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第3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增加了岛上的用水负担,使水的需求比平时增加了将近两倍。

    之所以会增加了将近两倍……是因为军队的训练及构筑工事所需要的水量要比百姓多得多,而且他们还不知道节省。

    其结果必然就是德、意军要通过西西里岛用船运送淡水。

    这在平时是没什么问题的,毕竟西西里岛与班泰雷利岛距离只有一百多公里,船舶不出几小时就能到达,但是到了战时……英、美空军及潜艇对班泰雷利岛一封锁,岛上就出现了严重的缺水问题。

    更糟糕的还是,英军派出了情报人员探明了岛上三个水井的位置并派出轰炸机将其炸毁……于是就不再是什么“严重缺水”了,而是“断水”的问题了。

    这种情况使驻守在班泰雷利岛上的德意军都明白想要守住该岛几乎是不可能的,于是德军很快就撤出了班泰雷利岛。

    这使原本士气就不高的意军雪上加霜,他们早早的就在无线电天线上升起了白旗准备投降,只是悲催的是……盟军猛烈的轰炸使岛上到处都是硝烟和尘土,而且这些硝烟和尘土还久久不散。

    地中海地区就有这样的特性,潮湿的空气会使烟尘像沙尘暴一样长时间笼罩在岛屿上空。

    这使盟军飞行员一直都没能发现意军挂起的白旗,直到盟军派出一个步兵师小心翼翼的搭乘登陆艇冲上海滩时,才惊奇的发现意军已经挥舞着白旗……

    这场战双方都没有遭受多大的伤亡,意军在空袭中仅仅死56人,伤196人,盟军受伤一人,而且还是因为登岛后去逗弄一头螺子而被咬伤的。

    由此盟军就流传了一句名言:“相比起意大利军队来,我们或许更要小心螺子!”

    很快这个名言就又被另一件事给打破了。

    这件事其实是个意外,一名盟军飞行员在执行轰炸任务的时候迷了路,海上迷路的结果就是导致油料不足,于是远远的看到一个小岛就不管是敌人的还是自己人的,驾着飞机就降落了……

    降落后这名飞行员就发现自己是不幸的,因为他认出了朝他跑来的士兵身着意大利军服。

    但很快他就发现自己很幸运,因为这些成群结队的朝他涌来的意大利士兵不是来逮捕他的,相反,他们是来向他投降的。

    于是他创造了一个纪录,一个人占领了一座小岛,俘虏了上千名意军,而他甚至还是名飞行员。

    由此盟军也大慨的摸清了意军的底……如果说西西里岛周边岛屿的意军是这种情况的话,那么西西里岛上的意军的士气只怕也好不到哪去。

    那么接下来就只有一个问题了,也就是登陆西西里岛的问题。

    但就是在这个问题上英、美双方还是展开了一场争论。

    “让我来说说这次登陆作战的细节!”亚历山大在会议上说:“由于盟军对西西里岛实施的连续轰炸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我们不但成功的夺取了西西里岛的制空权和制海权,还基本瘫痪了西西里岛的交通,因此我认为……我们完全可以使用奇袭的方式进行登陆作战!”

    此言一出就引起了美军将军们的一阵轰动。

    他们知道“奇袭”这个词代表什么意思,那就是在不进行事前战舰炮火和舰载空中火力掩护打击下突然登陆作战。

第八百一十五章 奇袭(二)

    “这是为了保证我们能顺利登陆!”亚历山大解释道:“据情报显示,我们计划的登陆地点没有多少守军,而且他们的防御还十分薄弱,防御工事也已基本在轰炸中被摧毁了,我们完全可以在他们反应过来之前就登陆。”

    “将军!”张弛反驳道:“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根据情报显示岛上有两个德国师,而且这两个德国师还是机械化师和装甲师……而且这两个师还分别布署在西西里岛的西部及西南部,它们能很快的赶到我们的登陆地点。如果不进行炮火及航空火力准备的话,就算能顺利登陆又怎么样呢?我们的登陆部队也将遭到敌人坦克集群的威胁,甚至有可能被赶下海遭受惨败!”

    这又是英国人一厢情愿的想法,他们一直强调不要把敌人想得太简单,但在制定作战计划时却一而再再而三的把敌人想得太简单了。

    只不过,这似乎并不是英国人把敌人想得简单,而是英国人再一次为美军及法军挖了个坑。

    原因在于德军两个师都布署在西部,而那里恰恰是美、法两军的登陆点。

    “我们的目标首先是登陆!”亚历山大坚持道:“如果一开始战舰就向岸炮击……事实上它们已经没什么目标,而在炮击的同时又在告诉敌我人我们将要登陆的地点,那就失去了登陆的突然性,敌人就将有时间提前调集兵力阻止我们登陆。众所周知的是,夺取滩头阵地才是最困难的,而如果我们能以奇袭的方式夺取滩头阵地,接下来就可以把重装备运上滩头架设,等德军的坦克部队和机械化部队到来的时候,就可以给他们好看了!”

    蒙哥马利在旁补充道:“少将,我们的轰炸已经毁坏了岛上的铁路和公路,而且还会一路为我们提供掩护,德国人想要短时间内赶到滩头是很困难的,你们有充分的时间做准备!”

    亚历山大和蒙哥马利说得轻松,夺取滩头阵地很困难不假,但要守住滩头阵地却更困难而且更危险……夺取滩头阵地时至少还可进可退,驻守滩头阵地却因为登陆部队过多海军无力同时也没有时间将部队撤出,一旦防线被敌人装甲部队撕开那就是全军覆灭的结局。

    张弛还想说什么,艾森豪威尔就向张弛使了个眼色。

    见此张弛也就不去争辩了,就像之前所说的……这是由英国人主导的一场闹剧,反对是没有用的。

    会后艾森豪威尔就对张弛说道:“我们没有必要与他们争辩,他们说奇袭是一回事,到时我们该怎么奇袭,那又是另外一回事……明白吗?”

    张弛不由“哦”了一声。

    奇袭可以有很多种,比如炮火奇袭,空中火力奇袭。

    由此也可知,在这一仗中英、美两军其实是面和心不和的。

    其实何止是面和心不和,另一头艾森豪威尔差点就跟亚历山大吵起来了……他们争吵的焦点在于蒙哥马利想要直接指挥美第七集团军。

    蒙哥马利这是有点狮子大开口了,战略及战术计划都听英国人的那没问题,美军按照你们的战略、战术来打并尽可能的配合英军的行动就是了,而蒙哥马利却还想要美军的直接指挥权!

    其借口当然也冠冕堂皇,就是将两军置于统一的指挥体系之下。

    艾森豪威尔当然不同意。

    如果是在以前,艾森豪威尔还有可能同意,但现在知道英军在制订作战计划时就已经使劲的把美**队往火坑里推,那怎么可能还会把直接指挥权交给那些“狡猾的英国人”。

    于是断然拒绝,甚至不惜以退出这场作战相威胁。

    最终亚历山大在这一点上做出了妥协。

    这看起来似乎很荒唐,英国人怎么能这样得寸进尺步步紧逼……但实际上这正是欧美国家的风格,他们甚至把这种做法看作是一种“艺术”,就是一步步提出要求,用这种方法不断的试探对方的底线,最终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妥协”。

    这或许就是商业民族的一种习惯。

    于是张弛就知道了一点,与他们打交道,就别去一厢情愿的以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那一套,那是在中国这种人情社会才适用的东西,今天你帮我,我欠你人情,明天我帮你,把人情还你。

    欧美国家是不兴这些的,尤其是国与国之间,他们只考虑双方的利益。

    战前准备很快就着手开始进行了。

    英第八集团军由蒙哥马利指挥在埃及集结,其任务是在西西里岛东南登陆并往北推进。

    美第七集团军由巴顿指挥,其任务是在岛西杰拉湾一带登陆,通过该岛中央往北推进将敌军切成两半,并肃清西北角的敌军。

    法军佐阿夫兵团由朱安将军指挥,其任务是在利卡塔登陆,任务是保护美军的左翼并协助美军肃清西北角的敌军。

    由这些任务来看,也可以知道蒙哥马利并没有把法军放在眼里。

    保护美军的左翼?美军的左翼还需要法军来保护?美军会放心把左翼交给法国人?

    不,美军早就决定在左翼安排一个装甲部队来保护左翼了。

    肃清西北角的敌军?

    什么叫肃清……小打小闹随便抓几个俘虏也可以叫肃清。

    说得更清楚些,那就是美军在前头打,他们将防线朝前推进后,法军就跟在后头将那些躲在暗处或是平民里的德、意军给揪出来,那就叫肃清。

    不过张弛却喜欢这个任务。

    没有其它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个任务给了法军很大的自由。

    它并没有明确的规定法军必须要沿着哪条路线走或是攻占某个高地……蒙哥马利根本就不相信法军有能力攻占或是守住某个地方。

    英国人安排法军上阵,一方面是想让法军去露露脸,更重要的还是想让法军去拖累美军。

    但也正是因为这样,张弛才可以随心所欲的自行制定自己的进攻路线和进攻计划。

    而这个计划,则是个能让蒙哥马利“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的计划。

第八百一十六章 风暴

    随着盟军的补给和装备在班泰雷利岛上集中,另外盟军还在岛上修建了三个机场、两个港口……战前的准备工作至此也就差不多了。

    接着盟军就用了四天的时间集结部队,毕竟这是多个国家而且还有数十万的军队,集结是件很复杂的事。

    英第八集团军从的黎波里、亚历山大、塞得港、海法和贝鲁特出发。

    美第七集团军从奥兰、阿尔及尔、比塞大起。

    法第三军从突尼斯出发……法军参战部队只有第三军,这是张弛做的决定。

    张弛认为,目前为止佐阿夫兵团的其它军队都没有参战的能力,朱安将军对此也表示认同,尤其是他在视察了第三军后。

    艾森豪威尔对此当然也不会反对,在他看来,越多的法军参战就意味着美军会有更多的负担……在他看来,法军毫无疑问是美军的负担。

    所有运载登陆部队的船队都伪装成护航运输船队,它们先是前往马耳他会合,然后再转向班泰雷利岛。

    为了掩护登陆编队在海上顺利到达目的地,盟军一共投入了八艘战列舰、六艘巡洋舰和二十五艘驱逐舰为其护航。

    其实盟军并不担心德、意军其它部队的骚扰……地中海的制空权和制海权已经在盟军手里了,德、意军如果出动军舰或是战机的话,那就正合盟军之意,在战前就可以将它们打得元气大伤。

    盟军唯一担心的是德军的潜艇。

    潜艇这玩意可不是制空权、制海权能封锁得住的。可事后发现这个担心其实完全是多余的,因为德军的潜艇部队主力在此之前一直都在阿尔及利亚海域活动,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德军运送补给至非洲。

    在这个过程中,德军在地中海总数为十五艘的潜艇已经被击沉了九艘,剩下的六艘已经无法对盟军构成太大的威胁了。

    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对航行最大的威胁不是敌人,而是海上突如其来的风暴……

    当时的天气原本很好,夕阳西下、红霞满,一艘艘军舰和运输船铺开整个海面,就像钢铁洪流似的朝班泰雷利岛方向驶去。

    可是海上的天气说变就变,太阳还没完全落山就从另一边涌来了一片黑压压的乌云,接着就是狂风怒号巨浪滔天,7级大风带起的海浪将军舰高高的掀起然后又重重的抛下。

    在敦克尔克号指挥所里的张弛和朱安将军等人都必须紧紧的抓住抓手才不至于被抛出去……那感觉就像坐过山车一样,确切的说比坐过山车还惊险,因为在此其间还不断有苦涩的海水从窗外涌进来,让人有种军舰就要沉入海底的感觉。

    这让张弛的胃部不断的翻腾,半小时后就“哇”的一声吐了出来。

    张弛可以说已经坐过许多回的军舰而且也碰到的大风浪了,他都这样,就更不用说佐阿夫兵团的士兵了……他们中许多人都是生活在沙漠地区的旱鸭子,当然随了沿海城市地区召募的士兵除外,此时被这么一折腾就一个个翻江倒海的差点把肠子都吐出来。

    这时张弛就开始担心了,如果风暴继续这样下去的话,那么盟军只怕根本就无法在西西里岛登陆,其实就别说登陆了,就是把登陆艇从船上放下都很困难……那些登陆艇只怕刚到海上就会被巨浪给打翻了,尤其这时还是黑夜,士兵一旦落水就很难施救。

    “他们知道今晚有这场风暴吗?”张弛大声问着朱安将军:“他们的气象工作是怎么做的?!”

    朱安将军艰难的回答道:“气象军官没有预测到这场风暴,不过他们说了,这是从法国南部海岸临时刮来的北风,风势猛,但来得快去的也快,几小时后可能就会平息!”

    “但愿如此!”张弛回答。

    否则的话,这次登陆行动只怕就要付之一炬了。

    幸运的是气象军官猜对了,到了晚上十点海面就恢复了平静,一轮圆月高高挂在了天上照得海面就像一面镜子似的,仿佛之前的风暴根本就不曾存在过。

    各部份赶忙乘着这时候进行短时间的休整。

    这时张弛得到报告,有五名士兵失踪了……不用想,肯定是在风浪中被抛进海里了。

    朱安将军对此根本就不屑一顾。

    五名士兵在他眼里看不上什么,更何况他们还是阿尔及利亚人而不是法**官。

    但张弛的反应却与朱安将军截然相反,他在第一时间就将这五名士兵所在的中国顾问臭骂了一顿给予处分,并责令他们马上进行搜救。

    朱安将军对张弛的这个举动很是不解。

    “少将!”朱安将军说:“你不认为这样做都是徒劳吗?他们是被冲到海里的,此时距离我们只怕已经数十海里了!”

    张弛回答道:“但也有可能在船上不是吗?”

    其实张弛并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他也并不是真的想要把这五名失踪的士兵找回来,当然,能找回来那就最好。

    更重要的是,张弛的这种举动会让阿尔及利亚士兵感觉到上级对他们生命的重视……

    总顾问居然会因为五名在风浪中失踪的士兵而处分中国教官,而且还不遗余力的搜救,这就给了阿尔及利亚士兵与法**官陌视他们生命的另一种感觉。

    所以,阿尔及利亚士兵在搜救的同时,也在心里默默的念着或者小声跟战友议论着:

    “中国人果然是我们的朋友!”

    “我们可以放心的听他们的指挥,他们不会让我们到战场上去送死的!”

    ……

    这就是张弛想要达到的效果。

    结果还真有一个人被救起来了。

    这名士兵很聪明,他将自己绑在了缆绳上,另一头拴在船上,所以虽然被海浪冲下船去却吊在船舷上昏迷了过去,别人一时也没有发现他。

    这名士兵被救醒后,整个第三军的官兵们都在欢呼,就像是打赢了一场胜仗似的。

    所以,这绝不是救上一名士兵的问题,而是一支军队的团结和士气的问题。

第八百一十七章 空降

    深夜十二时,船队到达班泰雷利岛。

    当然,船队并没有登岛,而是停舶在岛外的海域上等待着进攻时间的到来。

    这时朱安将军就在无线电中发表了一番讲话以激励士兵的士气。

    “诸位!”朱安将军说:“我很荣幸的成为你们的指挥官,你们天亮前就要接受战斗的洗礼,这也是第三军改组以来接受的第一个战斗。你们要为被挑选参加这次行动而感到骄傲,因为你们被授予了进攻和摧毁敌人的权力,被授予了争取自由的权力,你们手中掌握着阿尔及利亚的光荣和世界的未来,你们值得获取这种伟大的信任……”

    吧啦吧啦的讲了一大堆,朱安将军或许是个好将军,但他却并不个很好的演说家,也不知道如何煽动士兵们的情绪。

    好半天,朱安将军讲完了。

    他转头对张弛说道:“你来讲几句吧!”

    张弛走上前去,挺起胸膛说道:“士兵们,今晚我们就要走上战场了。作为你们的总顾问,我不希望你们是为了祖国、为了家人或是为了别的什么东西而上战场。听着,你们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上战场,为了让自己活着……要想活着回来,最好的办法就是消灭敌人,明白吗?把敌人都杀光,西西里岛就是我们的了!”

    这番有如强盗般发言却引来阿尔及利亚士兵们一阵阵的欢呼,甚至还跟着张弛一起狂吼:“杀光敌人,西西里岛是我们的!”

    在班泰雷利岛休整一小时后,船队就浩浩荡荡的开往西西里岛。

    2时45分,船队准时到达西西里岛外海并开始下放登陆艇。

    这时盟军的空军开始出动了。

    这里的空军指的是空降兵……这时由于亚历山大制定的所谓的“奇袭”的战略。

    “奇袭”嘛,自然就少不了空降兵,英、美两个集团军都投入了空降兵对西西里岛实施空降。

    空降兵的任务是夺取纵深防御工事,保障登陆部队登陆的顺利实施。

    英军投入的第1空降师,美军则是第82空降师,各有五千多名官兵,由美军第52运输机联队的1500架c47运输机运送,出发机场是突尼斯的凯鲁万机场和苏萨机场。

    因为要“奇袭”,所以空降部队只能在登陆部队实施登陆前几分钟空降,因而就只能在午夜也就是凌晨五点左右借着月光空降。

    但事实证明亚历山大制订的这个“奇袭”计划是十分粗糙或者说是过于理想化不切实际的……这一点张弛早就提醒过他了,但亚历山大根本就听不进别人的劝说,他或许是在表现英国人才是这场战役的主导者。

    从英国的角度来说,这样的空降作战对他们似乎并没有多少风险。

    英国空降兵要面对的是意大利军队,而意大利军队甚至连迫降一名飞行员下去都能让他们投降,此时却是空降一个师……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