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娱乐初唐-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冬天要用火锅的时候想到这里是北方,那冬天寒冷人们还要烧木炭,读书的时候学过那《卖炭翁》还历历在目呢,伐薪烧炭南山中嘛。只是这伐薪烧炭破坏生态资源多不好,而且不耐烧,和煤炭相比差远了,还容易中毒。

铁炉子打出来了就要找煤炭囤积啊,没有煤炭这炉子的作用也就不大了,拿来烧木炭太浪费了。古代长安附近其实有不少煤矿的,这个活就交给熊大熊二了,他们是地头蛇,肯定有自己的办法。

酒楼开了怎么能没好酒呢?这不是砸自己招牌,所以好酒是必须有的。作为一个穿越人士,造酒是必须掌握的技巧,你就算不喝酒也得会造酒,要不然古代社会怎么混呢?造酒的技术就交给了酒楼了,只是酿酒的人要分开制作了,以免技术外泄,这里可以没有专利这回事的。

至于熊大熊二会不会背叛李好,这个问题他并没过多的操心。因为我们大唐的祖先在诚信这块比现代人好多了,这个时候的人没有诚信那就别想在外面混了,口水都能把他淹死,另外他们还签了合约的。不过如果熊大熊二眼光好点的话也不会想着去背叛李好,因为李好的点子太多了,跟着李好大家都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嘛。

忙完了这些还要看武家那百多亩良田了,因为李好身上带着的农作物的种子要找地方撒下去啊,他那小院子只能种一点,怎么到时候大规模推广?坐着马车去那些良田一看,李好气得差点直骂娘,旁边的武氏又在抹眼泪了。那狗日的武大真他妈够狠啊,这一百多亩地全是荒地,连个耕种的人都没有,这让武氏母女几人怎么过日子?

幸好李好从天上掉下来了,武氏紧紧的拉着身边李好的手。李好下了马车独自绕着这些荒地转了一圈,这些荒地并不贫瘠,只是缺水,所以荒下了。比较庆幸的是荒地的另一端靠着一条小河,只是地势高了点不太方便取水而已,这个难不到他,转了一圈后,他心中有了计较,只是差人差东西了,这个也不用担心。熊家兄弟一听李好开口,立刻就帮他搞定了人这个问题,至于曲辕犁和筒车就另外找人做了,这些都是新技术啊,大唐尚未推广的东西。

李好暗自侥幸啊,幸好自己先找了熊家兄弟做拍档啊,要是靠着武氏来搞这些,那估计什么都搞不出来,毕竟她一个妇人,还是刚来长安。自己现在是大董事长,只管大方向就好了,顺便给自己谋点小私利,至于细节和执行就由两个执行董事来干了。只是这些投资一撒下,基本把李好身上的家产快掏干了,他也就那么点资产。

所有的事情安排好后,李好的日子稍稍轻松点了,剩下的就是那些孩子的教育问题了,那熊大确实是个伶俐人,他一见李好还带了这么多孩子学习,索性把自家的两个小孩加上熊二的三个全部送了过来,还奉上一份厚厚的拜师礼。

李好每天的时间很忙,索性每天上半天理论课然后带着这些孩子去酒楼铁铺荒田那边实地观察一番,认识更多的东西,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学的更好嘛。这下可让武月欢喜了,小姑娘早早的就把自己定位于先生的小媳妇了,自然紧紧的跟随李好,每天可以看到很多有趣的东西,不仅长了见识还很好玩。其他的孩子们也放开了平时的拘束,一个一个撒了欢。

待一切忙的差不多了,九月初九来了,这个日子在唐朝是一个隆重的节日,这一天男女老少都要去登高祈福喝菊花酒插茱萸,公家要放假一天的,所以这一天应该是长安城街道热闹的一天。这个从王维大大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就能看出唐朝人还是很看重这个节日的。

☆、第十六章 某; 洛阳王玄策也(文)

九月初九这一天对李好来说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日子,因为这一天他要带着一堆人去登高。十几个弟子,加上武家四个女人还有几个奴仆,熊大熊二的孩子老婆也跟着过来了。这是他来大唐组织的第一次全家出行,熊大熊二没有时间,他们得筹备酒楼的开业,因为酒楼也选在这天试业,吴王李恪傍晚会带着一帮纨绔官二代来品菊花酒的,这个也是李好特别策划的。

无论什么年代,所谓的二代基本都是一帮纨绔份子,吃喝玩乐那是他们的特长,加上家世显赫,身边围着的人也不少。只要把这帮人吸引过来了,生意自然就不用愁不好了。到时再搞点其他的活动,这大唐的首家五星级连锁酒楼非天然居莫属。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我要上学校,天天不迟到。爱学习,爱劳动,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

金秋九月,天高气爽,坐在马车前面的李好望着长安街上熙熙攘攘的人流还有妖娆娇俏的大唐美女,神清气爽的哼着儿歌。他的马车走在最前面,除了赶车的李三车上只有他一个人,还放着一些食盒。武月原本是要和他坐一辆马车的,被他严词拒绝了,这怎么行呢?等下给小姑娘看到自己到处看美女,这会大损自己高人的形象的。现在他可以眼睛不停的四处乱瞄;不用注意形象。只是这大唐的美女太多了,让他有点目不接暇的样子。

哇;这个好丰*满的胸啊!

哇,那个好白皙的皮肤!

哇,还有一个好翘的臀啊!

全都是李好喜欢的类型啊,那些姑娘远远的就能感觉到李好猥*琐的目光,或是怒目相视,或是含羞快走,当然也有媚眼飞了过来,逗的李好心痒痒的,就在他快要流口水的时候,前面突然传来惊慌喊叫声。

李好不知道前面发生了什么事情,只见路上的行人纷纷乱成一片。

“不好!有马受惊了!”

这时旁边的人们惊恐地叫喊着,仓皇往路边躲闪过去。不知谁家一个粉雕玉琢的一个小孩被遗忘在路中央无人顾及,见到惊马来了竟然不知躲闪,正在大声哭泣。眼看着惊马就要踏上小孩,一场惨剧即将发生,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李好从马车上迅速的跳了下去,抱起那个站在路中间哭的小孩就往路边滚去。

那惊马因无人阻拦,从李好身边奔过继续向前狂奔,这时人群中突然冲出一个年青的小伙子;直向狂奔的惊马扑过去,一把抓住马的缰绳。狂怒的惊马被拉的前蹄腾空而起;把这个青年人带起一米多高;只见他腾空趁机跃到马背上用尽全身力气双脚夹住惊马,双手用力扯住缰绳,那惊马挣扎几下后竟然安静了下来,周围的人纷纷长松了一口气,这位壮士好厉害啊。

李好抱住受惊的孩子连忙向前想同那那青年打下招呼,古代的英雄好汉他可是非常佩服的。以前在电视里看到那些英雄觉得似乎不怎么样或者太夸张,但是在现实中真实的见到了那不一样了。那受惊的马都能让他毫发无损的制服,太厉害了,这人在唐朝肯定是个名人。

作为穿越一员,见到古代名人不能收为小弟或者认个兄弟啥的那太差劲了,有损穿越者的威严。自己现在先向前问清名号,混个脸熟,如果能邀请一起同游那就更好了,凭自己渊博的知识和三寸不烂之舌肯定能让他折服的,到时就不怕他不上自己的船。李好心中嘿嘿盘笑了一番。

这时那位年轻人已经跳下马,那马此刻温驯无比的呆在他的身边。李好凑了过去:“这位郎君好身手啊,不知贵姓?”

那青年人见李好抱着个小孩同他打招呼,知道刚才是李好在自己之前抢先救了小孩,很客气的朝李好拱拱手:“某,洛阳王玄策也。”

李好一听,脑袋立刻就嗡嗡作响了,王玄策!自己来贞观见到的第一个男牛人居然是这位,这实在是太意外了。开始自己看他年轻还以为会是薛仁贵那家伙呢,不过想下那家伙估计现在还窝在家里还等着老婆安慰他就排除了,只是没想到会是这一位牛人啊。

王玄策,唐朝河南洛阳人,公元641年因北印度的玛卡达送使节来唐,因而以对王玄策答札之副使节身份。接着,翌年以正使的身份再度前往印度,王玄策后来被卷入提的王位篡夺事件,从尼泊尔和吐蕃借兵八千创造了“一人灭一国”的传奇战绩。658年,第三度被选为往印度之使节,在各地访问之间,还曾前往摩河菩提寺参拜。他还给历史留下了一本《中天竺行记》和其他等书籍,只是后来在历史的长河中完本遗失。

这是历史给他的记载,如果说历史是个扯*蛋的玩意估计没人相信,但是在这里看了老王同志的待遇你就会知道历史确实对老王同志扯*蛋了。作为一个一人灭一国的牛人和国家功臣在历史中却只有这么点记录,何况老王同志还写过几本书。这不扯*蛋还有比这扯*蛋的吗?

而同一时期的另一人就是他大爷的从国外进口几本破经书却搞的美名远扬,甚至至今还有些二货还在宣扬他的精神,这个人除了给这个国家带来更多的和尚,还让这个国家的人更加信佛,不惜到处耗财修建寺庙之外唯一的优点就是写了几本西域的地理书籍,但是这个人的名声却完美的掩盖了老王同志的功勋和光芒,这个人法号玄奘,大家该知道他是谁了。

李好心中难以掩饰的惊喜让老王同志有点莫名其妙,错了,现在还不能叫老王,还是小王。自己和这个人似乎并不熟啊,这人似乎太热情了点吧?就在小王同志觉得很不自在的时候这时惊马的主人和小孩的家人纷纷赶了过来,对李好和小王同志表示感谢。

两人都是豪爽之人,对这些表现的都不是很在意。倒是李好对小王同志的仰慕那是完全不用掩盖的,**裸的表现在身上,让小王同志感觉自己全身都快起鸡皮了。两人在街上聊了一会,李好见小王同志只有一人在长安,索性邀请了他一起去登高,反正他这队伍的人本来就不少,多一个人也无妨。

碍不过李好的热情,小王同志似乎有点勉强的上了他的马车,一行人重新往城外登山去也。只是上了马车的小王同志所不知道的是李好的马车上去了,再下来就难了。他瞅着小王同志的爱好用大量现代累计的信息把小王同志哄的脑袋一晕——答应做他带的那些小孩子的免费教习了。

原本李好是想和人家烧黄纸斩鸡头的,只是小王同志没这个爱好,所以没有答应。这让李好觉得自己很失败,有失穿越人士的脸面啊,这好不容易见到一个牛人却没让他做自己的小弟真的很失败啊,失败!

☆、第十七章 吴王李恪(文)

今天登高望远的活动举行的很圆满,大家玩的很开心,还有好多好吃的,李好先生又给我们找了一个王教习——一个很厉害的教习,居然能徒手制服惊马。只是他应该没有先生厉害,因为他很听先生的话,还很喜欢吃先生指导大家做出的那些东西。我也喜欢,姐姐和娘都很喜欢,我们还都喜欢先生。这是武月事后的总结,李好看了黑线直冒,只差一头晕倒在地。

而事实是小王同志很上道,待李好主角气息一散,立刻就对李好佩服的五体投地,这当然也是骗人的。真正的事实是李好和小王同志谈的越多,对小王同志就越来越欣赏,越来越佩服。在这个资讯闭塞的古代社会里能有小王同志这份认识那是相当厉害的角色了。

而小王同志和李好谈的越多后觉得自己越浅薄了,他向来自负,眼高于顶,平时人缘也不怎么样。而今天他终于见到比自己更厉害知道的更多的人了,之前的勉强之意完全没了,对李好态度更加亲近了,殊不知李好只是剽窃了千年后别人的资讯和见识,要不然早给小王同志谈下去了。

一群人上山登高望远后就开始了野炊,他们带上去的东西很多,除了熟食还有生肉,酒水具备,不象别人只带了一些糕点什么的。大厨兼总指挥是李好,在李好的指挥下那些奴仆和少年们纷纷生起火开始了半自助野炊,小王同志对李好的这种教育方式似乎感到很好奇,看到小王同志好奇的样子李好跟他解释这是为了增加少年们的动手能力,增加他们以后独自在外的生存能力。小王同志听后对这种新奇的教育方式大感兴趣,在这种时代有强大的在外独自生存能力就能多一份生存希望,作为小王同志这种人自然能明白。

就餐的时候又让小王同志大跌眼镜了,只是这个时候还没有眼镜这玩意,所以跌不了。那香喷喷的羊肉串让人口水欲滴,就连那直接用泥巴包着埋在地下烤出来的鸡竟然也味道十分鲜美。比较郁闷的是他在吃羊肉串的时候吃的太猛了,而李好吃的那些羊肉串是加辣的,所以小王同志悲剧了,被辣的直呼气。他抓起李好准备的谪仙醉菊花酒一口灌了下去,那酒可不是大唐现在的酒,那是蒸馏过的白酒,虽然度数不是很高,结果。。。。结果小王同志更悲剧了。辣上加辣;眼泪鼻涕全部辣了出来,脸涨的通红,喉咙如着了火一般到处乱窜,后来还是武氏看到他十分狼狈的样子不忍给他递过来一大杯清水让他猛灌下去才解了他的困。

这个时候小王同志才知道李好那家伙的阴险了,居然不给自己说出这些。难怪那家伙坐在那细嚼慢咽的,刚开始他还觉得李好那家伙吃东西太斯文了,没有男人的气概。此刻那家伙正和那些少年坐在一边笑看他狼狈的样子一边悠闲的啃着鸡腿,太阴险了。

一阵火辣过后他又觉得刚才吃的东西和喝的酒似乎特别过瘾,特别刺激;如果他也是穿越过去的就会形容说如同马*杀鸡后般舒爽啊。如此过后他学乖了,也学着象李好一般小口喝酒,小口吃肉,那辣辣的味道果然很爽啊。

登高野炊搞的很圆满,大家玩的开心,吃的也开心,中间不时还有登高的人闻到李好的酒香跑了过来询问这酒出自何处,竟然如此醇香,酒质透明如清水。得到李好的回答后竟然纷纷匆忙结束了登高之行往天然居赶去买酒去了。

天然居的试业搞的很成功,这从酒楼的热闹能看出来,当然事先的宣传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尤其是傍晚时分吴王李恪这帮子人的到来,让酒楼的热闹达到了颠峰,所有房间和位置全部爆满。

李好拉着小王同志过来的时候,吴王早到了。在门口几个穿着李好设计的旗袍的少女弯身整齐的欢迎的声音中,李好带着小王同志往李恪的包厢走去。他之所以会出现在这个时候的天然居是因为李恪想见他。这位吴王对天然居新装修后的一切似乎特别的好奇,当得知是有高人指点,对这位指点的高人就更感兴趣了,所以吩咐熊二派人去请李好过来相见一番。

小王同志也被拉了过来,这自然是李好存了小心思的。原本的历史李好不知道为什么小王同志的大才没有得到重用,一直不怎么得志。但是这个时空他过来了,自然就不会让小王同志再受到之前的冷遇了,所以不管小王同志登高的时候被他的谪仙醉灌的七晕八醉的样子,一盆冷水把小王同志浇醒后梳洗一番就拉着他过来了。

刚一入厢房,就看到一位身材挺拔修长十六七岁的青年端坐在桌边,慢条斯理的品着李好指点熊二弄的茉莉花茶,一件华贵的暗花青色绸衫穿出了飘逸的风采出来,一双如伟仔般的电眼四处放光。这就是吴王李恪,一位很帅的家伙;一位死的很冤的家伙。

史载李恪善骑射,有文武才,英果类太宗;太宗甚爱之。说实在话,李好对这个不敢苟同。李好觉得李二这人作为一个皇帝或许算成功,但是作为一位父亲非常的失败,简直就是失败中的失败。

你看他生了十四个儿子二十一个女儿有几个得到善终的?就连封个太子还搞死了几个儿子,传位给一个儿子作皇帝还给自己戴了绿帽子,还杀了自己另外的儿子和女儿,你说这人做父亲做的有多失败?如果他泉下有知;估计早就气的直接爬出来甩那个他很疼爱的稚奴同志两个耳光。大呼家门不幸;自己有目无珠啊。

而说到李恪死的很冤是因为他的一生活的真的很悲剧。他外公是老杨同志;是腐朽的大隋王朝的皇帝;荒*淫无耻。所以他妈出身不好,老杨的女儿,大隋的残孽。可李二也忒不是个东西,造了李恪外公的反,睡了李恪他妈还睡了他外婆,更可恨的是他睡了人家对人家儿子好点也好啊,可是你看他做了什么狗屁倒灶的事情。

历史说李恪有文武才,太宗甚爱之。这是狗屁,历史在扯*蛋。人家其实活的很低调,非常的低调,就是这样李二还很不待见他,封给李恪的地方都是很差的地方,抓到一点小事就削他的官职和封地,没事还抓着一点小事装着很正直无私的样子训诫他,不时把李恪同志踢到外地去,而同一时期的李泰还有后来的稚奴待遇比他好了不知多少去了。

你说人家活的容易吗?好不容易混到太子被干掉了,二哥也被干掉了,就剩一个软弱的稚奴了,你看李二又干了什么事。他说他想封李恪为太子,说李恪英果类己,后来被长孙无忌一反对就放弃了,然后,然后就什么表示都没有了。

你说这是一个说儿子英果类己的父亲干的事吗?他这是把李恪竖起来给别人打靶啊,关键是还不给这个靶子任何保护,所以李恪很冤。李二死了没多久,尽管他小心翼翼的装孙子活着还是给长孙无忌找到一个借口诱供房二同志说李恪造反把李恪腰斩了,而李二选中的那个稚奴假惺惺的流几滴眼泪看着自己的哥哥被腰斩,估计心里还在得意:看你还如何英果类己,居然还想抢我的位置!现在你死了我就安心了。

比较具有讽刺意义的是长孙无忌这位老同志,他一心为大唐的稳定做贡献,忠实的为自己的外甥做出头鸟,不惜损了自己的名声设计也要除掉李恪。后来他腰斩李恪的时候,李恪说他这个阴人会比自己死的更惨,结果这个预言后来真的应验了,而且应验的奇准无比。无忌同志这位老革命家,大唐的忠实拥护者,被他的外甥媳妇冠以同样的罪名“造反”。

事情说来挺长的,无忌同志在后来以拥立之功和皇帝的舅舅自居,不仅坚决不支持小武女皇进步,还处处掣肘软磨硬泡,阻挡小武的前程。可小武是谁?当时最受他外甥宠爱的女青年,前途无量的人,挡她的路就是打皇帝的脸,打皇帝的脸那不是找死?

所以后来无忌兄这位忠心耿耿为外甥的老同志也被扣上一顶谋反的帽子,他忠心所对的外甥稚奴同志假惺惺的挤几滴眼泪模模糊糊的给个不审问舅舅,削官降职黔洲安置就完了,无忌同志只有心如死灰痛不欲生的被逼自杀了,唉!早知如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