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第一太子-第2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还真的不简单,知道能够来到这里的人,不是泛泛之辈,其实我还真的不是一般的人呢。”

    赵旭神神秘秘的说道,好像是一个特务一样有什么重要的任务,要秘密行动不敢告诉别人。

    “我告诉你我是一个说书的,我要采集素材,来到监牢里面采集素材是最好的,要不然我‘花’费这么多的银子进到这里来干什么。”

    赵旭趴到他的耳朵旁小声的说道,生怕别人听到一般,直接就说自己是一个说书的。

    “恩?你一个说书的来着大牢干什么,真是吃饱撑的,还‘花’费不少的银两,你想干什么?”

    说书的在这个时代是不少大街小巷都是有的,看样子这个人也是知道说书的。

    “你笨呀,既然知道我是说书的,我来这里当然是来这里找素材的,对了这叫采风懂不,我看你这样子也不知道什么叫采风。”

    赵旭随口嘟囔了一句,还有意无意的看了这个人一眼。

    “说说老子不懂,老子虽然是个武夫但是也知道什么是采风不就是收集民歌吗,我也是看出《诗经》的人。”

    这个人说完还是一副洋洋得意,好像自己是一个高雅的人似的,他完全忘记了他现在还在大牢里面。

    赵旭见他开始跟自己聊了起来也是慢慢的开始跟着他胡扯了起来。

    “罪过,刚才我还以为你是一个粗人呢,没有想到你也知道《诗经》,我到现在还没有看过它,看来你的学问比我高。”

    赵旭一边说一边摇着头,那感觉就是在懊恼,自己还不如一个武夫。

    “你骗谁呢,你一个说书的居然没有看过这本出名的书,我不相信。”这人已经完全适应了和赵旭的聊天。

    “真的没有,我要是有那水平还用得着说书养家糊口,我早就参加科考了,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呀?”赵旭接着说道。

    “也是,说书的人都是一个十分的贫穷的,对了你说书到这里来采风个什么劲,这里除了犯人什么都没有呀。”

    赵旭一听这家伙是越来越跟自己近了,自己的目的也快实现了,在加把劲。

    “你不知道我们这一行也是不好‘混’,不仅是要有着好的牙口,也是要有着‘精’彩的故事才能够吸引住人,这大牢里面的事情可多了,特别是那些死囚犯身上的故事更多。”

    “他们将故事讲给我听,然后我在将这些故事加工一下,最后在外面说,能够吸引很多人,所以我一般都是贿赂这些看守监牢的人让我能够到这里来,然后来搜集这些人的故事。”

    赵旭缓缓的说道,好像真有这一回事似的,那个人也是听的十分的认真。

    “那你每次都能够成功吗?”

    “那能呢,这些死囚犯都是脾气古怪的人,他们怎么可以轻易的将他们的故事说出来呢,所以我都是死缠烂打,没有办法都是为了生计吗?”

    赵旭一边说还一边的叹息,仿佛自己的工作是多么的困难似的,赵旭自己生存滴多么痛苦的一件事似的。

    “是呀干什么都不容易,我以前也喜欢听说书的,特别是小时候最喜欢听的是关公的故事,这几年到时好就没有听过了。”

    虽然是双手绑着,但是他的脸上也是掩饰不住是向往和怀念之情,赵旭也是也是看到这一点。

    “这样吧,今天我看我给你聊的是十分的投缘,我给你说一段刘皇叔三顾茅庐怎样?”

    赵旭试探着问道。

    “是不是刘皇叔去请诸葛亮,这个好,我也喜欢听,麻烦你给我说一遍吧,想不到在这里还能够听到这个,我实在是太幸运了。”

    “且说他徐庶向着刘备推荐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可邦的大才,那就是诸葛亮,这天刘备闲着没事就带着二弟关羽和三弟张飞……”

    “从此诸葛亮就跟着刘备,为他出谋划策,是他渐渐的在‘乱’世之中站稳了脚跟,而且有了自己的根据地,慢慢的可以跟中原的曹‘操’和江东的孙权鼎足而立,刘皇叔三顾茅庐也成了贤君良相之间的一段佳话。”

    赵旭一口气将这个三顾茅庐给讲完了,虽然自己记得不太清楚,但是凭借字的三寸不烂之舌要说的十分的‘精’彩那还不是手到擒来的。

    “好真的是十分的‘精’彩,老子好久是没有听过这么‘精’彩的故事了,你这位先生还真会说书。”

    这个人毫不吝啬自己的语言,直接夸赞起来了,这赵旭还真的有说书的潜质。

    “嘿嘿,这不算什么,这些是一个说书的先生都知道,对了我跟你在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呢,是我编的,都是从大牢里取材的,天下之只有我这一家别无分号。”

    “哦,这是你自己编写的,好呀,你讲一讲我听听。”他听到赵旭说的是他自己编写故事,所以也就来了兴趣。

    “好的就给你讲一个武松的故事,武功这个人你不知道,其实大家都不知道但是我告诉他是一个英雄,这个人赤手空拳打死了一只老虎。”

    “这只老虎经常吃人,官府组织多次去抓这个畜生都是没有成功,不仅没有抓到这只老虎,还被老虎吃了几个猎户。”

    赵旭讲着还故意的模仿了老虎的叫声,在这‘阴’森的牢房里显得更加的‘阴’森。

    赵旭也是继续着他的忽悠大业,他这是想干什么,什么都不问一个劲的在这里讲故事。难道他忘记了自己来这里是干什么的,不他没有忘记,他清楚的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以前有个叫老赵的人用语言将人家一个正常的人给忽悠成瘸子了,今天他赵旭也能将这个人给忽悠晕了,待会让他自己将什么都给自动的说出来。

    本书来自 品&书#网 html/22/22352/

第七百四十二章 另类审讯() 
第七百四十二章 另类审讯

    “不对,这个叫武松的能够喝这么多的就,十八碗,不可能,喝那么多怎么还能够走的动,你这是骗谁呢?”

    赵旭讲到武松喝了十八碗酒的事情,这个人开始不相信了,直接就开始抗议了。品 书 网w w。 v  m)

    “所以说他是武松,而你不是武松,他能够一拳打死老虎,而你不能。所以他是打虎英雄,但是你不是,明白吗?”

    这个时代能够喝下十八碗酒的人不多,特别是赵旭的五粮液,别说十八碗,就是一碗下去你还不晕晕乎乎的。

    赵旭的意思吗,英雄总是跟其他的人不一样,要不然怎么会说人家是英雄,而你则是什么都不是呢?

    赵旭这么一说他想了一想也对,自己就是一个普通的人,怎么可以跟着人家英雄相比呢?

    “当晚他来到那个山上,突然一只老虎跳了出来,武松此时的酒已经被吓醒了,看是一条鱼猛虎了,想也没有想看,直接就挥拳上去和老虎站到了一起……”

    “最后还是武松略胜一筹,将那只老虎给打死了,成为了一直大虎的英雄reads;。”

    赵旭讲完还吧唧吧唧嘴,故事到这里还没有完,他自己开始继续讲了起来,那个人听得也是如痴如醉。

    这武松本来是来寻他的哥哥的,他的哥哥叫做武大,此时已经是当地的一个大富豪了,武松也是一个打虎英雄了,在县衙当官了。

    他也打听到了他哥哥的家,就去认亲去了,可是他的哥哥不敢相信这个就是他的弟弟,因为这几年之中来冒充他的弟弟的太多了,自己也是烦了。(。 )

    他也害怕这个人是贪图他的家产才来的,所以他问了武松几个问题。

    “那他问的什么问题,这武松最后认亲认成吗?”赵旭将后面的故事给改了一下,将武大郎说成了一个大的财主。

    “他的问题很简单只是问了几个他的兄弟才知道的问题十分的简单,他是这样的问的武松。”

    “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武松,对了我哥哥都是叫我二郎,从小是我哥哥将我给养大的。”

    “你的祖籍在哪里呀?”

    “我的祖籍不是在阳谷县,而是在清河县,还有十年前我和我哥哥失散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们还在清河县。”

    “你娶亲吗?”

    “还没有!”

    “你现在在干什么?”

    “我现在在衙‘门’当都头!”

    “你到底叫什么名字?”

    “武松武二郎!”

    “最后这个武大郎认下来了武松,因为这就是他的弟弟,可以肯定。”赵旭说到这个时候立刻就停了下来。

    “凭借着这几个问题他就断定这武松是他的弟弟,有点武断了吧?”听到赵旭讲到这里他也是不愿意了,这问的什么问题reads;。

    “就是这些问题,就能断定是他的弟弟,不相信我问你,你感受一下。”

    赵旭终于说出来他意图了,不过,这个时候那人还处在故事之中,根本就没有想其他的。

    而且这个故事还是被他改的故事,其实也不算改,毕竟《水浒传》还没有问世!

    “好你问吧,我看你怎么断定他即使武大郎的弟弟的?”这个人还不服气。

    赵旭嘴角拐着一丝的笑意,不易察觉的笑意,就连他都没有注意到赵旭的这一动作。

    “那我开始了,你知道现在这里是哪里吗?”

    “牢房!”

    “这牢房属于哪个国家的?”

    “宋国!”

    “宋国的皇帝是谁?”

    赵旭的问话是越来越快了。

    “赵匡胤!”

    “大宋的那边都是那几个国家?”赵旭的语气比刚才的的更加的急促和更加的快。

    “大唐和大汉朝!”

    “你来自哪里,来这里干什么?”赵旭的语速越发的快了起来。

    “我来自大唐,来刺杀一队从泉州来见大宋皇帝的人。”好像是为了配合赵旭,他也是回答的很快。

    不过他一说完就愣住了,自己将真话给说了出来了,还是自己亲口说出来的。

    “你?”他对着赵旭是是怒目而视,如果眼神能够杀死人,赵旭现在已经躺在地上了。

    哈哈哈终于说出来了,赵旭费这么大的劲就是为了这句话,终于让他心甘情愿的说了出来了reads;。

    “原来是你来自南唐的人,不用说了,那两个受伤的人应该就是你说的泉州的人了,好了我也不问你了,这写足够了,剩下的你的同伴会告诉我的。”

    赵旭知道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十分的高兴,这种不用大刑就让他人招供的方法才是他想要的。

    这是后世的审问犯人的方法,别说你是,就是经过特殊训练的人有的时候都是会栽在这上面。

    因为这么一连串的问题这么狂轰滥炸过来人都是机械‘性’的回答,你应该注意到了,前面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

    而且都是跟你没有关系的,又不是问你的重要问题,你当然是会回答案的。

    后年的问题速度是越来越快你当然也是跟着越来越快了,但是这个时候突然切入正题,你也就想都不想的就招了。

    但是一个人只要是有很强的戒备心的话,这招可能是没有用了,所以赵旭来的时候直接就给他在哪里胡扯,还给他讲故事。

    讲故事就是为了给他放松戒心,也真是这样才让他轻松的调入到了自己的圈套之中。

    这一招在后世也是十分的喜欢用,只不过在这里是第一次的实用也算是他的造化了。

    “你到底什么人,我看你不是那些官员可以比的,你能告诉我你是谁吗?”

    “我就是一个说书的,至于名字吗,你不知道也罢说了你也不会知道,对了你先在这里待着吧,放心他们不会再审问你了,我已经得到了想要的东西,其他的我会找你的同伴问,对了最后一句,泉州不是属于你们南唐吗,你们为什么还要追杀泉州的人呢?”

    赵旭不解的是,这泉州是南唐的一个州,是南唐的属地,泉州人也是南唐的人呀,这些人为什么会追杀那些泉州人?还有泉州为什么派人来这里见父皇呢,他们应该去金陵呀,赵旭不知道这些问题,再问这个人他也是不会说了,剩下的自然会有人告诉自己。赵旭直接就走了出去,看看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

    本书来自 品&书#网 html/22/22352/

第七百四十三章 清源之军() 
“老弟这几个人也是招了,不过说实话,这几个人的嘴也是够硬的,我稍微用上了一点手段他才说,我想那个杨大人哪里也应该有收获了reads;。”

    王志峰也是受到赵旭的委托,当了一个会审问人的角‘色’,不过过程并不是很顺利。

    过一会杨砺也是出来了,看他的兴奋的样子,赵旭也是知道他问出来了。

    “哈哈,用您叫的法子还真灵,他没有过多久自己就直接招供了您猜他是什么人?”杨砺小小的卖‘弄’了一下。

    “江南唐国之人,这些你就不用说了,我们都是知道,我现在想知道他们为什么要杀那些人,这才是我最为关心的。”

    赵旭知道他想说一些什么不过这些都是他所知道的,赵旭想知道为什么南唐的人会追杀泉州方面的人,泉州是南唐的辖地呀。

    这不是自己的人打自己人吗,赵旭打破脑袋也想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额,是这样的这些泉州的人都是清源军的,可是他们是陈洪进的属下,而不是留从效的下属,留从效现在是兵重,这陈洪进想担任清源军的节度使,所以就向南唐的李煜上书,但是被拒绝了,所以陈洪进来着我们大宋想见皇上,想将清源军献给皇上。”

    杨砺问出来的事情还不少,不过赵旭想不明白的是,这些南唐的小兵是如何知道的这么详细。

    “是这样的,这件事情是韩熙载他们在喝醉之后说出来的,所以他们也是无意之间知道的,陈洪进派来的人一共有几十个,分成几路,这两个人谁最后一批人,恰好碰到您,要不然他们也是会被围剿而死的。”

    杨砺的话打消了赵旭的疑虑,刚开始还以为是一个‘阴’谋,这么一个小兵都知道的事情,怎么能够说是真的。

    韩熙载是个酒鬼大家都是知道的,就连从江南传来的消息也是说着韩熙载是多次在你公共的场合喝醉了说出来很多朝廷的机密。

    这些被追杀的人是清源清源军的人,看来是不平静了,这正好可以给大宋以可乘之机。

    清源军又称平海军,是五代十国时期,位于闽南一带,本来是属于闽国的的一个势力reads;。

    可在闽国覆灭后,它迅速的成为了闽南地区的一股强大的割据势力,不容小觑。

    泉州、漳州就是清源军的实力,两股最大的人分别为留从效和陈洪进。

    赵旭知道的事情也是仅限如此,这些还是一些模糊的,留从效和陈洪进的名字赵旭是记住了。

    “这么说来是南唐内部出现了事情,看来我们是要好好的规划一下,联系素衣卫将消息快速的传回京城,让皇上做好应对,让慕容延钊在荆湖之地做好准备,宋延渥的水师更加要防备着江面,多搞几次演习。”

    赵旭对着杨砺说过,相信他的府上也是有素衣卫,当然是负责保卫他的。

    每一个县令的身边都是有这么一个人,这是朝廷对他们的监视,但是更多的是给他们保卫的力量。

    赵旭吩咐完之后杨砺就去忙活了,这是赵旭亲自安排的,以前他们是可以称兄道弟的,那是因为那个时候杨砺还没有当官,但是现在他已经是一个县官了,绝对是不敢和赵旭再称兄道弟了。

    虽然赵旭不在意但是要是有心人想要整杨砺的话,这就是一个借口,而且是一试一个准的。

    对皇位的继承人不敬这已经是大罪了,所以他是不敢了,所以他只能在在赵旭的面前保持恭敬的态度。

    没有多久就来了不少的素衣卫,赵旭也是从他们的口中得到了不少的情报,特别是关于清源军的事情,南唐还真出事了,那就是陈洪进当面直接表现出来想当清源军的节度使。

    南唐当然是不同意,因为这陈洪进是一个不安分的人,再说留从效还没有死呢。

    留从效即使是不幸早逝,还有他的儿子继承,毕竟父死子继这也是规矩。

    这清源军是一个割据势力,虽然名义上属于是南唐,可是南唐也不能够事事都做主。

    但是不答应谁谁当个节度使还是有这个权利的,同时南唐的君臣也想着真正的收复清源军。

    现在留从效是兵重,他死了是最好,这样可以让选择一个能力一般的人继承他的位置,这样南唐也是很容易的实现对清源军的掌控。

    这个人最好是他的儿子,这样各方面都是能够接受,留从效也应该是同意的。

    因为他死了总要为自己的儿子着想吗,这是人之常情谁不为自己的儿子着想呢?

    这本来是一步好棋,一个李煜和他的大臣们商议好的用来实现他的领土扩张的。

    可是他么小看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留从效,他去出乎意料的想让陈洪进代替自己。

    因为他知道自己或不了多长时间了,这清源军一定要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人。

    自己的儿子不是那一块料,如果他的儿子真的成为节度使,清源军绝对会被很快的吞并,你也许会说不是还有陈洪进这些人辅佐吗?

    可是你也一定听说过另外一句话,那就是从来功高震主的人都是没有好下场的。

    这陈洪进和其他的将领是有才,但是难保不会被猜忌吗,时间久了他们就会被自己的儿子所猜忌。

    最后不是造反就是被杀,所以还不如现在不要把自己的位置传给儿子,省的他以后遭受杀身之祸。

    再说了自己这有这么两个儿子继承香火,虽然不是自己的亲儿子吧,好歹自己这一脉有一个人继承香火不是吗?

    原来留从效有两个儿子,不过这两个儿子都不是他的亲生孩子了,都是他的兄长的儿子。

    留从效自己是没有孩子的,所以和他的兄长一商议就将两个孩子过继给留从效。

    所以现在留从效与两个儿子,长子留绍镃和儿子留绍錤,这两个人其实都是他的侄子。留从效也是一个人杰,知道自己的儿子没有那个能力接手自己的一切,如果将儿子立为继承人不仅不是为他们好,反而会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