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巅峰召唤-第1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元璋瞪大眼睛,他有想过自己会得到大贤良师的看重,但却没想到大贤良师会这么看重自己。

    攻略司州这是多大的功劳,竟然要交给自己一个小小的校尉,大贤良师这是要将自己提拔为新的渠帅吗?

    181

第395章:周瑜之父周异() 
第395章:周瑜之父周异

    一想到自己可以这么快成为渠帅,朱元璋自然是激动不已,当即跪下表忠心,道:

    “谢大贤良师信任,末将必将誓死报答。末将愿立军令状,一月内若不攻下三郡五十七城,朱元璋自绝于营前。”

    张角缓步走下来将朱元璋扶起,淡笑道:“老夫不要你立军令状,不要你自绝,也不要你报答。老夫只要你为天下黎民百姓奋斗终生,你能否做到?”

    朱元璋愣愣的看着张角,心中充满了感动,此时就是替张角去死,朱元璋也愿意。

    “能。”朱元璋重重的点头,而后指天发誓道:“我朱元璋对天起誓,自今日起将为天下百姓终生奋斗,若违此誓,天诛地灭。”

    ……

    中平二年,九月五日。

    刚刚经历一场大败的黄巾,在损失了近两万五千精锐大军之后,竟然在最短的时间内发起了最为猛烈的反击。

    张角任命新兴将领朱元璋,领二十万大军全线出击攻略整个司州,而他则和项羽一起盯死洛阳城内的汉军。

    朱元璋原本虽只是龙且手下的一员小校,但刚被提拔到如此高位后,就展露出了过人的才华和胆量。

    由于项羽的屠城之举,司州人民对黄巾充满了抗拒,朱元璋却在攻城之前,和城内抵抗份子约法三章,并且亲自劝降。

    在朱元璋强硬而又怀柔的手段之下,仅三天就攻下司州六城。

    七天,河内郡除野王一城之外,全部沦陷。

    十五天,河东郡黄河以南的城池全部沦陷,仅剩黄河以北的数城。

    而就在朱元璋准备分兵攻打黄河以北的隶属河东城池时,却被张角及时叫停并责令其直接攻打河南尹,而朱元璋则领命继续蚕食河南尹。

    就这样在半个月内,朱元璋在司州掀起一阵黄色旋风,司州大半城池已经尽归黄巾,只剩下河南尹被孤立在中间,也即将被蚕食。

    河内野王城之所以没有被攻下,是因为野王城位于河内最西边,地理位置险要且易守难攻,所以被秦温纳入重点防御的城池之一,不久后将作为用来抵御黄巾西进的要塞之一。

    而和野王城同列的还有弘农的宜阳城。

    宜阳城在春秋战国时期乃是韩国旧都,被秦国攻下后成了秦国抵御六国联军的第一道要塞。

    宜阳地处野王城之前,而这两城的险要程度都不逊色关隘多少,不知曾有多少六国男儿死在这两座城池之下。

    黄巾若是想进攻函谷关的话,就必须拔下宜阳和野王这两个钉子,否则就只能绕道南阳从武关进攻关中。

    可武关的防御力并不逊色于函谷关,而且武关之后的每一县城,基本都第易守难攻。

    所以对于黄巾而言,走宜阳、野王、函谷关……这样路线的损失反而最小。

    汉军众谋士早就料到了这点,所以秦温早就准备好了宜阳和野王的防御事宜。

    秦温就等着在洛阳再坑黄巾最后一把,然后在宜阳和野王继续让黄巾撞的头破血流。

    可谁知张角不按套路出牌。

    司州各城对黄巾根本没有威胁,只要拿下洛阳,三郡传檄可定,不费一兵一卒。

    可这样黄巾都没有进攻洛阳,反而跑去进攻三郡。

    此举看似出力不讨好,实则却是击在了汉军的软肋。

    司州本就已被大汉放弃,而以秦温的兵力虽能守住洛阳,但却不可能困守在洛阳和黄巾死磕。

    黄巾若是一直不进攻,秦温能一直跟黄巾耗着嘛?

    为了让司州成为黄巾的拖累,司州的储粮已经被汉军征光。

    洛阳有百万人口,而大汉的粮仓却在弘农,所以洛阳一旦被孤立的话,一个月内就将断粮。

    真到了那时候的话,无粮的汉军就会不战自乱,而即将面对这样的情况,秦温是不得不走啊。

    就在朱元璋继续蚕食河南尹之时,洛阳的秦温等人终于将放弃洛阳的议题,拿到了讨论桌上。

    洛阳,会议室。

    秦温刚一提出放弃洛阳,会议现场立即炸锅锅。

    “大都督,不能撤啊。”

    “大都督,必须撤。”

    “大都督,洛阳可是大汉国都,就这么撤走的话,天下人会怎么看我们?”

    “大都督,我的储粱可不够了,一旦粮尽的话,想撤都撤不走了。”

    “大都督,洛阳城高墙厚,防御力并不逊色虎牢关,只要打通粮道,完全可以坚持下去。”

    “大都督,和黄巾的战斗必定旷日持久,绝不可因一城一池的得失而影响大局啊!”

    ……

    支持者和反对者都各执一词,会议现场简直菜市场一样一样,都快吵翻天了。

    其中态度最为强硬的,当数杨家家主老将杨衮,和洛阳令周异。

    杨衮不但反对放弃洛阳海,还俨然一副谁支持,老子就打到他闭嘴的姿态。

    与之相比,周异就理智得多了,周异逐个分析了放弃洛阳的坏处,言辞之犀利让秦温都不禁暗自点头。

    “大都督,自愿加入守城的洛阳百姓已经多达10万,是自愿帮助搬运物资的百姓更是多达20万。全洛阳的人民都在支持我们,若是我们就这么撤走的话,天下心向汉室的百姓都会对我们失去信心的……”

    望着正义正言辞反驳支持派的周异,秦昊也不禁暗自点头,心道:不愧是周郎的爹。

    没错,眼前的这位洛阳令周异,就是大名鼎鼎的江东周郎的父亲。

    周瑜的高祖父周荣,在汉章帝、汉和帝二帝时,曾任尚书令,而祖父周景和堂叔周忠,也都曾担任过太尉。

    可见周瑜所在的庐江周家,乃是顶级名门望族。

    周家既然有着这么大的背景,而周异却只是一个小小的洛阳令,这就很奇怪了。

    “检测周异的五维。”秦昊下令道。

    “叮咚,周异五维属性已达巅峰,当前五维:统帅52,武力55,智力79,政治90,魅力95。”

    周异不愧是美周郎的父亲,魅力属性性竟然高达95,可见周瑜帅也并不是没有道理,谁叫人家家族基因好呢。

    181

第396章:讨要卢植 放弃洛阳() 
第396章:讨要卢植放弃洛阳

    以周异的90点政治属性,乱世中担任一州刺史或许不足,但太守却是绰绰有余。

    这样的高政治人才,在任何家族都极其宝贵,一般都会在其身上砸大把的资源,以保证其仕途尽可能的坦荡。

    可已近年30的周异,如今却只是一个小小的洛阳令,可见周异在周家的地位肯定不高,得不到家族的资源倾斜。

    周异既是周瑜的父亲,那将周异拐到手,不就相当得到周瑜嘛?

    想到这秦昊顿时兴奋不已。

    不过此时的周瑜好像还之是个十岁的小正太呢?

    管他呢,那可是周公瑾,碰到了怎么可能放过。

    就当是正太养成吧。

    秦昊心中邪恶的想到,并且都已经自作主张的为周瑜制定好了正太养成计划。

    周异的话确实也起到了作用,让部分放弃派都有了些松动,秦温也产生了点动摇。

    因为周异说的确实很有道理,洛阳这里的防御基础简直不要太好,就这么放弃确实太可惜了。

    “圣旨到,大都督秦温接旨。”

    就在秦温还在考虑要不要在坚持一阵时,长安的使者已经带着圣旨来到洛阳,而这次来的是十常侍中的赵忠。

    秦温虽然朝廷的这种遥控指挥的方式极其不满,但却也没有什么办法,只能强压着不满领众人一起领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命大都督秦温迅速放弃洛阳,领全军二十万退往弘农,全力防守关中。”

    这道诏令一下,所有人都知道,再也没有回转的余地了,洛阳只能被无情的放弃。

    杨衮一把瘫坐在地上,难以接受这个事实,而周异也是一脸的绝望。

    洛阳的防务,有一小半是周异安排的,民众也是就周异发起。

    如今大汉却要主动放弃,这让周异都不知该怎么和洛阳的百姓们解释,而不知道解释就只能不解释了。

    秦温的任命下达完后,赵忠又道:“命冠军侯秦昊领军十万死守广成关,以防止黄巾南下荆州,钦此。”

    在场众将闻言全都十分诧异,秦昊也是心头巨震,因为这一步又和鬼谷子安排的一样。

    不知不觉当中,鬼谷子的惊世之计已经进行到一半了,而且都和鬼谷子所说的不差分毫。

    刘宏竟然真的让我担任南路军统帅,这完全没道理啊。老师,你到底是怎么做到的?秦昊心中暗道。

    秦昊目前的战绩虽恐怖,但不是有战绩就可以当统帅的,而担任一军统帅需要的事资历。

    如今洛阳资历比秦昊高人的多的是,按常理来说怎么排也排到秦昊。

    可这活偏偏就落到了秦昊的头上,所以说不是鬼谷子干的,秦昊反而还不信呢。

    师傅,希望接下来也和你预测的一样吧,徒弟我可是把命都赌在你身上了。秦昊心中暗道。

    赵忠宣完旨之后就立刻离开了,毕竟现在的河南尹西线还算安全,再晚点万一西线的城池也被朱元璋攻陷的话,他可就不好走了。

    秦昊亲自将赵忠送出城,沿途还问了很多问题,想侧面了解下来是什么在影响着刘宏,结果还是什么都没有了解到。

    “赵大人,小子有一个请求,希望大人可以代为转达给陛下。”秦昊对赵忠道。

    “驸马爷请说。”

    “小子这是第一次指挥十万大军,心中实在是诚惶诚恐,所以想让陛下给我派一员副将。”

    “这个简单,驸马爷想要谁?”

    “卢植大人。”

    赵忠当即神色大变,见四周无人小道:“驸马爷确定?卢植现在可是一身腥,谁沾上谁倒霉呢。”

    “确定,有卢植大人在,小子才能绝对的掌控着十万大军,所以还请赵大人向陛下代为转达一下,陛下不同意也没关系。”

    “好吧。”赵忠叹了口气,该说的他都已经说了,秦昊不听他也没办法。

    而在回去的路上,秦昊看着在城头依旧在忙碌,不断加固防御的洛阳百姓,心中是感慨万千。

    是什么支持这些百姓这么卖力的干活?

    这些百姓都是因为家人死在黄巾手上,所以加入协防部队的。

    百姓也只是为了宣泄心中的仇恨,只是他们不知道,朝廷又一次的放弃了他们,连报仇的机会都不给他们。

    撤离事宜宜早不宜迟,毕竟谁也不知道除洛阳外的河南尹什么时候被全部攻破。

    就在三十万大军将撤之时,不知是谁走露了消息,让底层士兵提前知道了,结果全军哗然,近万士兵向秦温请愿。

    “大都督,不能撤啊。”

    “是啊,洛阳可是国都。”

    “我等誓死保卫洛阳。”

    这些淳朴的士兵并不知道,他们已经都有心人利用,沦为对付秦家父子的政治工具,他们只知道不应该就这么放弃洛阳。

    士兵的闹出的动静很大,最终还是传到了百姓的耳中,很快‘大汉放弃洛阳’的消息,就像病毒一样传遍了全城,洛阳百姓群情激愤。

    也不知是哪方势力的暗中挑拨,近十万愤怒的洛阳百姓包围了秦温的将军府,只为讨要一个说法,最终也逼得秦温都不得不出面“辟谣”。

    在秦温的再三保证下,洛阳百姓最终还是相信了消息是黄巾散播的谣言,只是为了让洛阳不战自乱。

    将军府,议事厅。

    “现在怎么该办?都说句话呀。”秦温脸色十分难看的喝道。

    其实也不怪秦温会如此,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百姓是无纪律无组织的,可这次的动静闹得居然这么大,除了有人暗中挑拨动员之外,没有第二种可能了。

    也就是秦温在民间的口碑还不错,而百姓也都愿意相信秦温,所以这次才没酿成祸患。

    要是换了其他人的话,有心人稍一鼓动,可能就会发生民变,到时就只能武力镇压了。

    众人全都低头不语,心中却认为这次‘暴动’是黄巾策划的。

    最终戏志才站出,道:“主公,事到如今,全部撤走是不可能了,必须给洛阳百姓留下希望。”

    秦温一愣,而后问道:“军师的意思是?”181

第397章:洛阳陷落 项羽屠城() 
第397章:洛阳陷落项羽屠城

    戏志才沉吟了一下后,缓缓道:“以打通粮道为借口,将大多数兵马调离洛阳的同时,留下三万不愿撤离的士兵,让他们和百姓一起防守洛阳。”

    在场所有人都顿时眼前一亮,秦温也点点头,道:“好主意,以洛阳的防御,就算只有三万守军,也能崩掉黄巾两颗牙,再加上军队人数少了,洛阳的储粮也能坚持的更久,”

    “唯一麻烦的就是留守的将领人选……”

    说着戏志才环视了一下在场的众诸侯,可众人却默契的低下头,不与戏志才对视,而现场也鸦雀无声,没有一个人搭话。

    戏志才话中的意思众人自然都知道,留下来的肯定就是弃子了,所以谁还愿意留下来?

    见在场没一个愿意留守洛阳,秦温无奈的叹了一口气,这种反应也很正常,毕竟弃子这活肯定是谁也不愿意干的。

    不到万不得已,秦温也不愿意将这个任务交给自己的手下,可现在他不得不做出决断了。

    “既然如此的话,那洛阳的防务就交给……”

    “交给老夫吧。”

    就在秦温即将交代守将时,杨衮大步走了进来。

    年近六十的杨衮,不但穿上了已脱下十多年的盔甲,还拿起了祖传的金刀。

    杨业见父亲竟然要留下,当即道:“爹,您老这么大岁数,而且都已经远离战场那么久,就别掺和这些事了。主公,末将杨业愿领军死守洛阳。”

    见杨业主动请战,秦温心中非常纠结,他不想让杨业这员文武双全的大将留下,可不留他又没人愿意留下。

    听到杨业所言后,杨衮虎目一瞪,怒道:“老夫纵横沙场的时候还没有你呢,怎么现在要和老夫比试比试,争一争守将的位置吗?”

    杨业一愣,转而苦笑道:“爹,孩儿不是这个意思,只是……”

    “不是就好,谅你也不敢。”

    杨衮没有给儿子多说的机会,而是直接走到秦温面前单膝跪下,请命道:“原镇北将军杨衮,愿为大汉流尽最后一滴血液,还望大都督应允。”

    杨业也赶忙跪下,道:“杨业也愿随家父一同留守。”

    “不行,你不能留下。”杨衮厉声呵斥道:“我杨家其他人都不许留下,洛阳有老夫一人就够了。”

    杨衮知道留守洛阳乃是弃子,所以当然不可能让儿子们和他一起留下,他已经是一个将行就木的老者,而他的儿子们还正当壮年,是杨家未来的希望。

    “大都督若是不答应,老夫就长跪不起。”杨衮坚决道。

    秦温见此唯有苦笑道:“老将军,你这又是何苦呢。”

    话说到这个份上,秦温也不知该怎么劝,而从这秦温也看出,就算大汉在不得人心,死忠于大汉之人还是有很多。

    复国之途,任重而道远啊。秦温心中暗道。

    守将问题解决后,剩下的就是守军了。

    而当士兵得知大汉并非要放弃洛阳,而是打通以确保洛阳的供粮时,自愿留下的保卫洛阳的守军竟高达五万。

    秦温最终从中挑选三万交给了杨衮,而后就和秦昊分兵离开了洛阳。

    因为洛阳留兵的缘故,秦温带走了22万大军,而秦昊则还是10万,当然这个具体数字黄巾是不知道的。

    杨衮站在洛阳城墙上,看着离开的队伍心中一片宁静,接下来就是他为大汉发挥余热的时候了。

    在得到汉军大规模离开洛阳的消息后,黄巾全军集体哗然,任谁也汉军竟然真的放弃了旧都。

    洛阳的繁华无时无刻不在诱惑着众渠帅,而‘逃走’的汉军反而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所有渠帅都叫嚣着要接收洛阳,建立天国。

    可当黄巾大军开拔到洛阳城下时,城楼上的那个老将竟不肯开城门投降,黄巾军感觉受到了欺骗,所以自然是全力攻城。

    可是让黄巾没有想到的是,就算主力大军撤离了,洛阳剩下的这点残军和愚民也依旧顽强,竟然打退了数倍于己的黄巾军。

    第一天是因为黄巾准备不足,而第二天面对准备充足的黄巾军,汉军还是顽强的坚持了下来。

    而这一坚持就足足坚持了十天,双方损失都及其惨重,洛阳城外已经是遍地尸骸。

    洛阳城外,黄巾大营,张角营帐。

    “失策了,没想到杨衮那老儿,竟然如此难缠。”

    张角揉了揉太阳穴,一副头疼的样子。

    “是啊,谁能想到杨衮一个六十老儿,只领着三万弃军,竟能挡住了我七十万大军整整十天。不过这也已经是极限了。”张良淡淡道。

    “怎么,和城内联系上了?”张角问道。

    “没错,马元义手下还有数百人,里应外合之下拿下城门应该不成问题。”

    马元义本是黄巾老牌三十六方渠帅之一,负责洛阳的起兵事宜。

    后来因唐周高密的失败,也让张角明白在洛阳起兵不可能成功,于是就让马元义继续潜伏了下来。

    洛阳分部几经汉室的搜捕和追杀,如今黄巾的残存势力只剩下数百人,而马元义能坚持到现在也确实不容易。

    深夜,数百手持长刀的太平教信徒,在马元义的带领下,在击杀了看守城门的士兵后,偷偷打开了洛阳东门。

    巡夜的杨衮赶到时已经晚了,已有数千黄巾军杀了进来,不过在杨衮的内城守军和百姓的顽强反抗下,还是将黄巾军挡在了东门。

    大战一直打到天亮,面对无穷无尽的黄巾军,汉军和洛阳百姓已经不知倒下多少人,可还是在顽强支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