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衣扬明-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才几轮矢雨破空而至,矢密如雨,连箭影子还没见到,近千名江湖人士就倒下了大半,剩下三四百人大多武艺极高、人也机警凶悍。有的一见周围兄弟中箭,立即仆倒滚进,有的干脆扯起被射死的同伙当肉盾,保全了自己的性命。
  李剑锋将腿上矢箭拔去,抓起狭锋单刀挺身而起,几名锦衣卫挥刀冲了过来,李剑锋震天价一声大吼,撮腿一踢,一大蓬冻硬的泥土被踢散开来,渗着积雪向几名锦衣卫撒去。
  几名锦衣卫掩面后退,这片刻的功夫,李剑锋一声狞笑,纵身一跃,单刀横拖,自一人腰间划过,已将那锦衣卫开膛破腹。李剑锋大展神威,果然如虎入羊群,刀锋过处血溅冰雪,顷刻间已有六七人被他斩于刀下。
  这一番交手,李剑锋才发现其中奥妙,原来这些锦衣卫都披了奇怪的外衣,那外衣颜色奇怪,灰一道白一道的颜色扭扭曲曲,就是在近处,藉着月光夜色背对着他和兄弟们交手的那些锦衣卫都不易辩识的清,难怪他们在几十丈外潜伏了数百人,以自己的耳目都没有发觉。
  杨明管这种易于隐蔽的外袍叫做迷彩服……
  悍匪勇猛,但这个时候锦衣卫的人数却多,而且虽技不如人,却没有一人胆怯后退,那三四百名绿林人士少半身上也早已中矢受伤,只要动作稍有迟缓,立即就有四五把锋利的朴刀将他撕成碎片,这一会儿功夫锦衣卫虽死伤数十人,李剑锋的人也只剩下一百余人。
  李剑锋见一个兄弟被锦衣卫砍中了大腿,屈膝便倒,那锦衣卫利刃扬空已当头向他劈落,手中单刀立即脱手飞出,呜地一声沉啸,狠狠贯入那锦衣卫背心,李剑锋拳打脚踢,将一名锦衣卫踢的哇血摔开,厉声大叫道:“不要恋战,走!”
  说着当先向外冲去,众盗匪立即紧随其后,李剑锋腿上伤口未裹,这一番行动撕裂了伤口血流如注,他却恍若未觉,一路前行脚下一路踢踏,足尖过处,冻土浮雪飞贱四射,锦衣卫们收刀略一遮挡的功夫,见机快的几名匪首已兔起鹊落冲入人群绞杀。
  这一百余名大盗一旦汇集起来突围,四下聚拢来的锦衣卫能与之短兵相接的只有眼前这些,人数优势立即不见,竟然被他们渐渐冲出人群。
  这些锦衣卫是唐四和鲁青峰二人精心训练出来的,但是临战经验却不足,只有那些小旗,总旗之类的是战阵经验丰富,又随着杨明在宁波经过数场大战,也经历过南下遭遇行刺一战,一个小旗眼见自己人武艺不及这些凶悍的大盗,短兵相接是以已之短迎敌所长,立即唤过弩匣未空的锦衣卫,向前方拼死阻拦的手下大叫道:“统统退开,不要和他们混战,赶快……”。
  他一语未尽,李剑锋已听出不妙,倒身一纵,如同猛虎疾扑,这名小旗大意之下竟然让李剑锋真的欺身而进……

  ☆、第八十五章 洋人来华!

  这小旗身边的几名锦衣卫也在一瞬间反应了过来,当下就欲救下小旗,但是已经晚了,生死只在一瞬间,哪里容得半点大意,他们手中利刃刚刚举起,李剑锋已霹雳般一声大喝,右手铁拳挟着风声“砰”地一下击中了那名小旗的胸口,将他胸膛都打得凹陷了进去。
  那小旗一句话哽在喉中,身子腾空飞出,砸翻了几个手下,一时喉中咯吱作响,七窍都渗出血来,眼见是活不成了。李剑锋身形一矮一转,避过两柄钢刀,左肘一抬,撞飞了一个锦衣卫,右足向后踢出,踹中一人小腹,顺手夺过一柄朴刀,空中顿时血雨飞扬,周围刀枪林立,竟是无人能近得他身。
  李剑锋乘隙冲回盗匪群中,厉喝道:“跟我冲,挡我者死!”
  这些锦衣卫还没见过这么凶悍勇猛的绿林匪寇,气势顿时为之所夺,李剑锋和几个北方纵横绿林、最是骁勇剽悍的游侠儿开路,手中兵刃抡闪劈砸,下手决不留情,竟被他们杀开一条血路,仅剩下的几十个志在拼命的江湖人士终于成功突围,遁入了茫茫夜色当中。
  杨府大门洞开,门前两串红灯亮如白昼,中堂上小儿手臂粗的巨烛长燃,杨明长发一束披于肩后,身穿海水蓝的箭袖棉袍,套着件无袖的对襟背子端坐堂上,显得俊逸风流。
  鲁青峰有点焦灼地在他身前转来转去,唐四立在堂门口儿,不久之后,一个锦衣卫校尉急匆匆奔进院儿来,向他低低说了几句,唐四摆手让他退下,转身来到堂上,鲁青峰立即迫不及待地道:“唐千户,怎么样了?”
  唐四赞道:“想不到来人竟然是北方绿林的盟主李剑锋,果然不愧是北方绿林最悍勇的山贼,鲁千户、杨大人,李剑锋率众约千人,在我伏兵攻击之下,仍带了数十几人杀开一条血路,突出了重围”。
  杨明听了便问话道:“我们的人伤亡如何?”
  唐四对杨明道:“大人不必过于牵挂,我们伤、亡不过数十人,盗伙除了数十多个重伤被俘的以及逸走的近百多人,余者皆被杀死。”
  伤亡倒是不大,悍匪毕竟是悍匪,单打独斗胡须或许能逞匹夫之勇,但是又岂是军队的对手。
  唐四说完又向鲁青峰笑笑道:“鲁千户放心,咱们的人赶去数里外的路坳里设伏,这伙残匪若是不走,明日缉缇四出,他们就只能束手待缚,若是去了,今夜便插翅难飞。”
  杨明点了点头,说道:“是本官低估了这伙山贼,真想不到他们骁勇尤胜于倭寇,原以为除了自家丈母娘世间便再无高手了呢”。
  夜色深沉,重归于沉寂。
  村外的一场大战只惊动了村边的十几户人家,但狗儿的狂吠却惹得全村骚动,有好事的村民披了衣衫出来察看,被布防在村中的锦衣卫缇骑拦住,告知有大盗入村抢劫,锦衣卫正在缉贼,便将他们客客气气地请了回去。
  这些村民眼见动静不大,村落里影影绰绰的都是官兵,想来天子脚下纵然有盗,也不过是三两个蟊贼,便嘟嘟囔囔地回了房间,门闸之外再顶上根擀面杖,便放心地睡下了。
  杨府之内,杨明呷了口浓茶,无意中瞧见郭玉璇坐在一旁椅上,小手儿掩着嘴巴悄悄打了个哈欠,不禁会意地笑道:“水落石出,大局已定,这下总该放心了吧?如今要做的不过善后之事,夫人回房歇息一下吧。”
  “不了,不了,明日郭帅要来京师,眼瞅着天就要大亮了,我还是拾到拾到吧……”郭玉璇摇了摇头道。
  “嘿,倒是忘了,这小子每个两个月就往京师走一遭!”郭帅经营着海外贸易,积累的财富已然不小,就算放在整个江南,也算是首屈一指的富豪了,这家伙没有忘记自己是如何从街头的一个靠收保护费的混混头子起家的,若是没有遇到杨明,没有杨明的提携,就根本不能没有他的今天,所以他一直将手中的产业视为杨明的家底,自己只是帮忙打理而已。
  陈准公公奉命主持市舶司之后,也自然是做得一片火热,每月都会往京师押解数十万两银子,要知道,之前的大明一年的税收也不过才数百万两银子,这一下来,大明的收入足足提高的将近一倍,而且还在呈上升的势头,海外贸易如今成为了大明的一架给力的马车,拉动了经济的快步稳速增长。
  成化皇帝自然是极其满意的,正在考虑要不要多开几处海禁,甚至于全面开阜,这自然不是一步能够到位的,还要温水煮青蛙,徐徐而图之……
  郭帅也得替杨明送来一批批银两,以支撑杨明在京师的各种活动,顺便再采购一些直隶省的特产,再返回苏州出口海外,于是乎,郭帅借着朝廷押解银两的卫队就能平安的进京了……
  郭帅每一次的到来玉璇都是开心得不得了,因为郭帅会捎带一些外国的新鲜玩意儿,比如洋钟,西洋首饰,衣物……
  今日的郭帅也是足足抬了一大箱子的西洋小玩意儿来到了杨府,杨明一家正巧还吃着早饭,郭玉璇一听自家老弟上门,像个孩子似的飞也似的奔了出去,就连一向淑女的林奴儿也一脸喜庆的跟上了郭玉璇,杨明也出门迎接,打开箱子,玛瑙,水晶,还有西洋镜,直晃得人人目不暇接。
  杨明翻弄这这些小物件,突然意识到件不同弄常的事情,问道:“这世界地图……是什么人画的?”
  他所看到的,分明是一副的世界地图,只是尚不完整,除了没有大洋洲,没有南北美洲,亚洲、非洲、欧洲却都在其上,虽然在杨明看来,大陆形状还都有些怪异,比例有些失调,有的地方比实际大了许多,有的地方却小了不少。
  尤其是大明的领土大得离谱,但总体说,能一眼看出世界的轮廓,找到许多他认识的国家,这已经十分难得了,这地图右下角还有个英文署名……巴里特。
  “哦,这个呀!”郭帅道:“是个黄毛传教会的老头子画的,我看这上面许多地方,跟你以前闲暇之时曾经说过的都能印证起来,便索要来挂在这里。”
  “传教会?”杨明脑海间电光火石的划过三个字道:“传教士?”
  “是的,传教会里干活的,就叫传教士。”郭帅点头道:“他们是上个月跟着船来苏州的,要求在京师里传教,我怕给你找麻烦,就没答应,但是这传教士很是执着,一直央求着我。”
  “哦,他们来京师了吗?”杨明问道。
  “在,这些人执着的很哩,我不让他们跟着我来京师,他们就在码头上,向那些船夫、商人传教,结果还真发展了一批信徒呢,为弟于心不忍,就顺道将他们带来了京师。”
  郭帅小心的看看杨明,小声道:“当然,你要是觉着不妥,我明儿就驱逐他们,让他们回苏州去。”
  “怎么会呢?”杨明摇头笑笑道:“哈哈,此事你做得太对了。”说着轻声道:“你安排一下,让我和他们的头头见个面。”
  “这个没问题,他们会很荣幸的。”郭帅说着对杨明解释道:“巴里特是那些传教士的头头,人很不错的,我个人觉着,那气度,很多书人都比不了。”
  杨明点头笑笑道:“人家要吸引别人信教,没有点内涵怎么行。”
  他很清楚,在大航海即将开启的年代,从欧罗巴来到大明,远涉万里重洋,经历生死磨难,非得坚韧不拔、意志坚定之辈才能胜任。
  能来到大明的传教士,更是个顶个的西方精英。
  加快速度吃饭完,杨明便在郭帅的带领下,来到了前厅会客,便见一个身穿黑色长袍,脖子上挂着十字架的金黄色头发外国人,坐在那里静静的喝茶。
  听见有人进来,那外国人便起身望去,见是郭帅和另一个气度不凡的年轻人。
  他便弯腰鞠躬道:“尊敬的郭公子,还有这位大人午安。”竟是很地道的官话,除了舌头有点硬之外。
  郭帅朝他笑笑,对杨明道:“这位就是苏州耶稣会会长巴里特,你叫他老巴就好了。”
  郭帅说着又回过头对巴里特道:“这位大人的身份贵不可言,反正我全都听他的。”
  “可知大人贵姓?”巴里特恭敬的问道。
  “在下姓杨。”
  杨明微笑道:“您是巴里特先生吧?”听到有大明人标准的叫出他的本国名字,巴里特竟有些失神,然后才激动道:“您,您怎么知道的?”
  杨明微笑道:“我在郭公子那里。看过一幅地图,见到了这个署名,我想应该就是阁下。”
  “正是在下。”
  巴里特激动道:“想不到,在大明竟有认识西文的大人。”
  “大明的士大夫,都是虚心好学、乐于接受新鲜知识的”杨明优雅的笑道。

  ☆、第八十六章 兴我华夏!

  杨明上前问道:“不知巴里特先生,是从何处而来。所为何事?在您之前。我只见到一些亡命的西洋水手和唯利是图的商人,从没见过像您这样有修养的人士?”当世第一大国的骄傲,总是在无意识中流露出来,哪怕是杨明也不能免俗。
  当然,他马上意识到自己的失礼。
  不着痕迹的补救道:“看您的举止气度,应该是名门出身、受过良好的教育吧?”
  “大人过奖了!”巴里特不卑不亢道:“在下是法兰西人,我的父亲是贵族后裔;母亲玛也出身名门,我是他们惟一的继承人。”
  说着为对方解释道:“我虽自幼生活在尚武的骑士城堡中,但厌弃武力的秉性,却使在下绕开了通向军界的道路,十八岁进入法兰西巴黎的教士学院,接受一种全面的教育。”
  说到这,他的表情才有些骄傲道:“由于学业优异,二十二岁时,在下便被任命为学院的讲师,并被视为一名学者。”
  “哦,你教的是什么?”杨明饶有兴趣的问道。
  “阿基米德学说。”巴里特唯恐杨明不懂,为他解释道:“阿基米德,在欧罗巴享有孔夫子在贵国一样的地位。”
  “是的,他是一位伟大的先人。”
  在后世,阿基米德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物理学家,但是杨明却认为,世界上最早的物理学家是中国人,我们的古人智慧是很高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华夏文明鼎盛时期,在同样的时代之下,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种族,没有之一。
  物理学家,咱们也有,墨翟是我国战国时代的思想家,后人尊称他为墨子。在他的一生中,墨子以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通过认真观察自然现象,并用科学的态度进行实验,从而在物理学上有了不少精辟的见解。《墨子》一书对他在物理方面的研究有着详细的记载。因此,他堪称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物理学家。
  墨子的出现比阿基米德都早了几百年,所以大家要坚信一点,即便经历过近代几百年的屈辱,痛定思痛的中国人定然能后来居上,重新回到世界的顶峰,写得激动了一些,多说了一点,请见谅……
  杨明点头道:“据我所知,他在各个方面前有卓越的建树,但最让我感兴趣的,是他的数学和物理学。”
  怕巴里特不懂自己的意思,他又补充一句道:“阿基米德是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对吧。”
  巴里特这下懂了,真的惊奇道:“数学,物理学,这是您的翻泽吗?您竟然对阿基米德也深有研究,向主保证,我对您的佩服之情,就犹如……”毕竟汉语不是他的母语。
  日常交流没问题,但遇到复杂点的表达,就有些吃力了。
  郭帅赶紧提醒道:“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好似黄河之水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哦,对对!”巴里特抱拳对杨明道,“我对大人的崇敬之情,犹如滴滔江水连绵不绝……”杨明瞪郭帅一眼,坦诚的对巴里特笑道:“其实,我只是接触了些皮毛而已,十分想多学一些,无奈一直找不到老师。”
  “如果大人愿意学,在下愿毛遂自荐。”
  巴里特有着法兰西人特有的热情,但同样捻熟东方礼仪,所以又话锋一转,正色道:“当然,我更希望能向大人学习大明的知识文化。不知在下有没有这个荣幸?”
  今天的巴里特,有着高尚品德、坚定不移的品质,是一位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传教士开山者,本来几年前就应该死于海上流浪生涯之中,但因为杨明的到来产生了蝴蝶效应。据巴里特自我介绍,他所在的耶稣会,是受罗马教皇承认的天主教修会,由他的同乡兼好友创立,他则是其中元老之一,其会中成员都是神父,非神父不能入会,而且必须是受过良好教育,不仅要有神学毕业证书,还得有另一项课程的大学毕业文凭才行,其要求远比对一般教徒严格许多。
  入会者必抵发誓他们将生活贞洁、贫穷,对修会和教宗的命令绝对服从,并以弘扬教义、传播主的福音为终生任务,可以看成是天主教内的精英社团。
  二十年前,巴里特成为耶稣会的首批传教士,奉教廷之命前来东方传教。历经八个月的艰难航行,最终抵达印度西岸的一些小国度,在那里进行了一番艰苦的发展,终于获得了不小的成就,甚至建起一所培养当地土著传教士的学院。
  但印度并不是巴里特传教的终点,四年后他离开印度,来到马六甲一带,在南洋地区传教,并学会了汉语、粤语、闽南语,做好了前往大明的准备、因为在传教过程中,他深深认识到日本、南洋、朝鲜、安南这些地方的文化,深受中国的影响。而中国文明昌盛、是世界第一大国和第一强国,如果能在中国传播福音成功,便可不费吹灰之力的影响整个东亚文化。
  但当时明朝闭关锁国,除了正式派遣的使节外,中国禁止一切外国人进入。巴里特要光明正大的传教,也不可能偷渡入境,只能先带领忠诚的追随者,前往东海之滨的日本。
  在那里,他依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甚至成功使九州岛各位大名皈依,同时他也终于等来了进入中国的机会,大明重设市舶司,开放苏州为口岸,外国人终于有机会走入这片神秘的土地。
  但日本仍然因为倭寇战争受到惩罚,日本人不被允许进入中国的境内,只能在境外交易,巴里特只好辗转南洋,准备从那里进入明国,不幸的是,他得了重病,险些一命呜呼,但蒙住眷顾,最终挺了过来,康复如初,这更坚定了他完成使命,将主的福音传播到当世第一大国!
  在做好充分准备后,率领一艘载有二十名传教士的货船,以贩卖糖料的名义,终于进入了中国,并一直在上海码头传教。
  在这里,他见识了高度的文明和文化,苏州城的富庶繁华,恐怕只有故国的最高贵的首都级别才能媲美,而这里人们的优雅修养,却是那些粗俗的远洋暴发户,不能相提并论的。更让他不可思议的,据说这里只是刚刚建成的一座县级城市,比它更大更富有、更有底蕴的城市,在大明不计其数,这让巴里特心中的仰慕之情,那真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无论如何都想去大明的首都是一走、看一看……
  不过郭帅没这个权力帮助他在京师传教,现在见到杨明这位能帮他实现梦想的贵官人,巴里特马上表达出强烈的追随意愿。
  而杨明也对耶稣会十分感兴趣,希望通过他们,将欧洲的科学引进来,能帮助大明人、尤其是士大夫们开阔眼界、改变观念一一在这个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度的关键时代,思想的改变是重中之重。
  于是杨明愉快的答应了巴里特的请求,并允许他加入锦衣卫,至于别的方面,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