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巅峰召唤-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逢嘴角闪过一丝冷笑,指着秦昊喝道:“大胆秦昊,谁给得你胆子,竟敢越过朝廷擅自下令?”

    袁逢之所以趁机发难,自然是想借此打压秦昊的气焰,现在的秦昊实在太过锋芒毕露。

    秦昊对此倒是无所谓,他也觉得太高调不好,是到要低调的时候了,不过他没说话不代表秦温会无动于衷。

    “哼。”秦温冷哼一声,冷冷道:“敢问袁大人,我儿放粮救灾有何不对之初?”

    “区区灾民不过癖藓之祸,又哪有消灭黄巾来的重要,朝廷苦于无粮出兵,可秦昊却这时候救灾,这不是添乱嘛。”

    袁逢不紧不慢的说道,浑然不将百姓的生死放在心上。

    秦温都还没来得及反驳,丁原却站了出来,生硬的质问道:“敢问袁大人,司州受灾就可以赈灾,荆州受灾为什么就不能赈灾?难道我荆州的百姓就不是大汉子民了吗?”

    “呃,这个……”

    董卓这时也悠悠的站出,淡淡道:“袁大人这话说的,怎么就让人这么不舒服呢。须知若非秦贤侄力挽狂澜,又哪有后面的大胜,这点过错就想抹掉秦贤侄所有的功劳,袁大人,这恐怕不太好吧。”

    丁原会为秦昊说话是因为他荆州刺史,而赈灾受益的又是荆州,所以哪能看着秦昊被抹黑。

    至于董卓,则是因为两家都是关西派系,黄巾一败关东世家又开始嚣张起来了,作为弱势的关西派系自然要团结才行。

    在丁原董卓之后,刘虞、王允、蔡邕等人也纷纷站出,替秦昊辩解起来。

    见大半个朝廷都站在秦昊这边,自己反而一下子通了马蜂窝,袁逢脸色顿时变得铁青。

    冷眼旁观的秦昊,这时道:“荆豫灾情严重,以至于没来得及请示,此确实秦昊之错,还请陛下惩罚。”

    对于秦昊不骄不躁的表现,刘宏满意的点了点头,道:“算了,和贤婿此次所立之功相比,这点小错又算的了什么,惩罚就不必了。”

    “谢陛下。”

    事已至此,刘宏也不可能下令让南阳停止赈灾,可不出兵他又实在不甘心,于是就又想到可一个馊主意……卖爵凑粮。

    现在刘宏可不敢再乱卖官了,但爵位可不一样,毕竟这个没有实权,只是名誉上的罢了

    就这样,刘宏用这种杀鸡取卵的方法,还真凑出了一部分军粮,可就在准备出兵时却傻眼了。

    “报……启禀陛下,凉州羌族又反了,十万大军直逼长安……”

    “报……匈奴单于领军铁木真领军二十万,兵扣雁门关……”

    “报……鲜卑二十万大军入侵幽州……“

    “报……乌桓十万大军兵犯辽东……”

    一时间,大汉北疆异族竟一齐叛乱,这声势还在一年前的黄巾叛乱兵之上。

    毕竟谁都知道,异族的战力和黄巾相比,那可不是一个等级的。

    “这帮养不熟的狼崽子……”刘宏咬牙切齿的怒骂道。

    如今四寇入侵,想继续出兵黄巾,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了,保边境不失在才是最重要的。

    于是刘宏一连下了数道圣旨,内容如下:

    封秦温为并州牧,征北将军,晋侯;

    封董卓为凉州牧,征西将军,凉侯;

    封刘虞为幽州牧,征东将军,燕侯;

    封皇甫嵩为冀州牧,征南将军,赵侯;

    封刘瑶为扬州牧,镇东将军,丹阳侯;

    封刘焉为益州牧,镇西将军,汉中侯;

    封丁原被荆州牧,镇北将军,襄阳侯:

    封刘岱为交州牧,镇南将军,交趾侯!

第478章:二十四郡太守(上)() 
第478章:二十四郡太守(上)

    这次册封可不同于以往。

    首先,之前刘宏之封过刺史,但从没册封过州牧,而这次却一次性就册封了八个。

    须知,刺史和州牧可不是一个概念。

    刺史只行监督职权,而州牧掌则管一州军政,是真正的封疆大吏。

    除此之外,就是一字的国侯也封了四个,郡侯也封了四个。

    亭里县等侯爵都只有食邑,而像晋燕这等古字侯爵乃是国侯,是拥有封地的。

    在自己的封地内,国侯就是土皇帝,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朝廷也不能插手。

    最后,四征四镇八位实权统兵将军之位,刘宏竟然一次性全都册封出去了,这才是真正的大手笔啊。

    显然刘宏也意识到了,单凭大汉本身势力不但不足以掌控天下,连约束麾下的诸侯都已经越来越困难。

    诸侯的实力已经超越了朝廷,主弱仆强长此以往的话,诸侯还会听朝廷的吗?

    肯定是不会的。

    所以刘宏只能用加官进爵,用分封的方式,来收拢一帮外臣之心,同时也为朝廷争取时间。

    当然,为了确保大汉的统治地位,刘宏所册封的八大州牧中,有四个都是汉室宗亲。

    要知道这四个汉室宗亲中,刘焉刘瑶刘岱三人根本就没有立下多少功劳,刘虞到时还好,可也依然比不上非刘姓的任何一人。

    可对于这个结果,谁都无法提出异议,毕竟谁让人家姓刘呢?命运从来都是不平等。

    对于这八大州牧,刘宏暂时还是比较放心的。

    秦温是亲家,皇甫嵩丁原死忠党,随时愿意献出兵权,真正让刘宏有点担心的其实只有董卓一人。

    不过考虑到在朝廷有难之际,董卓没有丝毫犹豫,直接领着二十万凉州军勤王,刘宏勉强还能信任董卓。

    所以,册封八大州牧的真正作用,其实是让这八大州牧去约束麾下的太守。

    刘宏的这第一次册封,也散播出了一个不吝封赏的讯号,这让曹操孙坚等其他立下大功的一干将领,心中也都火热不已。

    大头虽已被八大州牧占了,但剩下的小头对他们同样极具诱惑,所以都在期待着刘宏的下次封赏。

    四征将军在接受完册封之后,就都领着本部兵马离开了洛阳,毕竟边疆的情况要更加的危机。

    考虑到洛阳的兵力薄弱,董卓留李世民领五万大军在圣前听用,他自己则领剩下的凉州军返回平叛。

    为了抵御匈奴,秦温也返回了并州,并入驻了并州治所太原郡晋阳城。

    南下时的雁门军有三万铁骑,而返回时却只剩下三千,足可见这场大战又多么的惨烈。

    鲜卑和乌桓两族势大,所以刘虞则和皇甫嵩组成幽冀联军,公共对抗鲜卑乌桓二族的入侵。

    四征将军离开洛阳后不久,刘宏就又进行了第二次册封,而这次则以各州太守为主。

    幽州共有十郡一属国78县,除了东北三郡被乌桓占据外,剩下的各郡中就只有右北平一郡太守之位空缺。

    公孙瓒原来辽东郡尉,此次南下立下不小的功劳,所以被封为北平太守;

    冀州共有三郡六国99县,其中魏郡、渤海、河间、常山、清河五郡还在汉军手中,而钜鹿、安平、赵国、中山四郡则都在窦建德的掌控中。

    此次韩馥虽然表现一般,但其子韩信却是立下大功,所以韩馥被封为河间太守,乐成侯;韩信则被封为奋威将军。

    袁绍此战有功也有过,但总体上却是功大于过,所以被封为为渤海太守,祁乡侯;

    投降的陈友谅和张士诚,则被封为常山和清河太守,自然是为了让他们和窦建德狗咬狗了。

    至于唯一没有册封的治所魏郡,自然是冀州牧皇甫嵩的地盘。

    并州拥有九郡91县,州牧秦温入主治所太原后,五原、云中、定襄、雁门、太原五郡都在秦温的统治下,只剩下上党、上郡、西河、朔方四郡尚缺太守。

    投降的王世充则封为上党太守,正好和常山的陈友谅、清河的张士诚形成犄角之势,互相夹击窦建德;

    张杨被封为上郡太守;袁遗被封为西河太守、王匡被封为朔方太守。

    青州共有二郡四国65县,除了平原和北海两郡大部还在汉军手中外,而济南、乐安、东莱、齐国,则都在黄巢的掌控下。

    刘备因功再加上卢植的关照,结果被封为平原太守。

    虽然还和原史上一样去了平原,但这次刘备的待遇可比原史要好上百倍,毕竟平原国和平原县可不是一个概念。

    宋江还是一如既往的悲催,青州只剩下北海郡,可太守却是孔融。

    孔融乃是孔子后裔,有儒家作为靠山,凭宋江肯定是挤不走的。

    青州已经没有可以分给宋江的底盘,但朝廷有想利用梁上这支力量了节制黄巢,所以为了安抚宋江菜将梁山新特设为郡,并给宋江封了一个梁山太守;

    趁着战乱,宋江也收拢了不少河北流民,在加上攻陷了周边几县,梁山现在被设为一郡到了没什么。

    只是梁山军付出了伤亡大半的代价,最后却只得了个梁山太守,那梁山投靠大汉到底是图啥?

    不止梁山众好汉接受不了,就连宋江也接受不了,可现在大汉赢了,黄巾也被得罪死了啦,所以宋江又能怎么办呢?

    宋江只能厚着脸皮安抚一众梁山兄弟,不过心中却对依然不重视自己大汉和刘宏,产生了那么一丝的怨恨。

    各郡太守到位之后,都立即组织全郡之力,以支援州牧抗击异族。

    秦温领着下属四大太守,在抵达雁门关后才发现,匈奴声势虽大,但好像并没有攻城的意思,于是并州联军在雁门关和匈奴大军对峙起来。

    匈奴确实是做样子,但鲜卑和乌桓可是来真的。

    面对三十多万胡人骑兵,冀幽联军也只能勉强死守,直到青州的刘备和宋江抵达后,三州联军终于能与之抗衡。

    直到韩信瞅准时机,设计伏杀了鲜卑单于,才最终化解了这场大灾难。

第479章:内忧外患的大明国() 
第479章:内忧外患的大明国

    陈留,原来太守府,现为大明皇帝临时行宫。

    外有大汉咄咄逼人,内有总督虎视眈眈,再加上一百多万大军的全军覆没,九成财富遗落在洛阳……

    现在大明的立国虽鼓舞人心,但要面对的形式却并不容乐观,毕竟就算拥有领下百姓拥戴,也不可能凭空变出兵器铠甲等物资。

    之前黄巾能扩张的那么快,完全是借世家庞大的财力物力,所以才出现了那种病态的不正常扩速度。

    现在,关东世家逃的逃屠的屠降的降,已经没有办法继续向大明输血的能力了,也大明也就要面对军队里光有人,却没有武器装备的尴尬局面。

    为了尽快恢复实力,张胜称帝后采取一系列节衣缩食策略,甚至连皇宫都没建,只是将陈留太守府当做临时行宫。

    大明将所有用度,全都优先向军队供应,就是为了想要在短时间内恢复自保智力,以守住麾下的地盘。

    可是大明的地盘太广了,兖、豫、徐、青、冀、扬,六州之地需要的兵力和花钱的地方太多,所以就算张胜节衣缩食,也依然是杯水车薪。

    看着一脸认真处理政务的张胜,郭嘉心中悠然生出一股敬佩。

    现在能收拾这样的烂摊子的人,除了他之外恐怕也只有她了!郭嘉心道。

    摇摇头驱除心中杂念后,郭嘉上前恭敬道:“陛下。”

    张胜眉宇之间满是疲惫,见来者是郭嘉,于是放下笔,问:“信送出去了?”

    郭嘉点点头:“已经通过紧急渠道送出,三天之内定能送到。”

    “那就好。”张胜心中不由一松,并长吐了一口浊气。

    登基之后,张胜才知道大明这艘破船,到底漏到了什么地步,无数的坏消息简直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基本每天都能收到关东世家造反,各地县令或太守请要求援军的消息。

    可大明的新军还未练成,又哪有援军可派?

    就算能派出援军,可大军一到,叛军就躲进深山,等大军一走进继续叛乱,所以根本就无法彻底平叛。

    不得已之下,大明朝廷做出了暂时‘舍小保大’的举措,这也造成大明境内就和筛子一样,每州每郡都有几个难以剿灭的反抗势力。

    当然,这还不是主要的,真正令张胜头疼的是五大总督的态度。

    为了得到五大总督的认可,张胜不得已册封了并不在身边的张良和项羽。

    毕竟,连这两个差点成了继承人的人都愿意辅佐新皇,你们这些落选的失败者又有什么理由反对?

    借着这两人的名头,张胜才得到五大总督暂时性的效忠,可张良和项羽不在张胜的身边,时间一长傻子都能看出张胜在框他们。

    若是项羽张良还不出现的话,张胜就真的要扛不住了,所以她才借助郭嘉手中的情报渠道,向秦昊发出求救讨要被囚禁的张良。

    而这次送出的除了张胜的求救信之外,还有将张角写给秦昊张良张宁的那三封信,张胜相信秦昊看过后一定会放张良和张宁回来的。

    忽然,冯云山走进,禀报道:“陛下,百家的使者来了,您是见还是不见?”

    张胜美瞳中满是杀气,强压下心中的怒火后,冷冷道:“给我轰走。”

    “诺。”

    称帝之后张胜之所以从没自称过‘朕’,首先是她本没多大的野心,其次她也不知道这个皇帝能做多久,所以不觉得自己有称孤道寡的必要。

    张胜知道这次四夷侵汉,其实就是百家的手笔,百家再次向大明发出了合作的善意,可张胜却并不愿意接受。

    黄巾因百家而起,同时也因百家而败,张胜不想让大明在重复黄巾的覆辙。

    郭嘉知道张胜的脾气,犹豫再三后还是劝道:“陛下,百家确实是要利用大明,可大明也可以反利用百家,毕竟现在大明的情形并不乐观,合则两利啊。”

    “不必多言,大明绝对不会再和那帮人合作。”张胜冷冷道,言辞坚定到了极点。

    郭嘉闻言叹了口气,他自然知道百家靠不住,但现在两方却是利益一致的,不利用一下实在可惜。

    况且百家已经再次盯上大明,而大明和百家牵扯又太多,不是张胜想斩断就能斩断的。

    有一点郭嘉没说,那就是就算张胜抵死不合作,百家也是可以去找别人的,反正在大明能做主的也不止张胜一人,而真到那时才是最糟糕的局面。

    “报……扬州总督洪秀全,未经请命私自领军攻打江东……”

    “报……豫州总督李密,枉顾朝廷禁令,私自领军进攻汝南……”

    “什么?”

    张胜豁然起身,没有丝毫瑕疵的脸上满是怒意。

    “我明明已经下了严命,在我军没有恢复元气之前,只准死守不得出兵,李密和洪秀全竟敢抗旨?他们这是要造反吗?”

    张胜是愤怒到了极点,她为了大明殚精竭虑,可李洪二人却给她拖后腿。

    江东世家之富裕,并不逊于中原太多,洪秀全若能拿下江东,自然就能借世家之力迅速扩军,

    南阳除了几座城池之外,大半县城其实还在黄巾势力的掌控下,李密若是能彻底攻下汝南,就能将南阳和豫州连成一片。

    可是凭大明现在的实力,连自保都够呛,大汉不主动进攻就已经烧香拜佛了,哪还有本钱和大汉开战?

    张胜不由想到了秦昊的一句口头禅: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可张胜转念一想,李密和秀全二人也算是老将,不至于连这么浅显的道理都想不到吧?

    就在张胜沉思之际,郭嘉及时提醒道:“陛下,你忘了百家了吗?”

    张胜顿时恍然大悟,转而咬牙切齿,道:“这两人傻子。”

    张胜不用想都知道,这肯定百家蛊惑的结果,不然这两人不可能连这都看不出来。

    “迅速传令,命两人退军,不得和汉军开战。”

    张胜连忙下令,并在心中祈求,希望两人听自己一次,而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第480章:二十四郡太守(下)() 
第480章:二十四郡太守(下)

    黄巾五大总督分掌五州之地,而这五人最想做的却都是同一件事,那就是一统自己的辖区。

    除了掌控兖州的张胜外,五大总督都没有一个全据一州,其中混的最惨的自然要数洪秀全了。

    青州辖二郡四国,黄巢得一郡三国,分别为:济南、乐安、东莱、齐国;

    冀州辖三郡六国,窦建德得二郡二国,分别是:钜鹿、安平、赵国、中山;

    豫州辖二郡四国,李密得四国,分别是:梁国、沛国、陈国、鲁国;

    徐州辖二郡三国,方腊得一郡二国,分别为:东海、琅邪、广陵;

    扬州辖六郡,而洪秀全只得丹阳、豫章两郡和江北数县,扬州真正精华依然在汉军手中。

    身为大贤良师的大弟子,可如今却在众总督中混的最差,洪秀全自然就坐不住了。

    洪秀全迫切的需要功绩来证明自己,所以百家简单的一蛊惑,洪秀全就上当了。

    和扬州牧刘瑶开战之后,洪秀全四战四捷,很就攻下了淮南之地。

    刘瑶的不堪一击,让洪秀全都感到惊讶,甚至看到了一统扬州的曙光,所以又怎么可能听张胜的话,老实退回来江北呢?

    而在收到圣旨之后,洪秀全看完转手就给烧了。

    这小丫头片子,H还真把自己当成皇帝了,其实只不过是师尊暂时推出来,暂时稳定局面的傀儡罢了,想让我洪秀全听命,简直做梦!洪秀全冷笑道。

    别人不知道张胜的身份,身为张角的大弟子的洪秀全还能不知道嘛,不拆穿张胜只是因为黄巾确实需要她,但这不代表洪秀全会效忠一个女人。

    知道张胜身份的人,虽不多但也不少,都默契的没捅出来的理由,也基本和洪秀全一样。

    在这种诡异的默契之下,张胜的身份又能保密多久呢?谁也不知道。

    扬州那边,洪秀全直接无视张胜的命令,继续领军南下。

    豫州李密那边的情况,也和洪秀全差不多。

    不过虽同样都是抗旨,李密的表面工作却要好得多,最起码找了个理由,在面子上是过去了。

    其实李密虽占据四国之地,但也就只比洪秀全要稍好点罢了。

    豫州真正的精华都在汝南和颍川两郡,全州98县中这两郡就占了54县,四国之中的梁、陈、鲁,都不是什么大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