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唐新世-第1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酒杯应声粉碎,那寒光被阻了一下,仍然向萧图左臂斩来!

    一声惨叫,萧图的胳膊齐肘而断,随后惨叫声响声一片。

    萧图倒退数十步,一脚踢飞凳子,与身边还剩下的数名辽将聚在一处,眼睛睁得溜圆,一声声暴叫:“呔,你究竟是何人?我……”

    他的废话其实真是无用的,甚至是多余的!而他身边数人,已经抽刀向对面之人砍去,一时间整个大厅辽人混战,根本没办法分出谁是谁来。

    不足半刻钟,只剩下萧图还在抵抗,身边的潼关辽将都身首异处了!萧图全身是血,半倚在柱子旁边,脸如白纸,气若游丝。他手中长刀落地,发出清脆的声音。

    “你们……你们……是谁?”

    那全身浴血的萧绍一脸冷笑,纯正的汉人官话说得地道,却透着一丝阴寒:“让你死个明白,吾是大周国侍卫步军都指挥使李继勋是也!”

    旁边忽然亮起一道寒光,将萧图的人头砍落地面:“李将军与一个死人何必如此废话?外面的兄弟们还在拼命呢!”

    说着,那人提刀奔出门外。

    整个潼关在宁静的夜晚陷入了血雨腥风之中。

    站在潼关最高处,退去了辽人衣甲的李继勋盯着远方险隘上的灯火,闻着脚下潼关城传来的血腥气息,不由眯起眼睛。

    每一座险关,几乎都不是用外力击破的!除了从内部攻陷,就是用巧才能取胜。现在,做为胜利者的李继勋心情大好,意气风发。

    他望向关中平原方向,似乎目光能穿透时空,直达长安城!

    辽人、叛逆李守贞、小儿李丛嘉,我来了!

    (本章完)

第509章 武关城中暗战生() 
做为大周国深得皇帝郭威信任的武将,李继勋并没有搅到郭威义子柴绍、外甥李重进二人的帝位之争中,他在二人决战东京之际,就直接领兵北上辽州,防备辽军借道北汉国攻击周国。

    正因为他脱身得快,柴绍和李重进二人虽然对他的不辞而别耿耿于怀,却不敢得罪这位深得军心的大将,于是,李继勋在北方呆得很潇洒。

    当潼关失守辽军进入关中平原时,李继勋有些呆不住了!对他来说,郭威有知遇之恩。二人相逢于草莽,相识于微末。当李继勋还是一个莽汉之时,得到郭威提携,成为营指挥使,后来一路追随郭威回兵东京,推翻后汉建立后周国。

    虽然历史上的“高平之战”因为郭威遇刺、辽国内斗没有发生,但并没有影响到李继勋的升迁,他仍然成为殿前殿前都虞侯,后改任了虎捷右厢都指挥使。

    郭威病重,十分倚重这位旧人,派他与柴荣南下伐唐,后感觉到柴荣权力太大,又将一部分兵马分出由李继勋带领固守东京北部。

    郭威弥留之际有意将李继勋调任东京镇守使,遭到了李重进反对,后任侍卫步军都指挥使。

    可以说,他在柴绍和李重进二人争夺帝位中的位置很微妙。只要他支持谁,谁的胜率就高许多。但李继勋不愿意让大周国四分五裂,干脆离开东京城“眼不见为净”。

    在辽州任防守使期间,李继勋得知西京洛阳居然有十万人马准备加入到中原“帝位”之争中,他十分忧心:这可是郭威积攒下来的大周家底啊,可不能让他们损耗在内斗之中!

    于是,李继勋直接带人到了洛阳城,与四五个犹豫不绝的节度使一商量,干脆开启西征模式:进攻潼关,与关中辽军决战,收复故都长安!

    做为建雄节度使的杨延璋对于李继勋的西进攻打关中的计划十分赞同,并主动请缨收复晋州,抢夺辽人马匹,阻挡辽军增援。

    而李继勋,则胆子更大,直接带领自己手下的两千骑军和八千步军开向了潼关城。在他看来,既然辽军增援,那么潼关一定接到了消息,自己有一定概率混进城去。

    来自辽州的周军边军,本身就有许多草原种族,再加上久在边关,契丹语几乎个个都会说,又通过种种渠道弄来了两千幅辽人衣甲,让整个诈关计划越来越可行。

    就在李继勋出发未走到陕州之时,接到了杨延璋报告:辽军刚一出阴地关,就让兴唐军打了埋伏,损失一半以上!

    得到这个消息的李继勋,干脆打起了冒充萧绍的主意。

    萧绍长什么样李继勋不知道,但是对他的信息却知道不少。毕竟在边关呆了几个月时间,加上周军本身情报就有萧绍的信息,随着临近潼关,李继勋的信息越来越多,最终促成了他扮成败军押送抢来物资诈取潼关的主意。

    这是一个冒险无比的主意:万一辽人中有认识萧绍的呢?万一辽人早就得到了萧绍大队辽军的行踪呢?万一潼关内辽人兵力过多呢?

    但是,这些顾虑都没有阻挡住这位李将军的雄心壮志,他将六千步军扔在半路上,带着其他人急行军,并绕过山峦出现在潼关附近。

    潼关守军只知道萧绍带马匹增援关中,却对他的行踪根本一无所知:毕竟潼关以东地区根本不受辽人控制,处处是土匪、兴唐军势力,少于五百人的队伍根本不敢出来!

    再加上辽军一向骄傲,又不适应汉人这种极为冒险的举动,一时间根本没有意识到有人会冒充诈关,尤其是冒充萧绍本人来骗关!

    以有心算无心,一入关口周军就迅速用各种名义抢战了主要通道,并在李继勋等将领进入城主府后开始了血腥杀戮。

    四千精锐周军忽然动手,猝不及防的辽军几乎都被当场格杀。尤其是负责押送那一千多“俘虏”和物资到后面关隘的投降辽人的汉人,毫无还手之力,就被夺了三处关口。

    站在最高处的李继勋听着远方探马不断报来的消息,他一面回想着这段日子的风餐露宿,一面思考着如何在关中地区血战成功!

    就在这时,一声轻呼响起:“李将军,天快亮了,还有四处险隘有千余人据守……这些小疥已经不足为惧,大军可以直捣华州,径取长安……”

    “王审琦,你长长脑子好不好?辽军在关中有八万余众,加入胁从的李守贞部,恐怕不十五万。现在肯定有人逃出了潼关去报信,如果辽军派出大队人马争夺潼关,那四处险隘就是立脚之地!咱们一共才一万多人,拼拼消耗太不明智了!当务之急,是在华州辽军增援未至前,火速解决他们!”

    “是,李大哥,我这就安排!不过收复关中的大功肯定是落在咱们兄弟头上了!”

    王审琦本身是洛阳人,早年追随郭威帐下,与李继勋关系甚厚,二人经常以兄弟相称。王审琦在平定李守贞叛乱未果后,功勋不显,李继勋此来洛阳,得知他只是一个营指挥使,大为不平。

    事实上,历史上的王审琦因为平定李守贞叛乱,立有大功,早就被提拔为东西班行首。但历史已经因为李丛嘉的到来而改变,连赵匡胤这位大“BOSS”都没有出头之地,何况王审琦这位辅臣?

    王审琦听闻李继勋要平定关中,立即追随而来。

    看着王审琦年轻莽撞的背影,李继勋笑了起来。他挥手叫进一名校尉:“快马通知洛阳,还有杨延璋将军,迅速派兵增援潼关,进军关中!”

    那名校尉刚要奔向远方,一人迎面冲了过来,差点撞飞校尉。他看了一眼左右,见李继勋周围无人,才单膝点地:“秉告将军,刚刚得到建雄节度使杨将军消息!”

    “说!”

    “杨将军与兴唐军、辽军相遇,几番战斗,损失惨重,目前不足七千人,正与两军对峙。辽人还剩下四千铁骑,预计不会纠缠,很快会退向潼关!”

    “能确定是退向潼关吗?多长时间能到?”

    那校尉犹豫一下,轻声道:“杨将军交待,他会尽可能拖延,但最多也就是一两天时间!杨将军手下马匹不多,恐怕难以追击!请李将军早作准备!另外,兴唐军势力比想像中难缠,恐怕洛阳援军……”

    李继勋知道,洛阳是重镇,是整个大周国的西部屏障。尤其是关中失守,河东之地又被北汉占据太原之地,其他地区深受兴唐军威胁,因此洛阳必然不会少于五万精兵。加上之前借道南阳去武关的三万人,恐怕洛阳兵力已经有些捉襟见肘!

    那校尉伏身道:“李将军,我从杨将军处来时,杨将军嘱咐……”

    说到这儿,他抬起头看着李继勋,却没有继续说下去!

    (本章完)

第510章 谁是螳螂谁是蝉() 
李继勋是何许人也,一眼就看出杨延璋说的话恐怕有些过格,所以这个校尉不敢说出来!

    “但说无妨!虽然我与杨将军只是初识,但却久仰其大名。想来杨将军已经有了万全之策?”

    “杨将军让我提醒李将军,如果敢冒险,可以把剩下的三千辽人引入潼关歼灭!”

    李继勋脸色一变:他手下的士兵可损失不小啊!一夜激战下来,进关的四千人剩下不到一千人,加上后续的人马,恐怕也不足七千之数。现在潼关之中还有四处险隘没有拿下,至少要一两天时间才能完全肃清辽军。

    如果辽人在华州反应快的话,恐怕潼关之战还会有反复。在这种情况下,将三千多辽军铁骑引入潼关城内吃掉,有这么大胃口吗?

    李继勋犹豫的表情完全落在那校尉眼中。校尉轻声道:“将军,这可是大好机会,一举歼灭辽人万人增援,勇夺险关,可是大胜!千古流芳啊!”

    李继勋心头一跳:做为武将,谁不希望自己成为千古名将,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呢!自己飞夺潼关,功劳虽大,却不足以震动天下!如果自己再歼灭这三千残余辽人,一定能名垂千古,为大周立下万世基业……

    #############

    晋州城外,真正的辽军增援大队现在还有五千铁骑,虽然不少已经伤重不支,却仍然骑在马上坚持着。

    看着兴唐军大营中三千余骑虎视眈眈,再看看周军堵住的西进官道,萧绍脸色青紫:怎么办?是杀出一条血路,还是绕过左侧大山直奔绛州?

    身后数名千人长有些忍不住了:他们可不相信在平原地带这些周军能挡住铁骑的冲撞,他们也不相信兴唐军三千多刚学会骑马的骑军敢衔尾追击?山谷被水淹、阴地关血战未果,接连失败让他们心底憋着气,他们觉得,必须用一场大胜来彰显契丹勇士纵横天下的勇气!

    萧绍转头看向侧面的高山:那里只有一条羊肠小路,应该是附近村民采药打猎踩踏而成,适合少数人步行,如果骑军绕行,万一半路有伏兵的话……

    越是容易的地方越没有人敢尝试!萧绍以前总认为自己是辽人当中少有的智者,但经过两次失败,他可不认为自己能算计过诡计多端的汉人!

    一咬牙,他快马奔出,冲到周军面前,一抱拳:“对面的将领听着,辽军万人长萧绍借路通过。咱们远日无怨近日无仇,你们的敌人应该是兴唐军!如果不肯让路,你们会损失惨重!”

    周军营内,忽然一声暴喝:“辽人小儿,欺侮同胞,杀我百姓,占我河山,岂是无仇无怨?只要我杨延璋还活着,你们就休想从此通过!有种你们去冲击左面的大寨!那里的唐军可是软柿子啊!”

    开始的话杨延璋说得十分雄壮,有一股豪气。后面的两句话让所有周军将士大跌眼镜:这是挑拨离间吗?怎么听起来像是损人利己的歪主意?

    萧绍脸都气得青了:这分明就是戏耍自己啊!兴唐军又没挡路,我去冲击人家坚固的大寨干吗?我疯了吗?再说对方有三千铁骑,就算再弱,恐怕也得消耗自己几百甚至上千精锐啊!

    他一挥手,身后辽军铁骑立即马踏大地,声如闷雷,快如闪电,瞬间化成三条长龙,如箭头一般扎向了周军大阵之中。

    “盾!射!”

    周军前方立刻竖起四排高高的长方型大排盾,一人多高,后面周军士兵数人支撑,而一根根长枪在盾缝之间伸出,如刺猬一般迎向辽军。

    而盾阵后,一排排箭头仰天长射,直冲烈日,随后又如雨滴般落下,每一滴都溅起团团血花!

    战马哀鸣,声声惨叫,冲在前排的辽军瞬间倒下数百人,随后冲至的百骑又人仰马翻。三轮箭后,双方总算接近。辽军人借马力,马借人势,踏在铁盾之上。有的跃到了盾阵之间,被长枪刺成肉串,有的则将盾牌撞飞,马腿骨折,辽兵整个挤进了盾缝之内。

    随着一个个辽军疯狂撞击,很快第一排、第二排、第三排盾阵散乱,第四排开始接受冲撞。

    站在中军的周军将领、建雄节度使杨延璋脸色如铁,盯着那微微后退的盾阵,他刀锋一指:“退者斩!待辽人冲势缓下来,给我狠狠地杀,尽量别杀了马……”

    旁边的将领脸色一滞:这都是生死相搏了,还顾得上马匹?不过没有人敢反驳,随着中军大旗挥舞,后面的周军迅速涌上去,将一个个陷入步军方阵的辽人斩成肉醐。

    周、辽两军的恶战,看在兴唐军眼中,许多人兴灾乐祸。可是正在他们无所谓时,战鼓敲响,一杆大旗迎面飘扬,一骑战马冲在步军前列:

    “步军方阵前进,击杀辽军后队,不论人马,一律砍杀!一个人头五十贯!”

    瞬间步军中响起欢唿声:五十贯的赏钱可不少啊!换成平常岁月,足以让一家五口人幸福生活几年时间啦!

    三千骑军未动,却见兴唐军倚城而建的大寨中,不断涌出一队队步军,他们队形还算齐整,手中长枪还算端直,但是,看着他们畏畏缩缩的样子,就知道绝非精锐,和周军不可同日而语。

    但是,做为辽军后队却只有五百人,绝不敢像前军那样勇猛冲进兴唐军方阵中肉搏。他们掉转马头,盯着越来越近的兴唐军渐渐开始加速,如箭头一般渐渐冲锋起来!

    就在他们离兴唐军越来越近之时,兴唐军步军后方鸣金声大响,随后三千骑军如疯了一般,先是在几百米外就开始放箭,然后到了一百多米时,才抽刀迎战。

    显然,这三千骑军也是临时拼凑而来,根本没有正面迎战骑兵的经验。箭乱如草,只有不到一百辽军在乱箭中被射下马,而差不多有四五百兴唐军则被辽人铁骑射落马下。

    双方接战瞬间,刀光四起,满是刀入肉骨的声音,随后惨叫声响成一片。

    (本章完)

第511章 武关失守谁之过() 
辽军五百铁骑,损失不到二百人,而三千兴唐军骑兵,只剩下一半还端坐马上——很多人都是吓得摔落马下的!辽人铁骑正要哈哈大笑返身将这些已经吓破胆的兴唐军骑兵斩杀,却不想刚才还在逃跑的步军忽然转身,向前奔跑着放箭!

    辽军正处在掉转马头的时候,整个侧面完全暴露在兴唐军步军的箭雨下,如同下饺子一般,扑腾扑腾掉落马上!

    三百多辽军铁骑,掉转马头冲入兴唐军骑军阵中的不足二百,又被一阵箭雨覆盖后,当两支骑军真正刀头舔血肉搏之时,已经达到了惊人的一比十。

    一百多辽军铁骑,杀透兴唐军骑军大队后,只剩下十几骑,不得不追随辽军大队冲入周军方阵之中。

    一千骑兴唐军骑兵,眼睛里全是血丝:两次冲锋,他们身边一多半战友掉落马下,伤亡数字绝不会小!

    他们已经杀红了眼,根本不知道害怕,也忘记了双方巨大的战力差距,追着那十几骑辽军冲向了辽军铁骑的身后。

    就在这时,晋州城忽然大开,又一支千人铁骑纵马冲出,随后兴唐军步军如虹,倾巢而出,不管周军还是辽军,全都在斩杀之列。

    三军陷入混战,一方是数量只剩下三千多的辽军铁骑,一方是五千多周军步军精锐,而人数最多的一方则是步骑混合的兴唐军,足足有二万余人!

    但是,战争不以数量决定胜负。很快,不足三千的辽军铁骑冲透周军重重阻隔,头也不回地向绛州方向而去。而他们身后,是差不多同等数量的兴唐军铁骑。在林家兄弟、呼延家族子弟带领下,不停地追击,似乎不把这些辽军残灭绝不甘心!

    周军的步军被凿透,损失惨重。加上兴唐军骑兵军有意冲击,现在除了围绕在杨延璋身侧的一千五百本军未动,其他都散成一片,凭着本能聚成一团团抵抗着。

    杨延璋长叹一声:此行晋州,看来出师不利啊!虽然自己拼掉了兴唐军过万主力,但是自己的损失也不小!而他身侧的千余周军是他多年培养的心腹将士,算是他的内衙兵马!

    他一挥手,身后鸣金声响起,大量周军向他身侧涌来,在一千五百周军掩护下渐渐放弃大寨,开始向洛阳方向退却!

    兴唐军追了十几里,看看伤亡渐大,开始后撤。双方摆脱接触后,杨延璋才开始收拢残局,渐渐合兵一处,还剩下四千六百多人,其中伤兵有几百人。

    长长叹息一声,杨延璋气息渐渐紊乱:郭威是行武出身夺得帝位,因此对手下节度使管理极严,想拥兵自重几无可能。本次他西征晋州,除本部三千人马,剩下的都是洛阳城禁军。在帝位花落谁家未明的情况下,他损失如此惨重,会不会引起朝堂上众位大人的不满?

    不提杨延璋垂头丧气,单说这场被后世称为“晋西南战役”的大战,兴唐军以五万盗匪、百姓组成的弱旅,不但击败了大辽万人铁骑,更是将一万二千余周军打残。

    虽然兴唐军伤亡更大,但是百战之后余精兵,大浪淘沙剩下的就是精华。站在城头上,李守瞳脸色并不好看,虽然是胜了,还得到了七千多战马,但是,五万多人一下子锐减到二万多,他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做为“参谋长”的柴克宏,面上没有任何表情,看不出喜忧,保有苗天煜和王帅一脸喜色,吆喝着手下人前拥后挤,将战场上缴获物品抬入城中。

    柴克宏看到李守瞳长出口气,他也轻叹一声:“李将军不必担心,男儿沙场征战死,马革请裹尸还,是一种本份,也是一种荣光!我辈生在乱世,当鼎力前行,恢复大唐盛世!请将军入府,安排各州军民事宜!”

    李守瞳论功行赏,抚恤将士。而柴克宏并没有享受这种热闹的气氛,他带着林仁虎去接应追踪辽人的二千铁骑。

    在快到绛州的时候,终于看到林仁啸带着人返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