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因为洗面乳的成效只能治标,所以大部分面疱型肌肤者,都埋怨找不到好产品可以解决烦恼。洗了不是看不到效果,要不就是干燥、脱屑,好了又长,反反复复,十分困扰。
就算只能治标,对满脸粉刺、面疱的人来说,能稍微改善一下面子问题也是值得的。所以,至今面疱专用洗面乳仍非常热门。
但是,根据笔者对20岁左右的学生所做的调查发现:95%以上的人,不清楚自己的面疱型态,弄不清该选择含有什么样成分的洗脸产品才会有效。
换言之,虽不间断地使用面疱洗面乳,但都是买来试试再说。
抗痘洗面乳的抗痘成分有很多种类,不同牌子间所用的成分也互有异同。
有的人虽换了牌子,但其含的有效成分仍然和前一瓶相同,所得到的效果,自然和以前一样。
选用第一招,先了解面疱状况
每个人脸上的面疱症状并不相同,不假思索地拿来就洗,就难有绝对的成效。有时候甚至会让皮肤承受不必要的负担。
所以,假如你要选择抗痘洗面乳,就必须先了解自己的面疱状况,做最正确的选用。否则就用一般的洗面乳来洗脸,反而对皮肤有保障。
以下针对可以作为洗脸配方中的抗痘成分做介绍,读者只要留心阅读所用的抗痘洗面乳,就可以找到真正适合你的面疱理疗成分了。
抗痘成分好坏看这里
1。 三氯沙(Triclosan)别名LrgasanDP…300
典型的代表商品为:老牌的菲苏德美抗痘洗面乳。
三氯沙,是一种含氯结构的化学物质。主要的应用是作为杀菌剂。
一般有效的用量是0。1%。所幸对动物无毒性报道,所以被广泛地使用在药皂、沐浴乳、洗碗精中,作为除臭、杀菌成分。
当三氯沙作为抗痘成分时,其杀菌作用主要是针对脸部毛孔中所寄生的面疱杆菌。也就是说,因为细菌性感染所造成的面疱才看得到效果。
所以,这一类成分,预防比治疗的意义大。
如果脸上的面疱,已经红肿甚至化脓了。那么使用三氯沙的时机就太晚了,也就是看不到积极的效果。因为这时候,最重要的是治好这些化脓的部位。
总而言之,三氯沙对已经形成的面疱,基本上没有治疗效果或使患处干燥脱落的功效,它只能缓和面疱继续恶化。
所以化脓型面疱的人,用了还是不见成效。
它的理疗效果,主要是预防面疱生成的。优点是:使用期间肤质较无负面影响,不致有干燥、紧绷或角质脱屑的现象。
此外,三氯沙具苦味,所以洗脸时嘴角会有苦苦的感觉,这也是简易判断的方法。
2。 水杨酸(Salicylicacid)又称B…柔肤酸,柳酸
水杨酸属于脱皮剂,效用则类似果酸。但水杨酸对细胞壁的渗透能力,强于一般果酸,因而可以迅速地让化脓的伤口结痂、干燥并脱落。
经文献资料显示:长期使用水杨酸或使用浓度过高的水杨酸,都可能引发皮肤病变。
对于这一点,洗面乳是无须顾虑的。理由很简单,与皮肤接触的时间短,不会有进一步渗透的危险。
水杨酸对于已化脓的严重型面疱,有快速治疗的效果。所谓快速治疗是指患处干燥脱皮。
不过,水杨酸的特点也成为其缺点。那就是使用期间,皮肤往往有过度干燥、紧绷的现象。
这对于一些干性肤质者来说,是极其困扰的一件事。
干性皮肤若要使用含水杨酸的洗面乳,要有脸部会更加干燥的心理准备。
除了治痘之外,水杨酸具有果酸的行为模式,所以对肌肤老化及角质的更新有一定的功效,这是一大优点。
3。 硫磺剂(Sulfur)
含硫磺成分的制品,有淡淡的硫磺粉味道,就是温泉的那种味道。
硫磺对化脓性的面疱,具有干燥及脱皮的功效。使用期间所引起的现象与水杨酸相似,就是皮肤会有过于干燥的不适感。
假如脸上的面疱只在粉刺阶段,使用硫磺是没有什么效果的。
一般来说,硫磺主要是干燥化脓伤口用的,本身并无护肤功效。所以,脸上无任何症状时不要使用,以免肤质变差。
4。 过氧化苯酰(Benzoylperoxide)
过氧化苯酰,本身具杀菌及溶解角质的双重功效。化妆品及医药上,都经常拿来作为青春痘的治疗剂。
因为具杀菌功效,所以对于丘疹、发炎红肿的面疱具有治疗效果。又具溶解角质的公用,所以对于已经形成的粉刺,像白头粉刺的改善也会有效。
对抗粉刺必须要有耐性,化妆品上说的有效,时间上约要经过十天半个月的,尤其是粉刺,大约三个礼拜会改善。
使用含有过氧化苯酰的制品时,也会有轻微的干燥及脱皮现象。部分人对此成分会有过敏反应,症状是引发原来的发炎、红肿更加扩散,甚至起水泡。所以使用时,要留意皮肤的变化,有不适情形则停止使用。
同样的,过氧化苯酰属于治疗剂,在皮肤无面疱症状时,不宜视为预防面疱的产品而长期使用。
5。 维生素A酸(VitaminAacid,Retinoicacid,Retin…A)
维生素A酸,是现今保养化妆品中,炙手可热的抗老化成分。事实上,此成分在医疗上,作为面疱治疗成分已行之多年。
维生素A酸,对皮肤具有极佳的渗透能力,能侵入毛囊壁溶解角化的细胞。所以对付早期无发炎、囊肿现象的黑头粉刺,效果极佳。
黑头粉刺形成的外在因素是:代谢的皮脂未适时清除,结块于毛囊中造成的。维生素A酸能顺利地渗入毛孔中,执行溶解角质的工作,所以使用一段时日之后,有助于沉积的块状皮脂排出毛孔外。
虽然只是黑头粉刺,还是得使用3…5个星期,黑头粉刺才会明显减少。3个月左右可以完全除去。
这期间最好配合敷脸及蒸汽蒸脸等护理,使毛孔打开,皮脂、角质软化,帮助代谢,效果才会快些。
维生素A酸对皮肤具有刺激性,所以发炎、化脓的皮肤不宜使用。又因为成分本身属于油溶性物质,所以添加在洗面乳中所能发挥的效果不是很大,这一点读者要有所认知。
使用维生素A酸制品,是忌阳光的。而这种禁忌通常在使用面霜类较会碰到,所以使用与脸部接触时间较长的保养品时,尤须留意。
6。 茶树精油(Teatreeessentialoil)
精油应用于化妆品配方,是近几年才开始流行的事。茶树精油,对一般的细菌、霉菌、酵母菌的灭菌力极强。因为属于天然萃取成分,所以安全性佳。
杀菌性的成分,预防效果胜于治疗效果。因为与三氯沙同属于杀菌剂,所以处理的效果类似。
基本上,化脓的面疱必须先予杀菌处理,患处才不会再蔓延扩张。茶树精油可以提供这样的协助,即预防面疱继续发生,并控制已化脓的部位再恶化。
但茶树精油并没有使患处干燥或使患处角质剥落的功效,这一点读者必须有所认知。
茶树精油因属油溶性成分,所以加入洗面乳中的效果如何,仍有待评估。但安全性是可以放心的,长期使用不会有皮肤负担的顾虑。
7。 雷索辛(Resorcin),学名间苯二酚
雷索辛是典型的化学成分,应用于面疱肌肤主要作用为治疗剂。换言之,并不适合拿来作为预防用。
雷索辛酉剥离角质、杀菌的功效,常与硫磺剂搭配使用。
单就效果来说,这一类药用成分,效果明确、快速。但就对皮肤安全性来考量,这是为了治疗化脓性面疱不得已的手段,不能视之为至宝或经年累月使用。
有痘治痘,无痘可防痘的观念,并不可取。外用的治疗剂,不似饮食理疗,需谨慎为之。
面疱型肌肤者,尤其是发炎及化脓型的肌肤,因为患处有伤口,所以皮肤状况都处在敏感状态,极容易因不当处置或者接触脏空气、不干净的物件等,而让发炎化脓情况更加严重。
因此,如果不得已仍必须上妆,应特别小心化妆品的成分,以及使用工具的清洁。
而对于洗面乳的品质要求,除了找到适当的面疱理疗成分之外,更要注意所使用的清洁成分。
据笔者所搜集的资料发现:抗痘洗面乳的清洁成分,似乎倾向于喜爱使用SLS来配方。
也就是抗痘洗面乳,有过于注重去脂力而忽略了长期安全性的配方考虑。
有关于SLS的详细说明,请读者翻阅单元4的表面活性剂优缺点介绍。
虽然面疱肌肤偏油性,有彻底清洁的需要,但当皮肤上有伤口时,使用SLS来洗脸并不恰当。
最后要提醒的是:面疱光用洗的,效果很有限。读者不能够对抗痘洗面乳期待过高。应把治疗面疱的方式,分两步完成。第一步,充分清洁脸部;第二步,擦含抗痘成分的理疗产品。
[小档案]抗痘洗面乳
1。使用须知:配合面疱及肤质选择适合的成分才会有效。
2。适用成分:
黑头粉刺——维生素A酸、水杨酸。
白头粉刺——维生素A酸、水杨酸、过氧化苯酰。
丘疹、发炎——三氯沙、茶树精油、过氧化苯酰。
脓疱红肿——过氧化苯酰、三氯沙、茶树精油、硫磺剂、雷索辛。
3。忌用成分:脓疱红肿——维生素A酸、SLS、含皂洗面乳
4。建议用法:无面疱时,预防用三氯沙、茶树精油、水杨酸。有面疱时,依症状选择维生素A酸、水杨酸、过氧化苯酰
5。关怀小语:保持毛孔代谢顺畅,是预防面疱的最佳方法。不用过油的保养品、非必要不擦抑制油脂分泌的化妆水、上妆时间不宜过久、充分卸妆、多洗脸、常敷脸。
单元8 含保湿成分洗脸制品剖析
以“保湿”为产品销售内容的洗面乳,也广受一般消费大众所喜爱。
市面上的洗面乳,不管强调的是哪一种理疗功效,都必须再强调含有保湿成分在其中。足见得一般人对保湿的需求有多殷切了。
除了炎热的夏季,一般肤质洗完脸,若不擦点化妆水或乳液之类的保养品,都会觉得皮肤有紧绷干燥的情形。
也因此,大家都觉得皮肤很缺水,需要加强保湿。又特别觉得洗面乳应该有保湿功效,才能充分保护肌肤。
皮肤紧绷干燥,是因为没有皮脂膜保护的缘故。所以,擦上含油脂的保养品,这种感觉就会立刻改善。而擦化妆水也能舒缓这种干燥感,而且没有油腻负担。这是因为化妆水中含有保湿成分是水溶性的缘故。不过,真到了寒冷的季节,只擦化妆水,就没有办法长时间维持皮肤表面的湿度,不一会儿脸还是会显得干燥。
保湿洗面奶,保湿效果差
大家把“保湿洗面乳”的功用,想象成洗脸与化妆水结合而成的产品,果真如此吗?
在制造上,确实是将保湿成分加入洗面乳中。但是,功效并不等于洗脸又保湿!
保湿洗面乳的保湿效果有限,相信用过这一类产品的读者都能明了。
因为清洁这个步骤,会把所有脸上的脏污及洗面乳中的其他成分全部冲洗掉,保湿剂自然也不例外。所以,虽然加了保湿剂在里面,仍旧发挥不了任何保湿功效。
什么是保湿剂成分?简单地说,有油性保湿剂与水性保湿剂两类。油性保湿剂就是油脂、高级醇、酯、蜡类等。即乳液中的油脂成分,擦在脸上可以形成一层人工皮脂保护膜,让皮肤角质的水分不至于散失。
水性保湿剂则是水溶性的,像是甘油、山梨糖醇、透明质酸、胶原蛋白、天然保湿因子(PCA)等。水性保湿剂的作用,是在增加角质层的水合能力,所以本身具有吸水性,可以将水分保留在角质一段时间。
但是,当气候凉冷,空气湿度降低时,皮脂膜形成的速度较慢,只有水性的保湿剂,根本无法达到保湿的功效。这也就是冬天的时候,光擦化妆水,皮肤一会儿就又干燥不舒服的原因。
不论哪一种保湿成分,效果都有限
也许你要问:哪一种保湿成分加在洗面乳中,较具保湿效果?
这一点可能会让你大失所望。因为只要是水性保湿剂,几乎效果都不好。
所以,花较昂贵的价格,购买含有高级保湿成分的洗面乳,事实上买不到高保湿效果
笔者建议你:不要浪费太多钱,买附加效果很多的洗面乳。洗脸产品的选择重点,是洗净成分是否能温和不伤肌肤的发挥清洁功效。
当然,读者仍有权利知道各种保湿成分的性质及优缺点。笔者将在第三篇·单元4保养用敷脸制品,以及第四篇·单元15高效保湿保养品两个单元中,剖析保湿成分的性质。
[小档案]保湿洗面乳
1。 使用须知:含亲水性保湿洗面乳保湿效果有限,含亲油性保湿成分者无法充分发挥洗净效果。
2。 关怀小语:洗脸与保湿,分步完成效果佳,不要被广告给蒙骗,洗面乳中保湿成分加的再多也无保湿效果。
人间注:“洗脸产品的选择重点,是洗净成分是否能温和不伤肌肤的发挥清洁功效。”这句话是整个洁面篇的重点和精髓所在
单元9 纯植物性洗脸制品剖析
以植物性配方作为产品特色的化妆品,目前正大行其道,一般人对植物性配方的高度评价,实在是出自于对自然成分的信赖。植物配方,是否值得大众如此高度的肯定呢?
笔者先打个比方好了。新鲜的蔬果是植物,晒干的蔬果也是植物,但两者的营养成分已相去甚远。又即便是新鲜蔬果,不同的烹调处理方式,都会影响其营养价值。
化妆品所称的“萃取自植物精华”,一般消费者无从得知其萃取的方法、新鲜度以及活性成分的实际含量,所以即使加入了相同名称的植物成分,其使用效果也会有相当的差异。
植物配方不等于安全无刺激
植物配方的意思有两种:一种是在配方中加入植物萃取液的成分;另一种是标榜配方中所有的成分都是植物性的,或取源自植物。事实上,第一种很常见,而第二种很难办到。
第一种情形,就像果酸、美白、面疱等理疗成分一样,是另外添加入洗面乳中的。所以,厂商可以各自标榜不同的功效,以所加入的植物萃取液的成分之不同,作为广告卖点。
第二种情形,据笔者所搜索的资料发现:绝大多数所谓的纯植物性配方,都有不实的情形。
例如:以皂化配方的洗面乳来说,主要的情节成分是椰子油制造,就宣称为植物配方,这是不合理的。
因为椰子油必须加入强碱一起反应,才能皂化成洗面乳,这强碱不是植物。另外,所使用的色料、香料、防腐剂、保湿剂等配合成分,无法完全取自植物。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搭配的成分,通常就是造成过敏、刺激等现象的罪魁祸首!
所以,标榜纯植物性配方,必须详加审视其说明,不要轻信其言。
如果将植物配方设定在第一种情形,就是加入植物萃取液的成分。那么,所加入的植物萃取液,真的有所宣称的功效吗?
真要让读者一一去了解各种植物萃取液的功效,那真是很折腾人的意见是,以目前经常被选用入配方中的植物萃取液,保守估计也有数百种之多,而每年都有新的植物萃取液被开发出来利用。
所以建议读者,不需要花费时间逐一去解读。你应该具备的观念是:对植物萃取液整体的概念。
植物配方的真正价值何在?
植物萃取液加入洗面乳中的价值是:缓和表面活性剂的刺激性用的。当然植物萃取液的基本功效还有保湿,只不过在洗面乳中,这个效果根本看不见。
为了缓和清洁成分,对皮肤过度的去脂力及刺激性,通常所加入的植物萃取液,为具有抗发炎、抗过敏、镇痛等效用者。例如芦荟(Aloe)、甘菊(Chamomile)、金缕梅(Witchhazel)、甘草(Licoriceroot)、鼠尾草(Sage)等。
纯植物配方不等于高品质
而如果你所购买的洗面乳,真的是百分之百的纯植物配方,那么其品质又如何呢?
洗脸产品的重点,是要能温和无刺激地把脸洗净,在此原则下选择产品,事实上不需拘泥于是否为植物性成分。
笔者对纯植物性配方的见解是:将它视为低敏性洗面乳看待即可。而如果纯植物性洗面乳,却是皂化配方的话,那么因为配方成碱性的缘故,恐怕过敏性肤质者也不宜使用。
[小档案]植物性洗面乳
1。 使用须知:含植物萃取液的成分可降低刺激性,纯植物配方,不等于有良洗面乳。特别注意主清洁成分是否为碱性皂化配方。
2。 关怀小语:温和无刺激且洗得干净,才是洗面乳选用的最高指导原则,植物与否,并不重要。
单元10 含抗敏成分洗脸制品剖析
现代的化妆品,特别喜爱强调低敏性或通过敏感性测试。有些消费者,潜意识里确实也认为:使用低敏性洗面乳,可以避免皮肤起过敏等现象。这个观念用在洗脸产品里是对的,但用在其他保养品中就有待商榷。
对低敏配方应有的认知
洗脸的目的,是为了清除脸上的脏污。所以要掌握“只要清洁,不要伤害”的选用原则,所有与皮肤做短暂接触的成分,都不可以因为要方便强力去污而伤及皮肤。所以,选用低敏性洗面乳,对皮肤来说确实是种保障。
至于保养性的面霜,因为牵涉到营养理疗成分的性质,解说较为繁复。基本上,有些活性成分对敏感肤质的人而言,仍会造成刺激,但对一般健康的皮肤,则是有正面价值的。
针对敏感性肌肤所设计的低敏性保养品,往往舍弃诸多的活性成分,所以,并不完全符合于一般肤质者的需求。
低敏洗面乳的要件
究竟要有什么样的条件,才能算是低敏性的洗面乳呢?顺着每一个单元次序阅读的读者,当然不会再相信包装上贴有“低敏性”的产品,就是抗敏洗面乳了。
首先,还是要先确认配方,抗敏或低敏性洗面乳的配方主角,仍旧是表面活性剂。所以,假设厂商真的添加了很多的抗敏成分,但却使用SLS或SLES或皂化配方,那么整支产品的抗敏意义就荡然无存了。
因此,选购抗敏洗面乳,应先选择清洁成分。例如氨基酸系表面活性剂等。
再来是察看所添加的抗敏成分。有些厂家,将植物萃取液的成分都解读为抗敏成分,这是牵强附会。化妆品中可用于洗面乳中的抗敏成分说明如下
抗敏成分看这里
1、甘菊蓝(Azulene)
甘菊蓝是由母菊及欧蓍草香精油中提炼而得。具有缓和的效用,对于敏感或起红疹的肌肤可给予舒缓的功效。
2、甜没药(Bisabo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