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世明皇-第1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晚点过去!”

宋献策来的速度很快,我在宫里坐下没有多久,他就在门外求见了。我已经有蛮久没见他了,想不到还是那般的贼眉鼠眼的。

“上次去了蒙古多久?”

宋献策恭敬的回奏道:“臣三月启程,这个月初才返回京师。屈指算来用了三个月。”

“蒙古那边的情况如何?”

“回皇上,察哈尔部落已经在大同北面游牧,斡赤伦跟达来台吉都曾送来牛羊。在我大明的调和下,几个蒙古部落和平相处。去年冬草原没有受到雪灾,又有大明境内的互市,草原上一片兴旺。”

“是吗?兴旺就好,朕该给他们派点事情做了。宋爱卿,朕打算近期送察哈尔的额哲汗归国!”

宋献策没有摸着头脑,不解道:“皇上要送他回察哈尔?留他在京师不好嘛?没了黄金家族,草原上将群龙无首,这更有利于我大明!皇上,臣以为还t是将其留在京师方为上策。”

“他是察哈尔的大汗,朕总不能留他在京师,他回去的事情就由你跟礼部的人去操办吧。不过,朕还有一件事情要你去办理!”

“请皇上吩咐,微臣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等你护送额哲汗去察哈尔时,朕会给你一道旨意,那是一封讨伐内喀尔喀的诏书。你在额哲汗继位之日跟几位部落台吉一起商量,朕要他们每人出借骑兵一千,由斡赤伦带领,以察哈尔额哲汗的名义前去攻打内喀尔喀。劫掠这些事就不用朕说了,但如果有喀尔喀的部落投降,一律迁往西面交予察哈尔。”

“皇上的意思是。。。”

“你就按朕说的去办好了!”

“是!微臣明白,消灭喀尔喀就是削弱辽东女真人的力量!”宋献策终于醒悟过来,为什么要送额哲汗归国。

我欣慰的点了点头道:“此番师出有名,皇太极未必敢轻举妄动,你放心去办差好了!额哲汗归国,朕还有份礼物给他,你可别忘了!”

“臣不敢忘,皇上请说!”

“朕选了几个侍女,你去找国宾馆的总管张春便知晓,她们将作为朕的礼物送予额哲汗。另外你再去一趟田国丈府上,朕上次去他家时吩咐过他一件事情。你去找他,就说朕将人赐予了额哲汗。同时让国丈再找几个一点的厨子,一并送过去。”

“臣记下了!”

我想了想又道:“你还是在国宾馆找一个叫郑经的人,他将陪额哲汗到察哈尔去。你问问他还需要带什么,只要不过份,朕都准了。”

听了皇上的话,宋献策心中又有些惊疑不定,额哲只不过是一个破落蒙古部落的大汗罢了,现在的察哈尔连喀喇沁都比不上,更加不用说朵颜部落了。额哲汗归国,皇上却是如此礼重,居然还要田国丈送礼,究竟是为了什么呢?宋献策虽然有些疑惑皇上的旨意,但也不敢详细问个明白。只是一边用心记忆,一边琢磨其中的道理。

宋献策的精明我是知道的,不过这人遽然登上官位,难免一些缺点就暴露出来。乘这个时候我还是要敲打敲打他,免得以后给我惹祸。

“宋爱卿这两年都是顾着蒙古这头的事情,想必也捞了不少的好处吧!”

正在苦思的宋献策没有想到皇上会突然这么问,连忙辩解道:“微臣不敢,臣。。。”

我冷笑一声道:“你是不是要告诉朕你没有收受别人的钱财啊?”

宋献策立刻冷汗都冒了出来,慌忙跪倒道:“皇上恕罪,臣确实收了一点,臣不敢隐瞒皇上!”

“就是一点?!蒙古三大部落都与我大明互市,中原内地的店铺老板,蒙古部落的王公们谁不巴结你!这一次你去蒙古,是不是一共收了二万两白银回来?”

“啊~”听到皇上连受贿的详细银两数额都知道,宋献策犹如石破天惊。此事做得异常隐秘,怎么会外泻,而且还传到了皇上耳里。他匍匐在地上不停的磕头道:“臣罪该万死,请皇上恕罪!”

“好了,不用再磕头了!朕若要你死,先前也不会吩咐你去办事!朕只是想要你知道,虽然朕不出京师,但也不是好蒙骗的。你不过是一个江湖破落户,朕提拔你,你才有今日的风光跟地位。否则,你什么都不是!你们是朕启用的人,难道要文武百官知道,朕不拘一格提拔的人才居然也是贪污受贿的墨吏!”

宋献策痛哭流涕道:“是罪臣辜负了皇上,有伤皇上知人之明,臣甘愿赴死以赎身上的罪孽!”

“朕看你还有点用处,此番暂且饶你!若有下一次,朕决不轻饶。墨吏堂现今也还未有人能够刻碑在那,你不想你是第一个吧!”

听到墨吏堂几个字,宋献策浑身打颤:“臣不敢!臣再不敢犯了!所收的银子,微臣全上缴刑部!”

我见收到了效果,便笑道:“你交给刑部岂非不打自招!你刚好要去办差,此番朕给额哲汗礼物的支出就由你来垫付吧,这也算上缴国库。你们在百官眼里,是朕的从宠臣,朕对你们也包容得多,但你们要是不知好歹的肆意妄为,朕决不会手软。人要知足,你好好体会这一句话!”

“微臣知道了!皇上圣喻,臣回去一定好好自省!”

“下去吧!”

宋献策心惊肉跳的离开了乾清宫。官员贪污,这是一个难以根治的问题,现在能作的只能是这样!我伸了伸懒腰,手头上应该还有事情要做的,但我想起几个可爱的孩子以及娇美的后妃便没了心思。只好把事情往后推:

“方正华,明日朝会后,宣姜曰广跟太常少卿鹿善继到乾清宫来!”

“是!”

我迫不及待的到后宫跟后妃子女们相聚,大半个月没有相见,子女亲热得紧,后妃们更是小别胜新婚,其中详情不消细说。

  第七章 突生横变

鹿善继果然如孙承宗所言,对兵事谋划颇有心得。我随口问辽东攻略,他想都不想便脱口而出,洋洋洒洒说了一盏茶的功夫。若不是长期在辽东驻防决不可能知道得如此详细,考虑得如此实际,至少里边有不少东西我以前就没有想到过。人还算不错,当然这还不能完全说明什么!我用手敲打着御案思虑了一会才道:

“朕若遣数千精骑,深入辽东境内,凡村庄皆烧,百姓皆杀!你们两人觉得此做法如何?”

姜曰广虽在场,但之前曾召见过他,所以今天并没有对他有所提问,他更多的是在旁听。皇上突然问起,他想了想便率先答道:

“微臣以为,辽东目前虽被女真人占据,但辽东的百姓仍为我大明子民,遽然派兵斩杀,臣以为有伤皇上仁德。两军交战,百姓无辜!辽东百姓已惨遭鞑子奴役,日夜所盼便是我朝大兵恢复辽东。其心所向大明,必不会真心助敌。倘若辽东百姓知悉大明军士袭杀同胞,便会真心实意投向女真人,此法得不偿失,臣以为不可取!”

我意味深长的笑了笑道:“大明向来以仁治国,姜爱卿所言倒也不差,百姓确实无辜!鹿爱卿的意见呢?”

鹿善继低头深思了会才缓缓道:“辽东汉民虽然无辜,投敌也非其所愿,但他等夏秋所收粮食交给的却是女真人,在女真八旗中亦有我汉民,辽东百姓助敌显而易见。深入辽东焚毁村庄,斩杀百姓,便是对女真人釜底抽薪。两军作战打的更是粮饷以及兵丁的补充,只要能持续不断的骚扰,女真将不战而溃!”

“你觉得此法可行?”

“不,臣以为我大明不该行此办法!”鹿善继自相矛盾的说法让我有点觉得意外。

“既然可以让女真人不战而溃,为何不用呢?”

鹿善继解释道:“皇上,此法虽是良策,奈何我大明无力做到,故而不可行!袁督师在关宁组建铁骑,在以兵营为依托的野外,关宁铁骑尚可跟女真八旗一战。但若让其千里奔袭,微臣以为此非其所长。女真人自幼弓马娴熟,骑术更是高超,关宁铁骑若孤军深入辽东,恐难摆脱追击,易为女真人合围。数千精骑一旦损失,短时间内都无法补充,再者骑兵所费数倍于兵士,臣以为不可作无益之举。”

“哦!”我哈哈笑道:“原来你考虑的是这个!那朕再问你,如果是蒙古骑兵前去袭扰,你又以为如何?”

“蒙古人马术之精不亚于女真人,即便我大明骑兵有此能力,屠杀百姓终归为诡谋,杀戒一开将无利于大明军纪,也有碍我大明各军名声。此法属不得已为之!而以蒙古人前去,前边所言弊端皆无,微臣以为最是妥当。”

鹿善继能这么说,我就放心了。

“皇上,辽东有上百万百姓,岂可一言而杀之!”姜曰广见皇上似乎准备采取这个办法,想到那些百万的无辜百姓,他忍不住出声道。

“助敌者乃是死罪,更有何话说!”

“皇上。。。滋事体大,又关系皇上名声,臣以为还是慎重得好。不如交付内阁商议,或许更有良策。”姜曰广一时不知怎么辩驳,只好搬出内阁大臣来。

姜曰广是儒家出身,仁乃儒家思想之本。官兵杀百姓这等事情在他看来,自然不能接受。这不单是他,恐怕朝中大多数的大臣都不会答应。因为除去了仁的思想作怪,恐怕他们也担心史官的笔墨,为了自己后世的名声,他们是不会应允的。我想了想,觉得确实也是,如果朝廷公然袭杀百姓,就算以助敌的罪名出师,还是会有许多弊端的。看来自己就算要用这个办法,也要隐秘点好。

“以仁治国并非不好,但也要看对象而言。朕今日跟你们商讨这个问题,不是为了派兵前去扫荡辽东,而是关于你们在朝鲜所要面对的问题。朕已经说过,朝鲜必不能被女真人占领,否则女真人势大之后更难压制。朝鲜兵丁难与女真抗衡,皇太极必然挥军直抵朝鲜王京。你们所要做的就是坚壁清野,拖垮女真人。坚壁清野,说到底仍旧是百姓损伤最大,所以你们要有这个准备。当然朝鲜的损失,朕也会予以一定的补偿,但不管怎么样,你们都要确保朝鲜王不向女真人投降。”

“臣等记下了!”

我站起身道:“好,朕知道两位卿家不会让朕失望。朕命姜爱卿为朝鲜使团正使,鹿爱卿为副使,待火器司将火雷弹装完,你们便可出发。这火雷弹是用于给朝鲜守城之用,朕已给了曹文诏旨意,你们一并带去。”

“臣等遵旨!”

说完之后,我心中又有点疑虑。皇太极真的会如我所预料的这般攻打朝鲜嘛?除了打朝鲜,他能还有别的什么计策呢?此时大明以朝鲜为主战场的筹划已经全面展开,若是估计错误,这损失可就大了。皇太极会不会按历史的脚步走下去呢?!

我深吸口气,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对他二人道:“女真人之攻必为朝鲜,你等此去先在朝鲜静观变化。朕再嘱咐你们一句,朝鲜百姓的命是命,大明将士的命也是命,甚至连大明的赋税也有人命存在,你们要三思而行!”

姜曰广率先叩头道:“皇上教诲臣铭记于心,臣等将在朝鲜誓死拖住女真人。”

嗯,姜曰广虽然有些妇人之仁,但此人看来还是不错的。朝鲜抗战,他们作为明朝使者身居后方,虽然未必有事,但毕竟是身犯险境。他们没有跟我扯皮,也没有找借口推脱,这比起历史上崇祯的那些只懂得指手画脚的大臣可要好得多。我刚要夸奖他们两句,在宫门外伺候的李凤翔跑了进来。

“皇上,兵部尚书傅宗龙大人求见!”

傅宗龙这时候来有什么事情呢?难道也是为了朝鲜的方略而来!

“宣他进来!”

李凤翔下去后,我想了想还是对姜曰广他们道:“今日就商议到这,下去吧,朕稍后会有旨意给你们!”

“臣等尊旨!”

姜曰广跟鹿善继刚下去,傅宗龙就迈着大步进来,仿佛是在行军一般。我原以为他升任尚书后,不在军营里带兵应该移居养气,有份文人的仪态,不想未有什么转变。我笑呵呵道:

“傅爱卿前来所为何事?”

傅宗龙跪下行礼道:“臣傅宗龙叩见皇上,微臣此来是有急报禀奏!”

“急报?何处发来的急报?”

“回皇上,是神武营提督卢象升所发的急报!”

西北,原来是西北!我松了口气,不是辽东就好。不然朝鲜这边还没有准备好,要是皇太极搞点什么,此时还真难应付。

“他所报何事?”

“卢象升禀报,他们在数日前得到确切消息,发现察哈尔的林丹汗领着部落在西宁卫北面的打草滩休养生息。”

“林丹汗他还没有死嘛?”我不禁脱口而出,按照历史发展,他应该在那里出痘而亡的,怎么到了现在都还没有死呢?这实在太出乎我意料了。

“是的,林丹汗并没有死!我大明又重立了额哲汗,微臣觉得此事关系重大,所以接报后便急着向皇上禀报。”

这个问题真是头大,要是给察哈尔知道了林丹汗的消息,事情会演变成怎样呢?!以察哈尔来号令蒙古的方略那就肯定不行了!我不禁敲了敲额头,真是令人头疼的难题!

看到皇上一副苦恼的样子,傅宗龙安慰道:“皇上,此事只有微臣知悉,只要严令卢象升封锁消息,在大同的察哈尔人未必能够知道!”

我不禁皱眉道:“此事瞒得一时,岂能瞒得长久!林丹汗若是重回草原,谁能拦得住!”

“皇上,能瞒一时也好!现在内蒙古诸部落已拥护我大明为盟主,察哈尔又在大明的掌控之中,林丹汗势弱,能揭起的风浪也有限。”

我叹了一口气道:“傅爱卿,你可知道朕让宋献策去察哈尔的用意?”

“臣斗胆推测,宋献策此行虽名为参加额哲汗的继位典礼,但实际是要联合蒙古各部落讨伐投靠女真人的蒙古部落。”

“你说得不错,但更重要的是朕想着长期控制住蒙古骑兵,不单是讨伐蒙古,而且还要对付女真人。没了黄金家族继承人的号召力,这个方略就没了效果!”

“原来如此!”傅宗龙也皱起了眉头。

我沉默了半刻,思来想去都没有想到应对的方法,毕竟林丹汗的命运已经改变,林丹汗要是不死,那他又会作什么打算呢?林丹汗远在甘肃,我根本就无从想象。等等,我记得林丹汗是死在崇祯七年夏秋季,但具体哪个月份我倒没有记清楚,现在是七月,今年又是闰八月,卢象升他们发现林丹汗行踪的时间则更早,会不会林丹汗现在又或者差不多就死了呢!

我为自己的这个发现弄得兴奋不已,林丹汗的命运走向大多数都符合了历史,他现在也在打草滩,跟历史记载的一模一样!那他也应该是会在今年死去,再也没回漠南蒙古!既然如此,那就没什么好担心的,只不过林丹汗还活着的消息要处置好。想毕,我便对傅宗龙道:

“罢了,就依爱卿所言!先让卢象升封锁住消息,蒙古的事情就尽快去办!现在走一步算一步!你去给宋献策传旨意,让他尽快启程。至于林丹汗那方面,先让卢象升他们静观其变!”

“臣遵旨!”

  第八章南粮北调(上)

当田怀彝客气的送走了宋献策后,满腹疑窦的回到客厅。

此时的田家已经今非昔比,厅殿楼阁峥嵘轩峻一片连着一片,府内奴仆成群,俨然钟鸣鼎食之家。田家父子虽然没有任什么实差,但皇上重视田家那是人尽皆知。若是往日象宋献策这样的官吏来田府,说不定会吃闭门羹。尽管宋献策也是皇上超拔启用的人,而且在蒙古的事上大出风头,但京中的官员极少与他亲近。小人得志,是大多数人对他的评价。就连铭心堂的那些天子门生,也因为他江湖神棍的来历,极少与他有私交。田家是皇亲国戚,又受皇上重用,自然不把宋献策放在眼里。若不是他称奉圣上口谕前来,田弘遇连门都不会给他进。但他这个国丈爷当然不会亲自去接待编外的礼部郎中,只是让儿子出面,自己则躲着乐去了。

田怀彝回到客厅后,伸手一招,在外边侍侯的管家张十三进来听从吩咐。

“老爷去了哪里?”

张十三回道:“少爷,老爷在春风阁!”

田怀彝点了点头道:“你下去吧!”

春风阁压水而成,建在田府后花园的湖心中央。阁之四面环水,池边两行垂柳,微风拂面,是个夏秋消暑的好去处。进入夏季之后,田弘遇就喜欢住在那里。田怀彝还未到春风阁就已经听到里边丝竹之声不绝,他不禁停下脚步叹了口气。

按照大明的选妃礼法,所选的妃子必须是小户人家,田家在发迹之前,田弘遇不过是个小吏罢了。因为皇上委以重任,独占了辽东、朝鲜的海贸才使得田家财富剧增。但田怀彝也知道,这几年田家的暴发不知引来多少人眼红,辽东贸易、商铺、彩票等等这些都是赚取巨额银子的营生,即便有人为此参倒田家也不足为奇。大明历代外戚仗着身份尊荣,胡作非为最后被治罪的比比皆是。田家富贵已超越历代的外戚,本应该低调点,但自己的父亲却毫不在意大肆炫耀。先是建了一座堪比王府的宅邸,然后又亲自下江南买了些妙龄的女子,田家奴仆越来越多,排场也越来越大,更要命的是自己的父亲为了以前的旧怨跟面子,不知暗地里得罪了多少人。就像今日的宋献策,他好歹也是皇上启用的人,按阵营划分,也跟田家同为一派。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多个朋友便多一条路子,何必如此呢!

田怀彝呆立了一会,摇摇头又叹了一口气。父亲是家主,自己再有什么想法也是枉然。他放弃了呆想,步入春风阁中。

阁内的四周都放有冰块,又有婢女不停的扇风,在炎炎夏日,田弘遇此时卧在阁内太师椅上,简直如沐春风。他看到儿子进来,便挥了挥手,让阁内的舞姬、乐户下去。他调整了一下坐姿,慢条斯理的问道:

“宋献策来做什么?”

田怀彝恭敬的站在椅子跟前道:“父亲大人,宋献策奉旨前往察哈尔。。。”

“是吗!是不是他想着从我们铺子里购买用来互市的货物,就让他到塘沽港口好了。”

“每年互市的货物儿子都已经准备好了,宋献策来也没有说得很清楚,只是说他奉皇上口谕,让我们田府准备额哲汗归国的礼物。”

“礼物,什么礼物?”田弘遇起身问道,“皇上怎么会让我们田府准备礼物?”

“宋献策开了一份单子,说这是陪送的。”说着田怀彝拿出张纸来。

“单子?”田弘遇拿过看了一眼,里边写着舞姬、乐户、厨子等一些人,便将单子又递回给田怀彝道:

“既然是皇上的意思,又是些下人,那你去准备一下好了!”

田怀彝收好单子后,垂下眼帘道:“他还说皇上曾吩咐父亲办过一件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