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第一太子-第4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谓的正旦大会指的就跟皇帝拜拜年,皇帝然后赏赐给这些官员一些东西,什么吃的呀,还有衣服,这些都是这些官员最为高兴的,皇帝赏赐的东西他们还不得供着。

    当然了皇帝高兴了还会办一场皇家的家宴。一些大臣也是可以参见的,并且大臣们这个时候还可以带着自己的家属,光明正大的让用“公款吃喝”,其实这是一种殊荣,大臣们带着家属,让这些家属可以和皇宫内的那些娘娘扯扯闲话,拉近关系。

    这些是大臣的待遇,地方上的官员可就爽了,他们直接放假,他们可以住在县衙,也可以暂时回家,但是必须要在规定的期限内回到自己的衙门处理政务,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但是他们也失去了一个可以和大宋的最高两道吃饭的机会。

    民间的庆祝活动更加的是丰富多彩,特别是自从这个孟昶贴起来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幅春联之后,这种习俗慢慢的流传开来了,现在的汴京也是有着一种习俗,并且是多种多样的形式,这就给春节增添了很多的欢乐。

    “今岁我们更应该的高兴,荆南被平定了,而且值得高兴的,在腊月里将蜀国给收归我大宋所有,这才是朕高兴的事情,所以这一个正旦比以往更加的喜庆。”

    赵匡胤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今年蜀国被平定是送给他最好的礼物,没有什么比土地让他更加兴奋的东西了。

    “这您就满足了,难道南方的半壁江山您就不想要了吗,那我要在您四十岁的时候送给您一个更大的礼物,所以我劝您还是先将您的这一份喜悦放在心头吧,不然到时候您还真的不知怎么表达您的感情了吧。”

    赵匡胤两父子冒着大雪,站在鼓楼上看着银装素裹的开封城,两父子兴致很高,特别是赵旭。

    现在赵匡胤才三十七岁,这四十岁还有三年,赵旭的说的礼物赵匡胤也清楚,三年的时间,就是要荡平诸国,一统天下,这就是赵匡胤最好的礼物。

    他也是知道儿子说的是这个,要不然也是不会提出来在四十岁之前送给他这个礼物,就是不知道这三年能不能统一天下,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即使是赵匡胤自己心里也是没有底,他自己也不敢保证能在三年之内将南唐、南汉、大理、北汉、吴越等过给收复。

    这真的是一个艰巨的任务,谁也不能说我可以将这些国家给干掉,完成统一,不过赵旭的却给了赵匡胤这么一个展望,那就是我将将这些国家给你当礼物,在您四十岁之前完成这个任务。

    起码说赵旭有这么一个雄心,有这么一个野心,有野心就行了,这个时候的赵旭也想不到他的这个承诺在实行的过程中遇到了多少的困难。

    “好,朕就等着你的这一份礼物,我倒要看看你什么时候能给朕拿来,哈哈,到时候朕上泰山风铲,成就大宋万年美名。”

    赵匡胤居然从这事情上想到了封禅。(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本书来自 品&书#网 html/22/22352/

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钱弘俶的担心() 
泰山身为五岳之尊,这是有其原因的,其中一个最为出名的就是因为封禅这一说,封禅和朝拜泰山使得泰山的名声大躁。复制网址访问

    根据历史的记载载入史册的是从秦始皇开始,他首创了封禅泰山,紧接着又秦二世、汉武帝、汉光武帝、汉章帝、汉安帝、隋文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清圣祖、清高宗等帝王,都曾到泰山登封告祭、刻石记功。

    其中汉武帝七次东巡登封,他也创造了一个之最,也是最多的一次,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封禅泰山的皇帝是宋真宗赵恒,自此以后特别是元明以后改为祭祀。

    清乾隆十一次朝拜泰山,六次登岱顶。历代帝王借助泰山的神威巩固其统治,而泰山又因封禅告祭被抬到与天相齐的神圣高度。

    一座自然山岳,受到文明大国的历代最高统治者亲临封禅祭祀,并延续数千年之久,几乎贯穿整个封建社会,所以这个时候封禅对帝王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赵匡胤现在想到了封禅,就证明他向上天证明自己的功绩,因为他的偶像唐太宗都没有到泰山进行封禅,这让他也是十分的激动。

    “朕要将我们大宋的盛世报告给上天,就让我们父子共同去努力吧。”赵匡胤也是信心十足的说道。

    外面的雪已经停了,有的只是那些呼呼的风声,在开封城内不断的次虐,而赵匡胤父子两个也是没有注意到这些。

    此时在南方那里没有风雪,这里反而是相当的温暖,这是一个叫做吴越的地方,准确的说那是一个国家,五代十国中南方的一个国家。

    “陛下,想必你也知道现在大宋已经将后蜀给收复了,我看最后征服天下的应该是大宋,我想问一下,真的到了那个时候你们吴越国到底是怎么办?”

    “陈将军朕今天将你给请来,就是看看你有什么注意。而且你能不能给朕一些帮助,因为大宋已经派出了使臣来这里,想让我吴越国表态。”

    一个身穿黄袍的人说道,怎么感觉他说这个话,好像他没有一国天子的风范,他正是吴越国现任的国王钱弘俶。

    “陛下说笑了,我只不过是一个节度使。而且不属于大宋,你让我给你出什么注意。你这是开玩笑了呢吧,难道陛下进来来这里,真的是为了这个吗?”

    对面的人一个人是一个中年人,穿着一件褐色的长袍,能够和一个国家的皇帝坐在一起,也应该不是一个简单的人吧。

    “将军说笑了,谁不知道你的清源军虽然属于唐国,但是你却和大宋交好,这都是知道的。你陈洪进现在已经是清源军实际上的统治者了,朕和你的私人关系也是差不多吧,就凭借这一点你也应该帮助我吧。”

    钱弘俶看着这个人立刻就笑着说道,这个人正是清源军的陈洪进,前一阵子,他还闹出来了一件大事,那就是争夺清源军的统治权。最后他倒向了大宋的那一边,而陈洪进当时也是没有担任清源军的节度使,只不过在现在他已经成为了清源军实际的统治者了。

    钱弘俶和陈洪进的私人关系还是不错的,要不然钱弘俶也不会跟陈洪进说这个话,更加的不会将大宋来使者的消息告诉他了。

    “陛下,我们的关系虽然好。但是有些话也是不能随便的说,我陈洪进是唐人,不是宋人,这一点你应该清楚,还有你吴越也算是一方霸主了,难道还在意这些事情吗?”

    陈洪进也是没有说其他的,而是说起吴越国。你吴越国在南方也是一方霸主了,你怎么不像是一个皇帝的样子。

    越国,也成为吴越国国是五代时期十国中的一国,由浙江临安人钱镠所创建,都城为钱塘(杭州)。占地十三州一军八十六县。全盛时其范围包括今之浙江全境、上海全境、苏州全境和福建东北部。

    在五代十国中也算是一个比较大的地方了,起码实力也是相当的大了,陈洪进的意思你将你当年吴越国的气概到哪里去了。

    钱弘俶也是一阵叹息,他心里说你以为吴越国还是以前的吴越国吗,早就不是以前的吴越国了,他也不是他的开国先祖了。

    越国创建人钱镠,他一手开创了现在的吴越国,钱镠少时无赖,曾以贩盐为生。江南民间有许多关于他的传说:说他自小与群儿游戏,喜欢到石镜镇看镇兵跑马射箭,他也把大家编起队来操练,相士惊为“真贵人也”。

    十七岁开始苦练硬弓、使长矛,读《孙子兵法》,二十岁到石镜镇投军当“义兵”,改名为钱镠。

    黄巢起义时,钱镠成为当地军阀董昌的部将,屡立战功。唐光启三年(887),董昌为越州观察使自杭州移镇浙东。唐以钱镠为杭州刺史,从此就独据一方。

    景福二年钱镠升任镇海军节度使,驻杭州。乾宁三年(896)钱镠灭董昌,得越州。在翦除刘汉宏、薛朗、董昌等势力的过程中,他占有了两浙之地。唐以钱鏐为镇海、镇东两军节度使。唐昭宗天复二年封其为越王。后来改封吴王。

    等到朱温建立后梁的时候他再一次被封为吴越王,一个少年时候的无赖,已经有了自己的国家了,钱镠正是钱弘俶的先祖也是吴越的开国皇帝,镠采取保境安民和“休兵息民”的战略方针,重农桑、兴水利,发展与日本、朝鲜等国海外交往,使两浙之地有一个较长的稳定发展时期。

    这也是吴越国强盛的时候,那个时候各方的势力哪一个不给吴越国面子,吴越成为各方势力不可忽视的一放势力,那里像现在吴越国根本就不被人给放在眼里,这也是钱弘俶最为郁闷和难以启齿的地方,自己也不是哪一种败国的人,自己也是兢兢业业的,可是国家依然在衰败,而且渐渐的有衰败的迹象。

    这一次大宋打败后蜀,然后直接派使者开始宣传蜀国已经成为他们大宋的领土,以后再也灭一蜀国了,请各国紧记,就是因为大宋的使者到了,才使得让他钱弘俶心慌了,这大宋这个时候派使者来我们这里干啥,难道是有什么暗示吗,会不是下一个攻打我们,因为我们最为弱小。(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本书来自 品&书#网 html/22/22352/

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大宋来使() 
“你也不用担心,估计是大宋想稳定一下,想和你们吴越国接触一下,你们以前关系不是很好嘛,你担心什么呢?”

    陈洪进最终还是发表了一下自己的看法,自己也是没有什么可说的,你钱弘俶怎么回事,你不是和大宋有过接触吗,现在人家派出来一个使者你怎能吓成这个样子了。

    “可是,朕这一次总是觉得有点不寻常,要是在以前朕还没有这么一个担心,但是现在真的是担心了,他们刚刚将蜀国给拿下来了,那么他们会不会下一个目标就是我们吴越呢?”

    钱弘俶将自己的担心说了出来,因为他吴越实力不强,跟其他国家的关系也不是很好,特别是南塘,他吴越以前还帮助后周攻打过南唐呢,再说了再这几个国家里面他吴越国真的是最弱小的一方,大宋要真想要将他们给干掉的话,那真的是轻而易举。

    “你我也不是外人我跟你说吧,我估计大宋下一个下手的对象,应该是南唐,我看着这架势像,你没有看到大宋将后蜀纳入到他们的领土之中,水上的实力更加的强大了吗,这不是对付南唐这是对付谁的呢?”

    陈洪进给钱弘俶分析着,他自己的猜测,不过这猜测也不会胡猜的,而是使得有根据的,他是根据这宋朝的举动而推测的。

    “不过我希望陛下你明白,这大宋的野心不仅在这里,赵匡胤应该是想统一天下,我接触过这个人,雄才大略在他还没有发迹的时候,就想着一定要结束乱世,还世间一个朗朗乾坤,我知道我清源军早晚也是不保,所以我选择了直接归附大宋。”

    陈洪进刚才还不同意钱弘俶说他是投靠了大宋,现在他直接的说自己投靠了大宋,他觉得自己不能比大宋强。既然不能比人家强,那就聪明的选择就是跟着他混,陈洪进说这么一个意思是啥。

    “你的意思是?”钱弘俶想不到陈洪进居然会说出来这么一句哈,他是不是想让吴越也跟他一样投靠大宋吗?

    “我可什么都没有说,我只是说我现在的处境,我主动要求跟着大宋,一方面是为了我自己。另一方面更多的是为了我清源军的弟兄们还有百姓,至于陛下你怎么考虑那是你自己的事情了。今天我来,也不是什么清源军的将领,也不是大宋的说客,我只是以你朋友的身份来的,我说的话,都是我内心的想说的,陛下您能听则听,听不进入就算了。”

    陈洪进也确实没有说什么只是说自己的境况,也没有说你钱弘俶怎么样怎样。什么还都是看你自己的了,我们都管不着,事实也是这样的不是吗?

    钱弘俶听到这里陷入到了沉思,这陈洪进虽然嘴上没有说什么,但是在他的心里肯定想着要自己投降吧,但是自己能这样干吗?

    虽然以前吴越一直对外都是称臣的,这是因为吴越的地狭兵少。实力不足,因此吴越一直以效忠于中原王朝为主要军略。

    在唐亡之前,钱镠忠于唐朝;在朱温篡唐建梁以后,他又效忠于后梁,由是亦从后梁得到了吴越国王、诸道兵马都元帅的头衔。

    就在后唐灭梁以后,钱镠又向后唐上表称臣。不仅得到了吴越国王、天下兵马都元帅的头衔,而且还得到了玉册金印,以示恩宠。钱镠还真的是会见风使舵,但是凭此,吴越便有效地防御了周边割据势力对吴越国的侵扰。

    当时钱镠一面向中原称臣,一面则自为小朝廷;其府署不仅称朝廷、僚属称臣,而且还自立年号。共有天宝、宝大、宝正等三个年号,直到其子钱元瓘继位,才改用中原年号。

    同时,他还自行与新罗、渤海等国往来,又给他们行制册、加封爵,俨然中朝一皇帝,也就是说他吴越虽然十分的狭小,但是却一直是独立的,现在实力弱小,难道要我真的是将吴越国给拱手让出去吗?

    钱弘俶不敢这样做,他还害怕这自己的列祖列宗怪罪他呢,自己不能喝陈洪进那样,知道自己的打不过人家,或者说还没有等着人家来打自己就已经投降了,自己不能这样做,因为这后面还有很多的人跟着自己混呢?

    即使身后的人愿意,但是钱氏家族的人能够统一吗,这吴越国不是自己一个人的更加的是钱是钱氏的,自己有的时候也不能做主明白吧。

    也就是说自己的后面牵扯真的是很广再说了,大宋下一步的计划是什么还说不准,只是自己的一个猜测而已,也就说自己吓自己,其实那些事情根本就没有发生不是吗?

    要是陈洪进能够听到他钱弘俶心里想的是什么,估计一定会大骂他,我又没有说大宋来攻打你,一直都是你的猜测,丫的这样的话你还叫我来干啥。可惜他看不到。

    “哈哈多谢陈兄了,对了陈兄难得来一次,今晚朕设宴款待你,放心就朕和你,我们好久没有单独在一起畅饮了,这一次我们一定要不醉不归。”

    钱弘俶好像是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自己明白该怎么做了,但是他没有说,陈洪进也没有问,他也不好问,但是他相信钱弘俶会做出来正确的选择的,他了解钱弘俶。

    “陈将军我家殿下让你打听的事情怎么样了,钱弘俶怎么说的?”等到钱弘俶走后,一个人从陈洪进的书房里走了出来,看他装束就是一个普通人。

    “刘统领,这钱弘俶邀请我就是想问问我怎么对待大宋的,我也隐约的说了我的意思了,可是钱弘俶没有怎么说,这让我也是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还有他好像是有了决定,估计是会靠拢大宋。”

    这个刘统领不是别人正是大宋的刘擒虎,想不到这一次的宋使竟然是他,陈洪进在见钱弘俶之前居然和他见过面了,这也是老钱想不到的吧。

    其实这一次大宋在过春节的时候让刘擒虎过来,还真的是没有安好心,这是从吴越国那边来说的,因为他们这一次来就是图谋吴越的,钱弘俶的感觉还真的是挺准的。(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本书来自 品&书#网 html/22/22352/

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放心的钱弘俶() 
“陈将军这一次我来的时候陛下和太子殿下还特意的让我去你的清源军慰问一下,不过我没有想到能在这里见到你,这真的是给我了一个巨大的惊喜,更加想不到你还帮忙给我们完成这些任务,真的是不知道怎么感谢你。”

    刘擒虎来吴越国是正儿八经的出使来的,至于碰到陈洪进还真的是一个意外,他也根本就没有想到陈洪进会在这里出现,而且陈洪进自己是主动说自己是被钱弘俶给邀请过来的,他也坦言自己和钱弘俶私人的关系是相当不错的。

    刘擒虎还没有见到钱弘俶,不知道钱弘俶现在对大宋是一个什么意思,他更加的知道这个陈洪进是自己人,苗训也是特别的交代了一下这个人是可以信赖的,所以他就直接说明了自己的来意,说自己是来这里为了吴越国的。

    陈洪进倒也爽快,说自己可以帮忙看看吴越国有什么态度,自己可以试着问一下吴越对大宋有敌意没有,谁成想就在他还没有开口问,这钱弘俶就直接的先说了,这也算是一个巧合吧。

    “呵呵,刘统领你说笑了,我们怎么说也算是一家人,一家人不说两家话,陛下和殿下都太客气了,对了不知道苗训先生最近可好?”

    陈洪进和刘擒虎两个人熟悉起来了,他们开始有一句没有一句的说了起来,他们以后还能同殿为臣呢,他们也聊了起来。

    “父皇,我们在汴京的探子得知,现在大宋的军队正在积极的训练水军,但是好像距离我们吴越国很近,这一次大宋来的使者就值得玩味了。”

    在吴越的皇宫中,已经回到宫中的钱弘俶这个时候正在和一个人年轻人商议着,看看,这一次大宋来使有没有什么猫腻吗?

    “治儿,你的意思是说他们大宋是想对我们动手。可是我们吴越又没有得罪大宋,而且每年都有贡品进贡,他们怎么能够对我们动手呢?”

    治儿,是指的收到,指的是钱弘俶的长子,宗长子钱惟治,但是他却不是嫡长子。嫡长子是钱惟浚,现在才十一岁。而钱惟治已经是十五岁了。

    他现在是镇海、镇东两军的节度副使,,年纪也不大,但是也有钱家的风范这、长相英伟不凡,这也让钱弘俶对他是刮目相看。

    “父皇你说蜀国平日里也没有见到他们对大宋朝有敌意吧,这一次他们说是说是因为蜀国主动的挑衅,这才发兵去灭蜀国的,虽然宋朝廷是这样铺天盖地的宣传的,但是儿臣总觉得这是他们的一面之词。所以不敢保证大宋不会对我们动手不是吗?”

    钱惟治虽然年纪小,但是懂得是不少,自己也是在考虑是不是这大宋自己说的,到底蜀国有没有挑衅,这一切都是不知道,也许是宋朝动手的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