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召虎-第1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乌桓人气势汹汹的冲到了八十步内,前面的乌桓人仍然是铺着门板开路,紧跟着乌桓人则拉起了角弓掩护。

    郭嘉在阵中急声道:“主公,如今前后敌兵未至,只有左右乌桓进攻,定要抢在另外两路兵马来临前打掉乌桓的锐气。胡贼虽多,却是逐利而来,寡恩无信,只要以雷霆之势攻杀两成,令其难以承受损失,自然退去。”

    “听命!”张辽眼睛一瞪,厉声大吼:“三连射!打掉这些胡崽子的胆气!”

    八十步距离,乌桓人的角弓射程还不够,而这个距离已在连弩的射程之中!

    连弩射程虽不如复合强弓与劲弩,但比乌桓人的马上角弓至少要远二十步。

    随着张辽一声令下,击刹士分作两拨,迅速瞄准南北两道。

    喀!喀!喀!

    随着齐刷刷的扳机声响起,数百支弩箭瞬间凌厉出匣!

    啊!嗷呜!

    冲在最前面的乌桓人首当其冲,铺着门板的、拉开角弓的立时惨嚎着倒下了一茬!

    喀!喀!喀!

    击刹士回扣扳机,再射!

    一连三射,冲在最前面的乌桓人倒下了三四百,伤者更多。

    本来嗷嗷直冲的乌桓人士气为之一挫,他们这才发现,所伏击的人似乎并不是那么弱。

    “呜啦啦……”后面有乌桓仟长、佰长气急败坏的吆喝着,催促着乌桓人向前冲。

    三连射过后,郭嘉道:“可放他们再近一些,多杀伤,损其兵,坏其胆。”

    张辽当即命令击刹士收弩,诚如郭嘉所言,乌桓人若是就此拉开距离,不再前进,只等前后两路敌人赶到才一起共伐,那就麻烦了。

    而且战斗才刚刚开始,弩箭若是用尽,后续必然更加艰难,如果来的是麴义,就更要注意他的弩兵了,要留下弩矢以弩制弩,否则只能被动挨打。

    乌桓人本来战战兢兢,小心翼翼,行走了二十多步,看到张辽军阵竟不再发弩矢,登时放开胆子再次冲过来。

    到了六十步内,张辽立时又下令发一波弩箭,而后迅速命令刀盾兵立好盾牌,阵内将士则高举马鞍,防止头顶抛射过来的箭矢。

    六十步,已经在乌桓人角弓的射程内。

    果然,乌桓人在六十步内迅速发箭,一波波箭矢朝这边射过来,张辽的亲卫本来就个个身披精甲,何况还有盾牌和马鞍遮掩,这个距离的箭矢对他们根本没有太大威胁。

    “主公,”郭嘉这时在阵中又道:“左右可各分出数个击刹士,点射铺门板的乌桓人和将领,将他们控制在这个距离内,逼他们发箭,这个距离他们的箭矢威力不大,却能消耗他们的箭矢数量!”

    “哈哈!”张辽大笑:“还不依军师所言,各出五名神射!”

    他才不相信这些乌桓人能够想出在路上挖陷坑,多半是袁绍这边的主将,不过如今却要让乌桓人反过来尝尝这陷阱的苦果。

    接下来,张辽阵中便时不时放出冷箭,乌桓人最前面铺设门板的士兵一个个被射死,气得乌桓人哇哇大叫,箭雨疯狂的倾泻过来。

    “假作惨叫,吸引他们放箭!”张辽在阵内低声吩咐,一众亲卫立时装出惨叫声,让那些乌桓人士气一震,发箭更加猛烈了。

    不过几个呼吸间,外面的芦苇垛子、竖立的盾牌、高垒的马鞍上便插满了箭矢,只有少数亲卫于缝隙里中了流矢,却不值一提,但他们却个个惨叫连天,只让对面的乌桓人振奋精神疯狂发箭。

    令乌桓人悲愤的是,他们发箭无数,似乎完全压制了敌人,但只要一有人冲出来铺设门板,就被敌人阵中的冷箭射死,有愤怒的乌桓人不顾门板,直接从道上往前冲,却一个个滑入陷坑,跌倒骨折,有小心翼翼行进的,却被张辽阵中的冷箭射死。

    不过有聪明的乌桓人直接冲地上爬着前进,还有乌桓人大吼着从一侧河中泥泞浅水冲过来,很快便有近百数乌桓人冲到了二十步内,不过他们在这一段的坡道前停下了,这一段坡道上早已被张辽用热水浇得结了冰,光滑无比。

    风雪中,这一段冰面成为乌桓人的天堑!更成为他们的噩梦!

    如此近的距离,击刹士根本不用齐射,而是每五人一组,轮流点射,既不浪费弩矢,也不放过一个乌桓人。

    一支支弩箭穿过喉咙,一个个乌桓人仰面倒下。

    张辽也在挽弓,不过他没有用弩,而是用的弓箭,张辽有五石强弓,有一部分亲卫也携带弓箭,乌桓人送来无数箭矢,弓箭不缺箭矢。

    他在阵中瞄着外面,羽箭一支接着一支射出,他的弓强,射出的羽箭犹自超过连弩,瞄的都是吆喝的乌桓人。

    张辽不知道他们吆喝的什么,但估计他们都是一些什长、佰长之类的将领,风雪对他的视线造成了影响,同样对那些乌桓将领也造成了影响,往往等他们发现射来的箭矢时,已然来不及了,只能或伤或死。

    “杀啊!”

    就在乌桓人遭受挫折之时,绵蔓河西岸一侧的树林中陡然冲出千数敌兵,大吼着从桥上冲了过来,却是先前埋伏在树林中的敌兵。

    那里本来是郭嘉选择的一处据敌之地,却因为张辽察觉到有敌人埋伏而放弃。

    这千数埋伏的敌兵本来还想继续潜伏,等后面援军赶来,但此时看到乌桓人情形不妙,唯恐乌桓败退,便冲出来策应。

    南北两路乌桓人还在猛冲,西面敌兵又至,张辽与八百亲卫一下子面对三面围攻!而且越拖延下去,情况会越危险,要知道,而今无论是东面陉道,还是西面陉道,袁绍的主力还没出现呢。

    “放他们过桥!”

    张辽盯着对岸冲过来的这千数敌兵,沉声道:“刀盾与击刹不动,继续抵御南北乌桓人,祝平,带一百猛虎士与我杀敌!”

    “主公!属下带队便是,定能杀退敌兵!”祝平急声道。

    “服从命令!”张辽眼睛一瞪:“当此之时,谁能后退?我为主公,便当在前!”

    看到那千数敌兵已经有近百人冲过木桥,张辽大吼一声,手持长槊,与一百猛虎士冲出阵营,杀了上去!

    此时正是敌人半渡之时,他们冲过去,就能将那些敌人全部堵在桥上,狭窄的木桥,一百猛虎士足以应对,多了反而混乱!

    “杀!”张辽眼中杀机毕露,此次遇伏,是他始料未及的,此时危机重重,他心中的杀气也是汹涌沸腾。

    长槊如飞龙一般窜出,柔韧的槊杆震动着,槊锋犹如梨花点点,瞬间刺入冲在最前面的一个敌兵胸膛之中。

    鲜血激射,一击必杀!

    八棱槊锋所带来的创伤是极为可怕的,一刺就是一个洞!

    槊杆一抖,那个敌兵甩出,顺势又刺入旁边一个敌兵喉咙之中,直穿过脖颈,那敌兵眼睛突出,槊锋一抽,倒地身亡。

    比之张辽的长槊更可怕的是一百猛虎士的陌刀,刀锋所过,一挥两断,便是如此。

    猛虎士是张辽手下最精锐的人马,没有之一,而今更兼装备精良,这些冲过桥的敌兵不过一支寻常兵马,哪能抵挡。

    凛冽的杀气,惨烈的情形,横飞的残肢,令他们一下子就懵了,同样也震慑了那些冲锋乌桓人!

第四百七十四章 麴义到来() 
陌刀是一种大杀器,拿起陌刀的猛虎士便犹如鬼神,令敌人心惊胆战,试问面对那样杀气腾腾、寒光闪闪、兜头斩下的长刀阵,谁能不惧。

    那种死法更是令敌兵胆寒,陌刀太过锋利,许多被斩作两段的敌兵犹自不死,一边血液倾盆,一边犹自抽搐着在地上惊哭惨嚎。

    只是片刻功夫,那些从桥上冲过来的敌兵就崩溃了,后面的敌兵看不到情形,要往前冲,前面的敌兵却拼命向后退,只恨自己先前冲的太快!

    有些敌兵直接跳下了河,宁愿面对深寒的河水,也不愿面对可怕的陌刀阵。

    很快,冲过来的敌兵又冲了回去,留下了一地尸体。

    张辽浑身浴血,看着在桥上惶恐退后的敌兵,俯身抬住桥梁,一声大吼,抱着木桥向一侧甩去!

    咯吱吱!

    木桥一段被张辽甩得落入河中,本就不算结实的木桥登时散了架,桥对岸还没退回去的数十个敌兵惊呼着,一个个滑入了河中。

    “将军威武!”一众猛虎士齐声大吼。

    南北两面进攻的乌桓人为之一惊,而后北面乌桓人纷纷大叫着率先退走。

    南面的乌桓人还要顽抗,阵中郭嘉捉住机会,立时命令连弩齐射三波,犹豫的南路乌桓人立时又到了数百人,这时不待乌桓将领吆喝,那些乌桓人就回身惶恐而逃!

    张辽断桥,成为压垮乌桓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不止摄于张辽的神威,更是知道后路的援兵无法赶到,心生绝望而退走。

    事实上,这一点也是张辽和郭嘉早就计议好的,早在扎营前,郭嘉就提到让张辽断桥,不过那时候他们只是令士兵将木桥的一端拔了钉子和固定的木桩,只是平架着。

    接下来便是断桥的时机,如果早就断桥,对乌桓人未必有什么感觉,所以张辽选择在乌桓人进攻不利、渴盼援兵的时候断桥,对绝望中的乌桓人是致命的打击。

    所以,他们退了。

    这一战,乌桓人死伤超过两千,河道上到处都是尸体。

    而张辽这边的伤亡微乎其微,这并不是张辽的兵马对乌桓人就有压迫性影响,而是在张辽和郭嘉的计议下,他们从被动中博取了一丝主动优势。

    首先是择地扎营,选择的看似是四战之地,东西南北皆有道路,但实际上却牢牢扼守了四方。

    只因这一块地势开阔,利于列阵防御。地势高出南北,而南北河道狭窄,却不利敌人大举进攻,若是换成在其他地方列阵,等南北河道敌人冲上道路,那时候数千人一窝蜂冲上来,就很难打了。

    其次是瞒天过海,争取主动。

    史阿带着两百猛虎士占据一侧高崖,不但解除了高崖上的滚石檑木威胁,将东面陉道掌控在己方手中,而且更令敌人措手不及,令南北两路乌桓人仓促进攻,与东西敌兵进攻时机脱节,让张辽先借助地利之势击败了他们。

    最后就是战术了,张辽凭借连弩的射程和射速优势,采用麴义当初对付公孙瓒所用的弩盾阵,牢牢掌控了阵地战的节奏,更以水化冰,令乌桓人损失近半,绝望而返。

    如此大的损失,以乌桓人游牧民族的秉性,是绝不会回头了,只想着如何回去能保住部落不被其他部落吞食。

    南北两路的危机算是暂时解除了,不过南北两路兵马刚退去不就,东西两路敌兵便到了。

    西路也就是张辽背后的敌兵率先赶到,风雪中一面旗帜招展,上面有一个大字:麴!

    当中一人身形高大,披戴甲胄,高鼻深目,面孔阴鸷,正是曾经与张辽交过手的麴义!

    风雪中,张辽盯着麴义,看着麴义身后高举劲弩的精兵,还有陉道后面看不到头的兵马,一时间竟难以断定有多少,但绝对在五千以上。

    几乎同时,东面陉道中也出现敌兵,两面旗帜“张”、“焦”,风雪中,人马同样看不到头。

    张辽知道,大战才刚刚开始。

    绵蔓河对岸,麴义看着断裂的木桥,还有这边南北两侧河道上积满的乌桓人尸体,面色铁青。

    此次伏击战由他亲自指挥,包括陷坑、埋伏,兵力布置,都完全由他主导。

    这不可谓不是一个完美的伏击圈,尤其是张辽只有一千兵马,以两万伏击一千,几乎是手到擒来,轻而易举覆灭之。

    但如今怎的打成了这般模样!

    麴义胸中怒火沸腾,却想不清楚,他遥遥跟在后方,听到号角声便匆匆赶来,怎么也没料到竟然会是这么一副情形!

    张辽就在路中扎营,而超过五千的乌桓人连两边河道也没冲出,就死伤枕藉,溃退而逃。

    而高崖上的滚石檑木根本没起到作用,张辽根本没踏入那一步。

    更令他怒恨的是,桥断了!

    他们还怎么过去?

    难道这一路上万兵力就这么废了?!

    麴义看着对岸的张辽目眦欲裂,当初张辽给他的耻辱他至今不曾忘怀,那是他最憋屈的一战,此次本想一举擒拿张辽,一雪前耻,但如今看来,似乎并不那么容易。

    这时,麴义也遥遥看到了东面陉道中杀气腾腾冲过来的兵马,立时纵声大吼:“张南、焦触,带兵猛攻张辽,格杀勿论!”

    只要张南与焦触拖住张辽,等他们想办法过河,就能一举擒拿张辽!

    麴义脸上露出狰狞与兴奋,但很快,狰狞和兴奋都僵在了脸上。

    他看到,东面陉道的高崖上,一块块巨石和檑木陡然砸落下来,冲在最前面的张南、焦触兵马立时被砸死了一片。

    陉道不过一丈多宽,根本无从躲避,巨大的石块和檑木砸下来,还要蹦跳几下,砸死砸伤极多。

    更重要的是,那些兵马被陡然砸下的巨石和檑木惊住了,而后急忙后退,陉道转眼被石块和檑木堵住了一截。

    “吕旷何在!”麴义目眦欲裂,嘶声大吼,叽里咕噜大骂,望着高崖,连喊吕旷的名字。

    他却不知道,吕旷在一开始就死了,高崖也在一早就被张辽夺占了,如今的滚石和檑木,正要用来阻拦东面冲过来的袁绍兵马,真可谓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令精心策划埋伏手段的麴义等将领几乎喷血。

    张辽却不管麴义,他知道麴义迟早会想办法过来,当务之急,是先阻拦一路兵马,他立时吩咐手下亲卫:“速速收拢敌人尸体,要百具!”

第四百七十五章 填河() 
东面陉道中,从高崖上落下的滚石擂木砸死了不少袁绍兵马,但也有侥幸冲过来的,不过只有十余人,劫后余生刚松了口气,就被十多个猛虎士冲上去斩杀殆尽。

    数千兵马挤在不过丈许宽的狭窄陉道中,难以舒展,令在后方指挥作战的焦触和张南又急又怒。

    这一段狭窄的陉道长达数里,他们当初在此设伏,谋算着张辽有多惨,他们如今就有多惨,一切都被颠倒过来。

    此时张辽心中也只有庆幸,若非郭嘉及时警醒,他们这一千人估计早死在了狭窄的陉道之中,前后堵截,上有滚石檑木,纵然再勇猛,也是回天乏力,插翅难飞。

    “贴着崖壁,躲着石头冲过去!”张南在后面大吼,驱赶士兵。

    “且慢!”焦触急声阻拦道:“陉道狭窄,无从躲避,徒死将士,不如我等便守在这边,等麴将军驱赶他们过来,以逸待劳。”

    张南大声道:“只恐耽搁时辰,若张辽援军赶到,伏击失败矣。”

    焦触沉声道:“先前听斥候禀报,张辽此行不过一千人,麴将军善战,以一万对一千,张辽岂能抵挡,必然败退,我等只需在此拦截便是。”

    “这……”张南听焦触说的有理,不由沉吟起来。

    焦触又道:“可等半个时辰,若张辽还不过来,我等便拼死冲过去夹击此獠,不过,眼下须先取高崖,左侧已被敌人占据,我等可强攻左侧,同时冲上右侧,只需占据一边,便可阻拦滚石,阻拦张辽退路。”

    张南抬头看向头顶崖壁,大声道:“好,当速速行事!”

    ……

    西面绵蔓河对岸,麴义大吼着驱赶士兵下水渡河,不过他驱赶的都不是自己的嫡系,而是协从作战的黑山军。此次黑山军计有三千跟着麴义的八千人马在后包抄张辽。

    麴义向来残暴,黑山军也畏惧,这一路领军的黑山军头领是王当,他看了一眼麴义,转向手下士兵,咬牙道:“先行五百人,渡河!”

    黑山军无奈之下,只能分出五百人下了河,绵蔓河虽然没有结厚冰,但水温处于结冰临界,极为冰寒,五百黑山军下河后,无不冻得倒抽冷气,更有人直接腿脚抽搐。

    淌了两丈,河水已经没过胸膛,黑山军带着兵器,根本无法游泳,何况大多也不会水,一个个黑山军纷纷退回岸边,浑身淋漓,只冻得瑟瑟发抖,嘴唇发青。

    麴义望着缓慢流动的绵蔓河,神色阴沉。

    ……

    张辽在东岸,根本没理会那些渡河的敌兵,绵蔓河虽然不算很宽,但却极深,否则当初韩信也不必背水一战。

    他指挥着将士迅速收拢尸体,而后堆积在东面陉道口上,丈许的陉道口转眼就被尸体堵塞。

    张辽又令将士将连弩的铁矢倒插在尸体上,又倒插上弯刀,露出刀刃,而后趁着东面敌人暂时没有攻击的契机,迅速往那堆尸体上浇热水,加快冰冻。

    一旦冰冻起来,就是一道狰狞的防线,铁矢与刀刃向外,彻底将东面陉道的敌人阻截,令他们无从越过,只需要全力应对麴义便是。

    如果张南和焦触知道张辽在布置这个,恐怕早就后悔没有冲过来了。不过即便他们要冲过来,也很难,崖上的史阿一直盯着他们,单只落下的石块和檑木,便将陉道阻塞的难以通行。

    与此同时,张辽令亲卫以刀戟破坏南北两面坡道的冰面,一面收拢连弩的铁矢,准备应战,一面将战马驱赶离开。

    他知道麴义必然会想办法冲过来。

    同一时间,绵蔓河西岸,麴义死死盯着一水之隔的张辽,看着他手下的将士将东面陉道堵死,面色铁青。

    他扫了一眼身前的黑山军,眼里闪过狰狞,看向黑山军渠帅王当,森然命令道:“此战不容有失,汝手下三千人,全部渡河!”

    王当看到麴义如此不把他们当做友军,只让他们送死,眼里闪过不满,抗辩道:“麴将军,绵蔓河水深,更寒冷无比,不说将士无法渡过,便是渡过了懂得无法作战了,只是送死而已。不如让将士骑着战马渡河……”

    噗!

    麴义手中长矛倏然刺出,穿过了王当胸膛:“违抗军令,杀无赦!”

    王当一口血喷出,手中兵器落地,指着麴义:“麴……麴……恨!恨……不该叛……”

    啊!

    一众黑山军看到王当被麴义刺死,突然的变故令他们大惊失色。

    而麴义已然下令:“驱赶黑山贼过河,不过者,射杀!”

    “喏!”麴义手下嫡系全是凉州人,向来视人命如草芥,得了命令,毫不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