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苍茫-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猛、徐鸿当然明白老孟的重要性,只是,捧场就算了,两个人齐齐拒绝回家,全然不顾唐显文的哀怨。

    孟广山此时和张庭在西炮台东两里的地方远眺离开的舰队,今日上午,两人无事来到这里,主要是看看建成的大炮台,这个炮台就是灰色铁筋水泥的建筑,高耸的凸立在湾口,这可是稀罕的物件,不过,当接近一里时,有兵丁阻止了他们的靠近。他们只好远远的看看。

    几人来到渔村的码头,边眺望大海边聊。

    “张庭啊,这个水泥真是好东西啊,据唐大人讲,可起四层楼,坚固无比,修路造房都是利器啊。”孟广山目光炯炯,张庭知道东主动心了。

    其实,张庭数月前石岛大建之时,就知晓了水泥的妙用,如果没有水泥,石岛街巷至今能建成就不错了。正因为有了水泥这个物件,石岛快速建成,从此建房也于往日不同了,相比木料,在市镇建房水泥便宜许多,毕竟大的木料在人类活动数千年的东南沿海可是不多了,水泥则是使用平常没人在意的石灰石等便宜物件制成,相当便宜便捷。

    文登商人范项问、颜君宜已将水泥发卖到文登、登州、莱州等地,水泥窑口如今是日夜赶工忙个不停,听说还要扩产,张庭月前就此禀报了孟广山,但是当时孟广山对于此项没有太过在意,毕竟家中生意的主项于此无干,不过,此次孟广山再次来到石岛,对于水泥细查了一天,终于动心了。

    “东主,此物虽说利薄不过量大,也是门不错的生意。”张庭躬身说道。

    “嗯,张庭啊,此番就可看出你对孟家的忠心,”孟广山也是感叹,张庭接洽的石岛如今支撑起孟家半壁江山,银铜、铁料、食盐、宝石,每一样孟记都是获利颇丰,现下又得加上水泥了。“你的功劳我记在心里,如今接近年关,我意奖赏你两千两银子。”

    “多谢东主,小的不过是略尽本分,不敢居功,还请东主收回。”张庭惊喜交集,急忙推辞。往年大掌柜年赏不过千两白银,自家更是不过三百两银子。

    “张庭,你收下吧,这是你应得的。”孟广山一摆手,这点手笔他还是有的,“你记住,如今孟记你是真正的大掌柜了。”

    “多谢东主,小的一定尽心尽力为东主效劳。”张庭是感激不已。

    孟广山也是感到大掌柜、二掌柜有点暮气难返,而张庭却是在石岛为本家创收不断。

    正在二人商议之时,码头和水师码头的战船、商船启航了,孟广山目瞪口呆的看着四百余吨的兴凯湖号、巢湖号、高邮湖号等六艘商船接连出海,不同福船的前边尖翘,盖伦船方头方脑高大的身躯震撼了孟广山,海船他见多了,不过,如此巨舰巨帆他是第一次看到。

    “真乃巨舰啊,比我大明福船、广船大多了。”孟广山感叹。

    “东主,石岛还有巨舰。”张庭与荣乃焉的说道。

    “还有巨舰?”孟广山半信半疑,毕竟在他看来刚刚过去的就是最大的海船了。

    “嗯,小的也就是远远的看过几眼,视乎比眼前的海船还大。”张庭确实远远的看过两艘巨舰。

    须臾,远处慢慢的驶过来两艘几十米高的巨舰,四个主桅高耸,繁琐的绳梯围绕着,还有斜帆、纵帆,八面巨大的横帆开始慢慢展开,鼓风前行,粗大的前斜桅斜指苍天,两个人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两个庞然巨物缓缓驶过,这番,连张庭也是瞠目结舌,毕竟上番他也是远远看到,当巨舰离他不足一里之处驶过时,他第一次感觉自己的渺小。

    当后续的五艘四百吨盖伦战船,嗯,如今的应急运输舰,以及二十余艘福船,海沧,以及十余艘飞剪船接连驶出时,两个人已经是被震惊的麻木了。

    两人相顾愕然,对于这位千户大人和其身后的指挥使大人的实力又有了新的认识,这是多么庞大的舰队,即使是南京畿水师也是没有如此多的巨舰,毕竟海战也是讲究大打小的。这点见识他们还是有的。而且,眼前的船队绝不会是船队的全部。

    孟广山此时是惊喜交加,自己生意伙伴的强大当然值得他欢喜,不过,赵氏父子强大的让他有点胆寒了,不过,想想扬州日益对自己不利的局势,也只有咬牙拼了。

    下午石岛官署内,唐显文与孟广山、张庭气氛融洽的寒暄过后,张庭代表孟记给出了双方合作后这两个月给予石岛的红利,这两个月孟记票号给予石岛的红利为两万一千余两,外卖宝石的收入为八万三千余两白银,食盐的红利也是达到五万一千两白银,合计十五万六千余两白银,可以说是占据了石岛支出的半壁江山,如此石岛就可以尽量少的动用银库中已经不足百万两的金银,大大缓解了石岛财政的支出。

    孟记如今是石岛的大主顾,以及最大的合作者。唐显文当然也是礼遇有加。

    当然,账目由于派驻了账房在扬州孟记,所以唐显文也只是让石岛账房核算一下账目,清点金银而已。

    ps感谢瞪眼青蛙、牧天神棍、文刀客侠、海外阿飞、这个夏天有点忙,这是个梦吗、天无涯、西京四少、蝶往、暮九月的打赏支持,感谢推荐本书的朋友们,谢谢诸位了。

第一百一十章 铁山发动

    “唐大人,在下记得赵大人曾言扬州有事可知晓与他,他一定是全力相助,不知,我能否见见赵大人。”孟广山略显愁容。

    “孟东主,真是不巧,我家大人出海未归,临走之时,大人有过交代,如果是生意及官场上的难处,孟东主所求,我等尽力帮忙。”唐显文立时明白孟广山恐怕遇到了麻烦,以往也是听张庭提及,当时张庭所言还可支撑,此番,孟广山如此言语,孟记恐怕遇到了难题。

    “此番嘛,说来话长。”孟广山长叹一声。

    原来,孟家同扬州黄家上一辈因盐结怨二十余载,去年起不知怎么搭上了两淮巡盐御史孙三省的路子,盐运司等是当地官职,巡盐御史乃是朝廷都察院奉旨派驻扬州的御史,代表中枢监察地方盐务,对于盐运使等都是直属上官,于是通过巡盐御史孙三省的发话,盐运司主官就在盐引上做了文章,减少了官盐提取数量,虽说盐商的贩盐都是四分官盐六分私盐,不过,毕竟得有官盐掩护,如是官盐太少,盐商照常出盐那就是自取灭亡之道。

    黄家就是想把孟家挤出盐商之列,一是孟家一旦脱离盐商,就是意味失势,很有可能墙倒众人推,万劫不复,黄家也就是报了宿仇。二是孟家的盐市份额也是让黄家眼馋,当然想取而代之。

    于是近半年来,孟家的盐引数量急降,渐渐不敷使用,下面依附的中小商家日益离心,情况不妙。有些平常喂饱的盐运司判官也是伸出手来,甚至扬州府衙中一些人也是蠢蠢欲动,孟家也是花了十万余两银子打点才维持住如今的局面,但是日后也是极不乐观,孟广山本不打算找到赵烈头上,毕竟孟家依赖石岛已是太多,只是几经疏通巡盐御史不果,无奈只好开口相求。

    唐显文立即派人通秉杜立来会,毕竟这已经不是他的职掌范围,他知道目下这只能是杜立处理。

    杜立到来后,孟广山第一眼有点失望,这是一个极为年轻瘦削的军将,他没有赵烈逼人的气势,很是平常,同他家里的年轻伙计差不多。

    见面寒暄完毕后,唐显文只是提了个头,杜立就把扬州孟家和黄家的恩怨说出,让孟广山惊出一身冷汗。这位杜大人如何对扬州如此明了,特别是两家的秘辛都是知之甚深。

    “孟东主,我石岛早在扬州派驻了人马,对于扬州官场商家都有涉及,你们两家的事我们大人早就知晓,不过,孟家从未向我家大人求援,所以。。。”杜立笑眯眯的说道。意思很明显你是危急之时,如果你不提出请求,我等怎么出手呢。

    “在下惭愧,本不想叨扰赵大人,毕竟已是所欠赵大人极多,只是此番黄家过于贪婪,要与我孟家不死不休,只好厚颜相求,望大人勿怪。”孟广山惭愧言道。

    “孟东主多虑了,你我本是一体,何分你我。”杜立继续笑眯眯的说道。

    孟广山心中一凛,这位杜大人是敲打他现在他和石岛是一条线上的蚂蚱,不要再有三心二意,孟广山略一思索,现下只有依从石岛赵大人了,否则眼下这关就不好过。

    “在下今后必定唯赵大人马首是从。”孟广山一咬牙说道。

    “孟东主言重了,用我们大人的话讲,你我双方乃是合作共赢。”杜立满意的点点头,嗯,姓孟的很上道嘛。“孟东主回去专心生意,至于些许麻烦三个月内石岛必为东主消除。”

    孟广山忙躬身谢过。

    杜立留下众人,自己先行告退,众人也是习惯了,杜立自从统领军情司后,有意同昔日同伴保持距离。

    天启七年大年初七,今年过年晚,天气已是暖和很多了,阳光散在大地上,肮脏的积雪在上午就开始融化了,天气还是乍暖还凉。

    顾五岳吃过早饭后,看了半个时辰书,在室内打了一趟拳,安抚了下躁动的心绪,等待着。

    外边一阵急促的脚步响起,叩门声响起,

    “大人,王铮来报。”罗东的声音响起。

    “进。”顾五岳平淡的声音响起。

    “大人,”王铮进入室内施礼。“大人,今日辰时初,我与本队在码头接应到石岛来人。大人,开海了。”

    呼,顾五岳长出一口气,好日子终于来了,身怀重任在铁山游走,他深怕一不小心露出马脚,自己安危是小,耽搁大人大事可是吃罪不起。终于坚守到大军前来,总算是不负大人所托。

    “王铮,来到这里的有多少人。”顾五岳问道。

    “大人,只有一个百总队,我等将其分批带入城中,此时就分布在店外,码头上我还安排了几个弟兄,接应大队人马。”王铮答道。

    “将百总带入见我。”顾五岳说道。

    “遵命。”王铮返身出去,须臾,王铮带着一个身着破烂鸳鸯胖袄的清瘦兵丁进入。

    “大人,属下百总陈报国见过大人。”陈报国抚胸行礼。

    “陈百总,你等随我前往鲁游击府上,五十人围在外围,不可走脱一人。余者与我攻入鲁府,一定生俘鲁铭德及家眷。”顾五岳吩咐道。

    “属下遵令。”陈报国答道。

    “嗯,王铮,你即刻带领手下攻下码头后一里的靖海墩,然后通知大队人马上岸直取铁山。”顾五岳直视王铮道。

    “大人放心,王铮必定拿下靖海墩,接应大军上岸。”王铮躬身回应,转身离去。

    靖海墩离海湾只有一里有余,是警戒西朝鲜湾最近的铁山火墩,墩长方顺,四十出头的年纪,脸色蜡黄,身着破烂不堪的鸳鸯胖袄,头戴斗笠,他看看远处灰黑的海水。

    “他娘的,这天真是冻人不冻水啊。”方顺嘟囔道,大声喊道,“老于头,生把火,取取暖。”

    “马上,方头,马上就好。”老于头的声音从下层传来。

    方顺正要从墩台上下来,只听到西面传来马蹄声,方顺远远望去隐约几匹人马出现在远方,可能又是到这个港口的,今天一天从早上就开始有人上岸,都是修港口的商人的属下,早上刚刚打过招呼。

    六七匹马来到靖海墩外,当先一人大喊,

    “方头,放个吊桥,让我等进去暖和暖和。”

    方顺仔细一看原来是早上打过招呼的王铮,不禁是心中一喜。王铮这小子很是上道,自从去年认识后,每个月都是孝敬点银钱,美其名曰为他们东主照看货物,这两三个月封海,没见到他,今早上,从这里路过,说是一会回来聚一聚,方顺就明白孝敬又来了,唉,铁山的墩军苦啊,每年的不足十石的杂粮也不能全都到手里,没有这孝敬自己一家不知如何过日子啊。

    方顺美滋滋的下令老于头和另一名墩军放下吊桥,王铮带着三个人手里拎着油纸包裹进入墩内,上到二层见到方顺,

    “方头,给您老拜个晚年了。”王铮一拱手笑嘻嘻的说道。

    “你小子,就没有个老实样子,怎么,拿了什么好东西。”方顺用手一点王铮,笑眯眯的说道。

    “方头,这是我特意在镇里买的卤肉、烧酒,咱们好好喝一口。”王铮说着打开了纸包,方顺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油汪汪的肉食上,没有注意一个王铮的手下堵住了进入望台的入口。

    方顺正在开着那小坛烧酒,只听咔的一声响,一缕寒光入眼,接着一把利刃横在他的颈项,

    “方头,与我下到底层,叫你手下的兵丁放下武器。”王铮冷冷的说道。

    方顺惊恐万状的看着王铮,似乎不相信眼前的一切。

    “方头。。”王铮用了用力,方顺刚到了刀口的锋利,身子一颤。

    “好,好,我照办。”方顺颤音答道,他可不想莫名的丢掉性命。

    ps剧情将要进入铁血搏杀的桥段,书友们可不可以打赏些推荐收藏呢。

第一百一十一章 登陆铁山

    王铮押着方顺下到底层,王铮带来的三个人正同五个墩军说笑在一起,见到他们下来,刀压在方头的颈项,一时呆立,此时,王铮的三个属下拿出了三把手铳,对准几人,五个墩军登时手足无措,手边没有武器,方头又是被擒,只好投降。

    几个人把他们双手背缚,

    “小山,到码头知会一声。”王铮吩咐道。

    小山答应一声,出了墩台,飞身上马向码头奔去。

    “方头,来来来,这么多的好吃的不吃可是浪费了。”王铮笑嘻嘻的对方顺说道。

    方顺没有被捆起来,他疑惑的看着王铮,不明所以。

    “坐,坐,老弟我绝不会伤了老哥的性命。”王铮将方顺按到椅上。

    方顺茫然的坐下,今天上午的一切让老方困惑不已,活了四十余年的他是如何理解不了。

    码头上的海龙号在接到知会后缓缓的驶出栈桥,向外海深处驶去。

    赵烈在卫青号上等候着,四周西朝鲜湾的海面上漂浮着卫青号、霍去病号、李广号等五艘战舰,还有兴凯湖、巢湖号等六艘盖伦商船,被命名为程知节号、薛仁贵号、秦琼号、蔚迟恭号、段志玄号等五艘石岛自造的盖伦战舰。

    还有两个小山般竖立的泰山号、华山号。此外还有二十余艘海沧等中式帆船,十余艘的飞剪船分布在船队的外围警戒。

    赵烈还有近十天春节之时率领舰队从济州出发,当他们沿着朝鲜的西海岸向北航行时,几乎没有碰到朝鲜的船只,虽说今年春节较晚,海冰大片的融化,沿岸还是有许多的大片的冰凌存在,哨船等小船根本不敢冒险出海,此时的西朝鲜海域可说是一片静寂。

    赵烈的几十艘大海船的船队经过十天航行大年初二到达身弥岛后,发现身弥岛附近的大片海冰早已融化了,不过,北方西朝鲜湾的海中还是有大片的冰凌的存在。

    为了保险起见,船队在身弥岛休整了整整四天,赵烈趁此时查看了身弥岛的准备,粮食、蜂窝煤、布匹、木头枝杈等俱全。赵烈极为满意。

    直到飞剪船禀报西朝鲜湾海域已经没有大片的冰凌存在了。船队在大年初六出航直驱铁山。

    初七卯时中,海龙号驶入铁山东侧的临时码头,冒充商船与顾五岳接头。

    大队的船只在西朝鲜湾游荡等待。

    赵烈此行就是为了铁山数万人口而来,他没有记住建奴进攻朝鲜,拔掉义州铁山的时间,只是知道在袁崇焕宁远大捷的第二年正月十五左右发生的,皇太极接任汗王之后。

    所以当他听闻宁远大捷的消息,就开始准备此番行动了,毕竟铁山的数万辽民大多与建奴有着深仇大恨,至于战力嘛看看历史上以辽民为主的汉八旗入关之后的凶猛表现就可佐证,没有他们的相助,建奴决不可能在短短十数年间夺取幅员辽阔的大明,历史上强横的蒙元可是用了整整几十年的时光才一统南方。

    赵烈相信只要适当的组织武装他们,就会是一支无敌之师。赵烈当然对铁山数万辽民垂涎欲滴。

    此番行动的最大障碍是海冰的阻隔,好在天启七年的春节十分的晚,没有大的寒流,海冰基本都会融化,所以赵烈只能赌在天气上,没有大的寒流来袭就是关键了。

    如果到初十还是没有开海,赵烈只能放弃此次行动,撤出铁山人员,回返济州。所以在身弥岛等待的日子里是最难熬的,他让飞剪船和苍山船不断探查西朝鲜湾的海冰情况,之所以选择西朝鲜湾,从铁山半岛东侧登陆,也是为了避开铁山半岛西南侧的皮岛明军。

    当初六哨船来报西朝鲜湾的海冰基本融化时,赵烈半悬的心总算是放下了。

    船队在海湾中等候了近两个时辰,赵烈不时的用望远镜远望铁山方向,不过,只是看到了,灰黑色静寂的海水和孤零零的几个飞翔的海鸟。

    终于一片白帆出现在地平线上,一看那桅杆和纵帆赵烈就知道是自己的飞剪船。接着后面出现了一个硬帆,赵烈知道是海龙归来了。三声号炮在海龙号响起,烟雾随之升腾起来。

    赵烈回身对李虎点点头,李虎转身向水手长发布命令,须臾,瞭望台上旗语翻飞。

    兴凯湖号,巢湖号等六艘盖伦帆船当先向前方驶去,其他的船只慢慢的随行在后。

    在距离栈桥只有一里时,最前方的巢湖号、兴凯湖号放下了三艘小艇,水手们划桨驶向航道,小艇上有水手拿着带刻度的长竹篙不断试探航道的水深,顿饭的功夫,六艘小艇分工将航道探查完毕。

    赵烈的船队得到水手的通报,泰山号华山号不能直接靠近栈桥,其他船只都是可以直接靠岸,为了防止最坏的情况,泰山、华山号没有搭载辎重,只是搭载了步队,赵烈等人倒是没有担心。

    巢湖号、兴凯湖号当先靠上栈桥,巢湖号上装载了三个百总和他们的千总在济州极为倒霉的关明,由于济州寸功未立,此番抢滩登陆关明争着第一个登岸,其他千总此番是不好意思争功,倒是兰明山嘟囔了几句,但也没出头争抢。于是他是步兵中第一个登岸的千总。兴凯湖号上运载着六十余匹马和三个什的关明千总的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