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辽不由大喜,他知道鲁肃算是归心了。
事实上,鲁肃本就是个有远略、敢作敢为之人,绝不是演义中的憨厚软弱性格,在历史上正是他向孙权提出榻上策,料定汉室不可兴,提出让孙权建号帝王以图天下,足见其非迂腐之人,更有远见。
同样,鲁肃的大局观很强,在曹操强大之后,他断定孙吴不能独自抗曹,就及时转变战略,提出联刘抗曹之策,并且一辈子都在为此竭尽全力。事实证明他是对的,鲁肃死后,孙权与吕蒙偷袭关羽,虽然得了荆州,但却破了鼎足之势,蜀国失去元气,再也难以联吴抗曹,最终皆亡。
张辽不缺乏谋划全局的谋士,贾诩、二荀、郭嘉、沮授皆擅长这一点,但他需要一个能平衡全局、又擅长外交的大才,而鲁肃无疑最擅长这一点。
第五百四十二章 抉择()
东海郡,郯县,州牧府中,徐州牧陶谦大宴带兵前来援助的田楷、刘备和孔融,曹宏、糜竺等府吏陪同,年过六旬的陶谦兴致颇高,推杯换盏,连连向三人道谢,又有歌女作舞,气氛热闹。
酒过三巡,一身戎装的田楷举杯道:“陶将军,既然曹操已经退回兖州,我等也不便多留,袁绍虎伺青州,若是久离,恐出差池。”
陶谦对此似乎并不意外,抚须叹道:“田刺史所言极是,只是曹操此次虽然兵败而回,必然还要再发兵来攻……”
“这……”田楷为难道:“我等实在不便在徐州久留,一旦青州有变,某难向蓟候交代。”
陶谦心中早有计议,沉吟道:“吾亦知田刺史之难,如此……不若田刺史且先回青州,留玄德相助老夫如何?”
田楷闻言,眼神闪烁了下,看了一眼愕然的刘备,大笑应承道:“如此甚好,便依陶将军之言,留玄德在此相助。”
他转头看向神情愕然的刘备,道:“玄德,青州之事,有某便可,陶将军与蓟候一荣俱荣,徐州却是出不得差池,汝便留在此地相助陶将军,某自会向蓟候禀报情由。”
田楷却是早察觉刘备非同常人,担忧他坐大之后喧宾夺主,尤其是张辽入主青州之后,刘备与张辽关系不差,让田楷更是不放心刘备,所以陶谦一开口,他此正好顺水推舟,借机将刘备留在徐州。
陶谦见田楷答应下来,面露喜色,呵呵笑道:“如此便有劳玄德了。”
“这……”刘备面露沉吟之色,看了一眼田楷,登时明白了此人心中的忌惮,既生龃龉,那留在青州却是也不便了,尤其是自己夹在张辽和田楷之间,更是尴尬,但让他抛弃平原国的家业,他又有些不舍。
陶谦看刘备沉吟,忙问道:“玄德有疑虑乎?”
刘备抱拳道:“能相助使君一臂之力,备荣幸之至,奈何将寡兵微,恐无济于事。”
他这次从平原国赶来,就只带了不到三千人,加上一些杂兵,战斗力不强,与曹操动辄数万大军相比实在不值一提,他辗转十余年就这点家当,可不想全部丢在这里。
“玄德勿忧!”陶谦大笑道:“吾送汝四千丹阳精兵如何?”
四千丹阳精兵?刘备心中一喜,他曾随毌丘毅募兵,知道丹阳兵的精锐,如今陶谦一下子送他四千,手笔很大,顶的上他十多年打拼,不过他心中虽然颇是喜欢,面上仍是神情自若的起身抱拳:“若得使君精兵相助,何惧曹贼。”
随即田楷告辞,酒宴结束,孔融喝的伶仃大醉,陶谦当即安排给刘备四千丹阳兵,刘备回到城外军营,告知关羽、张飞、简雍和田豫几人情由。
张飞当场便忍不住开口问道:“大哥,俺们离开青州,文远怎办?他在青州可是独力难支。”
关羽也看向了刘备,虽没说话,却也有询问之意。
刘备看了一眼关羽和张飞,摇头叹道:“我等离开青州,于文远有益无害,文远今为青州牧,本该掌管青州,然我兄弟三人在青州,却属公孙伯圭麾下,若他与田楷生隙,无论我三人还是文远,皆是左右两难,如今我等到徐州,倒是正好。”
简雍点头道:“正是如此。”
关羽和张飞不再多说,唯有田豫眼里闪过犹疑之色。
……
州牧府中,陶谦面色不虞的看向治中曹宏:“张文远果真要将孙策家眷迁到青州?”
曹宏忙道:“正是,他们已经从江都启程,如今该要到东海郡了。”
“哼!”陶谦道:“孙策何在?可曾追随张文远?”
曹宏道:“孙策据说是下了江东,未曾跟随张辽,不过他们必然关系不凡,那孙策又是孙坚之子,多半与袁公路有勾结,属下以为张文远与孙策勾结,必暗通袁术,要图我徐州哪。”
陶谦摆了摆手:“袁公路与张文远有宿怨,他二人倒不虞勾结,只是这孙策不可小觑,张文远所图甚大……除了孙策,他还寻了何人?”
曹宏板着指头道:“张辽去丹阳接了前会稽太守唐瑁一家,到了徐州,还有淮阴步……步骘、广陵卫旌、县吏吕……岱,还有东城县的鲁肃,除却吕岱,余者皆不足三十,不过随行庶民众多,皆要跟着张辽去青州。”
“哼,这帮庶民,不知所谓。”陶谦脸色有些不好看,但也没办法,曹操屠城之时他不敢出城,袖手旁观,已令徐州之人多有怨言,若是再阻止他们,既得罪张辽,又易出乱子。
一念及此,陶谦有些焦躁,徘徊了两步,抛开此事,又问:“张子纲可曾跟随张辽?”
曹宏摇头:“据说张纮随孙策去了江东。”
陶谦松了口气,不以为然的摇摇头:“这张文远徒有爱才之名,所纳之人却无一名士,一个个皆是无名之徒,如此年轻,复有何能,不足为道也。”
曹宏又道:“那就任由张文远将孙策家眷带到青州?若是他日张文远与孙策勾结,夹击徐州,大祸临头矣,可要将他们截下?张文远失了孙策家眷,二人必然交恶……”
陶谦徘徊了两步,摇头道:“由他去吧,只要孙策不在徐州,一切无虞,张文远自回他的青州便是,吾已戒示田楷,让他小心张文远,青州不一,张文远无力南下。”
曹宏眼珠一转,又道:“那臧霸与张辽似有勾结,琅琊又与东莱交界,可要将臧霸调离琅琊?”
陶谦看了他一眼,哼道:“臧霸与孙观、昌豨、尹礼、吴敦诸贼勾结一气,数万兵马在琅琊,岂能轻动。”
曹宏顿足长叹道:“难不成就任由臧霸坐大?琅琊毕竟还是徐州之琅琊。”
陶谦眯起了眼睛:“待打败曹操再思虑琅琊之事,如今大敌在外,出不得任何差池。”
“只能如此了。”曹宏长叹。
就在这时,有人来通报:“征东将军、青州牧张文远来到城外求见。”
“他回来了?”陶谦抚着花白的胡须沉吟片刻,吩咐道:“就说吾身体抱恙,不宜会客。”
“使君不见张辽?”曹宏有些诧异。
陶谦道:“张文远此人,行事难以捉摸,吾今不知张辽所图为何,暂时不见也罢,免得被他小觑。”
曹宏顿时明白了,陶谦是安东将军、徐州牧,而张辽是征东将军、青州牧,二人是同等级别的人物,不能轻易相见,而且陶谦显然对张辽如此年轻就与他地位平齐心怀芥蒂。
他当即道:“我这就遣人打发张辽回青州。”
“且慢。”陶谦阻止了他,徘徊了两步,道:“汝代吾设宴款待张文远,再送他十万石粮草,以谢其援助徐州之恩,犒劳其军。”
曹宏没想到陶谦下了这个命令,忙道:“十万石粮草,会不会多了些?”
“哼!”陶谦不悦的看了他一眼:“我徐州岂缺乏这些粮草,若是让张文远空手而归,只会令天下人笑吾,速速去办。”
“喏。”曹宏只能应了一声,出了州牧府,吩咐一人:“速去寻糜子仲接待张辽,再拨发张辽十万石粮草。”
他却是也不愿意见张辽,只让糜竺去安排一切。
第五百四十三章 犒劳()
郯城东面数里之外,大道上车马成片,数千兵马在此扎营开灶,正是张辽的兵马,他的兵马井然有序,但此行还有很多家眷,七千多俘虏,加上糜竺领着部曲杀牛宰羊犒劳,连附近许多百姓得知他们回师,也箪食壶浆纷纷来迎,场面一时热闹非常。
道旁一处,唐瑁、唐翔还有唐婉的母亲一家和孙策一家在这里歇息,他们旁边便是鲁肃、吕岱、步骘、卫旌几个被张辽招揽过来的大才,他们都是徐州人,彼此便是没有见过,熟络起来。
看着四周来来往往送食送水的百姓,步骘眼里露出赞叹之色:“不想张将军竟如此得徐州人心。”
吕岱道:“将军挥义师逐曹操,斩笮融,救活百姓无数,实是大善。”
鲁肃看着那些百姓和士兵,若有所思的道:“主公麾下这些士兵,一路军纪严明,斩杀拦路匪寇杀气凛然,对这些百姓却如此温言和语,犹如亲人,如此兵马前所未见,想是主公教导有方,真济世安民之主也。”
几人不由点头,又看旁边还有一人,也在看着那些百姓和士兵,神情赞许。
此人年龄大约二十七八岁,相貌儒雅,气度非常,鲁肃性格豪爽,喜欢交朋友,先过去抱拳打招呼:“在下东城鲁肃,字子敬,敢问这位兄台大名,何方人士?”
那青年回礼道:“在下顾雍,字元叹,吴郡吴县人。”
鲁肃神情肃然道:“可是任合肥长之顾元叹?”
顾雍道:“正是。”
鲁肃喜道:“吾听闻合肥在顾元叹乃俊杰,治理地方,郡县称道,不想也被主公招揽而来。”
顾雍露出苦笑:“本为合肥长,月前调娄长,赴任途中,被张将军请来。”
“请来?”鲁肃不由一呆,他能琢磨出这个请的意味,不过想想也是,顾家在吴郡是大族,寻常情况下要请顾雍可不容易。
顾雍眼里又露出几分期待:“此番随张将军北上,亦是听闻吾师在河东,正要赶去拜见。”
鲁肃问道:“敢问尊师大名?”
顾雍神情肃然:“陈留蔡伯喈。”
鲁肃神情也肃然:“不想竟是海内闻名的蔡伯喈,听闻他被董卓强行召去为官,如今竟在河东?”
顾雍点头道:“我听张将军所言,吾师在长安,险些被王允所害,是张将军救他出来,今在河东书院著史,书院中有典籍数万卷,又有大儒司马徽,学子无数……”
顾雍说到这里,眼里露出神往之色,一旁的步骘、卫旌和吕岱听到,忙过来问道:“顾兄,汝言当真?河东书院果有典籍数万卷?”
顾雍看到几人激动的神情,操着一口吴话笑道:“当是无差,听闻张将军在董卓作乱时曾于皇宫救出典籍无数,皆入了河东书院。”
几人皆是好书之人,神情振奋。
这时,张辽带着糜竺过来,大笑道:“定公、元叹、子山、子旗、子敬,此是徐州别驾糜竺糜子仲,乃温良君子也,此番正是他带家仆款待我等。”
吕岱、鲁肃几人忙过来向糜竺见礼,糜竺看到如此多俊才,也颇是欢喜,当即招呼着一众家仆在此设席,酒肉佳肴无不俱全。
张辽又去请来岳父唐瑁一家和孙策家眷,唐瑁曾担任会稽太守,唐翔担任丹阳太守,皆在江东,二人治理地方也算不差,所以几个名士都曾听闻,至于孙坚的家眷,他们更是知晓,纷纷敬酒。
糜竺不愧是做过豪商的,虑事周到,又带来自己的夫人陈氏、妹妹糜贞和一众婢女招待唐母、孙策母吴夫人、鲁肃母鲁陈夫人以及顾雍妻陆氏等家眷,至于他的弟弟糜芳,则领着众家仆杀牛宰羊去犒劳将士了,也就糜竺家仆过万,资产上亿,才能有如此手笔。
几人与糜竺行过礼后,就迫不及待的询问张辽河东书院之事,他们对书籍的痴迷程度超过了张辽的预期。
张辽对自己当初从皇宫般书之举也颇是自得,当下给几人细细讲了当时的情况,直到后来从颍川请众大儒,担任河东太守后建立河东书院,期间南面提到迁都之事,让几人不由升起敬重之情,待听到印刷术和印刷书籍,几人一时间只想立刻就赶去河东书院一看盛况,连一旁的糜竺也听得心驰神往。
张辽见此情形,立时浮现一个念头,需要将河东书院的盛况在天下各州郡宣扬,如此一来,自己不必四处搜刮,也有无数人才送上门来。
对于陶谦未曾露面之事,糜竺心中歉疚,倾心招待,张辽对此事却并没在意,他从陶谦下手追杀曹操父亲一事就看出这厮气量不够,坐观百姓被屠戮而不敢出城相救,也可见这厮没什么气节,再说快要入土之人了,不见也罢,相比起来他更注重糜竺,当即只是与糜竺深谈。
糜竺常年经商,往来各处,见识广博,对民生也颇有了解,张辽更是不用说,前世的经商之道顺手拈来,加上他这些年身居高位的历练,眼界远超糜竺,小处将兵法之术融入经商之中,大处提出了诚信为先、立己立人、达己达人、回报天下等儒商理念,听得糜竺激动又复震撼,连连询问,连对经商不感兴趣的鲁肃等人也不由静听,张辽不摒弃商人之利,而是将之转为儒商,更兼济天下,为几人打开了一扇窗口。
言谈之中,张辽又提到曹操会二次攻伐徐州之事,让糜竺提醒陶谦,自己也小心防备,保护好家眷,糜竺若有所思。
不知不觉就过了一个多时辰,将士们已经用餐完毕,张辽准备再次起行,此时已是午后,张辽想再赶一程,晚上在琅琊国休息,那里是臧霸的地盘,他早将一切都安顿好了。
临行前,糜竺突然提出一个要求,让他的兄弟糜芳、儿子糜威和妹妹糜贞带着三千家兵跟随张辽,如果可以的话,希望张辽能让他的儿子进入河东书院,拜个名师,至于他自己,要留在徐州与陶谦一并守城。
张辽虽然对糜芳不太看待,说他贪生怕死吧,他在刘备最落魄的时候紧紧跟随,说他忠心义气吧,完全沾不上边,毕竟此人在最关键的时候背叛了蜀国,导致关羽和荆州覆灭,绝了蜀国争夺天下的可能,也导致兄长糜竺郁郁而死。
虽然根由很可能是关羽责骂糜芳在先,但糜芳坐镇后方重地,在前方战事最关键的时候连军资也打理不好,烧毁了军资,这本来就是大罪,关羽作为最高军事统帅责备他是很正常的事情,换作张辽怕是直接要砍人了,因为那一战是关乎蜀国命运的大战,前方关羽打得很辛苦,你却在后方出漏子,就是国舅爷也要骂你。
当然,糜芳投降孙吴,也不一定是因为关羽的责骂,或许是被傅士仁影响,或许是因为妹妹糜贞而不满,毕竟刘备抛妻弃子是常事,难免令妻族寒心。
不过对于糜竺的托付张辽并没有拒绝,他不是关羽,不怕糜芳生二心,也未必有机会,只是看到糜竺提到糜贞时欲言又止的神情,他心中不由涌起一个古怪的念头,这个君子该不是像历史上那样把自己当作刘备一样投资吧。
正要起行之时,几匹战马追来,却是刘备、关羽和张飞。
刘备说了自己要留在徐州的打算,关羽沉默不语,眼有歉疚,张飞大骂田楷落井下石。
张辽虽然心中很是惋惜,但刘备既然已经做出选择,他便没有多说什么,只是交待了一些事,让刘备小心防范曹操,还有曹豹。
事实上他与关羽和张飞的关系不错,但与刘备的关系一直很微妙,刘备是不甘人下之人,喜怒不形于色,自己目前的地位和实力似乎还不能让他臣服。应该说这本就是一个不能轻易压服的枭雄,设身处地,如果换作自己,也绝不会轻易臣服他人。
第五百四十四章 我为青州牧()
东莱郡,州牧府,张辽皱眉看着几封书信。
他一回来就收到几个消息,首先是关中战事又起,朝廷并没有重视的他备灾之言,反倒是李傕、郭汜与马腾、韩遂这帮凉州人闹翻了。
先是李傕郭汜和马腾相攻,刘协派使者劝解,没有成功,随后屯于金城的韩遂率兵前来劝解,也没成功,继而与马腾联合,一起进攻李傕与郭汜,朝中也有部分朝臣欲诛杀李傕等人,秘密与马腾联系,明里暗里皆是波澜汹涌。
长安、右扶风乱成一片,这里本就不多的百姓纷纷逃离,或是西进蜀中,或是东进左冯翊。
张辽回信令徐荣和杜畿小心防范,不要搀和李傕郭汜和马腾韩遂的乱战,只要小心护持好迁徙过来的百姓就好。
除了关中,河东与并州无事,但冀州中山却又面临公孙瓒的攻击,当初张辽让郭嘉和赵云救出刘虞后,刘虞收拢旧部,屯驻在幽州西面的代郡和上谷郡,与中山郡成守望之势。
刘虞在幽州名望极高,他在上谷和代郡,便有无数百姓和名士跑到幽州西部来投靠他而不附公孙瓒,连乌桓也来上谷拜见刘虞,公孙瓒大怒之下又发兵攻打中山和上谷。
面对公孙瓒的进攻,刘虞不能抵挡,但有郭嘉和赵云一文一武相合,打退了公孙瓒,牢牢将他阻截在涿郡东部,但看公孙瓒的架势,似乎毫无退却之意,据郭嘉在信中的分析,公孙瓒很可能已经与袁绍暗中达成一致,共同对付中山和常山,目标指向了他。
公孙瓒如此行事,张辽自然不会客气,就在回到青州的第二日,张辽便以青州牧之名昭告郡县,历数田楷罪名,并在告示未行之前,大军已然开拨,向西攻伐田楷。
田楷此人不是个善茬,武夫一个,与公孙瓒一样行事无忌,常常劫掠百姓,而且他这个青州刺史与张辽的青州牧本就不能共存,此前袁绍委派的青州刺史臧洪在朝廷任命张辽为青州牧后已经退回冀州,只有这田楷还在装傻,张辽自然不会放过他,此前若非他无暇西顾,加上刘备夹在其中,早就动手了,此次刘备离开,他便不再留情。
因为战场开在青州之地,为了保护青州的元气,张辽实行奇正相合的闪电战,大战还没有开始,就将史阿和击刹先行派出。田楷刚从徐州回到青州不久,还不知道张辽发兵,就在夜间被刺杀身亡,紧跟着张辽坐镇东莱,典韦、太史慈、郝昭、牧寒等将领全部出动,大军几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