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在三国-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可奈何之下,蔡邕最终决定带着学生和家眷保护‘汉史’离开洛阳。蔡邕的目的地选在长安,原因有二,一是因为征北军控制下的长安局势稳定;二是汉献帝就在长安,这让蔡邕有一种归属感。

    对于去长安的决定,蔡文姬是一百个愿意,原因不言自明。

    在蔡邕离开洛阳的当天,马日单等老臣到送行。这些老臣并没有劝蔡邕留下来,原因很简单,以现在洛阳的情况,蔡邕不走不行啊!

    在和这些老友话别后,蔡邕和学生家眷便踏上了西去的道路。

    对于蔡邕的离开,王允并未阻止,卫仲道倒是想阻止,但他却找不到任何理由,最后只能远远地眼睁睁地看着蔡文姬和蔡邕一道离开了洛阳。

    蔡邕被逼离开洛阳后,主导此事的王允赢得了崇高的威望,许多朝臣及世家都以王允马首是瞻。

    对此,王允心满意足的笑了。到此刻,许多人才明白过来,王允之所以对蔡邕不依不饶,原来就是想捞取政治资本。

    蔡家虽然对离乡背井有些伤感,但当他们出了洛阳后,却不禁由衷地感到了一种轻松。这种轻松就如同一个扛着重物的路人终于卸下了肩上的负担。

    不过蔡家轻松的情绪并没有持续多久。出洛阳后不久,他们便不时地看到饿死在路旁的百姓。

    蔡邕不禁感慨道:“天下纷争不断!最终倒霉的还是这些普通百姓啊!”

    一旁的蔡母不禁叹了口气。

    这时,蔡文姬说道:“只要大将军扫平天下诸侯!百姓们便能安居乐业了!”。蔡文姬这话明显在偏帮陈楚。

    蔡邕和蔡母不禁对望了一眼,心有感触地苦笑着摇了摇头。

    蔡邕一行人不急不徐地向西走着,渐渐地看到越来越多的百姓。这些百姓大多都携家带口地往西边走着。

    蔡邕不禁心中诧异,于是派学生去询问。

    片刻之后,学生回来对蔡邕说:“老师,刚才学生已经问过了。据那些百姓说,他们这。。。。。。

    是要到关中去。”

    蔡邕不禁愣了一下,随即问道:“他们为什么要去关中呢?”

    学生恭敬地回答道:“据说大将军陈楚在关中广施仁政,所以这些百姓便想到关中去生活。”

    听到学生的回答,蔡邕露出微惊的神情。蔡邕根本就不知道陈楚在关中施行仁政的事,这也难怪,他这样一个全副身心都投入到‘汉史’编纂事业的大文人根本就很少关心其它的事情。

    蔡邕顿了顿,随即又问道:“即便陈楚施行仁政,百姓们也没有必要离乡背井吧!这样长途跋涉,真是何苦啊!”

    学生叹了口气回答道:“老师有所不知,现在洛阳周围的许多百姓都活不下去了!他们留在故土只有死路一条,还不如出来碰碰运气!”

    蔡邕大吃一惊,急声道:“这怎么可能?你莫不是道听途说吧!”

    “学生哪敢欺瞒老师!洛阳周围的农村百姓们根本就吃不上饭!袁绍虽出生名门,但却不思体恤百姓,反而对百姓巧取豪夺;朝中大臣只会空言,只知道相互攻讦,况且也无能力改变目前的状况!”学生一脸激愤地说道。

    蔡邕不禁露出尴尬之色,因为这个学生的一番话把他这个老师也给骂进去了,蔡邕自己不正是那只会空言的大臣吗?

    学生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话一落便一脸惶恐地跪在蔡邕面前请罪道:“学生失言,请老师责罚!”

    蔡邕却并没有生气。蔡邕连忙将学生扶起,一脸感慨地说道:“你说得好啊!我能有你这样的学生真是今生无憾了!”

    学生唯唯诺诺,不敢再乱说什么了!

    蔡邕一行人正行间,突然道旁的一个老人昏倒在地,老人身边一个八九岁的小女孩顿时哭喊起来:“爷爷!爷爷!……”

    蔡邕见状,于是连忙下车来到那老人身旁,这时,老人周围已经围了十几个人了,其中一个气质非凡的年轻人将老人扶起靠在一截木桩上。

    “这老人家怎么了?”蔡邕问道。

    年轻人看了一眼蔡邕,眼神中露出微讶的神情。因为他看得出蔡邕是一个有身份的贵人,他有些吃惊像这样的人竟然会出现在这里。不过这个年轻人并没有像其他百姓那样对蔡邕流露出敬畏的神情,他的神情很淡然。

    “他没有大碍!只是饿昏过去罢了!”年轻人叹了口气说道。

    蔡邕点了点头,随即叫身边的学生去取食物。

    片刻之后,学生将食物取来了,蔡邕接过,随即蹲下准备给那老人喂食物。然而这时问题来了,蔡邕哪里会服侍人啊,于是愣在当场。

    年轻人看出了蔡邕的窘态,于是说道:“还是我来吧!”

    蔡邕有些不好意思地将食物和水交给了年轻人。

    年轻人接过食物,不由自主地咽了口口水。年轻人细心地将食物给老人喂了下去,片刻之后,老人悠悠醒转过来。

    周围百姓见状,均露出了由衷的喜色。

    “爷爷!爷爷!”,小女孩扑进老人的怀中,露出了欢快的笑容。

    这时,那年轻人站起来,将剩下的食物递还给蔡邕。蔡邕不禁双眼一亮,这个年轻人显然也已经饿极,但却丝毫不欲占人便宜,如此品格真是难得啊!

    蔡邕接过食物,然后交给那老人,老人心中感动不已,当即带着孙女朝蔡邕重重地叩了三个响头。

    蔡邕扶起老人。他见老人带着一个孩童孤苦无依,于是对老人道:“老人家若不嫌弃,今后便跟着我如何?”

    老人不禁大喜,当即又牵着孙女朝蔡邕跪下。老人大喜倒不是因为自己,而是因为膝下这个父母早亡的可怜孙女终于可以不用再跟着自己受。。。。。。

    苦了。

    蔡邕让学生将老人和他的孙女带下去,然后朝那个年轻人抱拳道:“我乃蔡邕,不知这位小哥如何称呼?

    听到蔡邕自报家门,年轻人立刻露出一丝惊诧之色,随即又恍然地点了点头。

    年轻人朝蔡邕回礼道:“我叫司马懿,只是一无名之辈!”。他竟然是司马懿!如果陈楚在此一定会惊叫起来:我靠!司马懿怎么这么大了?

第196章 礼遇有加() 
司马懿一介绍完自己便让开一旁,指着身后的十几人继续道;“这位是我的父亲,其他的都是我的兄弟。”

    司马懿口中的那个父亲立刻走上前抱拳道:“我乃司马防,见过蔡大人。”,随即司马懿的其他兄弟一起拜道:“蔡大人。”,显得很有教养的样子。

    蔡邕谦和笑道:“不必多礼。”

    蔡邕见对方谈吐不俗仪表堂堂,不禁问道:“司马公是否曾在州郡为官?”。

    蔡邕这么问是有道理的,司马防的谈吐举止不像是普通人,倒像是官场中人,但如果对方曾在朝为官,蔡邕不会不认识,所以蔡邕猜测对方曾在州郡为官。

    司马防回答道:“在下曾在河内为长史。”

    “那么司马大人为何会到此呢?”蔡邕不解地问道。

    司马防叹了口气,回答道:“那王匡要降袁绍,我不愿与他一样,所以便出走了!”

    “可是你们怎会如此狼狈呢?”,蔡邕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司马这一家子的样子非常狼狈,像极了逃难的百姓。

    司马防苦笑道:“我们在路上碰到了一群土匪,行礼家资都丢了!”

    这时,一旁的司马懿却很洒脱地笑道:“好在没有人受伤!”

    蔡邕也笑道:“司马公子说得好!”,随即对司马防道:“司马大人若不嫌弃,可愿与我结伴同行?”

    司马防顿时露出喜色,说道:“故所愿尔,不敢请也。”

    随后,司马一家便同蔡邕一家一道上路了,蔡邕将司马防及司马防的两个长子请到自己的车上,纵谈天下事,不亦乐乎。

    不知不觉间,两家人在三天后到达了函谷关下。此时,函谷关大开,难民正陆陆续续地涌入函谷关,一对铠甲鲜明神情严肃的军士正列在关门两旁。

    司马懿不禁赞道:“军容严谨,含而不露!征北军真不愧为天下精兵啊!”,一旁的蔡邕不懂这些,没有发表意见,而司马懿的大哥司马朗和父亲司马防则点了点头。

    一行人缓缓地向关门驶去,由于他们这些人明显是一起的,而且有车马,所以守门军士将他们拦了下来,要进行检查。

    “你们是什么人?”一名小军官来到当头的车马前问道。态度虽然严肃,但并不显得趾高气昂。

    蔡邕的学生回答道:“马车上是当今大学士蔡邕蔡大人!”,顿了顿,又道:“还有河内长史司马大人!”

    小军官不禁愣了一下,随即不卑不亢地说道:“请稍等!”,然后便转身快步走进了关内。

    学生不禁微感诧异,这时,蔡邕司马防几人已经从马车上下来,走了过来。

    “怎么回事?”蔡邕问道。

    学生立刻将刚才同那小军官的对话道来。

    “对方似乎是要去请示上司。只是不知道他为何要请示?”司马懿微皱眉头说道。

    听了司马懿的分析,司马防不禁微感担忧,蔡邕也疑惑起来。

    这时,司马懿却笑道:“也不必太过担心,既来之则安之,也许征北军是准备迎接我们也说不定呢!”

    司马防和蔡邕不禁苦笑了一下。

    就在这时,一名身着精钢连环甲、肩挂猩红披风、头顶赤旄兽面盔、手提长刀、气势不凡的大将引着一队彪悍峥嵘的骑兵过来了。

    百姓们纷纷让到一旁,眼神中充满了敬畏。

    那员大将引着骑兵径直来到蔡邕他们之前,然后翻身下马朝众人抱拳道:“我乃大将军麾下第四军团军团长张颌,不知哪位是蔡邕蔡大人?”。原来这个气势不凡的大将竟然是陈楚麾下的重要将领张颌。可是他为什么会出现在这呢?

    蔡邕等人不禁吃了一惊,随即连忙回礼道:“原。。。。。。

    来是张将军!”,然后蔡邕上前回答道:“我便是蔡邕,不知将军为何要找我?”,蔡邕的神情显得有些忐忑。

    张颌看了看周围,然后说道:“先随我到馆驿再说!”

    蔡邕等人对望了一眼,心中不禁有些忐忑。不过他们就算心怀忐忑也没有选择,只能听从张颌的吩咐。如果张颌真的有恶意,他带来的那些彪悍骑兵瞬间便能将他们给撕成碎片。

    蔡邕答应了下来,然后回到马车上,其他人也随之回到马车上。

    等蔡邕他们都回到马车上后,张颌便跨上战马,一挥手,那些骑兵立刻过来,前后左右地护住马车。不过这一幕落到蔡邕的眼中,却让他胆颤心惊。这也难怪,张颌手下的这些骑兵气势很有些吓人,那种百战沙场历练的气势可不是说笑的。

    随即,在马车中的众人听到张颌一声令下,然后整支队伍便启动了。

    外人看到这一幕不禁感慨道:“乖乖!是不是来了什么大人物啊?这阵势!”

    在马车中,蔡邕、司马防、司马朗都有些不安,但司马懿却泰然自若。司马懿微笑道:“不必担心!看来我所料不差,征北军果然来迎接伯父大人了!”

    蔡邕不禁问道:“贤侄为何如此说?”

    司马懿说道:“现在还不好说,到时伯父自知。”

    与蔡邕担忧的心情相反,在另一辆马车上的蔡文姬却显得有些激动。蔡母看着显得有些焦躁的女儿,露出慈爱的笑容。

    在百姓们惊异的目光中,一行人来到了驿馆。然后张颌亲自将蔡邕请下马车。

    蔡邕等人一下马车便看到,驿馆的两旁正恭恭敬敬地站着两列小吏。他们似乎早就已经准备了,这不奇怪,贾诩张颌在两天前就已经通过暗线收到蔡邕离开洛阳的情报,贾诩鉴于蔡邕在民间和寒门学子中的崇高威望,所以自作主张让张颌赶到函谷关迎接蔡邕,张颌是在昨天抵达函谷关的。

    他们一看见蔡邕出来,便一起行礼道:“蔡大人!”

    蔡邕顿时升起受宠若惊的感觉。到此刻,他终于确定对方确实没有恶意。

    蔡邕等人被请进驿馆,随后参加了由张颌主持的接风酒宴。接风酒宴虽然简单,但却很隆重,充分体现了对蔡邕的尊重。这让蔡邕感激不已,在洛阳受尽排挤的他找到了回家的感觉。

    蔡文姬母女由于是蔡邕的家眷,所以没有参加接风酒宴。母女俩呆在为她们精心准备的房间中说着话。

    酒宴结束后,张颌请蔡邕在此好好歇息两天,然后再上路去长安,对此,蔡邕没有任何异议。

    张颌离开后,蔡邕等人各回房间。不过司马懿和司马朗两兄弟却去了父亲的房间。

    “看来大将军对蔡邕看重得很啊!竟然让麾下大将张颌亲自来迎接!”司马防很感慨又有些失落得说道。

    司马懿点了点头说道:“蔡邕伯父在寒门学子和民间拥有崇高威望,大将军此举应该是为了收取民望!”

    这时,司马朗说道:“父亲不必为此事介怀!如果大将军知道父亲之才,想必也会一样对待父亲的!”

    司马防摇了摇头叹气道:“我等空有治国抱负,但苦无施展之机!”

    “父亲,机会可不是能等来的,咱们得自己去争取!”司马懿目光炯炯地说道。

    司马防素知这个二儿子智谋过人,此刻听他如此说,不禁迫切地问道:“你有什么办法?”

    司马懿回答道:“如果我们直接上门去毛遂自荐,相信会获得一官半职,但很难被重用!不如我们先在关中游历一番,然后带着一份切实可行的方略去见大将军,相信定能使大将军对我等刮目相。。。。。。

    看!”。司马懿的想法是不错的,但他不知道的是,只要他向陈楚说出自己的名字,不被重用也难。

    司马防不禁双眼一亮,稍作思忖后便大声道:“好!就按仲达说的办!”

第197章 暗影无踪() 
两天后,蔡邕等离开了壶关,在张颌亲率骑兵的护卫下往长安而去,此刻,贾诩和完全听命于征北军的一众朝臣及汉献帝已经在长安等候了。

    不过司马防和两个大儿子却没有随蔡邕去长安,他们在向蔡邕说明打算后便离开了队伍,张颌鉴于他们同蔡邕的关系,所以派了五十名骑兵由一名小校率领做为护卫兼向导。虽然司马防和两个大儿子同蔡邕分手了,但司马防的妻妾和六个年幼的儿子却继续跟在蔡邕身边,由蔡邕暂时代为照顾。

    伤好之后的陈楚,除了处理公务的时间,便经常和张蕊貂蝉到并州郊外游玩打猎。

    这天,处理完公务的陈楚便又和张蕊貂蝉出去了。当然陈楚不会单独离开刺史府,铁壁卫将军典韦率领一千铁卫护拥在陈楚三人周围。

    三人在众铁卫的护拥下往城西驰去。城西有一座鹿山,因时常有野鹿出没而得名,在鹿山边有一条河流蜿蜒而过,这一带不仅有各种小动物出没,而且风景秀丽。

    陈楚骑着一匹黑色军马,未着铠甲,只穿着一身黑色的便服,马鞍边挂着一弓一刀,显得非常随意的样子。

    在陈楚的左右分别是活力十足的张蕊和妩媚万方的貂蝉。

    张蕊身着一身精致的女甲,手持雕眉弓,俏脸儿红扑扑的,显得非常兴奋,每一次和陈楚一同出去打猎,她都是如此兴奋。

    一旁的貂蝉骑着一匹淡红色的军马,也身着一袭女甲,整个人散发出别样的诱人气质,那是妩媚中揉合了野性。

    来到河边一片风光旖旎的草地之上,张蕊欢叫一声从骏马上跳了下去。于是众人便停了下来。

    陈楚看着快活的张蕊,不禁微微一笑,然后对典韦吩咐道:“派些人去打些猎物回来。”

    典韦应诺,随即派了两百人分成十队到山中去打猎。

    陈楚从战马上跳下去,然后来到貂蝉马旁,微笑着看着貂蝉伸出了右手。

    貂蝉妩媚一笑,俏脸微红地伸出纤手让陈楚掌握,然后从骏马上跃下来。

    貂蝉虽然下马了,但陈楚仍舍不得放开手中柔软温润的纤手。陈楚看着貂蝉,眼神中充满了柔情蜜意。貂蝉既感到羞怯又感到欣喜,眼角微垂,若有若无地向陈楚抛去动人的目光。

    就在两人眉来眼去之时,张蕊活泼的声音突然传了过来,“大哥、蝉儿妹妹,这里有好漂亮的花啊!”

    陈楚和貂蝉不禁相视一笑,随即便朝张蕊走了过去。

    来到张蕊身边时,张蕊正蹲在草地上,采摘一种与众不同的紫色花朵。

    张蕊见陈楚和貂蝉过来了,于是献宝似的举着手中的紫色花束叫道:“你们看这花漂亮吗?”

    陈楚笑着点了点头,貂蝉已经撇下陈楚抓着张蕊的手臂赞叹道:“姐姐,这花好漂亮啊!”

    随后两女便如同穿花蝴蝶般在旖旎色彩中穿梭着。

    陈楚就站在一旁,看着两女开心的笑容,听着她俩欢快的笑声,露出心满意足的微笑。

    就在这时,一骑快马从并州方向奔了过来。急骤的马蹄声由远及近,陈楚不禁寻声望去。

    那骑士是征北军传讯快马的打扮。片刻后来到陈楚面前,随即翻身下马朝陈楚跪禀道:“启禀主公,贾诩先生来书说,蔡邕已经离开洛阳到长安了,贾诩先生已经安排了迎接事宜,同时传书来请示主公的意思。”

    陈楚微微吃了一惊,他没有想到蔡邕竟然离开了洛阳,随即便恍然了,汉献帝现在就在长安,对汉室忠心耿耿的蔡邕怎么会不心急火燎地跑到。。。。。。

    长安来呢?现在陈楚还不知道蔡邕在洛阳的遭遇。

    陈楚思忖片刻,然后说道:“贾诩先生做得很好!你马上回去传我的话,要鲁肃先生立刻传书告诉贾诩先生,这件事由他全权负责,不必再请示!”

    传讯骑兵应诺,却没有立刻离开,继续禀报道:“主公,还有一件事。刚才接到了暗影的急报,袁绍的长子袁谭在出使汝南时遇害!”

    陈楚闻言一惊,急声问道:“怎么回事?”

    “还不清楚,暗影传讯只是简要地说了此事!”

    陈楚觉得事情严重,于是跨上战马准备回返。这时,张蕊貂蝉两女正在绿草花丛中玩得快活,陈楚对一旁的典韦吩咐道:“恶来留下保护蕊儿和蝉儿,我有要事,须先行回去!”

    “是,主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