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弛也捡了个栗子往嘴里咬开了,一边嚼着果仁一边说道:“味道不错,关照不敢当,打仗这事谁也关照不上,好好跟着弟兄们学学怎么打鬼子才是最要紧的,明白了吗?”

    “是,明白!”大牛、小牛不约而同的回答着。

    看着离开的大牛小牛,张弛不由觉得有些好笑,自己怎么突然间就像是个老兵了,连说话都是一副教训人的口吻。

    不过话说回来了,在同古经历过那几场撕杀,感受过血与火的洗礼,就算不是个老兵也可以摘掉新兵的帽子了吧。

    而且还别说,这打过仗的跟没打过仗的兵还真有差别,就比如这大牛、小牛站在战士们中间,总觉得他们有些畏首畏尾的一眼就能挑出来。

    “哥!”小牛偷偷扯了扯大牛的衣角,小声问道:“你看看他们的枪,咋跟咱们的不一样?”

    “你没看到他们军装上都是血吗?”大牛回过头来低声应道:“那枪应该是从日本鬼子那缴的吧!”

    “这是英国佬的枪!”流氓举起枪来拍了拍,有些不可思议的问着那两兄弟:“感情你们连日本鬼子用啥枪都不知道?”

    “这……”大牛有些为难的回答道:“咱们都是种田的,哪知道鬼子用的啥枪!”

    顿了下又觉得不对,就问着流氓:“长官,英国佬不是咱们一边的人吗?咋会缴了他们的枪哩?”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小浙江回答道:“英国佬让日本鬼子缴了枪,日本鬼子又让咱们缴了枪!”

    “哦,哦……”大牛点了点头。

    小牛好奇的问道:“那,你们杀了许多鬼子吧!”

    “那可不?”小浙江一扬脑袋:“死在咱们手里的少说也有几百号鬼子吧!”

    小浙江这倒不是吹牛,不算色当河一仗打死的鬼子,瓦阶铁桥那一仗就有几百号鬼子算是死在三排手里了。

    “几,几百号鬼子……”小牛艰难的吞了下口水。

    “长官!”大牛拿着手里的汉阳造问:“那咱们这枪……是不是也该换换了?”

    战士们不由沉默了,良久流氓才回答道:“你们就别急着换枪了,咱们说不准还要换回头呢!”

    “为啥要换回……”小牛这话刚问一半就被大牛瞪了一眼给憋了回去。

    周围一片寂静,就只有老班长抽着旱烟发出的“叭叽叭叽”的声音。

    张弛当然能理解战士们的心情,有句话叫“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时候战士们的心理也跟这跟这话的含义差不多,之前工兵团用的是差上两代的汉阳造,当用上恩菲尔德以及装甲车时,那心里的畅快就不言而喻了。

    但是现在,在用过这些装备再让他们换回汉阳造,那对战士们心理及士气上的打击将会是致命的,战士们会一直怀念曾经拥有恩菲尔德的时候的感觉而鄙视、厌恶汉阳造。

    如果一名战士厌恶自己手里的枪,那他还有信心走上战场吗?还有信心去打仗吗?还有信心在战场上活下来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但有些事似乎无法改变,或者也可以说是张弛等这些小兵无法改变,所以他们只有静静地等着。

    这时公路方向传来了一阵汽车的马达声,接着就见一排十几辆汽车从拐弯处开了出来停在丛林边,从汽车上跳下的是一队队全副武装的英军士兵和缅甸士兵。

    “来了!”流氓叹了一口气,那些英缅军显然是来接收装备的。

第六十章 接收装备

    虽然还是从推荐榜里掉了出来,但还是要感谢各位大大的踊跃投票,就只差一点点,士兵很满足了!

    感谢:铁小猪、梦轩思雨、煮莲藕汤里、天天开卷有益、我的鱼泡泡、宅千户、骞鴻云、第一近卫坦克旅、bs3358几位同学的打赏!

    ******

    为首的是一名英军少校,他留着八字胡,戴着英军军官特有的大檐帽,穿着烫得笔挺的军装,脚蹬皮靴,腰间右边别着一把手枪,左边挂着一把佩剑,看起来威风凛凛的。

    “嘿,你们!”少校一边走上前来一边朝张弛等人用英语叫道:“你们是工兵一团的吗?”

    英军这次来看起来是做足了准备,少校话音刚落他身旁就闪出一名英军用生硬的汉语叫道:“埃布尔少校问,你们是工兵一团的吗?”

    没有人理会他们,流氓甚至还很不雅的“喝”了一声,朝地上吐了一口痰。

    也不怪战士们会有这样的表现……战场上,大家敬重的是会打仗能打仗的人,而他们却知道英国佬不过是些衣着光鲜骨子里却只会捅盟友刀子的胆小鬼,再加上英国佬又是来接收自己装备的,所以当然不会给他们好脸色看。

    但那英军少校却依旧不识趣,他趾高气昂的冲着远征军战士们叫道:“我命令你们,交出你们的武器!”

    说着一挥手就让手下上来缴枪。

    张弛的自尊心一下就被英军少校的这种做法给刺痛了,要知道英军这是来接收装备的,而且这批装备还是英军打了败仗丢给日本人,远征军再从日本人手里抢过来的。

    稍有点羞耻心的人都该知道,在这种情况下英军再来“接收”这批装备那毫无疑问就是一种耻辱。

    但英国佬不但不以为耻反而将中国人当作他们的俘虏一样上来缴枪……**的以为自己是谁啊?!

    “准备战斗!”张弛大喊一声,战士们霎时就站起身来端起了枪。

    有一个走得快的英军刚要伸手夺枪却被流氓一枪托就打倒在地上。

    英缅军见这情形不由大惊失色,当下退了回去端起了枪组织防御,只不过这些英缅军当然不是什么打仗的料,他们在远征军战士的枪口下个个面带惊慌,其中还有几名英军甚至一不小把弹夹给掉在了地上,只惹来远征军战士一阵笑声。

    再看那名威风凛凛的少校,此时都已经躲到几名士兵的身后没了脾气了。

    “埃尔文少校!”张弛用英语朝那名军官说道:“这批装备是我们从日本人手里抢来的,原本你们想要也该向日本人要才对!但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既然上峰决定将这批装备还给你们,我们自然会服从命令。但做为一名军人,请埃尔文少校至少有些常识,这时你该去办好交接手续,之后才由上峰命令我们交出武器!”

    被张弛这么一说,埃尔文脸上就一阵红一阵白的,尤其是张弛说这些话的时候还是用英文说,在场的许多英军军官都会听得懂,甚至还有些缅甸士兵也会听得懂,那无疑就是在他部下面前狠狠地扇了他一巴掌。

    “士兵!”埃尔文少校落不下这个脸,于是鼓足勇气叫道:“你也知道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那么你现在又在做什么呢?违抗命令?!”

    从某些方面来说,这埃尔文少校说的的确是对的,中英两国是盟国,而埃尔文少校军衔又比张弛高得多,于是张弛自然要服从埃尔文的命令。

    但张弛又哪里会被埃尔文少校唬住,他笑了笑回答道:“军人当然要服从命令,但是……我们可以选择不服从一个在战场上只会逃跑的军官的命令,不是吗?甚至我们还有权力将这个军官逮捕或者就地枪决,不知道少校是否赞同?”

    这么一来埃尔文少校就没话说了,因为他正是第七装甲旅第二皇家坦克团的,那天在瓦阶桥丢下装甲逃跑的人里就有他。

    “你们干什么?”这时王麻子匆匆赶了上来挡在两军之间,然后厉声对张弛等人命令道:“都把枪放下!”

    “是!”战士们应了声,这才心不甘情不愿的把枪放下。

    “埃尔文少校!”王麻子对英军军官说:“我们已恭候多时了,这边请!”

    埃尔文少校这才瞪了张弛一眼命令英缅军收起枪。

    别看王麻子表面上好像对战士们恶狠狠的,但在经过张弛身边时,却压低声音说了句:“干得好!他娘的也算是替咱们出了口气!”

    接着就是漫长的一小时的等待,张弛知道这是王麻子等人在做最后一次努力,希望英军能够只取走坦克、装甲车这些重装备而留下恩菲尔德并为工兵团提供弹药。

    这个要求应该说是合情合理的,中国人帮英军抢回那么多装备,重装备可以还给你,就算换也能换回步枪和弹药吧!

    但英军显然对这个建议没有兴趣,一小时后就听命令一声接着一声传了下来:“全体都有,把武器上交!”

    战士们排着队,一个接着一个的把步枪和子弹堆在了汽车前,再由缅甸士兵对这些武器进行装箱并搬上汽车。丛林里的坦克和装甲车也一辆辆的开了出来,然后排着队井然有序的换上了英军乘员。

    也许是英军担心夜长梦多,又或者是英缅军士兵看着远征军战士们个个目露凶光担心会有什么不测风云,于是手上的动作都很快,三下五除二的就装箱完毕,只等埃尔文少校一声令下车队就开拔了。

    但就在这时,天空中却传来了“呜”的一声,一架飞机从丛林上空飞过。

    不用想,那肯定是日军的飞机,英国佬的飞机早在同古战役时让日军给炸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几架也根本就不敢应战直接就飞回了印度,所以这时缅甸的天空全是日本人的。

    张弛笑了笑,对望向天空的埃尔文少校说道:“我得提醒你,这么大的一支车队,白天在公路上行驶很容易遭到日军的轰炸!”

    埃尔文少校当然也知道这一点,他原本还想逞强,但天空再次传来的一声呼啸就把这个念头给掐断了,他宁愿选择呆在这丛林里也不愿出去遭到日军飞机的轰炸,毕竟那是要丢掉性命的事。

    “原地休息!”埃尔文下令,顿了下,他就转过头来对张弛说道:“就算到了晚上,也改变不了什么!”

第六十一章 逃跑将军(加更求票)

    居然看到又上榜了,虽然在榜上排在末位随时都有可能被挤下去,但士兵还是很开心。没说的,继续三更。各位兄弟票票再砸得猛烈些,让远征军在推荐榜上站稳脚跟!士兵拜谢!

    *******

    但是埃尔文少校错了,而且错得很厉害。

    因为就在这天晚上,日军第33师团214联队也称“作间联队”(注:当时日军214联队联队长为作间乔宜),他们在缅甸独立义勇军的带领下以及正面两个联队进攻的掩护下,成功的绕过三道英军封锁线穿插到了后方的仁安羌。

    仁安羌在缅甸语里是“油田”的意思,它每年产油百万吨以上,又是伊诺瓦底江流域的总发电基地,每年的的发电量占全缅的百分之八十,可以说是缅甸最重要的能源基地,这对于缺乏能源的日军来说无疑是一个相当大的诱惑……日军之所以不惜偷袭珍珠港与美国开战,归根结底就是为了这些能源,而偏偏英军第七装甲旅又聚集在这里,于是对日军来说就是一举两得:既能占领能源基地,又有机会堵住其装甲旅缴获大量的重装备。

    在这巨大利益的驱使下,樱井省三顾不上情报是不是准确,也顾不上33师团会不会因为孤军深入被围,在右翼55师团还没有赶来时就发动了攻势。

    午夜时分,处于伊诺瓦底江与宾河(也称平墙河)环绕中的一大片三角州上,突然传来了一声又一声的爆炸声,仁安羌油田和巨大的发电厂、变电站霎时就黑烟滚滚烈焰冲天,无数高耸的井架、钻机和厂房在火光和浓烟中倒塌,变成一堆堆焦黑的废铁残垣。满地纵横的输油管道被烧成了一条条浑身是火的巨蟒。

    这倒不是日军对仁安羌发起了进攻,而是英军发现了有一支日军已经绕过他们的防线直插仁安羌,为了不让日军得到仁安羌的石油和设施,英国皇家“逃跑将军”亚历山大下令对仁安羌进行爆破。

    这个做法表面看起来没什么问题,仁安羌有那么多的石油和发电厂,当然是不能原封不动的落入日军手里的。

    但问题就是……亚历山大根本就不了解日军穿插包围的战术,他只是简单的以为日军绕过其正面防线就是为了进攻仁安羌,而驻守在仁安羌的是英军第七装甲旅和英缅师一部,他认为英军有足够的时间也有足够的能力炸毁仁安羌后再撤退。甚至还可以说,炸毁仁安羌还可以放缓日军追击的脚步……日军不就是奔着这油田来的吗?英军这一炸,他们就在后头忙着灭火去吧!

    然而,这只是亚历山大坐在办公室里的幼稚的想法,这个成功组织了敦克尔克大撤退的将军根本就不了解缅甸的地形与日军战术,而是依靠想当然和利用、欺骗盟友来组织撤退。

    与日军长期交战的中**队都知道,日军的穿插包围往往是一环扣一环的,也就是一次穿插包围成功之后紧跟着就会有另一次穿插包围,甚至还会双重穿插包围同时进行,让对方好不容易突围了却发现又再次陷入重围。

    此时英军第七装甲旅也与他们的“逃跑将军”一样,根本就没有意识到穿插过来的日军是兵分两路,一路在朝仁安羌进发的同时,另一路已经从仁安羌右翼直插五公里后的宾河了。

    五公里对一支机械化部队来说,那不过是十几分钟的事。

    然而,就在英军第七装甲旅觉得日军两条腿肯定跑不过他们的车轮子而在仁安羌悠哉游哉的爆破时,日军作间联队一部已经越过仁安羌占领了宾河要地截断了他们的去路。

    等英军做完仁安羌的爆破工作撤到宾河遭到伏击时,才大惊失色:日本人什么时候已经抢到自己前头了?!(注:英军习惯于把后方当作前方)

    但这时后悔已经太迟了,日军已经占领了宾河以南的501高地、宾河大桥以及宾河以北的宾河渡口。

    按说这时英军完全可以突围而去,原因是这时的日军作间联队是穿插再穿插,所带的重装备少且劳师远征,一个联队还分成几个部份使用,于是每个部分都只有一点微不足道的兵力,比如501高地和宾河大桥只有七、八百名日军,渡口只有一个大队一千余的日军,而英军却是上万人另加坦克、重炮,最重要的还是对穿插到宾河的这些日军还是两面夹击,就算毫无章法的乱打,用炮弹都能把日军给堆死。

    但问题就是英军的士气为零……虽然人多势众而且发起过两次冲锋,但只要日军一开枪打死几名英军,英军就有如潮水般的退了下去。

    最后这上万名装备精良的英军竟然被一千余日军给吓退,他们不只不敢进攻反而后退龟缩至仁安羌城区和附近几个村落与油田建筑物中坐等援军来救。

    这一来就急坏了“逃跑将军”亚历山大,要知道他可是在敦克尔克成功撤退三十几万英法联军的,可是现在却在阴沟里翻了船,在准备这么充分的条件下,而且还是在连捅了中国盟友几刀的情况下,居然连四万多的英军都撤不下来,那自己这个“逃跑将军”的招牌不就砸了?!

    可是现在又能怎么办?

    靠英军自己解围吗?

    根本不可能,派上去增援的部队不要说救援了,自己都差点被全歼!

    靠美国人吗?

    美国人在缅甸就只有一张嘴,那就是史迪威!

    所以答案很明显,想要解围就只能靠中国人。

    想到这里亚历山大心里直泛苦水,远的不说,眼前自己就有意将英军撤退的消息对中国人封锁,而且还要收回中国人从日军那缴获的装备,甚至还不给他们汽油和弹药……现在却要去求他们救命!!!

    “埃尔文少校回来了吗?”亚历山大问着身旁的副官。

    “还没有!”副官回答:“他们正准备动身!”

    “马上把他们叫回来!”想到这里亚历山大当即对副官下令道:“并且……不许从中国人那带走任何装备!”

    “将军?!”副官有些怀疑自己听错了。

    “马上!”亚历山大加重了语气。

    “是!”副官应了声,转身就去传达命令。

    亚历山大看了看表,此时正是夜里九点,还不算太迟。他决定去拜访下史迪威,虽然这个美国人是个光杆司令,但他至少还是中**队名义上的指挥官,亚历山大希望通过他的影响,让中国人派出部队来为被困在仁安羌的英军解围。

第六十二章 转机

    清晨求票,又是最后一名,兄弟们帮忙顶一下………^_^

    *****

    此时的埃尔文还不知道仁安羌英军被包围的消息,当然也不知道亚历山大的思考及态度上的转变。他看看时间已经差不多了,就一声令下,数十辆坦克、装甲车及装满了武器弹药的汽车就“隆隆”的朝林外开去。

    车队的旁边,是一队队的中**人……埃尔文很乐意看着他们赤手空拳的狼狈样子,也很乐意看着他们眼里的无奈及对装备恋恋不舍的眼神,这给他一种很大的满足感。

    其实,埃尔文内心深处知道,这些中**人在战场上的表现要比英**人要好得多。但越是这样埃尔文心里就越是不平衡,要知道他们可是大英帝国的部队,一个打下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疆土的部队,号称“日不落帝国”的部队。

    但是这“日不落帝国”却没落了,没落到了部队的战斗力甚至连中国这样的国家都不如!

    就像现在这样,英**队被日本人追得满地跑,而中国人却在屡屡挫败日本人的进攻,这在很大程度上刺伤了“大英帝国”所有官兵的自尊心。

    人的自尊在受到刺激时往往会表现出另外一个极端。

    简单的说,如果有足够的自信内心足够强大,那么在受刺激时就会觉得无所谓。反而是那种没有自信内心自卑的人,在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就会有强烈的反应和反抗。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个富足的女人即使戴着假首饰也心安理得,而一个贫困的女人却一定得戴真金白银的原因。

    这也是对埃尔文这些英军将领的内心的一种诠释……他们原本是世界最强大的帝国,原本可以面对任何挫折面对任何对手,但现在这个帝国却没落了,而他们又不愿承认帝国的没落,于是在这种自卑的心理下,稍一受刺激就会表现出过份的、强烈的自尊。

    也正是因为这样,此时的埃尔文少校选择站在一辆谢尔曼坦克上,摆出一副指挥落定的样子,一手扶着坦克一手叉腰,嘴里不断的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