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小相公-第2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这里,他还不忘补充了一句。

    “顺便说一句,如果谁乱喊价,那么我们金木阁以后将不再和他打交道,好了,开始吧!”

    虽然大家不知道拍卖是什么,但是却听明白了“价高者得”四个字,当即就有人喊了起来。

    “我出五十五万两!”

    这话刚出,旁边就想起响起一声嗤笑声。

    “嗤,人家宝木阁的手串最便宜的都卖到两百两了,最贵的恐怕一千两都有人要,出五十五万两,亏你好意思。”

    说完,这人就把手举了起来。

    “我是博陵崔家的,我出七十万两!”

    他的话音还没落下,旁边又是一个声音响起。

    “我是范阳卢家的,我出一百万两。”

    此话一出,旁边顿时没有了声音,而那个金木阁的负责人也微微一笑。

    “好了,一百万两,还有没有人加价?没有的话东西就归范阳卢家了。”

    喊了一遍之后,看到没有人做声,他顿时点了点头,然后接着说道:“好了,接下来是六套新式桌椅,低价六十万两,还是和刚才一样,价高者得,开始吧!”

    “我出一百万两!”

    ……

    就这样,在周围的人目瞪口呆之中,不到一盏茶的功夫,金木阁就当众将新运来的货物销售一空。

    有心人算了一下,这一天的销售额居然达到了惊人的四百一十万两,装着银子的箱子装了整整二十多辆马车!

    这二十多辆马车拉满了东西来,然后又拉满了银子走,让很多人都看直了眼。

    不过这样的结果大家都感到很满意,金木阁的负责人很满意,因为他完成了主家的任务,回到府里至少能当上二等管事。

    买到东西的人很满意,因为他们买到了正宗的财神木,按照金木阁的脾性,接下来至少两个月是不会开张了,这些时间足够他们把手里的货变成白花花的银子。

    而那些有些小钱的人也很满意,他们虽然拿不出几十万两银子,但是几百两却是有的,这样就可以买上一个财神木手串,到时候在朋友面前也有点面子。

    至于那些围观的人也很满意,因为他们又多一个值得吹嘘的资本,而且还是关于郑财神的。

    如果要是有谁不满意的,那就是李世民了,金木阁靠卖财神木前前后后赚了差不多快七百万两银子了,而且看样子还能继续赚下去,这下子李世民纠结了。

    “朕怎么没发现岭南那里藏着宝贝呢?”

    根据派出去的探子传回来的消息,李世民知道了一件事,那就是这种被大家称为财神木的木头,真的只有岭南的那个地方才有。

    而且最重要的是,据说这种木头成百上千年才能成材,如今却已经被郑子文砍得差不多了。

    一听这消息,李世民顿时就急了,但他却没有办法。

    因为他当初已经把那边都封给郑子文了,按照他当初封的“一千二百户”来算,现在包括振州,崖州,还有儋州都是郑子文的地盘。

    现在要出尔反尔,那他老李的面子该往哪搁?

    所以他想了大半夜,终于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于是在第二天上朝的时候,他就当众宣布了两件事。

    第一件就是任命长孙无忌的次子长孙涣为崖州刺史,同时把原本的崖州刺史升为御史大夫,调回了京城。

    而第二件事,就是让于志宁和张玄素两人去把郑子文请回来。

    这两件事一宣布,于志宁和张玄素则彻底傻眼了。

411。第四百一十章 风水轮流转() 
原本长孙无忌只是要求让自己的儿子当一个从四品下的大都督府司马的,但是李世民念在他是国舅爷的份上,直接给长孙涣升了三级,变成了崖州这样一个中州的刺史。

    不过这倒也没人说什么,毕竟向岭南那样一个地方,别说刺史了,就算给个大都督,愿意去的人也不多。

    而之所以让于志宁还张玄素去请郑子文回来,则完全是因为李世民觉得郑子文在怄气,所以采取的一点小手段罢了。

    在李世民看来,郑子文拼命在自己眼皮底下赚钱不就是在向自己示威吗?只要让他把气消了,那么他肯定会回来的,毕竟长安的生活可比岭南好多了。

    不过李世民却不打算自己低头,所以他只能让于志宁和张玄素去向郑子文低头,也算给了郑子文一个台阶,到时候他一定会屁颠屁颠的跑回来的。

    而李世民这样做的理由也很简单,因为只要郑子文一回来,他就可以悄悄的让人把郑子文封地里的财神木砍回来。

    到了那时候,想必不用一年,他的宫殿就可以翻修了,而且不用户部出钱,那么朝堂上自然也没有反对的声音。

    嗯,这个想法很不错,至少李世民是这样认为的。

    可惜于志宁还张玄素却不这么认为。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

    “还请陛下三思啊!”

    两人的反对并没有得到李世民的回应,而且他们悲哀的发现,大殿之上的群臣们都是一副冷眼旁观的样子,这下子两人的心就彻底沉了下去。

    看来事情麻烦了!

    这个时候张玄素干脆一咬牙,然后朝着李世民拱了拱手。

    “陛下,微臣老迈,还请陛下允许老臣告老回乡。”

    现在张玄素请求告老回乡的行为明显就带着一丝威胁的意味了,所以听到了他的话之后,李世民顿时冷笑了一声。

    “呵,张爱卿是我大唐栋梁,此时说告老回乡言之过早,如果你坚持的话,朕会慎重考虑,不过在朕考虑的这段时间里,你还是和于!”

    听到李世民的这一番话,于志宁和张玄素都沉默了。

    现在他们都知道,李世民是打定了主意让他们去接郑子文回来了,这时候不管他们说什么都没用了。

    两人都是聪明人,自然也知道这个时候如果跟李世民对着干肯定是没有好下场的,所以也只能选择沉默。

    看到两人不说话了,李世民再次冷哼了一声,然后直接站起身来。

    “退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伴着一群“万岁”的声音,李世民面带微笑的离开了大殿,等他走后,群臣们也三五成群的离开了,只留下张玄素和于志宁两人一脸苦涩的站在原地。

    看着两人的表情,不少倾向于郑子文的官员们都是心里冷笑起来。

    “就知道你们得意不了多久了,等你们到了岭南,看郑阎王怎么炮制你们,哼!”

    在这些人中,最激动的莫过于右仆射许敬宗了。

    当初郑子文在的时候,他还没有发现什么不同,但是郑子文一走,于志宁和张玄素两人把他压得头都抬不起来了,所以当他听到李世民让两人去岭南请郑子文回来的时候,他的心里是又兴奋,又感慨。

    他兴奋是因为这两人明摆着是斗争的失败者了,等他们去了岭南回来,号召力肯定大不如前,到时候也再也没办法和他争锋了。

    而感慨则是因为自己拼尽全力都没办法打败的人,而郑子文却似乎什么都没做,就把他们搞定了。

    就像某部国产电视剧的经典台词一样——我还没用力,你就倒下了。

    所以现在许敬宗眼中的郑子文就是一座巍峨的大山,同时也为自己能及早的站对位置为欣喜不已。

    从早朝回到家中之后,他立刻就开始提笔写信了,把早上朝堂上发生的一切都写了下来,然后派人快马将书信送出。

    十多天后,风尘仆仆的信使带着许敬宗的书信来到了岭南,并且把信送到了郑子文的手里。

    知道是许敬宗送来的信,郑子文以为是什么要紧事,所以立刻就拆开看了起来,当他把信看完了之后,顿时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风水轮流转,今年到我家,于志宁,张玄素,你们也有今天,老子这就准备一场paty,到时候让你们好好嗨皮嗨皮,哈哈哈哈……”

    郑子文一边笑着,一边拍了拍信使的肩膀。

    “信的日期是在十天前,你能在这么快的时间把信送到,证明你是一个努力的小伙子,我看好你,去账房领一百两银子吧。”

    那信使一听,立刻就激动的朝着郑子文一抱拳。

    “是,大人!”

    等信使下去之后,郑子文似乎又想到了什么,脸上顿时露出了阴险的笑容。

    “嘿嘿嘿嘿……”

    于志宁还张玄素两人来的目的,郑子文自然也是能猜到一些的,这明摆着就是李世民派他们来请自己回去的,但是郑子文现在却暂时不想回去了。

    岭南的黄花梨都还没砍完呢,现在就已经开始出现一些偷砍的了,要是他回去了,这些东西还指不定是谁的呢?

    所以,他已经做出了决定,那就是至少半年之内是不回去的,至于半年以后嘛,估计该砍的也砍得差不多了,剩下没找到的就当是造福子孙后代了。

    想到这里,郑子文顿时就觉得自己的品德又高尚了许多。

    两个月后,于志宁和张玄素来到了岭南,和郑子文预料中的一样,这两个当官的贪生怕死,都不敢坐船,而是坐马车来的。

    两人到了岭南之后,就直接去了都督府,郑子文也知道他们会去那里,所以早早的就去了自己封地的小渔村住了下来,故意避开了他们。

    两人似乎也知道郑子文是故意避开了他们,但是他们两个人都很好面子,所以也就装作不知道,就这样待着都督府里,顺便和长孙无忌聊聊天,顺便拉拉关系什么的。

    这段时间,长孙无忌也收到了长安传来的消息,所以也知道了现在黄花梨已经身价倍增,成为长安城中的炙手可热之物了。

    虽然他有心想插手,但是每次他才提起这事,郑子文立刻就找借口开溜了,让他恨得直咬牙,但是却又无可奈何。

    没有办法之下,长孙无忌干脆就给李世民上了奏折,让李世民把他的次子长孙涣调来这边,看看能不能从郑子文这个吝啬鬼的手里抠出来点好处。

    反正长孙涣那小子也是个游手好闲的家伙,正好把他弄过来好好锤炼一下,顺便增加点资历,以便作为日后晋升的资本。

    长孙无忌的算盘是打得好,不过令他没想到的是,他的儿子根本不想来!

    圣旨下了之后,长孙涣就“病”了,所以这次来岭南的只有于志宁和张玄素,而长孙涣直接没人影了,气得长孙无忌两天都没吃下一段饱饭。

    “正是烂泥扶不上墙!”

    恨铁不成钢的长孙无忌心情很不好,所以于志宁和张玄素来和他聊天的时候,一开始他还应付两句,过了两天,干脆就直接不搭理他们了。

    不过这在两人看来,长孙无忌这样的行为明显就是和郑子文穿了一条裤子了,所以一连几天,两人的心情也不好。

    不过就算他们心情再不好,也只能忍着,因为他们是奉了李世民的旨意来请郑子文回去的,请不到郑子文,那么他们就回不去。

    原本他们以为最多等几天郑子文就会回来的,但是令他们没想到的是,郑子文居然一连一个月都没有回都督府,这下两人有些坐不住了,于是他们只能再去找长孙无忌。

    “长孙大人啊,您说这中山国公什么时候才回来呀?”

    长孙无忌正在后院里躺着一张黄花梨椅子上闭目养神,听到两人的问题,顿时咂巴了一下嘴。

    “啧啧,这可不好说,短则三五日,长则一两月,总之得看他心情了。”

    听到长孙无忌的话,于志宁和张玄素全都沉默了。

    看着他们哑火了,长孙无忌顿时转过了脸,露出一个不屑的表情。

    长孙无忌也是看不惯这两人的,都到了这了,直接去求郑子文回京城不就得了,还瞎摆什么架子啊?

    两人似乎也听出了长孙无忌的不满,考虑了一下之后,便朝着长孙无忌开了口。

    “长孙大人,我二人奉旨前来,还望长孙大人帮忙引见一下中山国公。”

    听到他们这么一说,长孙无忌这才点了点头。

    “好吧,那我就带你们去见他,不过能不能见到我可不敢保证。”

    两人一听这话,脸色顿时露出了苦笑,然后一起朝着长孙无忌就拱了拱手。

    “下官先行谢过长孙大人了。”

    而长孙无忌之所以答应了他们,也不是因为别的,完全也是看在李世民的面子上才这么做的,毕竟如果让这两人自己去见郑子文,说不定还真见不到他。

    相比之下,若是由自己带他们去,那么看在自己的面子上,郑子文见他们的可能性还大一些。

    就这样,两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跟着长孙无忌上了大船,然后朝着振州以南的方向驶去。

412。第四百一十一章 震惊的两人() 
长孙无忌带着于志宁和张玄素上船的时候是早上,所以他们到达振州南边的小渔村的时候刚好是中午,到了之后,于志宁就忍不住问了起来。

    “长孙大人,中山国公就在这里?”

    看去眼前有些简陋的小渔村,于志宁的语气中,透出一股子的怀疑。

    而长孙无忌听到了他的话之后,再次露出了一脸的冷笑。

    “怎么?看不起这里的渔民?告诉你,这里的渔民一天赚的钱,你一年都赚不到!”

    长孙无忌此话一出,不但是于志宁,就连张玄素也震惊了,两人顿时失声叫了出来。

    “怎么可能?”

    看着他们惊讶的样子,长孙无忌的脸上又露出一丝不屑。

    “怎么不可能?”

    说着,他就伸手指向离岸不远处码着的一堆木材,然后看向于志宁和张玄素。

    “你们看到那边的木头了吗?那叫黄花梨,也就是现在京城里面疯传的财神木,这种木头都是这边的渔民去深山里找来的,最少都是一百两银子一棵!”

    长孙无忌此话一出,两人顿时都沉默了。

    他们相信长孙无忌不会拿这种话骗他们的,因为现在京城里的财神木一个手串最少都是一百两一串,郑子文用一百两银子从渔民手里收这些木头也在情理之中。

    正在两人沉默的时候,一个小女孩蹦蹦跳跳的就过来了,手里还捧着一个大贝壳,然后朝着长孙无忌就笑了起来。

    “胖爷爷,我爹说了,这个给你下酒喝。”

    长孙无忌一看这贝壳,脸上的笑容顿时就灿烂起来,一边从小女孩的手里接过贝壳,一边摸了摸她的小脑袋。

    “妞妞真乖,改天爷爷带牛肉干给你吃!”

    反正那牛肉是郑子文的,长孙无忌许诺起来那叫一个痛快!

    小女孩一听,顿时更高兴了,直接伸出了自己的小手指,然后看向长孙无忌。

    “那我们拉勾!”

    长孙无忌顿时哈哈一笑,然后也伸出手指头和她拉了钩。

    “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拉完了钩,妞妞高高兴兴的跑了,而长孙无忌则把手里的贝壳递给于志宁还张玄素看。

    “这个东西你们认识吗?”

    张玄素还没说话,于志宁就叫了起来。

    “一品鲍!”

    听到他的惊呼声,长孙无忌顿时露出了笑容。

    “算你有见识,不过一品鲍是京城那边的叫法,这边都是统称一头鲍,你们应该知道,现在这东西是贡品,私人不许买卖的。”

    长孙无忌说到这里的时候,张玄素还于志宁一起点了点头,之前他们一直呆着朝堂里,这个消息自然是知道的,不过长孙无忌的一下局话再次让他们震惊了。

    “这种一头鲍虽然不太多,但是一个月下来,也能捞到上百个,至于小一些的更多,再加上黄花梨,这半年以来,这个小渔村里平均每一户都赚至少上万两银子。”

    不理会瞠目结舌的两人,长孙无忌再指向一旁,然后朝着他们点了点头。

    “我知道你们对郑子文不对付,但是你听听那边孩子们是怎么唱的。”

    之前两人就听到那边的孩子们在唱什么,不过他们却没有主意,现在听到长孙无忌这么一说,两个立刻就竖起了耳朵仔细听了起来。

    一阵稚嫩而轻快的儿歌立刻就传进了他们的耳朵里。

    “郑财神,福盈门,下到岭南来,金子银子堆满盆……”

    听清楚了这个儿歌,两人顿时就沉默了,此时的他们也知道自己是输在什么地方了。

    他们输在了郑子文对人心的把握上,这些人心,不只是小渔村的人,还有远在朝堂之上的李世民。

    不过这时候可不是感慨这些的时候,所以张玄素立刻就朝着长孙无忌拱了拱手。

    “长孙大人,想必中山国公就在这里了,可是为什么现在却不见踪影?”

    听到张玄素的话,长孙无忌的表情顿时一滞。

    说实话,长孙无忌也不敢打包票百分之百能见到郑子文,毕竟郑子文这家伙是出了名的软硬不吃,有时候连李世民都不给面子。

    人家常说“老虎屁…股摸不得”,但这么多年来,李世民的“虎臀”恐怕都已经被郑子文擦出老茧了,他不也照样活得潇潇洒洒的。

    像郑子文这种连李世民都不怕的人,他长孙无忌的面子又算什么?

    不过知道归知道,但被人当众点出来,长孙无忌的脸上还是有些挂不住的,所以他当场就骂了起来。

    “他郑子文好歹也是堂堂一个国公,难不成会专门出来迎接你吗?哼!”

    长孙无忌冷哼了一声,然后头也不回的往前走了,于志宁和张玄素互相看了一眼,暗暗叹了口气,然后连忙跟了上去。

    长孙无忌带着他们就来到了村长郑福的家,因为整个小渔村里就他家环境好一些,所以郑子文一般都是呆在这里的。

    不过他们进去之后,却发现郑子文没在,只有妞妞的母亲留在家里,看到长孙无忌来了,她立刻向长孙无忌福了一福。

    “老爷说了,如果大人您来了,就让民女告诉大人请你们稍等一下,他很快就回来。”

    长孙无忌一听这话,顿时满意的点了点头。

    “我知道了,你忙你的去吧!”

    “是!”

    既然郑子文打了招呼了,长孙无忌也放下了心来,直接就出了院子,然后找个凉快的地方坐了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