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之主-第2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这位东海水师提督的疑惑,陈武自然看在眼中,但只是高深莫测的一笑,并没解释。对方当然不知道,丁昀的成名要在游戏中的几年后,大致路线跟重步兵之王许世忠差不多。也是先前默默无闻,后来一战成名,堪称是东大陆最出色的水师将领之一。

    先前宁海水师扩充、前往东海水师买船拉人的时候,陈武就曾专门吩咐情报处的人员留意、接触丁昀。虽然当时对方并没同意更换门庭,但至少给对方留了一个好印象。现在随着东海水师整体投靠,重用他就顺理成章了。

    除了这些外,陈武重用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丁昀对东海水师的乱象一直有不满。如果将他提拔上来,陈武的命令必然会得到他的贯彻和执行。

    此刻的丁昀,自然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已经在不经意间被改变。但就算一周后他得到消息,只怕心中的疑惑也未必会比郑城少。并不仅仅是这次,从上次陈武挖人起,丁昀的心中就已经有疑惑了。只不过,他还没有资格亲自来登州询问陈武,所以只能用感激和忠诚压下疑惑,协助东海水师提督郑城,更好的完成陈武的谕令。

    就短时间内而言,这样的大动作会让东海、宁海水师出现动荡,战斗力短暂下滑。可一旦重整完成,轻装上阵的东海水师会爆发出极高的战力。独立出来的长定船政司、泉州船政司,也会让旭川铁矿、北吕宋岛资源的运输更加高效、畅通。

    用一点眼前的短痛换来长远的利益,但凡有眼光的人都能看出这个举动的英明所在。

    ………

    大青关。

    自打中路军的战争开打后,这里的人流量骤然下滑。放到一年前,每天中午开关时从这里经过的人少则几十上百,多的时候甚至有近千人。若是赶巧了几支大商队碰到一起,就算再翻倍也未必不能。

    但最近这些时日,大青关的守军们能明显感觉到下降的趋势。快到中午时分,有士兵从雄关城墙上懒洋洋的探头往下看,竟然只看到了零零星星十几人。

    就为这么点人手,专门开一次大青关,似乎有点太亏了,不够麻烦的。

    如果可以,大青关的士兵真的希望省一天的事,让外面那十几人在关外多等一天,好歹再凑些人数。只可惜,松江军军纪森严,若是这些路过的平民、游商向上面投诉,所有敢违规的都要受到严厉的惩罚,就连军官都不例外。

    因此,眼瞅着到了正午,哪怕人数只有这么点,士兵们仍旧照例放下了铁索吊桥。

    轰隆隆的闷响中,关门随之打开,大批士兵分列大青关出入口两侧,检查来往行人的行礼,并谨防生变。可惜,实在没什么好检查的,一共就这么点人,前后加起来不过五分钟时间,关内外就空了。

    如果按照规矩,士兵们还要在下面继续站岗,一直到开关时间结束。但左右也是无人,便有士兵准备向上面的军官申请,提前关门算了,大家都轻松。

    这个决定,自然得到大家的一致支持。可就在这个时候,大青关上方悬挂的警钟敲响。

    士兵们先是心中一紧,旋即意识到警钟声是缓敲。

    如果是急鸣,意味着确凿无误的敌袭,必须立即进行防御作战。缓鸣的话,十有八/九是虚惊一场,可疑的对象多半是大型的商队,甚至有可能是己方部队调动。

    不过,就算十次有九次是虚惊,士兵们也必须按照规则来。

    铁索吊桥被重新拉起,大批士兵全副武装抵达了城头上,做好了守城准备。很快,目标逐渐接近了大青关。那是一支总人数约莫在百人的大队,队伍中间可以看到共有四辆马车,周围至少有三十名骑手,外加五六十名全副武装的士兵。

    仅仅是看行走间的做派就知道,来者绝不是普通的商队护卫。

    可如果是潼山关那边撤下来的军队,又为何会有这样的大号马车呢?

    城门楼上的瞭望手有些奇怪,瞪大了眼睛盯着那边。随着距离进一步拉近,他看清了马车上悬挂的旗帜武安林家!

    太平军跟武安林家有暗中联系,生意上也有一些合作,在松江军中并不是秘密。随着消息传开,先前的警戒稍稍解除了一些。不过,就算确认了来者身份,守军仍旧派遣了远超来人的士兵,下到了大青关底层。确保即便这些林家人混进来后突然翻脸,也绝对无法掀起任何浪花!

    ………

    “三小姐,前面就是大青关了。”

    远远眺望着几百步外旌旗招展、刀枪如林的雄关,骑手脸上不由显现了几分震撼。反复打量了几眼,这才凑到了马车的车窗附近,向车内人汇报了起来。

    到了这里,就算进入松江郡的地盘了。

    “终于到了么?”

    马车里的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欣喜,随即有人影掀开车窗的帘幕,探头向外看了过来。

    毕竟是从没出过远门,骤然走这么一遭近千里的旅途,哪怕有林家最豪华的马车,又有三辆车装满了各种随行物品,林允霜仍旧感觉到了疲惫和枯燥。沿途的风景虽然新鲜,可瞧得多了也就没意思了。何况从出了武安之后,一路看过来大都是民生凋敝、荒凉破败景象,进入原山郡后更是一片战乱,途中还两度遭到了歹人袭击,只会让人心烦不安。

    到了松江就好了。

    想到就快能见到林星林月,林允霜的心情终于好了起来。而前方雄伟的大青关,也让这位见多识广的林家公主吃了一惊。她本以为,武安的城墙就算高了,没想到竟似只有大青关三分之二。这样的雄关,搭配这样易守难攻的地利,真的是人力能够攻下来的吗?

    也不知道,那位泰王殿下当初是如何凭借一些义军夺下这里的,想想都令人觉得好奇!

    打量间,车队缓缓进入了大青关。

    再次确认了身份和来意后,铁索吊桥重新放下。轰然声响中,尘土飞扬,在骑手和护卫们的咳嗽声中,打开了入关的通道。

    “例行检查!”

    一名大队长军官带刀走了过来,拦下了这支百余人的队伍。

    “林家的车队,就没必要检查了吧?”

    先前跟林允霜汇报的那名骑手牵着马走上前来,客套了两句,偷偷塞过来一小袋金币。

    如果换成其他林家商队,当然知道大青关的守军是不敢接贿赂的,但骑手之前一直负责保护林家重要人物,堪称是实力仅次于林允峰的武师,从没来过松江,自然也不清楚松江的规矩,只当这里也跟帝国一样。

    毫无疑问的,他的金币被推了回来,要求也被回绝了。

    “松江军令森严,兄弟你这是在害我啊!”

    军官勉强让自己露出一个笑容,对后面跟上来的手下一挥,强行开始了搜查。

    林胡勇在林家待久了,傲气多多少少沾染了一些,见对方一个守关的大队长都敢不给自己面子,握剑的手不由一晃,脸色也有些恼怒。但还没等他有任何进一步的动作,大青关底层警戒的大批士兵就哗啦啦的抽刀戒备了。

    原本就阴冷的大青关,瞬间多了一股肃杀气息。

    更让这些林家护卫心惊的是,除了底层士兵外,大青关二层的围栏后面,还有大量弓手凝神戒备。见状,也不约而同的张弓搭箭。一时间,弓弦绷紧的吱咯咯声响,让所有人脸色为之一变。

    那可是至少五十张弓箭啊!

    在如此近距离被这么多弓指着,只要自己一动仿佛就会被箭雨射程刺猬。那种感觉,绝对十分糟糕。

    向来天不怕地不怕的林胡勇,也生出了惧怕,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这是误会!”

    他面色有些僵硬,尝试跟对方讲道理,同时小心翼翼的转过头,示意手下决不可乱动。眼前这些大青关的守军明显十分精锐,训练有数,莫说随行的林家护卫只有百十号人,就算数量翻个五倍十倍也绝不是人家的对手。

    见林胡勇识趣退让,军官也就不再咄咄逼人,手背在后面打了个手势,弓手们立即收回了弓。没有了那一道道有若实质的目光和杀气锁定,所有林家人都发自内心的松了口气。

    检查随即得以继续。

    其实,林家人还真没带太多东西。除了一些宿营用具和粮草清水外,主要就是林家三小姐的用度。

    查完了其他东西,当一无所获的军官试图检查林允霜的马车时,林胡勇终于忍不住了,伸手拦住对方,厉声道:“马车里的是林家嫡女,此行前往是拜访泰王陈武殿下,这你也要造次吗?”

    “这……”

    大队长有些迟疑了。

    林家八大门阀的威严,还是十分吓人的。当然,如果只是这样大队长倒也未必如此犹豫,关键是林家人跟泰王殿下关系不太一般。林府曾经送泰王殿下一对双胞胎侍女、而且很受宠的事,在松江并不是新闻。尽管没人敢当众乱说犯忌讳,但私下里却少不了有些讨论。

    这期间,也少不了有人乱编野史,将话题扯到林家小姐头上的。

    眼前的情形,似乎证明了这点。大队长心道,从没听说过哪家没出嫁的大家闺秀,会主动拜访一个男人的,哪怕对方是泰王殿下。何况,八大门阀传承几百年,家里的规矩更是森严,除非……

    胡思乱想了一通,大队长有点担忧了。

    反正其他马车都检查过了,看上去也的确不像是有问题,不如就放行了吧……

    犹豫几秒,他叫人询问了一下上面的意思,得知对方“看着办”的回答后,便果断的选择了放行。当然,为了不至于出什么纰漏,也是某种程度上的保护,他命人加派了两队士兵,随同林家车队一起前行,直至抵达登州!

    看到面前的军官也退了一步,林胡勇总算是找回了一点面子,心情好了不少。

    片刻后,车队重新前行,缓缓进入了关内。急于见到林星林月,林允霜甚至拒绝了要在关内青坪集休整一天的提议,马不停蹄的直接拐上了官道。

    不过,他们的速度很明显被放慢了。

    倒并不是因为道路不好,正相反,原山郡的道路破破烂烂,相比之下,松江郡内的官道简直是林家人见过最完善平整的。坐在豪华马车上的林允霜,甚至感觉不到了丝毫的颠簸。之所以导致车队放慢的,是进入松江郡后人流大增。

    原山郡的破败、荒凉和战乱,似乎随着大青关被一并拦在关外。

    一路沿着官道前进,越往松江腹地走,他们沿途所见的景色就越繁华,充满了生机。每一块田地都被精心耕种,百姓们的衣着体态看上去也都没有受穷挨饿的迹象,哪怕普通平民都有着堪比其他地方富农的生活水准。

    在大青关外的所见所闻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后,眼前的繁华安定尤其让林家人感到触动。

第411章 大泽郡酒商() 
“小姐,前方就是拐往白马县城的路了,要不要?”

    站着岔道路口上,看着路旁工工整整的路标木牌,林胡勇策马赶了回来,再度询问起林允霜的意思。复制网址访问

    他当然知道,自家这位小姐急于赶往登州,但此刻天色已经是下午。就算继续赶路,也未必能走多远,还要在外面扎营。而从这里往白马县城赶,按照先前路人所言顶多只有一个时辰的路。与其在外面宿营,不如先在白马城内休息一番。

    先前在混乱的原山郡,急于离开是没错的。但进入关内后,治安不成问题,完全没必要那么赶。

    林允霜感觉到了车队人员情绪的变化,意识到护卫们也都很疲惫,她犹豫了一下,选择了从善如流。难得出一趟远门,多感受一下松江郡的气息也好。有大青关的士兵随行,他们倒不用担心无法进城的问题。

    于是乎,在鱼阳府的白马县休整了一个晚上后,第二天大早,车队再次出发。

    这一次,他们很幸运的碰到了松江郡的大军调动。

    约莫是快中午时分,官道上的他们率先看到了远处大队人马调动扬起的烟尘,随后是如林的旌旗。随着距离进一步拉近,他们看到了数量足足有几万人的大军。沿着官道蜿蜒拖出六七里远,声势看上去极为惊人。瞧他们前进的方向,似乎是准备出关!

    林家的车队,不得不暂时退到路边,给这支大军让路。

    随着距离拉近,林家的人隐隐听到了雄浑气壮的歌声。最初的时候林家护卫们还有些惊奇,但不久后就发现,赫然是这些正在走来的松江军士兵在唱歌。旋律并不复杂,但歌词却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哪怕士兵们没什么艺术细胞,唱功远不如林府的乐师和歌女,但整齐划一、铿锵有力的声音和节奏,仍旧给人一种震动。

    一个千人联队的拉歌才刚结束,后面的部队就紧接着开唱,轮番循环。

    对这种行为,林胡勇有点不适应,但他并不笨,很快便从诸如“松江军人要牢记、三大斩律七条令。作战英勇敢争先、一切行动听指挥……”等歌词中,浅显的感觉到了这军歌的重要性。而且,这合唱拉歌似乎还能培养军队的士气、士兵们的协作能力。

    不知道,是谁想出的这种法子?

    林胡勇有些好奇了。

    这时,调动的大军也注意到了路边这百余名全副武装的车队,旋即派人过来询问。借助这个机会,林允霜得以在马车内近距离打量这些看上去明显有些稚嫩、但士气却十分高昂的部队。

    林家很早就有八百家将私兵,在乾明德在燕云登基后,得了旨意的林家更是依靠自己力量,在很短时间内组建了一个武安师团,只是先前南线的甘定府大战中没有参战罢了。身为林家的公主,林允霜对于兵事自然不是一无所知。她能够看得出来,眼前这些士兵应该是新兵,只有部分领队的军官看上去沉稳可靠,是真正的老兵。

    可就算这样,这支军团仍旧给她一种十分深刻的印象。

    她能感觉到,这些新兵跟自家组建的武安师团不同。

    具体差别有什么,一时间说不出来。或许是精神气很好,或许是新兵训练得当,也可能是他们的装备比较精良,跟精锐部队差不多。但不管哪点,这都是一支合格的新兵。只要稍加磨练,就能成为可堪一用的部队。

    应该说,不愧是泰王麾下的部队吗?

    当年在太平郡的时候,依靠数十万流民打破武安城的举动,让林允霜记忆犹新。此刻看到这些即将出关的部队,不由唤起了她几年前的记忆。

    正在她走神中,士兵已经完成了盘查,迅速归队。

    随后,这支大军用远比他们想象更快的速度从身边通过,开向了大青关的方向。一直到押后的士兵也渐行渐远,那响亮的军歌才慢慢消失。

    “我问了对方的行踪,他们没说,不过看数量两三人,应该是两个师团。结合先前的情报,我猜应该是松江新组建的第七、第八师团的人。”

    林胡勇向林允霜汇报了自己的推断,至于这两个师团的人出关干啥,无非两个可能。一是向东开进东海郡,用于替换原本维持东海治安的精锐;要么就是向西加入中路军的潼山关前线。

    “新组建的师团,都能有这样的战力吗……”

    林允霜陷入了沉思。

    作为林家的三小姐、家主的嫡女,她此行前来当然不是单单为了见林星林月,顺带着也有观察泰王实力的任务。但从入关后到现在,哪怕才一天时间,所见所闻仅仅是冰山一角,她都能感觉到泰王的能量。

    这其中,固然有松江本就是东南最繁华州郡的缘故,但只怕也跟泰王自身的统治离不开关系。

    别的不说,单说那些新兵们身上的盔甲武器,就无声的彰示了很多东西。

    谁都知道,松江郡是缺少铁矿的。纵然用粮食贸易跟外地交易,能换来的铁矿石只怕也有限。可看刚才那些新兵,装备的武器盔甲质地优良,在阳光下闪着寒光,分明是最上成的优质铁矿石打造的。就连新兵都能保证这样充足的装备,那位泰王殿下究竟从哪里弄来那么多铁矿石?

    先前林家有收到消息外,泉州港的港口上,每隔一两个月不等,都会有船队靠岸,从海外运来大批铁矿石。先前林家对这个消息是感到怀疑的,至少认为其中有夸大成为。但现在看来,这个消息只怕未必是空穴来风啊!

    或许,自己这趟过去,可以顺便跟泰王殿下谈谈武器生意?

    只要不着痕迹的迂回询问一下,就能从泰王的回答中得到很多东西了。

    ………

    登州。

    在林家的车队入关之后,大青关就派出骑手先行赶往登州,向泰王府送消息。只是由于并非用加急奏报,因此人还在路上。这个时候,陈武并不知道游戏中有无数玩家粉丝团的林家三小姐不日就要登门拜访,而是忙于处理领地内的政务和商务。

    东海郡合并的事,已经基本尘埃落定。但还没等他好好歇几天,紧接着就有新的麻烦找上了门,必须要他这位总督亲决。

    那就是镜湖县汉井坊酒的扩张。

    在前后经过了两期产能的提升后,现在汉井坊酒已经达到了每月十万坛的产量,却仍旧远不足以满足需求。先前受制于粮食供给问题倒也罢了,现在随着北吕宋的粮食源源不断涌入,第三期的产能扩充已经成了势在必行的事。

    但问题随之而来。

    随着汉井坊酒在松江三郡的扩散,再加上《松江官报》、《松江商报》的持续广告宣传,有外地的大酒商无意中品尝之后,看中了汉井坊酒的潜力,要求大量代理汉井坊酒的外销。要不要答应他们,让汉井坊的杜春很为难,当然他也没权决定……

    还有就是,随着第三期扩充开始,汉井坊美酒的产量将会迎来一个爆发式的扩充。这之后,汉井坊的酒该如何定价!

    先前汉井坊酒在炒作下供不应求的时候,汉井酒坊曾经主动提价。若是第三次扩充完成,产量翻一倍还多,基本可以满足周围需求,那么先前涨的价要不要降回去呢?

    从物以稀为贵的角度上看,似乎是要降价的。

    可不要忘了,随着不久前两位皇帝登基、互相昭告天下讨伐,内战爆发,再加上一场席卷了半个帝国的旱灾,整个东大陆的粮价都应声而张。松江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