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天林尴尬的坐在一旁,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他就算是认日本人当爹,扒了皮拆了骨也终究是一个中国人,现在不得不接受主子肆无忌惮的谩骂,这种滋味并不好受。
服部彦雄意识到自己连王天林一起骂了,安慰道:“王先生,你不要多心,你为皇军效力,永远都是帝国最忠诚的朋友。”
“是是是,我明白。”
“王先生,以你的经验,我们怎么才能抓到曾澈,还有那个麻什么……”
“麻克明。”
“哦,对对,麻克明。”
“非常简单,我是华北区巡查员,无论是曾澈的住址,还是堰津站的联络点,我都一清二楚。所以,少佐阁下,你觉得抓他们会有难度吗?”
服部彦雄满意的点点头,说道:“难怪特工总部的李主任说,你的杀伤力,抵得上千军万马!”
王天林:“少佐过奖了,我其实只是……”
“嘭!”
“哎呦……”
门外传来一声响,紧接着是服部美奈呼痛的声音。
第24章 恩发德饺子馆()
虽然服部彦雄命令任何人不许打扰,但是谁也不敢阻拦服部美奈,宪兵队的人都知道,服部彦雄对妹妹的宠溺,就如同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服部美奈走了进来,嘴里嘟囔着:“哥,明天在门上贴一个拉字,省得总撞我!”
“美奈,你有事吗?”
“嗯。”
“我现在有客人,有什么事回家再说。”
“知道了。”服部美奈看了王天林一眼,微微鞠了一躬,转身退了出去。
他们说的是日语,王天林听不懂也没多问。
服部彦雄:“王先生,今晚你就住在宪兵队,明天一早我们展开抓捕行动!”
王天林:“我听从少佐安排!”
…………
桥东路19号,姜新禹家里。
姜新禹半躺在沙发上,思索着曾澈的事。
他并没有过度担心,曾澈说的也有道理,王天林从上海来堰津,不论是乘坐火车还是轮船,至少需要三天时间,理论上来说,曾澈多待两天也没什么问题。
“铃铃铃铃铃铃!”桌上的电话骤然响起。
姜新禹起身走过去,拿起电话听筒:“喂,哪位?”
“是我。”电话另一端是服部美奈的声音。
“哦,是美奈小姐,有什么事吗?”
“我刚刚去找绫子,她出去了,我一个人很闷,想找人说说话……你现在方便吗?”
“方便,你在哪?”
想要获得更多有价值的情报,接近像服部美奈这种身份的日本人,无疑是一个极其有效的方法。
“我在桥东路,我可以去你家里做客吗?”
其实服部美奈并没有去亚洲饭店,她从宪兵队出来,坐车直接来到了桥东路。
“当然可以,你在桥东路什么位置?”
“嗯……公用电话亭,对面是孙记米行。”
“你离我家很近了,一百米都不到,你等在那,我去接你。”
“不用了,外面很冷的,你告诉我门牌号,我能找到。”
“那好吧,你沿街一直走,看左手边有一家老韩头杂货铺,我就住杂货铺后面那条巷子,19号,很好找。”
“杂货铺,19号,我记住了,一会儿见。”
几分钟后,服部美奈出现在姜新禹家门口。
“美奈小姐,快请进。”姜新禹早就等在院门口。
“打扰了。”服部美奈鞠了一躬。
姜新禹走进厨房,拿起炉铲往炉子里添了几块煤,顺带着倒了一杯热水端出来。
“抱歉,家里什么都没有,只能以白水待客了。”
服部美奈接过水杯,说道:“没关系的,你不嫌我来的冒昧就好。”
“怎么会呢……嗳,小心水烫。”
服部美奈喝了一口热水,说道:“家里就你一个人吗?”
“就我一个人,我父母都远在浙江老家。”
“哦……”
在来之前,服部美奈准备了一肚子话想对姜新禹说,见了面反而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姜新禹:“服部少佐还好吧?”
“嗯,他很好,谢谢关心。”
“为了堰津的治安,服部少佐劳心劳力,你平时应该多提醒少佐,要多注意休息才行,毕竟身体才是一切的根本。”
“说了也没用,他那个人固执的很,哥哥的肝脏不好,几年前我就劝他戒酒,当做耳旁风一样。”
“只要不是酗酒,偶尔少喝一点,问题应该不大。”
服部美奈无奈的摇摇头,说道:“酗酒倒不至于,但是每次都不少喝……中午我去宪兵队,他和客人最少喝了一瓶,酒瓶子都空了。”
姜新禹心里一动,日军军纪严明,无论是军官还是士兵,没有特殊情况,绝不会在部队里喝酒。况且宪兵队又是执法兵种,做为队长,服部彦雄更加不可能带头败坏军纪,除非那个客人不方便到饭店去吃饭!
什么人会不方便到饭店吃饭?当然是害怕暗杀的人!
姜新禹立刻就联想到了王天林,只有叛徒才最担心暗杀,尤其是王天林掌握着军统很多秘密,日本人对他的安全保护,一定是最高级别。
虽然还不能确定那个客人就是王天林,但是这件事足以引起了姜新禹的重视,他必须尽快通知曾澈,就算不能劝他离开堰津,起码让他换一个住才行。
想到这,姜新禹站起身说道:“美奈小姐,如果肯赏脸,我们一起吃个晚饭怎么样?”
就男女关系来说,单独一起吃饭,意味着亲密程度更近一步,服部美奈掩饰着内心的喜悦,说道:“好啊。”
姜新禹:“水厂街有一家恩发德饺子馆,味道特别棒,咱们去那吃怎么样?”
服部美奈低声说道:“去哪里都行,我听你的。”
姜新禹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已经来到下午四点钟。
“到水厂街大概要半个小时,咱们现在就走,一路上欣赏着雪景,时间也就差不多了。”
服部美奈点了点头:“嗯。”
“你等我一下,我去拿件外套。”
“好的。”
姜新禹走进卧室,拉开床头柜抽屉,取出纸笔,用左手写了一行字:通知站长立刻更换住处,有危险!!!
他把纸条折叠好,夹在钞票中间,放进钱包里,然后打开衣柜拿出一件外套,转身出了卧室。
“走吧。”
“嗯。”
两个人出了门,向水厂街方向走去。
一路上谈谈说说,赶上服部美奈脚下一滑,姜新禹伸手扶住她,两人相视一笑,就像一对恋爱中的男女一样,这样的感觉让服部美奈连寒冷都忽略掉,心里满满的都是浓浓暖意。
水厂街顾名思义,因为这里有堰津城第一座水厂而得名,但是最有名的绝不是水厂,而是一家老字号的清真名店——恩发德饺子馆!
来堰津的外地客人,如果问起哪有特色小吃,都会被推荐四种美食必须要尝一尝,一是十八街的大麻花,二是槐花巷的油炸糕,三是中立园的锅贴,最后就是恩发德的羊肉饺子。
即使是在如今的战乱年代,恩发德的生意依然没受到太大影响,姜新禹和服部美奈到的时候,客人已经差不多坐满。
第25章 嫉恨()
紧邻恩发德饺子馆东侧,一家名叫汇文的书店,其实就是军统的联络点。姜新禹带服部美奈来恩发德吃饭,目的就是要通过联络点,把消息传给曾澈。
水厂街并非姜新禹的辖区,他今天出现在这,万一碰巧被熟人看见,有服部美奈在,会是一个很好的借口。
“二位吃点什么?”十六七岁的小伙计一边擦桌子一边问道。
姜新禹:“来一屉蒸饺,两碗羊杂汤,再拼一盘小菜。”
“二位稍坐一会儿,马上就好。”
小伙计对厨房大声重复着:“一屉蒸饺,两碗羊杂汤,小菜拼盘!”
姜新禹:“美奈小姐,羊杂汤吃的惯吗?”
服部美奈:“还好,在沈阳的时候,跟同学也吃过羊杂汤。”
“那就好……你先坐一下,我去买包烟。”
“好的。”
姜新禹起身出了饭馆,离开服部美奈的视线后,立刻拐进汇文书店。
书店内很冷清,只有三两个顾客在书架中间走来走去,柜台里坐着一个穿着灰布长衫的中年人,专注的摆弄一台收音机。
听见门响,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从书架另一侧探出身子:“先生,您要买点什么?”
姜新禹:“给我一份今天的商报。”
伙计对柜台内中年人说道:“老板,一份商报。”
老板在手边拿起一份报纸放在柜台上,继续鼓捣着那台看起来出了毛病的收音机。
“翁同麟杂谈专栏在哪一版?”姜新禹站在柜台前,翻阅着报纸问道。
老板这才抬起头,看了姜新禹一眼,说道:“在三版。先生,我这里有翁同麟的杂文集,只要七折你就可以拿走。”
“以前的东西都是过去式,我只想看他现在想表达什么。”
“其实思想这种东西,现在就是对从前的延续,本质上来说,没有太大区别。”
暗号对上,就不能再耽搁,服部美奈还在等自己,时间太久难免会引起她的疑心。姜新禹从钱包里掏出一张钞票递过去,那张折叠好的纸条就夹在钞票中间。
老板接过钞票,客气的说道:“您慢走。”
出了书店,姜新禹在路边烟摊买了一包香烟,顺手把报纸隐蔽的扔进垃圾桶里,然后快步走进恩发德饺子馆。他回来的时间刚刚好,热气腾腾的饺子、羊杂汤、小菜都陆续端上来。
服部美奈拿起汤勺喝了一口汤,由衷的赞道:“好喝,一点都不膻,还很鲜呢。”
“秋季是进补的季节,吃点羊肉对身体特别好。”姜新禹和服部美奈搭着话,眼睛一直在留意着窗外。
十几分钟后,汇文书店老板从恩发德门前匆匆走过,他看过了纸条,感到事关重大,让小伙计照看着书店,自己去向曾澈汇报。
服部美奈偷瞄着姜新禹,说道:“姜警官,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
姜新禹放下筷子,说道:“请说。”
“你、有女朋友吗?”问完这句话,服部美奈感到脸上直发烧。
姜新禹愣了一秒,随即笑道:“我这种小警察,要啥没啥,哪家的姑娘会看上我。”
“那就是……没有?”
“对,没有。”
服部美奈犹豫了一会儿,期期艾艾的说道:“其实、其实……”
饭馆的房门一响,呼啦啦走进来几个人,为首的是中村加晃,他今天穿了一身武士服,跟在他身后的是周仁杰和张翻译,另外几个都是侦缉队的人。
小伙计连忙迎上去:“呦,周队长,您可有日子没来了。”
周仁杰:“今天有贵客,去给我准备一间包厢。”
伙计陪着笑脸:“您来的不巧,包厢都坐满了……要不这么着,我给您几位找一处清净的桌子……”
周仁杰斜着眼睛看着小伙计:“真坐满了?”
“真坐满了……”
“刘明,带人挨桌去查查他们的证件,兴许能查出一个反抗分子也说不定!”
“是!”刘明作势要往包厢里闯。
小伙计连忙拦住:“哎呦,周队长,您要是这么查,我们也不用做生意了……您稍等一会,我去跟老板说,让他想办法给您腾出一间包厢。”
目睹了事情的全过程,服部美奈非常愤怒,她起身走了过去:“中村君,你们也太霸道了,凭什么让别人给你们腾地方!(日语)”
见是服部美奈忽然出现,中村加晃惊喜的说道:“美奈小姐?你怎么在这里?(日语)”
服部美奈没有回答他,继续说道:“中村君,宪兵队代表着日本军人的形象,你这样无理,要是被我哥哥知道,他是不会高兴的。”
中村加晃一脸的无辜表情,说道:“美奈小姐,我听不懂中国话,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你等一下,我问问是怎么回事。
他转过身厉声说道:“周队长,你刚才都做了什么?”
张翻译对周仁义耳语了一番,周仁杰连忙叫住小伙计,说道:“不用腾地方了,给我们在外面找一张桌子就行。”
张翻译把周仁杰的翻译了一遍,中村加晃点点头,说道:“我最后警告一次,无论是谁,不许打着大日本皇军的旗号,欺负老百姓,再发生这种事,我绝不宽恕!”
周仁杰连连作揖,垂手退到了一旁。
事情已经解决,服部美奈也就没兴趣再和中村加晃多说一句话:“中村君,希望你能言行一致。”
说完这句话,她转身走回自己的桌位。
中村加晃这才注意到姜新禹的存在,他大踏步走了过来:“我认识你,你是那个警察。”
姜新禹站起身,说道:“中村队长,幸会。”
两个人一个日语一个中文,互相都听不懂对方说话,中村加晃看着服部美奈,说道:“美奈小姐,你为什么会和一个中国人在一起?”
服部美奈:“中村君,我和谁在一起是我的自由,如果没什么事,请你不要打扰我们。”
中村加晃的脸色红一阵白一阵,瞪着姜新禹半晌,一言不发转身走出了饭馆,周仁杰一干人急忙忙跟了出去。
第26章 转移()
海神寺本是佛门圣地,日军占领堰津后,因为在寺庙内搜出了大批来不及撤退的中国士兵,于是以此为借口,将僧人全部驱逐出寺,海神寺就成了日军华北驻屯军司令部所在地。
其实日本人是看中了海神寺的地理位置,附近道路四通八达,几乎可以到达堰津任何地方,背靠白河码头,水运也非常便利,做为军事指挥所是再适合不过了。
曾澈住在海神寺后面的一条巷子里,他选择这个地方落脚,主要是出于安全考虑,只要不是被堵在家里,即使暴露了,想要轻易抓到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有十几条退路可以选择,这也是曾澈没有听从姜新禹劝告的另一个原因。
现在是晚上七点多钟,曾澈在屋子里来回踱步,思考着对策。汇文书店老板坐在椅子上,等着曾澈拿一个主意,是走是留还是怎样。
“老王,你不要回去了,到外面找一家旅馆先住下……用这个证件登记身份。”曾澈拉开抽屉,拿出一张良民证递过去。
老王:“站长,书店暴露了?”
“我得到情报,上海杭州两地军统站都被敌人摧毁,如果这件事属实的话,咱们的联络点也不安全。”
“总部怎么说?”
“总部回电说,上海和杭州的情报网确实联系不上,原因还在调查中……”
老王皱着眉:“可是……书店里还有很多重要文件没来得及销毁,如果文件落入敌人手里,对我们很不利啊。”
曾澈思索了一会,说道:“那就这么办,你现在就回去,把所有文件销毁,然后立刻走。”
“好!”
老王站起身走了两步,想了想回身说道:“站长,你也要尽快转移才行,免得发生意外。”
曾澈点点头:“我知道。”
老王打开房门,快步向街上走去。
目送着老王上了一辆黄包车走远,曾澈拿起桌上的纸条又看了一遍,上面留了特殊暗记,他知道这是姜新禹送来的情报。
虽然姜新禹没写明危险来自哪方面,曾澈还是能猜出一个大概,十有八九是王天林那边出现了变化,最大可能就是他提前到了堰津!
曾澈这里有一部发报机,他自己本身就会使用,所以干脆连发报员都不用,收发电文自己一个人来,这样可以最大限度保证情报不外泄。
别的可以不要了,发报机可不能轻易丢下,这种东西体积大不易携带,从大后方运到沦陷区,可以说历经重重险关,曾澈深知其中的艰难。
他把发报机放进一只皮箱,仔细想了一遍,再无任何遗漏,这才锁好门拎着皮箱离开住处。
…………
老王回到汇文书店,对伙计说道:“阿华,上门板。”
阿华也是军统的人,但是他只负责放风掩护,涉及不到更多机密,所以曾澈并没有急于安排他转移。
见老王一脸严峻神情,阿华知道一定是出了事,连忙跑出去上门板。
店里还有几个顾客,老王抱拳拱手说道:“不好意思,今天小店盘点,早一点关门,各位先请回吧。”
“王老板,大晚上盘点,你没事吧?”
“抱歉,抱歉。”
等顾客们都走净了,老王出来帮着阿华上完剩余的门板,他站在门口四处看了看,没发现有什么异常,心想着是不是站长太过于小心了,敌人根本不知道书店的事?
不管怎样,还是要服从命令,他回身说道:“阿华,把门插上。”
然后快步走进后屋,挪开几捆书,用铁钎撬开一块地砖,地砖下面是一个长方形空格,空格里放着一尺见方的木匣。
老王蹲下身把木匣拿出来,再将地砖复原,重新做好伪装。
阿华站在他身后看着,说道:“老板,出啥事了?”
老王:“拿一个铁盆过来。”
打开木匣,里面是厚厚一摞各种文件资料,老王掏出火柴点燃两张,扔进铁盆里,在一张一张把文件续进燃烧的火里。
阿华也照葫芦画瓢,蹲在一旁帮着烧毁这些文件。
看着熊熊的火焰,老王说道:“阿华,你是不是有亲戚在乡下?”
“有,我舅舅住在辛家甸。”
“一会儿你连夜去投奔你舅舅,躲几天,等我的消息。”
“好……咳咳,咳咳!”阿华被烟气呛的直流眼泪。
书店的面积不大,烟气顺着门缝丝丝缕缕的冒到了外面,过来一会儿,门外传来敲门声:“王老板,王老板!”
老王示意阿华先停下,他迈步走到门口,隔着门板问道:“谁呀?”
“是我,隔壁肉铺的余老六。”
老王打开门:“呦,六哥啊,什么事?”
“你屋里烧啥玩意呢?别着了火,这要是着起来,大伙都跟着遭殃。”
“阿华点炉子呢,马上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