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道同谋-第3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是在唐末的时候,军阀割据,有一个将领,在大军阀王镕麾下供职。有一天,他受命出差办公,在路过定州杜家庄的时候,正好遇上天降大雪,导致路不能行。万般无奈之下,这个将领就躲在杜家庄门下避雪,想等到雪停之后再走。”

    “这个杜家也是一个大户,突然看见一位军爷在自己家门口避雪,主人哪里敢怠慢。于是,他们立刻盛情款待了这位官爷,好酒好菜的款待着,并留他在府中多住几日。”

    “结果,正巧赶上这场雪比较大,下了挺长时间,这个军官也就顺势多待了几天。后来,通过一段时间的交流和观察,杜家主人对这位魁梧、仪表堂堂的将领越看越喜欢。结果,主人家产生了一个念头。”

    说到这儿,他有意停顿了一下,悄悄看了晴儿一眼。

    晴儿听得正是入神,却没想到他会停下来,当即皱起了眉头,一看他正偷眼看向自己,当时就急了,“哎呀呀你看我干什么呀快接着说啊,再不说,我可就拿酒灌你了啊”

    “好好好”他忙道:“我说不过,我刚才故意停下来,就是想问问你,知不知道这个主人家产生的念头是什么”

    。。。,,。请:

第六百四十九章 宋太祖之双亲() 


    “讨厌”她俏脸微红,嗔道:“我又不是这家主人,怎么会知道。再说了,我就算真猜出来了,我也不会说的。小梅阿姨不是说了么你是主讲人,不能打断你。要不然,咱俩就真成唱双簧的啦”

    “哈哈”眼见故事还没讲完,二人又插科打诨地来了这么一小出,老爷子和小梅阿姨都笑。羞得晴儿脸更红了,瞪大了眼睛望着他:“你到底说不说啊”

    “说说说”他急忙应道:“这家主人的念头,其实也很简单,和吕公差不多。所以,数月过去,在一次聚会之后,杜家主人给这位军官使眼色,示意他酒宴后不要走,一定要留下来,表示对这个军官有话要说。”

    “面对杜家主人的这个眼神,这位军官心领神会,老老实实地留了下来。一直等到其他客人都走后,主人和盘托出,这才知道出了什么事。原来,经过这段时间的了解后,杜家主人想招他为婿,对他说道:老夫一生,阅人无数,从来没有见过你这样好的面相。如果你不嫌弃的话,老夫有一个女儿,排行老四,人称四娘子,我想把她嫁给你为妻,不知你可否愿意”

    说到这儿,他又是一顿,然后笑着引入自己的旁白:“看看,又是好面相,仍是嫁女儿,几乎与吕公嫁女的版本一模一样,天底下还有这么类似的事情么”

    晴儿这时笑着插话:“看看我说的吧这两件事情本来就有相似之处这不让他把汉朝的说完了,再说这宋朝的,却是再好不过”

    小梅阿姨也笑了,却冲她使了一个眼色,那意思就是你怎么也得等唐卡把故事讲完了再说,这可是个礼貌问题。

    “哦”晴儿会意,捂住了自己的嘴巴,冲小梅阿姨作了一个鬼脸,然后双手托起了腮,不再说话了。

    唐卡这时笑着揭开了谜底:“一听到杜家主人这么说,这个将领立刻同意了。要知道,对于这个将领而言,这天底下还有比这事情吗白吃白喝这么多天了,啥钱也没给。如今这些欠款全部抵消,还捎带了一个大户人家的小姐作老婆,何乐而不为呢”

    说到这儿,他又略带戏谑地调侃起来:“史书上这么记载,确实有着牵强附会于吕公嫁女典故之嫌。这当中也存有很多的疑点,给后世平添了很多揣测。”

    “最的一条,就是由西汉传到隋唐,已经过了一千多年,吕公嫁女的典故已经被用滥了,众所周知,吕公嫁女绝非是什么相与被相,充其量就是一场博弈而已。可是,竟然已经明了是一场博弈,那为什么传到了一千年后的唐末,这个杜家主人要紧随其后,也要开这场赌局呢”

    “也许,从另一个角度,仔细研究一下这件事情的整个经过,就大概能知道一些真相了”

    这一句评论还挺有煽动性的,本来一件已经板上钉钉的事情,又在他的设问中变得颇具探寻意味起来。

    他见吊足了众人的瘾,故意多停顿了一会儿,泯了一口酒之后,不紧不慢地说道:“后来有人提出一个时间问题,一下子就切中了要害。要知道,这个将领只是在杜家门前避雪,而一场雪能下几天他待了多久数月这么长的时间,这个将领在杜家干什么不言自明。”

    “如果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这件事,绝不为过。那就是引狼入室结果,几个月后,这只狼在杜家搞了一个生米煮成了熟饭的局面。到了这个节骨眼上,杜家主人除了嫁女外,还能怎么样呢”

    “闺女的心已经飞了,再留着就要砸手里了,还是赶紧抛售掉吧所以,不少后人认为,这才是杜家主人嫁女的真正原因”

    “呀”老爷子和小梅阿姨听到了这儿,禁不住同时皱了皱眉,发出一声惊呼,继而一同将目光望向了晴儿。

    晴儿何等聪颖,当即明白了他们二人的担心,急忙摆手否认:“老爸,小梅阿姨,你们可别被这个家伙给忽悠了啊这个家伙啊,最坏了知道我一直守身如玉,他屡次没得逞,刚才又被我打了他的岔,所以故意在这儿说这等话,就想着气我呢”

    “哈哈哈”老爷子大笑起来:“这我倒是信自己的闺女,自己知道。唐卡啊,你小子好端端地说起了这一段,不会是逼着我们把晴儿嫁给你吧”

    他急忙摆手,脸涨得通红:“不会我这不是正在说宋朝那点事儿么怎么又被晴儿扯到自己身上去了”

    “嘿嘿”小梅阿姨这时说了一句公道话:“我看啊,晴儿说的肯定没错,但唐卡也所言非虚。正所谓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我们两个啊,刚才有些多想

    了,所以附带着联想到了晴儿。人家唐卡明明在说历史典故,是被我们这些特别关心闺女出嫁的人给听歪啦”

    “真是”唐卡连忙应道:“我这正讲得来劲,一下子没想太多。晴儿的脾气秉性你们是知道的,我倒是有心和她生米煮成熟饭,她却守得比万里长城还坚不可破”

    “哈哈哈”老爷子和小梅阿姨都被他给逗笑了:“万里长城,这个词用得好别说,晴儿还真是如此,绝不妥协哈哈哈”

    “哎呀”晴儿顿时满脸通红:“老爸,小梅阿姨,你们两个怎么突然和他说起这事儿来了哎呀呀,这是说这事儿的场合么”

    “嘻嘻”小梅阿姨笑出了声:“我家晴儿被说得不好意思了,瞧这脸红的。唐卡啊,你也别再卖关子了,索性竹筒倒豆子,一块儿亮出来吧”

    “好”他打起精神,说道:“不管到底有没有相面一说,也不管书写正史时藏有很多隐蔽台词。总之,正如吕公嫁女一样,杜家的这次嫁女,也使整个杜家彻底发达了。他们在这次赌局中,最终赚了一个盆满钵溢。”

    到了最后,他开始将包袱都抖了出来:“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位年轻军官叫作赵弘殷。现在的他,虽然默默无名,但是未来的他,可真是不一般他为王镕率领五百名骑兵在黄河沿岸增援后唐庄宗李存勖,大有战功,被任命掌管禁军。”

    “过了几年,他奉命征讨军阀王景。却不曾想,两军交战才始,他就被敌箭射中左眼,但他丝毫不顾,气势更加旺盛,奋勇攻击,最终把敌军打得大败,因此次战功升任指挥使,后来又屡立战功,最后官至检校司徒,封爵天水县男,执掌禁军,在当时非常荣耀。一直到后来去世,被追赠武清军节度使、太尉。”

    “在他死后四年,他的二儿子赵匡胤称帝,建立宋朝,追谥他为武昭皇帝,庙宣祖,史称宋宣祖。”

    “而这位奉父母之命成婚的四娘子,也变为一个王朝的金凤凰,成为两位皇帝的生母,一个在大宋帝国说一不二的女子杜太后。”

    “要说这杜四娘还真是厉害除了二儿子赵匡胤开创了宋王朝,成为让臣民三跪九叩的宋太祖之外。她与赵弘殷所生的第三子赵光义,也是个厉害人物,继承了哥哥赵匡胤的皇位,成为在位二十一年之久的宋太宗。”

    “所以说,这么一段神奇的婚姻创造了历史,开创了大宋王朝,也算是一个奇迹了”

    说到这儿,唐卡双手一摊,作了一个完结的动作。

    “好说得好”老爷子领头,不停鼓掌,一边击掌还一边叫喊着:“行啊小子说得够这听着听着,我和你小梅阿姨还以为你是想让我和你小梅阿姨来当吕公,当杜家主人,你小子就当好刘邦和宋宣祖赵弘殷就行呢却没想到,你小子最后竟然把点落在了杜家四娘子之上,这可是大善没有这么优秀的媳妇儿,就不可能生出这么优秀的儿子来是吧,小梅”

    “是是是”小梅阿姨冲老爷子笑了笑:“你说的,肯定最有道理。反正甭管是汉朝还是宋朝,必须对女人好,要不然,不帮你打天下、守天下,更不帮你生孩子传宗接代,那可就是大大的损失了”

    “好说得太好了”老爷子主动端起了酒碗,“来吧唐卡,刚才这两段历史小故事,确实讲得,不论是正读或歪解,都充满趣味。听了真是觉得过瘾,还想再听几段”

    “您过奖了”他微微欠了欠身:“我这就属于学历史时有些不务正业,游手好闲地看了几篇歪解文章,觉得有些意思,所以就误打误撞地记了下来。正好在这样一个机会上说了出来,也算是给大家找找乐子吧”

    “嗯嗯”老爷子又赞:“居功而不自傲,受赏先作检讨。这样的态度,太正确了来来来这种年代还有这样才华横溢又妙趣横生的年轻小伙子,咱们就照在此之前所说的,来一个双份,好不好”

    “好”小梅阿姨和晴儿都不约而同地应出了声,高高举起了面前的酒碗:“来来来来一个双份,把这两大盏统统喝尽了”

    一饮而尽之后,欢声笑语又持续了好一段时间。过了好一会儿,才慢慢平息下来。而接下来,就该轮到晴儿了。

    “不不不”晴儿看见众人都将目光望自己,急忙拼命摆着手:“我的酒量肯定不会是倒数第二,刚才唐卡提议的这个排位,还算不得真正的数。别的不敢说,我肯定比老爸能喝。所以,还是请老爸先表演吧,你们说好不好”

    。。。,。请:

第六百五十章 三秋桂十里荷() 


    “不好”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老爷子竟然直接否决了宝贝闺女的动议,这还真是非常罕见,只见老爷子摇头不止:“丫头刚刚唐卡进行排位时,咱们可是说了,对于今天这女儿红的酒量,是你第二,还是老爸第二,尚无定论。既然尚无定论,那就暂且按照老爸居于次席来排吧。所以,你排第三,也就是倒数第二。现在表演是倒序而来,当然是该你了”

    “不带您这样的”她撇了撇嘴,“还有把自个儿闺女往前推的”

    不过,嘟哝完了,她也没辙儿,毕竟老爷子是一家之主,今天未来女婿上门,怎么说也得给老爷子面子。

    于是,她略一停顿,坦然而道:“好啊既然这个环节是雅趣,唐卡又已经开了个好头。那我也来讲一个趣味解读文史的小段子吧。刚刚唐卡说的是北宋开国,那我就说说北宋没落与消亡,如何”

    “好啊”老爷子带头鼓掌,连唐卡都是一惊,只有小梅阿姨微微一笑,若有所指地说道:“看看,这两人肯定是早就商量好了,在这儿唱双簧呢,一个说开国,一个说消亡,有始有终,如果没有提前串通好,哪儿会这么巧”

    “嘻嘻”晴儿笑道:“小梅阿姨,这你可就有些想当然了。实不相瞒,我俩事先还真没商量过,纯属巧合。就象咱们仨刚才把陆游写东关的三首同名诗背了个遍,不也是巧合么”

    “就是就是”老爷子适时打起了圆场:“我相信晴儿说的话这说明啊,咱们今天在座这四人,都是文采素养极高,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来龙去脉都已经搞了个清清楚楚,当然就巧遇连连,处处成书了”

    唐卡这时没说话,只是看着晴儿微笑。别说,在这之前,确实没经过演练。要说这丫头确实厉害,听自己说了一个趣谈北宋建国,竟然就直接搞出一个趣谈北宋消亡来。这还真是有趣,一定得好好听听。

    见他的眼神中饮含期许,她感受到了莫大的鼓励,稍作一顿,笑道:“古诗曾有云,北方有佳人,绝世而**,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要说这美人倾国倾城之历史,大有人在。不过,这因为一首词而倾国倾城的,还真是少见。”

    “虽然少见,历史上却真有其事。这首词的是谁呢不是别人,正是北宋的著名词人柳永。他是婉约派词风的创始人,非常善于运用民间口语,写作了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俚词,其中采用了很多不同的词调,不仅在语言上优美动人,而且富于强烈的节奏美。”

    “在当时,柳永的词常常被人们广为传播,类似于当今社会的流行歌曲。有一次,宋朝一名官员出使西夏归来后,竟然说: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由此可见,柳词在当时的影响之大,几乎已经到了口口相传的地步。”

    “在柳永的诗词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描写都市生活的繁华景象和四时风光的。其中有一首叫望海潮的,就是非常典型的写景之作。用了上下两片,描写当时的杭州和西湖的风光。”

    故事说到了这儿,她微微一顿,用着声情并茂的音调,将这首倾国倾城的望海潮背了出来。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这首词背完,老爷子等人都听得如痴如醉,陶醉在这首绝美好词的意境中。

    唐卡听了,暗暗吃惊。

    要说柳永的词,他也知道几首,包括什么成名作雨霖铃,还有蝶恋花,这两首他甚至能背诵,但是对于这一首望海潮,他还真是没怎么听过。只是听到这一句“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时,似乎有些印象,似乎在哪首诗词赏析评论中看过,但是全词,还真是头一次听。

    这时候,晴儿将这首词的不同凡响之处用自己的理解了出来。

    “要说这柳永,可是一代婉约词人之鼻祖,可在这首词里,他一反惯常的婉约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手法,浓墨重彩地展现了当时杭州的繁荣和美丽。所以,后人用了八个字来形容其这首词大气磅薄的风采,承平气象,形容曲尽。”

    说到这儿,老爷子等人纷纷点头,对

    晴儿的这番评论颇为赞赏。

    晴儿已是渐入佳境,所以评论起来也颇为自信,信手拈来,只见她流畅而道:“在这首词的开头三句,便以博大的气势开篇。提笔点出杭州地理位置上的以及历史的悠久,揭示了吟咏主体。在这之后,他就开始详细地从各个方面描写杭州的形胜与繁华。”

    “烟柳画桥,写的是街巷河桥的美好景致。而风帘翠幕,描写的则是居民住宅的雅致。参差十万人家,又表现出整个都市人口的繁盛。到了云树一句,他又将笔锋一转,由市内说到了郊外,空间一错,顿时让人心旷神怡。”

    说到了这儿,她自己都用着陶醉的神色,放慢了语速人感觉柳永所描写的画卷已然盈盈流动于眼前。

    “只见在钱塘江堤上,树木成行,远望一片郁郁苍苍。而要说写杭州,钱塘江当然不能不提,因此,接下来的怒涛二句,就写出了钱塘江水的澎湃激扬与浩浩荡荡。让人一听,都想去钱塘江看看,感受一下那种怒涛拂面的盛景。”

    听到晴儿评论到了这儿,唐卡的心里已然震撼不已。

    什么叫真正的家学渊源时至今日,才算是彻底明白了。有些东西,不是后天可以练出来的。靠的是一种传承续起,还有耳濡目染。所以,有人曾经说过,要想修成贵族,至少需要四五代甚至七八代,是很有道理的。

    震惊之下,他也感觉到了莫大的压力。

    与晴儿的家学渊源比起来,自己的出身可谓是差得太多。虽说后天也经过了很多的努力,但正如贵族要靠好多代修成一样。有些东西,是融于骨血之中的。就象了不起的盖茨比所揭示的那个深邃道理,出身贫寒,即便后天再努力,再有钱,有些东西,也是难以与老贵族比拟的。

    这时候,晴儿的评论愈发显出功力来。

    “写完自然景观后,柳永从市列一句,开始到对当时都市繁华情景的描写,虽然在这一句,他只写了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但市场的繁荣、市民的富足已经跃然于纸上。而竞豪奢这三个字,又写尽了当时杭州城市的奢华之态。”

    “及至下片,柳永开始重点描写西湖。对于湖山之美,他先用清嘉二字概括,接下去又写到山上的桂子、湖中的荷花。至于这一句,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正是重点中的重点,精华中的精华。短短八个字,却高度概括了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景致,具有撼动人心的艺术力量。”

    “再接下来,柳永又说起了玩乐。不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有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传来,而嬉嬉二字,则将湖面人物的形态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绘。至于最后几句,则明确点出,每个来到杭州和西湖的人,都会被这儿的绝世美景所陶醉,流连忘返,醉于山水烟霞之间。”

    “所以,只要是来过杭州和西湖的人,都被视此处为天堂,把来过此处的经历向外人夸赞。更别提居住在这儿的人了,那简直是乐不思蜀,再也不想到别处去了”

    逐句赏析之后,最后这一句“再也不想到别处去了”很是到位,说得老爷子等人频频点头。

    至此,晴儿开始了这首词如何导致北宋消亡的转折。

    “由此想来,这首词确实是柳永登峰造极之作,完全是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卷怪不得当时的金主完颜亮看到这首词时,竟然以此为向往,开始打起了宋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