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宝姐姐-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薛蟠听了,大大咧咧的嚷嚷,“这叫: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宝铉羞他:“哥哥可算是说对一回了!那日在皇上面前左一句‘打出去’,有一句‘绿帽子’,可把妹妹我吓得不轻!幸好皇上稀罕哥哥那副直肠子,这才不怪罪。”

    前头薛夫人可没听说这个!瞪着薛蟠道,“竟有这等事!我竟是头一次听说,必是宝铉帮你瞒着了!自小你便事事得有宝铉管着些,方才不出大事。往后宝铉出了门子,看你如何是好!”

    “嘿嘿,给宝铉招个上门女婿不就成了!”薛蟠抓抓头,终是想到一计。

    “胡说!”薛天相叹道,“宝铉的亲事怕是咱们做不得主了。往后正经得给你挑个管得住你的媳妇儿才是!”

    宝铉只听着,并不做声,心中却有一番思量。如今哥哥是侯爷世子,身份自是不同以往。哥哥的亲事,轮着谁也轮不到王氏那个不着调的来做主,那“凡这长安城里城外桂花局俱是他家的,连宫里一应陈设盆景亦是他家贡奉”的想来是没戏唱了!

    想起这书中事宝铉便禁不住冷笑,这薛姨妈给薛蟠定了夏家,说得好听叙起亲是姑舅兄妹、薛蟠一心就看准了,这王氏教养出来的薛蟠,但凡人家姑娘出落得好些,看了都是准的!倒是宝玉随口说了句实话:夏家“绝后”。想必这薛姨妈是看上人家家产了,盼着能一股脑儿都陪嫁了来。谁知人家过继了一个混帐儿子,把家业都花完了又来投靠女儿,竹篮打水,到底是一场空。

    薛夫人见薛天相已是大好了,一双儿女也并无不妥,便又忙忙的收拾行李,预备着会金陵侍候薛太夫人了。倒是薛天相发了话,说是要与薛夫人一道回金陵,将薛太夫人接了京城来。薛夫人原已拾掇的差不多了,听得此话,又是一阵忙活。

    这日薛天相刚得了金陵来信,来到书房,不过读了两句,登时脸色大变。一叠声儿的叫守在外头小厮进来,“平安!进来!快去告诉夫人,将我与夫人的行李即刻收拾妥当了。。。不,把世子和郡主的行李一同收拾了!顺道取了我的朝服来,老爷我写个折子,要即刻进宫面圣!”

    “这是怎么了,着急忙慌的求见朕。上回宝钗急着来求朕,是为了回府侍疾,可把朕好一通吓,这回。。。。。。”雍正边说便打开了折子,看了两眼便停住了,“你母亲。。。去了?”

    “臣恳请皇上,许臣携臣夫人、蟠儿和宝铉回金陵。。。奔丧!”薛天相一个响头磕下去,却久久不见起来。

    “罢了,雪纹原是朕身边的大宫女,好歹侍候了朕这么些年。朕开府后便将她赐予你父亲为妻。这么些年过去了,薛世航去了,如今雪纹也跟着去了。。。。。。”感叹了一会儿,雍正说道,“你就放心带着宝铉回金陵吧,朕又不会拦着她尽孝。只一点,待丧事料理完毕便带着宝铉回来,朕着实喜欢这孩子。等宝铉到了指婚的年纪,朕会亲自帮她挑门好亲事,再抬一抬她的品级。公主府朕已挑好了,也在铁狮子胡同,侯府南面隔了剪子巷那块空地。再过去就是弘昼的亲王府,倒也便宜!”

    “臣,谢皇上隆恩”薛天相松了口气,往后不论宝铉亲事如何,好歹还能离家近些。只是。。。若是母亲能知晓此事,不知得有多高兴!“臣先告退了。”

    “去吧。回头朕让熹贵妃给雪纹赏些个东西。”雍正摆摆手。

    “谢皇上,”

    这厢薛夫人得了信,却是一头雾水。宝铉听了,只叫薛夫人领着丫头婆子先收拾着,自己随手指了个小丫头赶去书房一探究竟。

    因薛天相与薛夫人的包裹已是收拾的差不离了,想着既有急事也无需多带人手,薛夫人便指了几个要必得带上的下人先自去收拾,又带了剩下的人急急的收拾一双儿女的。却见宝铉哭着跑了回来。

    “这是怎么了?”薛夫人忙问道。

    “母亲!祖母她。。。去了!”宝铉哭道。

    顿时侯府一片混乱!

    待平息了些,二人合计了一番,别无他法。既然薛天相已去请旨,也只有将一应行李尽快收拾了。

    薛天相回到府中,就见车马已尽是齐备了,薛蟠已在马上,薛夫人与宝铉也已在马车上,正有丫头抱了大把的软枕来铺在马车里。叹息一声,换下朝服,便策马启程。

    薛家众人日夜兼程,竟是只用了十日,便回到了金陵。

    因两地相隔甚远,待一行人回到金陵,已是薛太夫人五七。

    三日大敛、四日成服;头七设木主焚纸钱,延请和尚诵经;二七请道士还受生经;三七、四七为“散七”,需请外甥、侄辈来主持。薛天相一行人赶到正是五七,因薛太夫人只得了薛天相这一个儿子,便从薛家宗族中寻了个出嫁的侄女来主持。

    “母亲!儿来迟了!”薛天相哭倒在灵前。

    后头跟着的宝铉和薛夫人也是不住的抹眼泪,便是薛蟠,也是红了眼眶。

    六七由女儿备酒饭,无女则由侄女;停灵七七四十九天后,出殡。

    “百官亲丧祭礼以其子品级,子视父母,命妇视夫同”因薛天相是超品的侯爵,薛太夫人的葬礼办的极为隆重。又有宫中赐下赏来,也算体面。更有圣旨颁下,一等侯薛天相,忠君爱国,侍母甚孝,特旨封为忠孝公。待丧事料理妥当,即回京守孝。

    薛府中正忙乱着。因往后定居京城,薛天相将薛府托给了堂弟薛天机。京中的宅子到底是赏赐下来的,若有什么不妥当,一句话也就收回了,好歹得在金陵留个落脚的地儿。原本薛天相与薛夫人不在,王氏一人独大,兼着宝钗在一旁打点着,很是得意了几天。现下薛夫人回来了,再多的不甘也只得将管家之事撂开了手。

    宝铉懒得搭理这些事,只在府中遍寻修心不见,便命人唤了薛成家的来问。这薛家的管家叫薛成,因世代在薛家伺候,忠心耿耿,便赏了薛姓以示体面。这薛成的长子薛安,便是修心的丈夫了。

    “回郡主娘娘的话,修心已不在府中。”

    “不在府中?怎么回事?”宝铉疑惑,修心向来忠心太夫人,即便出嫁后也是时时伺候在太夫人身旁。怎么太夫人刚过身,她便不在府中?

    “回郡主娘娘的话,先头太夫人病重时,王太太发了话,说是修心不敬太夫人,将人打发了出去。”薛成家的抹泪道。修心是她大儿媳,被逐出府,她自然是心疼的。

    “她算哪个份位上的,连太夫人的人也敢打发!”宝铉怒道,缓和了下,又对薛成家的说,“你也不必句句的‘回郡主娘娘的话’,听得头疼。单称‘郡主’便好。你去立马儿叫了修心来,我有事问她。”

    “是,郡主。”薛成家的欢天喜地的去叫修心了。

    宝铉心中总觉得事有蹊跷。薛太夫人重病,满府上下最最忠心薛太夫人的修心居然被打发出府,究竟是出了什么事?修心对薛太夫人不敬。。。说出来根本没人相信!这必是王氏的借口。这王氏急急的要打发了修心,究竟所为何事?

    不多时,修心便来了。门房见了倒也不拦,薛管家一家在薛府本就人缘极好,修心被逐,满府的下人虽嘴上不说,心里却很是不平。眼见着侯爷、夫人、世子和郡主都回来了,想也知道终于是有人给修心做主了!

    “郡主!”修心一见到宝铉便跪倒在地,“郡主可回来了!郡主不在修心不敢和任何人说,太夫人。。。太夫人是叫王太太给害死的!”

    “什么!”

    待薛天相和薛夫人得了消息赶来,修心这才开始说起薛太夫人病重之事。

    原来自薛夫人走后,王氏便开始想要管家,薛太夫人到底年事已高,一时半会儿也不能拿她怎么样,竟叫王氏暗中买通了厨子,连着几日做了些相克的食物。薛太夫人原在宫中多年,自是识得这些把戏,不料那薛宝钗竟出了个主意:将相克之物其中一样熬了汤来用在菜中,虽效果弱了那么几分,却叫人轻易看不出来!

    待薛太夫人突然卧病,修心见王氏与宝钗毫无诧异之色,便起了疑心。暗中查了府中上下,刚得了证据,却叫王氏打发了出去!第二日薛太夫人便去了。幸而王氏并不知晓修心已起了疑心,更不知道修心已找到证据,这才保得一命。

    薛天相见了证据,大发雷霆。命人将王氏与宝钗带了来。

    “王氏!你瞧瞧这是什么!薛宝钗啊薛宝钗,你也来看看,你和你母亲干的好事!”

    王氏母女看了,登时瘫倒在地。

    “我薛家庙小,容不下你们这两尊大佛!我今就拟了放妻文书,你带着宝钗从此出我薛家门,回你的王家去!宝钗虽为人不堪,与我到底父女一场,给她留几分薄面。也不必赘述你所为,只有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第13章 后续继位() 
王家女投奔贾家门旧伤发退位让新帝

    王氏眼瞧着薛天相是真的动了怒,登时慌了神,“老爷,我知道错了!我。。。我往后会改的!”

    薛天相冷笑,“改?改什么?这么些年你犯下的错事还少吗!”

    “那。。。我。。。我可是郡主娘娘的生身母亲!”王氏想到这茬,立马挺直了腰板。“你不过一个小小的侯爷!我女儿可是郡主!和硕纯敏格格,哎呀我生的好女儿,就是有出息。。。那可是位比郡王的。我可也算是郡主的母亲了,你凭什么休了我!”

    众人愕然。天底下竟有这么无耻的人,三番两次谋害亲女不成,眼见着女儿出息了,又想攀咬些好处!

    “母亲!”宝钗见众人神色诡异,急忙打断。心中却有了计较:如今这薛府自个儿是没法呆了,便是硬留了下来,这么些年的脸面也要丢尽了!再者,若是让母亲攀上了宝铉,那要将自己置于何地?常听母亲说,姨母嫁到了荣国府,极是尊荣。公侯伯子男,这荣国公的爵位要比一等侯更高些!这么一想,竟是打定了主意要说服王氏去投靠娘家姐妹了!

    “王姨娘说话可注意些,本格格何时成了你的女儿!”宝铉冷哼一声,出言斥责。

    “你。。。你个没良心的的丫头,叫我什么!”王氏听了,瞠目欲裂,大怒道。“我可是你的亲生母亲,你父亲忠孝侯明媒正娶的侯夫人!你。。。你怎么敢。。。。。。”

    宝铉不怒反笑,“王姨娘糊涂了。我母亲姓封不姓王,是忠孝侯的正妻、皇上亲封的正一品诰命夫人!我与兄长乃一母同胞的龙凤胎,圣旨上可都写了的!王姨娘若不信,大可亲自去看。。。。。。哦,我忘了,王姨娘不识字。唉,你说这王家是怎么教养女儿的,目不识丁倒也罢了,还时常犯糊涂!倒劳累了皇阿玛,三天两头的叫来王子腾申饬一番。”

    “闭嘴!那是皇上搞错了!我才。。。。。”

    王氏话还没说完,宝铉便掷了茶盏。“放肆!圣上亲笔谕旨,岂是由得你胡说的!掌嘴十下,长长你的记性!免得你再说出什么胡话!”

    薛宝钗自小便想比过宝铉去,见宝铉如此,乐得为王氏求个情,搏个孝顺的名声。毕竟没有命下人责打长辈的道理!“郡主出言责怪,本死不足惜。只是母亲终究年岁已高,经不得如此责打。宝钗也不忍母亲受苦,每每见到母亲落泪,儿恨不能以身相代了去!母亲好歹是郡主您的长辈,还望郡主不要追究!”

    “恨不能以身相代?”宝铉嗤笑,“那我就如你所愿。修心,掌她嘴,力道大些可别浪费了她的孝心!”说完,也去不管王氏母女二人如何闹腾,向薛天相和薛夫人行了个礼,径自离开。

    宝铉自幼养在薛太夫人身边,薛太夫人又极是慈爱,祖孙感情深厚。听闻薛太夫人去世,宝铉只恼恨自己没有多陪在祖母身边。再听闻是王氏与薛宝钗二人暗害了薛太夫人,宝铉连生吞了她们的心思都有!只是虽有圣旨压着,当年薛家的周岁宴到底是请了好些人来,人言可畏,自己若对王氏母女下狠手,终是不妥。

    这薛宝钗终究是薛天相的亲生女儿,怕是除了缀锦楼,薛家在金陵的产业都要给了她了。也罢,后世有句话,人贱自有天收,自己有何必为了这起子人操心。往后她们留在金陵也罢,去京城也罢,都与自个儿再无半点关系了。

    宝铉出了院子,却找了几个宝亲王送的心腹下人,径直出了府。

    原宝铉自办完薛太夫人的丧礼后,倒想起一事,算算日子也是差不离了。因命心腹乔装一番,寻了人牙子,只说想买个丫头,因有仙人入梦,非得要眉心有一点儿米粒大小的胭脂痣!人牙子也只当是要买去做妾的,想着可以狠赚一笔,很是用心去寻访了。寻了几日,终于有了消息。

    “这位是。。。。。。”那拐子带着丫头,由人牙子领了来。见主家隔了纱帘坐在里间,竟是位小姑娘。一旁又有两人立着,却与别的下人不在一处,也不知是个什么身份。心中忐忑。

    “这位是我家小姐。我家小姐身份尊贵,故明了我出面料理此事。这是十两银子算是定金,你且收着。我家小姐若是看得上这丫头,自有你的好处。”这常青原是钮祜禄家的家生奴才,熹贵妃指了给儿子使唤。宝铉出宫后,弘历与熹贵妃说了声,便送了来。

    “哟,小姐真是个慈善人儿!”那拐子原只想着卖个四五十两,眼见着先得了十两定金,立马笑着奉承,一面又推了那丫头一把,“还不快去,见过小姐。”

    “见过小姐。”

    “抬起头来瞧瞧。”宝铉说道。那丫头抬了头,宝铉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便转头问甄士隐夫妇,“姨父姨母瞧着如何?”

    甄士隐夫妻二人早已泪流满面,到底是血脉亲情,只一眼便认了出来。这便是丢了近六年的甄英莲!

    宝铉对外头比了个手势,常青便与那拐子谈起了价钱:“行了,别张望了,开价吧。”

    那拐子犹豫了下,“一。。。一百。。。一百五十两!”

    “行。”常青挥挥手,“这是二百两,你取了身契来,当场交割清楚!”

    待回了府,封氏见眼见着已是年下,天寒地冻的一时半会也去不了京城。薛天相倒也不急着收拾了,请了甄士隐一家子一道过了年,待开春才启程进京。

    到了京中倒也无事,一家子关起门来守孝,倒也清静。

    雍正十三年,八月。

    宝铉自进了八月便担心着,二十二这日得了雍正旧伤复发的信儿,也顾不得正在守孝,忙递了牌子进宫请安。

    “皇阿玛。”

    “宝铉也来了。朕无事,这不,还能照常处理政务呢。”

    “皇阿玛!”宝铉也不管别的,夺了折子放在一边,“这政务呢,是处理不完的。皇阿玛身子要紧,政务随便指个人处理了也就是了!宝铉可带了太医来,皇阿玛先歇着。请苏公公帮宝铉把太医唤进来!”

    “你这丫头!”雍正失笑,再大的怒气也没了,“你竟是要将整个太医院给搬过来!”

    “宝铉可说了,天大的事,皇阿玛的身子最要紧。只要皇阿玛身子好,便什么都好!今儿宝铉可要折腾这一回,皇阿玛的旧伤你们要拼尽全力的治好了!治不好,谁也不许走!”

    “傻丫头,哪有把太医都押在养心殿的道理。留下三个,便也是了。”雍正随手指了三个太医。

    宝铉无法,总不能直说这两日会出大事,便另指了两个医术颇佳的太医,“再留两个吧!就当是宝铉孝敬皇阿玛的!可不要辜负了宝铉的孝心啊。”

    二十二日,帝病剧。召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领侍卫内大臣丰盛额、纳亲,内大臣户部侍郎海望至寝宫前,宣旨以四皇子宝亲王弘历为皇太子,继皇帝位。

    这日,雍正多次病危,熹贵妃、裕妃、弘昼和宝铉一直侍候在侧,唯有弘历,雍正略有清醒便将他赶去处理政务了。

    清史记载:二十三日,子时,帝逝世。

    原在戌时,雍正瞧着已是大好了,便只留了三五个太医,命其余太医回太医院休息。宝铉悄悄儿的找了弘历,二人一商量,暗地里下了死命:委屈太医都去养心殿西边的围房先住几日,好随时照应着。

    果然,子时,雍正便再次病危。幸而太医救得及时,终是救了回来。往后便如同过了一大关,竟是渐渐好了起来。等到九月初九重阳节,已是可以起身了。

    雍正携熹贵妃、裕妃和四阿哥弘历、五阿哥弘昼、义女纯敏郡主登御花园堆秀山御景亭,六阿哥弘曕也由嬷嬷抱了来。

    雍正看着眼前景色,很是感慨了一番。回了养心殿,便命召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来,上谕于明年传位于四阿哥宝亲王弘历,以明年为嗣皇帝元年,正月一日举行授受大典。

    是日,雍正帝率太子弘历诣奉先殿、堂子行礼,继御太和殿亲授帝玺。弘历跪受,即位受贺,奉传位诏书,颁行天下。诏曰:“朕亲御太和殿,亲授宝玺,可称朕为太上皇帝。其尊号繁文朕所弗取,毋庸奏上。凡军国事务、用人行政大端,朕既已退位,悉交由新帝裁断。”

    初二,乾隆帝奉太上皇令,尊生母熹贵妃为圣母皇太后,上皇太后尊号为崇庆皇太后。晋尊太上皇裕妃为裕贵太妃,尊太上皇齐妃为齐太妃。

    初四,奉太上皇令,册立嫡福晋富察氏为皇后,册封侧福晋乌拉那拉氏为娴贵妃。册封庶福晋苏氏为纯妃,高氏为慧嫔,金氏为嘉嫔,黄氏为仪嫔。册封格格珂里叶特氏为海贵人,侍妾陈氏为陈常在。追封庶福晋富察氏为哲贵妃。

    十五,奉太上皇令,晋封和硕纯敏郡主为和硕纯敏长公主,赐公主府。

    二十,太上皇欲前往五台山养病。

    “太上皇。”崇庆皇太后和裕贵太妃匆匆赶来,“太上皇既要去五台山,不是我便是裕妹妹,总得有人伴驾才是!”

    雍正挥挥手,“朕自有主张。弘历到底还年轻,朕原想着指允禄、允礼、鄂尔泰、张廷玉为辅政大臣,思来想去,终是不妥。如今也就弘昼能帮着弘历些,你们俩坐镇宫中,也好弹压下宗室命妇。”

    “臣妾自当竭尽全力。”

    “等朕启程,便让弘历将那些个被圈禁的宗室都释了吧。圈了那么些年,也该安分了。朕将他们圈着,便是要留给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