喊了出来。

    “疼一点就受不住啦?”队长摇了摇头,叹气道:“你就知足吧,蜇你的毒蜘蛛不算致命。昨天行军和晚上休息,有人没按规定来,结果被毒蝎和胡蜂之类毒死了好几个,到现在还有一个在昏迷呢。也亏得冬天蛇不出来,不然,哼哼。”

    “那也不错啊……好歹还能躺大车的粮包上。”

    车夫一边忿忿的寻找着那个已经不知道跑哪去的毒蜘蛛,一边小声嘀咕着。

    只可惜,他的话不小心被旁边队长听到了,笑骂道:“你这懒货,不怕死的可以去试试啊!”

    车夫撇撇嘴,不说话了。

    累一点和小命相比,他还是能分清轻重的。何况,那大车没有任何减震,就算躺在粮袋上也绝对不会舒服,脑袋不硌出个包来就算不错了。

    折腾了半天,到了下午时分,损坏的大车总算重新修复完成。众人七手八脚重新把粮食装上、推回路上,把驮马再度套上,开始急匆匆的追赶。

    其实也没落后几步。

    工程营开道是需要时间的,寻着沿途痕迹和留下引路的义军小队、甚至是隐隐还能听到的喧哗声,也就赶了不到一里路,就重新追上了大军尾部。

    因为行军的线路不能离开水源太远,还要顾及车队,陈武这几天一直沿着巴延山脉的山脚前进,路线大致呈一个波浪形。以不远外那条溪流和巴延山最外围山峰为参照推断,陈武知道只要再三天时间,就能进入汇丰长廊的入口。

    估算了一下进程,再看了看天色,陈武审视适度,下达了扎营命令。

    在巴延山脉中扎营,绝对是一个非常辛苦又危险的活。

    按照陈武的要求,大军尽可能寻找了平坦的地方,开始各自放火烧林。

    地面上,厚厚的枯枝败叶看上去很松软,可若是有人敢直接睡上去,只怕梦里就会稀里糊涂死去,或者被毒虫叮咬、感染未知的寄生虫。用火烧出一片空地后,情况会好很多。陈武必须要庆幸,他们进入巴延山脉是在冬天。如果是在夏天,大军横穿的难度只怕要成倍增加。

    当然,放火烧出空地也是有讲究的,不然万一引发山林大火,把自己的一万人马烧进去,那可就贻笑万年了。

    这种蠢事,穿越前的开服前期,少说也有得十个八个的玩家公会办过。被发到论坛、接受了全服玩家的嘲笑吊打后,就再也没有人敢大意了

第180章 汇丰走廊() 
随着地面烧成白灰,不仅踩上去坚硬了很多,铺上一层干草或者树枝、在上面垫了被褥后,入夜后睡上去也会暖和一些,不至于受潮。

    简易的营盘就绪,更多的义军忙碌起来。

    大队的义军挑着木桶去一里多外的溪水中取水,还有专人伐木砍柴、平整营地搭建帐篷、巡查明火、泼洒驱虫药粉、烧水造饭……值得一提的是,如同绷带一样,义军中生水也是严禁饮用的,多渴都不行,必须取水烧开。

    这也是陈武亲自颁下的规定!

    就是靠着这些从起兵时就规定的、很多人完全不理解的严苛规定,再加上充分的准备,让大军进入巴延山脉这几天来,才损失了仅仅十余人,其中还包括一个落单被花豹偷袭咬死的倒霉蛋……

    终于,进入巴延山以来的第七天!

    短短一周时间,给太平军带来的压力却比平日里连续的高强度训练还要大十倍。关键是,哪怕已经走了一个星期,他们仍旧处在巴延山比较外围的区域。想要东进通过这道天然的屏障,还不知道究竟要多久。

    看不到希望才是最可怕的。

    每一天,陈武都能感觉到义军中疲惫和抱怨在蔓延。甚至隐隐有人提议,干脆掉头返回巴延山外围,就藏在这山里过冬算了。反正粮食足够多,堪着小溪也不怕没水源。等帝国的大军失去耐心走了,他们再重新杀出去。

    这样坐以待毙的消极言论,竟然还有不少人支持。

    只是陈武的威望已经颇高,足以压住军中怨言,所以暂时还没有敢公然反对。

    不过,过了今天,一切就不同了。

    陈武会用事实让他们明白,天公将军做出的任何决定都是英明的。他们不需要质疑,只需要遵从就行!

    差不多中午时分,大军艰难的在山脚下穿行。绕过了一段乱石岗后,突然大幅变向,不再向东前进,而是近乎笔直的向北穿插。这个突兀的变向,让义军一众高层不约而同的心中震动。

    联想到陈武先前信心满满的承诺,很多人都隐约意识到了什么。

    “加速前进,过了这一段路就好走了!”

    按照陈武的命令,类似鼓劲的话迅速在义军中传开。差不多奋力赶了一公里山路,横穿了密林后,大军在一处不怎么起眼的石林面前停了下来。扯掉了垂下来的大片干枯藤蔓后,一段宽度约有十来米、只够三四辆大车并排行进的入口出现在大军面前。

    大名鼎鼎的汇丰长廊出口,在隐藏了无数岁月后,首次暴露在东大陆世人的眼前。

    在陈武的命令下,大军缓缓开进。打头阵的义军很快就发现,石林里的情况跟他们想象的很不同。脚下的石板经过几千年的风吹雨淋打磨,踩上去已经跟平地无异。而这段近乎山间峡谷一般的天然通道,尽管曲折幽深,但就算最窄的地方,也至少能保证两辆大车一起通过。偶尔有滚落的碎石拦住去路,只要稍加清理,很快就能重新通行。

    行走在这石林之间,大车的速度竟然超乎想象的快,几乎堪比在外面的官道之上!

    这一段绵延出六七里的石林,是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奇迹和巧合!

    经历了先前的痛苦行军,大军走在这平坦的乱石林之间,几乎都要感动的哭了。很多士兵甚至在心中暗暗期盼,若是能够一直这样走下去,直到横穿整个巴延山脉就好了。

    不过,石林虽然只有六七里,后面的路程却并不比这段艰难。

    休息一夜后,因为石林中没有水源,用得是提前储备的清水,大军不得不立即出发。从这段石林中走出,在陈武的命令下再度突兀的往西南变向。只忍受了约一里多的山路,大军就顺着一个斜坡拐进了一段峡谷。

    这道峡谷的中段,直通整个巴延山脉的最高峰大巴山,然后很巧妙的在那里弯了一个弧度,径直奔向正东方,最终通向松江郡的鱼阳府。

    也是汇丰走廊的主体部分!

    有汇丰商会的玩家考证,这段蔓延数十里的峡谷,正是受到大巴山的隆起而逐渐形成的。

    峡谷的地势相对平坦,虽然跟先前那段乱石林间的天然通道没法比,但大致相当于刚刚进入巴延山脉外围的程度。人马可以畅通无阻,经过工程营的人修修整整后,车队费一些力气也能磕磕碰碰的通行。

    最起码,大军的速度提到了每天十里!

    比起入山后最艰难的一个星期,已经好太多了。

    到了这个时候,太平军上下终于彻底相信了,巴延山脉中真的有那么一条可供大军穿行的路!

    “难以想象,究竟要怎样的运气,才能在巴延山中找出这样一条路。”

    先前陈武那几次毫无道理的突兀变向,正常人几乎不可能出现。而只要期间哪里衔接错了一点,整个汇丰走廊就很可能会错失。眼瞅着大军已经深入峡谷,莫国豪、许世忠等将领不得不佩服陈武口中的那位“祖父”。

    他们却不知道,这是另外一个世界,成百上千名玩家小号复活无数次摸索出来的商道!

    然而,更让他们震惊的还在后面。

    进入峡谷的第四天,大军终于行进到了汇丰走廊的中段,也就是整个巴延山脉最高峰大巴山的山脚之下。由于地势在这里骤然变得平坦宽阔,山脚之下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个小山谷。海拔高度超过2600米的大巴山,有效挡住了北面南下的寒流,让这个与世隔绝的山谷变成了一个十分罕见的、近乎四季如春的地方!

    哪怕是在冬天,这个山谷中仍旧绿草如茵!

    反季节的异景,莫说是普通的太平军士兵和将领了,就连饱读诗书的袁兴韦都大开了眼界,连连惊叹奇美景观。

    “如何?”

    看着一众手下的震撼,陈武带着一点点自豪,询问了出来。

    “难以想象!”

    袁兴韦毫不掩饰的感叹道:“属下只听说过,南面的藩国青越国四季如春,鲜花常年绽放。从没想到,在这巴延山脉的最中央,竟然还有这般景象,真乃天眷之地也。”

    “既然觉得这么好,那咱们在这里暂住它一两个月,如何啊?”

    陈武笑眯眯的提出了自己早就想好的计划。

    “美景虽然好,但欣赏片刻也就足够了,何至于?”

    陈武手下的心腹们在短暂的惊讶后,很快想明白了陈武的真正意图,不由拍手叫绝。

    天底下,恐怕再没有比这更安全的地方了!

    有足够的粮食,山谷旁边又有大巴山山泉形成的小湖,水源也不缺,更兼温暖如春。他们完全可以在这处世外桃源暂时休整一段时间,趁机练兵。等二月甚至三月初、冬天过去以后,外面所有人都以为太平军在巴延山中消亡了,再以最完美的姿态从巴延山中突然杀出,出其不意的攻陷鱼阳,图谋松江全郡!

    “不仅如此。”

    陈武胸有成竹的道:“咱们留下的那手祸水东引的布置,也是需要一些时间发酵的。一两个月的时间,刚好够五斗米道事发,进而让帝国西南局势糜烂!”

    到那时,太平军就可以肆无忌惮的攻略松江了。

    前有跟西北的瓦刺之战、后有太平军起义,现在又要忙着对付五斗米道,连轴转的帝国不可能有更多的精力两线平叛。更何况,如果他所料不错,等开春之后,勒拿王朝和阿曼王国两个外敌也会不甘寂寞的趁势而动。

    这个时间和节点,堪称完美!

    “属下附议!”

    “天公将军恐怕在武安城决定东进的时候,就已经想好了吧?”

    “将军决策英明,典勇佩服。”

    随着众将先后表态赞同,决议迅速传开。得知太平军将在这个山谷中暂时驻扎,所有的士兵都欢呼了出来。拿出了十二分的动力,清扫、扎营,同时兴奋的讨论着毕生难见的奇景。无形之中,陈武的威望在军中更上了一个台阶。

    先前的怨言和怀疑有多少,现在就双倍的加了回来。

    ………

    就在东进的太平军正在准备享受温暖的冬天时,千里平叛的城卫军已经不辞辛苦的追到了大巴村。

    从武安城出来后,他们一边立即派出侦骑探哨,一边直奔最可能先遭遇攻击的高宁县而去。结果,高宁县安然无恙,并没有遭受攻击,反而得到消息,贼人可能冲汉井县去了。无奈的城卫军来不及休息,马不停蹄的转向,急行军朝汉井赶去。

    半道之上,他们才再度得知消息,汉井县也没被攻击。

    贼人越过汉井县,一路向东进入巴延山了!

    到了这个时候,城卫军的将领终于(自以为)明白太平军想干什么了。为了阻止对方躲进山林中,城卫军顾不上奔波劳顿,顺路一直向东,直到最东面的大巴村!

    如此连续不停的高强度行军,哪怕城卫军是天下有数的强军,体力也已经接近极点了。结果,他们从大巴村的村民中得到了一个令人失望的消息,差不多在十天前,贼军就已经通过大巴村进山了。

    任何一个将领,都不会蠢到自己也跟着闯进巴延山追杀。

    无奈之下,城卫军的将领只能一边派人返回武安报信,一边命令大军就地驻扎,打定主意要将太平军封死在山中!

第181章 大乱才刚刚开始() 
好不容易到达了如同桃花源般的山谷,兴高采烈的太平军士兵迎来了一个难眠的夜晚。然而,他们的开心并没能维持太久。

    仅仅休整了一天之后,轰轰烈烈的、让这些士兵们叫苦不迭的大练兵和部队整编开始了。

    先前在武安城中的第二次扩军,太平军只收了人,并没有来及进行最后一步整编。原本的两千多老兵和招募来的新兵,编制几乎是**的。现在,没有了帝国的威胁,也无需顾忌善友会的内患,陈武终于可以放手打造自己的班底了。

    原本的编制,在抵达山谷的第二天就全部打散。

    这次的扩军对太平军的意义非常重要,绝不仅仅是在原本的基础上填进去一些人那么简单,而是一次全面的整编。在优胜劣汰、能者上庸者下的基准下,太平营中,部分先前战斗中表现一般的士兵被无情刷下,淘汰到了义勇营中。彻底扩充完成后的两个太平营联队,在原本表现优异的老兵基础上,囊括了大部分武安降军、义勇营少数悍卒,是真正的精锐。

    整整两千人,全部装备了最新的武器盔甲!

    其中,两个联队的第一大队,分别装备了弩箭和从林府弄来的重甲。

    近百把弩箭,先前已经在攻破武安城中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至于林府弄来的上百套重甲,这可是世家给自家武装弄的底牌,品质和做工自然极其精良,比起帝国的重步兵盔甲也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样一套盔甲,通体由铁质甲叶和甲钉连缀而成,包括头盔和腿部的防护,将士兵周身武装到了牙齿,重量极其惊人,就算跟大将才能装备的明光铠相比也差不了哪去,非最强壮的士兵无法装备。

    这样一个大队的重装步兵,对于轻步兵来说简直就是灾难。

    看到上百名最强壮的士兵,在旁边士兵协助下穿上这些威风凛凛的重甲,许世忠的眼睛都亮了起来。第一眼看过去,他就喜欢上了这种笨拙沉重、但却坚固如同钢铁防线的兵种。

    “孙田,仍旧担任太平营第一联队的联队长。”

    “许世忠,你来带第二联队,这百名重步兵就先交给你了!”

    出乎众将预料的,陈武对太平营的将领任命进行了调整。孙田虽然没变,但许世忠却成功上位,少不得引来一些人的羡慕。听到陈武命令,许世忠也是又惊又喜。向陈武敬礼接受任命后,心里思绪飘飞,打定主意要好好操练这些士兵,以对得起陈武的看重。

    在太平营之后,义勇营顺势收纳了剩余的士兵,扩充到了四个联队。

    正好是一个旅团的规模。

    义军虽然号称是太平军,但陈武现在还没有正式成军的意思,仍旧按先前的来。义勇营的前三个联队,联队长分别被莫国豪、何世祥、以及攻城战中表现勇猛的师元良担任。

    至于第四联队,陈武只设立了这个编制,却并没有正式组建和任命。

    用他的话说,宁缺毋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