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之主-第1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实说,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陈武也不是没想过,只是松江军距离大皇子的势力范围太近了些,而他又对东海郡和东海水师垂涎三尺。再加上松江郡富甲天下,盛产粮食,就算陈武想要保持中立,大皇子都未必放心。甚至,就连五皇子也不会对他放松警惕。

    渔翁得利的故事,每个人都听说过!

    这种情况下,与其被两方一起敌视,不如借着地缘关系先选定一方,把好处实实在在的捏在手里、吃到肚中。至于对付五皇子的事,陈武虽然会派兵,但绝不会真的出力,硬仗还得大皇子自己打。

    然而,不是每个聪明人都能想明白陈武的打算。正因此,陈武的选择阵营和发檄文出兵,才会引来许多势力的不理解。

    另外一方面,他们也为大皇子为拉拢陈武开出的筹码而心惊。

    一个王号也就罢了,虽然十分难得,但还不至于让其他人说什么,毕竟陈武手里握着三郡地盘、十多万大军。但是,大皇子竟然舍得将东海郡一并送出去,这不得不需要极大的魄力和决心。

    这一郡的地盘,也让不少人自以为明白了陈武选边站的原因。

    毕竟,拿了东海之后,陈武就是四郡总督了啊!

    帝国开国以来,只有初期有着代管安庆、原山两郡的安原总督。四郡总督,几乎是前所未闻,更不用说陈武的年级和崛起的速度了。谁都知道,这位沂城乡下走出来的乡民,是大陆历671年下半年白手起兵的。到现在不过短短五六年时间,就坐火箭一般从义军头领一路做到了四郡总督、异姓王的位置。

    即便是乾元帝国的开国太祖,也没办法跟眼下的陈武相比。

    在这些势力心情复杂的关注中,陈武在一场盛大的庆典中顺利完成了封王。从此之后,所有松江三郡的臣子在面对这位总督之前,都要先尊称一声“泰王殿下”!

    拿了人家的好处,自然就得表示一下。哪怕出工不出力,至少也得先把部队派出去做做样子。如果五皇子乾明昊足够聪明,就不会优先选择松江军防御的区段攻击。

    677年的6月15日,松江军第一批部队,包括第二轻步兵师团、第三重步兵师团第一旅团、第四轻步兵师团、第六混编骑兵旅团的第一个骑兵旅,总数超过32000人,在登州举行了誓师讨伐大会,然后在松江官员、士绅们的欢送下出兵。途径鱼阳府,从大青关出关,进入原山郡向西行进。

    应乾明德的要求,这一批部队将会开抵安庆郡跟原山郡的交界处,协助大皇子的燕云军团,对抗中州乾明昊派来的中路军城卫师团。

    这绝对是松江军的老冤家了。

    从陈武在太平郡起家,攻占了武安之后,就遭到了城卫军团两个师团的追击。之后在原山郡单县的歪头山铁矿,又因为铁矿的事跟城卫军产生了对峙。虽说最后陈武主动“示弱”,小小坑了对方一把,但这个梁子算是结下了。

    现在,松江军的大军再次跟城卫军团撞到了一起。这一次,两方不会再像先前那样始终没有正面交手了,而是真的会发生战争!

    ………

    东海郡的郡城,东海城。

    这个位于丰泉府、保新府、登莱府三府中间的郡城,大概是帝国东南规模最小的一个郡城。不过,并不意味着这里就不繁华。事实上,由于登莱府长定港的海贸生意,以及通过南面清江水道跟松江郡的往来,让东海郡成为相当富有的一座城市。不仅坐拥近四十万的人口,更有着最为发达的集市和商贸。

    能担任这里的总督,自然是油水满满的肥美差事。光是靠着海贸和各家的孝敬,就能躺着捞到大笔钱财。对这几年来自己的仕途,宗翰临也一直十分满意。

    但这一切美好的东西,都随着燕云郡那边的一封圣旨荡然无存。

    新登基的皇帝乾明德,任命泰王陈武为东宋天宁四郡总督,并且统管一切事务!

    老实说,对于陈武封王的事,宗翰临除了有些羡慕眼红外,并没有太多想法。毕竟陈武的松江跟他的东海很少有陆地上的直接往来,要么走清江水道,要么走原山郡中转。但对方在封王的同时顺带抢了自己的总督职务,这就让宗翰临没法忍了。

    公然反对乾明昊的旨意,显然是不行的。

    东海郡距离燕云郡太近了,北面的渤海府更是直接接壤。一个不好,对方的北方军团分分钟就能南下,将他一家老小下狱抄家!也正是这个原因,乾明德吃定了东海郡,甚至没有提前给他任何消息和风声。

    不过,愤怒过后,宗翰临又从乾明德的一系列做派中嗅到了异常圣旨中仅仅只提了让陈武接管东海,却并没提宗翰临自己要如何。

    一般来说,任命一位新总督的同时,还会另发圣旨对原总督进行处置。或是调任、或是降职、或是召回帝都,就算暂时没有妥当的安排,最少也要有一句“之后另行任命”。但不管是乾明德的圣旨,亦或者宗翰临自己,都没有提到或者收到任何说明。

    这意味着什么?

    东海郡要有两位总督吗?

    放到其他地方,这无疑是一句玩笑话,又或者有人认为乾明德新皇登基,正是忙碌的时候,百忙中疏忽了。但宗翰临却从乾明德的举动中,感觉到了对方是有意而为,绝非是忘了给自己另发一张调任圣旨。

    这并不难理解。

    乾明德虽然封了陈武“泰王”,后者也发了檄文并且出兵讨伐中州,但并不意味着乾明德就真的信任了陈武。两方的合作不过是貌合神离,在拉拢的同时,乾明德必然会有提防。而且,这东海郡的割让,乾明德也未必心甘情愿,只是为了形势不得不同意。

    种种原因,才有了眼下这一手。

    那么,自己该何去何从?

    坐在冷清了不少的总督府中,宗翰临陷入了纠结中。

第403章 六大新兵师团() 
登州军事学院,步军科目04班。

    这是一个学期长达半年的军校培训班,不管是接受教育的科目,还是授课的深度、广度,都超过为期三月的速成班。正因此,在松江军的军队中向来流传着一条传言,能加入速成班意味着被上面看好。可若是能得到半年班的机会,那才会真正被当做重点来培养。

    从登州军事学院成立以来,半年班也开了有几期了。能从里面走出来的,返回部队后最起码也提升了一级。若是机会合适、表现优异,甚至不乏有连升两级的存在,可以说是一步登天也不过分。

    除此外,由于登州军事学院的校长是陈武兼任,军校中的学生自然又多了一层光环。虽说那位现在还只是一位王爷,但很多学员私下已经说过,少则五年、多则十年,搞不好就能更进一步、成为至尊了。自己也能顺理成章,挂上一个天子门生的称号。

    这份殊荣,可不是谁都能弄到的!

    所有能接受军校培训的,都很珍惜这个机会,也以这个身份为荣。

    党良就是04班的一名学员,原本是一名轻步兵的大队长。先是在第二次天南大战中立下了军工,之后表现也很不错,才有了这个机会。进入军校以来,党良一直非常努力,表现也深得教官的认可。很多人都相信,等这个月月底当期培训结束、调回军队后,他可以立即得到提拔,成为一名联队长!

    甚至,再兼一个副旅团长都不是不可能。

    面对周围同校学员的恭维和结交,党良虽然内心也隐隐带着得意,但并没有因此就真的骄傲或者看不起人。毕竟,能进入登州军校半年班的,就没一个本事差的。随便哪个,都立下过可圈可点的军功。正因为有这份清醒的认知,他才能始终保持一致。

    哪怕现在距离毕业仅仅不足半月,党良仍旧表现的刻苦辛勤。第一个起床、吃饭,第一个抵达了简朴但却干净的教室。

    然而,今天他却罕见的不是最早来的。在党良进入教室前,里面已经聚集了四五人,神色激动的议论纷纷。

    “听说了吗?燕云和中州的南路大军,已经在太平郡边境交手了。”

    “那边一打,中路也就快了。我估计,泰王殿下和战备署很快就会正式公布扩军的命令了。光靠现在的部队,数量还是稍微有点不足。”

    “的确啊!吕宋那边算一线,南峰要塞还得防着阿曼人。光这就两线作战了,若是再除却中路的三万多士兵,泰王殿下手里确实没多少兵力了,毕竟松江三郡还得留一些预备兵力呢。”

    “扩军好啊,对咱们来说是个机会。就是不知道,这次泰王殿下打算扩多少?”

    “我觉得不会比上次少!吕宋那边一船船运来的黄金,你们都听说过了吧?有钱有粮,还怕养不起军队?”

    “扩军是肯定的,如果你们有仔细看最新一期的《松江官报》军政板块,就能从里面发现不少苗头和线索:泰王殿下很早就已经下了命令,让战备署做扩军的前期准备了。说不定,这一次就能扩五万大军!咱们这一期的,出去后怎么也都能提一级。”

    一谈到自己的前程,这些松江军中前途光明的军官们眼睛就亮了起来。如果不是赶上即将爆发的帝国内战,他们哪怕进过军校培训,也未必能立即得到机会。可一旦扩军,大量的军官缺口,会让他们每个人都多了几分一步登天的机会。

    谁不想出去后独当一面,立下足够战功封妻萌子?

    党良也不例外,被这些来自军队各部的年轻军官们吸引了,兴致勃勃的加入了谈话中。一转眼间,半个时辰就过去了。眼瞅着全班学员都已经到齐,应该来给他们培训的教官却迟迟未至。赶在这个敏感的时候,所有学员都嗅到了几分异常。

    更有一些消息灵通的学员,将自己最新听到的东西拿了出来,跟大家一起讨论。

    最终得出的结论,让很多人都兴奋不已。

    事实没有让这些年轻有为的学员们失望,甚至比他们想象的来得更快。差不多又一刻钟后,从南峰要塞那边借调来的教官本着脸走了进来。环视了一圈安静下来的教室,并没有向往常一样开始训练科目,说出了那个让他们期待的命令。

    “泰王殿下有令。”

    唰的一下,全体学员站了起来,屏息等待着泰王的最新谕令。

    教官很满意他们整齐一致的表现,点点头继续道:“松江军于三日后正式扩军,组建新的师团。所有登州军事学院的半年班学员,将会立即进行结业评测,随后提前毕业入伍。下面进行毕业测评的说明和安排……”

    他的话还没说完,学员们就已经群情激奋起来。若不是严格的军纪约束了他们,恐怕当即就有人要放声欢呼了。饶是如此,当教官宣读完毕,朝他们露出一个略微和蔼些的笑容后,这些得到了许可的学员们便再也按耐不住了。

    不仅仅是04班的学员,差不多同时,整个登州军校的学员都忍不住欢呼了出来。

    封建时代的军官,存在的价值就是为了战争!

    ………

    大陆历677年6月,在派遣三万余名军队出关西进,参与帝国的中路内战五天后,四郡总督、泰王陈武,下达了全面扩军的命令。

    这一次扩军的规模,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在这之前,松江的圈子中就流传了这样那样的猜测,但普遍认为松江军这次扩招也就两到三个师团,至多跟上次平齐。但当规模下来后,就连不少提前听到风声的中高层军官都吓了一条。

    整整六大师团、八万一千人!

    在这之前,松江军的主战部队编制,只有松江军团的六大师团,外加天南军团的三大师团。但这一次,陈武大手一挥,直接划给了松江军团四个师团的编制,让松江军一跃成了十大师团、总计超过十三万人的部队。

    天南军团也多了两个师团的编制,扩充到了五大师团。

    这次扩充一旦完成,哪怕不算三郡地方的警备师团,松江军仅仅是主战部队数量就接近了二十万人。若是再加上各地的警备部队和水师,总数量轻而易举的超过了二十五万。

    这是一个极为惊人的数字!

    要知道松江虽然号称三郡,但宁海实际上只有半郡的地盘。以这样的地盘支撑二十多万部队,不说穷兵黩武吧,也绝对是一个十分沉重的负担了。毕竟,松江军的士兵待遇向来不错,比中州的帝国军还要略微高一线。没有出色的财政,很难支撑得起。

    但是,陈武穿越者身份的最大价值之一,就体现在这里。

    在他的指导下,松江三郡虽然经历了本没出现的战争,但经济只会比历史上更加发达。而对旭川铁矿的掠夺,还有对北吕宋的动兵,都让松江得到了五倍甚至十倍的回报。源源不断的外来财富涌入,让陈武有足够的底气一次拿出如此多部队。

    何况,这次征兵后他还有北方的东海郡可以拿!

    三郡或许不足以支撑眼下规模的部队,但彻底整合了北吕宋和东海郡呢?

    清楚这点的,当然不只是陈武。他麾下的最核心一批文武官员,都清楚松江军的真正战争潜力,所以并没对这个大手笔的扩军计划有异议。随着战备署的全面动员、《松江官报》下发增刊的大肆报道,各地的征兵点之前迅速多了一大批青年。

    出于热血也好、想要建功立业也好、亦或者单纯冲着高额的饷银和待遇,仅仅是头三天时间,松江三郡各地报名的人数就已经超过了三万。

    虽说想要全部统计出来,至少需要两周的时间,但窥一斑而知全豹。仅仅是登州周围几个县城的情报,大致就能推断出三郡的总样。

    得益于松江军把持的舆论导向和宣传,还有实打实的高饷银,再加上松江军成立的连战连胜,征兵的过程十分顺利。在发放了安家费后,大批新兵被临时变成百人队,旋即被战备署安置到了登州外的大军营,在这里接受整编和新兵训练。

    同一时间,从各部队抽调的军官、以及登州军校出来的优异学员,被迅速安插到了各部新兵中,成为了让这些农民脱变成真正士兵的关键。

    仅仅是十天时间,松江军第七师团就初步搭起了一个架子。

    真正熟悉军伍的人,会对这个速度和效率感到震惊。托这个惊人速度的福,提前毕业的党良被直接调任到了第七师团,并非是他想象的联队长兼副旅团长,而是直接成为了第三旅团的旅团长!

    合适的时机、优秀的表现、大量的军官缺口,再加上几位教官一致给予的优秀评价,让党良完成了这个在帝国军中几乎不可能出现的飞跃。

    收到了任命消息,不要说他的好友了,就连党良自己都在狂喜之余,感觉到有些不可思议。甚至担心自己一觉醒来,就会发现这只是不切实际的一场梦。但随着头两天的忐忑过后,这份狂喜和隐隐的不安,就被责任感替代。当然,一并到来的还有深深的头疼和麻烦。

    虽说新兵们是由战备署统一训练的,但这次征兵时间紧、任务重,完成后会有可能会立即派上战场,没有多少让新兵和军官磨合的时间。所以,这次各级任命的军官也参与到了部分新兵训练中。对于一名训练有数的精锐军官来说,再没有什么比教导一群什么都不懂的农民更加头疼的事了。

    仅仅是让他们站好队列、分清左右,就让不少人愁白了几根头发!

    紧随着松江军第七师团之后,第八、第九师团也陆续搭起了架子。有旭川藩源源不断的铁矿石支持,松江军的武备不在是问题。哪怕是新组建的几个师团,也陆续得到了一批铁质武器或许直接参加大战还差了些,但用来训练却足够了。

    从这些方方面面的细节上,也能看出松江军实力的不断强化。

    ………

    作为乾元帝国眼下最受关注的三大势力之一,除了正在调兵遣将交战的两位皇帝外,剩下的就是松江军了。不管是燕云的乾明德、中州的乾明昊、南面的阿曼人,亦或者北面紧邻的东海郡官员和士绅,都紧紧盯着松江的举动。

    对于一口气进行的大规模扩军,自然不会没有发现。

    对此,两位皇帝都在惊讶之余深深产生了警惕和忌惮。唯一不同的是,乾明昊的忌惮更深一些,毕竟眼下松江军名义上是跟乾明德并肩作战。

    两战不胜的阿曼人,对陈武自然也格外忌惮。吃过大亏后,他们虽然不敢立即北上发动第三次天南大战,但却知道这是一个机会,很有些蠢蠢欲动,想要趁松江军精力被牵扯搞出一些事情。

    至于东海郡的官员,尤其是东海总督宗翰临,就更加惊慌和不安了。

    阿曼人虽然心忧于松江军的突然崛起,但一时半会还感觉不到太直接的威胁。可对宗翰临来说,松江军的扩军却是一个再明显不过的信号。只怕新师团初步成型的那一刻……不,或许等不到那个时候,松江军就会大举北上,对他的东海郡动手了。

    辗转反侧了半个月后,宗翰临终于在他的总督府内召开了一场秘密会议。

    一大批东海郡的实权人物参与了这场会议,毕竟不久前的那张圣旨,影响的绝不仅仅是宗翰临这一位总督。这其中,有东海郡的几位高层文官,有丰泉府、登莱府的城主,有东海郡的护军将军岑武坤。甚至,就连平日里不怎么参与这个圈子的东海水师提督,都派了一位叫邓文山的副将前来。

    每个人的神色都很严肃。

    松江军这几年的崛起速度,大家都见到了。若是让他们插手东海郡,天知道会不会另行任命一批官员,将他们取而代之虽说不可能全部拿下,但有谁能保证被那位泰王搬掉的人不是自己呢?

第404章 出兵东海郡() 
“都说说吧,咱们要怎么办,这么闷着也不是个办法啊。”

    宗翰临故作不耐烦的开口,打破了总督府内的沉默气氛。众人入座、简单的介绍了松江的举动后,总督府内的氛围就变成了这样,整整五分钟没人开口,让他十分心慌、不安。

    东海总督的话,让空气仿佛凝滞的房内重新活跃了起来。

    在座的东海郡实权官员们,也觉得轻松了一些。有人轻轻咳嗽了两声,也有人端起茶杯佯作喝茶,掩饰自己思索的举动。片刻后,丰泉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