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东都护府的一千艘蒸汽机战船全都造好了,每艘可乘两百人,现在就停靠在登州!”
李世民说完,就目光灼灼的看着郑子文。
“欧洲以北的土地,应该成为大唐的殖民地!”
看着李世民那一脸亢奋的模样,郑子文立刻就明白为什么李世民这这两个月都不见人影了,感情是跑去安东都护府去了。
看着李世民目光灼灼的样子,郑子文顿时无奈的叹了口气。
“太上皇啊,咱们应该以和为贵,反正欧洲咱已经打下来一半了,而且现在那一半咱们还管不下来,那边的人没事就造反,要不别打了。”
李世民一听,眼珠子顿时就瞪圆了。
“当初说要打的是你,现在说不打的也是你,不行,现在朕连战船都造好了,必须得打,朕已经想好了,李绩做主将,你做副将,朝中文武百官任你挑选,这事成了就让你二儿子做国公,你的王爵还是传给你长子,怎么样?”
李世民也知道郑子文现在什么都不缺了,而且这么多年的相处他也知道郑子文是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家伙,所以干脆就把好处摆在了明面上。
他的这个办法显然是有效的,郑子文如今也是为人父了,眼看着一个给儿子挣爵位的机会摆在面前,他怎么可能不动心?
李世民话音落下之后,郑子文脸上变换了好几次,最后他还是一咬牙。
“行,我干了!”
听到他的话,李世民顿时微微一笑。
“那还要不要以和为贵?”
“要!”
郑子文顿时再次咬了咬牙,然后咧开嘴,露出了一个残忍的笑容。
“微臣这是去教化蛮夷,好让他们懂得礼义廉耻!”
听到了郑子文的话,李世民顿时用诧异的目光看着他,似乎在为他能找到这么冠冕堂皇的借口而惊讶,而郑子文也毫不示弱的看着他,似乎在表明自己内心的坦荡。
君臣两人便对视了起来,半晌之后,两人顿时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哈哈,郑子文,你小子果然有意思,哈哈哈哈……”
“多谢太上皇夸奖,我也这么认为,哈哈哈哈……”
半个月后,郑子文再次披上了甲胃,踏上了停泊在登州的战船。
在他的身后,除了一脸肃杀的老刀之外,还站在一个意气风发的小将,不是黑齿常之又是谁?
这时候,站在郑子文不远处的李绩才大手一挥,下了命令。
“出!”
随着他的命令,战船的烟囱开始冒出了黑烟,一千艘战船开始缓缓的动了起来。
感受到迎面吹来的海风,郑子文忍不住开口大声吟了起来。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第四百五十四章 撕破盟约()
蒸汽机帆船最大的优势,就是在于可以风力很弱甚至没有风的情况下继续航行。
而且由于船上的蒸汽设备非常庞大,在它的作用下,安装在船尾的螺旋桨所带来的推进力可以说是异常的强劲!
郑子文和李绩所乘坐的主舰是所有蒸汽帆船中最大的,单单宽度就有将近三十米,长度更是超过百米,同时配备了四台蒸汽机舱,个螺旋桨推进器,在四艘体型仅次于它的护卫舰的护卫下极速航行,乘风破浪!
年逾花甲的李绩和郑子文旁边,感受着海风刮面的感觉,脸上顿时就有了笑容。
“没想到不挂帆的船也能跑的这么快,如果要是在二十年钱有了它,老夫定可以带兵踏平四大洲!”
李绩话音刚落,郑子文顿时就笑了起来。
“哟,李老爷子也知道四大洲啊?我还以为你会说大唐就是整个天下呢!”
听出了郑子文的调侃,李绩顿时就忍不住瞪了他一眼。
“哼,难道你以为老夫是那种故步自封的人么?”
说完,就直接转过脸去,不再理会郑子文。
哟,还傲娇了?
看着他恼了,郑子文却再一次忍不住笑了起来。
“对对对,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将军说的非常在理,令小子佩服之至啊,对了将军,你要不要来一片牛肉干?”
李绩顿时脸色一黑。
“不要!”
“哦!”
郑子文顿时点了点头,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那两片呢?”
“……”
看着在前面和李绩插科打诨的郑子文,后面的黑齿常之和薛仁贵顿时摇头苦笑。
在他们看来,敢这样撩拨李绩的,除了郑子文也没别人了。
反倒是老刀比较平静,对于郑子文他可是清楚得很,这家伙连李世民都敢撩,还有谁是他不敢的?
过了一会,郑子文又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瓶子,然后递给了李绩。
“来来来,别生气啦,尝尝我从河北道弄来的椴树蜜,这玩意好啊,营养丰富,还能预防老年痴呆,你用最合适了。”
“……”
接下来的几天里,李绩很快就发现郑子文这小子就是闲不住的家伙,无论他去哪,去干什么,郑子文总能找到他,并且总能找到玩的,偏偏还让他还拒绝不了。
总之,正是有了郑子文,李绩发现这一路的航行不会寂寞了。
蒸汽机帆船的速度很快,最快的时候可以达到十节左右的速度,两个月后,一千艘蒸汽帆船就通过了大唐皇家运河到达了欧洲南面的殖民地。
大唐皇家运河其实就是后世的“苏伊士运河”,是一条连接红海和地中海的大运河,他的开挖其实并不是郑子文的意思,而是李世民的意思。
自从一年前大唐开始建造蒸汽机船开始,李世民就命令殖民地的军队召集劳工开挖这条大运河,令这条大运河提前了一千年出现,并且更名为“大唐皇家运河”。
不得不说,在郑子文的影响下,“大唐皇家”四个字开始被广泛应用了,先有“大唐皇家书院”和“大唐皇家赛马场”,后有“大唐皇家银行”,现在连“大唐皇家运河”也有了。
想起那条比大唐的运河还要宽一倍还多的运河,郑子文顿时明白为什么欧洲这边的殖民地老有人造反了。
能在一年内挖出这一大的一条运河,也不知道死了多少人,从这点来看,李世民和杨广还是有共同点的。
唯一的区别就是杨广为了挖运河,累死的是自己的国民,而李世民挖运河累死的是的欧洲的国民。
对于这一点,郑子文表示无所谓,就当他们提前还国联军侵华的债了。
也许以后欧洲人的历史书会这么写——那一天,欧洲人民终于想起,曾经一度被大唐所支配的恐惧……
想到这里,郑子文顿时忍不住笑了起来。
一千条战船很快靠岸了,前来迎接他们的是驻守在这里的主将刘仁轨,看到李绩和郑子文走下船来,他立刻就迎了上去。
“末将刘仁轨见过将军,中山王殿下!”
听到他的话,郑子文顿时就笑着摆了摆手。
“这里没有中山王,只有大唐远征军副将郑子文。”
“是,将军!”
看着他一脸严肃的样子,李绩也点了点头。
“好了,你还是快些为我们准备一些粮草辎重吧,要足够十万人吃半个月的,最迟明天,我们就要动手了。”
听到李绩的话,刘仁轨顿时一愣,但是立刻就反应了过来,连忙点了点头。
“是,末将这就去准备!”
说完,就起身离开了,看着他那干脆的样子,郑子文顿时再次笑了起来。
“怎么样,我推荐的这个人不错吧?”
看着郑子文得意洋洋的样子,李绩难得的没有反驳他,而是点了点头。
“是不错,不单这个刘仁轨,还有薛礼,姜常之都是不错的将领,有了他们,大唐也不至于后继无人。”
听的李绩这么说,郑子文顿时笑的更开心了,冲着身后的薛仁贵和黑齿常之就扬了扬下巴。
“听到没有?李将军这么夸奖你们,你们可不要让他失望啊!”
两人一听郑子文这话,连忙一齐朝着李绩抱拳行礼道:
“敢不效死命!”
十万人的粮草可不是那么容易准备的,刘仁轨忙到半夜,才把这些粮草都搬上了战船。
天还没亮,李绩就带着十万兵马乘船准备出发了,而郑子文则带着另外十万兵马留了下来。
李绩站在船头,朝着郑子文认真的点了点头。
“我们大军到来的消息肯定是瞒不过去的,明天你们就率领大军佯攻。”
郑子文一听,立刻点了点头。
“等到他们反应过来以后,他们一定会抽调兵马过来,到时候你就趁机从后面爆了他们的菊花,然后我们前后夹攻,搞死他们!”
郑子文说完,便和李绩对视了一眼,两人顿时“嘿嘿嘿”的笑了起来。
而旁边的刘仁轨却皱了皱眉头,然后朝着郑子文抱拳道:“郑将军,请恕末将多嘴,咱们这样不宣而战,是不是有些……”
听到他的话,郑子文稍微一想就明白了,顿时就笑了起来。
“你的意思是说,咱们偷袭他们是不是有些不光彩,对吧?”
看着郑子文的笑脸,刘仁轨的嘴角顿时抽搐了两下,然后就点了点头。
“是!”
听到他说是,郑子文顿时长长的叹了口气,然后词不达意的问了他一句话。
“老刘,我记得今年你才五十多吧?”
刘仁轨立刻点了点头。
“多谢将军关系,末将今年五十有三了。”
他的话音落下之后,郑子文就再次点了点头,然后朝着他龇了龇牙。
“五十三岁,应该还不到食古不化的地步吧?你和薛礼当初是我推荐给陛下的,事实证明我的眼光没问题,你们也没给我丢脸,但是为什么你会问出这么幼稚的问题?咱们现在是在打战,不是在过家家!”
说到这里的时候,郑子文已经声色俱厉!
“打战,就是要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胜利为目的,其他的东西都不需要你去考虑,你要记住,你是一个军人,不是那些假仁假义的穷酸腐儒,听到没有?”
被郑子文这么一吼,刘仁轨立马站直了身子。
“听到了!”
郑子文似乎完全没听到他的话,而是接着大吼起来。
“大声点,没吃饭吗?”
“听到了!”
这次刘仁轨也是把“听到了”三个字用吼的方式叫了出来。
看着他脸红脖子粗的样子,郑子文这次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猛的一个转身,脚步“啪”的靠拢,然后朝着李绩“唰”的敬了一个军礼。
跟着他身后的黑齿常之和老刀看到他的动作,也朝着李绩敬了一个军礼。
李绩当初也接触过郑子文的“飞熊军”,所以对于这种军礼也很熟悉,看到郑子文他们敬礼了,他也朝着他们回了一礼,然后朝着身旁的薛礼下了命令。
“出发!”
“是!”
李绩带着一千艘战船出发了,而郑子文也向身旁的黑齿常之下了命令。
“所有士兵进入军营休整,明天一早出兵!”
“是!”
第二天早上,随着一声号角的响起,黑齿常之和老刀就带这兵马出击了,在中午的时候就与对方直接交了手。
对方似乎没想到大唐会突然撕毁盟约,顿时被打了措手不及,两天之内,大唐的弩骑兵便连下数城,攻势只能用势如破竹来形容。
直到第三天的下午,欧洲人才组织起了像样的抵抗,一边据城而守,一边从后方调集了兵马前来和唐军对峙。
郑子文见目的达到了,也不再命令士兵强攻,只是让他们隔三差五的拿弩射一波,只要别让城头那些人闲着就行。
第二天一早,黑齿常之就跑来见郑子文了,来了之后就直接说明了来意。
“将军,咱们何必和他们耗着呢?咱们的弩比他们的弓箭厉害,咱们只需要让弩手站在攻城车上,就可以轻易压制他们,然后再让撞城车打破他们的城门,到时候只要我们的陌刀手冲进去,这个城就破了。”
看着黑齿常之急迫的样子,郑子文顿时就笑着点了点头。
“我知道你说的对,而且就现在看来,你的战术也是十分正确的。”
黑齿常之一听,脸上顿时就是一喜。
“那您的意思是……”
看着他那惊喜的样子,郑子文的笑容也更加灿烂起来。
“我的意思就是让你好好呆着,别瞎琢磨些有的没的,我让你干嘛你就干嘛,再瞎哔哔老子隔了你的蛋!”
“……”
第四百五十五章 平定欧洲()
被郑子文一顿威胁之后,黑齿常之很黯然的离开了郑子文的帅帐,然后闷闷不乐的回去歇息了。
等他走后,郑子文才露出了轻松的笑容,然后自言自语起来。
“哼,小子,你以为老子想要的仅仅只是这么一个城么?”
郑子文没有向黑齿常之解释,因为他想让这小子明白,他只需要服从命令就足够了,至于其他的,郑子文打算找个合适的机会再告诉他。
这个机会很快就来临了。
这是大唐主动撕毁盟约对欧洲北部出兵的第十天,这一天,郑子文如同往常一样让小股部队去对方的城下进行骚扰战术,但是当士兵回来之后,却告诉了他一个令他意想不到的消息——城楼上的士兵减少了。
郑子文很清楚,经过了这么场时间的争斗,欧洲这些鬼佬在面对唐人时可谓是小心翼翼,就算守城也都是保持着一比一的士兵数量。这么现在人突然减人了?
这是一个非常异常的现象。
不过郑子文很快就明白这代表什么了,他顿时兴高采烈的跳了起来。
“传我命令,攻城!”
“诺!”
随着郑子文的一声令下,十几辆高达数米的大型攻城耧车在几十个士兵的吆喝声中被推了出来,还未到城下,楼车上的弩箭就如飞蝗般密密麻麻的射向了城楼上的士兵。
一时间,惨叫声不绝于耳。
当攻城车的撞城锤狠狠的将城门撞出一个大洞的时候,还没等郑子文的士兵攻入,城头上就挂出了白旗。
看着这一幕,郑子文顿时笑着点了点头。
“他们投降了,让那帮高卢的皇协军先进去,等他们没事我们再进去。”
“是!”
这个时期的高卢人其实基本上也就是后世的法、比、意等国的人,大唐对欧洲进行殖民战争后,经过了几年了镇压和统治,就让这群高卢雄鸡低下了头,成为了大唐皇家远征军的辅军。
也就是郑子文口中的皇协军。
一开始的时候,这些家伙并不乐意,只不过是屈服于大唐军队的威胁不得不干,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他们发现虽然他们得不到军功,但是战利品却丝毫不少的时候,这帮家伙就卖力得多了。
而这些也是郑子文所乐意看到的,因为有了这帮炮灰,非常有效的降低了大唐士兵的伤亡数量,至于那些被他们拿走的少量战利品,并没有放在郑子文的眼里。
在郑子文的命令下,高卢皇协军中顿时发出一声欢呼,然后他们就举着刀剑一窝蜂的冲进了城门,等他们冲进去以后,里面就传出了一阵厮杀声,接着就是兵器的碰撞声和一声声的惨叫声。
过了大约一盏茶的时间,城门被打开了,郑子文也看清楚了里面的状况。
看样子刚才冲进去的高卢皇协军应该是中了埋伏,如今只剩下百十号人,正在被几千人追杀着,他们一边杀一边打开城门往后退,嘴里还“叽里呱啦”的叫着什么。
看到这一幕,郑子文顿时耸了耸肩。
“老子就知道这帮家伙不可能那么容易投降,传我命令,全军出击!”
“是!”
雷鸣般的马蹄声开始响了起来,正在城门口厮杀的双方看到这一幕,都不约而同的瞪大了眼睛,同时倒吸了一口凉气。
几千名骑兵的冲锋可不是开玩笑的,那些原本正在追杀高卢人的士兵立刻退了回去,一边退,还一边准备关上城门。
但是这时候却晚了,在他们惊骇的目光中,在骑士们快速的冲锋下,几百米的距离瞬息即至。
一名正准备关上城门的士兵的手才刚抓住城门,还没等他开始推,就感觉到一阵剧痛从他的身体上传来,身体也开始极速后退,他低头一看,顿时就发现原来自己已经被一根骑兵长枪贯穿了,他顿时惨叫了起来。
“啊……”
他只来得及挣扎了两下,就被大唐的骑兵甩了出去,当他的身体落地之后,他瞳孔就开始极速放大,不一会就没了生息。
接下来的战争就再也没有什么悬念了,入了城之后的大唐骑兵开始在街道上飞驰,一但发现手持武器人都被立刻杀死,然后留下几千名士兵驻守,大部队则迅速朝着下一个城出发。
和郑子文想的一样,接下来的几个城的抵抗都很微弱,每次攻城战不到半天就全部结束了。
看着旁边黑齿常之惊讶的目光,郑子文顿时微微一笑。
“现在知道本座的目的了吧?”
听到郑子文的话,黑齿常之顿时激动的点了点头,看向郑子文的目光也满是崇拜。
就这样,从郑子文宣布进攻开始,他率领的部队就保持着一天攻陷一城的速度,部队的士气也越来越旺盛。
三个月后,郑子文的部队就和李绩的部队汇合了,这也宣布了欧洲以北的国土全部纳入了大唐殖民地的范围。
战争结束后,郑子文立刻就让人拖出来十几个大箱子的纸币,然后当作奖励发给士兵们,以示嘉奖。
和他一起坐船来的二十多万的士兵都是认识大唐新发行的纸币的,而那些几年前就驻扎在欧洲的士兵们虽然没见过,但是也从这些刚来的士兵嘴里听说过,所以在发赏金的当天,士兵们的欢呼声隔着一里地外都听得见。
很显然,郑子文此举的效果是非常好的。
吃过晚饭以后,拿到赏钱的士兵们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开始聊天起来。
“战打完了,钱也有了,等将军回去的时候,我就能回家了,将军的大船可快了,两个月就能到淮南道。”
听着他的话,旁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