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衣扬明-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官员,典卖家产、四处告债也凑不齐这么多钱,哼,竟然有官员上司,让他们先打欠条,上任后按照一分利分期还清。这样上去的官,自然要刮地三尺,敲骨榨髓,哪里还会管草民的死活、地方的安定?”
  杨明听到这里也经不住点了点头,应和着道:“于是乎,那些被敲诈干净的富商、走投无路的渔民、以及一些不得志的小吏、书生,便纷纷加入倭寇,为之向导!据说倭寇之中,中国人的数量竟然多达七成,真倭反而只有三成。因此倭患不仅屡扑不灭,而且气焰益张!若不是被刮得怨气冲天,这些人纵使再凶残,也不至于跟那些卑劣的倭人搅在一起!”
  袁彬欣赏的看了杨明一眼,心中想到,这杨明小后生分析问题抽丝剥茧,点到要害,果然也算得上一个后起之秀,老夫理当提携后进啊……
  袁彬缓缓道,“尔等所见不错,当务之急是一致抗倭,但是大明的官场不是那么的简单,但是……”
  但是……果然又坏在这两个字上……
  袁彬顿了顿,“你们要记住,咱们的敌人不仅仅是倭寇,还有东厂,科道言官……”千言万语也比不过这一句,作为一个官场老人,如果说出这一句话来,就是真心想要培养自己的下属了,袁彬接着道:“前者是明刀明枪的敌人,而后面二者则犹如一条毒蛇,虽然不能一棒打死,但是不可不防啊。”
  此次作为督战一方的有锦衣卫,东厂,还有南京都察院的各大科道言官。
  锦衣卫与东厂同属厂卫,可谓是同行了,但是东厂肩负着一项任务,将锦衣卫推到了东厂的对立面上,那就是东厂有监察锦衣卫的职能。
  这里第一次提到东厂,就不得不对东厂进行一个简单的说明了,东厂的职能是“访谋逆妖言大奸恶等,与锦衣卫均权势”,起初,东厂只负责侦缉、抓人,并没有审讯犯人的权利,抓住的嫌疑犯要交给锦衣卫北镇抚司审理,但到了后来,东厂也有了自己的监狱。东厂的首领称为厂主或厂督。
  东厂的侦缉范围非常广,朝廷会审大案、锦衣卫北镇抚司拷问重犯,东厂都要派人听审;朝廷的各个衙门都有东厂人员坐班,监视官员们的一举一动;一些重要衙门的文件,如兵部的各种边报、塘报,东厂都要派人查看;甚至连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柴米油盐的价格,也在东厂的侦察范围之内。东厂获得的情报,可以直接向皇帝报告,相比锦衣卫必须采用奏章的形式进行汇报,要方便的多。
  另外就是科道言官了,这是最大的一股势力群体,但凡一个七品小官,也能将锦衣卫,东厂一二号人物弹劾得狗血淋头,因为皇帝赋予了他们一项牛逼的权力……闻风奏事。东厂和锦衣卫是监视和捉拿朝廷官员的有力工具,这就使得科道言官仇视厂卫,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得出来,锦衣卫和东厂也有一些难兄难弟的味道。
  三股势力争斗得可谓是热火朝天,如火如荼,袁彬的意思就是让下属小心行事,莫被东厂和御史言官抓到了把柄。
  明人不用指点,响鼓不用重锤,袁彬的话已经说得够直白了,接下来就是给各大千户所分配调任的军令了。
  杨明被分配到了浙江宁波卫,军情紧急,军令如山!
  杨明甚至来不及和郭玉璇和林奴儿道别,只匆匆留下了两封书信,就亲自带队,和手下十名百户约束着手下,开始了漫长而沉默的行军。
  行不到百里,杨明的文弱身子便受不了了,幸好得了手下兄弟照顾,几个魁梧力士轮着班的一边一个架着他行军,杨明骑着马,胯下被磨得红肿不堪,几乎快虚脱了。
  这年代没有汽车火车,也没有运输机,当官的可以骑马,像杨明这样的正五品官员倒是勉强有了骑马的资格,但是唐四和鲁青峰这种百户基层官兵也没有特殊待遇,和普通的校尉们一样靠着两条腿走路,一些士兵脚都磨起了水泡,也只得继续跌跌撞撞行军。
  尤其是唐四,心里已经把倭寇的祖宗十八代女性先人板板全部问候了一遍,又把他们的男性先人拎出来一人爆了一菊花,这才好受了些,勉强跟上了队伍。

  ☆、第三十六章 宁波卫所

  八天后,锦衣卫南城千户所按时到达浙江宁波府,宁波的卫所官兵称之为宁波卫,一同防守的还有刚刚调来的绍兴卫,统领绍兴卫的千户正是。
  宁波卫和绍兴卫官兵已然集结完毕,杨明将十名百户分成十支督战队,分批进入两个卫所中,杨明给十名百户们下了死命令。
  卫所官军与倭寇交锋时但有怯战避战脱逃者,杀无赦!督而不杀,其罪各百户反坐之。
  鲁青峰,唐四等人凛然应命。
  咸涩清朗的海风里,一股铁锈般的血腥之气缓缓凝结……
  甬江是宁波的母亲河,紧邻宁波城,甬江是由奉化江和姚江两江汇集而成,是浙江省七大水系之一,将宁波城护卫在其羽翼之下。
  此时的宁波城外围的百姓已开始陆续转移,绍兴卫所已在岛上安营扎寨,宁波卫已转到附近的海滩上驻扎,营盘周围架起栅栏,一座座帐篷拔地而起,载着斥候的数十条艨艟小船派放出海,卫所官兵们沉默地忙碌着,气氛很压抑,仿佛一块巨石压在每个人的胸口。
  递上牙牌和调令,营门军士查验过后,杨明领着手下七八百名锦衣卫校尉入营。吩咐唐四和鲁青峰约束兄弟们,杨明独自一人走进了中军大帐。
  杨明的脸色一直到现在还是很苍白,腿肚子不时抽搐几下,那是一种想转身当逃兵的冲动,有点不听大脑指挥了。头一次亲身参与到冷兵器时代的战争里,来自和平年代的杨明此刻只能咬着牙紧紧按住腰侧的绣春刀柄,来掩饰自己的害怕和紧张。
  中军大帐内,一张硕大的羊皮海图周围站着几个人,绍兴卫指挥使郑龙披挂戴盔站在当中,身旁同样披挂的是绍兴卫千户沈沐,这沈沐杨明是有印象的,正是他带领绍兴卫的官兵抄了贾县令的家,站在一边的还有两人,一名是东厂的何英何公公,另一名是南京都察院左都副御史王恕。
  与他们隔着几步远,神情恭谨站着的是宁波卫所属几名千户。
  当日沈沐奉成国公调令入绍兴城,砸了山阴县县令贾顺房子的千户沈沐赫然在列,这不得不让杨明有一种感慨的感觉。
  军帐内每一个人的神情都很凝重,由于不知倭寇下一步的行动,调动而来的两卫兵马不得不分成两路,各自驻守,宁波卫兵马众多,有三千之多,所以就安排驻扎在了海岸之上,而绍兴卫沈沐则被分配在了驻守宁波城。
  杨明的到来并未引起太多人注意,通报过姓名和司职之后,绍兴卫指挥使郑龙朝杨明淡淡点头,目光又回到了海图上。
  杨明很安分的站在一旁,对郑龙的冷淡态度不以为意,好几个千户站在那里大气都不敢喘呢,自己这个锦衣卫千户是来督战的,说得直白点,是来对付自己人的,自然得不到郑龙的好脸色。
  很明显,都察院的王恕王御史和东厂的何英何公公也受到了冷遇,不过王御史越是一脸清风淡然,何公公由于遭到了非人类的摧残,所以气量就不怎么样了,一脸铁青,告诉着人们,他的心情很不爽。
  郑龙脸色郁卒地跟大家商量了许久,奈何倭寇来去如风,机动灵活,委实不知他们下一步会祸害大明哪个地方,一群人左思右想也拿不出有效的办法,郑龙只好下令几名千户分别驻守宁波甬江海岸的东,北,南三面,放出去的斥候若有消息报来再定行止。
  军情紧急,郑龙没说什么官场套话,匆匆下了军令后便挥手散帐。杨明跟在几名千户身后走出军帐,深吸一口气,咸涩的海风涌进胸腔,嘴里充满了古怪难言的味道。
  倭寇,贯穿整个大明一朝的心腹大患,日本国内战乱不休,一些战败失意的日本贵族,流浪武士组成的强盗团伙,乘着海船来到大明沿海,杀百姓,夺财物,无恶不作,他们所经之地,往往鸡犬不留,寸草不生。
  这是一帮该死千百次的人渣,可是他们来无影去无踪,谁也捕捉不到他们的行踪。
  怎样对付他们呢?
  杨明开动着现代人的脑筋,可惜想了很久也只能苦笑摇头。
  穿越者不是万能的,他也有做不到的事情,终其大明一朝,对倭寇也没有太有效的对付手段,这样的军国大事,杨明比那些抗倭的大臣和将士们聪明不了多少。
  杨明站在城外的一处瞭望台之上,静静听着海浪拍打石岸的声音,目注前方浩瀚无垠的大海,神情却充满了苦涩。
  肩膀被人拍了一下,回头一看,却是绍兴卫下千户沈沐。
  沈沐朝杨明友好地笑了笑,道:“杨千户,幸会了。”
  杨明急忙拱手:“沈千户,有礼。”
  沈沐眼睛眨了眨,道:“杨千户是读书人?”
  杨明苦笑,为何别人一见他就知道他是读书人?不知是不是自己想多了,他总觉得这句话的潜台词是,读书人混成当兵的,你太弱了……
  在军伍里说别人是读书人……应该是在骂人吧?
  使劲拍了拍胸脯,杨明试图让自己显得雄壮:“军户,祖传父,父传子的军户。”
  沈沐楞了一下,哈哈大笑:“那你还是赶紧找个婆娘成家生子后再上战场吧,你这样的上了杀阵,活下来的机会不大。”
  杨明:“……”
  自取其辱啊,他突然觉得自己确实是个读书人,因为他和读书人一样,有欠抽的潜质。
  凝望面前那片苍茫的大海,沈沐长长叹了口气,苦笑道:“也不知那帮杀才下一步会祸害哪里,咱们在宁波守株待兔也是没办法的办法,总觉得满身的劲儿被捆着,不知如何泄出去……”
  杨明道:“如果咱们碰到倭寇,会赢吗?”
  一个简单的问题,却令沈沐迷茫了。
  宁波所三个千户,总共三千余官兵,加上赶来支援的绍兴卫一千多人,倭寇充其量数百,以十搏一之战,按说毫无悬念,可是沈沐却真的不知道答案。
  卫所官兵的战力太让人悲观了,说白了,他们只是一群为上官种田的农夫,平日半月小练一次,一月大练一次,有的甚至训练都省了,战时扔了锄头握兵器,这样的军队能打胜仗吗?
  要说大明官兵的作战能力本不该这么弱的,太祖朱元璋挥师北上,驱除鞑虏,将残元打得跟狗似的,成祖朱棣更是有“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气势,五征漠北,塞外蛮夷被打得他妈都不认识了。
  大明的武力可以说是很强的,再加上经济繁荣,自然是百战不殆,但是很遗憾,成化皇帝的老爹明英宗朱祁镇被权宦王振撺掇北伐,大明五十万精锐在土木堡被瓦刺也先率兵打得大败,这一战英宗被俘,大明的铁血精英损失殆尽,至此以后,大明军队一蹶不振……
  沈沐是千户,他最了解卫所官兵的战力,仰头苦笑数声:“若倭寇不攻宁波,兄弟们便算运道好,捡条命回去,如若倭寇真冲着宁波来了,某便舍命拼它一场,反正冲杀也是死,掉头逃跑也是死,我若一退,杨千户你的督战队恐怕下手不会含糊吧?”
  杨明只是长长的一揖:“职命在身,不得不为,沈千户见谅。”
  沈沐哈哈一笑:“没什么见不见谅的,沈某杀倭寇是职命,你杀我逃跑的弟兄也是职命,既然吃了军粮,战死沙场也是应得的下场。”
  远方,一抹艳丽的残阳缓缓下沉,夕阳下的海滩染上了一层金黄。
  海浪一波接一波,一条条银白色的浪线由远而近,前赴后继在沙滩边沿冲刷,消失……
  两人静立于海边的瞭望台之上,各自想着心事。
  不知过了多久,站在杨明双目一凝,看着前线郑龙郑指挥使正在指挥麾下三千官兵照常演练,远处的海面却上出现十几个小黑点,慢慢地,小黑点近了,竟是十余艘挂着黑帆的帆船。
  “沈千户,那里是我们的斥候船回来了么?”杨明指着远处道。
  沈沐凝目仔细看了半晌,忽然两眼圆睁,大声道:“黑帆,船体平头方正,不是斥候船,是倭寇!”
  杨明的心徒然一沉,脸上一片可怕的惨白。
  倭寇……真的来了!
  沈沐再看了几眼,确定是倭寇后,扭头就往回宁波城跑,一边跑一边大喝:“倭寇来犯!倭寇来犯!所有人整队,出城接应郑指挥使!”
  后方驻地的官兵一阵喧哗。
  杨明的身躯抖索了许久,终于狠狠一咬牙,紧紧握住了腰侧的刀柄,鼓足了勇气瞋目大喝:“锦衣卫出城督战,战阵两侧压阵,怯战避敌脱逃者,斩!”
  杨明刚刚回到城中,就听到前方郑龙的海岸驻地咚咚咚的战鼓擂响,海滩边数十丈方圆的空地上,卫所官兵集结的场面非常混乱,大明制式兵器杂多,刀枪镗箭不一而足,倭寇的海船来得很快,离岸边不足一里,而岸边的卫所官兵们仍在匆忙整队,只听得一片喧嚣的骂声吼声和哭声,兵器忙乱地互相磕碰,乱成了一锅粥。

  ☆、第三十七章 一触即溃

  绍兴卫的千户官兵驻守在宁波城之中,一时半会儿估计赶不及增援了,也不能增援,要是沈千户再一出城,城中无兵,宁波城要是有个好歹,那估计全部都得自裁谢罪了。
  杨明和麾下的锦衣卫却是不一样,他们得上前督战,杨明刚刚整理好部队,就见何公公带着一百多号番子急匆匆的小跑过来。
  何公公作为镇守太监,自然也是和杨明一样得上前线督查战事,只见何公公扯着尖锐的嗓子怒骂道:“都给杂家利索些,要是贻误军机,尔等吃罪得起吗?”说完还意有所指的看了杨明一眼。
  杨明白了何公公一眼,惹我,我就是火,不一样的烟火!何公公你这是作死的节奏啊,经过袁彬的指点,他已经知道,这东厂和锦衣卫不是一路人物,何公公这是在指桑骂槐啊,人家都打脸来了,杨明要是不打回去就不是他的风格,当下杨明就对着锦衣卫官兵喝道:“弟兄们都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一阵齐齐的回答声顿时将百余名番子震慑住了,锦衣卫有七八百号人呢,这不仅仅是人数上的优势,还是智商上的碾压,杨明虽然带兵不在行,但是平日很注重对锦衣卫的素质训练。
  杨明清理了一下喉咙,继续道:“咱们的口号是?”
  “爱皇上,爱大明,爱黄金,也爱白银,不爱迂腐的言官,东厂什么的去死吧,锦衣卫威武!”这齐刷刷的呐喊声顿时直冲九霄之上,何公公顿时脸都绿了,刚从驿馆跑过来的王恕王御史见到这一幕,忍不住脸颊直抽抽:“形式新颖,倒也算得上一大亮点……”
  同时被锦衣卫和王恕讥讽,何公公的脸更加绿了,脸上青筋暴起,倒是颇有气势,但是杨明很不自然的看了一下何公公的下身,何公公顿时捂住裤裆,原因很简单,他下面没有……
  杨明看得出来,作为正义化身的御史王恕,憋得很辛苦,他很想笑,憋得胡子直抖,杨明转身对着王恕道:“王大人,若是想笑就笑吧,会憋出病来的!”
  “哈哈哈!”王恕终于忍不住爽朗的笑了出来,“你这竖子,这张嘴倒是颇为犀利!”
  “多谢王大人夸奖!”
  王恕脸上直冒冷汗,仰天长叹一声:“脸不是一般的厚啊!”
  “人不要脸,天下无敌!”
  全场:“……”
  “杨千户,好,好得很,今日这个梁子,杂家与你就结下了。”何公公怒气冲冲的说了一句就带领麾下番子灰头土脸的赶赴前线了。
  “王大人,咱们也走吧。”
  “杨千户先请……”
  “哪里,哪里,还是王大人先请……”
  “有何公公的前车之鉴,我哪里敢先请!”
  “擦,前面还在抗倭啊!”
  ……
  海岸线之上,郑龙浑身披挂,手执一把三十余斤的镔铁大枪,骂骂咧咧的在队伍中穿行,不时踢属下官兵们几脚。
  杨明命唐四和鲁青峰率弟兄们左臂绑上红巾,执刀分列官兵阵型两侧边沿,大明立国以来,大小战阵的督战队都是这般压阵,稳住队伍阵型不乱的同时,也能给作战的官兵们一种心理上的威慑,让他们不敢轻易当逃兵。
  而何公公则阴测测的盯着杨明的后背,一张苍白的脸阴晴不定,王恕身穿文官官袍,但是挽着却挽起了袖袍,手中拿着一把朴刀,正在东张西望,可以看得出,他的心情很不平静,甚至有点激动,脸上闪过一股潮红,口中不断的念道:“简直太刺激了。”
  杨明走过去拍了拍王恕的肩膀:“王大人,咱们这是在打仗啊,是要死人的?”
  王恕三四十岁模样,本来应该是很老成的,但是杨明却是可以看得出,他很兴奋,“哦,这又怎么样?”
  “说不定,你和我都会死!”杨明很坦白的说了一句。
  王恕瞬间发现这个很严重的问题,这时候的大明文官都是有点基本功的,虽是花架子,但是底子还在。王恕本来可以不用亲上战场,只需要坐在宁波城之中,将最后结果上报给朝廷便是了,可见王大人对军伍之事委实有敢于奉献的精神。
  王恕变了脸色,不过只是一刹那就恢复了过来,直起胸膛,摆了一个“力劈华山”的招式,“大丈夫死则死矣,有何畏惧?”
  “王大人啊!”
  “何事?”
  “是谁赋予你的勇气与信心?”
  混乱嘈杂中,一股无形的杀气凝结于众人的心头,沉甸甸的压在胸口,咸涩的空气仿佛飘散着几丝腐烂的血腥气息,令人无端地有种呕吐的冲动。
  这就是战争,它像一只毁灭一切生灵和希望的巨兽,人类在它面前只能颤栗发抖。
  当倭寇的十余艘海船离岸边只有二十丈时,终于,卫所官兵队伍里有人受不了这巨大的恐怖的压力,忽然扔掉手里的兵器,发了疯似的跑出了队伍,一边跑一边大哭。原本勉强成型的队伍顿时一阵惊惶混乱。
  杨明咬牙大喝:“砍了!”
  唐四二话不说,手起刀落,那名逃跑的军士一声惨叫,被唐四一刀劈死,尸体犹在沙滩上抽搐不已。
  整队的郑指挥使扭头看了杨明一眼,痛惜和感激的复杂目光,令杨明心头一颤,扭头望向别处,牙齿却死死咬住了下唇。
  这是战争,军心一乱所有人都得死,向自己人下杀手是为了保住更多自己人的性命!
  杨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