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白马掠三国-第2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这一大车货物却是来路上顺手劫下来的,先前那两人正是被张燕派了打前哨的李大目和白绕,本来是想到城门前就动手的,却不想那个小卒受贿后居然连搜查都免了,到是帮了他们省了个大麻烦。

    “将军,城门已被攻陷。”副将兴奋道。

    “去通知于毒他们快速赶来。”白绕一边前进,一边吩咐道。

    他们为了出其不意,只和李大目带了数百人,抢先而来。

    这戈县也是座大县,对比佘县来说,县中人马也应该有个七、八百人,只凭这数百人只能挡的了一时,还要等数里开外的于毒等人率军赶来,才能彻底的攻陷这做城池。

    “看到那条大门缝没。”白绕想了想,指了指城门和城墙相接的那条门缝,对着刚刚杀得兴起,还有些兴奋的李大目道。

    李大目点点头。

    “多拿几把长矛,把那个门缝给我堵了,再带五十个人在那守着,一直等到摔军前来。”见点头,白绕吩咐道。

    李大山摸了摸后脑勺,还是忍不住疑惑道:“守着就守着呗,堵了门缝干嘛。”

    “。。。从外面攻伐进来的时候,如此一做,岂不是可以封堵道路?”白绕没好气道。

    李大目这才恍然大悟,带着他的人守门口去了。

    白绕则带着剩下的人,走上了城墙,叫他们捡起地上还没有损坏的十几把弓,拉开弦,上好箭。

    他们是想到了用计诈城,却没想到多带弓箭守城门。

    不久,就一大批士卒的赶了过来,从人数上看足有上千人。

    “妈的,怎么有这么多人,是谁告诉我一坐大县只有几百人的,要命啊。”白绕心中暗暗叫苦。

    “汝等乃是何人,竟敢率兵攻打县城。”数百米开外,从层层的士卒中出来一个估计是县令的文官,正气凛然的大声道。

    心里却是悔啊,上面不是说了,最近黑山贼寇可能会来攻打县城嘛,自己就不应该为了几个百姓生计,脑袋一热就开了城门,这年头当好官果然没好下场。

    “不用理他,攻都攻了,哪有那么多废话。”白绕不屑道,李大目点了点头表示明白。

    见无人答话,县令更加坐定了这个想法,无奈只好挥军攻打自家的城门。

    “放箭。”虽然白绕的叫声足够大,却无奈只有那十几把弓,射下去也只是稀稀拉拉的倒了几个人。

    而白绕想出来的土办法,却很是灵验,那两扇门使得道口变的狭窄异常,县令的上千人马跟本不能展开,每次只能派几个人往前冲,但对上李大目所率领的悍贼结果可想而知,付出了几十个人的代价却硬是攻不进去。

    “大人,可先攻上城楼,只要从上面放箭,下面的人就是瓮中之鳖。“旁边的县尉进言道。

    “你,你,你们两个分两路带人上去。”县令当机立断,命令两个屯将道。

    “诺。”两屯将领命,自带一百人从两边的石梯上去。

    厮杀开始蔓延全县。

    渐渐地,双方皆死战。

    “将军,左边的兄弟们快顶不住了。”副将满身是血,跑过来道。

    “带着附近的人去你那边,这里一马平川,估计于毒他们也该到了。”白绕先是一愣,说话间又解决了一个不要命的。

    迟疑了一会,却见白绕下方那密密麻麻的尸体,点了点头,带着剩下的士卒去右边支援。

    白绕精神一振,大喝一声,手中长矛挥击而出。

    尽管被白绕他杀的胆寒,但这些士卒却是源源不断的冲上来,往往一矛扫去就,就有几个人飞出护栏。

    “喝。”大喝一声,白绕手中长矛一刺,连带着后面的一个县兵也被捅了个对穿。

    “恩。”奈何矛上的倒刺太长,却是进的去出不来,边上有一县兵看准时机挥刀就砍。

    无奈,白绕只好弃了长矛,身体微一倾斜闪过那要命的一刀,这士卒却是紧追不舍,方向一变,欲把白绕他拦腰砍断。

    见无处可躲,却也激起白绕潜在的凶性,左手一扬,竟生生的架住了长刀,左脚一用力,一脚把他揣了下去,刀换右手,顺手砍番了一个趁机冲上来的县兵,“妈的,于毒张燕你们在干什么,要是还不来,老子就得交代这里了。”

第744章 戈县攻伐() 
白绕他们其实从一开始,并没有把戈县的攻伐当一回事。

    毕竟,他们也是纵横太行的黑山军,一般的普通郡县的守军,本就抵挡不住。

    然而,也不知道是什么回事,戈县附近的袁军,居然还留有一只千人队徘徊,顿时就吃了大亏。

    不仅是城内的县兵在极力抵抗,以地势对白绕发起反冲击,外面的千人队,同样对着城门方向,发起猛烈的冲锋。

    也正是两面受敌,使得白绕有些苦不堪言,城门是关键,所以他把大半兵力给了李大目,如今他手上也不过数十人了。

    而与此同时,此时城门下的李大目更是狼狈,身中数矛,大腿上有一处更是血如涌注。

    不过,这个傻大个却是死战不退,脑中只记得白绕叫他守着城门,等张燕他们赶来。

    “杀。”杀字出口,这些战场上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黑山将士身上顿时发出一股股的惨烈杀气,为了将军,为了兄弟,卒挡杀卒,将挡杀将。

    好在,这些士兵也算是张燕辛辛苦苦的训练出来的,虽然苦战之下劳累,但却努力的举起长矛,凡是冲撞军阵的县兵一律杀无赦。

    这个时候,其实双方在力量的对比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对方上千人,是经过严格训练却没见过几次血的军队,单打独斗的搏杀也好,三五成群的小范围群战也罢,都绝对不会是这些刀口舔血的贼寇的对手。

    但是却也胜在人数过多,所以白绕他们依旧悲剧的被压着打。

    血肉横飞,数百人的搏杀,却显得格外的惨烈无比。

    正在这时,夕阳的照射下,有一片黑点出现在了远处的地平线上,并迅速的扩大。那一阵阵沉闷的马蹄声,就像一道道催命符,打在这些县兵的心头。

    这个时候的骑兵,显然不会是袁军,他们自己都清楚,骑兵都被袁绍调动去打公孙瓒了,所以,一定是敌人!

    相反的则是李大目他们,已经可以隐约的看见扬起的尘土,这次不管是生是死,唯有拼了,手臂一挥,嘴里森寒道:“援军来了,杀。”

    “某去阻拦他们!”

    县内的领兵曲长,自持武勇,双手握枪,瞄准一个长的眉清目秀,看起来比较好欺负的,借着这股冲力,力刺而去。

    “哼!来的正好!”

    于毒望着迎面杀来的一员骑将,大刀挥舞,同样朝着对面的曲长方面横扫而去。

    “碰。”金铁交鸣之声,彻响整个战场。

    曲长只觉双手一麻,胸口翻滚,一声惨叫,狼狈败退。

    “杀。”于毒没有追击,而是长刀一挥,策马砍断县城吊桥上的绳索,县城就像少女被丑恶的歹徒给强行的撕开了最后一道防线,柔嫩的躯体,彻底的暴露在了征服者地眼前。

    对方曲长的胸口,那一道长长的伤口虽然只是划破了点皮,但狂涌而出的鲜血却另他恐惧异常。

    眼中透入着极度的恐惧,微微干裂的嘴唇颤抖个不停,白皙的左手捂着胸口,仿佛快要挂了一样,太可怕了,实在是太可怕了。

    那一刀彻底的撕裂了他厚厚的自信心。不曾想死神居然离他这么近。只要再进一点点。

    曲长努力地吞了口唾沫,悔恨地转头望着对方,舔了舔发干的嘴唇。

    不明所以的向前方刺了一枪,拔马便逃,而他身后的一众亲兵也是面色狂变,惨白、惨白的,回身就跑。

    “呵!”淡淡扫了眼这个废物的背后,于毒却没有取他性命的觉悟,而是努力的向前厮杀,以扩大缺口,以制造更多的混乱,他身后涌动的大军才是正真的杀招。

    “守不住了!放箭啊!无差别射杀!”

    呆了片刻,城门校尉凄厉的叫声,如厉鬼般可怖。

    凄厉的喊叫声并没有稳住军心,反而是让这些战场上的初哥更加慌乱,弓箭手们只觉得弓都拿不稳,颤颤抖抖的从箭壶中拔出箭,射着几乎没有杀伤力的攻击。

    “杀。”于毒在外厮杀,白绕、李大目二人重振军容,在县内,一左一右如三把尖刀一般撕裂。

    袁军千人队,犹如已经有了一丝缺口的布匹,这个时候,抵抗是微弱的,甚至有相互踩踏的情况。

    “稳住,稳住。”回过神来的县丞相声嘶力竭的大喊,但这些士卒先前没听他的,现在是混乱时刻,自然不会有人听他一介书生的话。

    恐惧,慌乱顿时充满了这些县兵的心头,不知是谁大喊了一声:“贼兵进城了,快跑啊。”

    瞬间这些本来还在拼命攻击的县兵四散而逃,尽管那名县尉极力的收拢着县兵,但这些也紧紧是些县兵本来就战斗力底下,意志力薄弱。

    要他们守城也只是勉强,何况里面还有不少最近才被征召入伍的新兵,任凭县尉本事通天,也抵挡不住逃跑的潮流。

    “罢了,罢了,任他们走把,你也走把。”眼见大事以去,县令心灰意冷的挥了挥手道。

    “大人,走把,出城或许还有一条生路。”县尉拉着县令的马就想往外走。

    那县令却是一把推开县尉,冷哼道:“哼,走,我等空有士卒数百,却落的个弃城而逃,等曹司空在下坯大败而回,岂能饶了我等。”

    随即,叹了口气道:“要是这次攻打县城的是张燕,我等家小还有存活的希望,还是为家里妻儿老小,考虑考虑把。”

    “这…。”县尉却是左右为难,到底是自己的命重要,还是家中老小的性命重要。

    “愿和大人共赴黄泉。”那县尉想了想尚在襁褓里的儿子,还有白发苍苍的老母,顿时恨了狠心,对着县令抱拳道。

    还没有等县令略表欣慰,就有一个贼兵忍不住心中的愤怒,就想一刀结果了他。

    我命休也。县令只好闭目等死。遗憾的是,他的命并没有就此休止。

    “住手。”白绕刚好赶到,他还不明白这坐城池怎么会有这么多人马呢,要是这个县令挂了,他找谁解惑去。

    那刀正好停在那县令的脖子处,退一分无事,进一分则见血,尽管那县令已经做好了,慷慨就义的准备,还是被吓的双腿直打颤,虽然精神上做了准备,但面对死亡的本能却是不容易消除的。

    “杀。”几乎是与此同时,外围的县兵也被尽数解决,嘴角闪过一丝轻松,于毒低喝一声,朝城内而去。

    面对声声巨响,还有随之而来的喊杀声,城内的百姓只能紧紧的捂着被子,颤颤发抖。

    连老百姓也知道,能攻打他们的只有黑山贼,而而贼寇在民间的声名可谓是狼藉,他们只能在心里祈祷,这些家伙能够仁慈一点,少吸点他们的血。

    戈县,被彻底拿下了!

第745章 廖化() 
在黑山大军,攻伐太行诸县的时候,同样的战火,亦是同步在幽州大地上蔓延。

    硝烟滚滚,还未散去的灰烟,依旧弥漫飘扬在虚空之上。

    破碎的旗帜,摇曳摆动,断裂的袁字旗已经倒地,重新插上的,是汉旗高字旗。

    没错!

    在黑山军对袁绍后方,太行山脉附近的诸多郡县发起攻伐的同时。

    已经回到了幽州境地里面的高郅,也同样的发动了袭击进攻。

    这里,已经被高郅带领麾下大军,给攻伐下来了!

    这是一座名叫堀的小城,外面是黄土构成的低矮城墙,表面洼洼,有些生命旺盛的不知名小草在土墙上茁壮成长。

    已经被战火燃烧的木质的城门已经看不出原来的眼色,剩下的只是残败和腐朽,没有人怀疑只要有股大风,这座城墙就会轰然倒塌。

    战争已经结束了,无数士兵各行其事,打扫战场,清理城内物资。

    不过这些,高郅都没有去理会,一个人悠闲自在的提拿着一个酒袋,缓缓走到一块大石前坐下,然后拿起酒袋,解开系在袋口的绳索,举袋往口中猛灌一口,楞楞的遥视远方。

    喝上一口,眯一眯眼睛,再喝一口,眯一眯眼睛,高郅一个人独自的悠哉悠哉。

    “将军!某已经将俘虏关押,同时整理物资,请您清点。”

    良久,一道声音传来,与此同时,一名战将矗立在高郅身畔。

    那员战将,年约三十出头,一双眼睛却是炯炯有神,面色上更是红光满面,一把寒芒闪闪的三尖两刃刀,持握在手里自有股气势。

    此人,却是高郅这次的“收获”之一。

    也是他收获的一名历史上留过名的武将。

    初次见面的时候,高郅他观其衣着虽然残破,却不含污垢,面上虽有些发黄,但那双眼睛却是灵气四溢,头发也是经过细心整理,显然是受过些教养的人,不知为何却破落如斯。

    看这战将言谈举止,眼中更是灵气四溢,现下虽然落魄,但也未必不能成大器。

    问一下名字。

    廖化!

    当时高郅就是大喜,现下正缺少得力助手,他可是知道,此人可用三四十年啊。

    三国时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年代,这一时期出现了数不胜数的人才。可是这些人才中,大部分都是战死沙场,要不就是郁郁劳累而亡,这样的人在三国中是非常多的。

    比如说人们熟悉的诸葛亮,就是因为过度劳累而死。

    三国中有一位活过整个时期的大将,此人就是廖化,他是唯一活过三国时期的武将。

    廖化见证了整个蜀汉的兴衰过程,可是现如今的人们经常嘲讽他。

    “蜀国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句话就是对廖化的嘲讽。

    人们常说“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用来比喻让一个平庸,无能的人担当重任。

    因此在许多后世人眼中,廖化就是碌碌平庸的代名词,似乎不值一提。

    但是真实的廖化却是一个忠肝义胆,武艺超群,谋略出众的人。

    廖化这个人最初是一个山贼,后来黄巾军起义爆发,就参加了黄巾军起义。可是没过多久,黄巾军就失败了。

    参加黄巾军失败当了第二山大王的廖化,正和周仓百无聊赖地在山路口晒太阳,忽然远远看见杜远和手下推着一辆马车过来,廖化忙问怎么回事?

    原来车上是关羽护送的刘备的二个夫人,在半道被杜远劫了,廖化一向崇拜关羽,连忙劝老大把人放了。

    无奈杜远就是不肯,兼之这段时间相处以来,杜远的所作所为竟然没有一丝一毫的为民之意,完完全全就是一个残害百姓、无恶不作的害民贼!

    廖化一怒拔刀杀了杜远。

    正好关羽赶来,廖化和周仓就说明情况,归顺了关羽。

    说到忠义,流传至今的有赵匡胤千里送京娘,关羽千里走单骑等。

    可是廖化的一次走单骑,确是历时两年,历经艰辛。

    关羽在樊城战败被杀,机智的廖化装死躲过了吴兵的搜捕,带着老母亲翻山越岭,跋山涉水,不分昼夜向西行进,走了两个春秋,终于找到了刘备。刘备非常感动。

    廖化加入到蜀国后非常的忠诚,而且做出了很多的贡献。

    夷陵之战的爆发廖化自然是看见了刘备的失败,回到蜀汉之后,这时候的蜀汉五虎上将已经没有了四人。

    那个时候关羽,张飞,黄忠,马超等人都死了。

    此时的刘备也已经驾崩了,蜀后主刘禅即位。

    回蜀国后,廖化作为军事助手积极帮助诸葛亮北伐,诸葛亮非常欣赏他。

    蜀汉在刘禅时期,就已经慢慢的走了下坡路,尤其是在诸葛亮去世之后,蜀汉宦官干政,让刘禅被迷惑最终的蜀汉节节败退。

    诸葛亮死后,廖化继续跟随姜维北伐。廖化带兵攻打魏国,魏国名将郭淮派兵两路救援,魏国的羌胡归顺蜀国,廖化随姜维前去迎接,郭淮随后追来,廖化叫姜维先走,自己在成重山埋下伏兵,顺利阻击了魏兵的追赶。

    廖化抓住战机各个击破,射杀魏军主将大胜而归。

    廖化以果敢刚直著称,是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

    不但忠心耿耿战功卓著,还具有一定独到的战略眼光,他看到蜀国连年征战,国力日下,就劝姜维停止北伐,休养生息。

    即使是蜀汉到了末期,廖化依然为蜀汉尽心竭力,同时年过古稀的廖化依然为蜀汉征战。这时候的廖化依然没有放弃蜀汉。

    年过七十的廖化更是四处征战,可惜的是蜀汉已经无力回天,最终的蜀汉灭亡。

    即便如此,忠心耿耿的廖化看到了蜀汉没有回天之力,在迁居洛阳的路上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这,绝对是一个可堪一用的人才!

    “廖化不才,如蒙将军不弃,愿效犬马之劳!”高郅现在还记忆犹新,当时遇到的廖化,撩战袍跪在自己的马后,恭谨的抱拳。

    跟随廖化一同来的,还有上千青壮贼兵,而且还经过了一些训练,除去部分十恶不赦的奸恶之徒,这也是一支颇为难得的战力了。

    如果再加以严格的训练,战斗力更是可以倍增。

    是故高郅对其,非常满意,和看重,之前攻伐下县城,亦是将打扫之事尽数托付于廖化,可见一斑。

    “呵呵,有元俭相助,某倒是乐得清闲许多。”

第746章 高郅谋断() 
“将军过奖,元俭受之有愧。”对于高郅的夸奖,廖化却是谦逊尊微,不敢自得。

    此时,正值公孙瓒和袁绍两军争夺的焦点,他们谁也没有注意到,位于幽州外地,高郅的兵马正在秘密调动,他已经率领精兵到了冀州边境。

    可以说高郅他的奔袭速度,委实是过快。

    就连此县这里的差役还明白是怎么回事,便被人全部捉拿,关进了牢房之中。

    因为,衙役和士兵一般都是互不相犯,各司其职,他们现在还觉得莫名其妙。

    不过这些人,也不影响大局,高郅现在重点还是放在精练士兵,攻伐袁绍后方,制造混乱为主。

    说起精练士兵,沉思片刻后,廖化复又出列,答道:“将军,元俭认为,各营士兵虽然在校场操练日渐精纯,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