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世明皇-第2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然很多人都跟李仙侣抱有相同的想法,美女来了后,作诗的氛围顿时浓厚起来,不少文人才子都在争才斗帅闹得不可开交。更有些青年才俊仗着文采出众,拿着自己的诗到主席台请楼山先生们品鉴,实际上就是想跟几位美女套近乎。

“你也要上去?”主席台上十分热闹,我看李仙侣也跃跃欲试。

李仙侣放下笔吹干墨汁后,道:“当然,当然要了!我想了这么久才得一首,当然要给楼山先生他们鉴赏下!”

我呵呵一笑:“你是想给楼山先生看,还是给她们看?”

李仙侣嘻嘻一笑:“都是,都是!所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黄兄别急着笑话兄弟,不妨也作一首,让小弟见识一下!”

我摇摇手,道:“这可不成!”

李仙侣哪管我推迟,将狼毫笔塞到我手里,一脸期待的等着我写。靠,我刚从军营回来哪有什么闲情写这个,要拒绝嘛,面子上落不下,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哪个不会胡诌几句诗来,我来到诗社聚会连首诗也不写有点说不过去。算了,就当浪费纸张,我稍一思虑便胡乱写了几句。

我刚写完,李仙侣一把揭起,边走边啧啧声道:“不错,不错,黄兄,小弟帮你一起拿上主席台给楼山先生鉴赏!”

“别。。。”

说着他就往主席台上走去,闪进了人群里,我要阻止都来不及了!看李仙侣那厮的表情,完全是想拿我的诗去作绿叶,好衬托他这朵红花!我只好重新坐下来,吕强忙低声道:“主子,要不要微臣去拿回来?”

我摇摇头苦笑道:“你们去抢,那不是引起更大动静!罢了!”

主席台上现在却是热闹非凡,一个个才俊都拿起自己的诗作上台。三位女子也不吝惜,一一予以指点评价,她们往往片语间能切中要点,就连吴应箕也连连点头称是!

“几位大家前辈,看看小可所作诗篇如何?”好容易挤上台的李仙侣忙摊开自己的诗作。

吴应箕显然经常接见这类无名的学子,他瞧了一眼上边的诗微微一笑道:“这首不妨就请三位姑娘点评。”

同坐在吴应箕下首的陈子龙也看了一眼,只见上头用楷书端正写道:

为爱归家疾,常恐上路迟。

鸡声三度后,鸟语一村时。

马忆槽边粟,人怀梦里诗。

不知村店月,随我欲何之?”

诗的下首还有李仙侣的留名,陈子龙读了一遍觉得这首诗算是上等之作,正想着三位才女会怎么评价。突然坐在中间较小的姑娘笑道:“这首诗倒是有趣!”

吴应箕跟她们通过姓名,知道说话的姑娘姓陈,便笑道:“陈姑娘觉得何处有趣!”

陈姑娘嘻嘻道:“这第一句就很有意思!”

说着年纪最大的姑娘也笑了起来,二八年纪的姑娘却一双妙目似恼非恼的横了陈姑娘一眼。陈姓的姑娘怕她恼了起来,便笑道:“哎呀,我不说了,还是柳姐姐自己去点评吧,这诗的意思只有她自己一人最清楚!”

三人的说笑看得出她们关系情似姐妹,现下要是在闺中这位柳姑娘少不得狠狠呵下陈姑娘的痒,不过现在众目睽睽之下,她也只得放弃了!柳姑娘转回一脸正色,仔细看过李仙侣的诗后道:“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旅人赶路归家的心态,着实写得传神,第二句常恐上路迟有些口语化未能押仄。鸡声三度后,鸟语一村时。这一句算是意境之作!不错,不错!楼山先生怎么看?”

吴应箕呵呵笑道:“柳姑娘点评过了,我这糟老头子就不用说了!”

开始李仙侣见柳姑娘发恼,还以为自己的诗哪里得罪了人家,但后来得到她的赞扬心中不知有多美!

李仙侣脸上有些红了,忙道:“多谢两位赞赏!”

年纪最大的那位姑娘却道:“李公子这首诗可是取名《早行》?”

李仙侣忙点头道:“正是!”

邢昉过来道:“既然是佳作,那就挂于西墙,来人啊!”邢昉转身唤来书僮,又道:“李公子请!”

邢昉这是让他回座位的手势,这时李仙侣才想起自己找来的绿叶,忙道:“等等,我还有一首诗!”

  第一百一十九章 热闹诗会(下)

李仙侣之前的那首早行算是上等之作,意外的是,他的诗不仅得到美人的赞赏还博得美人一笑,这让下边的学子又是羡慕又是眼红。正以为他要下来的时候,想不到他还有一首作品,难得他想要一人独占风头嘛?!台下排队的学子开始不满起来,不过还没等他们鼓噪,主席台上就有一人看李仙侣不顺眼了。

吴伟业好歹自己也是文采风流的人物,前头上来求品诗作的人,三位姑娘毫不借以辞色,就是对他吴伟业本人虽是客客气气,但绝没有当面说笑。这个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小子居然拔了头筹,多少激起吴伟业的好胜之心。

还未待李仙侣摊开诗作,吴伟业就排众而出,长笑一声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后,高声道:“在座的都是学子,不日将是国家的栋梁,一味的纵情山色未免失之本末。这位李兄先前所作是为爱早行,不知道这次又是为了什么呢?”

李仙侣想不到会被人当面讥讽,顿时满脸涨红。那位陈姑娘听到吴伟业说什么为爱早行,又是忍不住噗哧的笑了一声,柳姑娘则回瞪了她一眼。美人一笑一瞪的风情让吴伟业大受鼓励,他接着大声道:“忧心国事乃我辈的份内之事,铭心堂内曾有御笔警言一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正是道出了我辈的心声。在下不才即兴作诗一首以明志向。”

吴伟业也有他自傲的资本,说着他摊开宣纸,拿起笔墨挥毫就书,只见他写道:

海角收残雨,楼前散夕阳。

行营原草泽,横卧即沙场。

骑马人如戟,呼鹰俗故狂。

白头苏属国,只合看牛羊!

吴伟业写完放下毛笔,向四方的学子拱手道:“让各位见笑了!”话虽然是这么说,但他面上却是现着得色,满心期待三位才女如何点评他的诗。

“果然是好。。。”

柳姑娘沉吟了会正要点评,李仙侣突然出言打断,高声道:“方才吴公子所言差矣!”

这声高呼不仅让柳姑娘稍有些惊愕的收了声,也让志高意满的吴伟业皱起了眉头,他是铭心堂主编张溥的得意门生,明刊上有些文章都是他代笔撰写的,现在给个无名小子呼喝,而且还是在美女面前给人呼喝,他哪还有面子,顿时脸上布满了寒意。

不过吴伟业也不是蠢人,关心国事那是大义所在,他已经占了理没必要再表现得气极败坏的,便故作大方的冷笑道:“这位有才学的李公子既然觉得在下说得不对,那就请点评下这首诗,让大伙见识下李公子的才学,在下就不信嬉笑玩乐还要甚于国事了!”

若是吴伟业不要出言讥讽,李仙侣早就识相退下台了,但是方才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泥人也有几分土性子。李仙侣一较上劲来今天干脆豁出去了,不卑不亢道:

“在下并非要品论吴兄的诗作,而是认为吴兄方才说的话错了!”

听李仙侣这么说吴伟业更加放心了,如果说诗,那是一时间所作,能推敲的地方还是有的,但是如果从内容性质来讨论,国事为重那是绕不过去的!吴伟业冷然一笑,扔过去一顶大帽子,道:

“怎么李兄还要怀疑那句御笔警言不成?”

敢说圣谕有错那可是离经叛道,甚至可以入罪的,围观的人顿时哇了一声。李仙侣却是不惧,一字一顿道:“在下安敢说圣谕有错,而是在下认为吴兄理解有错!”

“什么,我理解有错?!”吴伟业被这一下妙答气得脸都发白了!

此时的李仙侣却微微一笑道:“没错,天下兴亡是匹夫有责,但这个责的理解吴兄却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没错,朝廷大臣作为国家柱石是该关心国事,那是他们的责任,但作为升斗小民呢,种好粮食按时缴税不犯奸作科就是他们的责任。就拿在下来说,在下的才学不如吴兄,更加不要说什么文韬武略了!给朝廷出谋划策无异于缘木求鱼,上阵杀敌又无一身功夫,去了也无非浪费米粮。”

李仙侣如此插科打诨的一番话说得众人大笑不止,吴伟业没有想到给他掰出这些歪理来,但要反驳却不知从何下手。他看到楼山先生跟三位美女都在倾听李仙侣的话,心里更是觉得大大不妙,唯有强自冷笑一声道:

“既然你说得自己如此百无一用,那还要在这做什么呢!”

李仙侣现在已经大占优势,他呵呵笑道:“李太白曾言,天生我才必有用!韩退之也说过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现在我们所作诗篇,所有礼仪教化,刑律法度都是识得字才能懂得。但吴兄可知道大明识字者几何,不识字的人又多少呢?!”

“这个。。。但这与你何干?!”如此刁钻问题谁能回答,吴伟业顿时语塞!

李仙侣也不回答,顾自说道:“明刊虽广发天下,却也是给启蒙过的人看,而不识字的人居于大多数,更有甚者对于识字丝毫无心。不怕大家笑话,在下的心愿就是让不识字的人也能够明白礼仪教化!”

众人听着也很是好奇,想知道李仙侣到底说的是什么法子,陈姑娘更是瞪大了眼睛望着他。吴伟业听着李仙侣越说越没边了,忍不住叫道:“你凭什么本事?”

“呵呵,不识字之人看是不会的,但是他们能够听啊!吴兄看过昆剧的《窦儿冤》没?在下就是要编写戏剧,然后让人在台上演出,百姓既喜欢听,又能从中明白礼仪教防!”

李仙侣继而正色道:“在下以为,于国家有贡献者即是尽到了自己的责任!”

但这些话不单是李仙侣今天被激怒说出来的,而是他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他如今已经二十有五,家中虽有薄产,但他作为一个男子总要有些志向才行。根据自己的爱好跟才学的了解,李仙侣知道自己不是当官的料,所以写剧本才是他的理想,今天趁着这个机会他一口气说了出来。

大家喔了一声才明白李仙侣最终要说的是什么,虽然李仙侣之前说得好像很崇高一般但很多学子面上有些不屑。如今时世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只有那些落魄的文人才会写杂剧讨生活!写杂剧那就是要跟那些贱籍的乐户打交道了,读书人哪放得下脸面!就连原本尴尬的吴伟业也有些后悔跟这个丢脸的家伙争论了。

在主席台上的陈姑娘却趁机捅了捅隔壁的柳姑娘,一脸笑意道:“二姐,你看这个李公子多有意思,方才做首诗居然暗合二姐的闺名,现在又说要写曲作词的,那不是跟咱们以前一样,在台上演戏唱曲多好玩啊!”

柳姑娘自己知道自家的事,柳姑娘其实就是杨爱,陈姑娘就是陈圆圆。她们在去年结识了个姐妹,这几年住在京师又闷得慌才搞出了这么个诗会来,柳如是便是杨爱取的化名。这几年田国丈家虽没有为难她们,衣食钱财都按时供给,但说想要自由之身那就难了,再过得几年还不知怎样!

陈圆圆是还没有长大,自然没有想到这些东西!相比李仙侣这人,柳如是更加看好陈子龙跟吴伟业两个。她们虽然说是田家讨好皇上的歌伎,但并没有说一定是皇上的人。再说,皇上许久没来看她们,早就将她们忘却了!而陈子龙跟吴伟业两人都前程似锦的风流人物,若是能得到他们的倾心,由他们向田国丈讨人,这种脱身的可能性更加大!正是有了这种考虑,柳如是才在办诗社这件事情上大花功夫。她希望能够通过诗会,结识更多的新贵,为她们姐妹以后作打算。

陈圆圆虽非她的亲妹妹,但一起相处这么多年自然感情极好。柳如是溺爱的捏了下陈圆圆的手臂道:“莫要胡说!今日是诗社最后一天,你就规矩着些,不然回去可要你好看!”

陈圆圆不愿拂逆了二姐的意思,乖巧的吐了吐**不再出声。

处在台上的争论风暴中的陈子龙没有想到这场争辩就突然这样冷场了,对于李仙侣的想法他倒没有什么恶感,因为他自己现在做的就是之前不少读书人看不起的事情。格物致知属于经史之后,他故去的老师徐光启没有少跟他做思想工作,甚至皇上就此也召他谈过话。后来,研读格物一系可以名留青史又可做官后,才被读书人慢慢接受!

有了这点香火之情,陈子龙不愿李仙侣受到窘迫,呵呵一笑道:“李公子方才不是说还有一首诗给我们鉴赏嘛?”

陈子龙发了话,李仙侣赶忙道:“啊,这首诗在这!”

说着李仙侣将纸张重新摊开,他边打开便道:“不过这首诗不是在下所作,而是在下一个朋友的作品!”

站在最前的陈子龙第一个看到诗作,他的眼睛顿时瞪得老大,不觉间啊的一声叫了出来!

  第一百二十章 红颜似知己

陈子龙啊过一声后才发现自己有些突兀了,好在远处的人没有怎么注意,只有周围的吴应箕、吴伟业、柳如是有些奇怪的望了他一眼,不知道这位大才子惊愕什么!正在陈子龙对面的李仙侣赶忙问他有什么不妥,陈子龙此时虽满腹言语但如何能说,只能摇摇头示意无事!其他人见没有什么也就没有深究,只是另外一个年纪最大的姑娘却面露深思的神色。

李仙侣拿到这首诗后自己也没有怎么看,只是扫了眼开头两句觉得大不如自己便上来献宝了,现在一看,自己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因为这首诗无题也无落款,还有最重要一点的是没有写完,空空洞洞就四句!只见上边写着:

军旗卷西风,运筹帷幄中,十万百战兵,纵马定辽东。

很是光杆的四句,但是现在已经拿了上来,李仙侣他也不好就拿回去吧,只要硬着头皮等人品鉴。好在这首诗不是他做的,否则刚争回的脸面又丢光了。

楼山先生吴应箕看了看台面上的诗,笑而不言的没有表态。吴伟业方才说的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首诗比他更直接,他一时无从下手批评。而且看到这首诗时,他脑海中好像有些东西一闪而过,但却说不出个子卯来,所以他也没有出声。陈子龙似乎有些心不在焉,只剩下个柳如是点评了。

柳如是读了几遍后,斟酌着词句道:“这首诗虽只得四句,但作者的本意已经表达的很清楚了。从写诗的手法上来看,用词不够压仄,而且太过直接,但是却读起来却有着一往直前的豪气。以小女子浅识,写这首诗之人非是战场上的将军不可!”

柳如是毕竟非寻常女子,她也隐约看出了些不同,能有这么大口气写纵马定辽东的肯定不是那些还在为功名苦苦挣扎之辈,只是柳如是一时间想不明白会跟李仙侣这个无名小子一起的会是什么大人物,所以在评价的时候委婉的似贬还褒了一番。

出于想结识的目的,柳如是又侬侬暖语的对李仙侣道:“为了验证小女子是否猜得准否,还请李公子相告这首诗是何人所作,不妨也请上台来与大伙结识一下!”

那声音之魅让李仙侣顿时一佛出世二佛升天了,连忙回身指着自己原先坐的那个角落道:“啊,这首诗是我认识的一个朋友做的,他姓黄名真,就坐在。。。。”

李仙侣看到角落那桌空无一人,顿时没有了词,只好道:“看来他是走了!”

“是嘛!”柳如是有些失望。

不过没有等她恍过神来,后边早就等得不耐烦的学子们忙把自己的大作放上桌台前,等待美女兼才女的柳如是品鉴。

×××××××

后世古汉语早就没落了,能够写诗的也没有多少个。至于那些现代诗就不用说了,字个个都是认识,但连起来读就不明白了!我虽然应李仙侣之邀胡乱写了几句,但也不想当面丢人,反正也没有人知道是谁写的。趁着他们台上闹哄哄的时候就走了出来,此地竹林幽静,倒也是个去处。

对于李仙侣我倒有些意外,想不到他还能发表这样的见解。顾炎武的经典之句虽然被我提前说了出来作为铭心堂的训导,但也不是要求每个子民都念叨国家大事。社会分工这种观点在后世毫不出奇,但李仙侣能想到我还真小看了他。可惜他无志为官,不然我说不定还会起用他。

对了,他着迷于昆曲,而京剧却是从昆曲中来,在清朝晚期形成。现在的戏曲估计也没有很完整的架构,我不妨给他‘发明’京剧的机会。只要把我想到的方向告诉他就可以了,详细的内容让他自己补充。这个时代的老百姓委实缺乏娱乐的机会,有大戏看也不错!何况正如李仙侣说的,戏曲所讲的故事也有教化老百姓的功能。

我正想着的时候,突然有人过来,远远的低声道:“微臣不知皇上龙行鱼服未能见礼,还望皇上恕罪!”

我回过头一看,却是方才台上的评委陈子龙,他正诚惶诚恐的对我弯身行礼。

我呵呵笑道:“好了,这在外边不用多礼了!你倒是好眼力,居然这样都看到朕了!”

陈子龙赶忙道:“微臣不敢隐瞒,微臣方才见到一位李公子拿着皇上的诗作,从笔迹上认了出来,微臣不敢不来见驾!”

想不到我还在字迹上露了马脚,不过想想也是,陈子龙见过我的亲笔,就那样的字估计他们是刻骨铭心的有印象。不过经陈子龙这么一提,想着我那几句打油诗不经有些郝然。估计史书一笔流于后世,那还不给人笑掉大牙。我便自嘲道:

“朕方才。。。胡乱涂鸦了几句,他们是怎么评价的?”

我虽是说笑,陈子龙却一本正经禀奏:“回皇上,微臣等人不敢妄评,只有柳姑娘点了几句,她说皇上的诗豪气冲天,必是大人物!”

“柳姑娘?”

“回皇上,她自称柳如是,跟她在一起的还有一个唤陈圆圆的小姑娘,另一位人家称她为琴姑娘!”

“柳如是,是她们!”听到陈圆圆我更加确定了她们是谁,只是那名琴姑娘不知是何许人。难道是田弘遇重新到江南买回来的?

陈子龙却详细禀奏道:“微臣与三女并不相熟,这次更是第一次见面,只是微臣与吴应箕有旧,诗社又是以文交友,所以微臣就来了。至于这三女是何处人氏,又是何家之人,微臣未敢打听!”

陈子龙虽这么说,但心里却正在打鼓,他现在终于知道朝中大臣不乏名士,为什么他们不来参加如此盛大的诗会了。敢情皇上是认识那几个女子的,既是皇上的禁脔,其他人安敢插手,只有自己这个一心在书院著书的人才后知后觉。

在我印象中,柳如是就是那种喜欢跟文人一起舞文弄墨,讨论国事的女子。想不到,即使历史的轨迹让她来到京师后还是如此。不过,对于她们我也没有打算强制改变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