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宇文成都深吸一口气后,叩拜道:“属下定不负主公所望。”
第1178章:霍去病奇袭轵县()
第1178章:霍去病奇袭轵县
镇北关沦陷,三十万元蒙铁骑南下,河套危在旦夕。
秦昊这次召唤出的将领中,虽有李靖和蒙恬等将加入了晋军,但并不能也因此就取得最终的胜利,而秦昊也不会将所有希望都压在他们身上。
尽快解救王莽,一统司并,然后驰援河套,彻底将元蒙驱逐出境,这才是秦昊最迫切想要做的事。
之前在王莽和杨林联手的情况下,秦昊害怕将司州打成一片焦土,所以在一统司州的问题上,都是从最稳妥的角度进行考虑。
如今杨林已死,宇文成都投降,并南诸侯联军已呈孤军之势。
所有的不良条件都已排出,秦昊没了之前那么多的顾虑,自然要尽快解决王莽,一统司并两州,然后去驰援河套了。
十五万并州诸侯联军,在于秦军的交战中虽屡屡受挫,至今损兵折将已超过五万,但在王莽的强行扩军下又恢复到了十三万。
秦军可以用来对付并南联军的兵力,分别是:苏烈军两万五千,薛仁贵军一万五千,白起军六万五千,共计十万五千余众。
并南军的兵力依旧在秦军之上,但战力却远远逊色于秦军。
之前苏烈和薛仁贵凭借五万大军,就已经打的十三万联军伤亡惨重,如今秦军可动用的兵力可是整整十万,并南联军又怎么可能是对手。
十万精锐秦军已经可以横推十三万并南联军了,但秦昊若想尽快去驰援河套的话,那就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其解决才行。
并南联军的战力确实不行,但依仗城池进行防守的话,还是可以拖秦军几个月的,可秦昊却不想跟王莽在耗几个月了。
真过几月的话恐怕河套那边连黄花菜都凉了,所以秦昊想要在一个月内彻底解决并南联军,而想完成这个战略目标,仅凭目前的兵力是不行了,所以必须要再次扩军才行。
新兵就算征召了也没时间进行训练,不训练也就无法形成战力,所以凉军战俘也就成了现成的兵源,而宇文成都自然是最适合的统领人选。
宇文成都在凉军中有着仅次于李元霸的人气,他原本就是野王城四万凉军的主将,而杨林带过去的河东凉军也不过一万罢了,只要宇文成都愿意他随时都可以架空杨林。
所以,只有宇文成都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这些战俘恢复战力并整编成军。
以宇文成都的人品和秉性,绝不可能会背叛秦昊,所以这四万战俘交给宇文成都,秦昊可以百分百的放心。
“成都将军,不知整编这四万战俘,你需要多长时间?”秦昊问道。
宇文成都沉思了一会后,沉声道:“八天。”
为了这四万战俘叛变,所以要打乱编制进行整编,而且还要甄别凉军的死忠分子,这么大的工作量只用八天已经很快了,但秦昊对此却并不满意。
“太久了,本公只给你五天的时间,时间一到,四万整编军必须要抵达战场。”
听了这话,宇文成都沉思许久后,咬牙道:“诺。”
秦昊见此满意的点了点头,这人啊,还是要逼一下的,不逼一下,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
“如今镇北关沦陷,三十万元蒙进入河套,所以我们必须要尽快解决王莽,如此才能及时前去支援河套,为此本公和军师还有大都督,一起商议出了一个在最短时间内围歼并南联军的计划。”
说到这时,秦昊看了眼下方的刘伯温和白起,道:“大都督,下面就由你来交代进军计划吧。”
“诺。”
在众将期待的注视下,白起缓缓走到大地图前,说道:“并南联军在司州依然有十三万大军,陈庆之领军三万在河东,王莽领军八万在河内,另外两万大军则分守各城。
我军想在最短的时间内,彻底的解决并南联军的话,就必须直击敌军的软肋才行,而并南联军最大的软肋就是粮草。”
说着,白起指着地图上河内西北地区,最靠近黄河渡口的一座县城,沉声道:“轵县,表面上平淡无奇,但根据确切情报,这里有并南联军的一座粮库。
杨坚虽已停止援助王莽粮草,但他之前援助王莽的粮草,都通过黄河运输到了轵县,而王莽虽已消耗了大半,但轵县依旧存有够并南联军消耗一个月的粮草。”
“也就是说只要攻下轵县,并南联军的储粮就会减少一个月?”冉闵一脸兴奋的问道,其他众将也哦度激动不已。
一个月的储粮对于秦军来说并没有什么,就算被毁掉了也能从其他地方补回来,但对于并南联军来说却是致命的。
并南联军自扩军之后就一直缺粮,毕竟并南四郡的底子太薄了,而王莽的步子却又迈的太大,所以难免会扯到蛋。
王莽也是真的厉害,这种近乎无解的难题,竟被他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给暂时缓解了,但也只是缓解,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杨坚断了给王莽的救援粮之后,王莽的日子也就越发难过了,唯有靠查抄世家,还有从陈友谅和张士诚那里借粮,才能勉强维持生计。
如今王莽最期望的就是李世民能够尽快扳倒杨坚,而一旦杨坚倒台的话,李世民就会给他提供救援粮了,到时情况自然也就会好的多。
王莽并不知道是,秦昊已经为他布下了绝杀,他恐怕再也等不到李世民的救援粮了。
白起话到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众将自然也都能明白,接下的计划自然是奇袭轵县,于是纷纷向主公秦昊请战。
“都别吵了。”
秦昊此言一出,众将纷纷不敢早多言静等这主公点将,却不想这次主公选的竟会是他。
“霍冰(霍去病这一世的名字)何在?”秦昊沉声道。
霍去病根本没想到主公会选他,毕竟他即无战绩也无资历,想要获得独自领军的机会恐怕还要熬上数年,所以他一如既往的站在众将末尾的神游天外。
当看到周围的人都在看自己时,霍去病不禁有些懵逼,心道:这些人都看着我干嘛呀?
站在霍去病后边的弟弟霍峻,用力推了推前方的哥哥,低声道:“大哥,主公叫你呢。”
霍去病闻言不由大惊,往上看去后正好对上了主公戏谑的眼神,当即连忙站出抱拳道:“末将在。”
“霍冰,本公命你领一万骑兵奇袭轵县,有问题吗?”
霍去病闻言不由长大嘴巴,他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当即强忍着心中的狂喜,大声道:“末将定不负主公所托。”
第1179章:王莽要逆天()
第1179章王莽要逆天
见主公并没有选择自己,众将脸上都不由露出失望之色,只有白起等少数将领脸上闪过一丝疑惑。
奇袭轵县一旦成功的话,秦军则将彻底占据战局的主动权,所以主将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白起本以为主公会选择冉闵,最不济也是裴元庆,毕竟选择名将成功率自然更大,可主公偏偏选择了一个连他都不认识的偏将,这就让白起有些难以理解了。
苦思无果之下,白起又见到荆州系的将领都在恭喜霍去病,心中暗道“或许主公此举是为了向荆州世家示好吧。”
秦军如今总兵力近三十万,其中有二十四万都是荆州人,可荆州一系所出的将领之中,能独立领军的人却寥寥无几。
荆州也为秦军了不少人才,比如向朗、董和、文聘、李严等等,而在军中地位最高的文聘也只能给岳飞做副,而长此以往的话荆州系将领恐怕会离心离德。
秦昊要是知道白起所想的话,肯定会为此感到震惊,竟然被他给蒙对了。
这些秦昊其实早就想到了,但奈何他手荆州一系的将领中,李严文聘外也没几个能打的。
秦昊虽想要缓和和荆州世家的关系,但总不能在明知这人不行的情况下,只是为了让荆州系感到重视,就强行将其抬上高位吧?
秦昊不想让能力足够的人,坐上他承担不了的位置,所以重用荆州系将领的想法也就搁置了下来。
霍去病的出世则,正好给了秦昊机会,所以他果断重用霍去病,其实就是向荆州系示好,荆州一系确实也该出现一位重臣或名将了。
霍去病的政治属性只有61点,自然想不到这么深层的关系,可在会议结束后被其他将领所告知才知道,他竟在不知不觉当中成为了荆州人的希望,于是心中更是那那发狠定要打好这一战。
当日,在霍去病的统领下,一万铁骑开拔出秦营,向弘农郡而去。
为了防止王莽的探子发现踪迹,霍去病选择了饶道弘农郡,然后在北上突袭轵县,这样路途虽远了点但却更安全,毕竟如今弘农郡可全都在秦军的掌控之下。
霍去病前脚刚走,秦昊就和白起一起,领着五万五千大军往朝歌而去,其目的自然是和苏烈军汇合,然后一举打垮王莽。
并南联军总兵力十三万,而王莽那边就有八万,超过了总兵力的一办,所以只要将能王莽解决掉,并南联军也就不足为虑了。
王莽作为二次穿越的穿越者,自然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
当得知函谷关沦陷杨林即将断粮的时候,王莽心中暗道不妙的同时,也在考虑如何帮杨林渡过难关,可就算是机智如他,最终也没有想到什么有用的办法。
杨林缺粮,王莽也缺粮,就算他出兵将接应杨林麾下的兵马,也凑不出可供养五万大军的粮草,甚至还会被这五万大军拖垮自身,到时候秦昊就真的躺赢了。
杨林也知道王莽哪里粮草不足,所以一开始就没指望过王莽来救,而最终却被白起彻底围困。
得知杨林中了白起的埋伏后,王莽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最终派陈霸先领军五万佯攻朝歌。
王莽想要以此来为杨林分担一部分压力,但苏烈该守守,白起该围围,根本就不搭理他。
王莽也不敢越过朝歌前去救援杨林,这样不但救不了杨林,反还可能会被苏烈截断后路,最终将自己也给陷进去。
在杨林还没有全军覆没的时候,王莽就已经能预料到结局了,也不由对自己的结局而感到担忧。
一旦秦军解决了杨林的话,自然也就会集中力量来对付他,到时只有十三万杂牌军的他,又该如何抵挡十万秦军的进攻?
“没想到努力了这么久,可最终还是失败了。”
王莽苦笑着自语道,从他看到那颗陨石开始,就已经做好的失败的心理准备了。
上次为了击杀秦昊,王莽可是下了大本钱的。
为确保万无一失,王莽在明知有李元霸出动的前提下,还是派出了麾下全部的武林高手,甚至还派出了大量的军队,以及足足三千骑兵。
却不想,先有李秀宁这个蠢女人坏事,之后竟天降一颗陨石,不但保住了秦昊的命,还葬送了近千骑兵,以及他麾下为数不多的大将,梁方。
上千骑兵,梁方,无论哪个王莽都损失不起,若是可以选择的话他定会选梁方,可结果却是一下子两个都失去了,这让王莽如何能不痛心。
痛着痛着王莽也意识到了,连上天都在帮秦昊开挂,自己要是继续跟秦昊作对的话,这一世恐怕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秦昊的这颗陨石,不断砸掉了王莽上千骑兵和一员大将,还差点击碎了王莽坚若磐石的心,让王莽甚至都生出投降秦昊阿德打算了。
但王莽毕竟是王莽,他为了穿越连死都不怕,在他看来放弃野心,那来到这个世界又有什么意义?还不如直接去死呢。
迷茫了好几天之后,王莽重新振作了起来,既然上天助秦不助王,那我王莽就逆了这天。
‘天命’引发的一颗陨石,促使王莽生出逆天之心,可王莽不知道的是,他能在赵云的追杀下保命,靠的就是‘天运’,所以逆天就是在逆他自己啊。
王莽虽起了逆天之心,但也知道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当彻底冷静下来之后,王莽意识到上天不可能无限制的给秦昊开挂,真那样的话秦昊早就一统了,天下也不会乱成这样。
王莽觉得向天降陨石这种事,肯定是会消耗秦昊所拥有的某些东西,比如气运。
刘秀在荆北招来场陨石雨,之后就一直流年不顺,而这可能就是气运被消耗了的缘故。
秦昊河内招来了颗更大的,或许拿这一下就把他的气运给消耗完了,而自己只要在就坚持坚持必将时来运转。
王莽在心中不由这样想到,也唯有如此自我安慰,他才有继续跟秦昊对抗的动力,可他所期望的时来运转却并没有来,反而随着函谷关沦陷而变得更差。
wxi7
第1180章:战略性撤退()
第1180章:战略性撤退
王莽深知一旦杨林败亡的话,并南联军孤立难支,肯定也迟早要完,而他虽想救杨林,但却又根本无能为力。
就在王莽自认彻底陷入两难境地之时,远在河东的陈庆之的一封书信,却再次给了他坚持下去的信心。
在与薛仁贵的对抗中,陈庆之虽屡屡落入下风,却也不没像王莽这样被碾压,麾下大军的伤亡也并不算太大,所以在王莽的衬托下,反倒显得陈庆之极为难得可贵。
陈庆之作为仅有的,在与秦军的对抗中,没有吃过大亏的将领,他的劝诫王莽不得不重视。
陈庆之在书信中表示,杨林的全军覆没已成定局,就算杨广攻下函谷关也救不了,况且他也不认为杨林可以攻下函谷关,毕竟天下第一猛将李存孝可也在那呢。
从函谷关沦陷开始,杨林就已经成了瓮中之鳖,全军覆没的结局早已注定,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罢了。
所以,与其想着去救注定败亡的凉军,不如好好思索一下如何从司州的乱局中抽身。
并南联军的兵力虽比秦军多,但战力却远远逊色于秦军,而这点从十二万并南凉军,却被五万秦军压着打就能看出来。
没了凉军在一旁牵制,秦军可动用的兵力高达十万,更何况其中还有近两万并州狼骑,这股力量绝不是并南联军可以对抗。
秦军之中的骑兵虽少,但秦检参加诸侯会盟时,却带了三万并州狼骑南下,这支骑兵也成了秦昊手中的王牌。
经历往讨董之战后,狼骑也付出了极大的伤亡,但依然拥有近两万的可战之骑,在加上秦昊从凉军战俘中进行补充,这也让秦军拥有的骑兵数量恢复到了三万。
当宇文成都将四万凉军整编完毕后,四万整编军中还会再出一万西凉铁骑,到时秦军在司州将会拥有四万骑兵。
不过对于并南联军来说,秦军无论是有四万骑兵还是两万,区别都不是很不大,因为不管是四万还是两万,他们都没有任何办法。
并南联军也有骑兵的,但是数量太少,而且战力也不强,根本不是秦军的对手,出城交战的话必败无疑。
河内、河东之地又是一马平川的地形,这对于并州狼骑和西凉铁骑来说,简直如同后花园一般向来就来想走就走。
并南联军虽可借助城墙进行防守,但防守也只是坐以待毙没有任何意义,毕竟并南联军的粮草并不充沛,而一旦储粮耗尽可就要面临和杨林同样的结局了。
对于现在并南联军来说,在河洛平原上和秦军交战,根本就没有任何的胜算,不如保存有生力量,撤出司州,返回并南。
并州多山,多是地形险要之处,并南联军唯有占据地利,才能继续跟秦军对抗下去。
陈庆之的话王莽心中都清楚,但他毕竟只是主将而不是主公,河内河东百万之中也不是说放弃就能放弃。
不过王莽最终还是决心撤退,而让王莽下定决心的还是陈庆之信中所说的另一点,那就是现在并南联军想撤出司州也并不容易。
并南联军要是想要撤出司州的话,必须要在秦军解决凉军之前撤,否则秦军骑兵在没了凉军牵制的情况下,一旦长驱直入杀至黄河直接切断退路的话,到时并南联军可就真的想走都走不掉了。
一念至此,王莽心中已经有了决定,撤出司州的阻力再难也必须撤出,留在司州早晚必死无疑,回到并南则尚有一线生机。
并南诸侯们在并南还留有数万兵力,再加上司州的十二万大军,并南联军依靠庞大的兵力优势,以及险要地势进行防守,未必就不能挡住秦军的进攻。
更何况,就算放弃了河内和河东,并南联军的损失也并不算大。
进入司州时,并南联军只有六万大军,而回去时却变成了十二万。
就算去掉两万陈张雇佣军,以及两万白波雇佣军,也依然还剩八万,比来之前的兵力还多上两万。
陈张和白波的雇佣军,在和秦军的对抗中同样伤亡惨重,但王莽再次扩军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他们的损失给补上了,也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并南联盟不崩溃。
王莽虽决定要撤出司州,但也不会就这么白白的便宜秦昊,河东和河内可是有着百万民众,而他决定给秦昊留一个烂摊子。
没错,继查抄世家之后,王莽又将魔爪伸向了普通百姓。
在撤军之前,王莽以战事临近为由,下令收缴了治下百姓全部口粮,然后统一进行发放分配。
百姓自然不愿交出粮食,但在大军刀枪的威逼之下,却又不敢不交,少部分百姓不满之下选择反抗,而结果自然是死在了大军的镇压下。
一时间,两郡百姓哭嚎连天,无数人破口大骂王莽。
王莽顺利收缴到了粮食之后,就裹挟全部的粮草进行撤退,但王莽也没有做绝,还给百姓们留下三天的口粮。
其实王莽完全可以一点粮食都不留下,但这样的话必定会饿死大量的百姓,同样也会把自己的名声给彻底搞臭。
王莽真的不想便宜秦昊的话,完全可以实行焦土之策,杀光河内与河东的百姓,这样秦昊不就一点便宜都占不到了嘛。
可王莽的心终究还是不够狠,而屠城这种事实在是过于丧尽天良,王莽既干不出来,也不想这么干。
但收缴百姓手中的余粮,让河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