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之主-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千名义军士兵立即踮起脚跟,翘首朝将台上看去。

    一番装腔作势后,虚云拿起了签筒,熟稔的晃动起来。里面的小机关,配合独门的手法,可以保证摇出任何一根他想要的竹签。不知道多少次替隆山府的贵人们卜卦的他,做这种事已经是轻车熟路。但今天,这签筒却像是灌了火炭一般,拿着烫手的要命。

    这可是替造反的流民反贼卜问前程啊!

    若是消息传出去,这些暴民在起兵造反前请了他虚云卜卦,结果又是吉签,那下场不用多想,必然是被官府打成暴民一党。哪怕他认识不少隆山府的达官贵人,都未必能保得住。之前的名声、财富、地位,乃至小命,全都完了。

    可若是不配合……

    他一边用僵硬的动作摇着签筒,一边想起了早上义军头目威胁他的话。毫无疑问,这些连官差都敢杀的人,会当场砍了他的脑袋祭天。再者,自己撑过这一难后,找机会说不定还能改头换面、觅地再起!

    哪怕有一分可能,都比横死当场强。

    只能这么做了。

    “龙虎道的诸位祖师爷在上,小道也是被这些不要命的反贼们逼得啊。”

    他心神不定的念叨着,小拇指尖在签筒下面轻轻一按,手腕一抖,哗啦哗啦的声音突然停止。惯性作用下,一根青色的竹签被抛了出来,落到了卦桌之前。清脆的声音响起,让虚云眼皮突然一跳。他猛然发现,由于手指比想象的要僵硬,自己刚才用力时稍稍多了一分!

    出来的竹签弄错了!

    几乎是立刻,冷汗就止不住的从背上渗了出来。

    然而,整个校场的人都屏住了呼吸,在等待结果。

    虚云道长深吸了一口气,佯装镇定,缓缓伸手拈起竹签,低头看了一眼,“喜不自禁”的对陈武道:“上上签!大吉!”

    “恭喜将军,此番事皆成,有功!”

    声音不算大,但安静之下,足够前排的义军听清了。当虚云说出“大吉”二字后,前排的义军们不由大喜,放声欢呼出来。不知道谁先带头举起了手中长矛、竹枪,其他的义军也跟着举了起来,放声高呼。却没人注意到,在宣布了结果后,虚云手指颤抖着,将那支代指凶相的竹签偷偷收拢进道袍的大袖中。

    确定没被发现真相,他提到嗓子眼的心重新落下,这才注意到自己后背的道袍整个湿透了,简直像是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

    “龙虎道祖师爷保佑!三清道尊保佑!弟子这里拜谢了!”

    自觉逃过一劫的虚云已经打定主意,这次若能回去,一定要给各路道尊烧上七七四十九柱的高香。

第30章 拔营和火烧长山() 
沂城县衙。

    被一城数万百姓视为父母的沈县令,百无聊赖的把玩着手中的青玉镇纸那是他花了大价钱托同僚从巴陵郡买来的心爱之物。但只要是熟悉他的人都能感觉到,这位沈县令今天似乎有些心不在焉,甚至是焦躁。

    上周派出去的典吏和捕快们,到现在还没动静。两天之前,沈县令就有点急了。只是觉得自己治下不可能出事,所以才耐心等了等。可至今仍旧没有消息,就让沈县令有些不安了。该不会是发生了什么意外吧?

    难道是先前那些袭击了官差、烧了山神庙的贼人又出现了?

    可是,自己足足派出了一队城防营,还是少说十几号捕快。就凭普通的流贼,应该不敢动才对。

    沈县令思来想去,没想出一个答案,于是叫来了自己的幕僚,吩咐道:“派几个手脚麻利的下去,把王典吏他们催回来。”他到现在还认为,下去收税的典吏和捕快们是有什么事耽误了,而不是遇到了叛乱。

    命令发下去,沈县令松了口气。

    可不知道为什么,他心里莫名有些不安。五年前外出打猎,坠马摔断了腿的时候,似乎就有同样的感觉。

    发呆了片刻后,沈县令摇了摇头,重新拿起了手中公文。

    一定是自己的错觉。

    ………

    随着上上签的卜卦结果传遍义军,就连最后排的人也跟着欢呼起来。

    事皆成!

    这个好兆头,给了不少义军强烈的信心。一时间,初创的太平义军倒也有了几分气象。见状,陈武趁机宣布,义军开拔,起兵攻沂城!

    随着他命令一下,太平军缓缓行动了起来。

    马队被陈武分成前后两队,后队殿后、防止有人借落后逃离;前队早早的放了出去,在前面探路。两队步军走在前面,遭遇敌人后随时可以接战。之后就是三千余人、蔓延出数里的义军队伍了。老弱妇人都有,或是背着包裹,或是推着小车,或是挑着担子,拖家带口,以一种极其缓慢的速度朝东南方向进发。

    仅仅是整个动员起来、离开长山镇范围,就用了四五个小时之多。

    很多义军,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者,都对故土有着难以理喻的感情。若不是留下必然会被饿死,只怕就算用刀赶他们也不走。饶是如此,当时间到了正午时分,看到仍旧有几十人死活不肯离开,陈武不得不动用了狠招。

    杀人,是肯定不行的。

    如果只有一两个也就罢了,他不介意拿对方立威。可这里足足有几十人,而且大都是镇子里上了年纪的老人,就让他无法下杀手了。不然落得一个残暴无仁的名声还是轻的,甚至可能当场引得义军内部分裂。

    当然,也许有人会奇怪,陈武为什么会对这点人大动干戈。如果可以,陈武巴不得把这些老人全部抛下。但他们不肯走,很多后辈子侄为了尽孝,也不肯离开。就算勉强逼着走,他们的心也还在长山镇,天知道打起仗来能有多少士气。为了彻底断绝这些人返乡的想法,陈武就算绑,也要把这些人全部带走。

    至于不杀人也能解决问题的法子,《帝国》中还真不是没有。

    “甘兴,带五骑回镇中,放火烧屋!”

    他就不信,一把火把整个长山镇全部烧了,还有人能不走。

    这个命令一下,整个义军立即骚动起来。留守的长山镇老人实在没想到陈武如此绝情狠辣,不由流泪恫哭。很多内心深处想着起义失败后还能逃回来继续生活的义军士兵,也纷纷出言恳求,希望陈武能收回成命。

    “这可是咱们老家,怎能轻易烧毁?”

    “我李家五代的祖宅和祠堂都在这里,若是毁了,九泉之下有何颜面见我李家先祖?”

    “还请陈将军多多宽谅!”

    “这么好的房子,就这么白白烧了实在可惜啊。”

    请求的人比想象的还要多,但这更加坚定了陈武的念头。他一边强行否决了这些人的要求,一边道:“诸位乡亲不必如此,区区一些土屋罢了,等将来义军打下天下,人人有三进三出的大院。就算想要衣锦还乡的,本将也可以拨下钱粮,重修长山。退一步讲,若是义军败了,众将士全都要被抄家灭族,纵然有房子又有何用?”

    这番话,让义军上下默然,只能眼睁睁看着甘兴他们一把接一把的火点燃了房屋。太平镇本就大旱三月,再加上今天难得起了点风,火势很快蔓延了开来,一发不可收拾。

    一道道的浓烟冲天而起,远在几里开外都能看得见。

    “夭寿啊!”

    有被火势逼着退出镇子的老人,痛哭流涕的骂了出来。可就算再忿恨、再不甘心,想要挽回也已经不可能。

    在激起了不少人不满和反对的同时,陈武的这把大火,也彻底断了义军的念想。最终,这些长山镇人只能三步一回头的,在马队的驱赶下,恋恋不舍的离开了世代生活的家。当这一步迈出后,这些义军终于跟过去的农民身份诀别。只要再经历一场战斗和杀戮,手上见了血,他们就会迅速演变成真正的义军和暴民尤其是义勇营和精心组建的两支步军大队。

    到那时,他们才会成为陈武可用的力量。

    因为火烧长山耽搁了太多时间的缘故,第一天的行军,大军只往前行进了六七里路。

    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频发,走散的、掉了包裹家什的、小孩摔破了腿的、推车陷坑里断了轴的……早有预料的陈武,做了一些针对性的准备,并赶在下午四点之前就命令义军停止。随后,两队步军另寻平地扎营、安排岗哨。义勇营的人则配合帮忙,并在陈武和典勇半教学、半督促下挖了一道防骑兵的壕沟。

    妇人和婆子们开始收拾家伙、埋锅造饭。

    头一次经历这种事,义军看上去显得十分混乱。这时候要有官军杀来,不要多,只消沂城那仅有的四队骑兵,就能将这三千多人彻底冲散。陈武也知道这点,所以才刻意让步军和这些普通义军的营盘分开。这样就算真的有人夜袭,顶多也只是击溃这些老弱妇人。义军的真正兵力,并不会受到影响。

    为了保险,所有的粮草兵械车马等,也都寄放在步军的营盘中。

    值得一提的是,这样做不仅仅是为了防范可能受到的袭击,还有一个不能说的用意。

    那就是,人为的在义军中划分出两个群体!

    现在才第一天,还看不出什么情况。随着义军群体扩充,精锐的义军会逐渐享受到更好的待遇。普通的义军待遇会越来越差,人身安全也始终没有保证。时间久了,两个阶层就会自然产生矛盾甚至对立,更有利于陈武对义军的掌控。此外,这样也能集中有限的资源,打造出一批能战的精锐。

    自始至终,陈武都对帝国军队的战力有清醒的认识。流民的数量再多,也架不住骑兵师团的一个冲锋!

    这一夜,并没有出现什么异常。

    几个想要连夜逃走的义军士兵,被巡夜的岗哨发现,等待他们的是斩首示众。天刚明、义军还没拔营的时候,又有一支小型的商队路过附近。被陈武和典勇带马队追了上来,射伤数人后,成功震慑这支小商队,将他们连人带货全部抓回,强行充入了义军。

    一直到上午十点左右,收拾完的义军才再度开拔。

第31章 共襄盛举() 
如此低的效率,跟帝国的正规军队简直没法比。陈武可以理解,但却有点难以忍受。

    奈何,几千号人,其中又有很多老幼病弱,不可能凭他一人的意志就突然快起来。不止一次的,陈武产生了将这些老幼抛下的念头。但他也知道,现阶段这么做,只会立即让义军分裂。而且,到了攻占隆山甚至是太平郡郡城的时候,老人也是有用的。

    事实如此,不能忍,也只能忍了。

    “报将军,再往前不远就是南家庄了。”

    下午两点左右,一名马队的骑手疾驰回来,跳下马汇报了前路的情况。

    “南家庄?”

    从接受的前主人记忆中,陈武迅速回忆起了南家庄的情况。比起有三四千人的长山镇,南家庄是个只有百余户、约六七百人的小村子,也是前往沂城必经的村落之一。没有任何犹豫,陈武就做出了进攻的决定。原因很简单,一来南家庄的人有可能抄近路前往沂城报信;二来,陈武也想利用这个机会,磨练一下义军,让他们见见血;最后就是,太平军需要流民,很多很多的流民!

    比起沂城,南家庄可谓不值一提,正是适合义军第一战的对手。

    命令下发后,义军大队开始加速。陈武将返回报信的马队重新派了出去,让他们监视南家庄的村口,任何企图前往沂城方向的人都会被劫杀。

    “攻打南家庄?”

    消息传开,义军上下免不了又有些震动。毕竟这个村子离长山镇太近,平日里来往很多,亲家之类的也不少。不过,几天来的整顿并不是没有效果。在两大队步军和义勇营的带队下,三千多名义军还在坚定的朝南家庄开进。

    “大人,你找我。”

    接到陈武的命令,甘兴从步军的第一大队小跑着赶了过来。

    陈武点了点头,叫他附耳过来,叮嘱道:“早上开拔前,虽然杀了两个逃兵,但我估计吓不住所有人。待会打起南家庄,一旦局势乱了,说不定还会有人跑。你亲自带一队义军守着,不管是谁,只要敢逃,抓住后一律当场处死,傍晚扎营时尸体吊在外面示众!”

    这可不是个好活。

    杀人可是要得罪人的,何况甘兴不是本地人,本就比较受排斥。但被陈武吩咐后,他没有二话,当即就答应下来。

    这份干脆,让陈武非常满意。

    他拍了拍甘兴的肩膀,温言道:“好好做,步军第一大队的队副还空着呢。”

    仅有的两个轻步兵大队,名义上是由陈武和典勇统帅,并没有任命大队长。但大队副这个位置,还一直空着没有任命呢。倘若能坐上这个位置,将来只要义军扩充,几乎是立即就能转正。

    甘兴听懂了陈武的允诺,也明白这个队副的价值,顿时干劲十足。

    看到这个甘定府的流民兴奋离开,陈武不由满意的点点头,轻踢了一下马,让它小跑起来赶上了义军的速度。

    半个钟头后,太平义军的主要战力义勇营,率先抵达了南家庄。

    几名骑手突兀的堵住了村口,随后又有几千大军行走扬起的烟尘,让南家庄的人早早察觉到了危险的降临。由于这几年世道比较混乱,时有贼人横行,南家庄自己出人筑了一个土围子。等陈武的步军抵达时,南家庄的土围子已经大门紧闭,几十号青壮手持棍棒菜刀之类,站到了土围子的墙上严阵以待。

    眼前看到的一幕,让他们十分震惊。

    义勇营的几百士兵也就罢了,也就比普通人稍微强点。作为精锐被重点训练的两个大队步军就不同了,停下来稍加整队后,队列已然颇为齐整。虽说衣着混乱,但人人带着武器,过半装备着刀枪长矛。在陈武看来,这样的战力连炮灰都算不上。可在这些没见识的南家庄人眼中,已经是不得了的兵力了。

    这是哪来的巨寇,要洗劫南家庄?

    看到更多的人从远处围了上来,土围子上的老少一个个脸色煞白,不知该如何是好。不过,有一点他们可以肯定了,来的这些人似乎想攻打南家庄。

    在这之前,没弄清这大队人马的意图,南家庄人不敢胡乱派人,以免误报军情引来官府怪罪。现在意识到来者不善,趁义军还没有完成合围,土围子上用箩筐放下了两人,想要骑马前往官府报信倒不是说他们不想派出更多人,而是其他的马都在不久前被官府征调走了。就这仅剩的两匹,还是花钱买通了经手的衙役头目,私藏下来的。

    现在,这仅有的两骑,已经成了南家庄的希望。

    只可惜,若是赶在陈武的马队堵门前就当机立断求援,他们说不定还有一点机会。可现在,那两人才刚放下不久,就被义军发现。

    其中一人,还没来及脱身就被当场围杀。

    另外一人虽然见势不妙,打马狂奔,但典勇亲自追了上去。他的青骢马不管是速度还是爆发力,都远胜那人的老马。几乎是顷刻间,就追近到了百二十步的距离。

    只一箭!

    手松开弓弦的下一刻,那人坠马摔下。

    土围子上的南家庄人,看到外出报信的两人无一幸免,顿时惊慌绝望起来。他们唯一还能指望的,就是通过谈判给些银钱粮食,然后仗着土围子让这些贼人知难而退。想必,这大队贼人也看不上南家庄那一点半点的家当。

    可就在这时,土围子上的南家庄陆续有人惊呼了出来。

    “老李叔,怎么是你?”

    “这不是孙家兄弟吗?”

    “那是长山镇王二家的小子啊!”

    随着一个个眼熟的人被叫出来,南家庄的人很快意识到,这几千号的贼人,竟然来自附近的长山镇!

    究竟发生了什么?

    所有南家庄人的心中,都浮现了浓烈的疑惑。

    前几天长山镇的异常,他们也隐隐有所感觉,但事不关己也没太放在心上。但今天,这些长山镇的人居然人手持刀带枪,企图攻打南家庄,他们就没办法视若不见了。难道有哪家的巨寇攻破了长山镇,强逼他们入伙?

    一些南家庄人,最先想到的就是这个。

    也不是没有人嘟囔,说是长山镇人要造反,奈何根本没人相信。

    说造反的,一定是失心疯了!帝国三百余年的赫赫威名,已然深入人心,让他们压根就没忘那上面想。可是,除了这个,他们又没有其他理由可以解释,只能疑惑的大声询问起已经将庄子合围的义军。

    “南家庄的人……”

    不少被土围子上认出来的义军士兵,神色都有些复杂。要他们对曾经的近邻动手、而且还有很多来往和亲戚,对义军来说实在是一个挑战和心理障碍。一些义军甚至在后面逡巡不前,大有让别人先上的意思。

    陈武也不着急逼他们动手,确定完成合围后,派孙忠独自上前。

    在土围子上南家庄人的警惕中,孙忠大声报出了来意:“……陈将军创立太平义军,欲起事讨伐沂城的狗官和酷吏。今路过南家庄,请诸位与我们共襄盛举!之后攻破沂城,夺回被贪墨的二十万石赈灾粮,必然有你等一份!”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一箭射退了回去。

    南家庄的人,被孙忠的话吓坏了。

    他们没想到,长山镇的这些人真的造反了。在本能的促使下,一名隐隐被南家庄人簇拥在中间的猎户便抽弓射了一箭。因为怕真个激怒下面的义军,他这一箭刻意偏了三尺,只射在了孙忠的脚边。

第32章 进攻南家庄() 
这带有警告意味的一箭,还有狼狈退回来的孙忠,足以说明南家庄的态度。

    对这些人的反应,陈武并不感到奇怪。现在帝国的统治还没到末期,造反本就很难成功,他也只是靠着对历史大势的熟悉强行为之。指望大军一到,南家庄这样的土围子自发开门迎接义军,那是想都不用想。

    不过,那名射箭的猎户,倒是引起了他的注意。

    刚才的那一箭,不管是手法、力道、还是准头,都相当不俗。陈武和典勇虽然有着不错的箭术,典勇更是宗师级的水平,但两人一个义军统领,一个大将,要忙的事太多,不可能事事亲为。陈武需要一个箭术不错的人,帮他暂且统领、训练勉强只有一个雏形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