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神仙显灵了!”
一处普通的院子里,一名男子正在跪在搓衣板上,对着自己的老婆向天发誓:“列祖列宗在上,要是我今日去了勾栏不三不四的地方,定要神仙降下雷法,不得好死。举头三尺有神明……”那男子正扬起了头,发现天上飞来的热气球,吓得魂飞魄散。
“娘子我错了!”
临安的一处漕运上,一位商人正在焚香祭拜神明:“各位道君爷爷,保佑我此番风顺!”待那商人将香棍插在香炉的时候,发现天上飞来的热气球。
“神仙显灵了!”
“快!王五,此次肯定能赚钱,开往建康府的船再装上一成。”
——
热气球上,一开始还有些颤颤发抖的黄道长,此刻是春风得意,看着临安的风物,万物尽在脚下,一股豪气油然而生。
“三哥,这东西真就神奇!没想到孔明灯还有如此妙用。”黄道长拉着赵峥说道,脸上还沉浸在兴奋之中。
赵峥此时心里却在想着等下怎么应对群臣:“师父,等下如果你觉得不舒服,尽可告退。官家仁厚,定会准你的。”
“知道,知道了!真是的,居然敢嫌弃为师了!”黄道长此时像一个小孩埋怨了赵峥两句。
热气球后面用绳子连着的,待快要靠近皇宫的时候,赵峥将煤油灯调小,让他慢慢下降。然后将一个铁锚抛下。
赵昀御花园内一处空地突然抛下一根连着铁块的绳子,不解的看了看史弥远。
“陛下,这是赵小道长和黄仙师要降落了,需要人力将他们拉下来。”史弥远这时才回过神来,想起那日赵峥与他说的话。
“哦,快,来人,将那个什么,热气球慢慢拉下来!”
热气球上,赵峥看见已经有人在用力将他们往下拉,于是用到割断了另一条绳子。
热气球缓缓下降。
——
当热气球降落后,一些目瞪口呆的禁军,竟然忍不住跪倒在地,这一下子许多宫女太监看见了,也纷纷开始下跪。
恭迎神仙。
群臣你看我一眼,我看你一眼,竟然也有些拿捏不准究竟要不要跪,纷纷盯着史弥远。
赵峥一看这趋势,连忙出声:“诸位,使不得,赵峥一介布衣,诸位使不得!”
赵昀看着赵峥和黄道长下了热气球,快速的围了过来。
赵峥在人群中看见一位身着黄色的青年人,看起来有些瘦弱,看来几年的帝王生涯也没让产生什么天子之气的气场,如同一普通青年。
“陛下!”黄道长与赵峥向赵昀拱手道,他们是出家人,自然不需要行大礼,事实上有宋一朝,臣子见了皇帝除非大朝或者祭祖的时候,一般都是拱手执礼便可,不需要三跪九叩。
“黄仙师,赵仙师平身!”
“黄仙师,哦,赵仙师!”赵昀正想询问黄道长时突然想起史弥远提醒他黄道长为国事操劳,怕受天谴,所以万事不要直接问他,于是急忙改口询问赵峥。
“赵先生,敢问这天宫何样?那些神仙天上是否真有其人?”
赵峥早有准备,不慌不忙的答道:“陛下,赵峥乃是一介布衣,虽然智慧绝伦,但也脱离不了人的范畴,我乃金国逃民,年幼的事情许多意见记不起了,幸得家师点醒,开了灵窍,这才明白诸多大道,仙宫,赵峥未曾去过,也未敢断言有!”
赵峥这番答案,赵昀当然不会满意,望了望黄道长,恍然大悟,是不是黄道长在场害怕天谴,所以有所顾虑。
“黄仙师,一番劳累,朕已为你准备好了休整之所。”
“曾凡,快带黄先生下去休息。”
黄道长本想多看皇帝几眼,但奈何这皇帝有些小气,既然这么快就要他下去休息,一时有些气馁,但也不得不去。
那太监曾凡见黄道长神色有些不烦,难免惴惴不安,生怕惹恼这位神仙。
——
“陛下,此物名为热气球,就如大一点的孔明灯而已。所谓道法自然,只要掌握了这天地运行的大道,再加以运用便能无往不利。烟能升于天,赵峥便是运用此理,制作热气球,使烟不外泄,又源源添加便成了这飞天之物。所谓格物致知,大道相近,一脉相承。”
一句格物致知,是在场不少儒学大臣频频点头认同。
“可那毕竟是飞天!”
“陛下,可知这“道”究竟为何物?”
“道可道非常道。”
“错,陛下,道便是道。人不能描述,皆因五识蔽障,不能一窥究竟。敢问陛下,各位官人,这太阳东升西落,水往低处流可是至理?”
“自然是至理。”
“那太阳为何东升西落,不西升东落?水为何往低处流,不往高处流?为何木头能浮于水,烟能升于天?”
“大地居于中央,太阳星辰饶其而行,这路线自然就是由东往西。”
“你可亲眼所见?还是经过计算?”
“人怎么可能亲眼所见,自然是观察得知。”
“眼见不一定为实,耳听不一定为真。假如,赵峥在这举一列,太阳居于中央,大地饶其旋转,大地自西向东旋转一样能解释太阳为何东升西落。敢为大人,如何证明赵峥所言非虚?”
赵峥见那人还要开口狡辩,果断打断他的话,眼下还不是彻底颠覆的时候,需要引导人们自己慢慢去认识。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只要我们从万物反究其理,由万物可得其三,再由三得二,最后直指大道。”
“人力怎可穷究万物?这不易于痴人说梦。”
“赵峥有一梦想。”
第三十章 实验()
赵昀和群臣听到赵峥说道梦想后,精神一振,虽然不清楚梦想一词是什么意思,但看着赵峥的神情大抵可以猜测的出接下来的话很重要。
“自三代以来,有记载的神仙飞升之人,不胜繁举。但赵峥却一直有个疑问,既然那些神仙动则可以移山倒海,点石成金。为何不在成仙后随意一为,让我中华风调雨顺,黄河水清,四海升平?”
“神灵是要考验我们香火是否虔诚,人性慵堕,不借助外物鞭策怎么能行?”一位年轻的官员走出,眉宇之间一脸正气。
“这位是?”
“乃今年的新科榜眼杨栋,表字元极,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厅公事,还未上任。”一旁内侍马德芳小声的解释。
“杨公事,神仙一事向来虚无缥缈,我不知是何典故确切记载那些神仙会稀罕什么香火,更不用说那几块冷猪肉了。凡人万事有求神仙时,都会说要是能保佑我愿望实现,我必会多给你建几栋道观,多给你添些香火。这是在与神仙做生意吗?”
说道这里,群臣都笑了笑,仔细一想还的确是这样的。
赵峥继续说道:“就算成仙需要太上忘情,斩断凡俗,那这等成仙之途于国何益?于民何益?赵峥所求仙道在于穷极天理,善利万物,更是为了人人成仙,建立人间仙国。为此赵峥要将道化为万物,由万物反推出道,道学不再是玄之又玄的东西,而是实实在在人人可见,人人可闻之物!为此赵峥要做一实验,敢问诸公这虚空为何物?”
赵峥所说的虚空便是空气,在古代的认知中没有空气的概念。
“这虚空自然是什么都没有!”
赵峥反问道:“那人呼吸吐纳为何物?”
“当然是天地之气。”
“既然天地之气充斥其中,那又怎么能称为虚空?”
群臣和赵昀为之一结,这分明玩的是文字游戏嘛。但赵峥的话又传来,让他们不得不开始认真思考起来。
“既然这空中充斥着这天地之气,诸位、陛下有没有想过,这天地无限大,那么就算这天地之气非常非常的轻,那也会产生强大的重量,我暂时称之为压力。”
说道这里有人忍不住说出口了:“荒谬,那人世间万物怎么可能生存与大地,按照赵小道长的意思,我们早就被这天地之气压死了。”
群臣听了眼睛一亮,继而哄堂大笑。
赵昀看着一脸平静赵峥,有些好奇他接下来会怎么反驳。
赵峥没有准备用话语反驳,而是直接实验:“诸位,赵峥有一物可证明这大气压力所在,请大家随我来。”
说着赵峥让人将热气球的篮子里的铁球取出,他要做的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马德里半球实验。
“诸位先检查检查,看着是否是普通的铁球,免得到时候说我用了什么妖法,什么黑狗血之类的尽管先往上面摸一摸。”赵峥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
这让本来有心的人也惺惺的不敢开口,但却在赵峥的坚持下用黑狗血抹了抹。
由于没有橡胶,所以两个铁半球的边缘用了皮革浸满了油做成。
“陛下,请您先让人试一试,现在能不能分开这两个半球。”赵峥为了公正坚决不自己动手。
果然赵昀让几名禁卫去试了后,都轻而易举的将铁球分开。
“好了,诸位已经看见了,这铁球能被人轻而易举的被人分开,现在我要将这铁球里面的气体抽出来,诸位猜会发生什么?”
真空泵以现在的条件是做不出来的,但那个著名的马德里半球实验是在十七世纪完成的,当时也没用上什么高科技,而是用了一个很巧妙的方法。
赵峥一个铁半球上有一个小阀门,赵峥先让人通过这个阀门将铁球灌满水,然后再用简易的抽水筒,将里面的水全部抽干,然后再关上阀门。
整个过程清晰明了,也不麻烦,赵峥更是远远的站在两丈开外指挥。
“好了,陛下,现在请你让人再将这铁球打开。”
赵昀点了点头,随意的指了个禁卫,但是任凭那个禁卫涨红了脸也掰不开那个铁球。
下面开始有了议论声。
“陛下,可以多叫几名禁卫一起试试。”
赵昀此时也来了兴趣,两名,三名都不行,最后整整十名禁卫依旧不能将他拉开。
这时候有些官员也忍不住说道:“肯定是妖法!”
赵峥淡淡一笑,并不恼怒:“是不是妖法并不重要,此法一目了然,你们尽可回家自己去实验一番。那时若还有人认为这是妖法,赵峥也认了,毕竟人人都会的妖法没有什么可怕。如同人能生火,动物不能,在动物眼中我们大抵是用了什么妖法生火的吧。”
那官员还没来得及回味赵峥话时,赵峥又向赵昀建议用五十个禁卫看能不能将他打开。这个铁球比后世马德里半球实验那个还要大,那个就要用了足足十六匹马才能拉开。这个以赵峥的计算估计需要二十四匹马才能拉开。
结果五十名禁卫仍旧拉不开,再加上御花园地形限制,禁卫用力也不均,所以这铁球休想打开,此时赵峥趁机提议将铁球弄到宫外,悬赏让民众参与拉开。
赵峥此举自然是为了加大在民间的影响,赵昀也觉得待在皇宫里无聊,也想出去透透气,但此时他还得争的两府的同意:“史卿,你看可好?”
有宋一朝,对于皇帝微服私访、出宫巡游也不奇怪,宋徽宗就经常这样干,而且有时候还不避身份,否则那能和李师师不清不楚,在大宋广为流传。
而宋理宗赵昀晚年也常常这样干,更胜一筹,招妓入宫都试过。所以史弥远也没有过多阻拦:“陛下,老臣觉得这样仓促出宫于情于法不合,所以还是让臣等安排一二,官家再行出宫。”
“也好,也好,就依相公之言。”史弥远的面子赵昀也不想剥,所以就准许了。
“陛下,史相公,各位官人。这热气球人人皆可上座,官家只需在这热气球上,用望远镜便可一览铜球实验。”赵峥可不想就这样散场,趁热打铁的说道。
“真的?”赵昀抢先开口:“那望眼镜是什么东西?”
“待会官家一看便知。有那位官人先随我上去一览。”赵峥望着群臣,今日他就要彻底挑起群臣和皇上对他新道学的兴趣。
但是令赵峥惊讶是没有一个人肯主动要求上去。赵昀见场面有些尴尬,便让两名禁卫随赵峥上了那热气球。
热气球不过一刻钟的加热便再次腾空,两位军士一开始还战战兢兢,在赵峥拿出两个望眼镜给他们观看的时候,便变得兴奋异常,手舞足蹈。
群臣见那两名禁卫活的好好的,魂魄没有随着热气球升天,纷纷叫道:“赵仙长,我来,我来!”
一时间场面鸡飞狗跳,有两名官员为了争夺名额还发生了口角。
——
站在热气球上,史弥远身上那些垂暮之气仿佛也被这风吹的一干二净。他拿着望眼镜贪婪的看着这临安城,这片山河。他自知时日无多了,所以分外的贪婪。
“相公,这望眼镜就是送给你的。你看看这上面还有落款。”
史弥远取下望眼镜,用赵峥送的老花镜看清楚了管身上面那一行小字,赵峥赠史相公,望相公福如东海。
短短的一句话,让史弥远感慨万千,这温馨的一句祝福让他十分后悔那天的那个举动,他不应该去试探的。随即他想到了陈保,那个人必须死!
“相公我们还是下去吧,高处不胜寒,着凉了就不好。”又是平淡的一句话,如同一位老友那样体现着自己。史弥远权倾朝野二十多年,除了他的家人,很少很少有人用这样的语气的和他说话。
“赵小道长,晚上老夫为你接风洗尘,请你和黄仙长还有你两名师兄到府上一叙。”
“相公叫我赵峥即可。”
……
御花园,赵昀一脸幽怨的看着天上的赵峥和史弥远,那些官员都上去了,唯独赵昀还没捞到机会上去,此时那些官员一个个都显得忠心无比,害怕皇帝圣体有恙,一个个非要自己上去探查一番,才放心皇帝上去。
随着史弥远下来了,总算没人和自己抢了。
“赵小道长,这千里眼的神通又是何原理?”赵昀在天上,奇怪的琢磨着望眼镜,他对赵峥所说的道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陛下,这原理其实早在一千年前就有人提出了。”
“何人?”
“原理便是《墨经》上面记载的小孔成相,这望远镜利用赵峥制作的形成一个凹镜让光折射,进而放大了物体。”
赵昀听了赵峥的话琢磨了片刻,还是没明白,他那里接触过墨子的书过,登基前,一心想通过科举做官,专研儒学,登基后接触的全是些帝王之学。但为了不让赵峥轻视,也为了帝王的威严,他点了点头:“原来如此!”
赵峥笑了笑,看到赵昀的模样就知道他不明白其中的原理,但并没有点破,他现在和皇帝不熟,颜面是必须给的。
“陛下想知道月亮上有什么吗?”
赵昀睁大了眼睛,急不可耐的说道:“想!想!你去过广寒宫?”
赵峥摇了摇头:“我没去过,但有了望眼镜,陛下可以自己看啊,月亮上面到底有什么?”
(诸位看官,求推荐票啊,在没有就要急死人了)
第三十一章 鬼神的外衣()
从皇宫的北门一直向北延伸的街道是临安也是大宋最繁华区域,被称为御街,它的南段是衙署区,中段则是中心商业区。
以往御街中断本就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而今天更是被围的一个水泄不通,原因就是一张皇榜。上面说到,只要有人能将两个铁半球分开,皇上就会赏百贯。
地点就在临安最好的酒楼金鳞楼前。
赵峥先让人把铁球的上的阀门打开,让空气流入,将铁球分开,然后让人再从新演绎一遍,自己则在台上讲解,向民众宣扬自己的新道学。
“那人是谁?”
台下人群纷纷议论,那个少年是谁?看着年幼,但语言简练,毫无畏生。
“听说就是那个带来仙瓜,仙豆的小神仙。你们知道吗?我听说广东那边的仙瓜仙豆已经种了几百亩,听说一亩就能产几十万斤粮食。”
民间的传言流传的很快,但在传播的过程中往往失真,在传播过程中人为的添加自己的一些妄想。
“我听说他是张天师的弟子,派往凡间拯救万民?”
“胡说,我怎么听说他是许真人的弟子,在梦里传授他各种道法。”
赵峥在台上听到这些民众的议论,不觉得苦笑,要想将新道学脱去鬼神的外衣,自己任重而道远。
将铁球灌水,然后再抽水,整个过程一目了然。但奇怪的是,那些跃跃欲试上台的人任凭怎样使力都打不开。
赵峥然后宣布,悬赏可以平分,可让多人一起来。于是底下人纷纷各自组队,三两人一组。但通通以失败告终,最多一队不过十二人。怎么可能打开,于是下面有人开始议论说是赵峥道法作祟。
赵峥见状又从下面的民众中抽人,让他将阀门打开,然后铁球被轻而易举的打开了。随即赵峥又将宣布将悬赏提高百贯,下面的民众更加热诚。
这皇榜虽然是也皇上的名义进行,但钱却是由赵峥自掏腰包。
随着时间的推移,金鳞楼聚集的人越来越多,交通都已经堵塞了,赵峥为了不想被那些御史弹劾,于是给出提示让那些民众最好百人以上组队将铁球拉开。
直到最后足足一百二十人才将铁球来开。民众和坐在楼上观看那些官员才确信大气压力的存在,随后赵峥又拿出由军器监连夜打造的小铁球实验,结果只需要五十人就能拉开。
赵峥趁火打铁:“现在我们知道空气中有一种气体存在,我称之为空气,而这气体又会给所有物体压力,从这个铁球实验我们可以看出,物体越大,受到的空气压力就越大。那么赵峥相问各位,按照这种解释两个大小不一的物体是重的先落地,还是清的先落地?”
“当然是重的先落地,泰山和鸿毛你说那个先落地?”对于这种常识问题,民众显得不屑一顾。
“好,在此赵峥再做一个实验看是不是如大家所说重的先落地。请大家找来两块砖,一大一小,还有一块布。我出一贯钱购买。”
“我有,我有!”不过一刻钟就有人争先恐后的献上砖头和布。
“大家看,这块大的砖和这块布是不是比这块小的砖重?”
“当然了,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