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之主-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此,陈武直接派出了督战队。

    一共十人,全部是从甘定府的流民中选出来的。这些人之前在长山镇没少遭过白眼和冷遇,得了陈武命令后,杀起人来可不会手软。有这些人在后面阴森森的盯着,犹豫的义军被迫跟着冲了进去。

    南家庄百户人,真正的青壮不过两百人。敢出来拼命抵抗的,更是连一半都不到。先前已经伤了一些,现在被这么多义军围攻,哪怕为了守住家而死战,仍旧挡不住四面八方刺来的长矛和竹枪。刚开始的时候,义军这边还顾忌情分手下留情。可随着陆续有人受伤,义军这边也打起真火来,开始下杀手。

    惨叫声此起彼伏。

    顷刻间,南家庄人就死了四个,伤十多人,被杀的节节败退。

    到了这个时候,南家庄的几个主事人终于意识到,陈武是不达目的不罢休了。尽管心里忿恨至极,但形势所逼下,只能高声喊道:“将军,我们南家庄人愿意加入义军了!”

    在他们的命令下,其他已经被杀怕的南家庄人,也纷纷跟着喊了起来。

    陈武倒是有心让手下多杀一会,只是既已达到目的,他也不想把南家庄人逼得太过分,便再度鸣金。随着战斗结束,一道道命令接连发了下来。所有南家庄人,全部被编入义军;其他家产仍旧归自己,但粮食必须一粒不留全部上缴。

    这是陈武控制义军的重要手段。

    只要粮食在他手里,就不怕这些南家庄的人捣乱。

    先前在长山镇征调粮食充公的时候,因为执行的全是长山镇本地人,义军也没成型,几乎每家都私自截留了一些粮食。陈武虽然心知肚明,但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这次,将南家庄人强行拉入义军后,对他们可就没那么客气了。

    每家收拾完行囊,都必须由义军搜身,胆敢私藏,斩首示众!

    这就是战败者的待遇!

    这样严酷的命令,少不得又让南家庄人一阵不满和骚乱。可惜大局已定,他们仅有的兵器都被收缴,根本掀不起任何风浪。短短三四个小时后,所有南家庄人都被迫收拾好了行礼,加入了义军的行列。

    而从这个庄子中,陈武足足抄出了四千多斤的粮食!

    要知道,南家庄人一共也只有百余户,加起来撑死六百多人。同样是粮食绝收、存粮告罄的情况下,南家庄还有这么多的家底。其中固然有两个村镇境况不同的缘故,但也可想而知,先前长山镇的人到底私藏了多少粮食。

    “烧毁房屋!”

    当全部搜查完、确定南家庄人都在这里后,陈武命令手下,做了跟离开长山镇之前一样的事。

    这样蝗虫式的手段,对于太平郡有着毁灭性的破坏,是帝国中枢最讨厌甚至是惧怕的造反模式。就算叛乱平定后,可能也要五年甚至十年才能恢复元气。但对于陈武来说,这种恶性的手段可以断掉义军士兵的后路,逼得他们不得不死心塌地跟自己干到底。

    至于这些人是否会心怀怨气?

    无妨,下一次战斗的时候,让他们把这些怨气对着官军发泄好了。而且,只要平时控制好了粮食供给,保管这些人就算有怨气,也没有力气和胆量起来闹。

    “请将军开恩啊!”

    看到整个庄子都火焰吞噬,南家庄的人再度骚动起来。只可惜,陈武无视了他们,一番镇压后,强逼着大军拔营。于是,六百多名南家庄人,一如之前的长山人,只能眼睁睁看着房屋被烧毁,然后被裹挟在大军中一点点远去。

    然而,陈武没想到的是,南家庄大火燃起的烟雾,吸引了官府派下来打探典吏队伍情况的差人。

    “郑老头,你看那边……”

    两个骑着老马的差人,本来在慢吞吞的赶路,顺便嘻嘻哈哈聊着沂城春红院的女人。结果眼尖的姜吉看到了升起的烟雾,不由吃了一惊,赶紧碰了碰身边的人。

    叫郑老头的差人,年纪实际上才刚过四十,仅仅比姜吉大七岁。只不过长得比较显老,所以才被人送了这个外号。他本来正说的起兴,被姜吉突然打断,不由有些着恼。可顺着对方指的方向看过去后,郑老头顿时呆了。

第35章 毫无防备的沂城() 
“我记得……那边是南家庄吧。”

    回忆了一下,郑老头吃惊道:“莫非是天干物燥,不小心走火了?可不对啊,南家庄离这边起码还有五六里路,这么远都能看到,那火势得有多旺啊?该不会是整个庄子都烧起来了吧?”

    这个推断说出口,郑老头不由悚然动容。

    “不好!”

    他顾不上聊女人的屁股了,用力一磕马肚子,加速朝南家庄赶了过去。姜吉也意识到出了大事,打马紧追了上来。随着距离接近,一道接一道升起的烟柱,让两人的心几乎沉到了谷底。到底是怎样的变故,才能让火势变成这样?

    南家庄的人在干什么,为什么不灭火?

    抱着疑问,两人翻过了前面的一个山头。然而,出现在他们眼前的情况,让两人惊呆了。

    远处的南家庄,已经变成一片火海。稍近一些的地方,密密麻麻、少说几千号人,正排着乱糟糟的队伍朝这边走来。姜吉的眼尖,看的分明,队伍里几乎人人都拿着竹枪长矛之类。而且,就在大军的前方,也就是他俩面前不远,有几名带刀的骑手正策马小跑着准备翻过山头。

    由于这个隆起的小山坡的缘故,两边仅仅隔着百米,之前居然互相都没看到!

    “这……这……不得了啦!”

    郑老头毕竟年纪大一些,呆呆看了几秒,脸色刷的白了。

    姜吉还没反应过来,却被郑老头用力一拉,掉头就往回跑:“不好,快回沂城向沈老爷报信,乡下的泥腿子们造反啦!”

    “造反?”

    姜吉一时间还没反应过来,有点茫然的道:“可县令老爷还有吩咐,要咱们把典吏老爷他们催回来啊?”

    “吩咐个屁!”郑老头一边拼命打马,一边刻薄的破口骂道:“那个不知道干了什么蠢事的老爷,只怕早就被那些造反的泥腿子杀了。我之前还奇怪,他才纳了一房小妾没几天,为什么办完差不赶紧回来,感情是弄出了这样的大祸!”

    典吏被造反的人杀了!

    远处如林的刀枪长矛,还有乌压压不知道几千人,让姜吉如同被雷轰了一样。被郑老头这样骂着,他终于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赶紧跟着郑老头往回逃。

    然而,后面的三骑,已经注意到了这两个面色大变、而且身着勇衣的差人。

    “追,决不能放过他们!”

    意识到对方要回沂城官府报信,义军放出的三名骑手立即行动起来。其中一人掉头朝陈武所在的本阵报信,另外两人疯一般的打马开始追赶。

    双方的距离只有百步左右,姜吉和郑老头虽然先跑一步,但他们骑的毕竟是老马,先前发现南家庄异常赶来时又疾驰了一段路,体力已然不支。义军这边就不一样了,放出来探路的马队虽然比不过真正的战马,但至少能保证比较健壮。两边一追一逃跑出了几里路后,双方的距离开始不断拉近。

    老马的体力和耐力终究不够看,虽然被姜吉和郑老头死命鞭打,勉强维持了一段距离。但这股子血气过去后,便再也跑不动了。任凭两人如何踢打,也没法再维持速度。

    后面的两骑趁机追了上来,将距离拉近到不足五十步。

    “只能拼了!”

    姜吉和郑老头好歹也是带刀的,见到已经跑不过,硬着头皮抽出刀,准备跟后面的两个贼人搏一搏。此刻,两人只庆幸追杀的贼人没有带弓,也不知道是没有还是不会骑射。不然的话,他俩只怕早就被射杀了,根本逃不到这里。

    然而,就在双方距离拉近到二十步,快要接战的时候,让姜吉和郑老头绝望的一幕出现了。一名身着皮甲、背着硬弓的男子,骑着青骢马从后面飞一般的追了上来。那马神骏异常,借助山势下坡,简直如同踏云行走。就在姜吉心惊胆战的回头看的时候,马上那人拉开了弓,隔着百步一箭射了过来。

    “这人,脑子糊涂了……”

    郑老头也恰好回头看,见状不由嗤笑了一声。

    百步外射人,本就是非常难中了,而且双方都骑着马,那就更加难上加难。整个沂城几万人,都没听说过有这种射术的。可郑老头的笑声才刚出来一半,剩下半声就被噎在了喉咙中。他看的清清楚楚,那箭矢如同流星追月一般,飞快射了过来。姜吉身下的老马哀鸣一声,突然失去了平衡,砰的一声摔倒在地。

    没有防备的姜吉,被整个抛飞了出去,在地上翻滚几圈后不动了。

    “各位老爷,小人降了!”

    看到后面那人转眼间追的更近,而且再度拉开弓,郑老头心中大寒。识时务的他赶紧一边勒马,一边举手大喊,唯恐后面那人将自己也射杀。

    郑老头这一停,后面的两骑当即追了上来,稍稍减速将他包抄。

    这下,郑老头就算想反悔也逃不掉了。

    ………

    片刻后,昏迷的姜吉和浑身发抖的郑老头被带回了义军阵前。

    倒霉的姜吉被摔断了两条肋骨,不过小命倒无忧。他那匹可怜的老马算完蛋了,只能晚上宰了给义勇营和步军加餐普通的义军可没有这个待遇。保持清醒的郑老头则被陈武和典勇单独召见,两人想通过这个官差,讯问沂城现在的情况。

    陈武煽动长山镇人暴乱后,虽然竭力封锁了消息,也相信沂城的行政效率慢的惊人,但仍旧不确定沂城官府是否察觉到了什么。迎面赶来的姜吉和郑老头,就是最好的情报来源。

    “问你什么,老实回答。若敢有丝毫欺瞒,小心你的老命!”

    一番恫吓,看到郑老头已经到了站都站不稳、快被吓尿的地步,陈武和典勇这才仔细询问起来。

    结果竟然比两人预想的还要好。

    按这郑老头所说,沂城县不仅到现在没有任何反应,就连沂城县令似乎也没感觉到问题。只是对典吏迟迟不归有些疑惑,所以才派两人过来催一下。为了验证这个结果,两人将郑老头押了下去,随后又用冷水泼醒了姜吉,同样询问了一遍。两人的答案,几乎完全一致。

    除非官府能未卜先知,提前让两人串好供过来演苦肉计,否则姜吉和郑老头说的应该就是事实。

    确定了这点,陈武和典勇心中大定。

    照现在的速度,两到三天后,大军就能开拔到沂城周围。而到现在沂城县令都没有丝毫察觉,那太平义军的偷袭应该不成问题了。

    沂城的结局,几乎已经注定!

    审完了两个意外抓获的官府差人,陈武和典勇将精力重新放到了义军上。

    南家庄一战过后,陈武的义军扩充到了四千多的人数。按照帝国的军制,这已经是一个旅团了。这是什么概念呢?沂城这样的小县城就不说了,隆山府的城防营,也不过一支千人的轻步兵联队,外加一支百人的轻骑兵大队。哪怕是太平郡的郡城武安,一共也只有两个地方性的警备旅团,外加一个千人的轻骑兵联队。

    单就人数而言,义军几乎已经达到了郡城军力的一半。

    只可惜,看似人多势众,义军中真正有一点战力的仍旧只有两个大队。其他的所谓义军,完全是靠人数壮声势。历史上,这样的农民起义比比皆是。前期打顺风的时候,看似浩浩荡荡,一旦规模大了引来帝国大军围剿,十有八九会顷刻间瓦解。

    陈武对此心里有数,他已经决定,打下沂城后,拿出一段简短的时间来整顿。

第36章 军法从严() 
再度朝东南行进了六里多路后,大军在天黑前完成了扎营。

    有昨天的经验在,这次义军扎营的速度快了不少。趁这段时间,甘兴将抓住的四名逃兵押了上来,其中就包括李三这个李家的长房族人。历数了罪行后,四人被当众砍头示众,尸体全部吊到了营门之外。

    为了给自家子侄求情,李家的族老李冬青在行军中甚至亲自来找过陈武。并且表示,只要陈武能饶过李三一马,李家愿意付出对应的代价。

    他的要求被陈武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想要震慑这些松散的义军,军法一定要从严,而且决不能有任何松口。不然,李家人凭借情面逃过了,那孙家人呢?其他的几个心腹呢?若是众人都跟着效仿的话,陈武制订的军规还又何威慑可言?

    正因此,李三必须死!

    连续两拨逃兵被杀,就连李家族老求情都没用,彻底震慑了义军众将士。

    看着那四个瞧上去满是惊恐的首级,还有李冬青脸色铁青离开大帐的传言,不仅长山镇的老人被义军的森严军规吓到了,就连今天被迫加入的南家庄人,也沉默了不少。然而,这种沉默很快就维持不住了。当发放粮食的时候,所有的南家庄人都被告知,他们的粮食只有长山镇老义军们的一半。

    想要同等待遇也不是不行,下一次战斗时,南家庄的人必须打头阵!

    粮食一共就这么多,南家庄的人少吃点,其他人就能多吃点。因此,这个决定长山镇的老义军士兵是支持的。在救命的粮食面前,平日里两庄的那点交情就不值一提了。而只要有他们支持,南家庄人想乱就乱不起来。要么被饥饿这么吊着,要么被迫踏上陈武的战车,下次战斗乖乖打头拼命!

    南家庄的几个主事人,不是看不出陈武的用心,但他们对此无可奈何。

    在陈武随手为之的权术下,他对义军的掌控开始不断加深。

    按照既定的节奏,又是两天的行军。

    大军以每天十里左右的速度前进,期间再度攻破了一个叫怀庄的村寨,将义军扩充到了近五千人。这一次,南家庄的人果然没能忍住,乖乖做了先锋。接连经历了两战,陈武的两大队步军总算是有了几分义军的气象,跟对手战斗的时候狠辣了不少。虽然战力仍旧不够看,但比起一周前的农民样已经好了太多。

    与此同时,陈武的步弓营也在行军中搭起了一个框架。

    来自南家庄的猎户南宝,加入义军后的第二天就成为了步弓营的头目。尽管这个所谓的步弓营现在还只有一队人,武器更是用猎弓凑数,但有南宝的训练和指点,步弓营内的猎户射术开始缓缓提升。接下来,只要继续往里添人并攻下沂城的武备库,这个步弓营就初具雏形了。

    除了步弓营外,马队也有了一定的长进。

    攻占了南家庄等两个村庄,再加上沿路劫持的小商队,马队再添了六匹马。可以信得过的骑手,一跃接达到十四人。这其中,来自怀庄的宁安,成为了马队的头目。他本是怀庄一户地主的马夫,因为被人诬陷偷了主家的珠宝,被暴打了一顿,要扭送到官府坐牢。恰好第二天怀庄就被陈武他们攻破,救下了他。

    因此,这个马术还不错的青年,成为了整个怀庄第一个主动加入义军的人。

    义军的整体实力不断得到增强,让陈武心情很好。而这个时候,大军也终于行进到了沂城的十里内。

    到了这里,义军行踪暴露的风险大大增加。有姜三和郑老头的前车之鉴,当夜扎营的时候,陈武安排了远超先前数倍的探哨。第二天启程时,派出的马队也外放到了三里之外。路上遭遇的任何人都会被强行拦截下来,反抗者当场格杀!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典勇甚至亲自出马在前面侦查。

    中午时分,义军的大队前进到了距离沂城不足五里的地界。估算了一下距离后,陈武命令义军暂时停下了脚步。

    紧张和不安的气氛蔓延开来。

    很多人都意识到,事关义军生死的战斗来了。

    进攻沂城的一战,是太平义军创立以来第一场真正的战斗,也是足以决定生死存亡的一战。能打赢,义军就有了足够的发展空间。若是在这里失败了,那等待他们的必然是隆山府的疯狂绞杀。就凭这些比流民强不了多少的义军,又没有稳固的落脚地,必然是一战而溃,再没复起可能。

    因此,陈武对这一战很重视,哪怕他心里已经有了十成把握。

    夺城的计划,早在义军创立前就已经想好。由典勇带人扮做商队,突袭夺下沂城的西门。随后,两支轻步兵大队跟上,一支巩固、占领城门,等待后续的义军抵达;另外一支堵住城内驻扎的城防营和武备库。这之后,义勇营的几百人进城,直扑其他三座城门,然后封闭整个沂城。

    掌握了四门,沂城内的几万人就是瓮中之鳖。再被几千号义军的浩大声势一吓,承平已久的沂城必然顷刻间陷入混乱,再没有抵抗能力。

    然而,尽管陈武对攻下沂城信心十足,其他义军却不这么觉得。

    沂城内有两大队城的防营官军,又有真正的城墙。在这些不久前还是普通农民的义军看来,完全就是固若金汤。不仅如此,沂城内的官府和老爷们,可是真正的帝国官员和贵族。一想到要进攻他们,义军心里的畏惧和怯懦就重新冒了出来。这种畏惧,距离沂城越近就越明显。

    就凭他们区区几千个暴民流贼,真的可以挑战一个帝国吗?

    陈武感觉到了士气的低落。

    面对这种情绪,解决的办法有两个。第一,带他们攻下沂城。只要拿下了第一场胜利,义军心中的畏惧就会消散很多,但这点远水不解近渴。至于第二个法子,那就是物资奖励和刺激。

    “将军有令,打下沂城后人人有赏!”

    “步弓营和马队每人赏二十金币,步军每人十五金币,义勇营每人赏十金币。若有表现突出、奋勇作战者,额外赏皮甲兵器一套;畏战溃逃者,按军规定斩不饶!”

    “沂城的粮仓里堆着二十万石的赈灾粮!”

    “开了城人人都能吃饱!那些地主大户的家里,鸡鸭鱼肉应有尽有!就算女营也能不限量的吃三天!”

    一条条消息,被李牛、孙忠等护卫添油加醋的传开,大大鼓舞了义军的士气。

    赶路的这几天,陈武借口余下粮食不多,有意克扣了义军的口粮。两支步军的待遇最好,不仅能吃饱,还有马肉和羊肉可以吃。义勇营的士兵,基本可以吃个九成饱。战力是有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