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起明末-第1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天,萧明乾正式的向宋家和田家下了聘礼,在一番程序之后,婚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当然,作为台湾之主,东亚海域的霸主,萧明乾婚礼当然不可能随便的就操持完毕。其间所要做的事情,多得不得了。虽然萧明乾不喜欢将自己的婚礼弄得太过奢侈,但是最终被唐洪生等人说服了,台湾之主的婚礼再怎么节俭,也不能因此而配不上萧明乾的身份,以及现在台湾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这不仅仅关系到萧明乾个人的颜面,更关系到台湾在世界其他国家眼中的地位。可以说,这场婚礼将是一次向世界众多国家宣扬台湾实力的好机会。

为了将其办的无比的隆重,唐洪生等人一起商议,将萧明乾的婚期定在五月初八这一天,并广传台湾治下的所有地方,除了大明,辽东,萧明乾明令不允许打搅之外,其他国家包括西洋各国,日本,朝鲜,安南,暹罗等国在内,都将接到台湾的邀请。

萧明乾即将大婚的消息在极短时间内传遍了整个南洋地区,所有的台湾百姓和大部分的华人都为此而再次的掀起了庆祝的浪潮。

普通百姓虽然没有那个能力前往台北去朝贺,但是他们都以自己最为朴实的行为,通过在家中供奉萧明乾和宋佳田欣的神位的方式,日夜为萧明乾三人祈福。而且为了庆贺这一台湾最为重大的喜庆日子,大部分的百姓家中都已经专门划出了专门庆祝用的费用。即使那些刚刚到达台湾进行休整和免费劳动的新来移民都被发放了一些钱粮以作庆贺之用。

而那些拥有实力的大商人,都在寻思着是否有可能亲自前往台北去参加这场东海霸主的婚礼。不过让大部分海商遗憾的是,为了安全起见,同时也为了不让台湾陷入混乱,军政府下发通知,只有接到军政府邀请的海商和势力之主,才有资格进入台北参加婚礼。

不过,他们转而广为联络,约定一起在萧明乾举办婚礼的时候,同时在他们的所在地举办庆祝仪式,广招同城同乡的百姓,一起为萧明乾祈福。

在天下众人的齐心协力之下,萧明乾的婚礼规模一点都不比大明皇帝的小,甚至因为百姓是出于真心的感激萧明乾为他们带来今天的幸福生活,使得这场婚礼真正的成为了一场普天同庆的盛事。

其他国家的代表,特别是西洋众国,虽然因为时间关系而无法得到欧洲的授权,但是都拿出了自己能够拿出的最高规格向萧明乾表示真诚的祝贺,他们的代表也第一次来到了台湾这个他们从来都没有进入过的城市。在看到了沿途的台南,淡水和台北以及那四通八达的先进公路网之后,他们才发现台湾已经比之欧洲任何一个国家都要文明,都要繁荣,它们不仅仅有强大的舰队,更有强大的国力和自信的国民。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国家都有这样的眼力,比如那个始终认不清自己是多么的夜郎自大的安南,便对台湾的邀请不屑一顾,就是那暹罗也只是出于礼貌才派遣了一个王子来到台北。也正是这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决定了他们以后完全不同的命运。

发展 四百二十二章最好的贺礼

收费章节(16点)

四百二十二章最好的贺礼(第三更)

“总督阁下,台湾人已经下了最后通牒了,如果我们不投降的话,他们就要再二十四个小时之后,全力攻城了。到时候,他们将不会保证城中任何人的人身安全。”在接到石元和前来处理荷兰在南洋最后一块殖民地的吴运东商议并发出最后的劝降通牒后,韦马朗立即返回巴达维亚的总督府,向简?皮特斯佐恩?科恩汇报了这个消息。

“投降韦马朗你说我们伟大的共和国为什么会在这里遭遇到如此惨痛的失败。十年前,那个台湾甚至都不存在。但是十年后的今天,他们先后将西班牙和我们都击败了,彻底的掌握了整个远东地区。我甚至在想,如果十八年前,我们不撤兵,而是直接占据了台湾,那就没有了今天这个局面了。”简?皮特斯佐恩?科恩懊恼的说道。

“总督阁下,过去的机会再好,也只能是过去的。我们已经失去了所有的机会,现在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回复台湾人的最后通牒。”

对于十八年前的那场入侵澎湖的事件,身为当事人的韦马朗如何能不清楚。但是当时在沈有容等大明将领率领近千艘大小战船,过万兵力的压迫下,韦马朗所率领的那十来艘战舰根本无法与之抗衡,撤退是必然的选择。

那并没有什么问题,唯一有问题的可能就是没有在当时并没有受到荷兰重视的东番岛,竟然会转变为如此强大的一个台湾而已。

“而且,如果不是台湾的崛起,我们在东方的实力也不会达到现在这么大的规模,毕竟没有足够的利益,国内是不会在这里维持数百艘战舰的。”韦马朗继续说道。

“是啊这是个矛盾的命题。没有台湾,共和国在东方的力量不会那么大。但是有了台湾,今天我们共和国却要彻底的失去东方的利益。”简?皮特斯佐恩?科恩愤怒的说道。

“对不起,总督阁下,对此我只能再次重复一句,这已经是过去的了。我们现在要面对的是如何答复台湾人的最后通牒。总督阁下,我要提醒您的是,现在巴达维亚外面正有多达七十艘的战舰正在将他们的炮口对准着巴达维亚,而且在巴达维亚的两侧也有多达三万的台湾陆军已经登岸,对巴达维亚形成了三面合围。如果我们还不给予台湾人答复的话,那么二十四个小时之后,巴达维亚将在炮火当中彻底的毁灭,而我们也将会成为其中的陪葬品。”

韦马朗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那就是投降,这是绝大多数荷兰士兵的意愿,也是巴达维亚绝大多数荷兰贵族和商人们的意愿。这一点,简?皮特斯佐恩?科恩如何能够听不出来。

只是作为荷兰驻东印度群岛的总督,他心中始终萦绕着一种屈辱感和悔恨感。他知道,自己将彻底的被钉在荷兰历史的耻辱柱上。

但是这个时候,即使他想要拼死抵抗,外面的那些士兵也不会愿意接受他的命令,拿起武器反抗的。在西方人的心中,根本没有与城同亡的思想,他们更加在意的是如何在必败的情况下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

“投降”简?皮特斯佐恩?科恩在沉默了一会后,便在巨大的压力下下达了投降的命令,而这个命令也使得城中的所有荷兰人放下了心的同时,悲伤的叹了口气。

“吴先生,我们终于在督军大人的婚礼之前,为督军大人送上了一份不错的贺礼。”在接到荷兰人投降的消息后,石元高兴的对吴运东说道。

“是啊掌握南洋是督军大人在台湾成立之初便定下的宏愿,能够在督军大人的婚礼之前彻底解决荷兰人,占领整个南洋,将是整个婚礼当中最为出彩的贺礼之一了。从此以后,我们台湾将会拥有真正立足于这个世界的资格了。”吴运东现在是无比的感慨。

他不能不感慨。每当想起当初自己和卢远志因为萧明乾的雄心壮志和对商人们的优待态度而加入联合护卫军系统的情景,吴运东都会不自觉的感慨不已。

十年了,正好整整十年,在萧明乾的带领下,联合护卫军由淡水镇加上淡水河北岸的一个四百来人的小村发展到如今这个地跨近万里的庞大国家。是的,的确是国家,如果不是萧明乾坚持不登基称帝的话,这台湾早就可以正式宣称为一个加上海域,疆域可以和整个大明相媲美的帝国了。

不过,所有跟随萧明乾的老人都知道,萧明乾不称帝的原因是什么,他们也非常的支持萧明乾的这个想法。或许到了那个时候,萧明乾将会成为一个可以和秦皇汉武相媲美,甚至尤有过之的帝王。而他们这些最早的从龙功臣,也将成为史书上熠熠生辉的名子。

这将是多么激动人心的景象啊也正是因为这个景象的激励使得整个台湾的官员都卯足了劲要将这个景象实现。而且因为萧明乾的利益捆绑政策,使得整个台湾的官僚阶层成为了有史以来最为富有的官僚阶层。除了少数贪得无厌的家伙之外,大部分人都因为家境的殷实而没有像历朝历代的官僚阶层那样快速的腐败,始终保持着极大的活力。

当然,派系之争到哪都是存在的,不过台湾的派系之争根本不像大明那样纯粹的权利的争夺。他们更多的偏向于争取使得台湾的政策走向在确保台湾稳定发展的同时,更加的有利于自己所在阶层的利益。

关于这一点,萧明乾还特意出了几本关于这方面的内容的书,就是为了引导这种派系斗争,使其不至于发展成为大明的那种除了虚耗国力以外,一无是处的权利之争。

现在巴达维亚已经投降了,也就是说台湾只需花上三四年的时间就能够将南洋彻底的建成一个后院,能够为台湾的发展提供巨大动力的后院。有了这个后院的支持,台湾将会拥有同大明争夺天下的最强力的资本。

所有的这些,都是吴运东等人当初做梦都没有想过的,但是今天都已经实现了。而一手创造了这个辉煌的奇迹的人,今年才刚刚十八岁历史上有几个能够与之相比。

想到这里,吴运东大手一挥:“走,让我们盘点整个巴达维亚的财富。既然荷兰人不愿支付那一千五百万的赔款,那么我们就自己去拿。”

看吴运东那豪迈的表情和健壮的身躯,石元笑了笑便带着手下跟着下了船。

经过十数天的统计,台湾最终从荷兰人的各个殖民地获得了多达两千六百多万元的财富。这比台湾自己要求的赔偿还要多上一千多万,毕竟除了同台湾进行贸易的商人的商品之外,所有的依靠剥削当地土著和华人的荷兰人的财产全部都被野蛮的剥夺了,只给他们留下了回到欧洲的路费。

这种野蛮的行径,使得那些寄希望于台湾能够如同对待马尼拉的西班牙人一样绅士的荷兰人无比的愤怒和后悔。不过他们再后悔也没有,在萧明乾的严令下,所有的参与到排查的官员和士兵都对他们的抗议和哀求无动于衷。

这样一来,荷兰人不仅超额支付了赔偿台湾的损失,而且还没有能够获得解除贸易封锁的对待,可以说是亏大了。以至于后世一直将简?皮特斯佐恩?科恩当成是荷兰历史上最大的罪人。

而马尼拉却在不住的庆幸着台湾对他们网开一面,虽然逮杀了一些参与到屠杀华人的西班牙人,但是对他们的财产还是非常绅士的保留了下来。

不管各方的反应如何,台湾还是在四月底完成了对南洋各地的整合,并正式向各国商人开放。更重要的是,台湾开始了第二轮的疯狂移民,其中巴达维亚,便一口气移民多大六万人,使得巴达维亚的汉人第一次占据了绝对的多数。而且这种移民还在不断的进行,总有一天,整个南洋都会被汉人彻底的淹没。

“小姐,这台湾的督军怎么会向我们下请帖?”小玲看着郑丽萍手中的烫金请帖,有些疑惑,又有些兴奋的问道。

“我也不清楚,或许和我们这几年做的善事有关,或许和那两个我们在杨州预见的大人物有关吧”郑丽萍也非常的疑惑。

按说即使自己认识的那个大人物是台湾原医务部总长,现在的总参谋长,但是这次是台湾的督军,那个只存在于百姓交口称赞中的人的婚礼。那位应该还不至于有权利影响到这样的人物的喜帖的分发吧或许是因为自己这几年的所作所为?

郑丽萍主仆两人来台湾也有五年了,五年来除了前两年因为躲避白莲教的那些一同逃亡到台湾的人之外,其余的三年,她们做了很多的事情。而正是这些事情,使得她们主仆二人的名字响亮到了台湾家喻户晓的程度。

自从白莲教的后顾之忧去除了之后,郑丽萍将自己在台南的那个规模比较小的药店给关了,专门在其他地方申请了一个占地多达四亩的地方,开了个规模相当大的医馆。依靠自己出色的医术和几种特有的秘方,在极短时间内成为了整个台南最为有名的医馆。就是台湾的医务部都专门派人来,同她们协商将她们手中的药方开发出来,大规模的生产成药。

本来,郑丽萍只是想着将药方交出去,为自己以前的行为赎罪。那知道,医务部的人竟然给她出具了多达八份的专利所有权证书,并且由她们提供的那些药方所生产出来的成药的收益,她们都可以占据三成的收益,时效为二十年。

如此一来,她们获得了从来都没有想象过的巨额财富。三年下来,她们获得的收益高达三百六十多万两。

面对这么大的一笔财富,郑丽萍再次感叹台湾同大明的不同。如果是在大明,如果有这么大的利益,官府不用尽手段谋夺你的药方就不错了,还想要收益,做梦去吧。

得到巨额财富的郑丽萍并没有因此而迷失自我,她开始在自己的医馆中尽职尽力的为百姓解除病痛,而且还成立了一个守寡妇女互助会,专门帮助那些守寡但又不愿再嫁的妇女解决家中的困难。

如果不是台湾的百姓家中都相当的殷实,普通的小病的药费根本不是问题的话,她都想效仿大明的那些有良心的郎中,对贫苦百姓,只收取药费,不收取诊金。不过这一点在台湾根本不适用,因为你这么做了,不仅对普通百姓形不成多大的帮助,还会扰乱医疗市场。

三年来,依靠着强大的资金支持,她的互助会帮助了四万七千多名不愿再嫁,家中又因为缺乏劳动力而生活困难的妇女。她们分布在整个台湾,即使是吕宋都有不少。这让她们主仆二人得到了巨大的名望,成为了第一批获得台湾贡献勋章的获得着。所以,郑丽萍才会这么想。

郑丽萍想得没错,像她们这样获得了勋章的人物全部都收到了萧明乾婚礼的喜帖。这让萧明乾的婚礼成为了一次台湾明星人物的大露脸的婚礼,她们这些人物也因此载入了史册。

五月初八,台北的天气是一片阳光明媚。在人们翘首以待之中,抬着宋佳和田欣两人的花轿在一片锣鼓声中,在近卫队的护卫之下,缓缓的出现在了广场的南北走向的大道上。而萧明乾身着大红的新郎礼服骑着高头大马,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接受者广场上的前来参加婚礼的六万多人的响彻整个台北上空的欢呼。

这个时候,不管是谁,不管他是台湾百姓,还是外国代表都对萧明乾报以祝福的喝彩。特别是那些跟随着萧明乾一起创立这番事业的人们,更是衷心的祝福萧明乾。

当迎亲队伍来到广场中央的时候,萧明乾下马走上中央的高台,当着六万多人的面,高声的说道:

“感谢大家前来参加我的婚礼,这十年来,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我们共同创造了台湾辉煌的今天。那么我向大家保证,台湾的明天将会更加的辉煌。”

发展 四百二十三章又是一个五年

收费章节(12点)

四百二十三章又是一个五年(第一更)

五年,又是五年。自从击败了荷兰,掌握了整个南洋之后台湾的军事力量基本上沉寂了下来。而台湾的主题也由大规模的军事扩张改为疯狂的发展经济。

当然,没有军事扩张不代表没有领土扩张。在天启五年九月,一个引起全台湾强烈震动,引发无数人疯狂的消息传遍了整个台湾所控制的地域。一个和整个大明相差不多的大陆被发现,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个大陆还没有一个国家存在,只在东南部存在一些还过着刀耕火种的土著。

而这个消息更是在随后的一年时间里,传遍了整个世界,但是那个时候,台湾强大的海军第三舰队已经在那里建立了军事基地。而第二舰队则南移到苏比克海军基地。

那些眼红新发现的澳洲大陆(为了方便,萧明乾套用前世现成的名字)的广大土地和丰富的资源,但是在强大的台湾海军的控制下,他们根本没有了插手其中的机会。即使是澳洲旁边的原来的新西兰岛都被台湾给一口吞了下去。不过,也因此而再次刺激全世界的航海家疯狂的寻找着还没有发现的新的土地。但是他们那里知道,除了无法住人的南极大陆,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些岛屿没有被发现。

新大陆的发现,使得所有的台湾人都为之发狂,除了军政府组织的近六十万的移民之外,前往新大陆寻找发展机遇的人多达十多万,彻底的将新大陆变成了台湾的领土,以至于不少人都建议台湾将都城迁移到海城(巴达维亚)。不过,这一建议完全没有进入那些知道萧明乾理想的人的讨论范围。

五年来,台湾本岛的面貌是一年一个样。在南洋和新发现的澳洲大陆的无尽资源的支持下,台湾的发展彻底的步入了快车道。

每年都有无以计数的矿石,各类木材,香料,药材,鱼类,水果,各种活物,各地特色农作物等等不停的运往台湾,最近来自澳洲的羊毛的量更是在迅速的增加。

而同时又有无数的钢铁,水泥,机械,玻璃制品,塑胶制品,家具,自行车,成药,洗化用品,布匹丝绸,皮革衣物,陶瓷以及一些食品等等数不清的工业产品运往南洋和澳洲各地,供应被迁徙到南洋各地的工农业发展和百姓的生活需求。

不过这些产品里并不包括白糖,因为白糖的第一产地已经彻底的从台湾转移到了吕宋和爪哇岛南洋众岛,毕竟白糖这种东西对原材料产地的依赖太大。而吕宋等地的大甘蔗种植园能够更好的提供白糖制造所需的原材料。所以萧明乾便将白糖的制造基地从台湾转移到了南洋各地,虽然在这个过程中白糖的制造工艺不可避免的被泄露出去,但是因为原料产地被台湾控制,并没有造成太大利益的流失。

当然,白糖可以这么做,钢铁和水泥就不能这么做了。萧明乾对这两样的控制是严格的令人发指。即使吕宋的汉人人口已经达到三百二十多万,总人口三百七十多万的今天,萧明乾也没有在那里建立哪怕一座钢铁厂和水泥厂。

现在在充足的矿石供应的情况之下,台湾的钢铁产量已经达到了七十万吨。这样的产量已经达到了全世界钢铁产量的半数以上,完全供应整个台湾的建设需求。而水泥厂也是同样的处理方法,萧明乾宁愿无视成本的将各地的原材料运到台湾,也不会在短时间内将这两样拥有战略地位的东西扩散到那些还不是太稳的地区。

每天,台湾控制下的台湾岛,南洋各岛和澳洲各地都在建立一个个港口,一条条水泥公路。十数个大型城市在不断的兴起,成为了华夏文明传播的载体。而这些城市,港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