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第一太子-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说老董,你刚才就是个凶神恶煞的恶霸,你看把这家伙吓得,怪不得大人让你来了。哈哈哈。”

    “俺说老刘呀,俺平时最恨的就是恶霸了,别把俺和他们归一类好不好,俺全是按照大人的吩咐做的,快走吧,大人还等着呢。”

    在另一个小院内赵旭老神站在那里,听到远处传来的脚步声音,他就知道冯延鲁就带过来。

    “大人这个唐国的官,俺们带回来了。”董玄烨和刘红庆两个人拱手向赵旭说道。

    赵旭点了点头,并没有回过头来,背对着冯延鲁:

    “你就是唐国的工部侍郎冯延鲁吗?”

    赵旭背对着冯延鲁给他的压力更大,连对方是什么样子都不知道,可是人家却知道你。

    “下官正是冯延鲁,不知道大人是?”冯延鲁恭敬的说道。

    “你就是冯延鲁,当年在金陵码头是不是你用箭射的我爹,害的他差一点命丧江南。”

    赵旭突然转过身来,眼睛锐利的看着冯延鲁,这一下冯延鲁可就腿软了。

    双腿一曲,跪在了地上:“大人,当年下官下官也是受命于人,身不由己,才冒犯的令尊。”

    “哼哼,好个受命于人,我现在杀了你,也是受命于人的。”说着赵旭抽出董玄烨身上的刀,放在了冯延鲁的脖子上。

    冯延鲁更感觉到冰冷的刀锋,贴在了自己脖子上,冷汗直流,不停的在磕着头。

    “大人饶命,大人饶命呀。”

    “饶命,你怎么能让我饶了你的姓性命呢?”赵旭玩味着问道reads;。

    现在的冯延鲁是以什么能保住自己的自己性命为要的,哪里还有什么忠君爱国。

    “我可以为大周效力,对我可以为大周效力,我定会为大周肝脑涂地的。”

    冯延鲁的额头已经出现了红肿,可是他却好似没有感觉一般,仍然在不要命的磕着。

    “我大周岂会在意你这样的小人,看来你是不珍惜你这条命了。”说着赵旭举起了刀。

    ‘“大人不要,饶了我吧。”

    “旭儿住手。”正在赵旭准备落刀的时候,赵匡胤出现了,即使喝止住了赵旭。

    “旭儿不可无礼,再怎么说冯大人也会南唐的皇帝身边的红人,说不定还真的能帮助我们呢,你说是不是冯大人?”

    赵匡胤虽然是对着赵旭说的,可是眼睛却是死死的盯着冯延鲁。

    “爹,他能帮助我们什么,还不如让我一刀杀了他,一泄心头之恨。”赵旭满脸的寒霜,看来这是真的。

    那边的冯延鲁像一只狗一样,爬了过来;

    “不,大人小人一定会为大周肝脑涂地的,一定会的。”这时候保住性命是最重要的,什么尊严都不要了。

    冯延鲁现在局势这种情况,刚才还自称是下官,现在已经是称小人了。

    南唐有这种小人看来距离灭国是不远了,况且是这种小人还身居高位,把持朝政。

    “哦,你真的肯为我大周立功?”赵旭将刀扔给董玄烨,让他们下去。

    老冯一看到这里顿时放下心来,忙不迭的说:

    “是的,大人有何吩咐,小人一定万死不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请大人给我个机会。”

    这家伙忘记了自己是唐国的官员了吧,还让对方给自己一个机会,不知道李璟听到会怎么样? 。

    本书来自 品&书#网 html/22/22352/

第62章 南唐的议和() 
“既然冯大人有此心,本官就给你个机会吧,爹我先去了你跟他说吧。”说完赵旭带着刘红庆和董玄烨出去了。

    “冯大人起来吧。”赵匡胤也是看不上这种没有骨气的小人,赶快让他滚了省事,省得看了心烦。

    “多谢大人,多谢大人。”冯延鲁有一种死里逃生的感觉,整个后背都已经全部湿透了。

    “冯大人,刚才你说要为了大周效力是不是真心的,又或者你只是随口说说呢?”

    赵匡胤眼睛一直盯着冯延鲁,这就给他造成了莫大的压力。

    “冯某,说的已一切都是属实,要有半句不实,就叫,就叫冯某不得不得好死。”

    冯延鲁为了表明自己的决心,不惜发毒誓,下诅咒的。

    “好好,冯大人既然想为我大周效力,眼下就有一个机会,你放心这是让你给你们国主带一句话。”

    ……

    一个月后的南唐的朝堂上,已经是乱成了一锅粥。

    同平章事冯延巳正在向皇帝禀报江北的战事,气的李璟怒,把放在龙案上的镇纸都仍在了地上。

    群臣都是唯唯诺诺的不敢说话,李璟是个脾气很好的皇帝,但是今天发了这么大的火,群臣也是大气不敢喘。

    李璟气愤的说:“大周已经占领了我江北的滁州,扬州、泗州、光州、海州五州了,还想怎么样,难道还想要吞并我江北十四州吗?”

    没有一个人敢吭声,这个时候皇帝正在气头上,谁敢去触这个眉头。

    “冯延鲁呢,他不是从江北后来了吗,你来说说情况。”李璟突然想到原本已经被周军的工部侍郎冯延鲁这时候回到了金陵reads;。

    冯延鲁出班奏道:“臣冯延鲁拜见陛下,恭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璟不耐烦的摆了摆手:

    “好了好了,冯延鲁,你不是上了一个奏章了吗?你也是从江北刚回来,你说周朝廷想休兵,这是怎么回事?”

    李璟问完大家都是看着冯延鲁,因为只有冯延鲁一个人是从江北回来的,他最有发言权。

    原来就在赵匡胤放冯延鲁回来的时候,冯延鲁回到金陵立即给李璟上了一道奏章。

    在奏章中他详细的叙述了周朝廷想要休兵的意愿,这让李璟也是十分的不解。

    先前自己派人给柴荣送信,表达了自己的求和意愿,可是人家柴荣不答应。

    现在大周朝廷的兵锋正盛,连占领我江北的好几个州,占尽了优势,现在怎么会想休兵呢?

    所以李璟才在这个时候问问冯延鲁,这到底是个怎么回事?

    冯延鲁听到这里,立刻又跪倒在金殿上:

    “启禀陛下,臣不敢有所隐瞒,在扬州一战中微臣被赵匡胤所擒,臣本想一死了之,可是思及我大唐千秋万载之国祚,臣……”

    冯延鲁这家伙还真的是十分的无耻,这个时候还在给自己的脸上抹金。

    他自己怎么不说自己被擒的时候,吓得差一点尿裤子呢,还有脸在这里胡扯。

    看来这个小人的脸皮之厚,还真的是无人能及呀,就连朝堂上的众人都在暗中的嘀咕;

    “就你冯延鲁我们还不知道,当时估计你都快吓得尿裤子了吧。”这样想的是冯延鲁的政敌。

    就连他的政治盟友,也因为听到了他这番话而感到脸红:

    “我们大家都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你还是别再吹牛了好不好,你不觉得丢人,我们还觉得害臊呢reads;!”

    李璟虽然算不上一个好的君主,但是自己的臣子是什么样的德行,还是了解一二的。

    听到冯延鲁这样说,他也知道这是他为自己的兵败被擒而找借口,但是现在还真不是追究这事情的时候。

    听到冯延鲁那家伙还在哪里喋喋不休,没有丝毫停止的意思,还在恬不知耻的标榜自己。

    李璟都有点快忍不住了,朕还不知道你丫的是什么样的人,真恶心。

    “冯延鲁谁让你说这些的,说重点,你说周朝廷提议休兵是怎么回事?”李璟皱着眉,有点不耐烦了。

    冯延鲁估计知道自己的也是说多了,没有想到自己一时间得意忘形吧奉承别人的那一番话用在自己身上了。

    “额,是的陛下,臣在滁州周国的将军赵匡胤亲自对臣说的,周国想休兵了。”

    “赵匡胤,这个赵匡胤是不是前番在杀了我都监何延锡占领涂山那个,,,最近又是他占领滁州的是不是他?”

    李璟也是听说过这个名字,这不由得他不知道,送上来的军报都提到这个名字。

    当时他还赞叹为什么我大唐没有如此骁勇的将军呢?如果他知道当年赵匡胤曾经在南唐待了近一年的,想要报效南唐的时候会不会气的吐血。

    “是的,陛下正是这个赵匡胤,他现在是周朝廷的殿前都指挥使还兼任定****节度使,深受皇帝柴荣的信任。”

    冯延鲁现在想到自己在滁州差一点被杀的情景,浑身一个激灵,还能感觉到仿佛脖子上还放着那把刀。

    其实他们没有说,这个赵匡胤还有一个孩子,这家伙也是十分的厉害。

    冯延鲁在滁州的时候,就听说这个人年轻的人年纪轻轻就已经是都虞侯了,怪不得自己面对他的时候有如此的煞气。

    “这个赵匡胤此前一直是默默无闻,最近才崛起,这次周国的柴荣御驾亲征,可是朕听说大部分时间都是这个人在调兵遣将”

    “是的陛下,这个柴荣年纪轻轻,但是用兵如神,在周国也是不多见的将领,自从他出道以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还有周国皇帝柴荣御驾亲征为的就是寿州,他们兵精将勇,我看寿州一定撑不了多久了。”

    其实冯延鲁到现在还在极力的夸奖赵匡胤,其实他也是有自己的目的的。

    把赵匡胤说的这么英勇无敌,不就说明自己兵败被擒是情有可原的。

    不过在自家的朝堂上,却大肆的夸奖别人的威风,这是大忌,这不立刻就有人站出来反对了。

    这个人是孙晟,是南唐的同平章事也就是宰相,他们是政敌也该支持皇太弟,一个支持李弘冀。

    “皇上冯延鲁竟然在我们的朝堂上长他人志气没自己威风,我看他是为他的失败找个借口,请陛下严惩此人。”

    孙晟一脸正气,其实他心里就是想排挤这个政敌,看来这个南唐也平静呀。

    冯延鲁听到这里,就不乐意了,你在这个时候居然拆我的台,这不是想害死我吗?

    “孙大人,下官只是陈述的一个事实,何来有夸大之说,你未免有点小题大作了吧!况且只有了解大周真实的情况,才能根据安排我大唐的军事,这样才能减少我军的伤亡。”

    冯延鲁还真不愧为是能言善辩,还能扯出来这个借口,他这一说他的政治盟友,立马跳出来为他摇旗呐喊。

    “陛下这个冯延鲁纯属是狡辩,请陛下治他的罪。”

    “陛下臣冯延鲁句句是为了我大唐……”

    看着下面乱哄哄的局面,李璟气愤不已,这就是自己臣子,用力的拍在了御案上。

    下面的人一看皇帝发怒了,纷纷闭嘴不言了,李璟从龙椅上站了起来。

    “够了,看看你们成什么样子,现在国家都成了这个样子你们还在这里争吵不休,让朕真的很失望。”

    李璟的脸色十分的难看,有暴走的迹象。那个皇帝不是演戏的高手。

    “臣等有罪!”自古天子一怒伏尸百万,谁人不怕。

    “好了,现在是多事之秋尔等应该同心协力,共度难关才是,切莫不要让朕再失望。”

    “臣等有愧,紧记陛下的教诲。”这都是形式大家都是各种的高手,不过一时间朝中却是再次平静了下来。

    “好了,冯延鲁你接着说休兵的事情吧。”李璟再次坐回了御座。

    冯延鲁先是对李璟行了一礼:

    “陛下,臣看赵匡胤他们是真的想休兵,我们可以派使臣去和他们接触一下,如果是真的,我们百姓就可以免除刀兵之苦,如果是假的也没有什么损失。”

    冯延鲁缓缓说道。

    “再说我们在派出使者议和的时候,可以加强各地的戒备,不给周朝廷以可乘之机,这样岂不是更好。”

    冯延鲁说的这一番话,是十分的正确,因此也没有人反对,南唐的朝堂上第一次出现了空前的团结。

    众臣也是十分赞同冯延鲁的提议,因此大家就开始讨论要谁去担当议和的使者。

    看到众臣的口径一致,李璟也决定议和,其实他更害怕的是,周军逼近金陵,这样他的江山就完了。

    虽然有长江的天险,但是这并不是很保险,以现在周国的士气,谁敢保证他们不能突破长江的防线。

    没有人敢打这个赌,谁也不敢打这个包票,如果周朝真的想要寿州,给他就是,只要他们退兵就行了。

    “好,既然众臣都同意议和,那么冯延鲁这个建议是你提出来的,你说谁当使者为好?”

    当然了冯延鲁你居然这样说了,一定还有后续的准备,你一定也有自己的想法吧。 。

    本书来自 品&书#网 html/22/22352/

第63章 知我信祖名讳否() 
其实倒不是冯延鲁有什么想法,而是赵匡胤安排冯延鲁让谁来,这是老赵安排好的reads;。

    “启禀,微臣以为可以让翰林学士、户部侍郎钟谟钟大人,工部侍郎、文理院学士李德明李大人适合担任使者。”

    “冯大人,回到你们唐国让你们的皇帝派钟谟和李德明来议和。”冯延鲁想起当时赵匡胤的话。

    “为什么。和你一样我想化解和他们二人的恩怨,你如果做不到的话,哼哼……”

    冯延鲁才不管赵匡胤是什么居心,只要自己的性命保住就行了,哪里管那么多。

    李璟还没有发表意见,就有人站出来反对了:

    “冯延鲁你是什么居心,你又不是不知道,李德明和钟谟二人平时只会溜须拍马,遇到正经事连一句话也不会说,你为什么会推荐他们二人去,到底是何居心?”

    这个个人叫韩熙载,是支持李弘冀的人。韩熙载字叔言,青州人。后唐同光进士。

    南唐李昪时,任秘书郎,辅太子于东宫。李璟即位,迁吏部员外郎,史馆修撰,兼太常博士,拜中书舍人。

    其实他更多出名的还是喝酒狎妓,经常喝的是酩酊大醉,自己也是文采风流。

    是哪个时代的一个****的文人,后世就有一副名画叫做《韩熙载夜宴图》。

    韩熙载这个人虽然私生活十分的不检点,但是为人的执政能力是可圈可点的。

    就连孙晟也是跳出来反对,说是如果真的要协谈,臣去江北和周朝廷谈判。

    韩熙载也是向皇帝谏言;“臣推荐孙晟大人和王崇质大人去协谈。”

    孙晟是司空也是宰相,为人虽然有点口吃,但是却是刚正不阿,南唐都知道。

    王崇质是礼部尚书,负责教化天下,为天下礼仪的表率,让他们去何谈再好不过。

    其他的大臣也都是赞同的点了点头,这两个人倒是真的很合适。冯延鲁一看势头不对立刻就再次出言说道:

    “陛下,孙大人和王大人虽然名声渊博但是却不是最佳的何谈人选。”

    李璟一时间也是没有注意了,于是转向问他的弟弟,如今的皇太弟李景遂。

    “景遂你的意见呢?”

    身穿五爪金龙袍,比皇帝的九爪金龙少了四条,证明他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陛下,臣弟认为大家说的都有道理,但是臣弟认为冯延鲁大人既然和赵匡胤接触过,自然知道谁最合适。”

    李景遂说完退到了一边,李璟并没有做出决定,问向下首的冯延巳。

    冯延巳是冯延鲁的大哥,同时也是同平章事,一门两兄弟都在朝中为官,位极人臣,冯家也是不枉此生了。

    冯延巳刚才还在纳闷,自己的弟弟为什么非要推荐这两个家伙去江北呢?难道他有自己的打算。

    不过那毕竟是自己的亲弟弟,一母同胞还是自己人亲呀,帮亲不帮理。

    “启奏陛下,臣认为我们只要定下了协谈的底线,无论派谁去江北我都没有什么意见。”

    冯延巳这样说,看似是谁也不支持,但是暗地里却是赞同自己的弟弟的提议。

    刚才皇太弟已经说过了,冯延鲁和赵匡胤他们接触过,知道什么人最合适,再加上他这样一说,不就定下了李德明和钟谟二人了吗?

    果然李璟沉思了一会,就开始下诏:

    “命令翰林学士、户部侍郎钟谟,工部侍郎、文理院学士李德明为何谈的使者,赶赴滁州协谈。”

    这个时候的冯延鲁才松了口气。

    大周滁州城这边,赵匡胤父子二人正在屋内说着什么。

    “旭儿,你那黑脸演的可是真好,你看那冯延鲁吓得都屁滚尿流了。'。 超多好看小说'”

    “爹,其实我是真的想一刀杀了他,这样的小人我看着心烦,同时也为您出口气。”

    赵旭气愤的说道。

    “好了旭儿,一切以国家大事为重,其他的放一放再说,以后有的是机会。”

    赵匡胤满脑子的忠君爱国的思想,吧个人仇恨都放在了一边。旁边的赵旭听到这时候赵匡胤的回答。

    他心里再想,如果赵匡胤说的是真心话,那么如果柴荣不死的话,还真的没有后来的大宋。

    “爹,以后我们一定会踏平南唐的,到时候你就可以去见他了,不过我听说她已经是南唐的郑王妃了。”

    赵匡胤不知道自己的儿子怎么知道这件事的,他正准备开口解释一下,这边就有柴荣身边的小太监来宣柴荣的口谕;

    “皇上口谕,让赵匡胤和赵旭立刻见驾。”

    这个太监刚宣布完皇上的口谕,赵旭就立刻塞给他了一锭金子,让小太监喜笑颜开。

    “这位公公皇上诏我们有什么事情呢?”赵旭满脸笑意的问道。

    看到这个刚给自己一锭金子的小赵大人,小太监对他的印象极好,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金子的原因。

    “两位大人,奴才听说南唐的协谈使者快要到了。”小太监之说这些,其他的都没有多说一句。

    但是这些信息就已经足够了,赵旭看看赵匡胤有塞给小太监一锭金子,让他喝茶。

    小太监乐得嘴都快裂到耳门子上了,自己从来没有享受过这待遇呢,对赵旭千恩万谢,然后就离开了。

    随后赵匡胤父子他们,随即见了柴荣,君臣商议了一番,然后赵旭和他的老爹先去见了南唐的使者。

    这是赵旭提议的,要先给南唐一个下马威,柴荣也是觉得可以,就让他们父子去办了。

    在临时改作迎宾馆的一处宅子内,李德明和钟谟正在等着召见,两人自从接到圣旨开始就马不停蹄的赶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