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世明皇-第2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皇上。。。”

徐尔静没有接着说下去,但看她的神情就知道她是不会放弃的。看来这件事情不给她一个交待她是不会死心的,只有我自己出手了。当然了,这个时代发明蒸气机是不可能的。这里的说的蒸气机是实用型的,但是简易的蒸汽机雏形还是能够做出来的,只能效率低下严重浪费能源。我略略想了想便有了初步的构思,拿起笔道:

“棘轮机构、曲柄摇杆这些你都知道吧,只要能够往返动作就能够转变成一种圆周或者单向的动作,最简单的就是做豆腐石磨的转动,这点你明白吧!”

“这个我明白!”徐尔静点了点头。

我接着道:“那就好,最麻烦在于蒸汽的转向,这就需要一个转向阀门,这个阀门是两位四通阀,什么是两位四通阀呢?诺,就是这样!”

我在图纸上给她画了一个气体手动阀,后世很多都已经是采用电动线圈了。这个阀有一个进气口,两个出气口,一个排气口。用管子将它们接到气缸的两端,在阀的控制下,气缸活塞下端的出气口连接到进气口的时候,活塞上端就联通了排气口,那么活塞向上;阀动作后,活塞上端的连接到进气口,下端就连接排气口,那么活塞向下。我详细的跟徐尔静描述了阀体是怎么制作的,在这个时代最好只能是采用竹筒了,至于密封就只能用布、绸缎什么的,因为不要求这个简易蒸气机实用,所以很多要求都降到了最低。

我几乎用了半个时辰才跟徐尔静说清楚,其他人除了宋应星大概都听得一头雾水。徐尔静一脸欣喜的收好图纸,略略收拾就卷起衣袖准备开始召集人马大干一番。我连忙劝住她道:

“不用这么着急,你有几天没有回家了?”

徐尔静闻言一愣,想了下才扭捏道:“大概有三天了吧!”

我苦笑道:“你就不怕傅山找到这里来?你们夫妻多久没见面了,要是傅山向朕抱怨,朕也不好交待,总不能让朕免了你研究员的身份吧?”

“别,皇上,我以后再也不会了!”听到说我要免她的职,她马上应承道。

“嗯,你这样下去可不好,不管怎么说你也是傅山的妻子,你孩子的母亲。这样吧,朕在这里给你定一个规矩,一个月你只能在学院二十天,每天四个时辰的研究时间,你可应允?讲条件的话就地免职!”

“这样啊,我答应就是了!”徐尔静稍微一权衡,只能答应我的不平等条约。

“嗯,那就好好,宋爱卿你可要负责监督!当然了朕的意思是所有研究员都如此才好,有规律的作息才能有好的身体,这样才能为大明研究出更加多好的东西。宋爱卿,你是学院的副院使,你就跟毕懋康商量下实施。”

“微臣遵旨!”宋应星连忙应允。

我又瞧了眼徐尔静道:“看,在这里估计也熬夜多了,这么重的黑眼圈,你还是快点回家休息下。朕可不希望傅山来朕这里告状!”

“他敢?!”徐尔静一下子就表现出女强人的姿态。

我叹息一声,徐尔静长此以往,傅山心中肯定有怨言。我摇摇头道:“你快点回去吧!”

“是!”徐尔静点点头回家去了。

在研究院的事情也告一段落后,我嘱咐了宋应星跟徐霞客两位几句,便带着琴心姑娘出了研究院。一路上,琴心显然有些心不在焉。

“琴心姑娘在想什么?”我笑着问到。

“嗯,琴心在想那傅夫人,她被人尊为大明第一奇女子,果然有些与众不同。”

我饶有意味的瞧了眼琴心,估计她对徐尔静有些失望。当然了,这里边理解有偏差,向来称赞一个女子奇必是有不俗的文化修养,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琴心肯定在心中将自己跟徐尔静作了番比较。我便笑道:

“是不是觉得大明第一奇女子不过如此?”

  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经意之间

徐尔静被明刊誉为大明第一奇女子,自然有很多满腹经纶的才女对她感兴趣。当然了,大多数人也是想见识一下她这个奇女子的风采。徐尔静长得可人,处事更是大方得体,只是长期忙于试验,对梳洗装扮恐怕随意了些,琴心只是看到她苦思试验的一面自然不觉得如何!年轻女子之间会暗自比较份属正常,我一语道破了她的心思,琴心闻言为之一顿,继而想开口解释,我摇摇头笑着打断她道:

“向来所谓奇女子必然是行事独特,或是见识卓绝。傅夫人醉心于格物致知的研究,在很多人看来都不理解。特别是她现在研究的蒸气机,估计大部分人都看不出它的意义所在,只以为傅夫人是在浪费功夫而已。”

琴心见我这么说,诚心请教道:“那蒸气机的意义?请皇上指教!”

我点点头道:“蒸气机对大明,对全世界都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将改变几千年以来的历史,使得人类进入工业时代,科技将会更加迅猛的发展,一百年的发展会比之前几千上万年的发展还有快。”

琴心自诩兰心蕙智,幼时更是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天下事情她多少也耳闻一二,但皇上所言她却是完全不懂。‘科技’还可大略猜出是什么意思,那‘工业’就不好理解了。惊诧之下,她也不愿不懂装懂,出言问道:

“皇上所言的‘工业’是指什么?”

琴心这么问我才突然意识到自己又说了很多现代词语,工业这个词怎么向她解释呢?我总不能按着书本说:工业就是指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要是这样可就有得解释了,我只好用另外一个方法向琴心说明了:“除去种植,只要能够自己生产出货物卖给别人的都可以说是工业,好像天工学院的作坊,采矿等等都是。”

琴心努力的消化着工业这个词汇,似明非明的点点头:“那么说我们的煤矿也是属于工业罗!”

“对,对,正是如此!”我长吐了口气,幸好是琴心,如果是徐尔静她还得问下去。

“那蒸气机跟工业又有什么关系?跟煤窑子开采又有什么关系?”现在的琴心跟一个好学的学生一般,似乎对徐尔静的研究有了兴趣。

我只好进一步解释道:“现在无论我们开矿还是做其他的东西,所有的一切都是要靠人去做!说一个最简单的,推磨!现在北方的殷实之家还可以找头毛驴或者别的牲口来代替,但是人力是有尽头的,速度也是有限的,即使是畜生也不能日夜不眠的干活。后来有些靠近河边的人家,懂得制造水车来推磨,就是用流水的力来推动石磨,这样就可以日夜不停的转动下去,那生产的速度就比人工要快多了!这一点你可明白?”

琴心略点了头,水车她还是听说过的,也知道它的动作原理。

“嗯,你明白就好解释了。水做动力虽然也方便,但是它有一个很大的弊端,那就是它必须要建立在河边。这是它大大的不便之处了!试想有的地方根本就没有河流,或者河流太小带不动水车又如何?而徐尔静现在研究的蒸气机就不一样了,只要采用燃料比如木材、煤块等等燃烧,就可以带起石磨的转动。这一个只是蒸气机运用的极小方面,若是蒸气机完善了,安装在船只上,那么轮船将不用水手划桨,也不用靠风力来决定航向,而是靠着锅炉就可以自己航行。若是蒸气机装到马车上,那么不用马匹车也能够自己行走。若是装在矿山,则蒸气机可以自己将煤一筐筐的吊出矿井。一切的一切都比人力要迅捷多了,只有生产的东西多了,老百姓的生活才会变得更好,这便是蒸气机出现的好处!”

琴心显然被我所描绘的景象给惊呆了,好一阵才回过神来。

“皇上所言蒸气机的运用委实。。。委实太过神奇了!”

琴心也算是我遇到的聪明人物,但面对现代科技所带来的意义她也未能明白,只是觉得神奇而已。想着历史上的近代中国,我不由感慨道:“这些丝毫不足为奇。傅夫人现在研究的是蒸气机的雏形,但每个成熟的东西都是慢慢研制出来的,所以称傅夫人为第一奇女子毫不过份,只是旁人一时未能明白过来。中原数百年来都是固守一方,不知道外边的世界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特别是这最近数百年,我们华夏若不能自强赶上,再过得几百年之后便要遭西人的欺凌了。想几十年前利玛窦来到京师的时候,就一个小小的自鸣钟便无人能懂,他们的火器更是走在了大明的前头。”

说到这我转过头道:“现在若论战斗力,女真人的八旗或许可以称得上是劲旅!”

琴心一下子不明白皇上为什么要称赞叛乱的虏人,只能继续听着。

“他们的骑射或许可以称雄一时,但是迟早会被火器淘汰。就算让女真人成了气候,他们也会被西方人欺凌。你也许会说朕只是想当然的乱说,但实际上呢?女真人练就一个骑射需要十几年,但朕练就一个火枪兵只需要一年。当火枪能够改进得一千米就能取人性命,拿火枪的不要说是个训练有速的士兵,就是一个女子,一个孩童都有巨大的杀伤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女真人必败,更加不用说其它杀伤力更大的火器了!朕既然做了大明的君主,就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朕成立天工学院研究火器就是为了提高士兵装备的火力,使得他们能够保家卫国,使百姓不受外人欺凌!君主的眼光只是放在大明国内,这种短视的行为必然会让后代尝到后果。”

我一口气说完原以为琴心姑娘多少会有些佩服的神态,但是她却是一脸异常的神情,甚至有些愤然道:“琴心看书言国不患于外而常患于内,不患于寡而患于不均!近几十年作乱的百姓都是大明的子民,即使是女真人他们也原本是大明的属国,若非被欺压太甚,焉能造反!皇上以利器杀人自然能见功效,但无异于治标而非治本,一切将重新循环!”

该来的总是来了!

我从王承恩的报告中知道琴心兄妹两人的遭遇,他们对**污吏多少有些反感,就是对处置她父亲的万历皇帝也不太感冒。对她我是同情的,但是她的身世她没有说我也不能揭破,要是她知道我找人查她,估计这关系就无法维持了。不过她对于内政上倒说得很对,要想不出内乱,大明得制度还的改革。

“琴心姑娘所言极是,但是现在朕做皇帝的时候就得先要平定局势,否则这个皇帝位置也得让给人家!朕之前的几个皇帝都不太负责,但朕之后一切都会改变。天下是老百姓的天下,决不能因为一个人或者一个家族而殃及老百姓!朕的继承人将不再采用嫡长制度,而是以贤为君,同时加大内阁的权限,使得内阁与君主共治天下。更久以后内阁将会由百姓选出,这一切都需要一个过程,朕将指导着大明往这个方向发展。”

就算普通百姓向来都有为亲者讳的习俗,不管那人怎样,后辈都不能公开批评,这是作为后辈子孙起码的尊敬。何况是君主!皇上现在居然连以前上几代的皇帝都敢批评,是讨好自己呢?还是。。。。琴心一时间讶然得不知说什么好。

两人边说边走已经到了研究院的外围,我本想听下琴心对于我这套想法有什么建议,突然听到琴心姑娘道:“哎,这里怎么会有这个东西?”

顺着琴心姑娘的指向,我才发现她说的是天工研究院搭建的大棚,不过这个大棚跟我们后世的大棚有些不同。因为这个时代没有薄膜,最后只能是用透明玻璃搭建,结果就成了一个四面都是窗户的大棚!

打量了几眼的琴心最后发言道:“这个‘房子’建得很奇怪,怎么到处都是窗户?而且还是用玻璃的!”

我笑呵呵的解释道:“你仔细看看大棚里面!”

琴心闻言便走过去观察,发现房子里边居然有不少白菜心,绿油油的!现在京师的菜市还没有新鲜的白菜卖,地里的白菜都还未长成,而这房子里的白菜似乎已经可以收获了!

我看出了琴心的不解,便解释道:“这个就是大棚的作用,有这些大棚就像是给这片土地盖了间房子,这些菜就不会受冻,这样它们发芽,生长都比户外的要快些,这玻璃就是为了让阳光照射进来,而大棚里的热量又不会失去!”

琴心瞧了瞧又道:“这个只怕是专门供应给皇宫的吧,平常百姓哪能享受得起,只怕这些玻璃就造价不菲!”

我微叹了下道:“现在大约是这个情况,不过以后就不是这样了。有一种薄膜得东西可以替代玻璃,而且不需要现在这么麻烦,到时候这些东西普通百姓也可以享受得到。就看研究院什么时候研究出来吧!科技的发展不单单是用来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更多的是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

“哦?”琴心若有所思的望了我一眼,转而又看向那些白菜。

我指着大棚周围的土地道:“这些土地今年将打算用来插播水稻,朕这些年虽然在北方推广玉米、番薯,但是大部分人更喜欢吃的是稻米。若是每亩水稻能够提高两成的产量,那将救活多少人!”

提到具体的事情,琴心也来了兴趣:“那怎么提高两成的产量?”

“这就是杂交水稻了!利用不用亚种的水稻进行传花授粉,找出具有生产优势的品种来!大明现在缺乏相关方面的人才,只能让它们自然形成了!至于何时能成功,朕也没有底,但不做就一点希望也没了!”

对于杂交水稻我只能是这样略略解释,因为实在不好解释,尤其是对一个女孩子!而且解释起来更加复杂,不是一般人能够理解。现在我也是将这件事交给宋应星负责,至于杂交水稻中的寻找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三系配套育种,我更是想都不敢想。因为我自己也不明白,明白也不认识实物,所以一切只能交给老天。我根据后世袁院士的作法,将水稻的两个亚种一起播种,若是出现了不育的水稻母本,就很容易接触到其它品种的花粉,然后天然的培育出杂交水稻来。只是这个概率有些低了,但目前只能采用这个方法,什么时候成只能看天意了,或许等天工学院培养出农业学科的研究人员。

琴心闻言陷入了沉思,我也看不出她在想什么。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大概琴心长成后,今天是她第一次遇到这么多她不懂的事情。这也难怪,谁叫我比她们多了几百年的知识!

“时日不早了,琴心姑娘,咱们一起回去吧!”

琴心点点头,带着婢女上了轿子。经过这次的研究院之行,琴心的心中产生了一丝涟漪,只怕她自己也还为觉察到。她只是觉得当今皇上跟书上说的皇帝很不一样,真的很不一样。之前她或许以为皇上喜欢上她了,但皇上并没有采取什么皇权来得到她,而是继续跟她象朋友一样的交往,而皇上在天工研究院的表现更让她迷糊!

“他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皇帝呢?”

琴心陷入了一种深思中!

  第一百二十八章 远方客人(上)

出宫转了一圈,整个人都放松不少。正当我哼着小调回到宫里的时候,已经有一批通政司送来的奏折在等着我了。好在我也习以为常了,正当我刚在乾清宫的书案坐下准备批阅奏折的时候发现台上有两本加急密奏,估计是八百里快马连夜送来的。我马上拿起一本翻开一看,居然是兰州卢象升发来的奏折。我详细看了一遍,眉头不由皱了起来。

卢象升给我的奏折里提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林丹汗居然打进了西藏。按着历史的发展,林丹汗应该病死在青海的打草滩,而最终入主西藏的是卫拉特人的顾实汗才对。但事实上历史已经悄然的发生了变化,在打草滩休养生息多年的林丹汗终于采取了行动,他不是回到蒙古草原重振旧业,而是去了另外一个地方--西藏。

奏报上说,崇祯七年的时候西藏已经发生内乱。从万历年间起,西藏就出现了红教跟黄教对峙的局势,以噶玛红教和后藏的仁蚌巴、藏巴汗联结为一方,以黄教和帕木竹巴及其一部分家臣为另一方。只是一直来势均力敌还没能发生什么重大变故。后来双方开始从外边引进蒙古人作为援助,红教拉拢漠南蒙古,黄教则求助于卫拉特人。在青海的喀尔喀部却图汗是红教的信奉者,接到红教的求助,崇祯八年他派他的儿子阿尔斯兰率一万兵到西藏去支持噶玛红教。不料,阿尔斯兰到藏之后,却被黄教人收买,反而攻击噶玛红教,噶玛红教采取了同样的办法,也用重金收买了阿尔斯兰,联合对付黄教。后来黄教再一次用大量的钱财收买了阿尔斯兰,当阿尔斯兰反过来又想为黄教攻击噶玛红教时,噶玛红教的长老们派人送信给正在青海的却图汗,告发了阿尔斯兰这种唯利是图的行为,并提出了抗议,同时要求却图汗另派一人来西藏统领蒙古军。这个时候正想有所作为的林丹汗便决定亲自领兵进军西藏,而却图汗被安排在青海抵挡卫拉特人救援黄教。

在西藏第巴藏巴王的引导下,林丹汗进军很顺利。阿尔斯兰恐惧不已,很快就被部下所杀,林丹汗便将喀尔喀的那一万蒙古人归于自己的统领下。面对蒙古人的强大兵力,在拉萨的**喇嘛阿旺·罗卜藏见势不妙,便与黄教领袖罗桑却告坚赞一起林芝暂避,同时派人前往和硕特部,希望卫拉特联盟的台吉们能够出兵来西藏解救。但是远水难救近火,没有**在的拉萨城很快就给林丹汗攻破,而且他派出的前锋直指林芝。就这样边打边退,**他们很快就退到了昌都。显然无论是红教还是林丹汗都想着斩草除根,一直派兵追袭。昌都再往东便是白利土司的甘孜辖区,白利土司并不信奉黄教,当地藏民自行信仰本教,对于其他的教派白利土司一律**。

我看到这的时候以为**的小命估计是没有了!北面的青海是林丹汗的老巢,往南的云南那边却是红教的信徒,现在西面又有追兵。但这个叫阿旺·罗卜藏的喇嘛神奇的通过德格、石渠、吉迈,越过了白利土司的封锁,最终到达了靠近甘肃西南面的玛沁附近。估计**是想在那里等待和硕特部的救援,源源不断的派遣使者前往卫拉特部。因为青海大部分地区被林丹汗跟却图汗占领,**的使者只好扮作商人从甘肃绕道前往。事情偏有这么凑巧,过关口的时候给大明的士兵查了出来。一经审讯明白事件始末后,事关林丹汗,当地的官吏不敢作主,飞报了兰州的卢象升。

据我估计,**的使者扮成商人应该带了很多财宝去贿赂卫拉特蒙古人,也不知是那些守城门的士兵想勒索还是敲诈,倒是歪打正着的立了功。卢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