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的袁术进可攻退可守,形式可谓是一片大好,但他却没有喜好的喜色,反而一副暴怒的样子。
“他赵匡胤在我的眼皮底下,竟然做了这么多的事,他怎么敢,他怎么敢?”
袁术宛若一只愤怒的老虎,红着眼睛对阎象等重臣咆哮道:“你们这么多人,怎么就没一个人发现?还是收受了赵匡胤的好处?”
这次贾诩的离间之计,虽令潜伏在豫州的锦衣卫谍者伤亡惨重,但效果也是极为明显的。
如今整个豫州的百姓在盛传,赵匡胤故意伪装,实则却是暗藏祸,心意图自立,而这之法然也惊动了袁术。
袁术根本不信赵匡胤会犯,毕竟赵匡胤可是他的妹夫,但当看到查证回来的那些触目惊心的证据后,袁术才知道赵匡胤一直在吸袁家的血来壮大自家,而自己就像个傻子一样被赵匡胤给骗的团团转。
“主公,赵匡胤和赵家却有野心,但当务之急却并非治他们的罪,而是要尽量先稳住赵匡胤,以防止赵匡胤立即造完。”阎象一脸凝重的说道。
“什么?”
袁术露出不可置否的表情:“他赵匡胤把我袁术当成傻子在耍,到头来我还要去稳住他?做梦。”
“主公,赵匡胤手中可是还有着十万大军,另外汝南郡大半也在赵家的掌控下,如今我军已和秦军彻底识撕破脸皮,赵匡胤要是在此时造反的话我,我军就要面对赵匡胤和秦军这两个对手了。”阎象苦口婆心的劝道。
“哼,就算他们俩两个联手,我袁公路也绝无会畏惧。”
嘴上虽说着不畏惧,可袁术脸上的表情可一点不硬气。
“报……启禀主公,刘勋将军飞鹤传书传会重要情报。”
袁术看完刘勋的信后,又将贾诩所写的涂改的信看完后,不由咬牙切齿道:“我都还没去找他赵匡胤的麻烦,他赵匡胤到时不打自招,主动跟贾诩搅到一起。”
阎象看完后则严肃道:“主公,这恐怕是贾诩的离间计,我军一旦内斗的话,获利最大的就是秦军了,而贾诩也巴不得我军陷入内斗。
总之无论如何,当务之急必须先稳住赵匡胤,就算要动他,也必须等到收回兵权之后。”
袁术沉思一会后,叹息道:“罢了,传令退兵吧,在解决赵匡胤这个内患之前,我军已经不适合作为扩张了。”
袁术的这则命令还没来得及发出去,却又有重要消息传了回来。
“报……启禀主公,赵匡胤杀了刘勋等八位将军,一举夺走了前线十万大军的控制权,随后打出‘清君侧’的旗号,说要杀在主公你身边的搬弄是非的汉奸王莽,如今领着十万大局往豫州杀回来了,汝南郡37县中有20县都不战而降了。”
zwqiushu
第1225章:廉颇VS赵匡胤()
第1225章:廉颇vs赵匡胤
贾诩的以流言之计,和抹书离间之计,双管齐下,俨然将赵匡胤给逼上了绝路。
袁术已经发现了赵匡胤私底下的小动作,就算暂时因为战争的缘故不会动他,将来也必定会收回他手中的兵权,所以摆在赵匡胤面前的就只剩下一条路了。
与其坐等袁术各种阴谋来算计自己,赵匡胤不如趁着袁术对自己没有防备,自己有兵权在手之际主动出击。
不过如今赵匡胤虽是要造袁术的反,但他却也没有直接高举反旗,而是打出了‘清君侧’的旗号,来美化和遮掩自己造反的事实。
直接起兵对抗旧主,无论借口找的多么好,也终究是有违大义的,但君主若是犯了不可饶恕的大错,那么忠臣自然有义务来为主纠正了。
赵匡胤将所有的罪过都推到了王莽身上,并严明主公袁术只是受到王莽的蛊惑,才会在此时国难之际发起战争,这并非是袁术自身的昏庸。
赵匡胤表面上虽是在位袁术说话,但能做出这种事并且轻易被人蛊惑,这本身就表明了袁术的昏庸无能。
赵匡胤的这一波骚操作,既彰显了自己的胸怀,又在无形中就破坏了袁术的名声,赵匡胤得到了名声、大义也占据、造反的理由也有了,可谓是一举多得。
袁术见赵匡胤造反就算了,却摆出一副为了自己好的样子,并把过错往自己身上推时,当即被气了浑身打颤,怒道:“狗贼,我袁公路誓杀汝。”
“主公,赵匡胤既当婊子,却还要立牌坊,这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事。”阎象一脸阴沉的说道。
袁术一听顿时来了精神,连忙问道:“军师可有计策砸了他的牌坊?”
“此事易尔。”
阎象轻摇手中的折扇,不紧不慢道:“赵匡胤不是想要‘清君侧,杀王莽’吗?主公何不主动斩杀王莽,并将王莽的人头给赵匡胤送过去,以彰显自己改过自新的决心。”
阎象此计不可谓不毒。
赵匡胤早就有自立之心,王莽死了,赵匡胤会收手吗?自然不会,但他清君侧的理由也就不成。
王莽一死,赵匡胤若是继续造反,那就是蓄意谋反,不但完美的人设彻底崩塌,连大义也会重新回到了袁术这边。
这根本都不需要考虑的问题,可袁术权衡了许久之后,却是皱眉道:“如此岂不是让吾颜面扫地。”
“主公,无论您承不承认,在异族入侵的为难时刻,对同胞发起内战就是错的,但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啊。”
阎象见袁术还在犹豫,继续苦口婆心的劝道:“主公,无论王莽将攻占司州的好处吹的多大,但他在此时挑拨我军进司州,明摆着就是要馅主公于不义来完成他的目的。
而今牺牲王莽这个居心叵测、意图不轨之辈,却能让天下人看破赵匡胤虚伪的面目,挽救数万士兵的生命,主公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
听了这话后,袁术又沉思了一会后,最终沉声道:“既然如此,那就牺牲王莽吧。”
袁术之所以看重王莽的能力,是在能获得极大利益的情况下,若是牺牲王莽可以获得更大的利益,袁术也会毫不犹豫的牺牲王莽。
袁术其实也不是百分百的信任王莽,他将王莽秘密藏起来,然后在派上数百士兵看守,名义上为保护,实则却也是监视。
袁术以为这样王莽就逃不走了,但他却不知道,其实巨毋霸也跟王莽一起来了。
狄仁杰在宅院外找到的脚印,并非是巨毋霸和王莽在一起时留下的,而是巨毋霸游离在外暗中保护王莽时所留下了。
被袁术监禁起来的这些日子里,王莽也是越来越不安,他没想到袁术表面上对自己亲厚,但实际上信任自己的同时也在防着自己。
区区袁术竟也会这么难缠,果然青史留名的人物每一个简单的。王莽心中暗道。
更加令王莽没想到的是,廉颇宁愿自残也不愿领军进攻司州,以至于让赵匡胤那个反骨仔成了主将,这也让他的计划出现了最大的变数。
王莽也劝过袁术不要用赵匡胤,但那时的袁术显然更加信任赵匡胤,所以根本没理会王莽的旁敲侧击。
王莽也不敢往重了说,他怕这样反而会引起袁术的不满,却不想赵匡胤最终还是叛变了,而还是打着杀自己的旗号来造袁术的反。
王莽自然不知道外界的事,这些都是巨毋霸告诉他的,而当在他知道之后当即意识到,豫州已经彻底待不下去了。
不管袁术会不会杀他,反正王莽是不会拿命来赌的,在巨毋霸的保护下连夜逃了出去。
“报……启禀主公,王莽他,他……”
袁术见此心中一凛,顿时生出不好的预感,连忙问道:“他怎么了?”
“他不见了。”
“什么?”
袁术一脸的难以置信,确认之后连忙发动全城兵马搜寻,但依然没有任何的收获。
直到此时,袁术突然意识到他就像个小丑一样,被赵匡胤和王莽两人轮耍,这也让心中简直怒不可解。
“发出十万两黄金悬赏王莽的脑袋。”袁术愤怒的咆哮道。
“呃,主公,王莽最新的悬赏金,已经涨十二万两黄金了,这时十日前贾诩发布的。”
“那就二十万,三十万,总之一点,本公要王莽死。”袁术歇斯底里的咆哮道。
“诺。”
一连砸了不知多少东西后,袁术心中的怒意也消了大半,冷静下来后当即道:“传令廉颇,领军十五万,征讨叛贼赵匡胤。”
很快,士兵回报道:“启禀主公,廉颇将军说他的伤势还未痊愈,请主公另选贤能。”
袁术闻言不由露出为难之色。赵匡胤可是豫州军最能打的将领,曾打过不少以少胜多的战役,豫州军中也唯有廉颇可以跟赵匡胤抗衡,而廉颇要是不上的话其他将领根本不是对手啊。
阎象道:“主公,廉颇将军怕是因之前主公不听劝,强行出兵进攻司州,心中有了些许的怨气,所以才不愿领兵啊。”
听了这话,袁术的脸颊不由微微抽动起来,苦笑着问道:“军师,这该怎么办啊?”
“恐怕要主公亲自去请将了。”
袁术闻言不由露出无奈之色,但只能亲自去请廉颇来领军,毕竟这也是他作出来的。
在袁术无比诚恳的邀请之下,廉颇以为主公认识到了错误,于是也就答应领军平叛,而当他领着十五万大军抵达汝南之时,几乎整个汝南军都已经被赵匡胤给占领了。
第1226章:兵不血刃夺轩辕关()
第1226章:兵不血刃夺轩辕关
豫州二郡四国98县,光是汝南一郡就占了37县,而汝南则正是袁家的大本营。
汉水之战时,秦昊为了对付项羽的数十万黄巾军,于是掘开了汉水水淹七军,结果下游的汝南也因此遭难,几十万难民流离失所,而这也成了秦昊为数不多的黑点。
数年过去了,在袁家的大力发展和资源倾斜,以及赵匡胤全心全力的治理之下,汝南也渐渐恢复了元气。
如今的汝南郡,比黄巾起义之前虽还差得多,但也依然是当今天下最富硕的几个郡了,养兵十几万完全不成问题。
拥有了汝南三十多县之后,赵匡胤也初步拥有了对抗袁术的资本,就算袁术派廉颇领十五万大军来讨,赵匡胤也依然有信心与之一战。
赵匡胤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占据汝南三十多个县城,主要有四点原因:
1,为了支持袁术一统豫州,袁家的底蕴也消耗了不少,再加上大部分人员都随袁术迁到了陈县,这让袁家对汝南的掌控力度大大降低;
2,赵匡胤为自立的这一天做了充足的准备,许多县令和守将本就是他的人,而赵匡胤本身就是汝南的太守,行动起来也极为的方便。
3,汝南豫州军的准备不足,根本没想到自己人会来打自己。
正是在这三点同时的运作之下,对袁家来说哪怕是坚若磐石的汝南郡,也在赵匡胤日以继夜、不动声色的挖墙脚之下,一点点了出现了裂痕最终彻底崩溃。
再加上赵匡胤的运气也还算不错,中间并没有出现什么意外和变数,所以赵匡胤才能拥有这么一个还算不错的开局。
赵匡胤和廉颇的私交非常好,廉颇尚未独自领军之前,甚至一度因为和赵匡胤的关系而被袁术忌惮,结果错过了很多领军立功的好机会,而如今两人却要在沙场进行对决了。
赵匡胤了解廉颇,他知道两人之间的私交虽好,但廉颇绝不会因此就对他手下留情,而想靠私情收服廉颇就更不可能了。
廉颇乃是真正忠义之士,就算明知袁术是一个庸主,他也绝对不会另投他主的。
除非袁术又主动做出一些作死的事,让廉颇对他彻底绝望,否则廉颇绝没有任何背叛的可能。
既然无法劝降,那就唯有全力一战了。
赵匡胤并不畏惧与廉颇一战,却怕在和廉颇交手的时候,秦军突然从背后杀过来,而一旦面临两面夹击的话,就算是他恐怕也无力回天啊。
“主公不必多虑,如今秦军的管事者,表面上是秦检和檀道济,但实际上却是贾诩那个老狐狸。
贾诩此人却最为老奸巨猾,他巴不得我军跟豫州军拼个两败具伤,是绝对不会在此时相助于豫州军的。”赵普一脸平静的说道。
赵匡胤则摇了摇头,道:“此一时彼一时,吾并不怕秦军会和豫州军联手,却独独怕贾诩那老儿落井下石。
如今我军虽已从广成关退军,但轩辕关可还在我军手中。
轩辕关系到整个司州安危,贾诩是绝对不会放弃的,可轩辕关也同样是我军抵抗秦军的一道屏障,本侯也并不想放弃。
贾诩若是此时来取轩辕关,不需要进行攻城,只需将军队领过去,就会牵制我军数万兵力啊。”
当着赵普的面,赵匡胤道出了心中最担忧的事,而赵普听了后却笑了起来。
“主公,如今轩辕关对于咱们的汝南来说,不但不是屏障,反而还是一道催命符。
你难道忘了吗,轩辕管只能阻挡伊阙关和广成关两个方向的秦军,但秦军却还可以走陵郡绕到轩辕关的背后啊。”
赵匡胤猛地拍了一下脑袋,怎么把这么重要的事情给我了,他只顾着关注司州的秦军,却忘了荆北五郡中的章陵郡,其实是跟汝南郡接壤的,而走章陵一线完全可以绕道轩辕关的后面。
“我军若是兵力充足的话,自然可以挡下这支绕行的奇兵,但一个廉颇就已经牵制了我军的大部分兵力,根本没有多余的兵力阻挡秦军。
而秦军要是真的出兵想夺回轩辕关话,到时轩辕关所面临的必定是前后夹击的局面,而仅凭关内的守军想守住无疑是不现实的。
既然注定守不住,那又何要分兵去保一个,对我军而言可有可无的轩辕关呢?”
说到这时,赵普一脸严肃的看着赵匡胤,沉声道:“主公,对于我军而言,当务之急乃是稳定形势,并打退袁术,而非四处树敌。
赵普认为,秦军乃是我军目前可以拉拢的唯一盟友,所以应当不惜一切代价的来跟秦军交好,哪怕是主动让出轩辕关。”
赵普的这番话让赵匡胤豁然开朗,由于才和前军开战的缘故,他下意识还把秦军当成对手,却忽视了双方之间的关系已经变了。
“军师所言有理,轩辕关对于我军来说确实可有可吾,而如今我军也确实不适合双线开战。”
沉声道了一句之后,赵匡胤又道:“既然轩辕关对我军没用,而秦军又对轩辕关志在必得,那用轩辕关来拉拢秦军也未尝不可。
军师,出使秦军,交还轩辕关一事,就交给你去办吧。”
“诺。”赵普沉声应道。
伊阙关。
秦琼领着众将,向贾诩请命道:“军师,如今廉颇和赵匡胤交战,赵匡胤的大部分兵力都被廉颇所牵制,正是我军夺回轩辕关的最好时机啊。”
“是啊军师,一旦夺回了轩辕关,洛阳八关全部在手,司州东线的防线可就彻底完善了呀。”
关胜说道,随后其余众将也纷纷进言,所说的无非也都是些请战的言论。
贾诩见此却笑了起来,道:“不要着急,打仗乃是下策,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策。
放心吧,要不了十日,赵匡胤定会主动将轩辕关还回来。”
众将闻言都露出不信的神色,毕竟轩辕关的位置实在是太重要,而关于轩辕关的归属问题,秦军和豫州军之间也进行了不下于十次交涉,而最终每次都是不了了之,所以赵匡胤又怎么可能主动归还呢。
见众将都不信,贾诩也没有过多解释,对于上位者来说,什么都和下属解释清楚的话,那未免也显得下属太过于无能了,总之时间会证明一切的。
贾诩所说的是十日,可才刚过第五日,赵匡胤的使者赵普就抵达了伊阙关,所为的则正是归还轩辕关,这下秦军众将对贾诩彻底心服口服。
至此,秦军兵不血刃的收回了轩辕关,而司州东线的防御也彻底完善。
第1227章:再得汝南三县()
第1227章:再得汝南三县
“贾大人,我家主公这次派我前来,除了归还轩辕关之外,还想要洛阳朝廷的册封。”
赵普面无表情,看不出喜怒,淡淡道:“据在下所知,目前还没有一路诸侯,主动向朝廷称臣,奉朝廷为正硕。
我家主公汝南太守宋侯赵匡胤,原当这第一个诸侯,希望能尽快得到朝廷册封。”
赵普的言下之意是,作为第一个尊奉朝廷的诸侯,朝廷是不是该大方一年,给一个大一点策册封啊!
贾诩闻言眼中却闪一丝惊讶,他不知道这个主意是不是赵普给赵匡胤出的,但想出这个办法的人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货色。
赵匡胤反袁术所打出的‘清君侧’口号,而就只能糊弄糊弄老百姓,稍微有点学识的人都不可能会信的,但要是得到朝廷的册封的话,那赵匡胤造反的性质也就又不一样了。
得到朝廷认同的造反,那还能交造反吗?那是正义额平叛。
赵匡胤要是得到朝廷册封的他,他也就彻底占据大义了,从而从邪恶的叛徒洗白成正义的一方,在和袁术的对抗中也会占据一定的先机,而袁术在自动站到秦昊所代表的朝廷的对立面。
若是贾诩也不由在心道了声:厉害。
简简单单的一个称臣的行为,却可以从根本上改变赵匡胤的困境,这样的买卖赵匡胤稳赚不赔啊,而贾诩当然不会这么便宜了赵匡胤。
“这个,如今陛下还小,尚不能理政,此事还需秦公做主才行,可秦公如今却远在河套抵御异族,宋侯想要得到朝廷的册封,恐怕要等到秦公班师回朝才行。”
老实说,如今朝廷也是急需得到诸侯认同的,但贾诩要是此时答应了赵匡胤的话,虽说也会获得不小的好处,但得到更多好处的还是赵匡胤,所以贾诩当然不可能这么容易就答应了。
赵普闻言心中失望不已,心中微叹道:贾文和真是老奸巨猾啊,果然瞒他不过,看来不出血是完不成任务了。
贾诩表面上虽拒绝了,但赵普却看出了贾诩的意思,其实就是想要朝廷册封,一座轩辕关的价值还不够,赵匡胤还需要付出其他好处才行。
其实等到秦昊打败异族班师回朝之后,赵匡胤不需要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