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召虎-第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嘉悠然道:“看当今天下,大河以北,地域广阔,山海夹峙,然幽州公孙瓒势力先成,拥数万步骑,窥伺冀州,不可小觑。冀州牧韩文节怯懦无谋,袁本初为关东盟主,声名著于天下,岂是久居人下之辈,故而冀州不久当属袁本初。数年之内,河北为公孙瓒与袁本初争雄之地。将军势力尚弱,难以与之争锋。

    大河以南,兖、豫、青、徐,黄巾盘旋,诸侯遍地,争斗难休,又仇视将军,非是将军立业之地。

    淮泗之间,袁氏根基所在也,袁公路为袁氏嫡子,号召名士豪杰,难以图之。

    江东之地,有大江为屏,易守难攻,可谓立业之地,然则豪民遍地,山越纵横,地势繁复,骑兵难行,要定其地,非十年不成,且有荆州制其地,守则易,出则难,要跨江入淮,横扫中原,遥遥难期,将军要谋长远,图天下,此非上佳之地。

    西南益州之地,自成国中国,然则远离中原,道路艰难,又有刘焉盘踞,一时难以图之,非上佳之地。”

    郭嘉说到这里,喝了口茶,又道:“放眼天下,最合适将军立业之地,便是关中与并州。

    并州西有大河为屏,东有太行为阻,民尚耕战,又是将军故乡,人心易附。而关中之地,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山河四塞,南可图巴蜀之饶,西可通凉州,此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西秦和高祖皆是以此为基,东向夺取天下。后汉两百年以来,此二地世家衰落,不比关中,开科取士,大有可为。

    以将军之善战,据雍凉而连幽并,守太行与崤函,坐观诸侯争斗,收并凉精卒,退胡虏,平白波,定黑山,抚黎庶,奉天子,致贤才,讨不臣,待时机成熟,则率百万之师东向,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此嘉之为将军所谋也。”

    张辽闻言,忍不住站起来,神情振奋。他虽然也有断断续续的想法,但却没郭嘉这么明晰,将整个天下的天时地利人和分析了个透彻,令他心中对未来的走向彻底明确起来。

    他深吸了口气,问道:“而今我在董卓麾下,又该如何去做?关中、并州,从何而起?”战略远大,却需要一个切入点,来开始一切。

    郭嘉笑道:“非是关中,非是并州,当先图河东。”

    “河东郡?”张辽一怔。

    “正是。”郭嘉道:“河东属司隶之地,处于关东与并州交会之地,西通关中,北通并州,南通雒阳,东向河北,又地势高峻,西南黄河半绕,东部太行为屏,只需谨守险关,则万军难攻,且地狭人稠,有白波、匈奴,以战养卒,历练兵士,又可收为己用,壮大势力。”

    张辽听得连连点头,郭嘉的分析可谓面面俱到,令他不由心驰神往。

    郭嘉笑了笑,又道:“河东还有一利,殊为重要。”

    张辽忙道:“请奉孝速速言之!”

    郭嘉道:“乱世之中,盐铁粮食重于金钱珠玉,河东郡富藏精铁,更有盐池,自古以来便供给关中、并州与中原之地,将军只要掌控盐池,既可自足,又可以之与四方换取粮食、马匹和铁器,岂非善哉!”

    “好!好一个河东盐!”张辽闻言,不由抚掌大笑,亏得他还是后世之人,竟然忘了河东盐!

    盐与铁自古以来就是最重要的战略物资,而军事也要以经济为基础,诚如郭嘉所言,只要掌控了河东盐,那自己就能迅速积累财富,至少短期内军资方面是不用发愁了,崛起速度将会加快不知多少倍。

    张辽不由大笑,难怪常说得一人可安天下,他此时可谓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看着对坐的郭嘉,心中实是畅快之极!

    “奉孝……”须臾,张辽收拾心中思绪,将自己这一段时间的谋划详细给郭嘉讲述了一番,包括反激关东诸侯重整旗鼓、进攻雒阳、再战董卓,将董卓与关东诸侯的精力全部牵扯在雒阳焦土之上,也包括了自己与董璜和几个凉州将领交恶的情况,还有自己采取的远将领、亲谋臣的策略。

    张辽说完情况,又问道:“如此,该如何谋进河东?”

    郭嘉听了之后,沉思片刻,道:“而今将军击败酸枣诸侯,声望大涨,又非董卓嫡系,必令董卓心有忌惮,待关东诸侯再进雒阳之时,将军可请李儒反进馋言,调凉州兵出河东,与关东诸侯对战雒阳,而将军则调至河东去抗击白波,免得再立大功,难以抑制。”

    张辽眼睛一亮,这是个好办法。

    郭嘉继续道:“算计有功之将,董卓或许心有会有愧疚,可视情况,请李儒为将军请以太守之职以作安抚,若济,则将军可控河东也。若不济,则另谋他途。”

    “好!真是妙计!”

    张辽不由再次大赞,郭嘉对这个计策没有把握,但张辽却有了很大把握,只要自己和郭嘉谋划到位,以李儒的精明,要办这件事容易的很。

    郭嘉又道:“不过董卓眼下不能早死,此贼一死,他麾下凉州兵难以收拾,必成大乱,将军更不宜直接杀董卓,否则必招致凉州人怨恨,于他日接受董卓势力,乃至平定凉州,皆是不利。”

    张辽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想到了历史上王允杀董卓后,无力掌控凉州,导致的李傕郭汜大乱,对关中的危害更胜董卓在时。郭嘉确实看的很远。

    看着沉思的张辽,郭嘉又道:“将军在河东,要迅速壮大实力,为免董卓忌惮,一旦兵力过万余,则分出部分,有得力将领统领,暗中伪装成白波余孽,与己相互对峙,瞒骗董卓耳目,河东多山地,南有中条,东有太行,以如此手段,可藏兵十万不止。”

    “好计!”张辽已经不知该如何夸赞郭嘉了,不愧是鬼才,果然是奇计连出。他知道,自己的兵力超过一定数量后,必然会导致董卓忌惮,但以郭嘉这个计策,却完全可以瞒骗过董卓。

    郭嘉又道:“将军如今既已到颍川,亦可留下亲信将领,率一支兵马伪作黄巾,伏藏此地,他日或有大用。”

    张辽连连点头,心中已经下定决心,必须留下一支人马,不说他日大用,单只眼下,便可暗中保护唐婉和苏婳,护持商队,积累财富,可谓一举数得。颍川多山丘,还有不少堡坞,黄巾余孽也有数股,很容易伏藏。

    与此同时,张辽心中也有了留下的人选,高顺!

    高顺行事谨慎,善攻善守,忠心又绝无问题,留下他统领八百陷阵营,再辅以四百弓箭手,在颍川应该能横着走了。

    郭嘉看着沉思的张辽,沉吟片刻,又道:“汉室四百年深入人心,虽衰而不可欺,将军本不是出身世家,名望略差,嘉以为,董卓死后,将军当思奉天子以令诸侯,既名正言顺,又可招揽天下贤才……”

    张辽默然点头,奉天子以令诸侯,奉天子以讨不臣,挟天子以令诸侯,本质都是一样的,历史上田丰、沮授、荀彧等顶尖大才都提出过相似的战略,如今郭嘉又提出来,他就不得不深思熟虑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四章 酸枣歌() 
初平元年五月,关东诸侯驻扎在酸枣的十万大军一夜溃败、更有一镇诸侯身死的消息,如风一般传遍四方,震惊了整个关东州郡!尤其是兖、豫两州,人心惶惶。

    徐荣击溃酸枣大军后,被拒于酸枣城外,也未强攻,而是带着在酸枣诸侯大营中缴获的大批粮草和辎重,缓缓撤回荥阳,而酸枣城中诸侯竟然不敢追赶,事实上他们手下溃兵四散,也无力追赶。

    第二日,各路诸侯便各自收拾残兵,退回了郡县,想到张辽先前给他们的耻辱,不由咬牙相约,各自招兵买马,再讨董卓。东郡太守桥瑁也不知不觉回到了东郡,与诸侯一般行事。

    此役,张辽和徐荣的大名传遍关东!尤其是张辽,威名更胜徐荣,只因他此前还在河内击败了袁绍,如此算来,关东诸侯三路十数万大军,竟有两路都是被他击败的。

    而不久之后,颍川又传来消息,张辽击溃酸枣诸侯之后,又连夜南下,取了颍川三县,俘虏了豫州刺史孔伷麾下万数兵马,颍川太守击之无功,而传言豫州刺史孔伷也是被张辽斩杀的。

    至此,关东诸侯竟只余下驻扎在鲁阳的袁术和颍川太守李旻孤零零的二人了,别说其他诸侯,就连袁术心中也有些发憷了。

    ……

    雒阳毕圭苑,董卓正在大宴群臣,议郎皇甫嵩、越骑校尉盖勋、河萳尹朱儁、长史刘艾、中郎将吕布还有李儒皆在座中,一群宫女舞姬则在舞蹈助兴。

    河萳尹朱儁正在向董卓陈述关东军事,认为当谨守八关,不可妄动,董卓浑没在意,他对朱儁拒绝做他副手一事耿耿于怀,听了片刻,有些不耐,沉下脸来,斥道:“老夫百战百胜,决之于心,卿勿妄说,且污我刀!”

    朱儁一下子脸色涨红,僵在那里,极为难堪。

    其他人也一下子静了下来。

    这时,年已五十的盖勋起身,看向董卓,沉声道:“昔武丁之明,犹求箴谏,况如卿者,而欲杜人之口乎?”

    董卓有些尴尬,无奈他知道盖勋此人,在凉州威望极高,而且刚正不阿,视死如归,自己便是杀了他也没用,反而让凉州人指责,当下只能无奈的道:“此老夫戏之耳。”

    盖勋不满的道:“未闻怒言可以为戏!”

    董卓看着这个黑脸的家伙,脸颊抽搐了下,只能朝朱儁抱了抱拳,表示歉意。

    经此一事,董卓兴致大减,便要散去宴席,不料这时一人突然进来,跪倒在地,高举一份战报,大声道:“禀相国,成皋传来军报,中郎将徐荣与猛虎都尉张辽率兵东向,攻打酸枣……”

    “啊?”董卓浑身霎时冒出冷汗,不由慌忙起身,打断那士兵的话,喝道:“速速令他们返回!”

    成皋只有万数守兵,而酸枣有十万,奔袭三百里去攻打,哪有胜算!

    董卓脑海里瞬间闪过一个身影,此必然是张辽那个胆大妄为的家伙擅自出击!回来定要降罪!

    “禀相国……”那士兵忙道:“徐中郎与张都尉此战大捷,大破酸枣十万贼兵,张都尉斩杀豫州刺史孔伷,引兵向南,攻破颍川阳翟,俘虏贼兵八千有余……”

    扑通!董卓一下子坐倒在席,满是横肉的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而座中其他人也惊呆了。

    还是刘艾李儒反应颇快,从那士兵手中取了军报,递给了董卓。

    董卓接过后,看了又看,随即发出震天的狂笑声,连眼泪也笑了出来:“哈哈,徐荣,文远,真猛将也!真猛将也!”

    座中朱儁等人神情复杂,一颗心沉了下去,朱儁更是暗中握紧了拳头,关东诸侯就这么败了?那还有谁能制董卓?

    与此同时,徐荣和张辽的名字也深入了他们的心中,尤其是张辽,击败袁绍,督管迁徙,直斥董璜,擒拿刘嚣,又破酸枣,如此大才,何期为董卓所得?真是苍天无眼!

    “哈哈哈哈!”董卓笑罢,猛然站起,大声道:“如此大功,不可不赏,擢张辽为讨寇校尉,赏布帛百匹!赏徐荣金钱二十万,布帛百匹!着二人速速回雒阳领赏!”

    董卓自己目前才是前将军,徐荣的中郎将已经是董卓麾下的极致了,因此董卓赏赐徐荣金钱布帛,而张辽却还大有晋升余地,加上张辽功绩更大,因此提为校尉。

    座中其他人也不由一呆,张辽这才多大,居然已经是校尉了,那可是两千石的官职,要知道盖勋眼下也不过是越骑校尉,虽然属于北军五营,比寻常校尉地位要高一些,但也高不了多少。

    一般而言,到了两千石官职,以后无论怎么调动,在地方也是太守、刺史,在中枢则是骑都尉、执金吾等级别的官职了。

    ……

    颍川阳翟,唐府之中,苏婳拿着一张写满了字的纸,笑几乎直不起柳腰来:“咯咯……咯咯咯……文远太有趣了……这酸枣歌……咯咯……妾身趁机囤积酸枣了,定能赚不少。”

    唐婉看着那纸上的文字,也是忍不住直笑,听到苏婳所说,不由奇道:“囤积酸枣?真能赚钱麽?”

    苏婳笑道:“这个自然,只要将这个酸枣歌传出去,推波助势,必有利可得。”

    数日之后,从颍川开始,关东诸郡突然疯狂传开了一曲童谣,虽然韵律古怪,但却朗朗上口,令人诵之难忘。

    关东诸侯之中,最早看到这曲童谣的是张邈,他看着手中那张纸,几乎气的晕厥,大叫一声:“吾等名望毁于一旦也,若不再讨董卓,何有颜面再担任此职!”

    但见那纸上写着:

    春花秋月何时了,关东诸侯知多少。

    当哩个当哩个当,请君听我表一表。

    关东有义士,会盟在酸枣。

    西南有荥阳,咫尺逼虎牢。

    何以据酸枣,请君听我道。

    名曰把卓讨,实为吃酸枣。

    刘兖州,汉宗亲,少爱吃酸枣,

    袁山阳,绍从兄,最爱吃酸枣,

    桥东郡,玄族子,也爱吃酸枣,

    张陈留,张广陵,俱爱吃酸枣。

    鲍济北,曹奋武,不爱吃酸枣,

    二人共西进,性命险不保。

    袁桥张刘笑,酸枣吃的少,

    不见孔公绪,颍川路迢迢,

    未及吃酸枣,所以死得早。

    信知讨董败,反是缩头好。

    举酒且欢乐,酸枣要吃饱。

    只因分不均,刘桥先开吵。

    夤夜天未晓,乐极悲先找。

    卓众来东下,也为抢酸枣。

    溃兵急相报,其中有张辽。

    诸侯皆丧胆,拔腿向东跑。

    拔腿向南跑,拔腿向北跑。

    八千对十万,诸君快快跑。

    仓皇各自飞,大难同林鸟。

    皆如姑嫂媪,跑的好妖娆。

    叹哉董老贼,独食何寂寥。

    劝贼莫招摇,群媪已说好。

    待到重阳时,还来吃酸枣。

    当哩个当哩个当,说酸枣,道酸枣,皆言酸枣是个宝。

    当哩个当哩个当,蒸酸枣,烤酸枣,吃了酸枣人不老。(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五章 二次讨伐董卓() 
酸枣歌的散播,速度比常人想象的更快,尤其是配合着竹板快唱,这种新奇的曲调令很多人都大感兴趣,得知真相的关东百姓开始对逃走的酸枣诸侯纷纷鄙夷和斥责。

    而歌曲中被讽刺的一干诸侯,则是无不暴跳如雷!当然,除了曹操和鲍信。

    正在前往丹阳募兵途中的曹操听到酸枣歌后,足足笑了半天,连眼泪都笑出来了,他不只是感到好笑,更重要的是胸中那股郁气散发了出来,而且他敏锐的察觉到,在如此情形下,第二次讨伐董卓似乎大有期望,他加紧了募兵的步伐。

    冀州清河国,已经招募万数兵马正在操练的袁绍听闻酸枣诸侯大败后,不由暗喜。自他在河内被张辽击败后,盟主的威望大减,酸枣诸侯已经失去控制,张邈更是对他的命令视若无睹,袁绍对此自然是暗恨。

    而酸枣诸侯兵败后,大家则都变成了难兄难弟,五十步不笑百步,袁绍更有了重树盟主声威的机会,于是在逢纪和许攸的建议下,袁绍以车骑将军名义,大举传檄州郡,号召诸侯同仇敌忾,二次讨伐董卓。

    与此同时,颍川名士郭图也在奔走,游说各路诸侯。

    就在关东各州郡沸沸扬扬之时,颍川阳翟附近出现了一支商队,商队头领名左苏,据说是乌角先生左慈的义子,本来百姓还不信,但见到商队所过之处,连横行汝颍一带的几路黄巾也争相护送,让他们不由相信了乌角先生的传言。

    而汝颍一带又多出一支黄巾,首领名高循道,占据了一处豪强恶霸的堡坞,也不劫掠郡县,而是收纳流民,开荒种田,每日训练,慢慢形成一股势力,引得不少游侠百姓归附。

    ……

    而编出酸枣歌、在背后暗中推动局势的张辽,已经回到了雒阳。

    当日,张辽为了等候郭嘉,命张郃和典韦带数千兵马来回往复,以为疑兵,将李旻拖延了半日,而后从城东迅速撤离,当日便离开了颍川,回到荥阳。

    与此同时,中郎将徐荣押着粮草和辎重,也从酸枣奔波三百里,赶回了荥阳。

    当徐荣得知张辽居然又破了颍川,不由大是佩服。

    三日后,二人接到董卓命令,赶往毕圭苑接受赏赐,在毕圭苑中自然是一场庆功宴,张辽正式被擢拔为讨寇校尉,成为董卓麾下仅次于中郎将的二级将领。

    张辽知道董卓喜欢财物,便将从颍川获得的金钱和珠玉全部献给了董卓,又将董卓赏赐给他的布帛和从颍川获得的其他战利品全部发给了士兵,自己分文未留,令手下将士对他愈发拥戴。

    因时机不到,张辽并未着急谋划河东之事,而是在荥阳京县一带开始了大练兵。

    他手下四千四百多士兵,分出高顺的八百陷阵营和四百弓箭兵后,只余下三千多人。但张辽先前在荥阳战场上俘虏了六千多人,在颍川又俘虏了八千多人,如今手下竟逼近了一万八千人。

    如果这是俘虏全部收编为士兵的话,那他将成为董卓麾下除了董旻、董璜和牛辅之外,实力最强的一员将领!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不说校尉统领的满编人数是一万两千人,便是能统领两万,他也不会整编那么多,树大招风的道理他还是懂的,更怕引起董卓的忌惮。

    因此张辽对一万四千多俘虏进行重重筛选,最终选出最精锐的三千人,扩张各营,骁骑营、大戟营由八百人扩至一千六百人,猛虎营要求最高,最难选拔,由四百扩充到八百人,神射营扩至一千四百人,斥候营扩充至四百人,而亲卫和击刹仍保持二百编制。

    如此下来,张辽手下除去远在颍川的高顺不算,入编士兵是六千二百人,这个数目不多不少,但却都是实实在在的精锐。

    至于余下的九千多俘虏,也都是从原本州郡中选拔出的壮士,张辽把他们作为预备役,平时就让他们负责勤务,开垦田地,建设房屋,也要定期训练,但这些人不从董卓那里领军饷和军粮,而是由张辽自己负担。

    好在张辽从颍川获得了大批粮草,可以支持数月之用,至于之后的粮草,张辽如今便组织这些人自己种田、养殖,这个季节还可以种大豆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