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宋第一神仙-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比,长此以往赵峥担心自己的高人形象受损。

    所以赵峥才有如此新规定。

    “是梁成大!”成道对进来朝局也有所了解,知道梁成大进来处于一个敏感的阶段,所以才特意通知赵峥。

    赵峥想了想,现在他已经与史弥远握手言和了,对于这个注定要被史弥远当做弃子的人,赵峥心里也有些复杂。

    用恶贯满盈来形容梁成大再合适不过了,不过赵峥能容得下一个史弥远甚至李全,自然也容的下一个梁成大。他要做的事情太大,需要无数助力,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眼下也无暇顾及人的品行了。

    “悄悄带他从后门进来,不要让人看见。”赵峥不想让史弥远起什么猜疑,却也很好奇梁成大在这个节点上找自己究竟何事。

    成道引梁成大到了道观后面的花园内,时间已经不知不觉到了六月,此时的花园显得有些湿热。

    赵峥就坐在凉亭内等梁成大到来。

    “你不会是让我来救你吧!”赵峥率先开口,有些恶趣味的说道。

    梁成大席地而坐,没有丝毫的芥蒂:“我一丧家之犬而已,如今想换个主人,不知国师能否收留?”

    赵峥讶然:“司谏不必如此作践自己,你是一榜进士,知书明理。赵某哪敢谈收留二字。”

    梁成大听完,站了起来:“国师果然仁厚,梁某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当年悔不该攀徒史弥远的门路,至今无法回头。”

    赵峥呵呵一笑:“司谏自己吓唬自己,我朝优厚士子,你最多不过罢官夺祠,回家养老,无性命之忧,何故做如此哀叹?”

    梁成大苦笑道:“食髓知味,梁某可过不惯无人问津的清寒日子了。”

    赵峥见梁成大说的如此直白,也不再绕弯子:“说罢,你能给我做什么?”

    梁成大笑道:“我观国师所图甚大,我这类鹰犬您是必须要的,有些事情您不能亲自上阵,我自然会替你办妥的。”

    (求推荐票!)

    ;

第八十三章 门徒() 
赵峥听完杨成大这番鹰犬之论,摇了摇头:“司谏大人想多了,赵峥所图不过国富民强,我一修道之人,权势钱财对我如同枯骨。”

    梁成大笑了笑,听到赵峥这句话,他心中的把握增大,站起来坐到凉亭的一侧:“国师是神仙人物,自然不会在意这凡俗的富贵。但以我观国师入京所作所为,对大宋有改天换地之心,这其中难免与人利益纠缠,有些东西不是国师您退让两步就能解决的问题,梁某不才原为国师挡那些污秽之物。”

    赵峥有些戒备的反问道:“你真知道我要做什么?”

    梁成大见赵峥犹如惊弓之鸟的神情,恢复以往的自信,胸有成竹的说道:“且不论我是否知道国师您的目的,您至少不应该露出戒备的神色,那样会让对您真正的目的产生焦虑。从您现在的表现来看,国师您真的需要我。”

    赵峥走过来,杨成大准备起身,被赵峥的手压住了肩膀:“司谏,可惜了!如果你要说与我志同道合,共谋合作,我会答应。而你要做我鹰犬,你也看到了我刚才的表现,我降服不了你,收你做鹰犬岂不是会反噬其身。”

    梁成大一头雾水:“国师既然不要鹰犬,与国师同盟,梁某求之不得。”

    赵峥哈哈一笑,不知是玩笑还是实话:“以司谏的人品,这天下谁敢与你同盟?”

    梁成大被说的一阵气结:“国师……”

    赵峥制止了梁成大的话:“老虎下山余威还在,我费这么大力,花这么多心思与史相公讲和可不打算因为你而付之东流。再说朝堂之上,能与史相公对抗不止我一家,宣知府不出我所料,只怕两三年就会重返两府。”

    宣缯自上次白话文与史弥远闹翻后,被逐出了朝堂,出知宁国府,随着史弥远去相,按照资质他便可以名正言顺的重返两府,做当之无愧的宰相。不论宣缯当初是为了什么目的支持白话文,赵峥拉也得把他拉进朝堂。

    “宣缯不过是骑墙小人,重返两府后,指不定与国师成为敌人呢。而我一开始就将所有筹码压在您身上了,就算我投靠宣缯,到时候依旧会栽在您的手里!”

    赵峥有心不明白梁成大为何偏要与自己绑在一起:“你投靠我无非是想投靠官家,可这自古幸进之臣都没有好下场。”

    “咱们这官家与寻常帝王可不一样,况且官家与国师年轻,定能护我终了。”

    赵峥听到这里才恍然大悟,原来梁成大也是摸清了赵昀的脉,所以才想着急于投靠自己,赵昀不会玩什么平衡之术,信任就是信任,厌恶就是厌恶,不会往里面掺杂政治因素。最重要的是梁成大这臭名声,其他人还不一定敢要他,而他也正是看自己手里缺人,所以才如此急迫的投靠自己。

    “司谏有没有兴趣做了一个诤臣?”

    ——

    “维新,辛苦你了。”赵峥脸带歉意对游雄说道,余杭的白云宫刚刚建成,赵峥就不得不让他马不停蹄的跑广东统筹流民一事。

    此时关系到广东的开发与赵葵的名声,马虎不得,交给其他人赵峥又有些不放心,所有就只得交给游雄。

    游雄爽朗的笑了笑,脸上的粗犷的线条全然已经遮掩过去作为举人的痕迹,他现在虽然是白身,但寻常的官史可不敢等闲视之,丝毫怠慢这位是国师的头号心腹。

    “等你从广东回来,我给你物色一位媳妇,有些事情该结束就结束吧。你父亲我已经派人从你老家接到临安,你长期在外奔波,也得找个人陪他说说话,正好一段时间我不用外出,也可以替你尽尽孝心。”

    游雄见赵峥如同家中老母一样为他张罗事情,既好笑又感动:“小仙长于我如同师长,尽孝二字家父担当不起!”

    赵峥笑了笑,想起一件事情:“让你做官你又不愿意,如果你愿意我倒是可以让师父再收你为徒。”

    游雄见赵峥说道此事,急忙说道:“万万不可!黄真人刚收赵制使为徒,此事不可再劳烦黄真人了。再说游雄现在未立尺寸功名,不敢辱没白云道观门楣。”

    “十年后你再回头看,已经建立了不世之功,维新不必自谦。”

    游雄摇了摇头:“我不过是在小仙长的功业上添砖加瓦,算的什么功劳,倒是白云宫今年要广受门徒,我倒是很羡慕能拜入您门下的道童。”

    赵峥听了游雄的话微微诧异:“维新如是有心,拜入我门下,我自然求之不得。”

    游雄听了气息有些不晕:“真的?”

    ——

    位于余杭的白云宫已经修好了,半年的时间,一座雄伟的道观便拔地而起,采用了现代水泥制作的水泥砖,人力又不缺,那修建速度简直可以用咂舌来形容。

    只是这道观修好,赵峥却无法搬过去,因为余杭到临安之间的铁轨没有修好,与赵昀赌约还无法实现,玻璃作坊每月炼制好的钢铁,全被强制性的收购去打造板甲与火绳枪,哪有分给赵峥铺铁路的份。而且有能力和经验制造近代炼钢的锅炉的工匠就那是二十多个,朝廷哪有余力在大宋其他地方再修建一座同样的钢铁锅炉。而玻璃作坊每月拼了命能产出的钢材也不过万斤,这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杯水车薪,远远不够的。

    而一个合格的工匠培养按照传统的培养方式,做学徒由师父一步一步的教,只怕五六年才能出了师,而北方金国与蒙古的决战在即,大宋拖不起那么长时间了。

    直到此时朝廷才感到紧迫感,于是不得不求助国师,至于遣送二十名年轻进士前往他那里学习勘察之道只能允许了。

    赵峥趁势也广受门徒,一张告示传抵天下,白云道观招收道徒,只要一心向道,对自然之学感兴趣即可。

    没有任何清规戒律,只有一道道落到实处的管理条例,不需要什么学费,而且每月还有一定例钱。

    白云道观传授七门道学,其一是道衍,传授大道推演,归纳之学,是入门必须学习的道法之一,如果有兴趣的可以继续专研。其实质就是后世的逻辑学,乃是七大基础学科之一,没有逻辑思变,科学的建立是枉然。

    其二是算学,前来学习的人缪缪无几。其三是物理,学习万物之理,穷究万物,以近大道,其四是炼器,传授如何制造机器,就是后世的工学与机械学,是朝廷和军方最重视的一门道学,倒也声势颇大。

    其四是炼金,探究万物变化之道,传说学到最后能将泥土变为黄金,这门学科就是后世的化学,但这冠冕堂皇的理由一出,让学习这门学科的人趋之若素,几乎快要挤爆了白云道观的门槛。

    其五是地理,学习地质,矿物勘察等道学,其六是长生,探究生命现象的一门道学,本质就是后世的生命科学。

    至于天文学,赵峥还不敢触皇家的霉头,在宋国能夜观星象的只有钦天监,其他人观察结果都只能算妖言惑众。

    ;

第八十四章 轨道与诤臣() 
七门道学最后一门是医学,医学在古代又称岐黄之术,或者黄老之术,黄是黄帝,老是老子可见医学与道学之间的渊源。

    白云道观招收门徒的告示一贴出,就在临安与宋国引起了轰动,应者云集,就算是富贵人家,世家大族也有不少弟子前来求学,反正入了白云道观一途又不影响以后科举之路,而且国师的学问也精妙,所以抱着诚心求学的也不少。

    仅仅是第一天,临安前来报名的就达到过了五百人,其中大半是贫寒人家,国师富可敌国,玻璃作坊聚集的巨大财富民众也是看在眼里,就算以后于道学一途没有悟性,拜入白云道观混个温饱还算容易。

    赵峥对前来报名的是抱着来者不拒的态度,但对于五百人来说白云道观还是太小了,报名之后第一天开课讲学,就将后院拥挤异常,才勉强坐满五百人。

    新进门的弟子统一需要学习道衍学三个月,之后再根据其兴趣授课,所以赵峥暂时还可以一个人应付的过来,要是以后弟子多了,就有的他受了,这世上真正能懂他新道法含义的一个人都没有。

    到了第二天,又来了几百人拜师,赵峥看着密密麻麻的人头,一阵晕眩,这临安城的白云道观真的容不下这么多人了。于是只得与两府商议,赵峥为他们指一处后世大名鼎鼎的铁矿,安徽马鞍山南山铁矿,是座大型的露天铁矿,作为交换,玻璃作坊最近两个月生产的钢材不用再供应兵部打造板甲与火绳枪了。

    余杭至临安的路线早已选好并且前期的工作已经做好,只等钢材铺设轨道就行了,有了玻璃作坊的钢材的全力供应,余杭到临安只有二十里的路程,不到一个月轨道就铺设成功了,至于机车是早就已经打造好了,蒙古答应好的马匹已经交付一半,赵峥也分的了五百匹好马。

    现在万事具备,只差检验时间了。

    赵峥特意进宫邀请了赵昀乘坐机车,毕竟这是他们二人的赌约,不让他亲证,万一赵昀以后耍赖怎么办?

    “国师,余杭朕去过,不要等会随便找个地就下了来哄骗朕。”

    赵峥不知何时自己的人品在赵昀眼里产生了疑问号,无奈的说道:“这轨道是直通余杭的白云宫。我总不能顺便找个地方哄骗你是白云宫吧。”

    由于轨道是国师实验的新物件,兵部和工部很重视,再加上皇上要亲自乘坐,为了防止沿途有人起歹意破坏轨道,所以沿路都派禁军把手。

    如此大阵仗自然引起了临安全城的注目。

    时间已经进入了七月,南方的天气本就湿热,今天人山人海更是让人觉得空气中都传来粘稠的味道。

    轨道的起始站设在临安的东门,赵昀看着人山人海的群众,不禁叹道国师现在在临安民众的声望,只要是国师制造的新东西,都能让人趋之若素。

    有些精明的商贩纷纷在两岸摆设摊位,开始贩卖酸梅汤一类解暑的东西。

    赵昀上车没有进行什么特别的仪式,除了宫里服侍的太监宫女外,跟随赵峥上车的还有王福财与大郎,王福财这两年为赵峥忙前忙后,如今求赵峥想一睹天颜,赵峥自然不能拒绝。

    赵昀也没有介意赵峥带了两个人上来,他去过一次白云道观,所以对大郎也相熟。知道赵峥这个师兄不喜说话,谁的面子都不甩,也就不自讨没趣,打声招呼便行了。

    至于王福财激动与赵昀见面后,便在一旁伺候赵峥与赵昀,悄悄的观察着赵昀的言行,发现也没有什么特异之处,不觉有些失望。

    机车共分为五节,每节长20米,宽3米,浩浩汤汤如同一条长龙,颇为壮观,整个机车能装500多人,但今天只有不到百人乘坐,速度自然大大加快了。

    机车用十六匹马托运,一旦启动就势不可挡,一路狂奔。由于使用轨道,摩擦大大减小,机车平稳异常。

    赵昀打开用玻璃做的窗子,在这炎热的夏天吹着凉风,觉得颇为惬意。

    船外是一脸好奇和惊讶的禁军和民众。

    赵峥唆使着赵昀说道:“官家,你看万民都在注视你,你就回应一下嘛。”

    “怎么回应?”赵昀来了兴趣,觉得很有兴趣。

    赵峥此时心里颇有恶趣味的想让赵昀喊出“同志们好!”但也知道同志在这个时代有些莫名其妙。

    “你就向外招手说大家好!大家辛苦!”

    赵昀想了一会,有些疑惑的说道:“这样做会不会与礼法不合,到时候御史台那些言官和礼部的口水,朕可是听烦了。”

    赵峥笑了笑:“所以更是要趁此机会疯狂一把,官家你也知道,史相公的身体不好了,已经有告老还乡之意,所以有些事情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次您能外出乘坐轨道,也多亏史相公将那些奏章压下来,否则太后那能轻易允许你出来。不趁史相公还在最后这些日子替你当口水,以后再想这么做就难啦!”

    赵昀想了一会也觉得赵峥说的话很有道理。,反正自己这次乘坐轨道,那些言官已经很不爽了,尤其是那个叫梁成大的说的更是难听,反正一是被说,二也是被说,自己还不如就按着自己性子来。

    于是赵昀将头伸出窗外挥手道:“大家好!大家辛苦了!”

    那些守卫沿途的禁军看见一位穿着龙袍的年轻男子向外招手,瞬间就明白了这是皇上在向他们打招呼,向他们慰问。一瞬间像是被电流击中了身体,那是皇上啊!

    他在向我们打招呼,他在体谅我们的难处!

    一时间他们激动无以言表。

    这个时候,赵峥用简易话筒站在赵昀的身后,随着他的问话,开始回答。

    “大家好!”

    “官家好!”

    “大家辛苦了!”

    “为大宋尽忠!”

    有了赵峥在后面提点,禁军与沿途的百姓自然自然知道如何回应。

    纷纷跟着赵峥的话喊出,官家好!为大宋尽忠!嗓子都几乎喊哑了。

    与禁军万民如此互动,赵昀也沉浸在其中,在一声声呐喊中,他似乎明白了身上这身龙袍的意义。

    这些便是朕的臣民,朕要将引导他们走向真正的富强之路,就如国师所说的那样。

    赵昀一路上的疯狂与之互动,等到了余杭,一座占地万亩,高高的烟囱耸立的地方时,他的嗓子已经嘶哑。

    ——

    第二天,朝会召开的时候,由于史弥远有些开始让赵昀接触朝政所以有些奏折也不往下压,直接呈报给赵昀。

    赵昀也知道今日会面对百官的谏言,果然在一声“平身”之后,礼部侍郎钱叔华立马就跳出来了:“陛下,臣听闻昨日陛下被赵国师怂恿出城,乘坐那未经实验的危险之物,还唆使陛下回应那些军汉,致使圣体有损,冒犯天威,有损皇家仪容,臣斗胆削去赵峥国师之位,交由大理寺主审!”

    这礼部侍郎,一口一口说赵峥如何如怂恿,实则是在暗中指责赵昀的行为有损皇家仪容,不似人君。

    赵昀轻笑两声,对着礼部侍郎说道:“钱侍郎好!”

    钱侍郎一楞,没想到赵昀突然来这一手,不知该如何回答。

    就在一迟疑的刹那,无疑犯了大忌,被人抓住靶子,御史台的梁成大立马跳了出来:“君前失言,钱侍郎目无君上,有何颜面再领责礼部。”

    钱侍郎此时回过神来,肠子都悔青了,连忙补救:“陛下,臣突然听闻皇上如此关切,心中大动,无法言语,还望陛下赎罪!”

    梁成大厉声道:“钱侍郎这是在指责陛下以往对钱侍郎漠不关心?怨望在身!如何对得起君上一片苦心!”

    钱侍郎此时看了看梁成大,不明白这疯狗今日为何要攀咬自己,一时间气愤交加,这梁成大裤子里的烂事一大堆,以往是害怕牵扯史弥远,所以不敢动他,如今听闻他与史弥远裂痕渐生那会再顾忌其他,正想将梁成大的那堆烂事抖出,却被身旁的李知孝暗示轻轻摇头。钱侍郎立马明白如今此时如果弹劾梁成大,会被官家当做是报复,这可信度自然是大大降低,绝对不能在此时弹劾。

    钱侍郎向李知孝使出一个感激的眼神,也明白了梁成大如今怕是在史党严重都是眼中钉肉中刺,离他死期已经不远了。

    但他没等梁成大的死期,却听到了自己死期。

    “钱侍郎今日的表现还不如一个粗鄙的军汉,这礼之一法不知钱侍郎明白几分。去太常寺与魏寺卿好好学习礼法。”

    太常寺掌宗庙礼法,完全就是空有其职,实际权力都集中在了礼部,是个不折不扣的清水衙门,自己年纪不大了,去了那个地方这官途基本上也就没有奔头了。

    钱侍郎惊愕之间,梁成大又开腔了:“官家外出乘坐轨道言行的确有些轻浮,有行为失当之处,但君民同心同乐,此乃古之圣君。臣未能及时谏言,也也有失职之处,臣自请罚奉一月!”

    梁成大话刚一出口,众大臣不禁有些纳闷,这货今日怎么谁都喷,自罚一月俸禄,你让直言官家有不当之处的该如何自处?

    “梁卿家所言有理,朕的确有不妥之处,朕自己这三个月的用度就不用从内库里支出了。”赵昀也奇葩的来了个自罚,反正现在每个月写书的收益都能有三万贯的收益所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