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巅峰召唤-第3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最大的打击。”

    “哦。”

    小刘协重重的点了点头,而贾诩看到刘协的反应后,好似突然想起了什么。

    复儿会那么老实的按计事吗?他不会做些什么多余的事吧?

    一念至此,贾诩不禁皱起了眉头,心中也总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长安。

    “报……启禀唐国公,搜遍了整个长安城,也依然没有找到陛下,另外一同不见的还有大内总管曹正淳,以及……”

    见禀告这有些通通吐吐,李渊顿时怒上心头,喝道:“以及谁?都火烧眉毛了,还不快说。”

    “还有军师贾诩大人。”

    “什么?这怎么可能?”

    李渊瞪大眼睛,完全没想过背叛者会是贾诩,毕竟如今的贾诩已经位极人臣,就算换一个主公最多也就这样,那又有什么必要叛变呢?

    “是真的,贾府的大部分人员所都在,但直系血亲却全部消失了,这明显是早就计划好的呀。”

    李渊虽依然不愿意相信,可事实就是如此,已经容不得半分抵赖了,况且贾诩的地位太高,他叛变后凉军将再无任何机密,所以容不得李渊不谨慎对待。

    “对了,贾诩之子贾复还在主公军中呢?”

    一念至此,李渊再次瞪大了眼睛,随即暴喝:“不好,快飞鸽传书渑池,贾诩叛变,立即缉拿贾复。另外在飞鸽传令凉州,立即捉拿贾诩全族。”

    “诺。”

    数道命令下达后,李渊也渐渐冷静了下来,毕竟相比于处置贾诩,更重要的还是追回刘协。

    “贾诩肯定还跑不远,他想要携帝离开关中,走函谷关一线肯定是走不通,那么也就只剩下……武关。”

    随着分析的深入,李渊顿时眼前一亮,随即大喝:“传令骑兵立即于西门集结,本公要亲自前往武关追回陛下。”

    “诺。”

    很快,三千西凉轻骑集结完毕,虽还能在集结更多的骑兵,但李渊却已经等不下去,直接带着三千轻骑就往武关方向而去。

    一路上,李渊也发现了贾诩一行的痕迹,于是更加的快马加鞭,并以最快速度抵达了武关,可却得知贾诩已离开半日了。

    李渊站在武关城楼上,遥望武乡郡的方向,不由陷入沉思之中。

    这时,张济却跪在李渊的面前,下一脸懊悔的请罪,道:“大人,是末将的失职,才让贾诩贼子走脱,还请大人降罪。”

    李渊凝视了张济数秒后,叹息道:“这不怪你,贾诩蓄谋已久,而且还有出关令牌在身,你事先并不知情,根本没有拦下他的理由。”

    听李渊这么说,张济心中也总算松了口气,虽然这件事本来就不怪他,但张济也是真怕李渊会拿自己当替罪羊,毕竟贾诩是当着他的面将汉帝给带走的,不过所幸这次他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就在张济心中暗自感激李渊之际,李渊却道:“立即打开城门,本公要去追回陛下。”

    

第987章:秦英() 
第987章:秦英

    追回陛下?

    乍一听,张济甚至以为自己听错了,反应过来后见李渊一脸认真,顿时大惊失色急忙劝道:

    “大人不可啊,前面的南乡郡,那可是秦昊的地盘啊,太守张辽麾下拥有大军三万,凭我军现在的兵力根本不可能夺回陛下。”

    李渊的眼中却是精光一闪,沉声道:“本公此次只为追回陛下,又不是前去攻城略地,南乡到广成一线一马平川,现在率轻骑追赶还来得及。

    只要追上并夺回陛下,本公就立刻返回,秦军骑兵基本都集中到了洛阳,根本追不上我的三千轻骑。”

    “可是”

    “被墨迹了,再拖下去,就真的追不上了。”

    “这诺。”

    听李渊这么一说,张济也觉得或许还有成功的可能,毕竟偌大的荆北此时并无多少骑兵。

    张济本来也还想领军和李渊一起去,可一想到麾下并无多少骑兵,于是也只能息了一同出兵的打算。

    吱

    时隔半日,武关的大门再次大开,李渊亲率三千西凉铁骑杀入武乡郡,不过却没有冒犯任何一座县城,而是直接绕道往广成关的方向去了。

    李渊的铁骑踏还没抵达叶县,就被守将于禁给发现了。

    在得知对方只有三千骑之后,于禁在未请示太守张辽的情况下,果断与裴行俭、裴行基进行配合,共计出动一万五千大军出城拦截。

    可李渊却连理都不理于禁,直接率大军绕道继续赶路,让于禁的大军跟在后面吃灰。

    于禁麾下没有骑兵,又实在追赶不上,无奈之下只能飞鸽传书,警示护卫刘协离去的太守张辽。

    顺阳,是南乡郡最东边的一个县,过了顺阳后往北,在穿过三个属于南阳的县城后,也就抵达广成关了,而只要过了广成关后,不久就能到达洛阳了。

    张辽身为南乡太守自然不能擅自离开属地,所以准备将贾诩等人送离南乡后就返回,可是却在边界收到了于禁的飞鸽传书。

    “贾诩先生,不好了,李渊领三千轻骑杀入南乡,却一路绕城而走,必然为了追回陛下而来。”张辽一脸认真的说道。

    贾诩眼中却闪过一丝诧异,显然没有想到李渊会有如此胆色,只率三千轻骑就敢杀进秦军腹地,这一个不小心可能就会全军覆没啊。

    仔细一想,贾诩突然发现自己好像小看了李渊,这个人从来都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只是他的光彩一直被自己的儿子李世民所掩盖了而已。

    李渊追兵将至,秦军无骑兵,难以拦截的消息,也让小刘协极为惶恐,他是宁死都不愿在回去的,于是紧张的问道:“贾卿,现在该怎么办?”

    贾诩淡然一笑,道:“陛下莫慌,李渊只有三千轻骑,并无攻城的能力,我等只需则一城休息,在静待秦军将其驱逐就行了,只是如此返回洛阳的时间就要拖延了。”

    刘协一听顿时松了口气,而贾诩则又对张辽道:“张将军,还是保护陛下进入顺阳,先暂避李渊兵锋吧。”

    张辽略作沉思后,还是点头答应了贾诩的要求,毕竟现在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护送刘协进入顺阳后,张辽当即准备调兵围剿李渊,可是因为没有骑兵的缘故,围剿行动肯定没有那么容易。

    “张将军,据我所知,宛城还有一支精锐骑兵啊,何不将传书南阳太守,其调过来一起参与围剿呢。”贾诩一脸笑意的说道。

    “哦?”

    张辽眼中却闪过一丝疑惑,反问问道:“有这样一支骑兵吗?本将怎么不知道?”

    “将军难道将娘子军给忘了吗?”

    张辽闻言顿时恍然大悟,五千娘子军中拥有五百重甲铁骑,而这也是荆北最后的骑兵力量,不到逼不得已是绝对不会动用的。

    “多谢先生提醒。”

    张辽当即抱拳躬身一礼,随即就顺北前去传书,毕竟对于如今秦军来说,最大的事就是护送刘协尽早前往洛阳。

    李渊的三千西凉千骑却如鲠在喉,不将其彻底解决的话,刘协根本都出不来城,所以也是时候到了出动娘子军的时候了。

    宛城。

    秦政收到张辽的传书后,当即下令命让娘子军支援,他心中虽不愿派出娘子军,但也没有别的办法,毕竟南阳的精锐被尽数调走,此时的守军也多为新军。

    数个时辰后,五千装备精良的娘子军,在宛城西门集结完毕,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这次娘子军的主将亚瑟,而随从的将领则有杨排风、董月娥、花木兰、扈三娘、梁红玉五大女将。

    由于统领穆桂英怀孕产子的缘故,娘子军中的大小事务,则都交到了亚瑟等五大校尉的手中。

    在太守秦政的出征命令下达之前,五大校尉还一起去拜见的穆桂英,可谁也没有想到穆桂英会钦点亚瑟,这个异族之人为主将。

    阿尔托莉雅潘达拉贡,到底当过亚瑟王的女人,无论实力还是能力都超过其余女将很多,而这些自然也都被穆桂英看在眼里。

    穆桂英的信任也让亚瑟感动不已,而看着身后一双双希冀的眼神,亚瑟在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将她们全部都带回来。

    蹭

    亚瑟拔出腰间的胜利誓约之剑,长剑直指西方,娇喝道:“娘子军。”

    “谁说女子不如男”

    尖锐的呼喊声响彻宛城西门,婉转、悠扬、动听,却又无比的坚定。

    亚瑟见此满意的点了点头,又看了眼自己的副将杨排风后,随即下令道:“出征。”

    “必胜,必胜”

    吼声震天,士气如虹。

    秦侯府,已顺利产一子尚在坐月子的穆桂英,正一脸慈爱的抱哄着一个正在胡闹的婴儿。

    “英儿乖,英不哭”

    轰娘子军的出征号角这时传来,婴儿竟然立即停止了哭闹,反而抓着母亲的衣角笑了起来。

    穆桂英抱着孩子走到窗边看着西方,眼中不由露出羡慕的神色,叹息道:“真的好想去啊。英儿快些长大吧,到时娘亲就又可以上战场了。”

    

第988章:渑池之会(下)() 
第988章渑池之会(下)

    早在秦昊征讨襄阳之前,穆桂英、刘慕、夏侯轻衣三女,就已经都怀孕了。

    时至今日,秦昊分割南阳郡、击溃荆州联军、组建关东联盟、虎牢雨战、强势攻破洛阳……

    就在这一系列事件缓缓进行当中时,已经渐渐过去了近一年的时间,而刘幕等三女也都先后生产了。

    三女之中,刘幕为秦昊生下嫡长女秦红叶,夏侯轻衣生下了次女秦澄心,而穆桂英则为秦昊生下了庶长子秦英。

    只有穆桂英为秦昊生下了麟儿,刘幕和夏侯轻衣所生的都是女儿,秦昊见刘幕没有生下儿子心中也松了口气,否则为了保住自己的骨肉,秦昊恐怕还要和父亲再起冲突。

    初为人父的秦昊,巴不得立刻飞回宛城,去见见自己的三个孩子,可是他身为联盟盟主分身乏术,短期之内根本就回不去。

    为解相思之苦,秦昊在一个月内连写了六十多封信,同时也顺便安慰一下刘幕和夏侯轻衣,告诉她们男孩女孩自己都喜欢。

    刘幕是三女中最想为秦昊生儿子的,身为正妻她的压力要比其他两女大的多,而直到看了秦昊写的信后才彻底看开。

    这次不行下次在生就是了,反正她和丈夫都还年轻呢。刘幕心中是这么想的。

    秦昊要是知道刘幕的想法的话,恐怕会苦笑不已毕,毕竟刘幕怀一次孕,秦昊就已经够胆战心惊的了,今后要是还来的话?那可真是作孽啊!

    一次性拥有了三个儿女,可秦昊却并没有立即给儿女们起名字,而是将起名权交给了自己的父亲,也好缓解一下之前父子俩之间的矛盾。

    秦温得知刘幕生下的是女儿,心中也同样松了口气,他至今也依然无法接受,让刘氏的女人生下秦家嫡子,所幸这一切并没有发生。

    穆桂英的父亲穆羽是秦温的爱将,穆桂英也是秦温看着长大的,她为秦家生下长孙子,秦温对此自然也是十分的满意,于是大笔一挥为长孙取名为‘英’,其意为英雄、英杰之意。

    至于秦昊另外两个女儿,就弟弟没有秦英的待遇了,秦温并没有为给她们取名字。

    这倒不是因为秦温重男轻女,而是他明白初那种为人父的喜悦,为孩子起名字也同样包括在内。

    秦温已经给孙子起过名字了,两个孙女的名字还是让给儿子吧,而秦昊得自然不会跟自己的父亲客气,就给两个女儿起了个颇具现代风格的名字,秦红叶和秦澄心。

    就这样,秦昊的儿子跟女儿的名字,出现了两种不同截然的风格,男孩一个字,女儿两个字,而这种风格竟然还保留了下来。

    整个东汉至三国,这300多年间的人名,几乎全是一个字,双字名极少,而这问题就出在了王莽的身上。

    在王莽之前,人的名字数是不受限制的,连他自己孙子的名都是两个字。

    而王莽上台后,却下过“去二名”的“制作”,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不准用双字名。

    之后王莽所下达政令虽被废除,可‘单字名为贵’的观点却以深入人心,但凡世家大族皆为之女取单字名,而取双字名的则都是老百姓。

    不过在当今这个识相大碰撞的时代,随着双字名的英雄人物越来越多,李世民、洪秀全、李自成、李存孝……

    这些闻名天下的俊杰,取的名字却都是双字名,所以‘单字名为贵’的观点也已渐渐被世人所摒弃,秦昊为女儿取双字名倒也不会被反对。

    ————————

    五千娘子军离开宛城,前去配合张辽围剿李渊,而渑池的董卓那边却又出现了惊天变故。

    董卓前脚刚领军抵达渑池,秦昊后脚就领着大军前来对峙,可得知秦军的具体数量后,董卓却再次产生了和谈的打算。

    董卓之所以会有想将秦军驱逐出司州的想法,其底气共有两点,一是在于在司州的军队数量两倍于秦军,二则是军师贾诩曾断言,秦军的援军数量不会太多。

    可董卓却没想到,向来算无疑算的军师,这次竟然罕见的算错了,秦昊竟直接调来了五万精锐援军,也让秦军的数量一下子达到了十三万。

    十四万凉军对十三万秦军,凉军在兵力上优势已经不明显了,而秦军装备却又比凉军精良的多,在加上秦军猛将如云,秦昊至今未曾一败的骇人战绩,也让董卓愈发的心虚。

    如今凉军的境地非常差,战前的五十万大军,如今只剩下二十八万,而且近半都集中到渑池。

    如果渑池的这十四万凉军,一旦要是在折损过多的话,凉州的马腾、韩遂等叛逆定会趁机作乱,并州的秦温也绝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甚至益州的刘焉都会进犯汉中,整个关西恐怕都会陷入不稳的境地。

    一念至此,董卓越发觉得对于现在的凉军来说,和秦昊继续死磕下去绝不是明智之举,休养生息恢复实力才是最重要的事。

    董卓心中虽不想再打下去了,但也知道此时轻言谈判的话,在气势上必定会落入下风,而秦昊也肯定会狮子大开口。

    可是在不谈判的话,秦昊的大军就真的要打过来了,到时在谈判恐怕会更糟糕。

    就在董卓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之时,秦昊却主动派人前来商议和谈之事,并准备在渑池城外亲自约见董卓。

    得知此事后,董卓当即招来众臣商议,沉声问道“诸卿,秦昊在城外约见杂家,你们说杂家到底是见,还是不见?”

    董卓此言一出后,堂下顿时议论纷纷,随即文武众臣皆站出进言,有支持也有反对,总的来说反对的还占大多数。

    董卓其实是想去的,毕竟这次是秦军主动求和,进行谈判的话定可占据主动。

    可见手下这么多人都反对,这让董卓又不禁有些犹豫,最终还是贾复的‘见一见也没损失’之言,让董卓彻底下定了决心。

    “宇文成都、贾复、伍云召、新文礼,你等四人作为护卫,随杂家前去会见秦昊。”

    。

第989章:杨坚的野望() 
第989章:杨坚的野望

    董卓之所以没让李元霸当护卫,其实是李元霸的伤是还没有好全。

    在和李存孝的一战中,李元霸实在是伤的太重,耗尽最后的内力才闯过了火墙,之后甚至一连昏睡了三天,至今也只恢复了六层。

    李元霸重伤未愈,吕布和后羿又都是降将,董卓还没有彻底信任他们,所以只能带宇文成都和贾复,这两个凉州派系的猛将了。

    贾复听董卓果然选了自己担任护卫时,心中对父亲贾诩简直佩服的五体投地。

    这些全都在贾诩的预料范围之内,甚至他连董卓没有选李元霸都猜到了,可见贾诩对董卓性格的了解,简直深到了一个令人发指的地步。

    李元霸没想到义父会不选他,于是有些不开心的问道:“义父,为何不让元霸陪你前去?元霸不比他们几个强吗?”

    宇文成都等人一听顿时露出苦笑之色,洛阳一战时李元霸虽输给了李存孝,失去了天下第一猛将的名头,但其实力依然不是他们可比的。

    看着一脸孩子气的李元霸,董卓脸上罕见的闪过温柔之色,上前摸了摸李元霸的脑袋,笑道:“又不是什么危险的事,况且元霸你的伤还未痊愈,还是先安心养生吧,待伤愈之后在来帮义父。”

    在董卓的安抚下,李元霸竟呈现出一副享受的样子,简直如同被主人抚摸的猫咪一般。

    “那……好吧,义父一定要注意安全,快去快回吧。”

    李元霸先是一脸关心的叮嘱,可随即却扭头恶狠狠的对贾复等人,道:“你们几个听好了,一定要保护好我义父,他老人家要是少了一根头发,小爷我定饶不了你们。”

    除了贾复之外,宇文成都等三人脸上的苦色更甚,被一个曾智力有缺陷的人这么威胁,不论是谁心中恐怕都不可能会舒服吧。

    李元霸如此骄纵蛮横的行为,董卓不但没有责备反而还大笑了起来,他可以感受到这个义子虽有些傻,但对自己的关心却是真心实意的,就犹如已经已经战死的儿子董俷一样。

    一想到董俷,董卓的情绪又不禁有些低落,人总是在失去之后才会懂得珍惜,可是无论怎么弥补也都已经晚了。

    “或许这就是上天对我的惩罚吧。”

    董卓不禁在心中自嘲起自己来,叹息着拍了拍李元霸的肩膀后,就带着贾复等四将前去赴约了,可这时却有一支信鸽飞入了渑池城内。

    飞鸽传信这种新型的通讯方式,除了秦军和晋军因为秦昊的缘故,所以已经彻底普及了之外,大部分诸侯包括凉军都只是涉及不久,信鸽的训练体系都还不完善,目前信鸽的数量也不是很多,所以只能用于重要情报的传递。

    由于董卓不在城主府内,凉卫只能将信笺交给了杨坚。

    见到是长安飞鸽传书,杨坚自然也极为重视,看完后脸色顿时变得极为精彩。

    贾诩叛变,并携帝东归,立即捉拿贾复!

    信笺上如此写道,字数虽然不弱,可信息量却极大,一时间让杨坚都感到难以置信。

    贾诩叛变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