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消息从宁海水师的军港传来,泉州港内的各家势力固然是一片哗然,已经急得上火的嘉福和泉州文武官员们更是惊怒交加,还带着几分绝望。
眼下局面,宁海水师可以说是他们最后的指望,而且实力相当强大。一旦这批军力拒绝参战,城内那些观望风声的本地豪强和几大海商,只怕更加不肯出人了。没了他们,光靠城内不到两千的守军,拿什么抵抗松江军的进攻?
“实在不行……”
嘉福的心腹手下、宁海郡的财政署长章则,吞吞吐吐的说了半句话。随后,拿眼神看向了一筹莫展的同僚和嘉福本人。
“实在不行什么?”
嘉福一边不停在会议室内来回踱步,一边随口问道。
“实在不行的话,就开城投降吧。”章则一咬牙,硬着头皮说出后半句话:“趁现在松江军才攻了一半,咱们还有不少士兵,好歹也有讨价还价的本钱。等再打一两天,警备旅团的那个联队打残了,就真的一点资本都没有了。”
“投降!”
嘉福脸色一变,下意识的就要痛斥他,但视线一转,会议室内的这帮文武官员,竟然没有几个脸上有反对的意思。这种情况下,沉默无异就是支持了。
章则也被这无声的支持鼓励了,胆子大了不少,侃侃道:“宁海郡的情况已经是这样了,沙洲府被人占了,花莲那边虽然还没动静,但也是早晚的事。就咱们泉州港一个孤城,拿什么对抗松江军的大军?”
“可是……”
嘉福心里有一点动摇了,但一时间又难以做出决断。投降陈武,对方还会重用他吗?帝国日后万一打过来清算怎么办?
“不投降的话,肯定是死。若是投降,说不定还能保住一场富贵。松江的陈武,听说也是得了天命的。”章则小声的说着,这是他能想到的唯一办法了。
嘉福被章则的话说服了。
的确,泉州港现在已经三面被围,水师似乎也不可靠了。嘉福也不敢保证,自己现在想要走海路离开,会不会被施梁翻脸扣下。既然走不脱,城也守不住,那继续顽抗下去只可能是死。
想起陈武先前的战绩和入主松江、天南后的举措,嘉福心念转了几圈,不说到底投不投降,只是说:“松江军都已经轰开了城墙,只怕未必肯接受啊。”
听到这话,会议室内明显响起了吁气的声音。章则也知道,这位总督应该是答应了,自告奋勇的道:“看松江军前三天不肯攻城就知道,他们多半也是顾忌牺牲的,不想硬来。总督大人若是担心,属下愿意冒险出城,去跟松江人谈!”
第326章 封锁花莲府()
泉州港的官员想要谈判,但已经掌握了主动权的陈武却并不想跟他们谈。
如果说,没有得到宁海水师的投靠,攻城也没开始前,泉州港的人早早投降,陈武或许还愿意给他们一个体面的条件。但现在,泉州港城墙都被打破,城内守备力量的虚实也被探明,宁海水师更是倒向了自己这边,泉州的官员们实际上没有任何谈判的资本。
他们唯一能算上要挟的,就是让松江军多付出一些牺牲。
然而,已经亲自驾临这边的陈武,又怎么会章则的这点连威胁都算不上的话吓住,杀气腾腾的道:“松江军攻城中死一人,破城之后就会拿你们登州官员家属开刀,双倍杀回来!本督倒想知道,你们的妻小家人数量有多少,加起来够不够杀!”
短短一段话,就让躬身站在那里的章则脸色惨白起来,拿着手帕不停擦汗,两腿也抖个不停。
大概是确定陈武不会再让步了,他用略显谦卑的口气问道:“总督大人这么做……就不怕帝国将来怪罪下来吗?”
“怪罪?”陈武眉头挑了挑,自信的道:“乾元帝国已然自顾不暇,哪有精力顾及宁海。何况,松江军坐拥大青关,帝国在东南还有多少军力,敢投到这座雄关中?”
章则被问的哑口无言。
在松江、天南、宁海都被松江军拿下的情况下,帝国在东南真的没有多少力量了。眼前这位总督,只怕早晚要在松江称王。就这么答应投降,应该是唯一的出路。可是,对方提出的条件未免又太苛刻了些……
“投降的条件就是这些,你还有两个时辰的时间回去跟嘉福谈!”
陈武一挥衣袖,示意他可以离开了。
章则虽然很想再争取一下,但也知道陈武已经下定决心。只能哀叹了一声,面带苦色赶回了泉州港。
………
半日之后,残存的泉州城防营和宁海警备旅团士兵放下武器,接受了松江军的监管。第一旅团的四千士兵随即开进了泉州港,全面接管了这座城市。
至于泉州港的原文武官员,想要继续出仕的,需要接受松江军的考核,并且有可能调走另行任命。不愿意接受的,可以选择带着部分财产离开。所有的田地、不动产等,被松江军以极低的价格回收。光这一项,就能给松江军带来巨额的财富。
嘉福虽然是泉州府的城守兼宁海总督,但谁都知道宁海郡是帝国二十郡中最小的,只有正常郡的一半大。甚至,西北的武威郡只要一府就抵得上整个宁海。因此,这个总督其实是很没含量的。犹豫之后,嘉福跟大多数泉州港的官员一样,没有选择离开,而是最终选择了留任。
这让陈武有点意外,不过嘉福肯留下更好。一来是松江军的确缺少可用的高级官员,二来有嘉福配合,陈武吞并宁海郡的借口会更加真实。
没什么好说的,当天晚上,前总督嘉福就动用大印,补发了一张真正的公文,邀请松江军入境协助平寇。
同时,又一份文书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发往了中州,准备向帝都通报东南的情况。
可以想象的到,当松江军悍然越境吞并宁海,在中州会引发多么大的风暴。但只要有“宁海郡主动邀请”的这个台阶可以下,窘迫的帝国就只能接受这个事实。除非,皇室敢豁出一切,把最后的禁卫军也调派出来,然后千里迢迢赶到松江,不惜死伤几万人强攻大青关!
但是,一旦最终的禁卫军出动,中州和皇室手上就真的一点点应急的兵力都没有了,而且一来一回再加上破关的时间,最快也要几个月之久。这期间,随便出一点乱子,都可能让皇室万劫不复。
乾元基敢吗?
就算他敢,中州的朝臣和其他皇亲外戚也绝对不会轻易同意!
正因此,这道通知性质的公文发出去后,陈武吃定了乾元皇室,只发了一道谕令让大青关守军加强防范,随后便将注意力重新收回到宁海。在泉州港吃下后,泉州府的其他县城一道公文就可以拿下。但是,花莲那边还需要费一点手脚。
说起来,这还跟松江军和黑鲨团有关系。尽管黑鲨团他们的真正目标是在沙洲,但仍旧派了不少附庸在花莲那边捣乱。放出去的风声和造成的声势,又引来了更多的海寇,把整个花莲搞的乌烟瘴气。
不久前,听说总督嘉福派了两千大军前来增援,不少海寇已经起了捞一把就走的想法,但得知沙洲那边的动静,嘉福又派人把援军叫走了,这下整个花莲成了海寇们的狂欢地。除了花莲府城还在,海寇们没敢乱来,下面的村镇甚至是一座县城,都被海寇们想法设法洗劫一空,可谓损失惨重。
对花莲府眼下的局面,松江军和做出决策的陈武,无疑是要背负一定责任的。不过,眼下群魔乱舞的形势,也给了松江军一个绝佳的机会。
如果说,沙洲府城前的两千海寇,是宁海海寇们的主力外,那花莲府这边的乱况,就集结了剩余小股海寇的至少六七成。若是赶去的松江军第三旅团能将活跃在花莲的海寇一网打尽,那整个宁海郡的海寇至少三五年内,都别想恢复元气。
这期间,松江军完全可以加强管制,并设法解决海寇的源头、库克群岛那边的东夷人,困扰宁海郡的海寇就能彻底解决!
不过,设想虽然好,想要成功施行的难度可不小。
倒不是说松江军的军力不够,距离在花莲的海寇虽然很多,但鱼龙混杂,平均起来实力很差。再加上不知道分属多少势力,彼此间根本不可能形成合力。开抵花莲的,又是多达四千人的松江军精锐,镇压海寇根本不成问题。真正的难题在于,如何能够保证这些海寇不会逃跑。
如果仅仅是想击败,那一两战之后,知道松江军不好惹的海寇就会四散而逃,日后再想一点点平定,就会陷入像宁海郡以前的情况一样,疲于奔命,且取得不了多达的效果。
为了能做到这点,松江军的军情处也是下了力气进行推演的。再加上有陈武的提点,最终制定出了一个可行度很高的计划。
这需要调动松江军现在近乎全部的力量来配合。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封锁海岸线,阻止聚集在花莲府的海寇逃回外海。
莫国豪统帅的第三旅团,进入花莲府后,为了不打草惊蛇,压根就没有深入,而是沿着花莲府的边界直接扑向了沿海,并在短短几天内,以闪电般的速度分兵扼守住了上阳峰、仙通、莺歌海三地。
其中,上阳峰是花莲府北面必经的官道咽喉。
仙通是花莲府中部堪称交通枢纽的县城。
莺歌海则是花莲府南部的一个大镇,以捕鱼为生,人口接近两万。南面有一段跟天南郡接壤,地理位置紧邻花莲南段的出海口。
只要控制住了这三地,并沿着南北方向展开,几乎就可以完美封锁海寇们从花莲府逃回东大洋外海的通道。或许仍旧会有海寇从小道逃离,但那终究只是少数,可以忽略不提。
随着莫国豪的第三旅团发回了消息,接下来的事就容易多了。
已经顺利接手泉州港的第一、第二警备旅团,抽出部分兵力来到了泉州、花莲两府的交接处,封锁住了海寇们往北逃跑的通道。天南郡的天陇警备师团,也接到陈武的谕令,抽调了三千人机动到了花莲跟天南郡的边境,挡住了海寇们西南方向的生路。
随着短短一周时间,几个方向的包围圈同时完成,花莲府内的海寇已然近乎瓮中之鳖。
然而,大部分无恶不作的海寇们都还没意识到,自己周围已经布下了一张天罗地网,还沉浸在可以肆意妄为的喜悦中。至于剩下的一小部分,也有感觉敏锐的,隐隐觉察到了不安,但他们的想法仅仅只比愚蠢的同伴快了半步:收到官军杀入花莲的消息后就立即逃离。
只可惜,在包围圈已经完成的情况下,跑的快只不过意味着死的更快。
随着负责协调的松江军军部传下命令,孙田的第一旅团从北向南、莫国豪的第三旅团在维持封锁线的情况下抽出一个联队由东向西,开始了逐城逐地的清理。
如果是以往,很多海寇在宁海郡本地都有藏身的窝点。只要他们抛下武器伪装成平民或者商人,想要找出他们来没那么容易。就算是本地人,也要担心告密后遭到海寇余党的报复。但这一次,海寇们的大动作让花莲府的百姓积累了空前的怨气。而松江军又针对这点,用了一个小小的打草惊蛇计谋。
花蛇藏在浓密的草丛中,想要找出它们来当然没那么容易。可一旦拨弄草丛,将蛇惊扰到自己跳出来,想抓到它们就容易太多了。
伴随着围剿的齐头并进,一条爆炸性的消息在花莲府内传开,松江军应宁海总督的邀请,动用了数万大军入境,要对花莲的海寇进行力度前所未有的肃清!
第327章 海盐()
松江军故意散播的谣言,在很短时间内传遍了整个花莲。 。 。
如果说,刚听到这传言的时候,还有海寇们将信将疑,那随着南北方向清理的孙田部遭遇了好几股海寇,足足歼灭了两三百人,并大肆宣扬战绩,便再也没有任何海寇敢怀疑了。所有收到了消息的海寇,都停止了劫掠,沿着各自的既定路线疯狂逃离。
然而,网早已经张好,这些被困住的虾米又能逃到哪去?
往北面,有孙田的第一旅团;往东面,有莫国豪的第三旅;天南郡的边界上也有天陇警备师团的士兵严阵以待。第一批试图逃跑的海寇,全都一头撞到了网上,撞的头破血流!
剩下的海寇们知道了厉害,不得不尝试调转方向。但其他方向的海寇,也将生路被断的消息传了回来。直到被压缩到一个很小的圈子,花莲府的海寇们才知道官军的包围圈已经完全形成了,惊慌失措的闷头乱窜起来。
最终,除了极少数的海寇能够逃离外,剩余九成的海寇都将被清理一空。
当顺利收网的消息传来后,陈武就将注意力从花莲上收了回来。清理了这些海寇后,接管花莲府多半也不是难事。他将具体的执行交给了典勇,自己亲自带着一批骑兵,赶赴了花莲府的莺歌海。
正是莫国豪的旅团在花莲府南部的那个封锁节点。
这里虽然名叫莺歌海,但实际上并不是真的有一个内海,而是一个规模很大的镇子。镇子上的人,主要以捕鱼为生,顺带经营一些诸如海带、虾蟹、腌制的鱼干等海产品。因为东大洋上的海产品异常丰富,莺歌海的渔民们哪怕很少种地,生活条件也依旧不错。
顺带着检阅了一番在这里封锁海寇的第三旅团士兵后,陈武并没有过多停留,在石贤谦和季英瑞的陪同下朝莺歌海的南岸海滩赶了过去。
因为要攻占宁海郡,分属财政署副署长、内政署副署长的两人,自然要跟着一并前来,接管宁海郡的权利。但他们没想到,泉州港那边的事务交割还没理清,陈武就借口有事,特意点名让两人随行,一同赶到了莺歌海。
对陈武的用意,两人自然是有些疑惑的,毕竟如果只是检阅部队或者临时起意游玩的话,完全没必要带上他们。但此刻大队人马直奔莺歌海的南海滩而来,再加上陈武一副高深莫测的表情,两人才隐隐感觉到其中另有内情。
同时叫上了内政署和财政署,会是什么事呢?
如果是泉州港那边,还可能跟发展海贸有关。但莺歌海这边未免有些太偏了,两人一时间想不出有什么用意。
然而,面对他们的疑问,陈武淡淡一笑,只是说到了地方就知道了。
战马碎步小跑,仅仅一刻钟的时间后就穿过了一片树林,抵达了莺歌海的南海滩。哗哗的海浪声逐渐响亮了起来,不时有海鸟从低空掠过。尽管已经是深秋时节,但海滩上的阳光依旧炽烈,伴随着湿咸的海风,给人一种南国大海的独有风情。
“好宽阔!”
穿过了树林,眼前视线豁然开朗的那一刻,很多随从和骑手们都忍不住感叹出来。
眼前的海滩,出乎意料的宽阔和平坦,一直纵向延伸出十几里。更远处,深邃辽阔的东大洋一直向海平线的尽头延伸,形成了海天一线的壮美景观。同行的燕东行,先前一直在北地当马匪,如此近距离的直观东大洋还是第一次,看上去俨然比手下骑兵还要震撼。
“总督大人,这里景se的确壮美……”
季英瑞挠了挠头,脸上仍旧有困惑和苦恼。这次出来,前后浪费了好几天时间。就算上面还有袁兴韦这个内政署署长帮忙分担,泉州那边的公文只怕仍旧要堆积如山了吧?
听了手下得力大臣的抱怨,陈武笑了笑,道:“到了这里,你们还没想到什么吗?”
看到两位心腹面面相觑,陈武耸了耸肩,问了一个问题:“两位,你们可曾知道,松江郡、天南郡用的盐,是从何而来啊?”
“这个臣自然知晓!”
季英瑞想也不想,张口就道:“松江郡本身没有盐场,主要流通的盐有两种。一种是来自东海郡的登莱海盐,因为产量大、口感较差、价格也更低,通行下层百姓。另外一种是丹阳郡自来井的青盐,几乎没有杂质和苦涩的卤味,再加上远道运输而来,价格数倍于登莱海盐。以往的年份中,最稀缺的时候甚至有按两来贩卖的,基本上只有贵族和有钱的富商才吃的起。”
“说的好!”
陈武点了点头,故意做出一副不解神se,道:“自古以来,历朝历代,盐铁一项都是国家财政大头。咱们松江军夺取了宁海之后,三郡之地的总人口怕是至少也有一千三百万了吧?这么多人的市场,在海盐一项上该是多大的收入啊?”
身为财政署的副署长,石贤谦对此自然知晓,略一思索,回答道:“青盐虽然昂贵,但用量却远不如登莱的海盐。假设全以海盐计算,一人一年的用盐也不过数枚银币。但乘以一千三百万之数,就非常可怕了,至少是每年几百万金的收入!”
的确是非常惊人!
这还都是以廉价的海盐计算,若是算上青盐的价格,再加上宁海郡很多地方有腌制鱼干的习惯,用盐量更大,这个市场只怕比想象的还大。
同样是一个非常巨大的产业!
见自己的问题都被两名心腹回答上来,陈武又问了一个比较专业的问题:“那你们两人可否知道,为什么宁海郡跟东海同样靠海,却没有类似登莱的盐场?或者我换个方式来问,决定一处盐场的条件有什么?”
“这……属下不知!”
两人又不曾在盐务上任过官制,家里也没有产盐的,自然不清楚其中要诀。但陈武问的这几个问题,却让他们隐隐约约明白了陈武来这里的目的、以及想要给他们带来什么,心中不由激动了起来。
“丹阳郡那边的自流井,可望不可求,咱们且不谈。单说海盐的盐场,归根到底无非以下这些因素:海滩平坦,终年炎热,阳光充足,海风大,降水少!”
这五大因素,决定了一个地方有足够优秀的晒盐条件。再加上濒临大海,有近乎无穷无尽的海盐来源,才构成了一处盐场的条件当然了,除了这些外,还得有足够的劳力,不然盐场的规模同样要受限制。
恰好,莺歌海盐场就具备这一切的完美因素!
南北十几里异常开阔平坦的南海滩,提供了足够的盐田。而莺歌海的独特地理位置,可以说是整个帝国沿海最南方的村镇,不管是光照、气温还是海风都有保证。降水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