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第3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倒是一个现实,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只怕中**队不上也得上了。

    (未完待续。。)

第七百五十一章 阿尔及利亚

    张弛盯着地图一言不发。

    蒙哥马利想要就些什么,但却被拉姆斯登阻止了。

    拉姆斯登虽然与张弛共事不久,但却知道每当这个中国将军处于这种状态时,那必定就是想到了什么并开始为其构思了。

    而事实也一次又一次的证明,这个中国将军的每一个计划都很完美。

    果然,过了一会儿,张弛就说道:“我们似乎就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在德国人的防线后方空降!”

    这是很明显的,德国人可以一边埋地雷一边撤退,要想阻止他们的话就只有三种做法:

    一是切断其补给路线使其无法得到更多的地雷,没有地雷德军自然就无法使用这种方法防御。

    但这显然是不可行的,因为德军集结了两个航空队已暂时取得了地中海一带的制空权,这也就意味着德军的补给不会被切断。

    二是装甲部队迂回穿插到德军防线的后方使其无法再按部就班的布雷。

    然而,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装甲部队穿越沙漠风险太大,一旦被德军侦察机发现就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最后一个就是像张弛所说的,空投部队到德军防线的后方打乱其布署。

    但蒙哥马利很快就提出不同的意见。

    “不,我们不能这么做!”蒙哥马利说:“首先,我们在利比亚无法得到补给,那里原本是意大利人的殖民地,意大利经营多年留下了很庞大的势力。利比亚人会选择帮助德、意军而不会帮助我们。其次,德国人手里还有几个装甲师,它们能轻易击溃我们的空降部队!”

    拉姆斯登也点了点头。

    事实上,这一点蒙哥马利在制定进攻计划时就考虑过了,但因为难度太大且过于危险而不得不放弃。

    但张弛却出人意料的说道:“我并没有说空投到利比亚!”

    蒙哥马利和拉姆斯登不由一愣,德国人防线的后方就是利比亚,如果不空投利比亚的话,还能空投到什么地方呢?

    看着疑惑不解的两人,张弛就在地图上指了一个位置,说道:“我说的是这……阿尔及利亚!”

    闻言蒙哥马利和拉姆斯登不由吃惊的互相看了一眼。

    阿尔及利亚东邻利比亚,与正在埃及的隆美尔非洲军团隔着整整一个利比亚,任蒙哥马利想破脑袋也想不到张弛会想空降到那里。

    好半晌,蒙哥马利才说道:“不,这简直是疯了。首先我们没有那么多的兵力空降阿尔及利亚并将其占领,就算能占领……距离非洲军团如此遥远,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当然有用!”张弛回答:“如果我们攻下阿尔及利亚的话,那么就对利比亚构成了威胁,如果隆美尔再不撤退……他就等着被我们两面夹击并歼灭吧!”

    “那么……”蒙哥马利说:“你准备用多少兵力空降阿尔及利亚呢?”

    “中**队!”张弛回答:“新一师!”

    “上帝!”蒙哥马利不由笑了起来:“你打算用一个师的兵力来占领一个国家?你知道阿尔及利亚有多少兵力吗?至少十五万人!”

    “我当然知道!”张弛回答。

    “我很佩服你的自信,少将!”蒙可马利说:“但是,你觉得以一个师的兵力就可以迅速打败这十五万人,然后再威胁利比亚?这或许是我听过的最疯狂的计划!”

    “重点是阿尔及利亚的军队是什么军队!”张弛说:“他们是法**队不是吗?”

    这是张弛通过情报了解到的。

    法国投降后,德国对法国开出的条件是,本土只保留十万军队用于维持秩序,暂时保留殖民地军队。

    阿尔及利亚是法国的殖民地,于是在那就保留了一支人数约为十五万大多由阿尔及利亚人组成的军队。

    “少将是说……”拉姆斯登似乎是听出了张弛这话中的意思:“将阿尔及利亚的法属殖民军策反?”

    “是的!”张弛点了点头:“法国一直在观望不是吗?他们在等待,形势对哪一方有利他们就偏向哪一方。现在形势虽然还不是很明朗,但明白人都能看出德国大势已去了。那么我们为什么不策反阿尔及利亚呢?”

    顿了下,张弛又接着说道:“当然,如果只是简简单单的说几句话的话,我相信很难让法国人投降并支持我们。但是……难道法国就没有反对德国、反对投降的人吗?我是说,在阿尔及利亚也有许多法**官不愿意投降德国吧!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空降一支部队去,然后配合这些法**官起义并掌握阿尔及利亚的政权!”

    拉姆斯登不由点了点头,然后对蒙哥马利说道:“将军,这似乎是个可行的计划!一旦成功,那就不是一个师一万人在利比亚的西面了,而是一支十余万人的部队,而且还装备精良,同时又有充足的补给!”

    装备精良是因为法国只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投降了,再加上国内又不允许拥有正规军……德国所允许的那十万人的部队是警察性质的,于是法国的装备只能送往这些殖民地装备殖民军。

    补给充足就不用多说了,那些都是由阿尔及利亚人组成的部队,他们会得到百姓的支持。

    “另外还有突尼斯、摩洛哥!”张弛补充道:“它们也同属法国的殖民地,如果阿尔及利亚投降盟军,就很有可能形成骨牌效应,这样我们的军队就不只是十几万,甚至有可能达到二十余万!”

    “是的!”拉姆斯登点了点头:“这样一来就像少将之前所说的,隆美尔只能撤退,甚至必须撤出北非,否则等待他的只有被歼灭一种可能!”

    蒙哥马利看着地图沉默不语。

    实际上他已经被张弛和拉姆斯登说服了,因为这个计划虽然有风险,但却可能以极小的代价换取很大的利益……失败了也只是中国部队的失败和损失,成功了却可以彻底把德国人赶出北非,何乐而不为呢?

    蒙哥马利之所以不说话,只是因为之前持反对的态度,现在不好太快转变。

    (未完待续。。)

第七百五十二章 吉罗将军

    但最终蒙哥马利还是低下了他“高贵”的头同意了这个计划,毕竟这个计划所描绘的结果实在太诱人了,它不但可以解决第八集团军眼前的困难,甚至还可以让第八集团军从这痛苦的沙漠战中解脱出来。

    接着蒙哥马利马上就把这个计划用秘电发送给丘吉尔。

    丘吉尔看到这个计划不由一拍大腿,兴奋的叫道:“太棒了,完美的计划!尼米兹说的对,这个中国将军简直就是另一个隆美尔,它让我完全从沮丧和失望中解脱出来!”

    接着丘吉尔又自言自语道:“如果我能短时间在北非战场上取得胜利,那么不管这场战争是不是依靠中国部队,我想那些议员都该闭嘴了吧!”

    于是丘吉尔马上回电表示同意并全力支持这个计划,同时,丘吉尔还提出了个颇有建设性的建议:“法国的戴高乐政府正在英国的帮助下在伦敦组建,为什么不利用他们的声望号召阿尔及利亚的法**官呢?”

    蒙哥马利和拉姆斯登看到这建议不由兴奋得叫了起来:“上帝,我们怎么把戴高乐给忘了?!”

    但最终第八集团军还是没能用到戴高乐政府,原因是美国的利益……

    其实英、美两个国家在此时已经在暗中较劲了,英国希望在战后还能保持自己在海外庞大的殖民地,但美国这个新兴的大国野心很大,他想取代英国成为全球的老大,于是当然不愿意看到英国还保持着其遍布全球的殖民地。

    因为就连傻瓜都知道,如果英国还拥有战前一样多的殖民地的话,那么就算在二战中损失惨重很快又会崛起……开玩笑,殖民地的资源和人力都为英国变相所有,英国当然可以轻而易举的重回世界霸主的地位。

    所以,美国在这时其实是乐见英国出现这种状况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英联邦国家纷纷独立……不让他们独立不行啊,否则凭什么让他们帮英国打仗啊?只有给这些国家允诺,也就是以独立为条件。

    至于法国,英国扶植了戴高乐流亡政府,那么美国在这方面就要反其道而行之,支持的是投降德国的维希政府。

    这一点说起来有些不可思议。

    美国站在盟军一方与德国作战,却支持投降德国甘作傀儡维希政府。

    但正如那句话所说的“国与国之间只有利益”,如果从利益角度分析,这事其实也很容易理解。

    原本丘吉尔也不想把这个计划告诉美国方面的,因为他很清楚英、美在法国这个问题有分歧,告诉美国就会多了一个变数。

    但最终丘吉尔还是不得不发了个电报给罗斯福说明了情况。

    原因是,英国没有足够的运输机将新一师空投至阿尔及利亚,他必须借助美国的力量。

    结果,果然就节外生枝了。

    罗斯福同样也很喜欢这个计划,因为它大体上符合美国的利益,但在利用戴高乐的威信方面却不符合美国的利益,因为那很可能会使英国人支持的戴高乐政权坐大,那么战后英国就可以从法国那得到更多的利益。

    于是罗斯福就想到了个办法。

    他对丘吉尔说:“这个计划唯一不足的就是利用戴高乐将军的威信,据我所知戴高乐将军并没有在阿尔及利亚服役的经。所以,我很怀疑他在阿尔及利亚有足够的威信使法**官投降起义!”

    接着罗斯福提出了另一个人选,这个人就是吉罗将军。

    在阿尔及利亚这地方,吉罗将军还真比戴高乐更适合,因为他长期在北非服役,而且还极度反对德国,之前甚于还因为反抗德军被德军俘虏,最后越狱逃出来的。

    丘吉尔没想到罗斯福还有这一着,他本想拒绝,但想了想,在北非的英第八集团军已经是火烧眉毛了,而且英军还只能与美军合作,于是就无奈的答应了下来。

    因为军情紧急,吉罗将军当天晚上就搭乘飞机赶到了塞得港与蒙哥马利等一起商量策反阿尔及利亚的计划。

    但事情却还没完……

    此时的吉罗将军已经63岁了,留着两道发白的八字胡,不过精神依然很好。

    张弛第一眼看到他的时候就有种很不好感觉,因为吉罗将军在行为举止上也是个翩翩有礼的绅士……

    这段时间张弛与英国人、美国人是接触多了,所以很讨厌与那种具有绅士风度的人接触,因为他们往往是表面一套心里又一套的人,而且通常都很好面子却没有多少真本事。性格粗鲁又脏话不绝于口的美国人反而好得多。

    果然,事情很快就出现了危机。

    蒙哥马利在地图前先大慨的向吉罗将军介绍了下情况,然后就对吉罗将军说:“将军,我们希望你能联系下在阿尔及利亚的老部下或者是任何能想得到的熟人,最好是在阿尔及利亚担任重要职务的……”

    “等等!”吉罗将军打断了蒙哥马利的话道:“蒙哥马利将军,作为一名军人,我习惯于在制定计划前就确定指挥权,这样才会使事情变得简单!”

    蒙哥马利不由有些懵了:“指挥权?我认为这没有疑问!”

    “是吗?”吉罗将军反问。

    蒙哥马利听出了吉罗将军这话外的意思,于是就有些不可思议的问道:“吉罗将军的意思……是希望由你来指挥这场战斗?”

    “当然!”吉罗将军回答。

    张弛不由笑了起来,这个吉罗将军还真是不知廉耻,他只不过是一个傀儡,手下没有一兵一卒,居然想指挥一场战斗。

    “理由呢?”蒙哥马利问。

    “因为阿尔及利亚的那些军官是我的老部下!”吉罗将军回答:“我想,他们更愿意服从我的命令和指挥!”

    “将军!”张弛插嘴道:“你别忘了,就算他们是你的老部下,但是他们此时还是站在纳粹阵营的,从某个角度来说,他们此时还是我们的敌人,你是想用我们的敌人来威胁我们或是向我们炫耀吗?”

    (未完待续。。)

第七百五十三章 吉罗将军(二)

    “少将!”吉罗将军扫了一眼张弛的军衔,略带着不屑说道:“但问题是……在你们这个计划里,接下来就需要指挥十余万佐阿夫兵团进攻利比亚不是吗?我不认为佐阿夫兵团会服从你们中任何一个的指挥!”

    (注:佐阿夫兵团即法属阿尔及利亚军)

    “请你搞清楚一点,将军!”蒙哥马利也被激怒了,他愤怒的说道:“佐阿夫兵团是起义,或者也可以说投降,他们只有听从我们的指挥!”

    “蒙哥马利将军!”吉罗将军回答:“我再一次表明我的态度,我不能接受盟军司令部中的副职,我要担负指挥全部盟国远征军的任务。否则,我无法取得法国人的谅解,反倒会沾污我的军人荣誉!”

    张弛不由笑了起来:“难道说法军向德国投降并做德国人傀儡……反倒能取得法国人的谅解吗?”

    吉罗将军朝张弛投来愤怒的眼光,正要说什么就被蒙哥马利打断了。

    “吉罗将军!”蒙哥马利说:“你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明白吗?我也不可能将指挥权交到你手上,你考虑的是你的面子,而我考虑的是盟军士兵的生命!”

    蒙哥马利算是见到一个比他还死要面子的将军了。

    “不,我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吉罗将军摊了摊手,回答道:“我将袖手旁观!”

    这一来蒙哥马利和拉姆斯登不由傻眼了,他们没想到折腾了那么久浪费了这么多时间却是这样一个局面。

    张弛看了看不知所措的两人,就上前对吉罗将军说道:

    “好吧!吉罗将军,既然这样……很抱歉,让你白跑一趟,我们会安排飞机让您回去的!”

    这让吉罗将军有些意外,他看了看蒙哥马利,然后问道:“这个少将的话能代表盟军的意思吗?”

    “当然能!”蒙哥马利这时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站在张弛一边:“吉罗将军,我们都知道战场上的威信不是来自军衔,而是来自军功。很明显,你是前者,而这位中国少将则是后者,他屡次打败敌人的装甲部队……德国人的装甲部队,而且也是这个计划的提出者,同时也是直接执行这个计划的主要指挥官!”

    “那么好吧!”吉罗将军回答:“我很遗憾!”

    说着转身就要离开。

    张弛则小声对蒙哥马利说道:“看来我们要考虑联系戴高乐将军了!”

    张弛有意把“戴高尔将军”这加重一些,使吉罗将军恰好能听得到。

    果然,张弛就注意到吉罗将军脚步微微一缓,接着走路的姿势都变得不自然了。

    等吉罗将军走后,蒙哥马利就苦恼的摇了摇头:“正如电报里说的,戴高乐将军主要在法国本土服役,在阿尔及利亚没有多少号召力!”

    拉姆斯登问:“那么,我们还有其它人选吗?”

    “人选肯定是有!”蒙哥马利回答:“只是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

    说到这里蒙哥马利就不再往下说了,因为这是他犯下的错误,他不该将英联邦军赶进德国人的雷区而使他们进退两难。

    试想,如果这次进攻发生在空降阿尔及利亚之后,英联邦军显然会轻松得多。

    “放心!”张弛说道:“吉罗将军很快就会回来与我们合作的!”

    “什么?”蒙哥马利满脸疑惑:“你为什么会这么说?”

    张弛只是笑了笑没有解释。

    蒙哥马利和拉姆斯登没有看明白一点,吉罗将军其实根本就不是为了所谓的“法国百姓的尊严”,当然也不是为了什么“军人的荣誉”。

    吉罗将军这么做其实就是**裸的讹诈,他希望能利用这一点为自己捞取更多的政治资本,以期将来能够成为法国的领袖人物或是至少能在法国的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简单的说,如果他成为盟国远征阿尔及利亚的指挥官的话,那么法国史就会这么写:“英勇的吉罗将军率领盟军解放了阿尔及利亚,跨出了解放法国的第一步……”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吉罗将军手里并没有足够的筹码……就算蒙哥马利答应让吉罗将军指挥,张弛也不可能将中**队的指挥权交到他手里。

    或者也可以说吉罗将军其实有一定的筹码,但他自己却不知道。

    原因就是张弛说的那句“戴高乐将军”。

    果然,事情正如张弛猜测的那样,吉罗将军一回到住所后就坐立难安,他原本是想乘着这件事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但是……如果盟军还有其它选择的话,比如“戴高乐将军”,那么自己很有可能会彻底被这个计划抛弃而什么都得不到。

    想来想去,吉罗将军都觉得这样下去不行,于是马上起身带着助手赶往指挥部。

    “蒙哥马利将军!”当吉罗将军再次出现在指挥部的时候,他的口气使他几乎就成了另一个人:“为了反法斯阵营的利益,我愿意接受您的领导和指挥!”

    蒙哥马利和拉姆斯登不由望了张弛一眼,眼神里尽是惊愕。

    事后蒙哥马利发现他们其实根本就是在浪费时间,因为吉罗将军在阿尔及利亚也基本没有什么号召力……这是因为吉罗将军基本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战功,他能够夸耀的就是从德国的战俘营里逃脱。

    有这样一个故事:吉罗将军在宴席上夸夸其谈,说的就是他越狱的惊险过程,从饭前一直讲到宴会即将结束,大家听得津津有味,身边的戴高乐淡淡地问:“将军,现在请你告诉我们,你是怎么被俘的呢?”大家听后,哄堂大笑。

    正所谓“有什么样的将军就会有什么样的士兵”,所以吉罗将军的老部下在阿尔及亚都没有几个身居高位或是掌握兵权的。

    这个结果让蒙哥马利和拉姆斯登不由目瞪口呆,他们无法想像在这种情况下,吉罗将军怎么还有底气与他们谈条件!

    从这一点来说,吉罗将军还是赢了,因为他顺利的成为了第八集团军副司令,尽管这只是个虚职。

    (未完待续。。)

第七百五十四章 一波三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