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之主-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顾无言,半响后才轰然议论起来,三三两两的退出了城守府。

    谁都知道,这个府邸的主人,只怕用不了多久就要换人了。

    没人注意到,从城守府里出去的人并不全是长吁短叹、一脸愁容的。

    特意赶来打探消息的王汇方子爵,脚步就颇为轻快。虽说脸色强装着一副阴沉,但有熟人在的话就能感觉到,这位坐拥良田数百顷和十多家商铺作坊、隆山府远近闻名的大善人,内心的心情其实很不错。

    迫不及待的赶回了位于广延大街的别院后,他抬头看了看庭院牌匾之上“以善结友”四个古朴的金文,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

    “会主,何事如此高兴啊?”

    看到快步赶回来的王汇方似乎心情极好,门口正在下棋的两人不由惊讶的问了出来。

    其中一人已经是而立之年,发须皆白,脸上看起来总是笼罩着慈悲的笑容,就像是画上的弥勒。手里拿着一把蒲扇,不时摇晃一下,与其说是纳凉,不如说是单纯的装饰。

    另外一人只有三十岁出头,身穿一席蓝色锦袍,看模样倒是跟王汇方有些像。

    “徐长老跟小弟好兴致啊,居然在对弈。”

    见两个得力手下都在这里,王汇方大马金刀的坐到两人面前,拿起紫砂壶倒了一杯凉茶,咕嘟灌了下去,得意道:“就在刚刚,隆山府的那位城守已经做出决定,不会再次出兵平叛,鹿山已经被他们放弃了。要不了多久,那沂城的陈武就能攻占两县,卷起七八万的流民大军!”

    “果然被徐长老说中了!”身着蓝色锦袍的王汇辛用力一拍巴掌,喜不自禁的道:“这下咱们大事可成!”

    几天前的预言被证实,徐长老看上去也有些得意。

    当着会主王汇方的面,他没好意思居功,而是摇了摇蒲扇,矜持的道:“隆山府城的主力折损,剩下的兵力只够守城,就算想再次出兵平叛也是有心无力,得出这个结论其实不难。以沂城陈武展现的实力,攻下鹿山只怕是时间问题。官府不出兵救援,看似是放任贼军做大,其实不失为一个明智的决定。”

第76章 愤怒的总督() 
“话说回来,陈武这厮还真是有些本事。”

    王汇辛把玩着手里的黑色棋子,片刻后落下一子,不紧不慢的道:“大哥的善友会十几年下来,在沂城也是有些关系,之前竟然完全没听说过他。偏偏此人就能一朝而起,打的官军毫无办法。”

    “能不声不响的吃下六百官军,肯定是有些本事。”王汇方也承认这点,旋即兴奋了起来:“但他的出现,无疑给咱们创造了一个绝佳的机会。现在隆山府内已经是人心惶惶,还有咱们的人在里面推波助澜。只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时机,就能拉起几万信众。到时里应外合,必可一举夺下隆山。”

    “会主英明,这的确是咱们一个绝好的机会。”

    徐长老恭维了一声,随后道:“回去后,我这就让手下的香主们发动起来。外围的信众暂时还不宜动,但咱们这些年来发展的一千多虔诚信徒已经可以召集了。一直以来,咱们的人以强身和养生为名,暗暗传授武艺,那些信徒不少已经颇有道行。只要发下武器,立即就能拉起一支护法佛兵。”

    “此事就劳烦徐长老了。”

    王汇方确认了徐长老的计划,沉吟几秒又安排道:“今日府议,张城守的意思还想征集民团,加强临县的防御。回头让向华长老安插一批人手进去,必须保证临县一日被破,让流民以最快的速度合围隆山城之下不过,这个开城的功劳可是咱们的,临县的人也得由咱们控制。”

    那陈武攻占两县,已经变成一个庞然大物了。若是让他把临县也吞下,就算善友会多年经营,到时候只怕也要仰人鼻息了。

    这对善友会的大计很不利。

    大哥对陈武的重视,让王汇辛有些不以为然,撇了撇嘴道:“咱们在隆山府有那么多年的根基,拿下临县不过易如反掌。陈武那厮虽然有些本事,也不可能跟咱们善友会比。大哥若是不放心,大不了等遭遇后寻个机会做掉,正好接了他打下的大好局面。”

    “若是能这样,自然最好不过。”

    王汇方摇了摇头,显然没有小弟想的那么乐观:“人家毕竟是一夜之间灭了六百官军的,到现在咱们也没打探到具体路数。这样深浅未知的对手,难保不会有什么手段,还是多小心点为妙。”

    闻言,徐长老也赞同的点了点头。

    两方人马现阶段最大的敌人是官军,若是能找机会吞并对方自然最好。可要是一个不小心弄巧成拙,先自己火拼了起来,那官军可是做梦都要笑醒了。

    这件事,必须从长计较。

    ………

    在善友会的几个高层密谋的时候,两名带了隆山府加急官文的信使,正在披星戴月赶赴太平郡的郡城武安!

    作为整个太平郡最大,也是东南四郡有数的几个重城,武安的规模自然不用多言。高达八米的城墙,再加上整整两个警备旅团和一个骑兵联队的驻扎,让这里固若金汤。

    更有甚者,帝国的八大门阀林家,基业就在这武安城内。

    作为开国时期就有的顶级门阀,林家在城内的庄园占地十里,奴仆侍婢上千,家将护院八百,佃户和雇工更是数不胜数,在武安城的势力根深蒂固,足以一手遮天。哪怕总督钱伯明仗着皇后和大皇子派系的支持,空降到了这里,也只能勉强坐稳位子,其他的不得不跟林家妥协,得到对方支持才能施政。

    有这样的顶级门阀坐镇,再加上武安本身的军备,让这武安开国三百年下来始终是太平郡的定海神针。纵然是几十年之前善友会的前身闻香教叛乱时,闹出的风波也丝毫没有影响到这边。

    但今天,两骑加急奏报,打破了武安的平静。

    隆山距离郡城的直线距离也就两百里,帝国不久前整修的驿道虽然绕了一段路,但顶多一天时间,就将沂城被反贼攻破、隆山府官军平叛失败的消息送到了总督府。

    整个武安为之一惊!

    谁都知道,隆山府六百官军平叛被全灭意味着什么。这代表,隆山府已经失去了对当地的控制能力。按贼人的动向来看,下一步鹿山只怕也难以幸免,随后就是临县。可以说,整个隆山的一府之地,除了府城应该不会出问题外,其他地方的局势都已经或者即将陷入糜烂。

    被称为笑面虎的钱伯明,读了公文后气得大拍桌子,痛斥张启升这个城守无能!

    治理地方不力,以致引发叛乱,这是其罪一;得知反贼攻破沂城,没有立即上报,反而意图隐瞒消息,这是其罪二;不知贼人能力深浅,盲目派兵平叛,以致六百官军折损,局势彻底失控,这是其罪三!

    有此三罪,张启升还有何面目继续当这城守?又有何脸面面对隆山府八十万无辜平民?

    愤慨之下,钱伯明立即派人将消息上报给了帝国中枢,同时还修书一封弹劾张启升,要求罢免他的城守,并且为治下之乱追责。与此同时,钱伯明也不得不紧急召集财政署、内政署、战备署等各官员和护军将军林安略,商讨如何应对沂城的反贼。

    陈武的太平义军,对历史造成的影响开始发酵。

    ………

    行军的第五天!

    义军的大队,缓缓进入了鹿山的范围。

    这是隆山府的三县之一,人口大致跟沂城相仿,就连城防力量都一模一样:两个城防营、四队骑兵。唯一不同的就是,鹿山的县令已经提前得到了沂城被反贼攻破的消息,并且幸运的发现了朝他们浩荡杀过来的义军。

    某种程度上讲,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四万多人的流民,声势实在太惊人,根本不可能瞒得过去。整个临县,因此陷入了风声鹤唳和一日三惊。

    从隆山府连夜赶回来的信使,很明确的告诉钱县令,隆山府已经没有援兵可以派,让钱县令自己想办法招募民壮守城。一起转达的,还有叛乱消息已经上报郡城,不日平叛大军就会抵达的消息。

    只要能坚持到大军抵达,钱县令就是大功一件,事后必定能升官加职。

    听到这明显是糊弄人的话,钱县令几乎当场就发了脾气,把桌子上的笔墨端砚摔了一地。以郡城跟这边的距离,就算得到消息立即出兵,赶到起码也是十天之后的事了。更何况,郡城的两个警备旅团是太平郡的定海神针,多少年没出过郡城一步,想要他们动起来没那么容易。可贼人呢?距离鹿山城已经不足十五里,再要一天就能兵临城下。

    那可是四五万流民啊!

    鹿山虽然号称是两个步军大队,四队骑兵,但能堪一战的步军数量绝不会超过一百二十,骑兵更是想都别想。其他的衙役捕快之类,加起来也就几十人。临时征召来的民团和地方豪强的家丁奴仆,加起来虽然号称有千人,但这其中一半是纯粹的农夫,而且鹿山也根本凑不出足够武装他们的武器。

    很多人手里,只能拿木棒锄头之类凑数。

    满打满算,真正能勉强一战的人,数量不会超过六百。

    这个数字看似不少,可鹿山的钱县令是得到过消息的。就连隆山府派出的同样数量的官军,都被贼人一夜间轻松消灭。

    守十天?

    真得能守住吗?

    恨不得一天来城头上巡查三次的钱县令,看着士气低落的城防营,还有那些连从城头上往下看都头晕腿软的农夫,心里不由绝望起来。

第77章 鹿山攻城() 
“前面就是鹿山!”

    当远远看到了地平线上鹿山的城墙时,跋涉了一周的义军精神振奋了起来。后面艰难跟着的流民们更是忍不住发出欢呼,他们终于可以好好休息几天了。

    陈武虽然很想赶时间,立即发起攻城,但一来天色已经是下午;二来义军士气虽然高昂,但一路上连赶路带训练,体力终究有所欠缺。于是,他宣布大军扎营,休息一晚,第二天再发起攻城。

    得了消息,四万流民鼓起最后的气力,涌到了鹿山城下。

    在义勇营士兵的指引下,四万多人分成两道洪流,浩浩荡荡的沿着鹿山两侧,将这座规模跟沂城相仿的城池合围。

    每一面城墙之下,都有了上万流民。

    从鹿山那不算高的城头上往下看,只觉得视线所及的范围内到处是贼人。尤其是流民们队伍拉的比较松散,一直蔓延出数里,看上去别说四五万了,就算数量多说一倍都有人信。城头上的鹿山官军,看到这仿佛怎么杀也杀不完的人潮,一个个面色惨白,双腿战战。

    军械库内库存的滚木虽然已经提前两天搬上城头,但就算能杀伤几百人,对这仿佛无穷无尽的贼人,又能有什么用处?

    至于一千多人的民团!

    听上去很多,但不要忘了,陈武采用的是四面合围的办法。这意味着,在摸不清义军主攻方向的情况下,官军同样也要分出人到其他城墙上。这样一分散,一面城墙上还能有多少人?更何况,其中真正能打的又能有多少?

    对比一下城头上下几十几百倍的人数悬殊,还有城墙上稀稀疏疏、满面苍白的官军,仅仅看着就给人一种根本不可能守住的感觉。

    “招人,继续招人!”

    钱县令已经快要发疯了,面对这令人绝望的数目差距,不得不紧急招募更多的民团。

    然而,已经拉到城头上的就算了,那些临县城内的百姓,都知道外面贼人铺天盖地,没有愿意上城送死的。看到官府的卢百户亲自前来招人,要么不惜自残装病,要么提前躲起来,根本不肯应征。话说回来,没有足够武器的情况下,就算把这些毫无经验的人强行拉上城,结果也只是白白送死吧。

    面对这样的情况,卢百户也是没有任何办法。

    绝对的实力摆在那里,郡城的大军一时间也指望不上,不管怎么看鹿山都是被破城的命。他现在的心思很简单,能撑一天算一天,就看下面的贼军到底能拿出多大的力道攻城了。

    第二天一大早。

    义军的营盘,早早开始了生火造饭,大米饭和肉汤的香气弥漫着营地。等着吃饭的义勇营和太平营倒还好,自从攻下沂城后这样的伙食就没断过。附近跟了一路的流民,闻到那浓郁而又诱人的香气,一个个口水都流出来了。

    从沂城到鹿山这一路来,义军的确有免费提供粮食给他们,但充其量只能吃个六七成饱,一些老弱妇人能吃到的更少。本来义军就一天只吃两顿,还要每天行军十里,普通流民昨晚吃的那点食物,早就已经消化的精光。此刻看到太平营的人已经在大快朵颐,饿的越发心慌的他们,恨不得能扑上去取而代之。

    但是,没人敢那么做。

    义军的规矩十分森严,敢擅闯营盘偷吃粮食,抓到就会被杀头。

    这些普通流民,只能一边带着羡慕和嫉妒在心里咒骂,一边虚弱的躺在地上等着义军士兵吃完,之后才会发粮食给他们。

    可今天,似乎有些不同!

    女营的人烧好饭后,义勇营的士兵拉着大车赶来。除了按照常例发粮外,大车上居然还有一筐筐已经煮好的米饭。那香气,几乎立刻让流民们骚动起来。

    在他们的包围中,一个头目模样的义军跳到大车上,大声吆喝了起来:“一个时辰之后,义军进攻鹿山。可有好汉愿意上去攻城的?但凡报名,这顿米饭管饱。若能杀人或者攻上城头的,不仅有粮食可拿,之后义勇营扩充还会优先选拔!”

    敢上去攻城就能吃饱饭!

    对于饿了一周的流民来说,这个诱惑不可谓不大。之后义勇营扩招可以优先选拔,更是一个极大的诱惑。这一路走来,饿疯了的流民们已经把义勇营的差事当成了天堂,不仅可以吃饱,还能尝到肉味。精锐的太平营就更不用说了,进去后顿顿吃肉。义军中拉牲畜的大车,据说已经空了六七车了。

    只是……

    攻城的风险谁都知道,那可是要跟官军厮杀的,一个搞不好就会送命。有饭吃虽然好,但也得想想值不值。

    一时间,这些饥饿的流民犹豫起来。

    最终,对于死亡的畏惧,让其中绝大部分人选择了拒绝。仅仅一周吃不饱,还不足以让他们冒上生命危险去搏一口饭吃。但是,四万多流民,那么多大车拉饭出去,最后总也带回了几百号人。这其中,赫然就有不少先前犹豫着是否要加入义勇营,结果等下定决心时义军却已经招满了人的。

    “给他们吃顿饱饭,消化消化食,然后每人一根竹枪。”

    陈武在一队亲卫的保护下走了过来,粗粗扫了一眼,下达了命令。

    攻城用的云梯,来的路上义军内的木匠就有准备,昨天更是连夜赶制了不少。很快,十架看上去颇为简陋的云梯就被搬到了阵前。那些抱着死也要做个饱死鬼想法的流民,一个个吃饱了米饭,休息片刻,然后一脸悲壮的拿着竹枪,做好了攻城的准备。

    鹿山这样的小城其实很好攻,没有护城河,其他的塔楼、瓮城、抛石机什么的也全没有,城墙也只有四五米高。

    出于自信,陈武甚至没有在这里架设抛石机。

    “贼军要攻城了!”

    看到几百人手持武器,携带云梯赶到阵前,没什么经验、更没见过这种场面的钱县令惊慌了起来,连声催促官军迎敌。卢百户也心惊不已,吩咐手下把其他三面城墙的民团招回来一半,显然是认定贼军准备从正面主攻了。

    很快,响亮的战鼓擂了起来。

    之前的鼓已经不够用了,这面新的大鼓,是从沂城县衙外拆下来的。木匠赶制了一辆推车,将鼓架到了上面。在这鼓声振奋下,义勇营的千余人齐声呐喊了起来,喊杀声感染了附近的普通流民。一时间,声势惊人。

    在这士气鼓舞下,几百名被一顿饭召来的敢死队,或者按乾元帝国的说法“先登营”,一手提着云梯、一手拿着竹枪,踩着鼓点的节奏朝城墙下冲了过去。

    “快射击,射击!”

    城头上,钱县令连声催促起召集来的二十多名猎户,还有官军中一队懂箭术的士兵,命他们射杀这些攻城的贼人。

    然而,效果并不好。

    匆忙招来的猎户们,紧张之下准头十分有限。进攻的义军站的比较分散,又在跑动中,一轮稀稀疏疏的箭矢射下去,大部分都落空了,仅仅只射伤了数人。而且,陈武把保护步弓营的木盾调拨了几面给这些先登营的炮灰,多多少少起到了效果。

    这种木盾,可是《帝国》中玩家们数次改良过的。用不同材质的双层木板,中间夹了一层牛皮,除去比较笨重的特点外,防护效果远超普通的木盾。城头上的猎户们手臂哆嗦着射了三轮下去,真正杀伤的也不过只有六七人。

    这个数字分散到总共几百人的十队云梯上面,几乎完全看不出来。

第78章 招募炮灰() 
鹿山的箭雨,并没能阻止这些先登营的进攻。

    顺利冲到城下的义军欢呼一声,合力架起了云梯,拎着竹枪开始往城头上爬。留下几人在下面压住云梯,防止城头上的官军将云梯推开。旁边还有人专门举着木盾,以应对城头上猎户的射杀。

    “快丢滚木!”

    卢百户看到军心似乎有些动摇,赶紧吆喝起来。在他的指挥下,一伙城防营的官军手忙脚乱的搬起堆放在脚边不远的滚木,架到城头上抛了下去。这些重量至少也有数百斤的滚木,顿时给攻城的义军带来了大麻烦。

    平心而论,这些守城的城防营士兵丢滚木的准头很一般。

    大部分人从入伍,就没经历过攻城这种事。在卢百户的催促下,慌慌张张的架起就往下丢,不止一个直接落到了空地上。可但凡砸中的,先登营的炮灰义军无不是惨叫一声被滚木砸落,从云梯上摔下来,顿时一片大乱。

    城头上的官军,趁机用叉子合力将云梯从城头上推翻。

    一连两通滚木砸下去,十几名义军士兵死的死、伤的伤,两架云梯也被损毁,攻势不由为之一挫。

    见状,城头上的官军胆气大了不少。

    他们发现,这批贼军似乎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强。

    卢百户也镇定了许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