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之主-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简介:一言以蔽之,这是一个穿越的玩家,利用十三年游戏经验锲而不舍造反的故事。详细点说,就是倒霉的主角穿越到了游戏世界,结果好死不死的附身到了一个快要饿死的穷鬼身上。为了活下去,他不得不到处拉人造反。只要锄头挥的好,没有帝国挖不倒!
 64269

第1章 穿越() 
大陆历671年夏,乾元帝国。

    在虚拟战略游戏《帝国时代》中,这一年被称为动荡之年,也是游戏开服、玩家们进入的时间点。至于乾元帝国,则是东大陆最大的帝国,是很多玩家创建角色后的首选势力。陈武也是其中之一,并将出生点设置在了帝国二十郡之一的太平郡。

    可他从没想到过,有一天自己竟然穿越到了一个跟游戏一模一样的世界。

    那已经是一个多月前的事了,当时《帝国》已经平稳运行了十三年,即将进行一次开服以来规模最大的资料片更新。更新完成后,火器的开发将会得到允许,世界逐渐从冷兵器时代进化。但这一次被万众瞩目的更新,不知为何出了大问题,导致服务器数据全部清零,直接回档到了游戏初始的时代。

    正在游戏仓中的陈武,也在完全摸不着缘由的情况下穿越了。

    用了三天的时间,陈武弄清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神奇经历。他很快发现,有两个消息摆在了他的面前。一个坏消息、一个好消息。

    好消息是,穿越的时间和节点,都跟游戏开服时的一样。

    仍旧是乾元帝国的太平郡,甚至连具体的出生点都完全相同隆山府治下的长山镇,一个帝国东南部、人口只有几千的穷乡僻壤。这意味着,他进入游戏后在新手村的很多信息都能用。

    坏消息是,他很穷!

    准确的说,是穿越后附身的这个人很穷。在游戏中属于那种没人气、没任务可挖,没存在价值的三无npc。家徒四壁不说,粮缸里存的粮食更是少的可怜,哪怕掺了糠菜和榆树叶,顶多也只够吃半个月。这样的窘迫境地下,玩家们所掌握的信息完全没有任何用武之地。摆在他面前的,首先是在灾荒中活下来。

    这让陈武一度非常沮丧。

    他发现,自己穿越错了地点或者时间!

    太平郡的情况,本来是没那么差的。

    由于地处南方平原,又有龙泽河灌溉,在帝国成立后的三百多年里,太平郡一直是帝国的五大粮食产区之一。可按照游戏中的背景,先是三年前发生了一场席卷全郡的蝗灾。光那一年的粮食绝收,就给太平郡带来了沉重的压力。虽说帝国开仓救济,再加上太平郡向来富足,倒也勉强撑了过去。可没等太平郡上下几百万人缓口气,今年又紧接着大旱,赤地千里,顿时将情况推到了无以复加的恶劣境地。

    陈武所在的隆山府长山镇,相对来说还算好的。

    作为太平郡的四府之一,隆山府水网密集,又濒临南方的大泽郡,旱情多少还要轻些。同是四府之一、位于隆山府北面的甘定府,可是整整三月滴水未下,庄稼颗粒无收。由于积蓄大都在前年的蝗灾中被耗光,甘定府的人开始大片逃亡。

    三天下来,光陈武就看到了好几批来自甘定府的流民,不乏有人在卖儿卖女。

    游戏中呆了十三年,比这更凄惨十倍的景象他都见过。由于《帝国》的高虚拟度,看上去跟真实世界没什么区别。面对这些可怜的人,陈武已经能做到无动于衷的地步了。又或者,以他现在的身份,就连独善其身都办不到,又如何能兼济天下。

    他穿越后附身的,只是一个出生在曾经的新手村【长山镇】的普通乡民,祖上八辈就没阔绰过。不仅如此,就连亲族也没有,唯一能帮衬的只有家族的几个表亲,而且同样都是贫困的乡民。

    这样一个身份,又身无长物,在贵族和世家阶层森严的帝国,能干得了什么?

    别说凭一个玩家的经历和十三年的先知先觉做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了,就连生存下去都是大问题。花了些时间熟悉了长山镇的情况,又进行了简单的尝试后,陈武无奈发现,两个世界虽然完全一样,但一些游戏中开发组特地留给玩家赚钱的小窍门,这里却行不通。然后,没给他更多时间,粮缸里的粮食就彻底见底了。

    熟知帝国未来历史的优势,在这个旱情日益严重的穷乡僻壤,并不能帮他任何忙。为了不至于饿死,他不得不托了一点关系,进入了长山镇唯一的男爵开办的采石场,靠出卖体力赚一点粮食。

    采石场的活很枯燥也很辛苦,是曾经的玩家们公认的十大最不可能接受的职业之一。动不动要被扣钱不说,挨管事的鞭子更是家常便饭。那可是浸过盐水的,一鞭子抽上去,必然会在背上留下深深的血痕,火辣辣的疼,就算伤口愈合了仍旧会留下难以消除的印记。

    但陈武实在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先靠这个门路活下去。

    《帝国》中,饿死的玩家还能复活。在这个世界,他可没有系统大神的照拂。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他穿越后附身的这个人是个地道的乡民。多年的劳作,让他有了一副强壮的身体,还曾跟从军战死的父亲学过一点武艺,好歹留了一个底子。不然的话,陈武是真没有信心能够在采石场撑下去。

    半个月的时间,就这么艰难的捱过来了。

    “这样的日子,到底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吃力的将背上的石块搬到山下后,从摆着一副死人脸的监工手里领过一个签子,陈武总算松了口气。趁磨磨蹭蹭往回走的间隙,他忍不住叹息一声。穿的草鞋,已经磨的破破烂烂,该想办法换一双了。而半个月下来的沉重劳动,让他脚上起了好几个血泡,一走路就疼的钻心,还有背上的几道鞭伤!

    哪怕他的身体底子很不错,到现在也实在撑不住了。而且,来自另外一个世界、曾经在东大陆上叱咤风云的灵魂,也让他没办法像其他采石场的劳工一样忍耐。

    这种身体和心里上的双重煎熬,才是最要命的。

    比起刚穿越、弄清处境的那会,他整个人明显萎靡了不少。

    该死的穿越!

    该死的旱灾!

    如果没穿越,他现在应该还躺在游戏仓中,跟随超级公会【神话】的几十万大军和更多的玩家军队,跟太阳王朝的那些有狂热信仰的东征军厮杀吧。即便退一步,没有这场几十年一遇的旱灾,以太平郡的富饶,他这个普通的乡民也不至于连一点存粮都没有、被迫要来采石场做工。

    “行了,收工了收工了!拿着你们的签子,去管事的那里领钱。”

    “明天记得准点上工,来晚了的照例扣一签!”

    这时,随着太阳接近落山,采石场的监工们得到示意,大声嚷嚷起来。

    仿佛突然之间,原本沉寂的、像是一个迟缓运作机器的采石场,顿时变得有了生气。麻木不语的劳工们松了口气,三三两两的凑到了一起,讨论着旱情、讨论着几乎不可能有的收成、讨论着北面来的甘定府流民……来到了采石场的管事面前,在他腆着肚子、趾高气扬的斥责中,领到了今天的薪酬。

    五个铜币……

    相当于半个银币,二十分之一个金币,还真是少的可怜啊。

    对那位受封于长山镇、掌握了镇上唯一的采石场和粮铺的男爵大人来说,这点钱只怕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吧。穿越前,陈武曾经以玩家的身份跟他打过交道,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出手阔绰、爱充场面,每个月光花销就要几百上千金币。

    要是穿越时能附身到这位男爵的身上……

    他心里再度叹息一声,抛开了不切实际的想法,排了几分钟的队,从采石场管事手中领到了五枚满是油渍的铜币。在手里抛了抛,小心翼翼的揣进了怀里。

    今天的晚饭,看来是有着落了。

第2章 生死存亡() 
采石场位于长山镇的西南。

    陈武住的地方,在小镇的另外一角,每次下工之后,还必须艰难的跋涉七八里的泥路,横穿小镇,才能回到自己的住所。

    对在另外一个世界生活了二十多年的陈武来说,长山镇的生活完全就是一种煎熬。可游戏中十多年的经历让他知道,这个大陆上的下层农民,祖祖辈辈过的都是这样艰辛的日子。唯一不同的是,没有天灾的时候,他们能稍稍轻松一些,至少不至于挨饿。

    一路吃力的走着,陈武赶在天黑之前走进了小镇。

    “甘定府过来的流民又多了……”

    看着衣衫褴褛、有气无力躺在路边上的人,陈武不由皱起了眉头。记得今早上工的时候,路过这里时还没看到这些人,仅仅是一天,就多了十几个。看其中几个流民的气度,只怕不乏有甘定的富户。

    可惜了。

    他摇摇头,从一个跪在地上的妇人身边走过。

    那二十多岁的妇人虽然面黄肌瘦,但依稀还能看出曾经的风韵。她的身边,坐着一个头上插着草标的四五岁小男孩,开出的价格极其低廉。那小孩子大概是许久没有吃东西,饿的连哭的力气都没了,歪着头昏睡,看上去很是可怜。奈何,路过的长山镇人少有问津,偶尔路过驻足瞧瞧,也只是无奈叹息。

    眼下这世道,长山镇的人也只是勉强维持,哪有多余的粮食喂小孩?

    若是《帝国》刚开服的时候,满腔热血的玩家多半会选择尽全力救济。可现在,陈武也只是朝不保夕的无数普通人中一员,有心无力。只能若无其事的强迫自己转头,加快脚步离开。

    一直到快走到钱记粮铺的时候,他才从恍惚中回过神。

    扫了一眼粮铺外挂的板子,陈武心中一沉,上面用炭笔歪歪扭扭的写着:“今日粮价再加一铜币!”

    五个铜币,居然连一斤粮食都买不了么……

    他掏出怀里的五枚铜币看了看,不由苦笑了一声。觉得粮价贵的,显然不止他一个。其他几个排队买粮的镇民也是肉疼不已,咒骂几声粮铺的黑心后,犹豫着少买一些,或者坚持几日再来。但陈武很清楚,接下来的十几年时间,一直到他穿越前,全大陆的粮价就完全没有降的可能,只会一直疯长。

    正因此,他也没有跟钱家粮铺的人争执,或者试图讲价,沉默的拎着小包,晃晃悠悠的回了家。

    说是家,其实也只比茅草屋稍好一些罢了。

    一个篱笆墙围成的独门院落,简陋的几件木质家具,除此外一无所有。屋子一角的粮缸,不知道用了多少年,上面已经缺了一个豁口。毫无疑问,里面现在空的可以跑老鼠。陈武把粮包小心翼翼放了进去,坐在旁边歇了起来。

    浑身的酸痛、疲惫,还有背上的伤痕,顿时潮水般的涌了上来。

    之前还没回家,陈武尚能勉强支持。现在刚一坐下,这种深入骨髓的疲惫便再也压不住了,让他恨不得能立即扑在稻草铺上好好睡上三天。然而,庭院里牛棚里的牛发出了哞哞的叫声,将昏昏沉沉的他叫醒。

    对了,陈武并不是一无所有。

    对以种地为生的长山镇民来说,一头耕牛绝对是不小的财富。若不是赶上旱灾,就凭这头牛,陈武就不用担心挨饿。可问题是,今年太平郡大旱,颗粒无收,牛的存在就很尴尬了。不仅帮不了忙,陈武还得费心思满世界找草料好生伺候着。

    牛!

    想起了什么的陈武猛的站了起来,结果疲惫、虚弱和饥饿让他眼前一黑。不过,他还是竭力稳住身体,借助从窗格中照进来的月光,看向了一侧土墙上刻着的歪歪扭扭的数字。那是他穿越后回忆起来的新手村重要事件,为了防止遗忘,特意刻在了墙上。

    其中一个,恰好是明天。

    “该来的,果然还是躲不过么?”

    陈武靠着粮缸重新坐了下来,苦笑了一声。

    最多再过两个月,西北的瓦刺骑兵就会寇边,掠夺过冬的粮草。过去的几年来,这已经成了西北边境武威郡的惯例。但今年,帝国不甘心再次被动防守,决定动用三十万大军迎击瓦刺的骑兵。

    这场规模空前的大战,将会发生在三个月之后。然而,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早在帝国决定要动手的时候,中枢就已经开始了全面的准备。其中直接影响到陈武生活的一条就是,征调民间的畜力,以便从清河郡和芜湖郡往西北运粮草和兵械。

    现在,这条命令应该已经下发到帝国各郡了。

    这条征调令,本身没有问题。毕竟三十万大军的人吃马嚼,消耗将是一个天文数字。而且帝国对征调的畜力数量、种类,皆做了明确的规定,并且明确要求负责征调的地方官员,给予等同市价的补偿。

    然而,再好的政令,一旦到了王朝的末期,都会被执行的完全走样。

    太平郡的官员,看到这条征调令的时候,只怕是兴奋的要欢呼出来了。他们终于拿到了一个可以肆无忌惮,合法对地方搜刮动手的机会。

    可以被利用的最大漏洞,在于“市价”这个词上。

    中枢的命令本是好心,担心各地的物价不均,以致引起被征调农民的不满。但到了各地方官员的手上,却成了最好用的籍口。一匹马,“市价”八枚铜币;一头驴子,“市价”五个铜币……什么,你敢对抗帝国的征调?手握大权的地方官员们,是绝不介意给你扣上一个抗拒执法、破坏军需的罪名的,顺便把你抓进大牢、然后抄家流放。

    如果不出意外,陈武所在的长山镇,明天开始就会全面执行征调令。

    而陈武的这头牛……

    他之所以记得那么清楚,是因为在《帝国》中,这是一个新手村的大型任务。需要玩家们联合起来,对抗派下来征调的衙役和与之勾结的男爵仆从。当初,陈武处于义愤也曾经接过任务,但他绝对没有想到过,有一天自己竟然会沦落到任务中的npc。而这一次,可没有无数玩家替他出头了。

    唯一值钱的家产要被夺走,这绝对是一件生死存亡的事。但最让陈武不甘的是,他明知道这件事就要发生,却没有任何办法。

    耕牛这种家畜,在地方官府上是有报备的,私自宰杀更是大罪!

    该怎么办?

    陈武有些心烦意乱,坐在漆黑的、院子的屋檐下,看着远处牛棚中甩着尾巴的黄牛,陷入了沉默中。

    官府不给活路,该怎么办?

    他想到了两个字!

    ………

    陈武最担心的事情,跟游戏中的历史一样发生了。

    第二天一大早,提前一日从沂城出发的征调官就抵达了长山镇上。一同过来的,还有十名身穿勇衣、腰揣铁尺、手持水火棍的衙役。一行人在男爵仆人的迎接下敲锣打鼓,先张贴了一张几乎没人能看懂的文书,然后沿着不算大的长山镇走了一圈,将帝国征调令当然是稍稍“删改”了一点的内容,向所有的乡民公布了出来。

    “帝国西北要打仗了!中州的大人物们要征调所有的畜力运粮。”

    “这是当今皇上的旨意,谁敢不遵,就是抗旨。轻则下狱,重则直接流放甚至斩首,切莫自误!”

    长山镇的人,除了那位男爵外,几乎全都目不识丁的农民,根本看不懂贴的文书。但征调官宣讲的内容,他们还是能听懂的,顿时在拥有数千人口的长山镇引发了轩然大波。

第3章 打醒() 
“西北打仗,跟咱们太平郡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征调这里的畜力!”

    “官府这是要断咱们的活路吗?”

    “俺们家的牛也要征调?各位官爷们能不能行个好?没有牛的话,怎么耕田?”

    “先是蝗灾,又是旱灾,现在还有兵灾……这世道,让人过不下去啦。”

    闻讯聚集起来的长山镇乡民又是惊慌,又是愤怒,想要跟沂城派下来的征调官讲理。但那位满身横肉的大人显然没有跟一群贱民讲理的想法,冷笑一声,对随行的衙役和男爵派来的人使了个眼色。

    人群中,陈武清楚的看到了他的小动作。

    显然,上面派来的官吏和下面地方的贵族和世家,在这件事上早就达成了一致。

    如果没有地方的支持,上面的人想要办事还是挺难的。可一旦两方勾结到一起,那等待长山镇乡民们的结局就已经注定。在《帝国》中已经经历过这一幕的陈武,心里不由深深沉了下来。

    “都别吵了,又不是不给你们补偿。”

    衙役的头目抽出铁尺威吓了一下,立即让附近的长山镇民闭嘴了。

    自古民不跟官斗的理念,在乾元帝国已经深入人心。哪怕这些年跟西大陆的交往逐渐加深,那边的不少理念都传了过来,但对帝国腹地的僻壤还是没有产生任何像样的影响。

    “就从你们家开始!”

    男爵的人附耳低语几句,得到指点后,衙役头目冷眼扫了一圈,指了指附近的一个少年。他是先前表现最不满的一个人,而且挽起了袖子一副想要阻拦的架势。

    陈武认得这个人。

    按照接收的原主人的记忆,这个叫孙田的少年,是从小跟他一起玩过的好友。十多岁一起外出打猎的时候,陈武还曾经救过他一次。至于衙役头目为什么先从他家下手,一来自然是因为他的态度;二来则是因为孙家是长山镇的一个大姓,足足有上百户人。

    先把这样一个想出头的、又有点势力的压服了,接下来的征调就容易多了。

    说话间,十名衙役不怀好意的挟着孙田,一路跟到他家里,强行牵走了他家的耕牛和一匹老马,只象征性的丢下了两枚银币和六七枚铜币这还是看在孙家有点势力、不想太过招惹麻烦的缘故。

    可就算是这样,他们也赚大了。

    这点钱,不客气的说连个马腿都买不着。只要从长山镇拉出去,转手随便就是几十甚至几百倍的惊天利润!

    这样的暴利,又有中枢的征调令护身,对地方上的官吏简直有着无法抗拒的诱惑。如果是往年,太平郡风调雨顺的时候,地方财政好一些、捞钱的地方多,或许还不会下手这么狠。但这几年太平郡实在穷困,好不容易捞到这样一个机会,上面忍了三年的官老爷和贵族们,终于决定抛开脸面和良心,迎接一场狂欢的盛宴。

    被人向打发叫花子一样拉走了牛和马,孙田当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