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画-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论何时都得给家里留下一百两银子的本钱绝不能动!如此就算是你做生意赔了个精光,咱们关家有地又有这一百两打底,便也什么都不怕了。”

    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的关坤瑜怎么会在乎区区一百两银子的保底资金?当即躬身道:“爷爷老成持重,这便是立于不败之地了,孙儿自当遵从。”

第82幕 新师() 
刚刚到家,今天就这一更了,明天要出门得收拾收拾东西,外面木法更。明天的会设好自动更新滴,后天滴要看几点到家。

    关老爷子轻飘飘的一句话,关坤瑜便算是掌握了关家的财政大权,虽说各房仍然财政独立,可毕竟关家收入的大头都在老爷子那里,哪怕没有各家的铺子和地,关坤瑜也可以实际意义上控制关家经济命脉。

    当然了,这种控制的基础完全是建立在关老爷子的支持之下的,不过关坤瑜有把握保证自己日后会不断赚钱,赚钱赚得多了威信自然就树了起来,到那个时候哪怕意见和老爷子相左,很多事情也不是不能干了。

    不过关坤瑜仔细想了想,自己要拿出去的那些赚钱门路,似乎还真没有什么足够和关老爷子起冲突的可能,相反,因为严重缺乏混(哔)官(哔)场的经验,关坤瑜还巴不得后面有只老狐狸帮自己查缺补漏呢。

    抛开失魂落魄仿佛一下子从云端坠入了深谷的二伯母不谈,关家人对这个决定都没有多少抵触的情绪,毕竟他们都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是掌钱的材料,而关坤瑜在鲁班鸟的生意上又已经证明过自己了。

    鲁班鸟的生意告一段落,赚了银子之后的关家也没忘了屯所里的其他人,家家一份年货是少不了的,帮了忙出了力的自然也能落下一份赏钱,而且关坤瑜还给了个承诺——日后鲁班鸟的生意,赚了银子大家分,他们关家只取一半,剩下的一半根据分工不同干活多少不同,凡是干活的都可以领到钱数不等的一份工钱!

    关家的屯所在黄浦江边是没错,可军户不比民户,若没有关家的门路把田隐匿起来,杂七杂八名头的籽粒往上一交,一年的出产少则六七成,多则**成都得没了,自家其实留不下多少,就着野菜勉强只是填饱肚子而已。

    现在有了鲁班鸟的生意就大不一样了!

    鲁班鸟的确赚钱不多,分到每家手上一月能有二三钱银子便是了不得,但却不要小瞧这二三钱银子,差不多相当于每一家都多出了个包吃包住赚的钱全上交家里的小学徒,换些杂粮配着原有的口粮吃也足够让一家人吃饱了肚子,不必漫山遍野找野菜了。

    更重要的是,鲁班鸟的制作根本不需要什么壮劳力,女人可以做,小孩可以做,老人一样可以做,一点不耽误农活!

    对靠地吃饭的人来说,只要不耽误农活能赚到的钱,那都可以算是白来的钱!

    于是,当这个消息一宣布,尽管关坤瑜仍然只是个半大的小子,但声望却已经仅次于关老爷子这个百户了。

    等春节的热闹劲逐渐散去,关坤瑜做了两件事,第一件是让人到处去搜集粗劣的糖渣,第二件事则有些出乎众人的意料,他托了人到处找靠谱的教书先生!

    嗯,哪怕已经掌握了关家的财权,可关坤瑜仍然念念不忘科举当官能带来的好处,至少的至少,他也打算给自己披上一身秀才皮再说,有了这身皮,哪怕不为别的,起码做生意也比普通商人要少了不少麻烦。

    “这位大娘,我想问一下,听说这里有个私塾,不知道在哪里啊?”

    “喔,你问徐先生的私塾啊,就在前面,一直走到村头再往北一拐便是了,到了地方你一眼就能认出来。”

    “谢谢大娘。”

    关坤瑜扭头对跟在身后的虎子说道:“走吧,就在前面了。”

    果然,正和刚刚那位大娘说的一样,关坤瑜和虎子走到地方之后一眼就认出了私塾——因为周围就只有那一座房子而已。

    房子的确蛮大,只不过怎么看都有一股破败之感,尤其是墙根之处,水淹过的痕迹明明白白就摆在那里,主人家就连一点修饰的意思也没有。

    虎子上前敲了敲门。

    “请问徐先生在么?”

    里面有人答应,没等多久便有一位小童过来开了门。

    “先生请贵客进去。”

    关坤瑜和虎子进了门,只见狭小破败的堂屋两侧分设了四个残破的座椅小桌,像极了关坤瑜前世见过的贫困山区的破课桌。

    椅子一共四把,可包括开门的小童在内也只有两人而已,除了他们,正前方还坐着一个衣服已是浆洗花白的美髯公,想来便是这次要拜访的正主了。

    之前关坤瑜打听找老师的时候,二伯和坤如他们是打算让他一起来王家跟着学的,毕竟王家的条件和资源都是顶尖的那一批。

    不过关坤瑜并不想离家太远,更何况一旦去了那边就得和二伯母天天碰面,实在太过尴尬了。

    奈何关家这边实在荒凉,稍微像样一点的义塾都找不到,只能寄希望于私塾,可即便如此,位置足够近的私塾一样也是不多。

    这一家在备选方案之中已经算是最靠前的了,因为塾师乃是一名秀才,而其他私塾的塾师教书先生不过只是童生而已。

    对于这家的塾师关坤瑜了解并不多,只知道姓徐,祖上世代务农为生,后来爷爷那辈经商而富,只是到了他爹那里便家道中落了,后来多亏考了个秀才好过一些,只可惜水灾过后家中凄惨,日子也是一天天窘迫起来。

    “不知二位远道而来所为何事啊?”

    一个小童替关坤瑜上了茶,茶杯颇为破旧,茶叶也只是碎末而已。

    关坤瑜虽然不喜这里的破败,但好歹塾师是个秀才,学问比其他那些要高出一些来,离家又近,为了日后的前途也就只能如此了。

    “小子关坤瑜,乃是北边屯所之人,此次前来是为拜师!不知先生是否需要考校一二。”

    明代的教书先生大都喜欢来个入学考试,陈继儒那次关坤瑜已经领教过了。

    “你是想来私塾读书?”徐先生不确定的问。

    “正是。”

    “好!你赶紧坐下听课吧!”说完,徐先生竟是扭捏起来,吞吞吐吐的又开口问道,“那个束脩带来了没有?”

    关坤瑜一愣,没想到这位徐先生如此好脾气,随即让虎子把早就准备好的束脩拿来,恭恭敬敬的奉给了徐先生。

    徐先生喜不自胜,大喊道:“娘子!娘子!咱家有粮了!你别去当镯子了!咱家有粮了!快去煮点肉粥,爹娘身子虚,得好好补补了!嗯,这段日子辛苦娘子了,你也多吃点。”

    等自家娘子把关坤瑜的束脩取走,徐先生这才一脸不好意思的转过头来。

    “唉,家丑外扬啊对了,刚才忘说了,我姓徐名光启,字子先,你日后便称我徐师便可。”

第83幕 制糖作坊() 
万历十六年五月。

    早上天刚亮,关老爷子便溜达着往村尾年前新建的作坊走去,这是老爷子最近才养成的习惯,每天起来要是不能去作坊巡视一圈,总会觉得心里空荡荡少了点什么似得。

    到了地方,出现在眼前的并非后世那种常见的小墙小院小作坊,而是一圈厚实的木头围墙,四角设有塔楼,塔楼上还有弓兵巡视瞭望。而围墙的大门口,则是两个身穿崭新鸳鸯战袄,腰挎长刀的守卫!守卫旁边还拴着一条大狗!

    路上随便抓一个人过来让他说说这是什么地方,肯定没人会说是作坊,堡垒、监狱等等反倒更是贴切一些。

    见关老爷子到了,两个守卫赶忙上前迎去。

    “百户来了。”

    “这就给您开门。”

    关老爷子笑着点了点头。

    “昨晚没什么事吧?”

    “百户放心,兄弟几个都精神着呢,一只苍蝇也飞不进去!”

    “好,没事就好,等会就换班歇息去吧,辛苦诸位了。”

    “唉,百户这是哪里的话,晚上站岗多给银子,兄弟们挣都挣不上,哪里会辛苦。回去倒头睡一觉,明个照样生龙活虎去校场!”

    “好。”

    关老爷子和守卫打过招呼,慢步进了作坊,虽然天才微亮,可里面却已经有工人在忙碌了。

    几个工人汗流浃背的把一车车的骨炭卸下堆放在一起,另外的工人则拿瓢舀了一把骨炭粉,慢慢的往架在台子上的大木桶中洒,桶旁边还有个工人拿着根木棍不停的搅动。

    细细数一下,院子里这种大木桶排了两排,居然有十二个之多!

    工人们各自忙各自的活,谁也没发现关老爷子的到来,直到骨炭卸完,一个工人准备把牛车拉走,这才看到了前面的关老爷子。

    “啊!百户来了啊,外面的人到底怎么回事,也不说声我们好去迎迎。”

    其他工人们一听关老爷子来了,赶紧放下手头的工作打招呼。

    关老爷子眯着眼笑着。

    “迎什么迎啊,我天天都来,每次都迎累不累啊?我就是看看,溜一圈就走。不过你们今天来的够早啊,看样子天没亮就干上了吧?”

    “嗨,不是来的早,是压根就没走!”

    “没走?”

    “嗯,昨天我们干完活之后吃完了饭,就在房子里眯了会,夜里爬起来点了火把继续干的。”

    关老爷子皱眉道:“这么赶做什么?太累了,太累了!你们又没有倒班的人,这么个干法累倒了怎么办?”

    一听关老爷子的话,工人们都嘿嘿的笑了起来。

    “咱们本就是精壮汉子,就这么点事怎么可能累得倒?何况作坊里有大厨掌勺,天天不是鱼就是肉,白米饭管够,这若不再好好动动筋骨,要不了个把月那还不得比前村的周地主还胖了?”

    “是啊,百户诚心诚意的待咱们,咱们总不能白吃饭不干活吧,那不成喂不熟的白眼狼了?”

    “趁着这几天刚刚种上庄稼地里活少,我们就想着赶紧多熬点出来,这不是孙少爷要娶媳妇了么?流水席上的糖怎么也得是咱自家的吧,要是还用外面的糖那算个什么事?”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

    没错,这个作坊便是个制糖作坊。按照关坤瑜试验出来的法子,利用骨炭给粗糖脱色,得了精白糖再转手卖出去,一来一去的差价大的足以让关老爷子拍板,建了这么个要塞式的作坊。

    其实,明朝本身就有粗糖脱色的法子,只不过使用最多的过滤物乃是黄泥,脱色的效率实在说不上好,而且脱色之后产品的质量也并不是很令人满意。

    而关坤瑜他的法子是使用的骨炭进行脱色处理,虽然骨炭是专门烧制的,成本远高于黄泥,可一分钱一分货,骨炭的脱色效果的确非常棒,远要比土法制糖做出来的更纯净。

    除了使用骨炭脱色之外,用关坤瑜的法子熬出来的糖在晶型上也要比土法制糖做出来的更大更漂亮。

    原因便在于关坤瑜又把自己的物理书给拿出来翻了翻,在加上农业科普书籍的大致介绍,他摸索出来的煮糖工艺要更为先进合理。

    最起码,他知道当糖水浓度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需要往里面投放糖粉糊作为晶核——就像天上光有水汽并不会下雨,还需要凝结核一样,想要糖结晶的既快又漂亮那就得人工往里面添晶核。

    当然,仅仅只是这一步仍然不行,结晶之后,还需要将糖水反复稀释浓缩,不断加固结晶,如此出来的白糖才能颗粒既晶莹剔透又饱满巨大。而同样是煮糖的其他作坊,通常都只是直接结晶出来完事,真正掌握人工投放晶核技术的寥寥无几,可以说是不传之秘,双方的差距显而易见。

    遗憾的是,现代的制糖工艺之中还有一步养晶,但关坤瑜手头上并没有合适的养晶料,而他对此也没有什么研究,所以只能作罢。

    不过即便如此,两种方法做出来的白糖只要放在一起比一下,任何人都会觉得关家糖卖高价卖的理所应当!

    关坤瑜的作坊虽然看上去生产成本要高于其他作坊,又要多次煮糖,但实际上因为骨炭的效果实在太好,所以生产效率甚至还要略高于别的作坊,再加上好出不止一个层次的产品质量,运进作坊的是粗糖,煮出来的那就是白花花的银子!

    至于作坊的工人们,原本按照关老爷子的想法,作坊的运作方式和别的地方没什么不同,随便给点钱就打发了,当然,自家人肯定要优厚些给多点。可关坤瑜却非常清楚良好激励机制对工人积极性的正面影响。

    尤其是在大明朝这么个雇工几乎没人权的时代,关坤瑜那些脱胎于后世稍加变通的管理方式效果就更为突出了。

    其实若让关坤瑜自己说,其实他并没有做什么,只不过是提供了丰盛的早餐和一份补充体力的午餐而已,还不是免费的,只不过有伙食补助,可以让工人们以低价吃到肉食。

    再然后就是所谓的年终奖了,关坤瑜的年终奖是和工人的表现以及作坊的盈利直接挂钩的。在明朝这种奖励机制不是没有,但想要享受这种待遇那必须是替东家干了许多年的绝对骨干才行!不像关坤瑜这里,只要是个人就能领到自己一份赏钱,区别只是多少而已。

第84幕 小胖的媳妇若天仙() 
原本关老爷子对关坤瑜这种“胡闹”的行为还非常的看衰,只不过是因为已经放权给了关坤瑜,不好意思再指手画脚所以才任由他施为罢了。

    本打算等关坤瑜胡闹结束之后自己出来收拾烂摊子,可没想到,这一系列的办法用下来之后,不但作坊的生产效率飙升,提高工人待遇花出去一百两,立马就能多挣出来一千两!

    更加美妙的是,所有作坊工人都对关家感恩戴德!

    不但多赚了银子,还邀买了人心,难道还有比这更美妙的事情么!?

    有了这一次的证明之后,关老爷子也就彻底的放心下来,不再对关坤瑜的行为有任何掣肘了,那怕很多时候老爷子并不能理解关坤瑜的用意,可并不妨碍他的信任。

    关老爷子在巡视作坊,而此时的关坤瑜在干什么呢?

    睡懒觉?

    虽然这是他最希望的,但很可惜,并不可能。尽管徐光启已经给他放了假,可该干的活却没有任何办法逃避——小胖子关坤吉要结婚娶媳妇了!

    没错!就是那个孩子王!

    没错!就是那个小胖子!

    没错!就是那个下下代百户!

    关坤吉要结婚了,媳妇乃是金山卫一个柳姓指挥佥事的女儿!别说关家的屯所了,整个金山卫都惊掉了一地的下巴!

    关老爷子年轻时候闯下了不小的名声这是没错,可一个卫所才有四个指挥佥事,正四品的官职!比关老爷子的百户大得没边了!人家之所以能瞧得上关家,当然不会是为了关老爷子,更主要的原因还是二伯和坤如!谁让这两人有出息又和王锡爵的王家攀上了交情呢,换谁想也得认为这两人日后肯定会飞黄腾达的啊。

    更何况,那个指挥佥事一共生了九个女儿,送一个出去权当风险投资也完全没有问题

    至于关坤吉结婚为什么关坤瑜却也要忙的脚不沾地,原因很简单,大明朝的时候可没有什么婚庆公司之类的东西,再加上当时的物资很不丰富,哪怕是地主阶级结婚的时候像剪纸灯笼之类的小东西也都是家里自制的。

    眼下关坤瑜的差事便是剪喜字,而写喜字的正是关坤如,因为他的字好。至于字更好的二伯,人家忙着写喜帖呢。

    剪完了一沓又一沓,关坤瑜剪的手都疼了,不禁气恼道:

    “这一沓又一沓的,咱家到底有没有这么多地方贴啊!?我刚刚数了数,这些喜字一个窗户贴四张都够了!你怎么还在写?”

    关坤如翻了个白眼:“不只是窗户行不行?灯笼上得用,门上得用,用的地方多了!你还只是剪而已,我可是得一个个写的啊!当年让我爹罚抄书都没这么累!

    行了,别说这些没用的了,还是赶紧干活才是正经!唉这一次哥他可是赚到了,我爹去人家商量事的时候瞥了一眼,说是貌若天仙呢!”

    “貌若天仙!?”关坤瑜惊了,“家世好长得也好,而且还是倒贴!?没想到啊没想到,咱们家里最有福的居然是他!”

    “呵呵,别羡慕了,等你长大了也给你说个不就成了?”

    “我?我还早着呢,这事不着急,倒是坤如哥你得小心喽。”关坤瑜撇了撇嘴,他最讨厌明朝的地方就是这里了,结个婚完全没法先挑挑货比比价,完全就是摸彩票的节奏,“也不知道嫂子到底有多漂亮,要是真的貌若天仙,嗯,记得那柳佥事还有好几个女儿待嫁闺中呢。”

    关坤瑜的喉结动了动,前世的他已经修炼到了大魔法师的境界,眼下这一世因为硬件的原因还得继续修炼,但那一颗春心早就蠢蠢欲动了。现在小胖子关坤吉要结婚娶媳妇过上性福的生活了,关坤瑜绝对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作为一个优秀的穿越者,除了做出一番事业之外,身边没有美人相伴那怎么能行!?

    怀着一颗躁动的心和忙的脚不沾地的疲惫身躯,关坤瑜总算是熬过了这几日,摆宴席,闹洞房,一夜过去,终于可以一睹貌若天仙的美貌了。

    早上,当关坤吉黑着眼圈哆嗦着腿,却一脸春风得意的领着媳妇从屋里出来的时候,心急火燎想要一睹新媳妇容貌的关家人早就已经把院子给挤满了。

    趁着关坤吉领媳妇跟其他人挨个寒暄的功夫,关坤瑜很是将这个新进门的大嫂给上上下下打量了一遍。

    这一打量,关坤瑜的眉头就皱了起来——说好的貌若天仙呢!?这完全不沾边吧!?

    好吧,作为前世一路相亲过来的人,关坤瑜非常清楚媒人嘴里蹦出来的话压根就不能信,唯一一个你可以相信的信息便是这次相亲的对象是男的/女的。

    至于其他,呵呵,身高误差个十公分不多,二十公也有,体重误差十几二十公斤那才是小菜一碟,甚至于学历、工作单位、家庭状况等等等等都会或刻意或无意的扭曲修饰一番,等到你满怀希望的去了,等待你的99%会是失望而归。

    不过,这一次说出“貌若天仙”四个字的可不是别人!就是他们家二伯!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