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第2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往进行的伞降训练都是诸如占领高地、桥粱之类的,直接进入巷战并控制毒气弹这还是头一遭。

    飞机很快就起飞了,升空不久飞机就与一团的机群会合,步话机里很快就传来同乡人的呼叫:“一号,一零一准备就绪!”

    这话说的是暗语,意思是“师座,一团一营准备就绪!”

    由于是齐齐哈尔与哈尔滨两地同时出发,所以分配给一团的c47只有43架,按每架c47可以携带30人计算,现扣除携带给养和重装备的十架c47,一次能出动的兵力就只有一个加强营一千人左右。

    “嗯!”张弛回答:“把文件发下去,让弟兄们学习下!”

    “是!”同乡人当即就把命令逐层传达下去,这同时也是在检验各部队的通讯状况。

    发下去的文件是有关日军毒气弹和细菌弹信息的文件,比如毒气弹分为黄色、青色、绿色、红色,各种颜色的毒气弹都是什么毒气,有什么危害,通过什么方式传播等。

    这些资料倒不是从杨雨寒那来的,而是哈尔西根据一战时的经历及蒋校长那边的情报综合得出的……世界各国在一战时就有对毒气战的研究和应用,而蒋校长那边则有许多遭到日军用毒气弹、细菌弹攻击的案例,同时日军又是在学习一战时各国对毒气的使用,于是几个方面一结合,这资料就差不多了。(未完待续。)

第五百四十章 研究所

    凌晨六点二十,天色渐渐亮了起来,此时c47机群距离目标大慨还有150公里,也就是还有半小时的路程。

    然而,战斗实际上在这一刻已经打响了……早就在空中等候多时的侦察机在天亮那一刻就飞到所谓的“关东军陆军化学研究所”上空实施低空侦察,在拍下一连串的照片后就将研究所的建筑及地形以代码的方式发送给在飞机上的张弛。

    张弛马上又将这些代码转发给同乡人,并让其把战斗任务分配下去,比如哪支部队主要负责哪个建筑,哪支部队主要在哪里筑防等等。

    这里之所以用“主要”这个词,是因为伞降部队可不是普通的作战:普通作战在一般情况下是可以保证建制完整清楚的,但伞降部队从空中往下一跳……就算在飞机上是同一个排同一个班,但到地上时就分散了。

    一般情况下,伞降部队空降后会需要时间归建,简单的说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兵找到官官找到兵,然后再实施下一步计划。

    但这一次伞降作战比较特殊……部队是直接伞降至“关东军陆军化学研究所”,也就是说双脚一落地甚至还没落地战斗就已经开始了。

    这种伞降作战不常见,原因是这对于伞降部队十分危险……在空中挂在伞绳上的伞兵们对于地面敌人的火力几乎没有任何防御。

    张弛之所以要在“研究所”实施这种作战的原因……

    一方面是因为“研究所”建在郊区,地势空旷平坦适合伞降。

    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任务要求部队必须出其不意尽可能快的投入战斗……如果还像往常一样,在距离“研究所”较远的位置伞降集结,然后再对“研究所”发起突袭……就很有可能会给日军准备的时间,于是日军就可以把“毒气弹”一发接着一发的打到远征军伞降部队中。

    但如果从一开始伞降部队就直接伞降在“研究所”里,日军不但没有时间准备,毒气弹也无法发挥作用……日军要是打毒气弹就会把自己也毒死,这让他们投鼠忌器。

    更重要的还是,张弛还在地面安排了掩护部队……也就是事先潜伏进伪满洲国的侦察兵组织起来的队伍。

    同样的情况,也适用于位于哈尔滨的所谓的“净水厂”。

    然而张弛认为这还不够,沉默了一会儿,他就通过步话机联系到了侦察机的飞行员……

    “汤姆!”张弛叫道。

    执行这个任务的是一名美军飞行员。

    “是,长官!”汤姆回答。

    “我需要知道日本人仓库的位置!”张弛说:“你知道的,他们有一个地下仓库,这个仓库很坚固,可能也很大,可能距离居住区有一段距离……他们用这个仓库存放毒气弹,所以会远离居住区!这对我们的任务很重要!”

    “呃……报歉,长官!”汤姆回答道:“我们没有发现这个仓库,你知道的,这是个地下仓库,而我们却在天上……我们几乎不可能发现它!”

    “不!你们可以的!”张弛回答:“我相信……在仓库和居住区之间必然会有人或车走动,所以,你们只需要寻找雪地上的脚印或是车轮印,仓库的位置应该就在这些痕迹的终点!”

    “好主意!”汤姆一边说着一边就驾驶着侦察机重新飞回了“研究所”上空,没过一会儿汤姆就兴奋的回答道:“哇哦……长官,我们发现它的位置了,你真是太神奇了,就像能看见它一样!”

    张弛闻言不由松了一口气,知道仓库的位置就好办多了,否则这其中就会存在太多的变数。

    张弛不知道的是,侦察机的返回惊动了“研究所”里的一个人,他就是担任“研究所”研究任务的吉田教授。

    吉田教授一晚都没睡,他脑海里一直在回响着昨晚从小原少佐那得知的,中**队已经打到新京的事。

    “什么?中**队已经打到新京了?!”

    “是啊!”小原少佐看了看周围,说道:“请教授不要说出去,这可能会影响研究所的工作,以及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吉田教授当然明白这一点,于是点了点头,过了一会儿又问道:“可是……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不会有问题的!”小原少佐笑了起来:“他们已经在新京被我们挡住了!说起来……佐佐中将阁下还真是厉害啊,敌人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小原君!”吉田教授看了看四周,说道:“敌人已经打到新京了,为什么我却没有看到‘研究所’增加部队!你知道‘研究所’很重要……”

    “教授多虑了!”小原少佐回答:“新京离这里还远着呢!何况……敌人也不知道这个地方!”

    说着小原少佐就挺起了胸膛,然后微微一鞠躬,说道:“请教授放心,保护‘研究所’是我们的责任,教授就专心研究吧!拜托了!”

    “有劳小原君了!”吉田教授回答。

    虽然有小原少佐的保证,同时也知道“研究所”很隐秘同时距离新京也很远,但吉田教授始终无法放心,于是一晚上都在床上翻来覆去的。

    临近天亮时,吉田就隐隐听到空中传来飞机发动机的声音,起初吉田还没怎么注意……这段时间,敌人的轰炸机一直都在轰炸附近的铁路和公路,听到飞机的声音再平常不过了。

    但过了一会儿,吉田教授就觉得有些不寻常了……这架飞机似乎是在附近盘旋,然后天色一亮就飞到“研究所”的上空。

    难道是“研究所”暴露了?

    这个想法让吉田教授吓出一身冷汗,一咕碌就从床上跳了起来望向窗外。

    这时那架飞机却飞走了……吉田教授暗想,这或许只是个巧合吧!又或许是自己多心了。

    然而,过了一段时间,那架飞机再次折返了回来并在“研究所”上空转圈……于是吉田教授就确信“研究所”已经暴露,甚至敌人很有可能都在打“研究所”的主意。(未完待续。)

第五百四十一章 空降作战(三)

    吉田教授匆匆忙忙的披上棉衣,打开房门钻进了风雪中,穿过一片空地再拐过两幢建筑后就来到了小原少佐的门前。

    “少佐阁下,少佐阁下……”吉田教授“砰砰”的敲着门。

    过了一会儿,小原才披着棉衣打开了门,一见是吉田教授,脸上不由挂起了一丝疑惑:“怎么了?教授!”

    “小原君!”吉田教授回:“快,通知你的部队做好战斗准备吧,还有,马上向你的上司求援!”

    “怎么回事?”小原闻言不由吃了一惊,下意识的往吉田身后看了看,但他却什么也没发现。

    “是这样的……”吉田教授解释道:“有架敌人的侦察机,来来回回的在这里侦察,我相信我们的‘研究所’已经暴露了!”

    听到吉田教授的解释,小原倒是放下心来。

    “原来是这样!”小原松了一口气,接着就安慰着吉田教授道:“教授,你放心,那只不过是敌人为轰炸铁路做的侦察准备……”

    “不,小原君!”吉田教授反对道:“我十分确定敌人已经发现了什么,那架侦察机就是针对我们的……”

    “教授!”小原回答:“你听我说,不会有事的,我们有侦察兵,他们时刻注意着敌人的动向,如果有敌人朝我们这个方向前进的话,他们会知道并通知我们的!”

    “可是……”

    “没有可是……你知道,新京距离这里可是将近六百公里呢!”

    (注:小原说的是乘车距离,从新京必须先到哈尔滨,再从哈尔滨至齐齐哈尔)

    见吉田教授还是有些不放心,小原就安慰道:“放心吧,教授!我们很安全!”

    吉田教授点了点头:“那么……给小原君添麻烦了!”

    “应该的!”小原回答:“再回去睡一觉吧,天色还早!”

    关上门后,小原少佐就摇了摇头,自言自语的说道:“真是神经过敏啊,早知道就不把敌人打到新京的事告诉他了!”

    然而就在这时,天空中隐隐传来了一阵“隆隆”声,小原脸色不由变了变……棉衣都顾不上穿就跑出了房间,吉田教授正在外头仰望着天,见小原少佐出来,他就有些无奈的说了声:“他们来了!”

    小原少佐往天上一看,只见天上黑压压的一片全是飞机。

    “防空警报!”小原冲着身后不远处同样也在发愣的哨兵大叫:“所有人做好战斗准备!”

    “战斗准备?”刚从屋里出来的中江大尉不由疑惑的说道:“不是应该进防空洞吗?”

    “混蛋!”小原骂道:“那些不是轰炸机,是运输机!”

    这其中的区别就在于……如果来的是轰炸机的话,那么为了保护“研究所”的这些高级知识分子,那就要组织人员进防空洞……反正外面都要被炸,挡也挡不住,保住人员安全以供日后重建才是重要的,这也是“研究所”的主要训练方向。

    但如果是运输机的话,那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因为运输机代表从头上掉下来的不是炸弹而是敌人。

    好在小原少佐有些见识,分得清空中飞的那些主要是运输机而不是轰炸机……

    这主要得益于小原的哥哥,他哥哥是在太平洋战场上的一位飞行员,常常会给他寄来一些敌人飞机的照片。

    在另一边哈尔滨“净水厂”的日军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在那的日军中佐傻傻的分不清到来的是运输机还是轰炸机,在防空警报响起的一霎那就组织人员躲进防空洞,结果直到外头响起了“缴枪不杀”的喊叫声才猛然醒悟。

    不过齐齐哈尔这边的“研究所”也好不到哪里去……中江大尉闻言不由张着嘴巴半天也合不拢,运输机……敌人的运输机肯定不会是空投粮食的,那就是伞降作战,这么多的运输机,那得伞降多少部队啊,而日军就只有一个不满编的大队不足千人。

    “还愣着干什么?!”小原少佐大骂:“做好战斗准备!”

    但是这时已经太迟了……几架战机俯冲下来,在令人恐怖的尖啸声中“哗哗哗”的打出一串子弹,刚从兵营里跑出来的一队日军当即就连同房子一起被打得粉碎。

    接着又是几声呼啸,几枚炸弹从空中落下精准的砸在了日军的碉堡上……这些航空炸弹大多都是50公斤以下的小型航弹,原因是张弛担心中型和重型航弹会引爆毒气弹或是设施而造成误伤。但50公斤的航弹也足以对付日军那些原本用于防御游击队的简陋工事了。

    “研究所”里不由一片大乱,日军、研究人员等全都从屋里跑了出来四处奔逃……而此时天空中则飘起了一朵朵像蒲公英似的降落伞,密密麻麻的到处都是,洁白的伞衣和雪花混在一起,就更是让日军有种草木皆兵的感觉。

    小原从地上爬了起来,冲着附近的日军大叫:“朝降落伞射击,打死他们!”

    日军慌忙朝空中端起了枪射击……只可惜天上正下着雪,满天白花花的一片根本就看不清目标,何况日军步枪的射程最多也只有七、八百米,想要命中更高的目标那只能是碰运气了。

    也有几挺机枪被架在人上朝天空射击……这是没有高射机枪的一种土方法,齐齐哈尔是日军的后方,根本就没有敌人空中力量会到这里,所以一直以来都没有装备什么防空武器。此时的日军,就只能前头一个举着脚枪后头一名日军负责射击……这种射击方式在中国战场上十分常见,中国部队也常这么做。

    机枪的杀伤力还大些,因为它射速较快射程也较远。

    但这一点很快也就被打破了……这不仅是因为这些机枪很快就成为空中担任掩护任务的战斗机、轰炸机的目标,更因为“研究所”外传来了一片枪声。

    正在小原少佐不明白这些枪声是怎么回事的时候,中江大尉就报告道:“少佐阁下,外面出现大批游击队,人数大慨有五百余人!”

    (未完待续。)

第五百四十二章 空降作战(四)

    小原少佐直到战后也没有明白,这些游击队是怎么潜伏在“研究所”周围而又一直都没有被发现的……要知道周围是一片平坦空旷,几乎就是没有任何可供隐藏的建筑和地形,一般情况下不可能会有敌人潜伏在周围而不被发现。

    但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很简单……游击队确切的说是远征军带领的游击队在天黑时就已经进入了阵地,他们都穿着白色的棉衣和披风,可以从头到脚把自己包裹住,然后在雪地上稍稍挖一个人形坑再往下一趴,接着就任由雪花在上面积累,不一会儿就与外面的雪地融为一体怎么也看不见了。

    从这一点来说,下雪天对远征军的进攻还是很有好处的,游击甚至还带了许多进攻用的梯子,这使得他们可以把梯子架在“研究所”的墙上,然后以墙为掩体朝里头射击。

    反观日军,他们却必须防着天上、地下的双重进攻,很快就进退失据无所适从。

    更严重的还是,一个个远征军从天而降……他们降落在房顶上,空地里,几乎是一降落就举起枪来朝日军射击。

    远征军们手里拿的都是半自动步枪和冲锋枪,而日军手里则是三八大盖,研究人员手里甚至连枪都没有,于是根本就无法与远征军们对抗,远征军几乎是一路追杀着日军在“研究所”里到处奔逃。

    有些日军还希望发扬他们的近战优势,举着刺刀就朝远征军们冲了上来……然而,他们中的一大半都倒在远征军手里的步枪和冲锋枪下,一小部分幸运的冲到了远征军面前,却发现这些中**人并不像他们想像的那样不懂近战,事实上……一直以拼刺刀自傲的日军却在敌人的刺刀下走不了几回合,两下半就被远征军的刺刀给扎倒在地。

    这一方面是因为中**队一路从缅甸打过来,其军事素质乃至拼刺刀的技术早就不是当日的吴下阿蒙,而日军的拼刺技术在此时却因为大多是新兵而成级数的降低。

    另一方面,则是中**队在美式补给下营养好体重增加,反观日军却是饥一顿饱一顿的,个个都瘦得皮包骨……有个统计是这样的,37年时日本军人的平均身高是165cm,到了后期日本军人的平均身高就只有145cm了,这跟兵源、补给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关系。

    因些,中**队在体重、手劲、身高等方面都占优势,再加上m1步枪又比三八大盖要重上许多,于是两枪一撞往往是把日军步枪弹开老远,接着还没等日军收回枪,战士们的刺刀都已经扎在日军的胸膛上了。

    张弛是稍后一些才在警卫连的掩护下跳伞的……张弛还没落地,警卫连的两个排就已经在下方打开了一大片安全区域供张弛降落,接着再有一个排伴随着张弛及通讯兵跳伞。

    张弛双脚一落地,张清粕就带着几个战士将张弛混在里头。

    之所以用“混”,是因为在这平坦而空旷的地区想要保护一个人是十分困难的,警卫员就算把张弛围成一圈……在没有坦克、装甲车掩护的情况下,那也就是一排机枪子弹和一发迫击炮炮弹的问题。

    所以,张弛军服上的军衔只是一名排长,手里拿的还是m1步枪……原本张弛还想为其装上狙击镜,但张清粕却坚决不同意。

    “师座!”张清粕说:“狙击手在战场上同样也是敌人的重点打击目标,你这要是带着狙击枪的话,那你这伪装都白搭了!”

    张弛想想也是,而且类似这样一降落下去就混在敌人中的战斗狙击镜基本起不了什么作用,倒是刺刀或许还能派上用场,于是张弛就把狙击镜卸下放在背包里头。

    双脚一落地,张弛就下令道:“仓库!”

    “是!”张清粕右手一挥,一行人就一路朝仓库的方向杀去。

    这一路过去又是冲锋枪又是手榴弹的,那基本就是见神杀神见佛杀佛……这其中有许多是手里没有武器的日军研究人员,有些甚至还是女的。按照日内瓦条约是不能将他们当作军人对待的。

    这些研究人员有相当一部份都是日军从各个大学里征调来的大学生及专家……在此之前,日军对毒气的研究还不是那么疯狂,这主要是初期对于毒气的研究一方面比较容易,另一方面也是迫于国际的压力在战场上还藏头藏尾的只使用毒性不是那么强的毒气,于是一战时期的毒气已经足够战场的需求。

    但是……随着战场的发展日军在太平洋的溃败,使日军希望能研究出一种致命的毒气来进行本土守卫战,于是就需要研制更具杀伤力的毒气弹(神经毒气,只不过日军直到二战结束也没能研制出来),这就使日军的毒气研究部一扩再扩,以至于都需要在新京增设一个“技术部”的地步。

    从这方面来说,日本人是搞错方向了……日本人的战略格局小、心理阴暗,再加上工业水平不够,于是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