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之主-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说这些东西训练的时候早就已经讲过,但那时候说的话,显然没有亲临战场更有分量。

    凝重的氛围中,先登营的流民们冲进了床弩的有效射击范围。

    在一队义勇营士兵的要求下,这些先登营的流民大喊一声,齐齐开始小跑起来,朝城下冲刺。

    见状,官军的城防器械也毫不留情,次第开火。

    先是床弩齐射,然后是早已标定好的投石机。贼军靠的更近后,大队步弓手开始齐射。等贼人真个冲到城墙下面、尝试架起云梯时,才是官军步军发威的时刻。他们搬起早就准备好的滚木礌石,开始了猛烈的打击。

    先登营士兵手中的大木盾,在距离远一些的时候,的确能起到不错的保护效果。靠着这木盾保护,大多数炮灰还是艰难的渡过护城河,冲到了城头下。

    但是,其中绝大部分人的命运,都是到此为止了。

    源源不断的滚木礌石,加上改成了自由射击的弓箭手,让他们几乎难以竖起云梯。很多人甚至才刚站上去,就被射杀或者砸成肉饼。唯一的贡献就是,消耗了更多官军的城防器械,并且把身上的土包,连同自己的尸身,一起填到了城墙下的土堆中!

    三十人、五十人、一百人……

    先登营的流民炮灰们,在督战队的催逼下,前赴后继的冲到城墙前,将身上的土包丢下,顺便开始攻城。除了少数能够幸免外,大部分连自己的尸体一起丢在原地。但是,城墙下的土坡却几乎看不到明显的变化。

    一直到独轮木车的加入,才改变了这种情况。

    在官军的主要火力被先登营流民吸引后,后面的大批独轮木车在义军的推动中,朝城墙下冲去。这些独轮木车构架简单,可以轻松运载上百斤的土包。有身强体壮的义军,甚至能一次推三四百斤,跑起来也很稳当,效率远远超过那些先登营的流民!

    穿越前的现实世界,这东西可是在人民战争中创造过奇迹的。

    用普通流民负重垒土,康和不止一次的在兵书上看过,但这种独轮推车却没有。或许民间并不缺类似的推车,用来运送货物,但将它运用到攻城战中,却绝对是陈武的首创最起码,这方世界的东大陆是没有的。

    “拦下它们!”

    见识了这些独轮木车的效率,康和感觉到了严重的威胁。

    随着命令传开,城头上的床弩和抛石机,很快做出了针对的调整。

    但是,就连飞机大炮都不能有效阻止的运输,床弩和抛石机更加不行。尽管的确有不少义军半途牺牲,或者因为操作不熟导致独轮木车翻倒,但最起码有一半以上的独轮车,被顺利推到了城墙下。

    仅仅往返了两三趟,城墙下的土坡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往上抬高了一点。

    “攻城,居然还能这么来!”

    在南城墙下观战的十三家势力首脑,包括陈武在太平军的这帮心腹大将,如许世忠、典勇、莫国豪等人,目睹这一幕,都不约而同的瞪大了眼。

    尽管这第一批的先登营炮灰,最终死伤惨重,连同攻城器械一并被毁,狼狈逃了回来,但所有人都看到了希望。只要官军没有了城墙的优势,义军顺着斜坡直接冲上城头,那这个武安城,能破!

    毕竟,这些天来,他们的木匠在陈武的监制下,赶造了大量的攻城器械。只是出于保密考虑,到现在还没动用。

    一切都在等待合适的时机!

    ………

    当天晚上,义军营盘面前篝火通明。

    不只是主攻的南面城墙,其他两面城墙,陈武也都命人准备了大量的篝火,足以燃烧到天明。就连空出的那一面城墙,也有暗哨专门盯着。这样的准备,可以确保官军无法出城夜袭。还有一个效果就是,防止官军夜间从南城墙下人。

    陈武这边白天垒土,官军自然也可以连夜将土包摊平、推到护城河里,以尽可能延缓义军这边垒土攻城的进度。

    重金招募下,武安城内有的是人敢做。

    这时候,那些提前准备的大堆篝火就有了用途。看到城头上隐隐有黑影用绳索吊下来,这边夜巡的人员立即发出信号。片刻之后,大队弓手赶了过去,无需瞄准,对着白天垒土的区域一连三轮齐射,瞬间就让世界清静了。

    固然有幸运儿侥幸逃过,但在这样的无差别箭雨面前,大部分敢出来的人都被射杀。

    一连两夜之后,武安城内的人老实了。

    赏金固然诱人,但再好也比不过自家小命。哪怕康和开出的赏金已经比第一天高了两倍,应征者也寥寥无几。

    这让郡城的一众武官们很是头疼。

    明明贼人才起兵没几个月,给他们的感觉却像是狡猾的老狐狸。如果说第一天吃了亏,之后再针对性的做了准备也就罢了。现在却是,他们这边还没动,贼人就已经有了各种准备,提前将他们可能的动作封死了。

    不知道多少人,此刻在心中暗骂沂城的沈县令。

    若不是这位刮地皮刮的太狠,又怎么会惹出这么一帮大贼。这沈县令服毒自尽,一死百了,倒是省心了,现在轮到他们来承担后果。这样一通埋怨完,紧接着又有人骂起了张启升。若不是他顾忌自己城主之位,瞒着信息不报,武安这边早点派出平叛大军,说不定就没有夏阳谷之殇,更不会有今日武安之危了。

    当然,现今的这位总督大人,也不是没有可指责的地方。只不过在场的各位身为下属,不好贸然非议罢了。

    然而,抱怨和咒骂,从来对解决事情无补。

    发泄完了心中的郁闷,这些武安的武官们还是得面临严峻的现实:贼人很有耐心的驱赶流民,每天不停的垒土筑坡。

    每过一天,城墙下的斜坡都会高上一大截!

第135章 给林家带话() 
惨烈的垒土攻城,在攻守两边度日如年的感受中,一点点过去了五天。

    在联军这边的坚持不懈下,武安的南城墙下已经多了一个高约五米的斜坡,中间不知道夹杂了多少流民的尸体。由于死伤太过惨烈,到了这一两天,哪怕义军再怎么用粮食诱惑、饥饿逼迫,那些被吓坏的流民也不敢应征了。

    到了这个紧要的关头,十三家势力的联军,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撕破脸。

    在这之前,大家还只是用相对温和的手段诱使流民为己方所用。眼见流民不在轻易听从,联军开始动用强硬手段,十抽一,让这些流民自己选人。

    这也是陈武从《帝国》中学的法子。

    如果是义军出面强行拉人,那流民们的仇恨无疑会直接冲着义军来。现在是每十人中抽一人,而且让他们自己选,情况就不同了。流民们发现有机可乘,或是三五串联,或是靠个人的武力,推选别人出来送死。

    这样一来,仇恨就间接转嫁到了这些选出他们的同伴身上。

    而且,这种十抽一的手段也给了不少流民侥幸心,不至于将他们彻底推到对立面。

    依靠这种利用人性的法子,联军再次征调了大批的流民。在各家势力的强力弹压下,驱赶着他们一点点送死。尽管这样一来效率会低很多,但在一辆辆独轮木车的前赴后继填充下,垒土而成的斜坡高度已经越来越高。

    当流民终于可以不依靠云梯,站在坡上就能举起长矛刺中城墙上的官军士兵时,战场短暂的安静了。

    联军这边的众将士,发出了声势惊人的欢呼声。

    城头上的官军,则是一片死寂。

    面对贼军的云梯攻城,他们可以不停的击杀流贼、摧毁云梯,让他们永远登不上城头。可面对这垒土攻城,官军却有点无计可施的感觉。尽管进度十分缓慢,但那土坡却在坚定的一点点增加,这是最打击士气的。甚至,他们杀贼杀的越多,那土坡看上去反而涨的越快……

    没了城墙可以依靠,武安城还能像他们想的那样安稳如山、绝对无法被攻破吗?

    别说是普通的官军了,就连很多官军的队长、大队长,心里都忍不住有些动摇了。他们很清楚,尽管这些天来贼军死伤惨重,可那些死掉的人几乎全是没什么价值的流民。真正的贼军精锐,几乎毫发无伤。

    反观武安官军,投石机和床弩已经因为磨损损坏了好几台。虽说经过军械司的抢修,重新投入了使用,但这足以说明一些情况。何况,先前储备的滚木礌石之类,随着土台的不断堆砌,威力也越来越小。警备旅团的旅团长康和,甚至已经开始考虑弃用这种城防器械了。

    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形势都在变得越发糟糕。

    第七天!

    南城墙下的土坡,终于堆到了一个临界点。一些身材高大的的先登营流民,翘起脚尖就能翻到城墙上,跟守城的官军士兵交手。

    到了这个地步,真正的攻城似乎已经近在咫尺了。

    意识到了危机临近,官军把其他三面城墙的床弩、抛石机调过来一些,几乎将这一小段城墙的火力堆到了饱和。所有能调集的军力也都集中起来,随时准备跟贼军打一场惨烈的大战。城内的各处重要地点也已经实施了戒严,防范贼人可能的内应实施破坏。

    义军这边,的确已经做好了攻城的准备。

    不过,昨日视察官军城防的时候,陈武意外的在东城墙上认出了一个《帝国》中熟悉的人:武安第一警备旅团、第三联队的联队长何世祥!

    本来嘛,如果没有恰好遇到他巡视官军,陈武多半也想不起有这么一号人。一个联队长虽然也算高层军官了,但相对于整个武安来说,还是有点不够看。但这个巧合的撞见,却刺激了陈武的记忆。

    他想起了一件关于何世祥身世的情报。

    这个情报,让陈武临时想到了一个计划。或许最后收不到什么效果,白费一番气力,但若是成功,却能给武安的官军添上不小的乱子。

    眼下这个要紧关头,哪怕能多半分胜算,陈武都是愿意去尝试的。

    于是,回来密谋了一番后,陈武在中军帐中召见了林安略。

    从联军抵达武安城下后,这位林家的女婿、武安的护军将军就一直被羁押在营盘内。此刻突然得到接见,少许的惊讶之后,迅速想到了什么。他记得陈武之前说过,到了武安城下会考虑如何处置他。现在攻城到了一半,莫非……

    在心里猜测着几个可能,林安略走进了大帐。

    “林兄啊,请坐!”

    陈武看上去春风满面,似乎是有什么大喜事,连带着态度也热络了不少。

    林安略心中一动,脸色不变,拱手行礼后坐下,假装没注意到陈武的喜色,问道:“将军见林某,不知有何事?”

    陈武示意帐中亲兵上茶,随后道:“自然是为了兑现之前诺言!现在大军已经到了武安,攻城也快有了结果,可以放将军回去了。”

    听了陈武的话,林安略脸上露出了恰到好处的喜色,道:“将军此话当真?不需要什么其他条件了?”

    “条件是没有的,不过倒是有一句话想请林兄帮忙转达。”

    陈武一边喝茶,一边漫不经心的说道。

    林安略点点头,道:“此事容易,就是不知道将军想要传话给谁?”

    “转给贵家主!”

    点明了目标后,陈武看了林安略一眼,用极有信心、仿佛根本不在意林家会拒绝的口气道:“就说,如果林家在我义军攻城时,不出私兵妨碍,城破之后,我可以保林家无恙。”

    此贼好生狂妄!

    林安略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想法,区区反贼,居然敢对八大门阀的林家提如此要求。就算义军现在垒土到平齐城墙,不日可以攻城,但能否攻下还是一个未知数。何况,义军主力虽然没有折损,但官军主力更加没有折损。两个整编旅团在那里,就算没有城墙,大家对等厮杀,林安略也不觉得武安会输。

    但是,林安略的印象中,陈武又不像是那种喜欢口出狂言的人。

    他敢这么夸口,让自己带话,最可能的原因只有一个他手里有什么决定性的底牌,亮出来后可以确定破城。甚至,就算林家出了私兵,都未必能挽回局势。也只有这样,对方才能如此有把握。

    到底是什么手段?

    林安略的心里,飞快的思索起来。

    在隆山的时候,他不介意顺手帮陈武一个忙,那是因为他不觉得陈武能打下武安。但现在,形势不同了,他的态度自然也来了根本性的逆转。毕竟,林家的根基和三百年的积累,有大半都在武安城内。一旦城破,林家的损失才是最大的,其次才是帝国!

    然而,可能导致城破的因素实在太多。没有线索的情况下,林安略也难以猜到。

    “林兄,怎么,连带个话都不愿?”

    看林安略走神,陈武有些不悦的加重了语气。

    “将军言重了!”

    林安略回过神,赶紧拱手应承下来,道:“承蒙将军不杀之恩,这些天又一直关照有加,这点小事,林某必定会全力帮忙。不管我林家家主如何决定,林某都会立刻把回话传回来。”

    “如此甚好。”

    陈武点点头,正欲端茶送客,但心血来潮又想到了什么,说:“今晚本将准备宴请诸军头领,林兄若是有意,不妨一并过来,就当为你辞行了。”

    林安略正愁没有机会进一步跟陈武接触,闻言正中下怀,立即答应下来。

    虽说跟一群贼首喝酒,传出去肯定会遭人非议,可若是能从宴会上听到一些什么消息,那说不得可以改变武安的战局。

    此刻的他,非常在乎陈武可能有的那张“底牌”!

    就在起身从帐中离开,借助出去时有意无意的一道回瞥,林安略看到陈武从面前的案上拿起一支箭,随手抛到了一边。没等他看仔细,两名义军将他视线重新挡住,推攘着他返回了原本关押的营帐。

    一支箭……

    天公将军的行军案上,怎么会有一支箭?

    难道,是从武安城里射出来的飞箭传书?

    林安略骤然想到一个可能,心里猛的一震!

    ………

    “来诸位,一起干了这杯!他日攻下武安,咱们就是这太平郡的霸主了!”

    “哈哈,若是之前还只有五分把握,今日事之后,少说也得有八成了。”

    “诶,曹门主慎言!天机不可泄露!”

    “对对对,慎言慎言!今日不谈兵事,只畅饮美酒!可惜,空有汉井坊这样的美酒,却没有美人陪伴,实乃一大憾事。”

    “老曹,你就忍忍吧。等过了这两天,拿下了武安,还怕没有******?”

    “干!这杯酒,提前预祝咱们大业得成!”

    联军的十三家势力首脑齐聚一堂,放浪形骸的喝酒作乐,不时传出几句粗鄙之言。大战在即,为首者却如此姿态,让林安略心里暗暗有些不屑。若是武安城内的官军大胆一些,今夜出兵夜袭,贼军群龙无首,说不定能一战立下奇功。

    只可惜……

    看了看外面的守卫,林安略放弃了这个不切实际的念头。义军在营盘的巡查相当森严,就算首领醉酒,官军想要偷袭也很难。

    这样想着,他看了看似乎快要喝醉了陈武,眼睛忽然亮了起来。

    入席以来,林安略首次开始主动向陈武劝酒!

第136章 临摹箭书() 
“都不要拦本将,再喝一杯!”

    陈武的酒量似乎不怎么样。

    本就快喝醉的他,被林安略有意劝了两杯后,很快便醉到了近乎不省人事的地步。

    这时,其他的一众联军首领们似乎也都喝的差不多了,好几个直接扑倒在酒桌上。就算还有几个能保持意识的,瞧上去也是一身酒气,晕晕乎乎。

    火候差不多了……

    林安略左右环视了一圈,见没人注意他,当即转头看向陈武,对着空气故作姿态道:“天公将军,你在说什么?林某没听清楚。”

    在不远外守卫的义军士兵看来,就像是陈武在交代什么一样。

    林安略侧身靠近一些,凝神听了几句,这才连连点头道:“林某晓得了。”

    这样说着,他起身搀扶起陈武,对看过来的义军士兵道:“天公将军要林某送他回中军帐,说是还有事要吩咐。”

    几名亲卫犹豫了一下,但并没起疑心,陪同林安略一起将陈武搀扶了回去。

    “林将军,请回吧。”

    看陈武躺好,负责看守林安略的义军不客气的说道。

    显然,哪怕是已经决定要放他回去,义军这边也没放松警惕。

    这让林安略心中大急。

    犹豫了一下,他一咬牙,诈称道:“天公将军先前说了,还有事要吩咐林某。若是待会天公将军酒醒了,林某却不在,岂不是大不敬。尔等先退到帐外等候吧,林某在这里稍候片刻。”

    “这……”

    两名义军士兵有些迟疑。

    这时,陈武的亲卫队长李子时走了进来。见两人脸带难色,询问了几句,示意两人先行退下。取而代之的是,李子时坐到了他旁边,名为陪同,实则监视。

    林安略心中虽然着急,但世家精英的涵养,还是让他面色不改。随便找了些帝国贵族圈的趣事,压低声音,跟李子时谈笑风生。

    这一谈,就是一个多小时。

    眼瞅着时间一点一点过去,林安略越发有些沉不住气了,不止一次暗暗祈祷李子时赶紧离开。但事与愿违,李子时似乎跟他的聊得很愉快,一直专注的听着,丝毫没有动身的意思。

    幸好,陈武醉得似乎非常厉害,不到天明怕是清醒不过来。

    他还有时间。

    差不多到了三更天时分,李子时已经不止一次劝他先回去休息,再强行撑下去恐怕要引起怀疑时,转机终于来了!

    “肚子好像有点不舒服,我先去出恭一趟。”

    不好意思的告罪一声,李子时脸色微变,一手捂着肚子,起身掀开帐帘离开。

    军帐内,顿时只剩下了熟睡的陈武一人。

    林安略身子不动,悄悄往外打量了一眼,见外面的亲卫没有动静,又看了看一动不动的陈武,迅速行动了起来。

    白天的那支羽箭,犹自被折断丢到了一边。

    关键是,可能附着在箭上的东西!

    身为义军的统帅,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