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之主-第1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的被动,注定了第一警备旅团没有了孤注一掷的成功可能。

    于是,高达州只能一边哀叹,一边无力的坐看登州和乌山的联系被切断。太平军大军在乌山城下有条不紊的布置,随后率先开始了填河作业。

    这将是一场自攻克武安以来,最漫长的一场攻城战。

    原因很简单,以往的攻城战中,太平军之所以能够很短时间破城,要么是有特殊情况可以利用,要么就是欺负城内守军兵力不足,强攻消耗,然后快速破城。但这一次,面对严防死守的乌山府,太平军真的没有任何空子可以钻了。

    首先,乌山府城内守军是足够的。

    除了一千五百官军外,这几个月来乌山府自己还着手训练了一千民壮,并且配发了武器盔甲。在守城战中,这新训练的一千人未必就比太平军的新兵差,甚至可能犹有过之。

    这意味着,城内可能有两千五百官军,比起鱼阳府的六百人足足多了四倍。

    其次,乌山府内还有八百骑兵!

    太平军以往的攻城中,几乎所有守城一方都没有骑兵在城内。即便周围有骑兵在游曳威胁,陈武也做出了种种针对手段,威胁并不大。但这一次,因为周围已经没有可供骑兵驻扎、补给、提供情报和掩护的城镇,乌山府把骑兵放入城中,并且没有封住城门洞。

    这意味着,太平军攻城之时,时刻都要提防八百骑兵从城内杀出,突袭一阵后迅速撤回城内。

    没办法放手进攻,对太平军无疑又是一大影响。

    两方面的原因,决定了乌山这一战的过程。

    陈武对此有足够的心里准备,所以再三叮嘱太平军,进攻乌山之时一定不能求快贪急,而是放慢节奏稳扎稳打。太平军的格局,放到整个帝国版图上是不能拖太久的。可放到松江郡一地,却完成了对松江剩余官军的分割包围。守城的乌山孤立无援,太平军在大军兵临城下的时候,后方还有鱼阳、池上、封城三府在源源不断的提供人力物力。

    只要松江郡的小局面,能够赶在整个帝国的大局面之前完成,太平军就是胜利者。

    在陈武的这种思想指导下,太平军的攻城步调非常稳固。谨慎的消耗后,花了三天时间填了护城河,然后开始试探性的进攻。由于时刻有防备城内骑兵反打,乌山府内的守军其实是很难受的。骑兵的两次出城战斗,虽说成功杀伤了不少太平军、拖延了攻城进度,但自身也损失不少。

    这种僵持对耗的局面下,陈武只消让手下大将每天轮番组织进攻即可。他自己大胆放权,抽出超过一半的时间,开始统筹三府的的资源调动、人才招募、军力扩充。

    除此外,他还在筹备另外一件做好了有希望让登州不战而下的事。

    封锁清江水道!

    松江因为其地势缘故,除了大宗粮食有一部分要南下运往天南郡,供给南峰要塞的天南军团外,其余出产的所有货物,几乎都要往北发货。一部分通过陆上的大青关出货,一部分通过清江水道运往东海郡,再从东海卸货转运。

    只控制大青关的话,登州的豪商和商会们必然会设法改走清江水道。可若是在掌控了大青关的同时,也将清江水道用铁链横江封锁呢?

    陆上水上一并入手,就等于掐住了松江郡的商道命脉。

    登州那些天下闻名的富豪和商会,被控制了主要的出货渠道,会不会急的跳脚?

    如果他们支持松江总督,陈武就对他们征收高倍的赋税,甚至直接禁止他们商队通行。只要时间稍微拖的久一些,仅靠这一招,就能把他们逼得投向太平军的怀抱。

    若是整个登州府内的商人势力抛弃了官府……

    陈武已经预料到最终的结局了。

第225章 太平军的用意() 
乌山府的江姚县。

    横贯了半个松江郡的清江水道,就是从这里流出松江,然后向东汇入大东洋。从登州附近发的货,走三百里清江水道可以轻松抵达东海郡。或者顺流直下抵达出海口,走海运贩卖往东大陆其他国家;或是在半途卸货,走陆路发往帝国全境。

    这条堪称松江郡的黄金水道,给清江的沿途提供了难以想象的便利和好处:捕鱼、灌溉、客运,以及南来北往的大宗货物运输。

    松江总督,对这条水道的利润当然也是垂涎万分的。专门在江姚县的清江水道上设立了巡查营和收税的水上关卡,企图像大青关一样对水上运输收税。但很可惜,这道税卡和水门从成立以来,就被登州的各大商会联手掌握在手中。

    尉迟昌亲自任命的巡查官,被下面的人架空了。具体的收税和账簿,也基本掌握在各大商会的手中。虽说为了顾及帝国的颜面和尉迟昌的总督身份,商会和部分参与的世家没敢做的太过分,每个季度都会定期上缴一笔款子,但在他们的管理下,实际交的赋税顶天了只有全部的三四成。

    这还是尉迟昌派亲信去实地调查过,跟登州本地豪强发难过一次后的比例。

    若不是因为清江水道的运输能力有限,再加上不是所有货物都适合走水运,只怕商会和豪商们会进一步压缩大青关的陆上运输。

    但是,这一切的局面,从太平军席卷了松江郡三府,并且大军包围乌山之后就不同了。

    随着江姚县的县城被攻克,一支规模在两百人的偏师奉陈武命令,抵达了江姚县的义安镇。看的出来,这个拥有三千多人口,位于松江郡最北面、纬度基本跟大青关相同的镇子,并没有受到动乱的影响。见两个百人大队的太平军全副武装抵达,甚至一度误以为他们是江姚县派来的官军。

    直到太平军毫不客气的接管了义安,镇上的人才恍然明白过来,这伙贼人就是清江上往来船只传的沸沸扬扬的“太平匪军”!

    消息传到义安镇两里外的水上关卡,负责收税的巡防营统领和巡查官大吃了一惊。

    他们倒是一直有关注太平军的事,但这个时候,太平军不是忙着进攻乌山府城吗,怎么突然跑到义安这地方来了?

    隶属于总督尉迟昌的巡查官,和登州本地势力合力安插的巡防营大小头领,陷入了惊慌和争执中。

    一个要求过去平叛,另一方面坚持认为自己只是在清江水道上设卡收税的,说什么不愿夺回义安。还没等他们争出个答案,又有消息传来,两个大队的太平军已经气势汹汹朝这边赶了过来。

    巡查官和巡防营的大小头领们说不出话来了。

    他们这才警觉,这支太平军的偏师很可能就是冲着他们来的。

    这支设卡的巡防营,一共也只有百余人,外加十几艘在清江上穿梭的小船。平日里除了仗着官威收税外,并没有太多需要动武的地方。普通百姓不敢跟他们对着干,而那些大商会的船队本就是他们的主人,更不会硬来。再加上天高皇帝远,没人管着,久而久之,这百余人的巡防营连偶尔出现的水匪都未必能打过。

    更加不用说面对数量足有自己两倍、横扫松江的太平军了!

    巡查官拿眼睛看了看巡防营头领,默契的互换了一个眼神:跑?

    两边心领神会。

    既然打不过,那就只能跑了……

    路上已经不安全了,义安镇距离清江水道也就两里多路。再加上消息传过来的时间,这会差不多已经可以目视远处的太平军了。几位立场不同的老爷们这会没有了先前的对抗和龌蹉,各自带了心腹跳上了小船,逆流往清江上游划走了。

    临走的时候,还顺便抢带了一些平日搜刮积攒的财富。

    看到领头的都跑了,清江巡防营剩下的士兵更加没有了斗志,做鸟兽散,纷纷跟着逃跑。有的惊慌失措下不知道该往哪走,迎头撞上了太平军的偏师,直接被俘虏。仅仅一炷香的功夫后,巡防营和这道清江水上关卡就完整落入太平军的手中。

    或许是提前被运走了一批的缘故,巡防营内剩余的税金并不多,折算起来也就几千枚金币的样子,这还包括了从逃跑士兵身上搜出来的。但太平军专门从乌山赶到这里,可不是为了这点钱。按照陈武的要求,他们迅速开始封闭清江,彰示太平军的主权!

    这道水上关卡,从两岸各自有十几米延伸到江里的栈桥,下面有大量木桩打入江底做根基。在栈桥两边,有沉重的轮盘可以将江底的铁索拉起。一般来说,只要有巡防营的小船停在这里收税,往来的商船自然会停下交钱。而且频繁的将铁索拉起,会大大加快铁索的锈蚀速度。

    正因此,清江巡防营一般只在特殊情况下才会将铁索拉起,彻底封锁江面。

    此刻,看到三根铁索相继封住清江,从登州方向过来,正要顺流而下的一批船队傻眼了。他们不得不紧急靠岸下锚,然后派了小船滑向这边,询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在船员们的印象里,也就三年前抓捕一批水匪的时候,巡防营的人才把铁链拉起。难不成,现在又有水匪了?

    “这里已经被太平军接管,封江是上面的意思,我们只是奉命而为。”

    “什么?你问要封锁几天?少则三天,多则五天,我们也说不准,各位请回去耐心等待通知吧。”

    “呦呵?怎么着,想动武?”

    跟往来的船队解释了一番,有的船队听说这里被太平军掌控,无奈选择了抛锚等待。也有一些船主极为愤怒,下意识的想要动手,立即就被太平军拿刀架住了脖子。两边的栈桥之上,还有步弓手带了弓箭,遥遥指住了他们。有杀人的羽箭,也有绑了火油棉用来烧船的火箭。两百军士坐镇,不信这些船队能翻了天。

    “各位军爷,有话好说……”

    看到太平军当场就要翻脸,这些往日在清江水道上横行惯了的船主,这才意识到局面已经不同了。有圆滑老道的船主立即就出来替朋友道歉、圆场,见状,得了叮嘱的太平军士兵也不真个动手杀人,只是警告了一番便将他们赶离。

    受此影响,短短一天时间,清江上下游等着过江的船队就排起了长龙。

    有些后来的船主搞不清情况,再度过来询问太平军,甚至试图行贿。然而,陈武从沂城起家时,就因为此事先后斩过好几批人,军纪的森严可是用血染出来的。奉命赶来的太平军士兵根本不敢收,重申了态度。

    船主们终于无计可施了。

    一些只是坐船探亲、或者货物不着急运输的还好,等上几天也无妨。但有些快到了交货期限的船主,步不乏有急的上火、甚至焦虑过度一夜病倒的。一些在登州那边有足够背景的大商会船队,不得不派人上岸,用陆路把太平军封锁清江水道的消息紧急传了回去。

    最迟到封江的第三天早晨,整个登州的上层圈子就已经知道了铁索横江的消息。

    一时间,所有的豪商、商会、以及在背后投资的贵族和世家,对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都是又惊又怒。

    太平军到底想要干什么?

    如果是为了攻打乌山,跟封锁清江水道没太大的关系啊。而那些控制了清江巡防营关卡的太平军士兵,偏偏又不说明理由,甚至连准确的放行时间都没有。

    难道就是单纯为了掐断松江的商道?

    说不通!

    毕竟,大青关也是重要的商道,太平军却并没有关闭。两边的区别对待,是为了说明什么吗?

    作为松江商会的领头人之一,池封商会的会长池开锋,为了这件事亲自登门拜访了豪商周家。

    这两家,基本上都是登州城内最顶级的势力。百年下来,在登州本地通过姻亲、利益交换等手段,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看似只是商人,实际上跟很多世家、中高层的官员都有联系。再加上本身拥有的惊人财力、人力,除了比不过开国的八大门阀外,在地方上绝对能够撼动一方。

    但这样的势力,面对被封锁的清江依旧无可奈何!

    他们尽全力动员后,倒是不怕两百步军,但之后呢?

    太平军的军力,只怕早已经过万了!

    为了这事,触怒极有可能在不久后掌握松江的太平军?

    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两家是绝不会那么做的。

    何况,水道被封锁个三天五天,乃至十天半月,对他们都起不到伤筋动骨的危害。两家真正想探讨的,是陈武这么做的目的。

    不过,后续的消息很快传来,让大伙松了口气。太平军在第四天早上毫无缘由,又把横江的铁索重新放下了。然后接管了巡防营和水上关卡,像陆上的大青关一样开始收税!

    这一次,所有船队都一视同仁,哪怕大商会的船队也没有了优待。

    按正常的比例缴纳赋税,无非少挣一些不义之财,对于商会的影响不算大。但前后这番看上去似乎多余的举动,却让池开锋和周家人真正明白了太平军的意思。

    “问题麻烦了。”

    一些同样读懂了太平军用意的商会,不约而同的陷入了纠结和苦恼中。

第226章 未遂的叛乱() 
鱼阳府城,城守府附近一处不起眼的民居。

    自从太平军攻克鱼阳后,这里被选成了军情处的临时落脚点。西侧的四间厢房,也随之被改造成了暂时关押、拷问可疑嫌犯的牢房。从昨天开始,这里就一直传出了拷打声和满是痛楚的哀嚎。

    “说不说?”

    军情处讯问科的两名大汉,正拿着浸了盐水的皮鞭奋力抽打着被拷在墙上的男子。

    他的身上,到处是被鞭打拷问的伤痕,看上去极其可怖。在一整夜外加半天的询问后,哪怕眼前这个人意志非常坚定,也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坐在此人前面不远的甘兴,冷冷的看着手下讯问这个犯人,脸上明显有些不满。

    太平军的军情处,底蕴到底太薄弱了。若是换成帝国的刑讯老手,或者阿曼王国黑衣卫那帮没人性的家伙,只怕几个小时就能让眼前这人吐口。但太平军的军情处抓到他后,硬是用了几倍的时间,才勉强达到效果。

    “快说,都是谁指使你的?”

    负责刑讯的大汉擦擦汗,再度抽了十鞭。

    “……早晚要被灭九族的反贼,我呸!”

    男子明明已经不行了,硬是用最后一分力气,狠狠骂了一句。

    甘兴终于忍不住了,把另外一边刚刚结束、成功询问出的记录抛在桌上,冷哼道:“孙红先,看来你是不见棺材不掉泪了。”

    被打的快昏过去的男子猛的一震,眼里露出吃人一般的凶光,怒道:“你怎么知道我名字的?是马磊!一定是他!他开口了!”

    看到孙红先有了剧烈的反应,甘兴知道这件事对他打击很大,趁胜追击道:“他什么都说了,包括你的身份、来鱼阳的目的……还有你的妻儿和老家地址!”

    听到甘兴就差没直接点明的威胁,男子身上不知道从哪冒出了力气,猛的挣扎起来,大骂道:“卑鄙无耻的反贼,休想对我家小动手……没用的,他们在登州城内,你们打不进去的!永远打不进去!”

    “无知。”

    甘兴冷冷吐出两个字,用怜悯的眼神看向他,道:“我太平军连太平郡的武安都能打下,为何打不下登州?何况,要灭你家人,何须大军打入。只要两三刺客潜入,便可轻取你家老小十三口。”

    “你敢!”

    男子大怒,脑门青筋鼓起,但身体的虚弱和无数伤口却提醒他,自己才是阶下囚。那股怒气过去后,他清楚的意识到,对方的威胁是真的。太平军不仅敢,而且完全有能力干掉他的家人。

    登州的官府,根本不会在乎一个帝国军情局在本地招募、发展的普通军官。更不可能派出大批护卫,时时刻刻护卫他的家人。

    “你的决定,可是关系一家性命……想清楚了。”

    拿捏住了他的命脉,甘兴有恃无恐。

    这个受了登州官府指派,潜入鱼阳联系本地敌视太平军的豪强,企图发动叛乱破坏稳定的家伙,一定会乖乖吐出他知道的东西。

    至于跟随他一并潜入的副手马磊,虽然也知道不少东西,但只负责帮忙和打掩护,对具体计划所知有限。也正是因为这样,甘兴才会将主要的突破口放到孙红先身上。他有种感觉,这家伙一定是条大鱼。

    “我说!”

    被拷打到了濒临崩溃的边缘,只靠着一口气还在死撑,现在又被人拿一家老小做威胁,孙红先最终还是选择了屈服。

    虽说背叛了帝国,让他心里感到很羞愧,但这样可以免于太平军的拷打,家人安全也能保证,甚至事后还能得到重用和富贵,让他说出那两个字的时候心中轻松了不少。

    “早这样识趣不就完了么?”

    甘兴淡淡讥讽了一句,随后问了第一个问题:“谁派你们来的?一共有多少人?具体目的是什么?”

    因为焦急,说是一个问题,甘兴却一口气发出了三个提问。

    孙红先先要求喝了些水,缓了几口气后,有了一些力气,这才理了理因为严刑拷打而混乱不堪的思绪,道:“是护军将军高达州出面,帝国军情局在登州一个负责人‘老黑’负责主持的。前往鱼阳这边的,就我跟马磊两人。池上府和封城或许另有派遣,但我不知道。具体目的是,设法制造动荡、策划叛乱,拖延太平军的进攻。若是可以,最好能将正在攻打乌山的太平军主力逼回来。”

    这个结果,并不出乎甘兴的预料。

    他拿起笔,在纸上用歪歪扭扭的笔迹写着什么,又问道:“那么,在鱼阳府的计划呢?你潜入之后,先后做了些什么?”

    “化名潜入鱼阳后,我跟马磊先打探了一天的情况,然后联系了鱼阳府内几家贵族和豪强。之后,设法接触了几名被你们招降的前帝国士兵……之后就被你们的人抓了。”

    露出一个难看的苦笑后,孙红先不等甘兴催促,就识趣的把联系的几家势力逐一报了出来。

    结果让人有些触目心惊。

    “鱼阳的李家、楚家、严家四兄弟、朱三商会……嘿嘿,连卫子詹都答应了?”

    甘兴怒极反笑,这些势力,从鱼阳的贵族、****的豪强、地方商会,三教九流都有。如果说前面几家对太平军本就敌视,只是平日里不敢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